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5116-16230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5116-162308
論文名稱
Title
生態旅遊的想像與實踐:對花蓮生態旅遊的研究
Imagination and Practice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Study of Haulie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6-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9-05
關鍵字
Keywords
永續發展、花蓮、觀光想像、生態旅遊
eco-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ightseeing imagine, Hualie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6 次,被下載 7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71 times.
中文摘要
我國政府從2000年,正式將生態旅遊作為未來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開始推廣永續觀光的理念與執行相關的工作。花蓮地區也因為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人文資源,被遴選為推廣生態旅遊的區域之一,經歷十五年(2000-2015年)的生態旅遊發展過程,也出現了許多標榜「生態旅遊」的發展案例。然而,在這象徵著永續發展的綠色旅遊框架下,各類行動者對於生態旅遊之想像其實不盡相同,所感受到源於旅遊市場競爭與當地社會的壓力也不一樣,並影響著各類行動者之生態旅遊實踐。因此,本文將透過文獻分析、參與式觀察與深度訪談的途徑,試圖將花蓮發展生態旅遊的行動者分類,並且標註其在生態旅遊光譜中的位置,透過異質行動者在不同位置上的行動與實踐,回答何種行動者所推出的實踐案例較為貼近生態旅遊的規範性關懷與地方永續發展的樣態。

首先,透過梳理台灣發展生態旅遊之相關政策及觀光計畫,探討國家在生態旅遊推展工作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並透過哪些制度性與政策的安排,影響著生態旅遊的實踐。經由中央層級與區域性花蓮層級兩個方向討論,各自生態旅遊推廣之過程,發現政府雖然運用了許多制度性的安排以及相關單位的協助,但由於相對應的法規與獎懲機制並不夠明確與完善,導致所產生的鼓勵及宣導效果並不明顯,反倒像是一種殘補式的作為。此外,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檢視國家整體觀光發展論述與目標,發現其保持著大型觀光發展模式與衝高旅遊人次的想像,正在侵蝕能夠生態旅遊的資源與環境。

其次,藉由「環境可持續性」、「環境教育」、「繁榮在地經濟」三個方向,去檢視「理想型」與「旅遊業者型」兩類行動者所主導的生態旅遊,如何回應生態旅遊的理想。本文發現,「理想型」的行動者由於秉持著對環境、社會的關懷,所以較貼近生態旅遊的理想。而「旅遊業者型」的行動者則會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改變推動生態旅遊的方式跟策略,使其與偏離生態旅遊的理想。另外,在各類行動者的實踐過程中,仍舊會面臨許多來自於市場競爭、國家主流觀光發展模式的挑戰,以及如何與地方社會合作等問題,而各行動者也會因為各自的考量與取捨,導致最終實踐的生態旅遊模式十分地多元,並且各自與生態旅遊理想間的差距也不相同。

最後,本研究發現,目前在花蓮所發展的生態旅遊行程非常豐富。其中,以親近社會關懷的生態旅遊實踐類型,與生態旅遊理想間的差距較小;而遵守市場邏輯的實踐類型,則與生態旅遊理想間的差距較大。然而,不論何種類型的行動者,都會面臨整體觀光環境破壞、主流發展論述與生態旅遊規範性關懷相違背等挑戰,因此,國家該如何在這之中扮演協調與解決問題的角色,理想的生態旅遊類型如何在市場力量拉扯下存續,將是後續研究可以加以深入討論的問題。

關鍵字:永續發展、生態旅遊、觀光想像、花蓮。
Abstract
Government since 2000, officially eco-tourism a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began to promot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work. Hualien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regions to promote eco-tourism, because there have rich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resources. Experience of fifteen years (2000-2015) of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have been many advertised "eco-tourism" development cases.However, in this symbol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reen tourism framework, actors for ecological tourism imagine actually not the same. From the local tourism market competition and social pressures felt by the actors are not the same.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actice of ecotourism variety of actors.Therefor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in-depth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pproach, classificatio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actors in Hualien, and marked its position in the spectrum of eco-tourism. Answer what actors practice cases are more close to the normative concern with local 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Taiwan tourism plan, discuss what role the country played in ecotourism forward the work, and wha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olicies through, affecting the practice of eco-tourism. Via the central level and regional-level discussions Hualien two directions, each eco-tourism promotion proces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use of man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relevant units to assist. But regulatory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s not clear and perfect, encouragement and advocacy resulting effect is not obvious cause. Look like a supplement as well. In addition, the more serious problem is that the government's tourism development goals, still emphasize large-scal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and tourist trips ascribed to imagination. This problem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Secondly, by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economic prosperity in the ground," the three directions, view the "ideal " and " tourism " two types of actors in eco-tourism, and how they respond to the ecological Tourism ideal. The paper found that "ideal" action because they have the right to social care, it is close to the ideal for eco-tourism. "Tourism" in the pursuit of profit, change the way the promotion of eco-tourism, caused it to deviate from the ideal for eco-tourism. In addition, the practice of various types of actors still faced many from market competitionn, challenge of the nation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as well as issues such as how to cooperate with the local community. Because the actors own considerations, eco-tourism model will be very pluralistic,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ideal eco-tourism.
