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29117-20241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29117-202410
論文名稱
Title
論白先勇《臺北人》中的移情作用與諷刺藝術
The empathy and the arts of satire in Bai Xian-Yong's 'Taipei peopl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7-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8-29
關鍵字
Keywords
臺北人、白先勇、相似感發、空間、諷刺藝術、時間、移情作用
empathy, satire, time, space, similar feeling, Taipei people, Bai Xian-yo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57 次,被下載 36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5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62 times.
中文摘要
《臺北人》中的主角,都有一段揮之不去的曾經,他們被迫來到那個年代的臺北,便在這塊擁有深刻矛盾歷史的土地上,隱約的看見當年那個輝煌的、模糊的自己。又基於對過去的懷念與不捨,便常常在有意、無意中因著現在所遭逢的相似人事物,或特定的觸發,而回味起過去種種。書中的主要人物,並因著地理時空的轉換,青春年華無情的流逝,而產生許多碰撞、矛盾情緒與適應不良。
筆者於本篇中擬以《臺北人》一書作為底本,並以「移情作用」、「諷刺藝術」作為探討主題,深入分析《臺北人》各短篇中所流露出的訊息,以及所隱含的意境。以期釐清作者白先勇那些欲言又止、曖昧不明,卻又耐人尋味、發人省思的小說片段。
本篇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及方法,並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瞭解兩岸三地學者對白先勇作品的研究後,評估與探究本論文研究之可行性。第二章為「白先勇的生平與文藝歷程」,旨在介紹白先勇的生平、家世背景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第三章為「對過去時光的追尋──移情作用」,分析、探討小說中那些由「聯想」與「心境」而產生的移情現象。第四章為「矛盾與缺點的揭露──諷刺藝術」,分類羅列並探究作者白先勇在《臺北人》書中所使用的諷刺手法。第五章為「結論」,總結全篇,提出本篇論文的研究成果及研究限制。
Abstract
"Taipei people" in the protagonist, have a lingering experience. They were forced to come to Taipei that time, in the land with profound contradictions of history. Seeing the year with brilliant vaguely by their own. But also feel unbearable with the memory in the past, they often face to similar people and things inadvertently now. Because of the specific trigger, and aftertaste from the past.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book,produce many collisions, contradictory emotions and poor adaptability because of the geographical space-time conversion, the ruthless passage of youth.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intends to use the book "Taipei" as the background, and "empathy", "satire art" as the theme of the study, in-depth analysis of "Taipei people" in the short messag as well as the implied mood.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author Bai Xianyong those hesitant, ambiguous, but intriguing, thought-provoking novel fragments.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which aims to illustrate the research motives, research purpose, scope and methods of study, and to explor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o understand the study of Bai Xianyong's works by scholars from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to evaluate and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is "Bai Xianyong's life and literature and art history", which aims to introduce Bai Xianyong's life, family background and its background.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pursuit of the past time - empathy", analysis, to explore those novels by the "association" and "mood" arising from empathy. The fourth chapter is "revealing the contradictions and shortcomings - satire art", sorted out and explore the author Bai Xianyong in the "Taipei" book used in the satire. The fifth chapter is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whole chapter,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and research restriction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論文公開授權書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2
一、研究範圍……………………………………………………………………………………………..2
二、研究方法……………………………………………………………………………………………...3
第四節 《臺北人》相關研究文獻探討……………………………………………………..4
一、 臺灣的文獻探討………………………………………………………………………………….5
(一) 博、碩士學位論文………………………………………………………………………………5
(二) 期刊論文……………………………………………………………………………………………..7
(三) 其他研究文獻……………………………………………………………………………………..8
二、 大陸的文獻探討………………………………………………………………………………….8
(一) 博、碩士學位論文………………………………………………………………………………8
(二) 期刊論文……………………………………………………………………………………………..9
(三) 其他研究文獻……………………………………………………………………………………..10
三、《臺北人》相關研究文獻探討小結…………………………………………………….10
(一)以特定主題來探討《臺北人》……………………………………………………………10
(二)以《臺北人》來探究白先勇的創作技法與思想………………………………..13
(三)比較或對照《臺北人》在內的兩部文本……………………………………………14
(四)本篇論文之可行性與開展…………………………………………………………………..15

