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30103-1509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30103-150943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研發型中小企業經營策略探討--以L公司為例
Management strategy analysis of research type of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in Taiwan - An example of L compan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3-06-0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3-07-30
關鍵字
Keywords
策略、策略聯盟、競爭優勢、中小企業
strategic allianc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y,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4 次,被下載 425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251 times.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我國中小企業在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對台灣低失業水準的維持有關鍵性的功能,並對物價、所得分配的影響宥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興衰著實關係到台灣經濟發展的榮枯。
我國產業結構係以中小企業為主,自行研發能力一般較為薄弱,但對企業界而言,掌握瞬息萬變之市場發展趨勢,開創高附加價值專業技術與研發持續創新,是企業提昇競爭力之基礎。以目前而言約93%的廠商未投資新產品之研發創新,而技術來源主要仰賴政府及財團法人研發機構的技術移轉與輔導,或直接由國外引進技術,故技術提昇乃是中小企業生存之主要因素之一。
本研究藉由整體經營模式探討及優缺點分析,審視個案公司成立二年多來之經營模式是否可以應用於台灣其他中小企業,或是其成功失敗經驗可以為借鏡。其中大量運用策略聯盟,舉凡從研發或是行銷甚至於量產都是策略聯盟的運用。
經營模式的建立關係到一家公司的成敗影響致鉅,根據文中所評估之效益,可以了解到L公司成立之第一年經營模式尚未摸索出來,故其經營者以傳統方式著重於產、銷、人、發、財慘澹經營,但因為此類型公司在初期研發費用需求極高,公司股東又要求節省開銷,如此一來,公司經營陷入困境,原有研發進度變慢,新型研究計劃暫停,客戶原本建立之信心隨著時間增加而建減,導入負面循環。所幸在第二年開始摸索出新的經營模式,隨著產品品質提昇,新產品推出時程符合客戶所需,客制化能力提昇,漸漸挽回客戶信心,重新開創局面。
本研究中之個案公司之經營模式主要有下列四點:
1、大量運用策略聯盟方式於行銷、研發和生產
2、顧客導向
3、符合微笑曲線
4、委外代工
以此四項經營模式交叉應用,創造出良好績效,希望能因此而提供有新創業人士參考運用。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論文結構 ………………………………………………………3

第貳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產業價值活動模式探討 ………………………………………4
第二節 策略聯盟之型態與優缺點探討 ………………………………7
第三節 中小企業競爭優勢建構之探討 ………………………………10
第四節 產業結構分析探討(五力分析)……………………………..12
第五節 動態資源觀點之探討 …………………………………………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流程與架構 ………………………………………………22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3

第肆章 我國光電產業環境與競爭優勢分析
第一節 光電產業概況 …………………………………………………24
第二節 我國光顯示產業近況與發展趨勢 ……………………………25
第三節 我國光儲存產業近況與發展趨勢 ……………………………29

第伍章 L公司個案分析
第一節 個案公司成立背景、沿革、組織與公司定位 ………………37
第二節 個案公司與同業之競爭力分析 ……………………………….42
第三節 個案公司經營策略分析 ……………………………………….45

第陸章 經營模式探討及優缺點分析
第一節 經營模式探討 ………………………………………………….57
第二節 優缺點分析暨解決之道 ……………………………………….59
第三節 經營模式之成果評估 ………………………………………….63

第柒章 結論、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結論 …………………………………………………………….67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8

