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1114-15241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1114-152413
論文名稱
Title
蘭嶼海岸災害防護與居民災害識覺之研究
A Study on Coastal Hazard Protection and Hazard Perceptions of the Residents in Orchid Island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7-08-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7-09-17
關鍵字
Keywords
災害識覺、海岸防護、蘭嶼、海岸災害、海岸管理法
Coastal Hazard, Coastal Protection, Orchid Island, Hazard Perception,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5 次,被下載 75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50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氣候變遷與經濟發展,海岸環境的災害風險大增,因此相關防護工作日趨重要,尤其對蘭嶼這類環境脆弱的小型島嶼來說,更是如此。蘭嶼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使其風勢與浪濤都十分強勁,所以本研究亟欲探討在可能受災的情況下,為何在環島公路兩側的海岸地區,土地使用行為卻是日益頻仍。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瞭解蘭嶼地區居民對海岸災害的識覺,並辨識海岸地區的土地使用情況,藉此提出海岸防災之管理建議。
本研究先以文獻分析法,探討海岸防護策略與災害識覺研究的現況,發現現今之海岸防護策略,不再以硬體工程為主流。同時,本研究透過瞭解居民之災害識覺,也是一種非工程性的手段。其中,不論是海岸防護或者是災害識覺,都有許多研究指出,土地使用與災害防治息息相關。然而,蘭嶼的土地使用因為法規的不完善,常常在傳統文化與觀光發展上產生衝突與妥協。
在現場觀察與深入訪談的過程,瞭解蘭嶼海岸之自然環境與人為使用現況,以及居民對此海岸災害相關之看法與感受。從本研究的調查結果來看,蘭嶼確實有部分地區,因為地理位置與海岸使用的關係,在未來是需要納入管理考量的。另外,從災害識覺的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居民對颱風及巨浪有所認知,卻因為海岸災害發生的頻率不高,因此並未受到重視。同時,居民認為災害的發生,主要還是肇因於人為的不當使用。最後在防護策略建議中,居民認為曾有過較嚴重災情的地區,最需要優先規劃防護策略。
歸結本研究所有的探討與調查,首先發現蘭嶼部分地區確實有受災風險,然而海岸地區之使用卻更加頻繁。因此,蘭嶼海岸災害的發生,有別於過往之研究,其實是肇因於人們在觀光發展的時空背景下,將經濟考量的優先順序排在受災風險之前。最後,由於海岸防護規劃涉及到達悟族傳統領域的關係,考慮到傳統智慧與文化傳承之因素,更要謹慎處理相關區域之規劃。
Abstract
The risks of coastal hazar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e to the climate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us, tasks of the coastal protection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the small islands such as Orchid Island. The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of Orchid Island makes the wind and waves strong. Based on this fact, this study want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why land uses of Orchid Island’s coastal areas remain, and even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hus, the main objects of this study for Orchid Island include: (1) to understand the residents' awareness of coastal disasters; (2) to identify the types of land uses in coastal areas; and (3) to propose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astal disaster preven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search trend of coastal protection strategies and hazard perceptions 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Document Analysis,” and finds that coastal protection strategies are no longer concentrating on engineering approaches. To this end, this study takes a non-engineering approach by investigating the hazard percep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Orchid Island.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are many studies pointing out that the land use is closely relevant to the coastal protection bot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coastal protection or hazard perception. However, conflicts of land uses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of indigenous people and tourism exist in Orchid Island due to the legal gaps in the domestic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results of field observation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show that management for some areas with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coastal land uses for the island is need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on hazard perceptions, residents indeed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yphoons and waves but not taking them seriously due to the low frequency of coastal disasters. Furthermore, residents believe that the occurrence of disasters is caused by improper land uses. For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residents consider that areas suffered from serious disasters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when planning the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finds that some areas of Orchid Island do have risks of coastal disasters, but the land use of coastal areas is instead more frequent. Ther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disaster of Orchid Island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past studie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is that,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actively” and “intentionally” move into the areas affected by natural disasters for the purpose of tourism. Finally, coastal protection planning in the island will inevitably involve traditional areas of the Tao People. Considering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wisdom and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thu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ose issues carefully in the future zone-planning.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謝辭 ii
摘要 iii
Abstract v
目錄 viii
圖次 x
表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17
第二章 海岸災害與防護管理 18
第一節 海岸災害之定義與類型 18
第二節 海岸管理法 22
第三節 海岸防護區及其管理原則 26
第四節 結語 41
第三章 災害識覺 43
第一節 災害的定義 43
第二節 災害識覺的定義 45
第三節 國內外之災害識覺相關研究 47
第四節 結語 54
第四章 蘭嶼地區的海岸災害防護 56
第一節 蘭嶼的背景介紹 56
第二節 蘭嶼的海岸災害 59
第三節 環境調查之結果分析 63
第四節 原住民土地對蘭嶼海岸防護之特殊考量 73
第五節 結語 82
第五章 居民訪談之結果分析 84
第一節 訪談內容之初步分析 84
第二節 颱風之災害識覺 88
第三節 颱風巨浪之災害識覺 90
第四節 對天秤與尼伯特颱風的看法 92
第五節 隱藏在海岸災害防護下的問題 94
第六節 蘭嶼地區海岸防護策略與未來建議 100
第七節 結語 1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4
第一節 研究成果 104
第二節 蘭嶼海岸防護之建議 106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附錄一 居民訪談逐字稿 12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英文:
專書
1. Burton, I &; Kates, R. W.. “The Perception of Nature Hazards i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 W. English and R. C. Mayfield ed., Man, Space and Environment(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pp. 282-203.
