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731116-10393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731116-103938
論文名稱
Title
《萬國公報》之國度意識及建構觀
The Awareness of God's Kingdom and the View of Construction in the The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8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7-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9-05
關鍵字
Keywords
典範轉移、中國現代性、鷹架理論、上帝的國度、讀者接受論、使命視域、《萬國公報》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modernity, scaffolding, kingdom of God, reception aesthetic, the horizon of the missionaries, paradigm shif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97 次,被下載 12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9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5 times.
中文摘要
清走至光緒,國勢衰頹,甲午一戰(1894),大敗於日本,觸動有志士人內心的改革之弦。一如事件開展至完成,亟待一個形成因的介入,《萬國公報》為一載器,得以銜接歷史縱深及水平面的點,貫串於中國近代史的線,最終導向影響中國現代性的成就因。《萬國公報》以拓展上帝國度為核心主軸,將西方傳教士心目中上帝國度(kingdom of God)的啟示具體呈現出來,並帶來中國發展現代性的可能。《萬國公報》傳教士「使命視域」(the horizon of the missionaries)的刊載成了責無旁貸的預示,同時間也觀照讀者接受論(Reception aesthetic),建構一幅「想像讀者」的圖像,幫助中國朝向現代化發展。傳教士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屬天上帝的國度同時,也建立屬地的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因此向全中國發出這種預先看見(foresee),《萬國公報》的事工正是建立上帝國度的綜合論述。國度意識形塑的過程,落土生根,且在政治、教育、女權、宗教層面上搭起四角式鷹架(scaffolding),構築現代性。《萬國公報》為一大敘事,不斷進行國度啟示的敘事詮釋,同理嵌入文本,陳述東、西方思辨體系本質相通,喚醒士人理想國度的共同記憶,循不同進路,盼望典範轉移,落實「無論何國,歡若一家」,創造屬於中國的新國度。
Abstract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Guangxu, Qing Empire started to decline. After Qing Empire was defeated by the Empire of Japan in the First Sino-Japan War (1894), scholars who had lofty ideals started to think of reformation. Just like the start and end of an event needed a cause to intervene,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was an important journal. It linked all event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 and affected the modernity of China. The core of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was to expand the kingdom of God. It concretized enlightenments of the kingdom of God in minds of western missionaries, and brought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modernity of China. The publication of “horizon of the missionaries” on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became a duty-bound foreboding. It also considered reception aesthetic of readers at the same time, constructed a picture of “imagine readers”, and helped China move toward modernization. The main jobs of missionaries were to build a kingdom of God and build a welfare state of the possession at the same time. Thus, they delivered their foresight across China. The missionaries of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were the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building the kingdom of God. The forming process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ook roots and built scaffoldings on dimensions of politics, education, feminist, and religion to construct modernity. Globe Magazine and A review of the Times was a grand narrative. It continuously interpreted the narrative of national enlightenments, embedded them in texts similarly, and stated that eastern and western speculation systems were essentially the same. It reminded scholars of their collective memory of Utopia. They used different approaches, expected the shift of paradigm, practiced the idea that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was a part of kingdom of God, it was a joyful connection”, and created a new nation of China.