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7101-15090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7101-150900
論文名稱
Title
從群我關係看台灣的民主政治
A Study of Democracy in Taiw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 and Communiti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7-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8-07
關鍵字
Keywords
台灣民族主義、地方派系、人情關係、集體認同、自由主義、儒家倫理、個人主義、民主體制、群我關係
liberalism, Confucianism, local faction, Taiwanese nationalism, collective identity, Taiwan’s democracy, individualism, self and communiti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0 次,被下載 506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067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的民主制度運作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金權政治、賄選、省籍衝突,國家認同爭議等等,這些問題似乎顯示台灣的民情文化有些觀念是與西方民主制度預設不同。而本文發現這是因為西方思想中關於群我關係的觀念與台灣人所承接之儒家思想群我觀不同所致。
群我關係之觀念,主要是個人對於其自我與其所屬群體之間關係的定位看法。本文第二章,從西方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探尋其所逐漸形塑出的個人主義群我關係觀點,以及此群我觀在政治層面上所逐漸形成之保障個人自然權利的自由主義民主體制政府形式。第三章轉到中國歷史傳統中,分析長久以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之群我關係觀念對社會群體生活的影響,此群我觀緊緊與君王帝制相結合,形成層層尊卑明顯劃分的倫理結構,並持續了中國幾千年的社會穩定。然而到了清末,西方思想跟著其帝國主義擴張的武力,導致有志之士紛紛起而主張西化以求挽救國家危亡,建立起仿效西方之自由民主體制。不過主張體制改革之知識份子,卻沒注重東西方關於群我觀念的差異。
第四章,更進一步探討在台灣同樣不屬西方文化之脈絡下,知識菁英由於受到西方學術思想的啟發,也一直以自由民主體制為理想,推動了台灣的民主化過程。但是知識菁英的觀念,卻依然沒有注意到民間的群我觀念。第五章探討菁英理想之民主政治在民間的實際運作上,卻因著人情、關係網絡、尋求集體認同等觀念之影響而引發一連串例如地方派系與族群政治之問題。本文認為群我關係對於民主政治之影響,是我們在探討台灣政治問題時,所必須去深入探究的一個關鍵概念。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demonstrate that people’s self/communities perspective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making democratic political institution fully func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corruption of local factions, bribery politics, ethnic conflict, and national identity dispute in Taiwan’s young history of democratic system. This thesis claims that the problems lie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 and communities.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signifies an individual’s thinking of his position in the communities, groups, or society, which he belongs to or lives in, and how he will interact with other people in different communities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culture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sult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 and communities. In chapter Two, we first trace the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s and the shaping progress of Western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mainly the perspective from the “individualism”); then, we focus on what the liberal democracy’s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In chapter Three, we analyze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Confucian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and indicate that Confucianism always teaches people that an individual must benefit the community and be loyal to the superiors. This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supports the imperial institution. But in the last period of Ching Dynasty, some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troduced the western democratic thought to the Mainland China, and at last overthrew the imperial institution and intended to build a democratic government. However, these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elites did not realize that the Confucian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has made the practices of Western liberal democracy difficult in both China and Taiwan.