2. McClean, R.F., and A. Tsyban. ” Coastal zones and marine ecosystems” in McCarthy, J.J., O. F. Canziani, N. A. Leary, D. J. Dokken, and K. S. White. ed. Climate Change 2001: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IPCC Working Group 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345-379.
3. Taylor, S. J., & Bogdan, R.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search for meaning. (1984).
4. O’ Riordan, T. “Coping with Environment Hazards.” in Kates, R. W. & Burton, I. ed., Geograph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ume 2: Themes from the work of Gilbert F. Whi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pp. 272-309
5. White, G.F. “Formation and Role of Public Attitude:A 1966 Agenda for Research.” in Kates, R. W. & Burton, I. ed., Geograph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elected writings of Gilbert F. Whi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
6. White, G.F. “Natural hazard research concepts, method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White, G. F.ed., Natural hazard: Local, Natural, Globa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3-16.


研討會論文
1. Saenger, P.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coastal tourism: an overview and guide to relevant literature”, in IM Dutton & P Saenger 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coastal areas : proceedings training workshop held in Bogor and Bali, Indonesia SEAMEO-BIOTROP, Bogor, Indonesia, 4-24 July 1989, pp.18-45.

學術論文
1. Adger, W.N., T.P. Hughes, C. Folke, S.R. Carpenter, & J. Rockstrom. “Social-encological resilience to coastal disasters”, Science, vol.309 (2005). Pp.1036-1039.
2. Ashraf, M., & Routray, J. K.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drought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farming households in north-west Balochis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vol.5 (2013). Pp.49-60.
3. Fatorić, S., & Morén-Alegret, R. “Integrating local knowledge and perception for assessing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in economically dynamic coastal areas: The case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 Aiguamolls de l'Empordà, Spain”,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vol.85 (2013). Pp.90-102.
4. Geirsdóttir, G. E., Gísladóttir, G., & Jónsdóttir, Á. “Coping with storm surges on the Icelandic south coast: A case study of the Stokkseyri village”,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vol.94 (2014). Pp.44-55.
5. Gormsen, E.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coastal areas”, GeoJournal, vol. 42, No.1 (1997). Pp.39-54.
6. Johnston, I.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 remote island perspectiv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vol.23, No.2 (2014). pp. 123-137.
7. Karanikola, P., Panagopoulos, T., Tampakis, S., Karantoni, M. I., & Tsantopoulos, G. “Facing and managing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Sporades islands, Greece”,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 vol.14, No.4 (2014). Pp.995-1005.
8. Kasperson, R.E. and Dow, K. “Hazard Perception and Geography”, Advances in Psychology, Vol.96 (1993). Pp.193-222.
9. Kates, R.W. “Natural Hazard in Hum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Hypotheses and Models”, Economic Geography, vol.47, No.3 (1971). Pp.438-451.
10. Knutson, T. R., McBride, J. L., Chan, J., Emanuel, K., Holland, G., Landsea, C., Held, I., Kossin J. P., Srivastava A. K. & Sugi, M., “Tropical cyclones and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Vol. 3, No.3 (2010). Pp.157-163.