Finally,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many eco-tourism itineraries in Hualien.
The "ideal" than "tourism" closer to the ideal eco-tourism. Regardless of what type of players will be faced with those challenges. Therefore, the state how to play a coordinating role in solving problems with this being. "Ideal" how to survive in the market, will be a follow-up study can be more thorough discussion.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tourism, sightseeing imagine, Hualie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問題 2
(三)研究背景 3
第二節、研究對象 4
第三節、分析架構 5
第四節、研究方法 7
(一)文獻分析法 7
(二)深度訪談法 8
(三)參與觀察法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1
第一節、從旅遊、自然旅遊到生態旅遊 11
第二節、以批判發展主義的取向檢視生態旅遊的發展 15
第三節、將生態旅遊與「小即是美」相連結 16
第四節、台灣生態旅遊相關研究 18
第三章、 國家政策所領導的生態旅遊發展 22
第一節、生態旅遊在台灣 22
(一)從「生態旅遊」到「綠色低碳旅遊」:國際主流論述對國內觀光發展策略之影響(可搭配附錄、表1-1) 23
(二)現有的生態旅遊發展制度及其問題 27
(三)協助執行「生態旅遊」與分配政治資源的政府單位與民間組織 30
(四)「數大便是美」的觀光想像對發展生態旅遊之影響 34
(五)小結 37
第二節、台灣發展生態旅遊最佳場域—花蓮 38
(一)花蓮生態旅遊的概況與類型 41
(二)生態旅遊實踐之困境:慕谷慕魚的爭議 45
(三)「數大便是美」的觀光想像對發展生態旅遊之影響 46
(四)小結 50
第四章、 理想型的生態旅遊實踐 52
第一節、生態旅遊在花蓮的實踐案例 53
(一)以部落為主體,結合社區營造工作,所發展出的「部落生態旅遊」行動者 53
(二)透過創辦地方刊物,結合各項地方資源,所發展出的「漫遊活動」行動者 56
(三)以環境教育工作為基礎,透過密切與政府及社區合作,轉型推出「社區生態旅遊」行動者 57
(四)同樣從環境教育工作出發,但選擇降低與政府合作之機會,運用自身優勢所推出「海洋生態旅遊」的行動者 59
(五)「理想型」的行動者之「生態旅遊」想像 60
第二節、理想與實踐的落差 62
(一)「環境可持續性」 62
(二)「環境教育」 64
(三)「繁榮在地經濟」 66
(四)小結 70
第三節、落實生態旅遊精神時所面臨的挑戰 70
(一) 來自於市場的拉力 70
(二) 與在地合作的挑戰 73
(三) 來自於公部門的壓力 74
(四) 小結 76
第五章、 商業旅遊市場下的生態旅遊 78
第一節、花蓮的生態旅遊商品 82
(一)「旅行社」業者 84
(二)「非旅行社」業者 85
(三)旅遊業者的「生態旅遊」想像 85
第二節、市場凌駕生態? 86
(一)「環境可持續性」 86
(二)「環境教育」 88
(三)「繁榮在地經濟」 90
(四)小結 92
第三節、市場化生態旅遊的限制 92
(一) 市場競爭的壓力 92
(二) 與在地社會的關係 96
(三) 小結 98
第六章、 結論 100
第一節、結論 100
第二節、研究限制 103
參考文獻 11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文獻
郭岱宜,2000,《生態旅遊》。台北:揚智。
紀駿傑,2003,〈環境時代的新社會福利課題:環境人權的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2(4):201-221。
紀駿傑,2005,〈原住民研究與原漢關係-後殖民觀點之回顧〉。《國家政策季刊》4(3):5-28。
吳宗瓊,2003,〈部落觀光與生態旅遊〉。《農業經營管理會訊》35:15-18。
梁炳琨、張長義,2005,〈原住民族部落觀光的文化經濟與社會資本〉。《地理學報》39:31-51。
侯錦雄,1996,〈觀光區的重生-永續經營的更新計畫〉。《戶外遊憩研究》11(3):51-62。
歐聖榮、蕭芸殷,1998,〈生態旅遊遊客特質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1(3):35-58。
吳宗瓊,2002,〈觀光發展階段與產業依賴程度對觀光衝擊認知影響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16(1):5-61。
吳宗瓊,2002,〈部落觀光慶典活動之研究-遊客認知面的探討〉。《旅遊管理研究》2(2):35-39。
吳宗瓊、鄭智鴻,2004,〈北台灣主要休閒農場之市場區隔與定位分析〉。《觀光研究學報》10 (1):97-113。
張育銓,2014,〈花蓮明星級社區發展觀光的限制與可能性〉。《育達科大學報》39:1-18。
張育銓,2013,〈觀光產業與地方發展的多元關係:以台灣玉為例〉。《觀光研究學報》34:29-42。
李素箱、徐志輝、陳偉銘、林志偉,2014,〈花蓮居民對太魯閣峽谷馬拉松賽運動觀光衝擊認知之研究〉。《朝陽商管評論》13 (2):1-18。
呂傑華、陳孟君,2011,〈花蓮「阿美文化村」觀光符碼對原住民圖像建構之研究〉。《觀光研究學報》4 (2):39-76。
張孝銘、高俊雄,2006,〈花蓮秀姑巒溪泛舟遊客冒險性運動觀光參與行為模式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 (1):71-83。
周焦元輝、賈立人、郭金水,2012,〈原住民地區觀光地景意象之研究-以花蓮縣台九丙沿線原住民部落區為例〉。《臺灣觀光學報》9:113-130。
于文正,2015,〈帶走或放走—脆弱的生態與旅遊〉。《休閒研究》6 (1):19-47。
謝世忠。1992。〈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 認同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48 期,頁113-129。