Chapter Four indicates that even KMT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and there were still many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elites anticipating the government to build a political institution, but they still did not focus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ese perspectives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and Western individualism. So in chapter Five, we indicate that the problems of Taiwan’s democracy were resulted from the ordinary Taiwanese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Such perspective emphasizes the interpersonal affections (ren-qing), relationship network (guan-xi), and the division between others and us. Thi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perspective of self/communities relations is very important in studying different political culture and its political institut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架構方法 …………………………………………………7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西方自由民主理論中的群我關係…..………………………17
第一節 個人主義觀點之群我關係 ………………………………19
一、個人主義之內容意涵 …………………………………………20
二、個人觀念之歷史淵源 …………………………………………29
第二節 自由主義群我觀形成背景 ………………………………50
一、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 ………………………………………50
二、契約論式的群我關係 …………………………………56
第三節 自由主義民主制度之發展 ………………………………63
一、法國民主思想之演變 …………………………………………64
二、英美自由民主之形塑 …………………………………………67
第三章 中國傳統群我觀念與西化之衝擊 ………………………75
第一節 儒家傳統群我觀之演變 ………………………………76
一、儒家理想之群我關係 ……………………………………77
二、庶民倫理之群我觀念 ……………………………………85
第二節 東西方群我觀念之比較 …………………………………90
一、宗教觀念影響之差別 ………………………………………91
二、公私領域與群我關係 ……………………………………94
第三節 西化過程中之救國意識 ………………………………97
一、清末中西文化之衝擊 ………………………………………99
二、五四運動之文化反思 …………………………………………108
第四章 追求民主之台灣菁英及其群我觀 ………………………119
第一節 高壓統治下的知識菁英 …………………………………120
一、日據時代下的知識菁英 ………………………………………121
二、威權統治下的知識菁英 ………………………………………132
第二節 民主轉型中的知識菁英 ……………………………………147
一、反抗威權政治勢力興起 ………………………………………148
二、解嚴後知識份子之觀點 ………………………………………164
第三節 民主理想與現實之差距 …………………………………177
一、第三波民主化觀點之反思 ……………………………………178
二、菁英理想與民間文化之別 ……………………………………183
第五章 台灣民間群我觀念對政治之影響 …………………………193
第一節 庶民倫理文化之演變 ………………………………………195
一、庶民倫理之習俗化 ……………………………………………195
二、人情法則與群我觀 ……………………………………………198
三、民主的移植與施行 ……………………………………………208
第二節 人情網絡與地方派系 ………………………………………213
一、地方派系的形成 ………………………………………………214
二、地方派系之結構 ………………………………………………219
三、地方派系之轉變 ………………………………………………226
第三節 台灣民族主義之興起 ……………………………………230
一、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 …………………………………………231
二、民族主義之號召動員 …………………………………………235
三、族群政治與群我關係 …………………………………………244
第四節 台灣民主政治之鞏固 ……………………………………255
一、後殖民群我觀之混淆 …………………………………………255
二、群我關係與民主政治 …………………………………………258
第六章 結論 ………………………………………………………261
第一節 文化與體制間的折衝 ……………………………………261
第二節 社群主義觀點之啟發 ………………………………………26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269
參考書目 ……………………………………………………………27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編訂,1985,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尤 清,1979,「淺談法治與人權保障」。原刊於美麗島,1卷4期1979年11月。http://news.yam.com/forum/formosa/formosa-4/199906/09/01675600.html。2001/5/10。
文崇一,1988,「報恩與復仇:交換行為的分析」。收於楊國樞 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347-82。
文崇一,1989,「現在是選民覺醒的開始」。原刊於自立早報,1989年8月21日。收於林和 編,1991,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68-72。
王杏慶,1992,「《大學雜誌》與現代台灣」。收於澄社 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頁375-94。
王甫昌,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1期,7月,頁129-207。
