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6101-11024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6101-110244
論文名稱
Title
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之關係 -高雄屏東三縣市之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le Conflict and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of Government Ethicials:A Research in Kaohsiung City , Kaohsiung County and Pingtung County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8-06
關鍵字
Keywords
政風機構、政風人員、角色衝突、組織承諾、工作滿足
Role Conflict, Government Ethics Official, Office of Government Ethic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5 次,被下載 3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5 times.
中文摘要
政風機構制度為我國所獨創,其設置標的係以端正政風、促進廉能政治,維護機關安全為取向。
政風機構改制前為人事查核單位,通稱人(二),負責機關安全保防、忠誠調查、品德查核等工作,接受法務部調查局指揮監督,具情治色彩。
民國八十一年間立法通過《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例》,政風機構隸屬於中央及地方各行政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內。依據該條例第十條規定「各機關政風人員應秉承機關長官之命,依法辦理政風業務,並兼受上級政風機構指揮監督」為一條鞭之雙首長監督機制。政風人員在政府機關內部,扮演防貪、肅貪的內控角色,法律卻未賦予任何司法警察權或行政調查權。
本研究以政風機構人員多重角色衝突之七個構面為主軸,探討其與組織承諾、工作滿足之關係,並為主要研究架構。本研究目的有六:(一)瞭解政風機構人員的的工作心理與態度。(二)分析政風人員背景變項對角色衝突構面有無差異性。(三)分析政風人員背景變項對不同組織承諾構面有無差異性。(四)分析政風人員背景變項對工作滿足構面有無差異性。(五)反映政風人員對政風機制現況及未來定位的看法與想法。(六)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學術機構後續研究者及權責主管機關參考。
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以大高雄共同生活圈之高雄市、高雄縣及屏東縣三縣市政府之政風機構暨所屬全體政風人員為研究對象,以普查方式調查,共發出一八○份問卷,收回一七五份,其中有效樣本為一七三個;有效回收率為96.11%。問卷所得資料,應用統計分析方法,以平均數、Z分數(標準值)、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迴歸分析及描述性統計等方法探究變項間的關係。獲致以下重要發現:
一、對過去專責忠誠調查思想考核工作絕大部分政風人員而言,隨著政治變遷,時空背景不同,在國家認同衝突上,有86.1%政風人員「高度一致性」贊同絕對效忠國家與服從政府政策的;惟有 13.9%抱持著不同的意見,顯現思想觀念已有改變。其中愈年長者對國家認同度愈高,然年輕者認同則愈低,又以政風班訓練出來,畢業於大學法律系(所),年輕資淺政風人員為顯著。
二、政風機構與派任機關雙首長監督體制,有71%政風人員認為有遵從衝突存在;個人特徵無顯著性差異。
三、在任務衝突中,有74%同意上級口號喊預防,實際又重查處;政風機構和人員始終在矛盾中求生存之看法;其中女性高於男性,非主管高於主管。
四、有82%政風人員自認在派任機關內,與機關長官相處和諧,並受到尊重;已婚者高於未婚者,資深者高於資淺者。
五、僅有16%認為與調查人員合作辦案時有合作衝突;以20-39歲較為顯著。
六、有過半數(56%)對調查人員有信賴衝突;在個人特徵上無顯著性差異。
七、政風人員對政風機構之歸屬感、使命感、認同感,均低於派任機關。個人特徵在婚姻狀況、任政風機構年資及年齡,具有顯著性差異。
八、政風人員國家認同衝突與組織承諾呈現顯著負相關;而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兩者則呈現顯著正相關。
九、受訪政風人員對整體政風機制現況及未來定位的看法和想法:
(一)有61%同意以目前的政治環境而言,政風機構遲早是會被裁撤之看法,顯示,受訪政風人員對政風機構未來抱持著悲觀、消極的態度。。
(二)有70%認為防弊重於查處的政風工作政策,很難凸顯政風機構的績效。
(三)有50%認為政風機構應該完全撤出行政機關運作。
(四)有79%認為應該成立政風局(署),隸屬於監察院。
(五)過半數(佔54%)認為成立「法務部廉政署」之後,有助於政風人員工作士氣之提昇;然有46%的政風人員有抱持著不同的看法。
(六)有66%認為廉政機構層級應直接隸屬於行政院。
(七)有32%贊同政風人員的任免、陞遷、考核及考績等,由法務部政風司繼續以現行統籌控管的方式辦理,可以達到適才適所的目標;然有68%政風人員抱持著不同的看法。
(八)有34%同意現行業務績效考核評分標準,採員額編制的平均人力分數評比方式,作為政風機構核列考績依據;然有66%的政風人員,抱持著不同的看法。
(九)有90%接受目前政風機構,已面臨危急存亡之秋,須有危機意識之說法。
(十)有47%贊同國內重大貪瀆案件頻傳,以簽約方式在機關內養線民蒐集情報,可以提升肅貪成效;然有53%政風人員,介於不贊同與很難說之間。
本研究依據以上發現,提出建議如下:
一、政風機構人員嚴守行政中立,厲行依法行政。
二、傾聽基層政風人員的心聲,凝聚政風機構組織向心力。
三、政風機構機制、定位及權責應重新檢討。
四、修正《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例》,賦予政風人員司法調查權及經費獨立。
五、提升政風機構層級,建立政風人員與調查人員互信。
六、辦理在職訓練與講習,增進自我行銷公關能力,化解阻力為助力。
七、政風人員高普考試,採專業取向分組錄取,因應現代行政業務多元化。
八、本著「設所當設」的原則,裁撤或精簡業務特性單純、業務較簡之政風機構。
九、成立專責肅貪機關,貫徹政府肅貪決心。
十、激勵政風人員工作士氣,提高工作滿足感。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的背景及其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10
第四節 研究問題之相關文獻………………………………………………16
第二章 各國的廉政制度與組織 ………………………………………38
第一節 我國廉政制度………………………………………………………38
第二節 各國廉政機構組織體系……………………………………………52
第三節 小 結……………………………………………………………72
第三章 資料搜集與分析 ………………………………………………81
第一節 名詞釋義……………………………………………………………81
第二節 資料搜集……………………………………………………………83
第三節 研究範圍內容………………………………………………………88
第四節 研究流程……………………………………………………………91
第五節 問卷設計說明………………………………………………………92
第六節 研究變項操作型定義………………………………………………94
第七節 研究工具 …………………………………………………………99
