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5107-12524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5107-125246
論文名稱
Title
澎湖高中職生對新生態典範與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之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0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8-05
關鍵字
Keywords
新環境典範、新生態典範、綠蠵龜、生態保育
Green Turtl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5 次,被下載 194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94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澎湖高中職生對於新生態典範之傾向及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之現況,以不同背景變項:學校、年級、性別、家庭狀況、父母職業、父母教育、家庭收入、居住地等為自變項,探討自變項與新生態典範、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等依變項之間的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以蒐集資料,研究工具為「新生態典範量表」及「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量表」,研究母體為澎湖馬公高中及水產職校學生,以隨機抽樣方式發放452份問卷,取得有效問卷420份,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因素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新生態典範論:
高中與高職、性別、家庭狀況、父親職業及教育程度不同的學生,在新生態典範論上達顯著差異。
二、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
高中與高職、年級、性別、父母親職業、父親教育程度、家庭收入及居住地不同的學生,在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上達顯著差異。
三、整體而言,受測學生對於新生態典範及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皆有正向的環境態度,但仍具有主流社會典範(DSP)觀念,認為人類應運用智慧繼續開發地球的寶貴資源,以提供人類生活所須,並認為人類可以主宰及控制地球。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生態保育概念 4
一、生態保育 5
二、生態保育目的 6
三、環境態度 6
四、環境態度重要性 9
第二節 主流社會典範與新環境典範 9
一、典範 9
二、主流社會典範及新環境典範 9
三、主流社會典範與新環境典範差異比較 12
四、新環境典範量表 13
五、新生態典範量表(New Ecological Paradigm scale) 14
六、新環境典範量表相關研究 17
七、新生態典範量表相關研究 18
第三節 望安綠蠵龜生態保育現況 18
一、綠蠵龜棲地 18
二、綠蠵龜生活史 21
三、綠蠵龜生存危機 23
四、綠蠵龜生態研究 23
五、教育推廣 24
六、海龜救護 25
七、社區參與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8
一、研究假設 28
二、研究流程 29
第三節 研究樣本 3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1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3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33
一、研究母體 33
二、抽樣方法 34
三、基本資料分析 34
第二節 新生態典範量表分析 39
第三節 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量表分析 50
第四節 新生態典範量表與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量表之關係 63
第五節 討論 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69
參考文獻 71
附 錄 74
附錄1 基本資料問卷 74
附錄2 新生態典範量表 75
附錄3 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量表 76
附錄4 新生態典範量表信度分析 77
附錄5 KMO與BARTLETT檢定 78
附錄6 解說總變異量表 78
附錄7 綠蠵龜生態保育態度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79
附錄8 KMO與BARTLETT檢定 80
附錄9解說總變異量表 8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王鴻濬. (1998). 自然保育行動的經濟效益. In 劉小如 & 黃勉善 (Eds.), 新世紀的自然保育行動綱領. 台北: 厚生基金會.
王麗娟, & 謝文豐. (2000). 生態保育. 台北: 揚智文化.
交通部觀光局. (2006). 台灣國家風景區. 台北: 交通部觀光局.
吳忠宏, 康慧君, & 戚永年. (2002). 以新生態典範架構探討宜蘭地區幼教老師環境態度之研究. In 2002海峽兩岸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pp. 195-202). 台中: 台中師範學院.
李永展. (1991). 環境態度與保育行為之研究:美國文獻回顧與概念模式之發展.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 6, 73-90.
李永展. (1999). 永續環境規劃之新思維. 環境教育季刊, 37, 25-34.
李明和. (2002). 中部地區中學科學教師環境知識、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中.
李美枝. (1995). 社會心理學. 台北: 文笙書局.
李美枝. (2002). 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 台北: 文苼書局.
周憲徵. (2003). 國小高年級學生對溼地保育態度之研究-以彰化縣漢寶溼地為例.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 台中.
林新沛, & 蔡英媛. (1997). 環境觀念與環境行為. 應用心理學報, 6, 1-22.
林新沛, & 鄭時宜. (2001). 大學生的新環境典範態度與環境政策態度--一所科技大學的調查結果. 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8-205.
林新沛, & 鄭時宜. (2002). 環境倫理與環境政策態度相關之研究-以樹德科技大學為例. 樹德科技大學學報, 4(1), 51-62.
邱文彥. (2003). 海岸管理:理論與實務. 台北: 五南書局.
張子超. (1995). 環保教師對新環境典範態度分析. 環境教育季刊
26(37-45).
張子超. (2001). 九年一貫課程改革與環境教育融入. 2001年環境教育研討會.