王明輝,1994,「從台灣地方選舉現象談台灣『民間社會』」。思與言,32卷4期,12月,頁171-95。
王振寰,1992a,「國會更新後另一個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原刊於中國時報,1992年1月9日。收於瞿海源等 著,1993,走出亂象,澄社文存3。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85-88。
王振寰,1992b,「民進黨應面對選舉的結果」。原刊於自由時報,1992年1月10日。收於瞿海源等 著,1993,走出亂象,澄社文存3。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06-9。
王振寰,1993,「台灣式的民主:一些觀察」。原刊於民眾日報,1993年11月15日。收於蕭新煌 編,1995,考驗台灣命運,澄社文存4。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93-96。
王爾敏,1963,「清季知識份子的中體西用論」。大陸雜誌,26卷10期,5月31日,頁14-20。
王爾敏,1964,「張之洞與晚清中西調和之思想」。大陸雜誌,29卷1期,7月15日,頁18-26。
王爾敏,1977,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
史 明,1996,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社會發展四百年史。台北:前衛出版社。
甘得中,1974,「獻堂先生與同化會」。收於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彙 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卷3。沈雲龍 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0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
田 欣,1996,「『外省人』自由主義者對『台灣前途』的態度—以雷震、殷海光及傅正為例」。收於張炎憲 陳美蓉 黎中光 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頁331-51。
田弘茂 朱雲漢 Larry Diamond & Marc Plattner合編,1997,鞏固第三波民主。台北:業強出版社。
田弘茂,1997,劉淑惠 譯,「台灣民主鞏固的展望」。收於田弘茂 朱雲漢 Larry Diamond與Marc Plattner 編,1997,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44-91。
矢內原忠雄,1987,周憲文 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再版。
石之瑜 黃競涓,1999,「當代中國人心性修養的挑戰與回應:文明衝突的微觀調適」。東亞季刊,30卷2期,春季,頁79-96。
石之瑜 黃競涓,2001,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台北:瀚蘆圖書出版公司。
石之瑜,1995,「歐美後殖民主義眼中的國際關係與國家認同」。美歐月刊,10卷3期,3月,頁112-26。
石之瑜,1996,「代議制與中國的公民文化」。政治科學論叢,7期,5月,頁57-72。
石元康,1995,「社群與個體—社群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論辯」。當代,114期,10月1日,頁94-105。
任劍濤,2000,「現代自由主義與中國古典傳統:殷海光思想言述的解析」。收於王焱 編,自由主義與當代世界。北京:三聯書店,頁266-89。
匡思聖,2000,「從後殖民理論論台灣族群關係之辯證」。三民主義學報,21期,9月,頁171-82。
成中英,1990,「“五四”精神與中國之現代化」。收於劉青峰 編,歷史的反響。香港:三聯書店,頁14-30。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於吳忠吉 等著,1989,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頁139-60。
朱雲漢,1998,「全球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收於殷海光基金會 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23-44。
江宜樺,1995,「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收於陳秀容、江宜樺 主編,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8)。
江宜樺,1998a,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江宜樺,1998b,「麥可•瓦瑟論多元族群社會的國家認同」。收於蕭高彥 蘇文流 編,多元主義。台北:中研院社科所,頁411-40。
江宜樺,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收於林佳龍 鄭永年 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181-215。
艾琳達,1997,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出版社。
何懷碩,1989a,「匍匐在地,怎能做公僕的主人?」。原刊於自立早報,1989年6月12日。收於林和 編,1991,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126-29。
何懷碩,1989b,「文化危機不容忽視」。原刊於中國時報,1989年8月21日。收於林和 編,1991,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130-32。
何懷碩,1990,「老大哥與自由民主」。原刊於自立早報,1990年12月11日。收於林正弘 編,1991,改革的呼聲,澄社文存2。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140-45。
何懷碩,1992,「金權政治的隱憂」。原刊於中國時報,1992年3月28日。收於瞿海源等 著,1993,走出亂象,澄社文存3。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92-94。
余英時,1979,「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收於汪榮祖 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13-124。
余英時,1995,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再版。台北:三民書局。