第八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106
第四章 研究分析和結果…………………………………………………109
第一節 各研究變項之描述性統計分析 …………………………………110
第二節 政風人員背景與角色衝突 ………………………………………117
第三節 政風人員背景與組織承諾 ………………………………………128
第四節 政風人員背景與工作滿足 ………………………………………136
第五節 角色衝突、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之間的關係 …………………138
第六節 角色衝突對組織承諾、工作滿足的影響 ………………………144
第七節 對整體政風機制現況及未來定位的看法和想法 ………………14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52
第一節 結 論 ……………………………………………………………152
第二節 建 議 ……………………………………………………………159

參考書目…………………………………………………………………166
一、中文部分 …………………………………………………………………166
二、英文部分 …………………………………………………………………172
附 錄……………………………………………………………………176
附錄一 研究問卷 …………………………………………………………176
附錄二 研究問卷開放性問題彙整表 ……………………………………185
附錄三 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例 …………………………………………190
附錄四 政風機構人員設置條例施行細則 ………………………………191
附錄五 各機關政風機構與相關單位聯繫協調作業要點 ………………194
附錄表……………………………………………………………………195
附錄表一  全國各機關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十月政風人員
辭職調任非政風職務學歷分析表 …………………………195
附錄表二 全國各機關八十一年至八十九年十月政風人員
辭職調任非政風職務班別分析表 …………………………195



圖 表 目 錄
一、圖目次
圖1-1 操作性研究架構………………………………………………………10
圖3-1 研究流程………………………………………………………………91
二、表目次
表2-1 中華民國、韓國、日本、香港及新加坡肅貪(政風)機構比較表73
表3-1 問卷收發情形…………………………………………………………83
表3-2 個人變數樣本資料與母體資料分佈比較表 ………………………85
表3-3 角色衝突變項之因素分析及信度考驗……………………………100
表3-4 政風機構組織承諾量表 ……………………………………………103
表3-5 派任機關組織承諾量表 ……………………………………………104
表3-6 工作滿足量表 ………………………………………………………105
表4-1 各主要研究變項得分狀況彙總表 …………………………………110
表4-2 政風人員對國家認同分析表 ………………………………………111
表4-3 政風人員背景與國家認同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17
表4-4 政風人員背景與組織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18
表4-5 政風人員背景與關係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20
表4-6 政風人員背景與遵從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21
表4-7 政風人員背景與任務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22
表4-8 政風人員背景與合作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24
表4-9 政風人員背景與信賴衝突量表值之關係 …………………………125
表4-10 政風人員背景與政風機構組織承諾量表值之關係………………128
表4-11 政風人員背景與派任機關組織承諾量表值之關係………………129
表4-12 政風人員背景與政風機構歸屬感量表值之關係…………………131
表4-13 政風人員背景與政風機構使命感量表值之關係…………………132
表4-14 政風人員背景與政風機構認同感量表值之關係 ………………134
表4-15 政風人員背景與工作滿足量表值之關係…………………………136
表4-16 政風人員國家認同衝突與其他主要變項量表值關係分析………138
表4-17 國家認同、內在滿足、外在滿足相關分析………………………139
表4-18 角色衝突各研究變項與組織承諾、工作滿足之相關分析………139
表4-19 角色衝突各構面對政風機構組織承諾的預測力分析……………144
表4-20 角色衝突各構面對工作滿足的預測力分析………………………145
表4-21 政風人員反映政風機制現況及未來定位之看法統計分析………14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98,社會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玉民,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王秋絨,1982,角色的壓力的意義及其研究模式,社區發展季刊,18期:69 -76。
王 蘭,1999,醫院員工領導型態、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及離職傾向之研究,私立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青祥,1985,組織溝通、決策參與、個人特質、角色壓力與工作態度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絨,1981,國民中學組織環境對教師角色壓力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廣生,1997,東亞各國廉政工作比較研究,臺灣省政府政風處編印(未出版)。
王曉紅、張建宏,1999,中國廉政備忘錄,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朱堅章,1982,高雄市政府行政人員工作滿足度調查,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江岷欽,1993,如何提昇機關政風業務績效發揮檢肅貪瀆功能建立廉能政府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
江岷欽、林鍾沂,2000,公共組織理論,修訂再版四刷,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朴英培,1988,工作價值、領導型態、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韓國電子業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杜佩蘭,1999 ,組織承諾、角色衝突與工作滿足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市政府主計處外派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昆興,1992,政風機構之設置及政風人員在組織中之角色功能,人事月刊,15卷,3期:106-107。