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論文審訂書...........................................................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錄................................................................... iv
圖次 ..................................................................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 16
第四節 本文架構 ............................................... 20
第二章 《萬國公報》文化社群的成立與溯源 ........................... 23
第一節 國度意識之主體性 ....................................... 23
第二節 上帝國度的特殊啟示 ..................................... 30
第三節 上帝國度與中華帝國的交會 ............................... 37
一、普世教會 ................................................... 37
二、運動展開 ................................................... 40
三、框架連結 ................................................... 46
四、轉化逆向 ................................................... 52
小結 ........................................................... 56
第三章 《萬國公報》國度意識形塑進程 ............................... 59
第一節 漸進啟示─《萬國公教》國度生根期 ....................... 60
一、《教會新報》(1868.9-1874.9) ................................. 60
二、《萬國公報》第一期(1874.9-1883.7) ........................... 65
第二節 紮根啟示--《萬國公報》第二期(1889.2-1907.12) ......... 70
一、專攻士人 ................................................... 76
二、攜手廣學會 ................................................. 79
第三節 共成啟示 ............................................... 87
一、共成思維 ................................................... 87
二、華人投、編者的貢獻 ......................................... 89
小結 .......................................................... 105
第四章 《萬國公報》國度意識的鷹架建構 ............................ 109
第一節 政治鷹架 .............................................. 109
一、因勢利導—人才鷹架 ........................................ 111
二、借鏡他國 .................................................. 117
三、公共空間 .................................................. 126
第二節 女權鷹架 .............................................. 136
一、忠恕立國 .................................................. 137
v
二、應破再立 .................................................. 143
三、由根做起 .................................................. 149
第三節 教育鷹架 .............................................. 156
一、自知不足 .................................................. 156
二、格致精神 .................................................. 160
三、新制之舉 .................................................. 172
第四節 宗教鷹架 .............................................. 186
一、純粹排他 .................................................. 187
二、儒家儒教 .................................................. 194
小結 .......................................................... 207
第五章 《萬國公報》建構的時空度量視域 ............................ 210
第一節 時間複製,經典重釋 .................................. 210
一、萬國一家史觀 .............................................. 210
二、經典詮釋 .................................................. 212
第二節 縮短空間距離 ........................................ 214
一、 文化距離 .............................................. 214