11. Lee, J. D., & Venediktova, V. “Coastal Conflicts and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Pongso no Tao-An Institutional Aspect”, 黒潮圏科学, Vol.6, No.1 (2012). Pp.121-128.
12. Milne, S.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mall Pacific Island States: an overview”, New Zealand Journal of Geography, Vol.89, No.1 (1990). Pp.16-21.
13. Oliver, J. “The Significance of Natural Hazards in a Developing Area A Case Study from North Queensland” Geography (1975). pp.99-110.
14. Rahman, M. K., Paul, B. K., Curtis, A., & Schmidlin, T. W. “Linking coastal disasters and migration: A case study of Kutubdia Island, Bangladesh”,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Vol.67, No.2 (2015). Pp.218-228.
15. Sharma, U., Patwardhan, A., & Parthasarathy, D. “Assessing adaptive capacity to tropical cyclones in the East coast of India: a pilot study of public response to cyclone warning information”, Climatic change, Vol.94, No.1-2 (2009). Pp.189-209.
16. Sharpley, R., & Ussi, M. “Tourism and governance i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 the Case of Zanzib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Vol.16, No.1 (2014). Pp.87-96.
17. Taylor, J. G., Stewart, T. R., & Downton, M. “Perceptions of drought in the Ogallala Aquifer regi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Vol.20, No.2 (1988). Pp.150-175.
18. Tseng, Y. H., Breaker, L. C., & Chang, E. T. Y.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regional seas around Taiwan”,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Vol.66, No.1 (2010). Pp.27-39.
19. Vehbi, B. O., & Doratli, 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a small coastal town: Girne, northern Cyprus”,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Vol.18, No.9 (2010). Pp.1485-1505.
20. Woudenberg, D. L., Wilhite, D. A., & Hayes, M. J. “Perception of drought hazard and its sociological impacts in south-central Nebraska”, Great Plains Research, Vol.18 (2008). Pp.93-102.

報紙
1. CNN “Typhoon Haiyan death toll tops 6,000 in the Philippines”, CNN, available at http://edition.cnn.com/2013/12/13/world/asia/philippines-typhoon-haiyan/index.html (2017/8/02).

官方文件
1.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Making space for water: Taking forward a new Government strategy for flood and coastal erosion risk management in England.”, available at: http://www.look-up.org.uk/2013/wp-content/uploads/2014/02/Making-space-for-water.pdf (2017/8/10)
2. Hawaii Revised Statutes, “Chapter 205A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vailable at: http://dlnr.hawaii.gov/occl/files/2013/07/205a.pdf (2017/8/10)
3. IPCC. “WG1 AR5_Chapter13 Sea Level Change”, available at: https://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5/wg1/WG1AR5_Chapter13_FINAL.pdf (2017/8/03)
4. IPCC.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中文:

專書
1. Burton I., Kates R.W., & White G.F. (The Environment as Hazard),黃朝恩、徐勝一、蘇淑娟、廖學誠、翁叔平、許嘉恩,環境也是災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
2. Jane Ritchie & Jane Lewis,(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藍毓仁,質性研究方法,臺北,巨流圖書,2008年。
3. Steinar Kvale(Interviews),陳育含,訪談研究法,新北,韋伯文化,2010年。
4. 王仕圖、吳慧敏,「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收於:齊力、林本炫,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6年,頁97-116。
5. 王琳、白璐,居民的災難意識,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9-75號,1993年。
6. 吳全安,海岸資源管理,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7. 李政諦,琉球鄉休閒產業發展與生態資源永續經營管理計畫-落實休閒產業經營管理公約與社區永續經濟發展指標報告,屏東,屏東鄉公所,2014年。
8. 倪進誠,台灣的離島,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9.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臺北,臺原出版社,2005。
10. 紐文英,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2015年。
11. 高家俊、董東璟、錢樺,海岸災害與預警,臺北,中興工程科技研究發展基金會,2016年。
12.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2011年。
