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3107-16490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3107-164900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海軍與攻台戰略
China’s navy and the tremendous effects in attacking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7-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8-03
關鍵字
Keywords
戰爭目標、政治目的、海軍、戰略
navy, strateg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6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當前與未來海軍戰略思想的發展,係一涵蓋面向甚廣的研究議題。欲獲得此一問題的相關答案,首先必須對中國海軍戰略家面對的地緣政治背景進行回顧。其次,論述中國海軍戰略發展時,尚必須對中國海軍的戰略任務與其海軍的能力進行瞭解。而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臺灣海峽一直是世界的焦點,也是美國眼中的火藥庫之ㄧ。站在中國的角度,來研析其對台政治目的,瞭解解放軍軍事目標、軍事計畫,並透過歷史背景、地緣理論、地理條件及戰略局勢變遷,從而知悉中國海軍戰略與兵力發展等研究,探討其海軍在攻台作戰中的角色,俾供我軍事決策人員建軍備戰之參考。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significant research concerned with the strategy and forc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vy that has tremendous effects in attacking Taiwan will be explored and presented.
As known in the rec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avy strategy, it has always been covered and related to decent issues and fields. To get the real answer and result regarding to their strategy, we must dedicately investigate and revi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und background and the China’s navy strategist. Besides, acquiring the strategy mission and capability of China’s navy has also become one important factor while we carrying on researching in their stages of development.
Taiwan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not only in the position of military strategy but also an ammunition depot from the view of U.S. since the separated governing in both sides in 1949.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and valid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our military strategy persons and officers by analzing the purpose of their attacking, understanding their military targets and plans, background of history theories of geography and conditions, and unpredictable situations of strategy as well.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第二章 中國軍事目標…………………………………………………14
第一節 政治目的……………………………………………………………………14
第二節 政治目標……………………………………………………………………20
第三節 決戰與持久戰的兩難-有限的選擇 ………………………………………25
第三章 中國戰爭計畫…………………………………………………31
第一節 中國對台兵力部署…………………………………………………………31
第二節 海空封鎖……………………………………………………………………38
第三節 攻占外島……………………………………………………………………43
第四節 攻占本島……………………………………………………………………46
第四章 中國海軍在攻臺作戰中的角色………………………………50
第一節 中國海軍任務與現況………………………………………………………50
第二節 封鎖作戰的海軍角色………………………………………………………56
第三節 攻占外島的海軍角色………………………………………………………61
第四節 攻占本島的海軍角色………………………………………………………65
第五章 結論……………………………………………………………71
參考書目 ………………………………………………………………7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文獻
(一)專書
Bernard D. Cole著,2001年,下下一代的共軍:中共的海軍戰略。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丁渝洲主編,2005年,台灣安全戰略評估2004-2005。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中國軍事未來研究會彙編,1989年,亞太的漩窩。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平可夫,1996年,外向型的中國軍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6年,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5年,大陸情勢2005.10。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6年,中華民國政府推動兩岸關係的誠意和努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共黨問題研究中心,1996年,中國大陸綜覽。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沈大偉,2004年,現代化中共武力。台北:國防部始政編譯室。
林中斌主編,2002年,廟算台海-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高文閣,1991年,台灣與大陸風雲四十年。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國防部,2006年,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準則委員會,1991年,海軍作戰要綱釋要。台北:海軍總司令部。
國防部,2004年,國軍軍語辭典。台北:國防部。
國家安全會議,2006年,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國家安全會議出版。
康鳳,2004年,臺灣安全戰略評估:臺海安全行事與中共國防戰略。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張建邦、林中斌、陳雨航、翁明賢等合著,2006年,二O一O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
張錫模,2006年,全球反恐戰爭。台北:東觀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許惠祐,2005年,台灣海洋。台北: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陳東龍,2000年,中共軍備現況。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義哲,2004年,兩岸軍力分析。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鈕先鍾譯,2001年,戰爭論精華。台北:麥田出版社。
楊志恆,2005年,台海安全的危機與轉機:中共東南沿海軍事集結對東亞安全之影響。台北:鼎茂圖書出版。
劉達材,1995年,海軍戰略專輯:馬漢著「海軍戰略論」之研究。台北,海軍學術月刊社。
羅慶生,2000年,國防政策與國防白皮書。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譚傳毅,199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攻與防。台北:時英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王志鵬,2005年,「中共攻台實施海上封鎖潛艦先期布雷可能研析」。海軍學術月刊,39卷3期,頁47-8。