二、詮釋距離 .................................................. 218
第三節 國度度量 ............................................ 225
一、絕對單一 .................................................. 225
二、 二元對立 ................................................. 236
小結 .......................................................... 247
第六章 結論 —上帝國與中國夢 ...................................... 249
一、一國兩制──一個上帝國、二種併行制度 ...................... 249
二、國度之夢 .................................................. 252
參考文獻 .......................................................... 25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萬國公報》徵引書目
(林樂知主編,《萬國公報》,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據光緒元年至32年版景印。)
1. 卜舫濟,〈去惡俗說〉,《萬國公報》,1899年12月,第131冊。
2. 王炳耀,〈時要論〉,《萬國公報》,1889年4月,第3冊。
3. 王韜,〈哥倫布傳贊〉,《萬國公報》,1892年7月,第42冊。
4. 王韜,〈救時當議〉(上),《萬國公報》,1892年8月,第43冊。
5. 王韜,〈論宜得人以理財〉,《萬國公報》,1892年11月,第46冊。
6. 王韜,〈論所談洋務終難坐言起行〉,《萬國公報》,1893年12月,第59冊。
7. 古吳志道老人,〈中西相交之益〉,《萬國公報》,1881年7月23日,第649卷。
8. 古吳居士筆,〈西士論中國語言文字〉,《萬國公報》,1882年9月30日,第708卷。
9. 立德夫人來函、林樂知(譯),〈成都天足會近狀〉,《萬國公報》,1904年7月,第186冊。
10. 吉紹衣,〈問格致之學泰西與中國有無異同〉,《萬國公報》,1890年8月,第19冊。
11. 安保羅撰意、沈少坪筆,〈救世教成全儒教說〉,《萬國公報》,1896年10月,第93冊。
12. 艾約瑟,〈西學略述自識〉,《萬國公報》,1889年6月,第5冊。
13. 艾約瑟,〈重授心學論〉,《萬國公報》,1891年1月,第34冊。
14. 艾約瑟,〈泰西婦女備考〉,《萬國公報》,1878年7月13日,第497卷。
15. 艾約瑟,〈泰西諸國校墊〉,《萬國公報》,1880年4月3日,第583卷。
16. 艾約瑟,〈富國養民策(未完)〉,《萬國公報》,1892年8月,第43冊。
17. 艾約瑟,〈論《列子.湯問》篇意多出於波斯印度〉,《萬國公報》,1883年1月27日,第725卷。
18. 局外人來稿,〈中西教學原始論〉,《萬國公報》,1882年12月09日,第718卷。
19. 李佳白,〈中國宜廣新學以輔舊學說〉,《萬國公報》,1897年7月,第102冊。
20. 李佳白,〈中國能化舊為新乃能以新存舊論〉,《萬國公報》,1897年2月,第97冊。
21. 李佳白,〈民教相安議(續)〉,《萬國公報》,1896年9月,第92冊。
22. 李佳白,〈尚賢堂文錄〉,《萬國公報》,1897年7月,第102冊。
23. 李佳白,〈尚賢堂章程〉,《萬國公報》,1897年6月,第101冊。
24. 李提摩太,〈恭記皇上肄習英文事〉,《萬國公報》,1892年2月,第37冊。
25. 李提摩太,〈救世教益〉,《萬國公報》,1891年1月,第24冊。
26. 李提摩太,〈救世教益〉,《萬國公報》,1892年2月,第37冊。
27. 李提摩太,〈廣學會第十四屆年報紀畧〉,《萬國公報》,1891年10月,第33冊。
28. 李提摩太,蔡爾康筆,〈《泰西新史攬要》(譯)本序〉,《萬國公報》,1895年4月,第75冊。
29. 李提摩太,蔡爾康筆,〈《泰西新史攬要》(譯)本後序〉,《萬國公報》,1895年5月,第76冊。
30. 李提摩太,蔡爾康筆,〈行政三和說〉,《萬國公報》,1898年11月,第118冊。
31. 李提摩太,鑄鐵盦(譯),〈廣學會第六年紀略〉,《萬國公報》,1894年1月,第60冊。
32. 李提摩太編輯,〈新政策(並敘)〉,《萬國公報》,1896年4月,第87冊。
33. 李提摩太編輯,〈新學(並序)〉,《萬國公報》,1889年3月,第2冊。
34. 杖國老人,〈聖教問答二十四條〉,《萬國公報》,1879年10月11日,第559卷。
35. 沈毓桂,〈中西女塾記〉,《萬國公報》,1891年3月,第26冊。
36. 沈毓桂,〈華美俄三國將興論〉,《萬國公報》,1890年12月,第23冊。
37. 狄考文,〈振興學校論〉,《萬國公報》,1881年8月27日,第653卷。
38. 秀耀春,〈纏足論衍義〉,《萬國公報》,1889年5月,第4冊。
39. 季理斐(譯)、任 保羅述〈紐西蘭女子之地位〉,《萬國公報》,1906年06月,第209冊。
40. 抱拙子,〈勸戒纏足〉,《萬國公報》,1882年10月14日,第710卷。(《萬國公報》,1893月3月,第50冊重刊之)。
41. 林樂知(譯),〈基督教有益中國之說〉,《萬國公報》,1895年12月,第 83冊。
42. 林樂知(譯)、任保羅述〈論西國振興女人之成效〉,《萬國公報》,1904年11月,第190冊。
43. 林樂知(譯)、范禕述〈中國振興女學之亟〉,《萬國公報》,1905年9月,第200冊。
44. 林樂知(譯)、范禕述〈振興女學之關係〉,《萬國公報》,1904年12月,第191冊。
45. 林樂知(譯)、袁竹一筆述,〈西國近事(均於西二月報摘譯)〉,《萬國公報》,1891年4月,第27冊。
46. 林樂知(譯)、袁竹一筆述,〈西國近事(均於西十月、十一月報摘譯)〉,《萬國公報》,1891年12月,第35冊。
47. 林樂知,、蔡爾康(譯)〈險語對〉,《萬國公報》,1895年11月,第82冊。
48. 林樂知,、蔡爾康錄〈君民一體說〉,《萬國公報》,1899年8月,第127冊。
49. 林樂知,〈中西書院課程規條〉,《萬國公報》,1881年11月26日,第666卷。
50. 林樂知,〈中西關係略論:論謀富治法(續)〉,《萬國公報》,1875年10月16日,第358卷。
51. 林樂知,〈中國專尚舉業論〉,《萬國公報》,1882年9月2日,第704卷。
52. 林樂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萬國公報》,1891年12月,第35冊。
53. 林樂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並序〉,《萬國公報》,1903年9月,第176冊。
54. 林樂知,〈格物致知論序〉,《萬國公報》,1890年2月,第13冊。
55. 林樂知,〈記上海創設格致書院〉,《萬國公報》,1874年10月10日,第306卷。
56. 林樂知,〈裹足論〉,《萬國公報》,1878年8月31日,第503卷。
57. 林樂知,〈譯民主各國與各國章程及公議堂解〉,《萬國公報》,1875年6月12日,第340卷。
58. 林樂知,任廷旭 (譯),〈丁君韙良演說北京使館被圍事略(並引)〉,《萬國公報》,1900年11月,第142冊。