第二章 白先勇的生平與創作歷程…………………………………………………..17
第一節 生平………………………………………………………………………………………………17
一、時代與家世背景…………………………………………………………………………………17
二、生平與經歷…………………………………………………………………………………………18
(一)大陸、香港時期…………………………………………………………………………………18
(二)台灣時期…………………………………………………………………………………………….21
(三)美國時期…………………………………………………………………………………………….27
(四)退休生活…………………………………………………………………………………………….34
第二節 創作歷程與《臺北人》介紹…………………………….………………………….47
一、白先勇的創作歷程……………………………………………………………………………..47
二、《臺北人》介紹…………………………………………………………………………………..51

第三章 對過去時光的追尋──移情作用…………………………………….53
第一節 由「聯想」而產生的移情現象……………………………………………………54
一、 時間感悟…………………………………………………………………………………………….54
二、 空間體驗……………………………………………………………………………………………56
三、 相似感發……………………………………………………………………………………………57
第二節 由「心境」產生的移情現象……………………………………………………….62
第三節「聯想」與「心境」聯合作用而產生的移情現象………………………63

第四章 矛盾與缺點的揭露──諷刺藝術……………………………………67
第一節 直責……………………………………………………………………………………………..68
第二節 機智……………………………………………………………………………………………..73
第三節 苦諷……………………………………………………………………………………………..74
第四節 譏笑……………………………………………………………………………………………..80

第五章 結論………………………………………………………………………………………….90
第一節 研究成果……………………………………………………………………………………..90
第二節 研究限制……………………………………………………………………………………..91

參考文獻…………………………………………………………………………………………………..93
附錄…………………………………………………………………………………………………………..9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白先勇著作(依照年代順序排列)
1. 白先勇:《牡丹情緣:白先勇的崑曲之旅》,臺北:時報出版社,2015年3月。
2. 白先勇、廖彥博:《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臺北:時報出版社,2014年3月。
3.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上下冊)》,臺北:時報出版社,2012年4月。
4. 白先勇:《紐約客》,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7月。
5. 白先勇:《奼紫嫣紅開遍: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紀實》,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5年12月。
6. 白先勇:《孽子》,臺北:允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7. 白先勇:《樹猶如此》,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2月。
8.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臺北:允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9.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4月20日初版,2000年5月。
10.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3月。
11. 白先勇等:《現文因緣》,臺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12月。
12. 白先勇:《驀然回首》,臺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09月版。
13. 白先勇:《謫仙記》,臺北:大林出版社,1970年7月。

二、 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1. Michael Berry:《跨世紀的流離─ 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印刻出版社,2009年08月06日。
2. Wilhelm Worringer 著,魏雅婷譯:《抽象與移情》,臺北:亞太圖書,1992年。
3. 王玲玲、徐浮明合著:《最後的貴族—白先勇傳》,臺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
4. 王晉民:《白先勇傳》,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3月。
5. 任世雍:《小說理論及技巧》,臺北:書林出版社,1981年10月。
6.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灕江出版社,2011年10月。
7. 伍蠡甫、林驤華:《現代西方文論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8. 李奭學:《三看白先勇》,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8年10月01日。
9. 柯慶明等:《白先勇研究精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
10. 袁良駿:《白先勇論》,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年6月。
11.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12.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0年3月。
13. 盛寧:《二十世紀美國文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14.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03月01日。
15. 齊裕焜、陳惠琴著:《鏡與劍-中國諷刺小說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16.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人》的研析與索隱》,臺北:爾雅出版社,1976年04月。
17. 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臺北:時報出版社,2007年12月20日。
18. 劉俊:《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3月。
19.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9年10月。
20. 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臺北:黎明出版社,1978 年。
21. 隱地:《白先勇書話》,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7月。
22. 藍仁哲:《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