13. 張長義、蔡博文,土地利用與環境災害關係之探討(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88-2625-Z002-046),1999年。
14. 張長義、蔡博文、范毅軍、盧道杰、丁志堅、台邦‧撒沙勒,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2007年。
15. 張長義,蘭陽平原洪患區土地利用災害識覺及環境調適之研究(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80-0414-P002-17B),1993年。
16.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
17. 畢恆達,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小畢空間,2010年。
18. 陳翰霖,偏遠聚落居民的洪水及坡地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9-2410-H-277-003-), 2011年。
19. 臺東縣政府,臺東縣第四期(104-107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核定本),2014年。
20. 齊力,「質性研究方法概論」,收於齊力、林本炫,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6年。
21. 劉修祥,海域觀光遊憩概論,桂魯專業書店,2006年。
22. 衛惠林、劉彬雄,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2年。


學術論文
1. 王志鏞,「地震災害之形成條件及種類」,風險管理,第146期,頁40-44,1997年。
2. 吳宜昭、陳永明、朱容練,「台灣氣候變遷趨勢」,國研科技,第25期,40-46,2010年。
3. 官大偉,「原住民族土地權的挑戰:從一個當代保留地交易的區域研究談」起,考古人類學刊,第80期(2014年),頁7-51。
4. 官大偉,「國土計畫、原住民族自治與原住民族土地權之落實」,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1卷第3期(2011年),頁123-143。
5. 官大偉、林益仁,「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第69期(2008年),頁109-141。
6. 林希娟、林憲德、周榮華,「雅美族傳統聚落防風對策之實驗解析」,建築學報,第73期(2010年),頁109-124。
7. 林秋綿,「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第2期(2001年),頁23-40。
8. 洪鴻智、陳羚怡,「洪災風險評估與災害風險稅課徵-以台北市為例」, 台灣土地研究,第10卷第2期(2007年),頁95-125。
9. 洪鴻智、盧禹廷,「沿海居民的氣候變遷與颱洪災害調適」,都市與計劃 ,第42卷第1期(2014年),頁87-108。
10. 夏鑄九、陳志梧,「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1988年),頁233-246。
11. 張長義,「環境識覺與自然災害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5期(1977年),頁56-60,
12. 曹建宇、張長義,「地震災害經驗與調適行為之比較研究-以台南縣白河、台中縣東勢居民為例」,華岡地理學報,第21期(2008年),頁52-75。
13. 許文聖,「我國海洋觀光遊憩發展現況與展望」,研考雙月刊,第29卷第4期(2005年),頁56-64。
14. 陳永森,「極端氣候影響下對臺灣環境規劃與災害識覺之省思-以八八水災為例」,工程環境會刊,第25期(2010年),頁33-44。
15. 陳永森,「極端氣候影響下潛在災害區居民環境識覺、調適行為之研究-以八八水災後屏東縣林邊鄉與佳冬鄉為例」,環境與世界(2014年),頁28-29。
16. 傅鏸漩、黃柏誠、張志新、于宜強、吳啟瑞,「海燕颱風在菲律賓引起的巨災特性探討」,災害防救電子報,第101期(2013年)。
17. 楊雲龍,「蘭陽平原水災災害識覺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第10期(1997年),頁287-323。
18. 廖學誠,「海岸環境資源經營管理之探討(三)美國阿拉斯加海岸」,台灣林業,第35卷,第5期(2009年),頁49-58。
19. 劉英毓、姜蘭虹,「墾丁國家公園遊客使用解說系統之認知,偏好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第13期(1990年),頁73-91。
20. 顏愛靜、陳亭伊,「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變遷及課題與對策之研析」,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第2卷第2期(2012年),頁1-25。

研討會論文
1. 李忠潘、高家俊、楊光哲,「海岸變遷與海岸災害」,收於:邱文彥,海洋臺灣永續發展,臺北縣三重市,臺灣研究基金會,2009年。
2. 林銘崇、許泰文、蕭松山,「海岸空間利用與防災」,臺灣近岸產業發展研討會,2002年。
3. 陳起鳳,楊之遠,「氣候變遷下土地利用調適策略之探討」,第十四屆中國現代化學術研討會,中國內蒙,財團法人促進中國現代化基金會,2009年。
4. 曾美雀,「朗島、野銀傳統家屋田野報告」,2016年原住民研究論文發表會,嘉義,國立嘉義大學,2016年。

學位論文
1. 吳東孟,偏遠山區居民避難行為之研究-以莫拉克颱風期間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為例,中央警察大學災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 吳樹欉,台灣原住民族土地財產權制度變遷之研究-日治時期迄今從共同所有到個別所有的演變,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0年。
3. 巫孟珊,集集地震後埔里居民的災害識覺及生活調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4. 周文玲,宜蘭沿海養殖區環境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1992年。
5. 林希娟,蘭嶼雅美族傳統民居防風對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
6. 林俊強,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之研究-泰雅族司馬庫斯個案,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 2005年。
7. 邱寶琳,原住民族土地權之探討─以花蓮太魯閣族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10。
8. 哈勇.諾幹,制度性剝削與原住民社會經濟變遷:以南澳鄉泰雅族 rgayung 部落礦業活動為例,佛光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9. 洪政耀,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坡地災害特性與災害識覺關聯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10. 紀佳法,屏東羌園地區因應地層下陷衝擊之調適行為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11. 曹建宇,地震災害經驗與調適行為之比較研究─以台南縣白河、台中縣東勢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
12. 許心寶,濁水溪下游南岸農民對風災識覺與調適的空間差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1985年。