59. 林樂知,任保羅述,〈論歐洲古今女人地位〉,《萬國公報》,1904年9月,第189冊;1904年10月,第190冊。
60. 林樂知,袁康 (譯) ,〈西國近事(均於西四、五月新報摘譯)〉,《萬國公報》,1890年7月,第18冊。
61. 林樂知,袁康(譯) ,〈西國近事(均於西十一月報摘譯)〉,《萬國公報》,1892年1月,第36冊。
62. 林樂知,蔡爾康起結,任廷旭(譯),〈九九新論敍〉,《萬國公報》,1900年3月,第134冊。
63. 林樂知,縷馨仙史,〈中美關係略論(續)〉,《萬國公報》,1894年6月,第65冊。
64. 林樂知、蔡爾康,〈行政三和說〉,《萬國公報》,1904年1月,第180冊。
65. 林樂知命意、蔡爾康遣辭,〈中東之戰關係地球全域說〉,《萬國公報》,1894年11月,第70冊。
66. 林樂知命意、鑄鐵盦署稿,〈中日兩國進止互歧論〉,《萬國公報》,1894年12月,第71冊。
67. 林樂知輯、任保羅(譯),〈天足會興盛述聞〉,《萬國公報》,1904年5月,第184冊。
68. 林樂知輯、任保羅(譯),〈論女學之關系〉,《萬國公報》,1903年12月,第179冊。
69. 知非子,〈儒教辨謬(續)〉,《萬國公報》,1878年10月26日,第510卷。
70. 花之安,〈《性海淵源》自序〉,《萬國公報》,1893年6月,第53冊。
71. 花之安,〈自西徂東(續)〉,《萬國公報》,1883年1月27日,第725卷。
72. 花之安,〈格致新法(續)〉,《萬國公報》,1878年10月5日,第508卷。
73. 花之安,〈養賢能論(續)〉,《萬國公報》,1879年9月13日,第555 卷。
74. 花之安,〈養賢能論〉,《萬國公報》,1879年9月6日,第554 卷。
75. 范禕,〈中西女塾章程序〉,《萬國公報》,1904年8月,第187冊。
76. 范禕,〈論儒教與基督教之分〉,《萬國公報》,1904年3月,第182冊。
77. 范褘,〈萬國公報第二百冊之祝辭〉,《萬國公報》,1905年9月,第200冊。
78. 韋廉臣,〈論魔鬼必有〉,《萬國公報》,1881年9月3日,第654卷。
79. 孫文,〈上李傅相書(廣東香山來稿)〉,《萬國公報》,1894年10月,第69冊。
80. 張書紳,〈中西書院之益(課卷)〉,《萬國公報》,1882年3月11日,第680卷。
81. 惠志道、(英)李提摩太等,〈陳管見以息教案疏〉,《萬國公報》,1896年7月,第90冊。
82. 湛約翰,〈東西論有無〉,《萬國公報》,1878年12月28日,第520卷。
83. 稍知時務者,〈勸士習當今有用之論〉,《萬國公報》,1879年4月5日,第533卷。
84. 鄒弢,〈益智會弁言〉,《萬國公報》,1889年11月,第10冊。
85. 綦鴻逵,〈藉西士以興中國論〉,《萬國公報》,1897年7月,第102冊。
86. 慕維廉,〈培根格致新法小序〉,《萬國公報》,1878年9月14日,第505卷。
87. 樗叟,〈論讀書非第為科名〉,《萬國公報》,1890年12月,第23冊。
88. 瘦鶴詞人,〈推廣西學義〉,《萬國公報》,1891年2月,第25冊。
89. 衛理,〈上海廣學會第九次年會紀畧〉,《萬國公報》,1891年3月,第26冊。
90. 盧戇章,〈變通推原(續第八十二冊)〉,《萬國公報》,1896年1月,第84冊。
91. 鴛湖痛定女士賈復初稿,〈纏足論〉,《萬國公報》,1896年8月,第91冊。
92. 嶺南望士,〈中西時勢論〉,《萬國公報》,1875年11月6日,第361卷。
93. 謝衛樓,〈論基督教於中國學術更變之關係〉,《萬國公報》,1902年11月,第166冊。
94. 隱名氏,〈關愛中華第一書〉,《萬國公報》,1878年6月29日,第495卷。
95. 隱名氏,〈關愛中華第二書〉,《萬國公報》,1878年7月6日,第496卷。
96. 贅叟,〈救時策〉,《萬國公報》,1895年3月,第75冊。
97. 蘇州顧子省、馮守之同擬稿〈天足旁論〉,《萬國公報》,1900年8月,第139冊。
98. 鑄鐵盦,〈設文會以廣聞議〉,《萬國公報》,1893年1月,第48冊。
二、文獻資料

1. 《同文書會年報》 (1894年) ,《出版史料》 ,北京:開明書局,1988年,第3 期。
2. 《同文書會年報》 (1894年) ,《出版史料》,北京:開明書局,1988年,第 4期。
3. 《汪康年師友書劄.江標函(十)》,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 冊。
4. 《汪康年師友書劄.紀鉅維函(十二)、(十三)、(十六)》,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冊。
5. 《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卷1。
6. 《弢園文錄外編》,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卷3。
7. 《時務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本,第1冊。
8. 《時務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本,第2冊。
9. 《時務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本,第6冊。
10. 《書經》,重刻宋版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出版社,1955年。
11. 《教務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第五輯。
12. 《教務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第六輯。
13. 《教務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第七輯。
14. 《道光咸豐朝籌辦夷務始末補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15. 丁傳靖編《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第2冊。
16. 朱壽朋纂修,《十二朝東華錄 光緒朝》,台北:大東書局,1968 年,第8、9 冊。
17. 朱維錚,〈從(實理公法全書)到(大同書)〉,收錄於《中華文史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6輯。
18. 李鴻章,吳汝綸編,《李文忠公全集.明僚函稿》(光緒31年(1905)刋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卷10。
19. 李鴻章,吳汝綸編,《李文忠公全集.明僚函稿》(光緒31年(1905)刋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卷19。
20.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刋》,臺北:文海出版社印行,1968, 71輯。
21. 高拜石,《古春風樓瑣記》,臺北:正中書局,2002年,第10集。