余麗嫦,1995,托馬斯.霍布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吳乃德 何一燈,1979,「也談『政治共識』與『法治』—評彭懷恩的政論」。原刊於美麗島,1卷1期1979年8月。http://news.yam.com/forum/formosa/formosa-1/199906/09/01663500.html。2001/5/10。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收於張茂桂 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7-51。
吳乃德,1996,「自由主義和族群認同:搜尋台灣民族主義的意識型態基礎」。台灣政治學刊,1期,7月,頁5-39。
吳叡人,2001,「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收於林佳龍 鄭永年 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43-110。
呂秀蓮,1991,重審美麗島。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呂實強,1979,「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生—從歷史背景到立即因素」。
李 強,1998,自由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中直,1951,「個人與國家」。自由中國,5卷6期,9月16日,頁180-82。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期,6月,頁267-300。
李華興,1990,「民主的追求和理性的反思—“五四”時期中國知識份子收於汪榮祖 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21-41。民主思想研究」。收於劉青峰 編,歷史的反響。香港:三聯書店,頁113-34。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李廣均,2001,「有關戰後台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收於林佳龍 鄭永年 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111-46。
李澤厚,1983,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谷風出版社。
李澤厚,1996,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鴻禧,1990,「為政局依然混沌陰霾憂」。原刊於民眾日報,1990年2月20日。收於林和 編,1991,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120-23。
沈衛威,1997,自由守望:胡適派文人引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汪榮祖 編,1979,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阮銘 林若雩 祝政邦 呂家陵 合著,2000,民主在台灣。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周昌龍,1994,「五四時期知識份子對個人主義的詮釋」。漢學研究,12卷2期,12月,頁63-80。
周美伶 何友暉,1993,「從跨文化的觀點分析面子的內涵及其在社會交往中的運作」。收於楊國樞 余安邦 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205-53。
周策縱,1981,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再版。
林火旺,1998,羅爾斯正義論。台北:台灣書店。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卷1期,頁117-43。
林佳龍,2000,「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台灣政治學刊,4期,12月,頁3-55。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出版社。
林淇瀁,1999,「暗夜•黑潮•《美麗島》:台灣「黨外」報業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發表於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研討會,吳三連基金會主辦。http://www.netvigator.com.tw/~sun2000/index.htm。2001/5/10。
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毓生,1999,「中國知識份子與政治」。收於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87-102。
林載爵,1979,「五四與台灣新文化運動」。收於汪榮祖 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235-61。
邱貴芬,1992,「『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21卷2期,7月,頁151-67。
邱榮舉,1980,「譚嗣同的自由平等觀」。收於周陽山 楊肅獻 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89-231。
金耀基,1980,「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初探)」。國際漢學會議,中央研究院,1980年8月15-17日。論文集第六冊(民俗文化組),頁413-28。
金耀基,1992,「關係和網絡的建構:一個社會學的詮釋」。二十一世紀,12期,8月,頁143-57。
金耀基,1993,「台灣的個案研究—後儒學文化中的民主探討」。二十一世紀,17期,6月,頁141-57。
金耀基,1998,「中國的現代性與民主發展的前景:論民主與文化的關係」。收於殷海光基金會 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金觀濤 劉青峰,1994,開放中的變遷。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信 一,1924,「人格觀」。台灣民報,2卷9號,6月1日,頁7。
俞可平,1998a,社群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俞可平,1998b,「從權利政治學到公益政治學」。收於劉軍寧 編,自由與社群。北京:三聯書店,頁66-91。
南方朔,1994,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施正峰,1999,「台灣意識的探索」。收於夏潮基金會 編,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58-97。