張子超. (2002). 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環境價值之內容分析. 環境教育學刊, 創刊號, 83-92.
張子超. (2003). 永續發展研究中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之新環境典範的內涵概念. 全球變遷雜誌, 38, 11-16.
張春興. (1992).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 東華書局.
曹春隆. (2001). 專科學生升學與選擇校系態度之研究. 大葉大學碩士論文.
莊智雄. (2003). 國民小學教師的永續發展槪念認知與環境倫理價值觀之相關研究-以台北縣為例. In 九十二學年度師範大學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新竹師範學院.
陳敬中. (2003). 花蓮縣政府人員之環境知識、環境典範及環境行為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
程一駿, & 劉淑玲. (2001). 澎湖縣綠蠵龜生態保育手冊. 澎湖: 澎湖縣農漁局.
黃耀慧. (2004). 原住民國小學童環境知識、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台中.
楊冠政. (1988). 台灣地區推行環境教育之規劃研究. 台北: 國立教育資料館.
楊冠政. (1995). 環境價值教育的理論基礎. 環境教育季刊, 8, 3-14.
楊冠政. (1997a). 保育教育的目標及內涵. 環境教育季刊, 34, 2-6.
楊冠政. (1997b). 邁向永續發展的環境教育. 環境科學技術教育專刊, 12, 1-10.
楊冠政. (1999). 永續發展的論理. 環境教育季刊, 37, 82-86.
楊冠政, & 張子超. (1997). 中小學教師對新環境典範態度的研究. In 中華民國第十三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及短篇論文彙編. 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
靳知勤. (1994). 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環境教育季刊, 21, 47-57.
劉俊昌, & 陳姿妙. (2003). 原住民族語種子教師之新環境觀與其對原住民地區發展的看法之研究. In 2003年環境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 台中師範學院.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2006). 旅遊摺頁. 澎湖: 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澎湖縣政府. (2004). 澎湖縣綜合發展計畫. 澎湖.
澎湖縣政府. (2007). 澎湖簡介 2007年5月15日取自澎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 http://www.penghu.gov.tw/profile/profile01_001.asp2007
蔡志弘. (2005). 新環境典範量表與新生態典範量表於預測環境行為意向上之比較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蓮.
蔡慧敏. (1999). 人類活動對島嶼生物多樣性之影響. 環境教育季刊, 38, 51-65.
蔡慧敏. (2001). 島嶼性格轉變對島嶼居民環境意識影響之研究-以變遷中金門島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台彎師範大學, 台北.
蔡慧敏. (2005a). 海上的明珠. In 蕭新煌等 (Ed.), 綠色藍圖:「邁向台灣的永續發展」. 台北: 天下遠見.
蔡慧敏. (2005b). 澎湖群島居民環境素養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3-2511-S-003-043-. 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
盧泰豐. (2006). 綠蠵龜的生態保育. In 清流月刊. 台北: 清流雜誌社.
蕭新煌. (1982). 台灣消費者運動:理論與實際. 台北: 時報.
顏如君. (2003). 台灣高中職學生在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之現況調查-以南部地區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高雄.
Caduto, M. (1985). A guide on environmental values education.Published by Division of Science. Technical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UNESCO.
Carson, R. (1885). silent spring (溫繼榮 & 李文蓉, Trans.). 台北: 大中國.
Dunlap, R. E., Liere, K. D. V., Mertig, A. G., & Jones, R. E. (2000). Measuring Endorsement of the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A Revised NEP Scal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6(3), 425-442.
Dunlap, R. E., & Van-Liere, K. D. (1978). The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9(4), 10-19.
Emmons, K. M. (1997).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action :reflection and revision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9(1), 34-44.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6).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u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1.
Kuhn, R. G., & Jackson, E. L. (1989). Stability of factor structur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public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0(3), 27-32.
Kuhn, T. S. (1994).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程樹德, 傅大為, 王道還 & 錢永祥, Trans.). 台北: 遠流.
Milbrath, L. W. (1989). Envisiong asustainable society-learning our way out (鄭曉時(1994), Trans.). 台北: 天下文化.
Newhouse., N. (1990). Implication of attitude and behavior research for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2(1), 26-32.
Ramsey, C. E., & Rickson, R. E. (1976).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8(1), 10-18.
Robbins, S. P. (1999).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李茂興, 李慕華 & 林宗鴻, Trans.). 台北: 揚智文化.
Weigel, R. H. (1983).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In N.R.Feimer&E.S.Geller(Ed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Directions and Perspectives.NY:McGraw-Hill.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