黃文雄、劉怡君、吳忠宏,2008,〈東台灣賞鯨事業服務品質之評估研究:遊客的觀點〉。《高雄醫學大學季刊》10 (1):1-20。
周蓮香、游文志、中華鯨豚協會(1999)。擁抱海洋-鯨豚之愛-賞鯨豚活動問卷調查成果報告。
周蓮香、游文志、中華鯨豚協會(2000)。擁抱海洋-鯨豚之愛-賞鯨豚活動問卷調查成果報告。
呂欣怡,2009,〈觀光產業與地方性形構:以橫山鄉內灣地區為例〉。《客家研究》3 (2):1-48。
邱美蘭、彭國棟,2010,〈由桃米的稀有植物談社區居民可參與的保育行動〉。《自然保育季刊》72:46-54。
胡忠慈,2001,《中華台北APEC研究中心通訊》。21:1-17。
張育銓,2012,《社區總體營造脈絡下的觀光發展:花蓮豐田社區的觀光人類學分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孟康,2012,《社區實施環境教育的探討與分析—以花蓮牛犁社區與高雄美濃社區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采璋,2009,《社區集體行動與社區領袖:花蓮縣二個社區之比較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孟瑾,2014,《里山倡議之逐夢踏實—花蓮富興生態農場創設歷程與經營議題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御宇,2014,《花蓮縣富興生態農場集體行動與制度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銘,2011,《農村社區結合有機農業與生態旅遊之發展模式研究—以花蓮縣富里鄉豐南村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幸蓉,2002,《從遊客的角度探討花蓮港賞鯨活動之解說服務》。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休閒遊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繐安,2015,《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推動海洋教育的內涵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慧萍,2014,《花蓮縣慕谷慕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法制化過程衝突分析與對策》。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運泓,2015,《從利害關係人的觀點評估「花蓮縣慕谷慕魚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設政策》。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兆駿,2006,《地方觀光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花蓮縣鳳林鎮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美慧,2006,《花蓮縣政策行銷之研究—以「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規劃案」為例之分析》。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垂足,2012,《台灣永續鄉村旅遊之研究—以花蓮縣吉安鄉為例》。台中: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依雯,2014,《花蓮低碳旅遊推動策略、影響接納因素及衝擊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惠珍,2012,《「推動觀光」以花蓮地區公部門為研究對象—以太魯閣國家公園舉辦之太魯個峽谷馬拉松;太魯閣峽谷音樂節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巧韻,2008,《以地方行銷推動花蓮縣觀光發展之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詠捷,2011,《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衝擊分析—以花蓮縣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筱琳,2005,《花蓮地區旅遊型態的變遷》。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練淑貞,2010,《賞鯨生態旅遊知覺價值與旅遊需求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陳欣雅,2011,《以管理觀點探討台灣社區發展成為生態旅遊地的關鍵因素》。臺北: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甘明翰,2007,《太魯閣同禮部落生態旅遊活動之規劃與實施過程研究》。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莞綺,2007,《花蓮地區溯溪遊客體驗效益之分析》。台中: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休閒與遊憩管理組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俊銘,2004,《從部落發展的角度看馬告爭議的虛實-以Peyanan部落為例》。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Earl Babbie(2006),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新加坡: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E. F. Schumacher(2000),小即是美(李華夏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Dean MacCannell, 1976,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London:Berkeley.