美麗島雜誌社,1979a,「民主萬歲」。原刊於美麗島,1卷1期1979年8月。http://news.yam.com/forum/formosa/formosa-1/199906/09/01663800.html。2001/5/10。
美麗島雜誌社,1979b,「民主、法治與合法化危機」。原刊於美麗島,1卷3期1979年10月。http://news.yam.com/forum/formosa/formosa-3/199906/09/01670500.html。2001/5/10。
胡 佛,1989,「論選舉權的特質與責任倫理」。原刊於民眾日報,1989年11月21日。收於林和 編,1991,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26-29。
胡 適,1952,「『自由中國』雜誌三週年紀念會上致詞」。自由中國,7卷12期,12月16日,頁376-377。
胡 適,1986,胡適文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胡先縉,1988,黃光國 譯,「中國人的面子觀」。收於黃光國 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57-84。
胡佛 陳德禹 朱雲漢 徐火炎 游盈隆 陳明通 著,1993,選民的投票行為。台北:中央選舉委員會。
胡映芬,1980,「評介『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收於周陽山 楊肅獻 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17-36。
若林正丈,1994,洪金珠 許佩賢 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韋政通,1989,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韋政通,1991,「開創民主社會,需要民主性格」。收於林和 編,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65-68。
殷海光,1954,「政治組織與個人自由」。自由中國,10卷2期,1月16日,頁57-66。
殷海光,1980,「自由主義的趨向」。收於周陽山 楊肅獻 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19-97。
殷海光基金會 主編,1998,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高大威,1996,「中國近代個人觀的變遷」。收於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4月,頁651-87。
康有為,1988,實理公法全書。收於樓宇烈 整理,康子內外篇(外六種)。北京:中華書局。
康有為,1991,大同書。上海:上海書局,民國叢書第三編,第七冊,據中華書局1935年版影印。
張 灝,1989,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 灝,1999,「重訪五四:論五四思想的兩歧性」。收於余英時等著,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33-65。
張中秋,1999,中西法律文化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張明貴,1986,約翰彌爾。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張茂桂 吳忻怡,2001,「關於民族主義論述中的認同與情緒」。收於林佳龍 鄭永年 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新自然主義公司,頁147-80。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收於張茂桂 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33-78。
梁啟超,1936a,飲冰室文集,第五卷。上海:中華書局。
梁啟超,1936b,新民說。飲冰室專集,第四卷。上海:中華書局。
梁啟超,1972,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啟業書局,台一版。
梁漱溟,1988,中國文化要義。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許冠三,1953,「關於個體自由與群體自由」。自由中國,9卷2期,7月16日,頁39-42。
許冠三,1954,「政府權威與公民自由」。自由中國,10卷2期,1月16日,頁67-69。
許冠三,1957,「政府權力與公民自由」。自由中國,17卷1期,7月1日,頁7-10。
許國賢,1993,馬克弗森。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郭正亮,1999,「新台灣人:從『族群民族主義』到『公民民族主義』」。新世紀智庫論壇,5期,3月,頁40-43。
陳介玄,1997,「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之社會意義」。收於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 主編,地方社會。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31-67。
陳文俊,1997,台灣的族群政治。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秀容、江宜樺 主編,1995,政治社群。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8)。
陳其南,1993,「傳統中國文化中的倫理思想和社會理念—從『仁學』到『群學』的軌跡」。收於楊國樞 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273-320。
陳明通 林繼文,1998,「台灣地方選舉的起源與國家社會關係轉變」。收於陳明通 鄭永年 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台北:月旦出版社,頁21-69。
陳明通,1998,「基層選舉、地方派系與外來政權的生存發展模式—對台灣政治民主化的重新評估」。收於陳明通、鄭永年 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頁3-22。
陳明通、鄭永年 主編,1998,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芳明,1996,「台灣研究與後殖民史觀」。歷史月刊,105期,10月,頁41-46。
陳俊宏,1995,「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爭的若干啟示」。東吳政治學報,4期,1月,頁331-58。
陳思賢,1999,西洋政治思想史:古典世界篇。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崧 編,1989,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論戰文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增訂2版。