三、 古籍(依照年代順序排列)
1. ﹝清﹞高駢著,彭定求、沈三曾等十人編校:〈途次內黃馬病,寄僧舍呈諸友人〉,《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
2.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在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二十篇。

四、 學位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1. 王寧娜:《歷史意識與文本建構——論白先勇的小說集《臺北人》》,瀋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2. 王穎:《論白先勇《紐約客》與《臺北人》中的「死亡模式」》,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3. 付麗芳:《從旁觀到認同:——從《臺北人》《孽子》看白先勇與臺北的關係》,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4. 李虹儀:《白先勇小說悲劇美學研究 —以《臺北人》與《紐約客》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5. 吳佳芬:《白先勇小說中的同志人物形象刻畫與心理研究》,國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6. 吳政鴻:《喬伊斯《都柏林人》與白先勇《臺北人》中的對立與衝突》,東吳大學英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7. 吳欣倫:《白先勇《臺北人》之悲劇意識與美感經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8. 吳怜逸:《白先勇《臺北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9. 呂幸宜:《同是天涯淪落人──白先勇小說中弱勢族群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0.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11. 林容青:《白先勇小說中的成長經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12. 林妤珊:《大陸遷臺婦女旗袍意象與文化認同之研究──以白先勇的《臺北人》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碩士班,2015年。
13. 胡秀蘭:《白先勇小說中的城市書寫》,佛光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14. 苑婷:《白先勇小說中的外省人意識——以《臺北人》為例》,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15. 常惠雯:《白先勇《臺北人》創作技法研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16. 陳宣輔:《白先勇的小說觀及其小說創作》,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17. 陳碧月:《白先勇小說的人物及其刻劃》,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18. 翁珮綺《白先勇《臺北人》人物形象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19. 彭待傳:《時間.空間.台北城——從《臺北人》與《孽子》看白先勇小說裡身分認同與時空的關連性》,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0. 張學美:《短篇故事系列––台北人與都柏林人的文類比較》,淡江大學西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21. 張麗:《無可奈何花落去——論《臺北人》的悲劇意識》,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22. 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小說中同志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23. 黃忠彬:《將傳統融入現代—論白先勇小說風格的深化》,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4. 黃芳廉:《白先勇小說中男性人物的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25. 黃詩倩:《白先勇小說的女性人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26. 楊淑禎:《白先勇短篇小說藝術技巧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27.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臺北/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28. 葉思嫻:《性別、離散與空間—白先勇小說電影化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9.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30. 鄭斐文:《白先勇《臺北人》的敘事手法》,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1. 賴科彣:《白先勇《台北人》中之離散:性別不平等與自我認同》,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2年。