Harrison, David, 1994,‘Tourism, Capitalism And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in Sklair, Leslie (ed.) Capitalism and Development, pp.232-257, London: Routledge.
Richard Sharpley, 2000,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Divid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8(1), 1-19.
Smith Valene L, ed, 1989, "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Tosun, C., and D. J. Timothy ,2003 "Arguments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4(2), 2-14.
Wall, G., 1996, "Is Ecotourism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1, 483-491.
Urry, John, 2000,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Chambers, Erve, 2000 , Native Tours: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 Long Grove, IL: Waveland Press, Inc.
Kenneth A. Gould, and Tammy L. Lewis,2009 , Twenty Lessons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二、官方資料:
交通部觀光局,2002,生態旅遊白皮書。
交通部觀光局,2002,生態旅遊一般性規範彙編。
交通部觀光局,2015,卡蹓馬悠媽祖在馬祖生態旅遊行銷獎助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15,旅行業接待大陸地區人民來臺觀光團體參加原住民族部落深度旅遊作業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15,東部海岸國家級風景特定區限制事項。
交通部觀光局,2015,發展觀光條例裁罰標準(E)。
交通部觀光局,2015,發展觀光條例(E)。
交通部觀光局,2014,檢舉損壞污染國家風景區設施或環境行為獎勵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14,國家級風景特定區經營管理與安全維護督導考核作業要點。交通部觀光局,2014-2018,觀光大國行動方案。
交通部觀光局,2013,交通部觀光局國際光點計畫獎助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13,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露營區營位使用費收費標準。
交通部觀光局,2012,龜山島生態旅遊作業管理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12,龜山島生態旅遊申請須知。
交通部觀光局,2011,風景特定區管理規則。
交通部觀光局,2009-2011,觀光拔尖領航方案。
交通部觀光局,2009,東部海岸國家級風景特定區泛舟活動注意事項。
交通部觀光局,2007,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公告從事泛舟活動應注意事項。
交通部觀光局,2007,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劃定作業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06,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公告從事橡皮艇、拖曳浮胎及水上腳踏車等3類水域遊憩活動適用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
交通部觀光局,2006,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公告從事橡皮艇、拖曳浮胎及水上腳踏車等3類水域遊憩活動適用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
交通部觀光局,2006,交通部觀光局所屬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區內私有建築物獎勵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06-2019,重要觀光景點建設中程計畫。
交通部觀光局,2005,交通部觀光局所屬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公共設施認養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05,東部海岸國家級風景特定區水上摩托車活動注意事項。
交通部觀光局,2005,東部海岸國家級風景特定區潛水活動注意事項。
交通部觀光局,2005,東部海岸國家級風景特定區獨木舟活動注意事項。
交通部觀光局,2004,交通部觀光局辦理二00四台灣觀光年節慶活動風味餐迎賓補貼作業要點。
交通部觀光局,2004,臺灣地區近岸海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
交通部觀光局,2004,觀光地區及風景特定區建築物及廣告物攤位設置規劃限制辦法。
交通部觀光局,2004,水域遊憩活動管理辦法(E)。
交通部觀光局,2003,交通部觀光局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辦事細則。
交通部觀光局,2003,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專業導覽人員管理辦法(E)。
交通部觀光局,2002,觀光客倍增計畫。
交通部觀光局,2001,觀光政策白皮書。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