陳陽德,1992,台灣當前三大政治問題。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陳獨秀,1989,獨秀文存。收於民國叢書,第一編92。上海市:上海書店,影印自亞東圖書館1939年版。
傅中梅,1953,「個人自由乎?國家自由乎?」。自由中國,9卷6期,9月16日,頁175-76。
彭懷恩,1997,台灣政治文化的剖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曾國祥,1999,「『什麼是政治哲學?』:一個學科史的考察—兼論自由主義的危機與轉機」。跨世紀願景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政治學系,12月17日至12月18日。
曾國祥,2000,「制度自由主義導論:康德—羅爾斯主義及其社群主義批判者」。台灣政治學年會第七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跨越2000年的政治學研究,台灣政治學會 中山大學政治所,2000年12月9日至10日。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期,8月,頁5-42。
湯一介,1990,「”五四”與知識份子」。收於劉青峰 編,歷史的反響。香港:三聯書店,頁1-5。
費孝通,1991,鄉土中國。台北:唐山出版社。
黃光國,1988a,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光國,1988b,「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收於黃光國 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7-55。
黃光國,1988c,「中國人的人情關係」。收於文崇一 蕭新煌 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43-69。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台北:心裡出版社。
黃光國,1998,「兩種道德:台灣社會中道德思維研究的再詮釋」。本土心理學研究,9期,6月,頁121-75。
黃克武,1991,「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義與淵源」。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63-98。
黃克武,1994,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克武,1996,「梁啟超的學術思想:以墨子學為中心之分析」。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6集,頁41-90。
黃克武,1998,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文化。
黃信介,1979,「共同來推動新生代政治運動」。原刊於美麗島,1卷1期1979年8月。http://news.yam.com/forum/formosa/formosa-1/199906/09/01663700.html。2001/5/10。
黃俊傑,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書局。
黃崇智,1980,周陽山 郭小秋 譯,「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的自由主義」。收於周陽山 楊肅獻 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頁233-37。
逯扶東,1987,西洋政治思想史,六版。台北:三民書局。
慈 舟,1923,「創刊詞」。台灣民報,1卷1號,4月15日,頁1。
楊 適,1996,伊壁鳩魯。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楊中芳,1993,「中國人真是『集體主義』的嗎?」。收於楊國樞 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321-434。
楊孝濚,1982,中西文化在人際關係上的異同。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楊國榮,1990,「科學的形上化及其內在含意—“五四”時期科學思潮再省思」。收於劉青峰 編,歷史的反響。香港:三聯書店,頁99-112。
楊國榮,1992,「儒家群己關係談」。丘海季刊,34卷,10月,頁53-67。
楊國榮,1994,「自我完善與群體認同—理學與群己之辯」。孔孟月刊,32卷7期,3月,頁43-49。
楊國樞 余安邦 編,1993,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 編,1993,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1988,「中國人與自然、他人、自我的關係」。收於文崇一 蕭新煌 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9-23。
楊國樞,1989,「我們為什麼要組織澄社」。原刊於中國時報,1989年6月22日。http://ts.yam.org.tw/brief/brief1.htm。2001/4/30。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收於楊國樞 余安邦 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87-142。
葉嘉熾,1979,「五四與學運」。收於汪榮祖 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43-56。
葉榮鐘 吳三連 蔡培火 陳逢源 林柏壽,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編,1989,王乃信 等譯,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領台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年-1936年),第一冊。台北:創世出版社。
趙永茂,1996,「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化的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7期,頁39-56。
趙永茂,1997,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圖書出版公司。
劉兆明,1993,「『報』的概念及其在組織研究上的意義」。收於楊國樞 余安邦 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293-317。
劉庚子 楊百成,1998,「兩種傳統,一個故事:略論西方政治傳統中的個人主義」。收於劉軍寧 編,自由與社群。北京:三聯書店,頁233-48。
