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8104-10245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8104-102450
論文名稱
Title
企業員工知識分享行為之探討-以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為例
A study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of employees: A case study of Southern Chungwa Teleco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7-0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8-08
關鍵字
Keywords
Lotus Notes、知識分享行為、知識管理、知識分享、資訊科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Lotus Not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1 次,被下載 486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863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企業員工使用Lotus Notes群組軟體進行知識分享的實際情形,並深入探討可能影響企業員工知識分享行為的相關因素。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由個案公司Lotus Notes資料庫中篩選出具有高度分享行為的前二十名員工,以深度訪談來進行資料收集,最後實際訪談成功有十三名。
本研究歸納個案公司具高度知識分享行為的員工訪談結果發現,影響知識分享行為的相關因素,可分成個體、團體互動,及組織情境等三個層次,而且相關因素之間彼此也會交互影響。在個體層次相關因素方面,包括利他主義、工作態度、激勵作用及個人能力等四項主要因素;在團體互動層次的相關因素方面,包括領導階層的態度、合作需求、互惠、溝通、信任、關係情誼等六項主要因素;在組織情境層次的相關因素方面,包括職務身份、資訊科技、組織文化、知識管理制度及知識的類別。以上每個主要因素都有更詳細的相關因子被探討。
本研究的貢獻在於提供一個關於企業員工知識分享行為相關因素,廣泛性檢視與探討的參考架構,希望能提供做為後續研究的基礎。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of employees of a company through the Lotus Notes groupware.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quality research method. Top 20 employees who had highest frequencies of knowledge sharing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 Lotus Notes database of the target company. An one-one interview with these top 20 employees was proceeded. Finally, 13 employees accepted a comprehensive interview.
The impact factors of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levels: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 The related factors of the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will also affected by each other. In the aspects of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re are four main factors, which include altruism, working attitude, inspiration and individual capability. Regarding the group level, the main factors include the attitude of manager, cooperation requirement, mutual benefit, communication, trust and partnership. As for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job posi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category of knowledge are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For each main factor, more details are explored.
Overall, this research has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the impact factors of the employees’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s of the target company. Hopefully, it can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頁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六節 論文結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組織行為學 9
第二節 個體行為 11
一、 行為的本質與動機 11
二、 動機之形成 11
三、 動機之類型 12
四、 知覺與個體決策 12
第三節 知識的內涵 13
一、 知識的定義:涵蓋資料、資訊、知識、能力與智慧 13
二、 知識的分類 16
三、 知識的轉換 19
第四節 知識分享的定義 20
第五節 知識分享個體層次的相關因素 22
一、 背景特徵因素 23
二、 性格因素 24
三、 價值觀與工作態度 24
四、 個人能力與學習 25
五、 激勵作用 26
第六節 知識分享團體互動層次的相關因素 30
一、 領導 32
二、 合作 32
三、 互惠 33
四、 溝通 33
五、 信任 34
六、 關係情誼 34
第七節 知識分享組織情境層次的相關因素 35
一、 資訊科技 36
二、 組織文化 36
三、 知識管理制度 37
四、 知識的類別與其他情境因素 38
第三章 個案公司介紹 41
第一節 自由競爭的產業環境 41
第二節 業務範圍與組織架構 42
第三節 LOTUS NOTES的簡介 43
第四節 LOTUS NOTES的使用情形 47
第五節 知識管理推動計劃 52
第四章 研究設計及方法 55
第一節 研究概念架構 55
一、 個體層次的相關因素 56
二、 團體互動層次的相關因素 57
三、 組織情境層次的相關因素 5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2
第三節 抽樣策略與資料收集 62
第五章 資料分析 65
第一節 訪談內容分析 65
一、 資料標籤及概念化 65
二、 發現類別 67
第二節 相關因素之歸納 88
一、 在個體層次的相關因素方面 90
二、 在團體互動層次的相關因素方面 91
三、 在組織情境層次的相關因素方面 9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97
第二節 研究貢獻 99
第三節 建議 100
一、 實務上的建議 100
二、 後續研究之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3

圖 目 錄
頁次
圖1-2-1 知識管理重要元素架構圖 2
圖1-4-1 研究流程 5
圖2-1-1 基本組織行為模式 10
圖2-3-1 知識小組 15
圖2-3-2 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的實例 18
圖2-3-3 知識的轉換模式 20
圖2-5-1 波-勞整合激勵模式 29
圖2-5-2 動態激勵三角理論 29
圖4-1-1 研究概念架構 55
圖5-2-1 企業員工知識分享行為相關因素之參考架構 89


表 目 錄
頁次
表2-3-1 內隱知識與外顯知識的比較 17
表2-3-2 知識的分類架構 17
表2-3-3 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 17
表2-4-1 知識分享的定義 21
表2-5-1 個體層次相關因素 22
表2-6-1 團體互動層次相關因素 30
表2-7-1 組織情境層次相關因素 35
表3-2-1 中華電信公司各機構職掌業務表 42
表3-4-1 依機構排名 49
表3-4-2 依部門排名(南分公司) 49
表3-4-3 依部門排名(高雄營運處) 49
表3-4-4 依部門排名(臺南營運處) 50
表3-4-5 依部門排名(鳳山營運處) 50