13. 陳孟吟,雲林縣口湖鄉當地居民對地層下陷災害識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14. 陳宜彣,好茶村民災害識覺與莫拉克颱風災後新生活調適之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15. 陳婉菁,花蓮縣秀林鄉山崩土石流災害識覺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16. 陳鴻志,台北市社子島洪患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
17. 黃士哲,從地理學觀點論中國山水畫家的環境識覺,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87年。
18. 黃小玲,大規模災害災後復建及居民生活變遷之探討─以賀伯風災南投信義鄉豐丘、神木兩村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19. 葉政忠,評估氣候變遷下島嶼城市之脆弱度-以澎湖馬公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20. 劉香君,賣地的頭目:嘉蘭人的土地觀念變遷,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21. 劉雅貞,從災害識覺觀點看花蓮縣土石流保全住戶之疏散配合意願,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22. 蔡麗玉,地盤下陷地區居民的環境識覺與調適:以口湖、東石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3年。
23. 鄭雅璟,土石流災害識覺之研究─台中縣大甲溪流域周遭居民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24. 魯開元,汐止水患對居民的災害識覺及其調適行為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25. 羅國彰,居民的洪患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台北縣汐止市個案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26. 籃伯昇,台灣海岸土地管理與永續發展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27. 蘇俐洙,居民災害識覺與教育探討─以汐止洪患地區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28. 蘇桂醇,高雄都會區邊緣區工業發展及其對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大寮鄉與林園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6年。

報紙
1. Ching Hsien Wang,「守護蘭嶼!關注土地!東清勵德班水泥預拌廠 死灰復燃事件」,上下游公民寫手,2013 年5 月14 日,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9247/,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2日。
2. Claudia,「蘭嶼東清部落「出草」抗議砂石場」,公民新聞,2013年5月9日,http://www.peopo.org/news/111623,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2日。
3. 于立平(製作人)「人之島的考驗【電視單元劇】」,我們的島,2012年,臺北市:公共電視。
4. 王玉樹、黃力勉,「民情特殊 蘭嶼違建 可望就地合法」,中國時報,2014年7月19日,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1030719000367-260114,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8日。
5. 自由時報,「台東縣府證實 蘭嶼7-ELEVEn是違建」,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1056798,2014年7月16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3日。
6. 呂淑姮,「天秤肆虐 吹斷蘭嶼水線糧運」,台灣立報,http://blog.xuite.net/paciscisi/news/63150866,2012年8月2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0日。
7. 李安君,「海浪狂捲蘭嶼150輛機車沈海底 漏油恐傷生態」,東森旅遊雲,http://travel.ettoday.net/article/95215.htm#ixzz24vyiu9q5,2013年8月2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5日。
8. 李蕙君、羅紹平,「天秤重創蘭嶼 孤島如廢墟待援」,聯合報,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fnweb/htm/news-2012tembin2-08-29.htm,2012年8月2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5日。
9. 張存薇,「17級強風 4樓高巨浪// 天秤肆虐 蘭嶼像廢墟」,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610879,2012年8月2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2日。
10. 張存薇、黃明堂,「蘭嶼保「7」戰 縣府嗆中央自己拆違建」,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796823,2014年7月18日,2016年5月22日。
11. 張存薇、楊雅民、徐義平、甘芝萁,「開店爭議未歇 蘭嶼小7爆是違建」,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796697,2014年7月17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2日。
12. 莊哲權、王莫昀,「天秤狠襲 蘭嶼像廢墟」,中國時報,http://photino.cwb.gov.tw/tyweb/tyfnweb/htm/news-2012tembin2-08-29.htm,2012年8月2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6日。
13. 陳佳珣、張光宗、陳添寶,「【我們的島】誰的東清七號地」,公視新聞議題中心,http://pnn.pts.org.tw/main/民102/06/30/【我們的島】誰的東清七號地/,2013年6月30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8日。
14. 陳宛茜,「原民會:傳統領域私有地問題 將於土海法處理」,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6656/2551392#,2017年6月2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6月30日。
15. 陳怡文,「不只台東慘!颱風過後蘭嶼、綠島成廢墟」,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09004568-260405,2016年07月09日,2016年7月12日。
16. 陳芛薇、陳品君、何怡君,「談未來發展 蘭嶼的觀光問答題」,上下游公民寫手,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7923/,2014年9 月28 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9月18日。
17. 陳品君、何怡君,「土地權屬界定 傳統、官方兩歧路」,上下游公民寫手,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57903/,上網檢視日期,2014年9月28日,2016年9月18日。