吳靜吉,1996,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 定,1991,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市:天一圖書公司。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1998,行政學(二),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隆,2001,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市:松岡電腦圖書資料公司。
吳秉恩,1993,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書局。
何文男、李天賞,1999,社會學概要,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余振忠譯,1994,實用管理心理學,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公司,新版一刷。
李文銓,1991,內外控制、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身心健康間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賞 ,1991,工作意願與行為激勵之研究,為企業從業人員工作意願與行為激勵之研究計畫之部分研究成果;該計畫係由楊日旭擔任研究主持人,並由陳文俊、李天賞、楊念祖、何金銘、杜金璋、翁嘉禧等擔任共同主持人,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中心,民國八十年三月二十六日學研討會,未出版。
李天賞、杜金璋,1991,組織承諾的概念與測量(The Concept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and Its Measurements),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印行。
李漢雄,2000,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世傑,1995,調查局研究,台北市:李敖出版社。
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工作社會心理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李沛良,1996,社會研究的統計分析,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出版。
李慕華、林宗鴻譯,2000,工商心理學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燈燦,1993,公務機關貪污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紀嘉,1982 ,中外銀行員工個人特性、工作特性、工作經驗與組織向心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祥、葉建華,1998,考察『紐西蘭、澳大利亞政風業務相關法令與實務』報告,法務部政風司。
邱馨儀,1995,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承諾關係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馨儀,1996,論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組織承諾之互動,人事月刊, 32卷,5期:20-27。
法務部政風司,2000,香港廉政公署參訪研究報告。
吳定,1993,公務人員離職因素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世昌,1987,我國會計人員角色壓力與工作滿足、組織承諾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昌,1994,中共『紀律檢查委員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良楓,1984,會計師事務所查帳員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 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慈航,1991,已婚職業婦女角色衝突、社會支持對其親職角色扮演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成,1997,行政官僚公務倫理與貪污問題防治策略研究-兼論高雄市政府政風實況,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市政建設研究班第四期結業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林財丁、賴建榮譯,1998 ,工業與組織心理學,台中市:滄海書局。
林健陽,1997,臺灣地區監獄管理人員工作壓力問題之實證研究,警學叢刊,110期:165 -166。
張任琦,1989,會計師事務所查帳人員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衝突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苙雲,1998,組織社會學,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榮貴,2000,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考察『日本、韓國廉政業務』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
洪春吉,1993,台灣地區中、美、日資企業之企業文化比較,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侯望倫,1984,工作壓力的實證研究-組織氣氛,角色特性、人格特質與壓力症狀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榮霖,1994,國中教職員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高雄市地區市立國中調查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瑞安,1996,國民中學教師生涯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高尚仁,1995,心理學新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高明輝口述 范立達整理,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市: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義復,1996,組織承諾之主管因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源燦,2000,政風機構防制貪污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士軍,1993,管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許介鱗、朱柏松,1998,日本行政監察制度之研究-給我國的借鏡,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許彩娥,1981,領導型態、工作特性與我國女性公務員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志強,1990,企業文化對組織承諾之影響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蔚,1999,八十八年考察『美國廉政業務』報告,臺北市政府政風處。