參考文獻 ……………………………………………………………………...69
圖目錄
圖一 價值鏈之基本活動……………………………………………..6
圖二 中小企業的惡性向下循環………………….…………….….11
圖三 中小企業的穩定成長循環………………………………..…13
圖四 決定產業獲利的五種競爭力…………………………….….14
圖五 障礙與獲利…………………………………………………..17
圖六 動態資源觀點………………………………………………..21
圖七 本研究架構圖……………………………………………..…22
圖八 全球OLED市場產值規模預測……………………………26
圖九 光碟記錄產業市場規模…………………………………..…31
圖十 台灣光碟片產業結構……………………………….……….33
圖十一台灣光碟片產業結構暨公司一覽.表……………………….34
圖十二L公司之銷售管道…………………….…………….………52
表目錄
表一 光電產品界定範圍………………………………………24
表二 平面顯示器性能比較………………………………………27
表三 近年CD -R光碟片市場需求量及預估……………………35
表四 員工人數……………………………………………………38
表五 有機發光二極體染料之SWOT分析………………………43
表六 光碟有機染料之SWOT分析………………………………44
表七 需要之檢驗項目和次數……………………………………64
表八 和下游公司策略聯盟………………………………………6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方至民,企業競爭優勢,前程企業,2002
2. 黃俊英,行銷學的世界,天下文化,2002
3. Michael E. 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李明軒、邱如美合譯,競爭優勢(上)(下),天下文化,2002
4. Michael E. Porter,On Competition
高登第、李明軒合譯,競爭論(上)(下),天下文化,2001
5. 林東清,資訊管理,智勝出版,2002
6. 湯明哲,策略經論,天下文化,2003
7. Gary Hamel,Leading the Revolution
李田樹、李芳齡合譯,啟動革命,2000
8. Christopher A. Baetlettt、Sumamtra Ghoshal,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9. 白欽元,國內中小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模型之研究,碩士論文2003
10. 袁素萍,企業轉型成功關鍵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2003
11. 台灣中小企業發展政策之研究--兼論台灣經驗在越南運用之可行性
12. 林祝英,以策略性成本管理方法分析晶圓代工業之價值鏈-以台積電與聯電為例,2000
13. 陳宏維,推動農業策略聯盟成功因素之研析-以嘉義縣梅山鄉休閒農漁園區計畫為例,2002
14. 劉靜心,台商運用策略聯盟投資大陸之研究,2002
15. 吳育賢,策略聯盟與供應鏈績效之研究-以台灣半導體及光電業為例,2002
16. 丁信仁,半導體事業策略聯盟之研究---以台塑集團為例,2001
17. 吳先曉,企業多角化策略執行手段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以公、民營企業為例,2001
18.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四年。
19. 司徒達賢,策略管理個案集,台北:智勝文化,民國九十年。
20. 白俊男,「台灣之中小企業與台灣之經濟發展」,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三年。
21. 吳思華,產業政策與企業策略,中華企業經濟研究所,民國七十七年。
22. 吳思華,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麥田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六年。
23. Porter. M..E,李明軒和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下),第1版,天下,民國八十五年。
24. Porter. M..E ,李明軒和邱如美譯,國家競爭優勢(上),第1版,天下,民國八十五年。
25. Porter. M..E,周旭華譯,競爭策略,天下文化,民國八十七年。
26. Frederick Betz,徐啟銘譯,策略性科技管理,希爾國際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27. 高希均、石茲宜,競爭力手冊,天下遠見,民國八十五年。
28. 許士軍,管理學,東華書局,民國八十年。
29. 大前研一著,黃宏義譯,策略家的智慧,長河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30. 大前研一著,黃柏棋譯,無國界的世界,,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五年。
31. 鳳運鴻,國家競爭優勢鑽石結構的實證:以台灣監視器製造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
32. 劉水深,台灣中小企業之內部管理問題,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三年。
33. 劉常勇,「科技產業投資經營與競爭策略」,華泰書局,台北,民國八十六年。
34. 潘玉葉,台灣中小企業問題之探討,台灣中小企業發展論文集,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三年。
35. 工研院經資中心,我國光碟記錄產業發展歷程與關鍵材料市場概況,2002

英文部分
1. Aaker, A. D, “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l984。
2. Amoco Chemicals company, “New Business Strategy”, Chicago, IL., 1991。
3. Andrew . C. B and Robert .W.Z, ” Assessment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1984。
4. Ansoff, H. I,“Corporate Strategy”, New. York. Mcgraw-Hill,1965。
5. Ansoff, I,“Corporate Strategy”,McGraw-Hill,N.Y. ,1965。
6. Boynton,A.C. and Zmud,R.W, "An assessment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4,pp.15-27 。
7. Cash,J.I.Jr.and Konsynski, B.R.,“Is Redraws Competitive Boundar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 Aprial,1985。
8. Charles R. F and Roger,D,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for Director in the Eighties”, Bussiness Horizions, May/June, 1982。
9. Coyne, K. P.,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 What It Is, What It Isn't ”, Business Horizons, February,1986。
10. Daniel,R.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risi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39,No.5,Oct.l961,pp.111 ~121。
11. Ferguson, C.R.and R.Dickinson,"Critical Success Factor for Directors in the Eighties", Business Horizons, May-June 1982。
12. Hofer,C.W.and Dan Schendel, "Strategy Formulation: Analytical Concept”, West Publishing Co.,1985,pp.7 and pp.75~76。
13. Jenster,Per V, "Using KSFs in planning", Long Range Planning, 1987。
14. Kim, L., “Strategy of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Research Policy ,1980。
15. Oster, S. M. ,“Modern Competitive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1990。
16. Porter, M.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Y, T, 1990。
17. Porter, M.E.,“Competitive Advantage”,New York,1985。
18. Prahalad, C.K, and Gary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19. Rockart,J. F, "Chief Executive Define Their Own Data Need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Apr.1979,pp.85。
20. Santikarn M, “Technology Transfer-A Case Study”, Singapore,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 198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