18. 陳品君、何怡君,「守護家園不敢大意 達悟族人防範未然」,上下游公民寫手,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57893/,上網檢視日期,2014年9月28日,2016年9月18日。
19. 陳品君、何怡君,「特定區計畫的隱憂:蘭嶼島上恐蓋工廠、飯店」,上下游公民寫手,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57883/,2014年9月2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9月18日。
20. 陳品君、何怡君,「蘭嶼發展的首要條件 建立溝通機制」,上下游公民寫手,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57918/,2014年9月2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9月18日。
21. 黃力勉、楊漢聲,「尼伯特發威 掀15級陣風 颱風夜蘭嶼1300戶大停電」,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08000458-260102,2016年7月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7月26日。
22. 黃文鈴,「東清七號地保住 族人仍不放心」,台灣立報,https://tw.news.yahoo.com/東清七號地保住-族人仍不放心-160955270.html,2013年7月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6日。
23. 黃明堂,「百餘機車沉港// 官方未助打撈 蘭嶼租車業者怨」,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613541,2012年9月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6日。
24. 潘子祁,「蘭嶼海岸逐步失守 蘭嶼居民控政府放任違建」,上下游,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80860,2015年12月30,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1日。
25. 盧太城,「蘭嶼7-ELEVEn傳違法 開張添變數」,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7160422-1.aspx,2014年7月16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2日。
26. 盧太城,「蘭嶼颱風災情 鄉長:沒有天秤颱風嚴重」,中央社,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710002387-260402,2016年07月10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8月22日。
27. 謝佳珍,「蘭嶼多無建照 營建署聯繫了解」,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14/7/17/n4202648.htm,2014年7月17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2日。
28. 羅紹平、李蕙君、尤聰光,「蘭嶼傳統地下屋 成了違建?」,聯合新聞網,http://twtybbs.com/thread-6499-1-1.html,2014年7月1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日。
29. 蘋果日報,「天秤17級強風掀屋 蘭嶼「史上最慘」」,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0829/34471910/,2012年8月2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3日。

官方文獻
1. 中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研訂整體海岸管理計畫總結報告書」,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臺北:內政部,2016年。
2. 內政部,「鄉鎮市已登記土地面積【原始數據】」,臺北:內政部,2015年。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11月15日。
3. 內政部,「整體海岸管理計畫(草案)」,臺北:內政部,2016年。
4. 內政部營建署,「海岸地區土地使用整體防護策略研究」,中華民國海洋及水下技術協會,2012年。
5. 水利署,水利署電子報,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AEB78C074DD321C6,2014年,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12月10日。
6. 水利署,水利署電子報,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67DF76FDFC86AE72,2014年,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12月10日。
7. 水利署,「台灣氣候變遷未來式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衝擊」,水利署電子報,http://epaper.wra.gov.tw/Article_Detail.aspx?s=67DF76FDFC86AE72,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12月10日。
8. 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國土規劃及綜合治水研究」,2012年,臺北:水利署。
9. 行政院,「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總說明」,http://www.ey.gov.tw/Upload/RelFile/2016/727132/b94ce620-b37a-4f26-aaa4-591dc356dfe5.pdf,2015年,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5月16日。
1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940F9579765AC6A0,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5月16日。
11.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站,「什麼是原住民保留地?」,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83E8DEBBCBD6BD6A&DID=3E651750B4006467129B87C08EA884A7,2013年,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7月20日。
1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災害的定義」,土石流防災資訊網,http://246.swcb.gov.tw/debrisClassInfo/whatisdisasters/whatisdisasters1.aspx,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8月2日。
13. 國土交通省,海岸保全基本方針,2015年。
14. 監察院,糾正案文,http://www.cy.gov.tw/sp.asp?xdUrl=./di/RSS/detail.asp&mp=1&no=3863,2013年12月6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1日。