陳俐伶,1988,已婚職業婦女之角色期望、現代與傳統取向與其角色衝突的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雯,1985,職業婦女的個人需求,上司的權力基礎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春生,1999,台灣社會與國家政策,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陳金水,1989,國民中學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經驗與組織承諾之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慧玲,1988,我國民營企業會計人員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萃栩,1984,我國企業界技術專業人員離職意願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銘,1998,醫院組織成員之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及對合作經營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椒椒,1995,工作心理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玉生,1989,企業組織內中階層主管角色衝突之關聯性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霜,1987,教育行政人員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宛莉,1995,人力資源管理對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銀行業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國隆,1986,中學教師的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3期: 55-84。
黃臺生,2000,人事一條鞭管理體制的挑戰與回應:組織法制變革的觀點,人事行政,131期:8-24。
黃瓊慧,1985,企業責任中心主管激勵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銀泳,1992,管領導型態與員工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恩,1985,透視情治系統,台北:風雲論壇社出版。
傅小隨, 1999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楊仁生,1995,肅貪、防貪與廉政(下),清流月刊,5卷,12期。
楊啟良,1982,個人特質、組織氣候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84,成敗歸因與情緒反應,中華心理學刊,24卷,24期。
楊開煌、王誠,1997,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楊繼繩,1997,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管高岳 陳康生 黃德台,2000,加拿大廉政制度考察報告,法務部政風司。
蔡寬信,1993,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氣候、教師內外控信念、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進雄,1993,國民中學校長領導方式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趙永茂、黃錦堂,1998,中央與地方分權問題暨地方府會關係之研究-省(市)與縣(市)政府案例分析」,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劉春榮,1994,國民小學組織結構、組織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陸鵬程,1981,大台北地區加油站員工工作滿足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嵐蘭譯,1996,社會導論,台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盧瑞陽,1993,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導向,台北市:華泰書局。
謝忠武,1997,高雄市公務人員生涯發展、工作滿意與學習需求之關係研究,高雄市研究發展論文。
謝坤鐘,1993,職業婦女婚姻角色衡突、婚姻適應與婚姻滿足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任琴,1990,救國團基層社會團務組織氣候與義務工作同志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惠智,1992,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謬敏志,1993,工作壓力之理論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53期:23-28。
鄭彩鳳,1992,高級中等學校校長領導行為取向、教師角色衝突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研考雙月刊,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6卷,5期:55-63。
鄭家駒主編,1999,廉政與防貪(上)、(下),台北市:清流雜誌社。
鄭得臣,1985,領導型態、角色壓力、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師工作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中,1995,健全文官制度的理念與作為,台北市:銓敘與公保月刊社。
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蕭玉煌,200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出版,第四版。
顧效齡.蘇瑞烽譯,1985,創造奇蹟的新加坡,台北:長河出版社出版。

二、英文部分
Argle, M. and Crossland, J. 1987. The dimensions of positive emo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6:127-137.
Bateman, T.S. & Strasser, S. 1984.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antecedent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7:95-112.