32. 謝湘涵:《民國、父親、台北人:白先勇的文學與史傳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33. 蘇晏琪:《喬依斯《都柏林人》與白先勇《台北人》中的國族認同》,國立中正大學外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五、 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1. 山口守:〈白先勇小說中的現代主義-《台北人》的記憶與鄉愁〉,《臺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 月,頁1 - 17。
2. 王慧芬著:〈青春身體與族群認同—白先勇同志小說探析〉,《南榮學報》,第9期(復刊),2006年5月,頁1-20。
3. 王美珍:〈睽違教職29年 首度開講《紅樓夢》──白先勇:人生是大觀園,興衰過程皆自然〉,《遠見雜誌》,第337期,2014年7月,頁73-74。
4. 王甯娜與魏家李:〈書寫心靈無言的痛楚-評白先勇的短篇小說集《臺北人》〉,《現代語文》,2008卷31期,2008年11月,頁70-71。
5. 朱學群著:〈試論白先勇小說的悲劇意識〉,《臺灣研究集刊》,第2期,1984年,頁46-48。
6. 江寶釵著:〈論白先勇小說中的人物性格、社會關係與內在心理〉,《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3月,頁367-387。
7. 宋邦珍著:〈試論〈永遠的尹雪艷〉的人物形象塑造〉,《中國語文》,第513期,2000年3月。
8. 李歐梵著:〈回望文學年少—白先勇與現代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期,2001年7月,頁173–175。
9. 吳純邦:〈試論中國諷刺小說的界說〉,《古典文學》,1985 年8 月,頁976-977。
10. 於梨華著:〈白先勇筆下的女人〉,《現代文學》,第37期,1969年3月,頁146-152。
11. 柯慶明著:〈情慾與流離—論白先勇小說的戲劇張力〉,《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23-58。
12. 洪素香著:〈「金大班」人物形象的藝術創作技巧探析〉,《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第30期,2000年12月,頁441-454。
13. 夏志清著:〈白先勇(上)〉,《現代文學》,第39期,1969年12月,1-15。
14. 夏祖麗著:〈白先勇訪問記〉,《書評書目》,第42期,1976年10 月。
15. 袁則難著:〈兩訪白先勇〉,《新月書刊》,第5期,1984年2月,頁18。
16. 徐天佑:〈《台北人》空間意象之梳理解說〉,《應華學報》,第14期, 2013年12月,頁131-181。
17. 徐天佑、蕭新浴:〈《台北人》休閒娛樂與疾病健康的分析探討〉,《旅遊與健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卷,2014年6月,頁253。
18. 張火慶著:〈白先勇短篇小說的同性戀世界〉,《鵝湖》,第132期,1986年6月,頁35-49。
19. 張傑:〈試論白先勇《臺北人》的文化鄉愁意蘊〉,《大觀》,2009年 12期,2009年7月,頁54-55。
20. 陳碧月著:〈白先勇小說中男性的類型及其意義〉,《國文天地》,第115期,1994年12月,頁58-63。
21.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年7月,頁59-81。
22. 曾秀萍著:〈白先勇談創作與生活〉,《中外文學》,第305期,2001年7月,頁181-200。
23. 楊錦郁著:〈在洛杉磯和白先勇對話 把心靈的痛楚變成文字〉,《幼獅文藝》,第64卷第4期,1986年10月。
24. 葉維廉著:〈激流怎為倒影造像〉,《現代文學》,1968年3月。
25. 詹益宏著︰〈白先勇小說中的同性戀世界〉,《文訊》,第18期,1985年9月,頁197-199。
26. 鄭伊珊:〈〈永遠的尹雪艷〉時空美學探析〉,《美和學報》,第35卷第1期,2016年5月,頁111-124。
27. 劉紹銘著︰〈發刊詞〉,《現代文學》,第1期,1960年3月。
28. 歐崇敬:〈三種「存在與虛無」的「台北異鄉人」命運分析-論〈謫仙記〉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那一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通識研究集刊》,第11期,2007年6月,頁25-38。
29. 劉芳:〈白先勇《臺北人》的含蓄美〉,《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 01期,2012年7月,頁29-31。
30. 臧曉彤:〈淺析《臺北人》中的城與人〉,《青年文學家》,2015年 21期,2015年八月,頁30-31。
31. 顏元叔著:〈白先勇的語言〉,《現代文學》,第37期,1969年3月,頁137-145。
32. 竇莉:〈說不盡的孽緣——從《臺北人》解讀白先勇的命運之思〉,《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 06期,2009年7月,頁159-160。
33. 蘇偉貞:〈為何憎恨女人?:《台北人》之尹雪艷案例〉《臺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年6月,頁77-105。

六、 網路資料
1.維基百科──「白先勇」(http://zh.wikipedia.org/zh-tw/白先勇)
2. 中文百科──「牡丹花」(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431505.aspx)
3. 維基百科──「蘭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蘭花)
4. 中華百科──「杜鵑花」(http://wikiyou.tw/杜鵑花/)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