15. 營建署建築管理組,「蘭嶼地區土地使用管制及建築管理因應作為」,營建署,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7801&Itemid=54,2014年7月18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2日。
16.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三、天氣現象」,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me028.htm,2016年,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1月18日。
17.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二、大氣概述」,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me016.htm,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1月18日。
18.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氣候統計資料」,http://www.cwb.gov.tw/V7/climate/monthlyMean/Taiwan_tx.htm,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1月18日。
19.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http://rdc28.cwb.gov.tw/TDB/ntdb/pageControl/typhoon?year=2012&num=201214&name=TEMBIN&from_warning=true,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1月18日。
20.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颱風路徑圖」,http://www.cwb.gov.tw/V7/knowledge/encyclopedia/ty041.htm,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1月18日。
21. 交通部觀光局,「國內主要觀光遊憩據點遊客人數統計」,http://recreation.tbroc.gov.tw/asp1/statistics/year/table27.asp,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3月16日。
22. 原住民族基本法,民國94 年 2 月 5 日。
23. 海岸管理法,民國104年2月4日。

其他網路資料
1. Iraraley 我們自己來!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raraley1242144/?fref=ts,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6日。
2. Miru,「來自蘭嶼東清部落的緊急聲明」,上下游公民寫手,2013年6月19日,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1987/,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3日。
3. Miru,「東清七號地-部落的土地,政權的手」,上下游公民寫手,2013年6月24日,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2365/,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3日。
4. Miru,「蘭嶼~全世界對颱風最有經驗的民族」,上下遊公民寫手,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436/,2012年8月2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18日。
5. 仙米希法,「天秤颱風二度叩島災損的省思」,蘭嶼雙周刊,http://lanyu.nctu.edu.tw/database/?do=bw,2012年9月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4月22日。
6. 希嘎芮, Iraraley 我們自己來!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raraley1242144/posts/1686366988273762,2014年1月2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1日。
7. 東清村反混凝土預拌廠自救會,「東清部落記者會新聞通知稿」,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1987/,2013年6月20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30日。
8. 青年會聲明稿,Iraraley 我們自己來!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iraraley1242144/posts/1686366988273762,2015年12月30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9日。
9. 洪郁婷,「《海岸法》是什麼?能吃嗎?──花東人的觀察筆記」,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113714,2016年3月9日,上網檢視日期,2017年3月14日。
10. 張育菁,「椰油村公有地 未經土審遭侵占 公所:沒有發包、是縣府的工程 縣府:決標後已在第一時間通知公所」,蘭色大門房 蘭嶼雙週刊,https://travel.lanyu.info/news/bi-weekly/page/5,上網檢視日期,2012年11月30日,2016年5月22日。
11. 張簡新卉a,「怪手再度進駐東清七號地 廠商與民爆衝突」,蘭色大門房, https://travel.lanyu.info/news/bi-weekly/page/2,2013年6月5日,2016年5月23日。
12. 張簡新卉b,「自救會北上陳情 東清7號地暫緩停工」,蘭色大門房,https://travel.lanyu.info/news/bi-weekly/page/2,上網檢視日期,2013年6月24日,2016年5月23日。
13. 鄒敏惠,「海岸管理更完備 《海岸法》五子法將實施」,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113120,2016年2月1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2月28日。
14. 廖靜蕙a,「「不要水泥化!」東清部落阻擋蘭嶼第四座預拌廠」,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86724,2013年6月20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1日。
15. 廖靜蕙b,「釐清預拌設施涉及實質開發 東清七號地暫停工」,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86763,2013年6月22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6月1日。
16. 鍾米西,Iraraley 我們自己來! 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wo.ngan.7/posts/1262761607073281,2015年12月20日,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7月2日。
17. 蘭嶼鄉公所,facebook粉絲專頁貼文, https://www.facebook.com/蘭嶼鄉公所-347199332141665/?fref=ts,上網檢視日期,2016年5月28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