Brief, A. P., Schrler, R. S. & Van Sell, M. 1981. Managing job stres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hoff, C.&Mels, G. 1995. A causal model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upervision, role stres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rnal service qu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9:23-42.
Buchanan, B. 1974.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socialization of managers in work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533-546.
Centers, R.,& Bugental, D. E. 1966.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Job Motivations Among Different Segments of the Working Popul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0:193-197.
Churchill, Jr. G. A., Ford, N. M., & Walker, Jr. O.C., 1976.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Salesfor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3:171-183.
Cooms, L.C. 1979.The measurement of commitment to work. Journal of Population,2:203-223.
Davis, H.1977.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76.
Emmert, M. A.&Taher, W.A. 1992. Public Sector Proffessionals: The Effects of Public Sector Jobs on Motivation, Job Satisfaction and Work Involvement,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2(1): 36-48.
Ford, N.M., Waiker, C.&Churhill, G.A. 1975: Expectation specific measures of the inter-sender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experienced by industrial salesma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95-112.
Hackman, J. R.& Oldham, G. R. 1975. Development of the Job Diagnostic of the job Diagnostic Surv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2):159-170.
Herbiniak, L. G. and J. A. Alutto. 1972. Personal and role related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555-573.
Hoppock, R.1935.job Satisfaction, New York: Happer & Row.
Jackson, S. E. & Schuler, R. S. 1985. A meta-analysis and concept critique of research on role ambiguity and role conflict in work sett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36:16-78
Kahn, R. L., Wolfe, D.M., Quinn, R.P., Snoek, J.D., & Rosenthal, R.A.1964.Organizational Stress: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Wiley, New York.
Kahn, R. L.& Byosiere, P. 1992. Stress in organizations. In M.D. Dunnette &L.M. Hough(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3:571-650.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Locke, E. A. 1973. Satisfactors and Dissatisfactors Among White Collar and Blue Collar Employe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8:67-76.

Locke, E. A. 1976. The Nature & Causes of job Satisfaction in Dunnette, M. O. et. al.,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1297-1349.
McCormick E. J., & Ilgen, D. R.1980. Industri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Pientice-Hall, Inc.
Meyer, J. P. & Allen, N. J. 1984. Testing the “side-bet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9:372-378.
Mowday, R.T., Steers, R.M., & Porter, L. W. 1979.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4:224-247.
Morrow, P. 1983, Concept redundancy in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the case of work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8:486-500.
Porter, A. 1973. The factorial structure of modernity: Empirical replications and a critiqu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1):15-44.
Porter, L.W., Steers, R.M., Mowday, R.T., & Boulian, P.V. 1974.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603-609.
Randall, Donna M. 1987. Commit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The Organization Man Revisited,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 (3):462.
Reichers, A. E., 1986.Conflic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1(3):508-514, 1986.
Rizzo, J., House, R. J. & Lirtzman, S.I. 1970.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 15:150-163.
Robbins, S.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Rusbult, C. E.& Farrell, D. 1983. A longitudinal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The impact on job satisfaction,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of variations in rewards, cost, alternatives and investmen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8:429-438.
Seashore, S. E., & Taber, T. D. 1975.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s, American Behavior & Scientists, 18:333-368.
Sheldon, M. E. 1971. Investment and Involvement as Mechanisms Producing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6:143.
Shore, L. M., Barksdale, K. & Shore, T. H. 1995. Managerial Perceptions of Employe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38:1593-1615.
Smith, P.C., Kendall, L.M. and Hulin, C.L. 1969,The Measurement of satisfaction in Work and Retirement, Rand McNally, Chicago.
Stanley T.Lee.1999. Social Structure and Leadership:A Study of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Canadian Western Geographical Series, 37:60-79.
Steers, R. M.1977.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47-56.
Szilagyi, A., Sims, H.&Keller, R. 1976. Role dynamics, locus of control and employee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259-276.
Thompson, E. & Power, S. 1983. Correlates of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among secondary school counselors. Psychology Reports, 52:239-241.
Vandenberg , R. J. & Lance, C. E. 1992. Examining the causal order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March:153-167.
Van Sell, M., Brief, A. P., & Schuler, R. S., 1981.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Human Relations, 34:43-71.
Vroom, V. H. 1964. Work and Motivation,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99.
Wiener, Y. 1982. Commitment in organizations: A normative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418-42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91.202.45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91.202.45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