22. 梁啟超,《中國近代期刋彙刋》,《清議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1冊。
23. 梁啟超,《中國近代期刋彙刋》,《清議報》,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5冊。
24. 馮桂芬,《校邠廬校義》(景光緒丁酉歲﹝1897﹞聚豐坊校刻本),《近代中國史料叢刋》,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第62輯。
25. 趙爾岐等撰,《清史稿.列傳二百七十三》,臺北:中華書局,1998年,卷486。
26. 趙爾岐等撰,《清史稿.列傳二百二十四》,臺北:中華書局,1998年,卷437。
27. 薛福成,《庸庵全集》,光绪二十七年(1901) 石印本,庸庵文编,卷二。
28. 魏源,《海國圖志》卷二十七,第一冊,湖南:岳麓書社,2011年2 月。
29.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9月,第一冊。
30. 鐘叔河編,〈道光二十九年三月廿一日與諸弟書〉《曾國藩往來家書全編》,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上卷。

三、中文專書
1. H.R.姚斯、R.C.霍拉勃,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反應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Laclau & Mouffe合著,陳墇津(譯),《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Hegemony & Socialist Strategy),臺北:遠流,2002年。
3. MacGillivray, D.編,《新教在華傳教一百年(1807-1907年)。百年紀念會歷史卷》, 上海:Nabu Press,2010年。
4. Philip Wilson Pitcher,陳國強(譯),《一個中國首次開阜港口的歷史與事實》,上海:中國基督教衛理公會出版社,1912年。
5. R.C赫魯伯(Robert C.Holub),董之林 (譯),〈第五章-問題與前景〉,收錄於《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6月。
6. Raman Selden etc.,《讀者導向理論》,收錄於《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台北:巨流,2005年。
7.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8. 丁韙良,《花甲記憶 一位美國傳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9. 尤衛群,〈林樂知在華傳播西教西學述論〉,收錄於《歷史教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10.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香港:太平書局,1964年。
11.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上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2. 王成勉主編,《傳教士筆下的大陸與臺灣》,臺北:遠流,2014。
13. 王立新,《美國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現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 王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大陸:齊魯出版社,2004年。
15.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香港:輔僑出版社,1959年。
16. 王秋桂主編,《中國祭祀儀式與儀式戲劇研討會論文集》,「民俗曲藝」90,雲林:泰豐基金會,1994年。
17. 王樹槐,《外人與戊戌變法》,臺北:台灣上物印書館,1965年。
18. 王韜,《漫游隨錄》,湖南:岳麓出版社,1988年。
19. 史扶鄰,《孫中山與中國革命的起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68年。
20. 尼布爾 ,賴英澤、龔書森(譯),《基督與文化》,台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台灣分會,1979年。
21.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香港:三聯書店,2000年。
22. 立德夫人,王成東、劉浩翻(譯),《穿藍色長袍的國度》,北京:時事出版社,1998年。
23. 列文森,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24. 吉瑞德,段懷清、周俐玲(譯),《朝勤東方—理雅各評傳》,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25. 朱元鴻、傅大為(編),《孔恩:評論集》,臺北:巨流,2001年。
26. 朱光潛編(譯),《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臺北:天工書局,1988年。
27. 朱維錚,〈西學的普及——《萬國公報》與晚清「自改革思潮」〉,收錄於《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8. 朱維錚,《「君子夢」:晚清的「自改革」思潮》,收錄於《二十一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1993年8月號。
29.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30. 朱維錚,《走出中世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1. 朱謙之,《中國景教》,上海:人民版社,1993年。
32.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商務,2001年。
33.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
34. 呂實強,《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反基督教問題論文集》,臺北:基督教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 2006年。
35. 宋伯魯,〈掌山東道監察御史宋伯魯摺〉,收錄於《戊戌變法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36. 李天綱,《中國禮儀之爭:歷史、文獻和意義》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8年。