劉青峰 編,1990,歷史的反響。香港:三聯書店
劉俊斐,1995,「族群政治與民族主義—國家認同的分裂與轉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4期,6月,頁215-34。
劉軍寧 編,1998,自由與社群。北京:三聯書店。
劉錦添,1991,「誰在製造特權、金權與暴力?」。原刊於自立早報,1991年10月7日。收於瞿海源等 著,1993,走出亂象,澄社文存3。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95-97。
劍 如,1923,「世界政治的新傾向」。台灣民報,1卷1號,4月15日,頁10-11。
劍 如,1924,「家族制度的將來」。台灣民報,2卷7號,4月21日,頁3-4。
澄 社,1989,「我們對當前國事的基本看法」。發表於1989年4月17日。收於林和 編,1991,民主的重創與重創,澄社文存1。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16-24。
澄 社,1992,「澄社對憲改的建議」。發表於1992年3月13日。收於瞿海源等 著,1993,走出亂象,澄社文存3。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3-22。
澄社 編,1992,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紀念雷震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蔡玲 馬若孟,1998,羅珞珈 譯,中國第一個民主體系。台北:三民書局。
蔡英文,1982,「自由與和諧—個體自由與社會秩序」。收於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蔡篤堅,1996,「對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收於張炎憲 陳美蓉 黎中光 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頁303-30。
賴澤涵 Ramon H. Myers 魏萼 合著,1993,羅珞珈 譯,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醒 民,1923,「提倡家庭的改造」。台灣民報,1卷2號,5月1日,頁3。
錢永祥,1992,「不要讓選舉淹沒民主」。原刊於中國時報,1992年12月13日。收於蕭新煌 編,1995,考驗台灣命運,澄社文存4。台北:允晨文化公司,頁250-53。
錢滿素,1996a,「個人主義在現代思維中的意義(上) 西方個人主義觀念源流」,取自錢滿素,1996,愛默生和中國—個人主義的反思,ch 5。北京:三聯書店。http://chinaliberal.topcities.com/idea/indivilism1.htm。2001/4/30。
錢滿素,1996b,「個人主義在現代思維中的意義(中)中國傳統中個人主義的缺失」,取自錢滿素,1996,愛默生和中國—個人主義的反思,ch 5。北京:三聯書店。http://chinaliberal.topcities.com/idea/indivilism2.htm。2001/4/30。
龍一諤,1955,「民主必需有個人自由」。自由中國,13卷2期,7月16日,頁42-44。
應 奇,1999,羅爾斯。台北市:生智文化公司。
戴國煇,1994,台灣結與中國結。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聰 ,1923,「論個人主義的意思」。台灣民報,1卷3號,5月15日,頁2。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台北:稻香出版社。
薛化元,1999,「戰後台灣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互動的一個考察」。當代,141期,5月,頁32-45。
瞿海源,1999a,「澄社十年(一):澄社的出生與自由主義」。原刊於當代,141期,1999年5月1日。http://ts.yam.org.tw/tenyear.htm。2001/5/10。
瞿海源,1999b,「澄社十年(二):澄社論政不參政的精神與做法」。原刊於當代,141期,1999年5月1日。http://ts.yam.org.tw/tenyear-1.htm。2001/5/10。
瞿海源,1999c,「澄社十年(三):澄社專欄」。原刊於當代,141期,1999年5月1日。http://ts.yam.org.tw/tenyear-2.htm。2001/5/10。
瞿海源,1999d,「澄社十年(三):澄社論政的實際作為」。原刊於當代,141期,1999年5月1日。http://ts.yam.org.tw/tenyear-2.htm。2001/5/10。
薩孟武,1982,儒家政論衍義。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羅 漁,1989,西洋中古史,修訂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羅鴻詔,1953,「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自由中國,8卷1期,1月1日,頁5-6。
譚嗣同,1977,譚嗣同全集。台北:華世出版社,台一版。
嚴 復,1966,嚴幾道文鈔。沈雲龍 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2輯。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
顧忠華,1991,「理性的弔詭—韋伯」。收於葉啟政 編,當代西方思想先河。台北:正中書局,頁218-57。
顧忠華,1998,「民主社會中的個人與社群」。收於殷海光基金會 主編,市民社會與民主的反思。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19-54。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2nd ed. London: Verso.
Arblaster, Anthony. 1984.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Western Liber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Arendt, Hannah. 1998. 劉鋒 譯,「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收於汪暉 陳燕谷主編,文化與公共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頁57-124。
Badie, Bertrand. 1990. “Community, Individualism, and Culture”, in Pierre Birnbaum & Jean Leca ed., John Gaffney trans. Individualism:Theories and Metho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95-115.