朱傳枝,2004年,「中國軍事發展之研究-推動因素、能力評估及地區影響」。國防雜誌,19卷6期,頁97-9。
吳瑞林,2005年,「2004年中共國防與軍事」。中共研究月刊,39卷1期,頁71-72。
沈明室,2002年,「中共軍事戰略與台海安全」。東亞季刊,33卷2期,頁33-4。
姚宏毅,2005年,「危機與武力使用:1995-1996年臺海危機的再省思」。國防雜誌,第20卷第11期,頁6~7。
胡元傑譯,2004年,「中共之巡弋飛彈發展」。國防譯粹,31卷7期,頁111-9。
桂瑞華,2006年,「未來戰爭與環境武器對我防衛作戰之影響」。海軍學術雙月刊,40卷5期,頁10。
張皓熙,2005年,「從『江八點』到『五一七聲明』論中共對台政策之演變」。中共研究月刊,39卷1期,頁122~3。
陳子平,2006年,「『中』俄『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演之戰略意涵」。國防雜誌,21卷1期,頁29。
陳子平,2005年,「美國2005年『中共軍力報告』」。國防雜誌,20卷10期,頁61。
陳偉寬,2004年,「試論我國建軍備戰之戰略思維」。國防雜誌,19卷3期,頁61
黃文啟譯,2003年,「中共研究-中共政關閉機會之窗」。國防譯粹,30卷12期,頁109-10。
寧大強,2005年,「中共新書『登陸與抗登陸-怎麼打』之研究」。海軍陸戰隊半年刊,48卷2期,頁37-43。
褚漢生,2005年,「中共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台灣安全評估」。海軍學術月刊,39卷12期,頁10。
潘蓬萊,1995年,「論島嶼防禦作戰:海軍戰略專輯」。海軍學術月刊,頁102-5。
蔡振新,2004年,「就海洋戰略觀點論中共遠洋海軍未來之發展」。國防雜誌,19卷9期,頁43-4
鄭舜元,2005年,「中共軍事武力發展與其武力犯臺作戰方式之研究-2005~2010」。國防雜誌,第20卷第2期,頁77~78。
蕭治華,2005年,「2004年對台工作」。中共研究月刊,39卷2期,頁51-78。
遲明道,2006年,「基隆級艦加入海軍後戰力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40卷1期,頁116。
糜振玉,2000年,「海軍的戰略地位及裝備發展」。軍訓人員論文著作精選,頁109
謝之鵬,2005年,「析論中共新時期軍事戰略發展與能力研析-中共戰略思維的轉變」。國防雜誌,20卷10期,頁75。
鍾堅,2000年,「別讓戰火延燒至台灣:決戰境外別當真」。尖端科技軍事雜誌,192期,頁40-41。
冉啟穰,2002年,「中共海軍現代化之困境」。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鄧開元,2005年,「台海兩岸政治關係之發展1991-2005年:整合理論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報刊
牧仁。「中共潛艦武力之發展」。青年日報,2005年11月7日,3版。
(四)網路資料
大紀元報,「中共保政權不惜攻台及法西斯化戰略」, http://www.epochtimes.com/b5/5/6/17/n957464.htm,2007年3月29日。
大紀元報,「中共軍委副主席張萬年:五年內臺海必有一戰」,http://www.epochtimes.com/b5/1/2/21/n49689.htm,2007年3月29日。
大紀元報,「中國軍方攻台秘密作戰方案暴光」,http://www.epochtimes.com/b5/1/2/25/n51134.htm,2001年2月25日。
大紀元報,「專訪:日軍事專家指台維持臺海軍事均衡重要」,http://www.epochtimes.com/b5/5/8/2/n1005571.htm,2007年3月29日。
亓樂義,「淺析中共海軍戰略之運用及對台影響」,http://www.diic.com.tw/comment/9404/940403.htm,2005年4月3日。
朱芝?隉A「中共2010年可掌握第一島鏈海域海軍爭取台海制海權遂行聯合防空、?」,http://www.ans.org.tw/detail_page.php?category=21&tid=147,2006年3月31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中共近期對台軍事威嚇資料」,http://www.mac.gov.tw/,2007年5月11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臺海兩岸關係說明書」,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lp2_3.htm,2007年3月15日。
星島環球網,「美發佈《中國軍力報告》稱臺海軍力失衡」,http://www.singtaonet.com:82/military/head/t20060525_220503.html,2007年3月30日。
陳文政,「影響台灣戰略環境的中共因素」,http://www.ndu.edu.tw/html/C1/intro_tc/research_tc/2003_security/2003_ch04-1.htm,2003年。
華夏經緯網,「兩岸關係有法可依 為“台獨”設不可逾越的紅線」,http://big5.huaxia.com/zt/pl/05-015/2005/00299670.html,2005年3月21日。
華夏經緯網,「武力統一 代價幾何」,http://hk.huaxia.com/zk/zkwz/00196650.html,2004年4月21日。
新華網,「2000年中國的國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 u/2002-11/14/content_630015.htm,2007年3月18日。
新華網,「2002年中國的國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02/14/content_729004.htm,2007年3月18日
新華網,「2004年中國的國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 u/2004-12/27/content_2385569_1.htm,2007年3月18日
新華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7/20/content_1618246.htm,2007年4月18日。
新華網,「中國的國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2-11/15/content_630690.htm,2007年3月18日。
新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http://news.xinhuanet. com/ziliao/2002-01/28/content_257063.htm,2007年3月15日。
新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任國軍軍委主席」,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1/25/content_254208.htm,2007年3月15日。
新華網,「日本防衛白皮書煽動臺海兩岸軍事對峙」,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8/09/content_3328482.htm,2007年3月30日。
新華網,「全國人大常委會《告台灣同胞書》」,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4733.htm,2007年3月15日。
新華網,「受權發布:2006年中國的國防(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2/29/content_5546076.htm,2006年12月29日。
新華網,「解讀:國防白皮書為何凸顯台灣問題?」,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5-01/03/content_2409952.htm,2007年3月18日。
新華網,「對台政策」,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437.htm,2007年3月16日。
新華網,「領導人談台灣問題-毛澤東」,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2001760/index.html,2007年3月15日。
新華網,「領導人談台灣問題-江澤民」、「領導人談台灣問題-胡錦濤」,http://www.chinataiwan.org/w eb/webportal/W2001766/index.html,2007年3月15日。
新華網,「領導人談台灣問題-鄧小平」,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2001762/index.html,2007年3月16日。
維基百科,「1987年大事紀」,http://zh.wikipedia.org/wiki/1987%E5%B9%B4,2007年3月17日。
維基百科,「1987年大事紀」,http://zh.wikipedia.org/wiki/1987%E5%B9%B4,2007年3月17日。
鳳凰網,「中俄兩國防長舉行中俄連聯合軍演記者招待會」,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888339152797696/20050826/620405.shtml,2005年8月26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9.23.133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9.23.133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