37. 李天綱,《萬國公報文選》北京: 三聯出版社,1998年。
38. 李汝珍,《鏡花緣》,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39. 李提摩太,李憲堂、侯林莉(譯),《親歷晚清四十五年》,天津:天津出版社,2005年。
40. 佩雷菲特,王國卿等人翻(譯),《停滯的帝國──兩個世界的撞擊》,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5月。
41. 周寧,《跨文化研究:以中國形象為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10月。
42. 明恩溥,黄興濤校注,《中國人的氣質》,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43. 林文慧,《清季福建教案研究(1859-1885) 》,臺北:商務印書館,1989年。
44. 林語堂,《無所不談》,上海:開明書店,1968年。
45. 姜公韜,〈五百年社會文化的掠影〉,收錄於傅樂成編《中國通史—明清史》,臺北:眾文,1900年。
46. 胡珠生編,《宋恕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47. 胡珠生編,《嚴復集》(第五冊)、《書信》,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48. 唐江海,《清末政論報刊與民眾動員: 一種政治文化的視角》,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49. 夏良才,《萬國公報-丁守和.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0. 孫尚揚、鍾明旦,《184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51. 徐松石,《中國本色教會的建立》,香港:浸信會出版社,1975年。
52. 徐培汀,裘正義,《中國新聞傳播學說史》,四川:重慶出版社,1994年。
53. 徐繼畬,《瀛寰志略》,近代文獻叢刋,上海:上海書店,2001。
54. 浦薛鳳,《現代西方政治思潮》,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55. 班納迪克•安德森,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1999年。
56.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年。
57. 馬禮遜夫人編,顧長聲(譯),《馬禮遜回憶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58. 高芾,《教父梁發-野史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59. 偉烈亞力,倪文君(譯),《1867年以前來華基督教傳教士列傳及著作目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60. 康有為,《康有為自編年譜》,收錄於蔣貴麟主編之《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22》,臺北:宏業圖書,1976年。
61. 張文亮,《深入非洲三萬里 — 李文斯頓傳》,臺北:校園書房出版社, 2003年。
62. 張國剛,吳莉葦等,《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63. 梁元生,《林樂知在華事業與萬國公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年2月初版。
64. 梁家麟,《廣東基督教教育》, 香港:建道神學院,1993年。
65.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五南,2013年5月,。
66. 理雅各編(譯),《中國經典》(5),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67. 莊吉發,《清世宗與賦役制度的改革》, 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68.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8年。
69. 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35年。
70. 陳玉申,《晚清報業史》,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年,頁75。
71. 陳俊偉,《國度神學》,臺北:校園,2010年。
72. 傑哈.簡奈特,廖素珊、楊祖恩(譯),《辭格 III》,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
73. 喬治‧賴德, 林千俐(譯),《認識上帝的國》,臺北:校園,2010年。
74. 萊布尼茨,梅謙立(譯),《中國近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75. 費正清,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76. 費正清主編, 章建剛等(譯),《劍橋中國史─晚清之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77. 開樂凱,戈公振(譯),《新聞學撮要》,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11月。
78. 馮自由,《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6月。
79. 黃濬,《花隨人聖盦摭憶》,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98年。
80. 楊牧谷,《使徒信經》,臺北:校園,2010年。
81. 楊森富,《中國基督教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78年。
82. 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1983年。
83. 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84. 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臺北:萬卷樓,2004年。
85. 廖梅,《汪康年:從民權論到文化保守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6.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87. 趙紫宸,《聖保羅傳》,香港: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56年。