Berlin, Isaiah. 1969.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rnbaum, Pierre & Jean Leca ed. 1990. John Gaffney trans. Individual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Carnoy, Martin. 1984.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nstant, Benjamin. 1998. 李強 譯,「古代人的自由與現代人的自由之比較」。收於劉軍寧 編,自由與社群。北京:三聯書店,頁306-28。
Cotton, James. 1997. 林本炫 譯,「東亞民主政體的鞏固與困境」。收於田弘茂 朱雲漢 Larry Diamond與Marc Plattner 編,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出版社,頁207-41。
De Bary, William Theodore. 1983. 李弘祺 譯,中國的自由傳統。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Diamond, Larry. 1996. “Is the Third Wave Over?”,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7, No. 3 (July), pp. 20-37.
Everson, Stephen ed. 1988. The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ray, John. 1986. Liberalis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ll, John A. 1986. Powers and liberties :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rise of the Wes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yek, Friedrich A. Von. 1948.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yek, Friedrich A. Von. 1990[1960].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Reprint. London: Routledge Press.
Held, David. 1987. Models of Democrac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eld, David. 1998. 燕繼榮 方向勤 白平浩 秦立彥 譯,「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Hobbes, Thomas. 1991. Leviathan. Ed. by Richard Tuc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n,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rton, John. 1992. Political Obligation.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Huntington, Samuel. 1991. 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1997. “After Twenty Years: The Future of the Third Wave”,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8, No. 4 (October), pp. 3-12.
Hwang, Kwang-Kuo. 1999. “Filial Piety and Loyalty: Two Types of Social Identification in Confucianism”, As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No. 2, pp. 163-83.
Hwang, Kwang-Kuo. 2000. “Chinese Relationalism: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Vol. 30 No. 2, pp. 155-77.
Jacob, Lesley. 2000. 吳增定 劉風罡 譯,民主視野。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Jacobs, Bruce J.,1988,黃光國 譯,「中國政治聯盟特殊關係的初步模式:台灣鄉鎮中的人情和關係」。收於黃光國 編,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85-140。
Locke, John. 1989.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ed. by Peter Laslet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ukes, Steven. 1973. Individu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MacIntyre, Alasdair. 1984. After Virtu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2nd edition.
Macpherson, C. B. 1977. The Life and Times of Liberal Democra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lelland, J. S. 2000. 彭淮棟 譯,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商業週刊出版社。
Merquior, J. G. 1991. Liberalism: Old and New.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Metzger, Thomas(墨子刻). 1988. 「從約翰彌爾民主裡論看台灣政治言論」。當代,24期,4月1日,頁78-95。
Metzger, Thomas(墨子刻). 1992. 「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的自覺問題」。收於余英時 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Mill, John S. 1989. On Liberty and Other Writings. ed. By Stefan Collini.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ulhall, Stephen and Adam Swift. 1996. Liberals and Communitarian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nd ed .
Rawls, John. 1993.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usseau, Jean Jacque. 1987. 何兆武 譯,社會契約論。台北:唐山出版社。
Sabine, George H. 1991. 李少軍、尚新建 譯,西方政治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Sandel, Michael. 1982.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ndel, Michael. 1984. “The Procedural Republic and the Unencumbered Self”, Political Theory. 12 (Febuary), pp. 81-96.
Sartori, Giovanni. 1995. 楊光明 譯,「自由民主可以移植嗎?」譯自Giovanni Sartori, “How Far Can Free Government Travel?”,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6, No. 3( July 1995), pp. 101-11.收於劉軍寧 編,1999,民主與民主化。北京:商務印書館。
Sartori, Giovanni. 1987.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Revisited.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Schumpeter, Joseph. 1947.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chwartz, Benjamin. 1979.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rnas, Richard. 1995. 王又如 譯,西方心靈的激情。台北:正中書局。
Taylor, Charles. 1985.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harles. 1989. ”Cross-Purposes: The Liberal-Communitarian Debate”, in Nancy Rosenblum ed. Liberalism and the Moral Lif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59-82.
Thucydides. 1928. The Peloponnesian War. With Charles Forster Smith trans..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lzer, Michael. 1990. “Nation and Universe”, in Grethe B. Peterson ed. The 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 Vol. XI. Salt Lake City: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pp. 507-56.
Watkins, Frederick. 1967. The Political Tradition of the West.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