88. 齊克果,謝秉德(譯),《基督教歷代名,集成(第二部第廿二卷)》,香港:東南亞神學教育基金會、基督教輔僑出版社,1963年。
89. 衛斐列,顧鈞、江莉(譯),《衛三畏生平及書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90. 鄭志明,〈遊記類鸞書所顯示之宗教新趨勢〉,收錄於《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
91. 劉述先,《中國哲學與現代化》,臺北:時報文化,1984年。
92. 盧家駇,《那未完成的使命》,香港:宣道出版社,1990年。
93. 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播史》,臺北:三民書局,1983年。
94. 錢穆,《國史大綱(下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95. 韓山文,簡又文(譯),《太平天國起義記》,臺北:學生書局,1973年。
96.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1984年。
97. 魏外揚,《宣教事業與近代中國》,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78年。
98. 懷愛倫,《喜樂的泉源》,臺北:時兆出版社,2008年。
99. 羅誌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0. 蘇精,《中國,開門!馬禮遜及相關人物研究》,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5年。
101. 顧長聲,《傳教士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2.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103. 龔德才,《中國新聞事業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四、學位論文
1. 王文正,《《古春風樓瑣記》及文人風範探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
2. 王林,〈《萬國公報》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論文,1996年。
3. 蔡蔚群,《清季台灣教案研究 (1859-1885) 》,臺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4. 施恬逸,《女學構建的地圖——以林樂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為中心的研究》,上海:復旦大學歷史所論文,2006年
5. 展愛軍,《《萬國公報》與維新變法研究》,武漢:中南民族大學歷史所論文,2009年。
6. 鍾維臣,《「上帝」與「神」的譯名之爭-以《萬國公報》(一八七七年)刊載之爭論為例》,中壢:中原大學宗教所,2009年。
五、中文期刊論文
1. Frank Ankersmit,〈歷史敍事哲學六論〉(Six Theses on Narrativist Philosophy of History),收錄於《淡江史學》,2003,14期。
2. 丁光玲,〈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長與壓力〉,《復興崗學報》,2004,82期。
3. 王成勉, 〈再論明末士人的抉擇─近二十年的研究與創新〉,《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一)》,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2007。
4. 王樹槐,《清季的廣學會》,《近史所集刊》,1973年,第4期(上)。
5. 朱維錚,《「君子夢」:晚清的「自改革」思潮》,收錄於《二十一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出版,1993年,第18期。
6. 何兆武,〈廣學會的西學與維新派〉,收錄於《歷史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1961年,第4期。
7. 李恩涵,《咸豐年間反基督教的言論》,《清華學報》,新六卷一、二期合刊。
8. 房德齡,《萬國公報與戊戌變法》,收錄於《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北京師範大學,1986,6月號。
9. 林秋敏,〈從不纏足運動談女性自覺的萌芽〉,收錄於《歷史月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135期。
10. 張維華,《南部教案始末》,齊魯大學《齊大月刊》,1930年,第一卷,二、三期。
11. 陳壽穗,〈聖經預言解言解釋法〉,收錄在《台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刋》,臺北:台灣浸信會神學院,2004年,6月。
12. 陳慶升,〈廣學會的性質及其與維新運動的關係〉,《史學月刊》,河南:河南大學, 1958 年,58卷,第10期
13.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年,第33期。
14. 馮友蘭,〈傳教士林樂知、李提摩太的思想──帝國主義奴役殖民地人民的工具〉,收錄在馮友蘭編《中國近思想史論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15.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7年,第27期。
16. 黃新憲,《萬國公報與中國教育的近代化》,收錄於《師大學報》,南京師範大學,1996年,第1-4期。
17. 楊代春,〈(萬國公報〉研究綜述〉,政大史粹,2005,第 8 期
18. 楊齊福,〈傳教士在華的宣傳活動與科舉制度的解體———以廣學會和《萬國公報》為例〉,收錄於《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31卷,第4期。
19. 劉紀蕙,〈一與多之間:李春生問題〉 發表於「跨領域的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2005年10月15-16日。
20. 劉廣京,〈鄭觀應﹝易言﹞─光緒初年之變法思想〉,新竹:《清華學報》,1970年8月,第 8 卷第 1 、 2 期合刊。
21. 蘇峰山,〈權力/知識/主體:Foucault批判思考的基本問題架構〉,收錄於《東吳哲學學報》,東吳:東吳大學,1997年3月,第9期。

六、英文專書
1. Alexander Wylie (ed.), Memorials of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to the Chinese, Shanghae: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67.
2. Andrew Edgar & Peter Sedgwick, Cultural Theory: The Key Concepts (Routledge Key Guides), London:Routledge,2007.
3. Britton Roswell S.,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00-1912, Taipei: Cheng-wen Publishing Co., 1966,.
4. Company.van Gennep, Arnold, The Rites of Passa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5. Edward Band, Barclay of Formosa, Tokyo: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1936.
6. Edward Band, Working His Purpose Out: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London: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of England,1947.
7. Grand Rapids, Eerdmans Crucial Questions about the Kingdom of God,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52.
8. Jeal, Tim, Livingston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7.
9. Jeremy D. Popkin, Media and Revolutionary Crises,in Jeremy D. Popkin(ed.), Media and Revolutio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Lexington, Ky: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5.
10. Jeremy D. Popkin, Press,Revolutio,and Social Identities in France(1830-1835), University Pa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 Judith P. Butler, Subjects of Desire:Hegelian Reflections in Twentieth-Century France, New York: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12. Kenneth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13. Liu Kwang-Ching(ed.), American Missionaries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1966.
14. North China Herald., Anti-Foreign Riots in China,Kessinger Publishing, LLC, 1891.
15. Peter Brooke, A Concise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 Raman Selden etc., eader-oriented Theories, in: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5. ed. Harlow: Pearson Longman, 2005.
17. Research Guide to the Chiao-hui hsin-pao, 1868-1874,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75.
18. Richard. Niebuhr, Chirst and Culture,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1956.
19. Said, , Edward,Orientalism, London: Penguin,1977.
20. Timothy Richard ,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Reminiscenses ,HardPress Publishing, 2014.
21. Victor Turner,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1969.
22. Wm.Theodore de Bary, The Trouble with Confucianis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3. Wolfgang Iser, The Implied Reader: Patterns of Communication in Prose Fiction from Bunyan to Becket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4.

七、英文期刊論文
1. Amsterdam: Editions Rodopi B. V. Hsu, M. T., Kahn, D. L., & Hsu, M. 2002. Single leaf orchid: Beliefs and Meanings for Taiwanese Widows. Etho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 30(4).
2. David Snow and Robert D. Benford,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1. 1, 1988.
3. Drucker, Alison 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Women on the Anti-Footbinding Movement" Historical Reflections, Women in China: Current Directions in Historical Scholarship, Vol. 8, No. 3,1981.
4. Foreign Office to Consul Gardner, Nov. 12 , 1891 ,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China, No. 1(1892).
5. Gluckman, Max 1963. Order and Rebellion in Tribal Africa. New York : Free Press of Glencoe. Heimbrock, Hans-Gunter 1990.“Ritual and transformation: a psychoanalytic perspective”, in Hans-Gunter Heimbrock and H. B. Boudewijnse eds. Current Studies on Rituals: Perspectives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6. Griffith John, “Salvation from Sin, the Great Need of the Chinese,” In Jessie G. Lutz (ed.),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Evangelists of What?,D. C. Heath and Company, 1996.
7. J. of Xuzhou Normal Uni.(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 31,No. 4July,2005.
8. Paul A. Varg, “A Survey of Changing Mission Goals and Methods,” in Jessie G. Lutz (ed.),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Evangelists of What? ,Boston:D. C. Heath & Co., 1966.
9. Protest of the Consular Body of Hankow against the Lack of Skill and Energy of the Provincial Authorities in Protecing the Christian Religion,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China , No. 1(1892).
10. David Snow et al.,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1. 51, August 1986.
11. Young J. Allen, “The Changed Aspects of China,” in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1890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