表3-4-6 依部門排名(屏東營運處) 50
表3-4-7 依部門排名(嘉義營運處) 50
表3-4-8 依部門排名(新營營運處) 50
表3-4-9 依部門排名(台東營運處) 50
表3-4-10 依張貼者排名 51
表5-1-1-1 E先生訪談資料概念化的實例 66
表5-1-1-2 I小姐訪談資料概念化的實例 67
表5-1-2-1 「利他主義」的歸類結果 69
表5-1-2-2 「工作態度」的歸類結果 70
表5-1-2-3 「激勵作用」的歸類結果 72
表5-1-2-4 「個人能力」的歸類結果 74
表5-1-2-5 「領導階層的態度」的歸類結果 75
表5-1-2-6 「合作需求」的歸類結果 76
表5-1-2-7 「互惠」的歸類結果 77
表5-1-2-8 「溝通」的歸類結果 78
表5-1-2-9 「信任」的歸類結果 78
表5-1-2-10 「關係情誼」的歸類結果 79
表5-1-2-11 「職務身份」的歸類結果 80
表5-1-2-12 「資訊科技」的歸類結果 81
表5-1-2-13 「組織文化」的歸類結果 83
表5-1-2-14 「知識管理制度」的歸類結果 85
表5-1-2-15 「知識的類別」的歸類結果 8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丁導民,2003,企業實務社群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華電信,2003,「中華電信推動知識管理系統計劃書」,中華電信人力資源處。
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資訊處,1996,「OA及網路規劃書」,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
王文彥,2002,知識分享內外在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志和,2003,隱性知識分享模式之研究-以國內IC設計業專案運作為例,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德玲譯,H. Beazley, J. Boenisch & D. Harden(2002)著,2003,延續管理,臺北:天下。
江滿堂,2003,國民小學校長領導策略與學校氣氛對教師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有順,2000,網路社群知識分享過程之研究─以企業管理教學網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秉恩,1986,組織行為學,臺北:華泰。
吳芝儀、廖梅花譯,Strauss A. L. & Corbin J. M. (1998)著,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吳奕廷,2002,主管領導風格、員工知識分享意願與組織知識創造績效關聯性之研究,長榮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吳清涼,2003,虛擬社群之知識分享與知識管理過程之研究-以網路讀書會為探討對象, 南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呂欣、房慶和、游正宇,1997,Step By Step學習設計Notes 4.X,台北:資策會。
呂欣、房慶和、游正宇,1997,Step By Step學習操作Notes 4.X,台北:資策會。
呂惠甄,2003,影響教育人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究:以思摩特網路社群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宋建樺,2003,跨文化因素與信任程度對派外人員知識分享意願之影響—以外派中國大陸之台籍幹部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紀龍,2003,知識分享過程之影響因子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志信,2003,知識類型、人格特質與激勵制度對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以壽險業為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東清,2002,知識管理,p.14,臺北:智勝。
林淑姬,1992,薪酬公平、程序公平與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麗娟,2003,知識分享效能之研究-從資訊處理觀點,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邱林照,2003,電信客服中心之企業文化與知識分享關係之研究─以人格特質為干擾變項,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金承慧,2003,研發機構組織成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研究--以工研院研發人員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紀詩瑩,2002,企業員工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其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148-158,台北:巨流。
胡瑋珊譯,Daveport & Prusak著,1999,知識管理,臺北:中國生產力中心。
徐楊順,2001,知識分享意願、組織公平與信任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袁家瑜,2003,專業人員跨組織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以內部稽核人員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曹立立,2002,電信客服組織的知識分享與管理,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梁桂錦,2002,組織成員知識分享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資訊產品製造業研發人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郭進隆譯,Senge, P. M. (1990)著,1994,第五項修鍊-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下文化。
陳川正,2002,管理學的「個案研究」和「本土化的理論建構」的可能新方法-以「參與觀察法」和「紮根理論法」所初步建構的「非營利組織的認同管理」理論為例,第六屆兩岸中華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J1-J20。
陳淑錡,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識分享動機與知識分享行為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曾賢蕙,2003,組織文化因素對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意圖的影響,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盛榮,2003,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知識管理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超吾,2003,薪酬設計公平對員工態度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銘廷,2002,公務人員知識分享意願、組織信任與組織文化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囇莉、李茂興譯,S. P. Robbins著,1990,組織行為-管理心理學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
楊子江、王美音譯,Nonaka, I. & Takeuchi, H.(1995)著,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台北:遠流出版。
趙采虹,2003,組織內員工知識分享意願之探討--以統茂大飯店為例,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京偉譯,Arthur Andersen Business Consulting(1999)著,2000,知識管理的第一本書,臺北:商周。
劉建麟,2003,醫生間知識分享之研究-以醫學中心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清華,2002,台中市國際觀光旅館業員工知識分享意願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仁偉、黎士群,2001,「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秋季號1卷第2期:69-93。
鄭秋明,2002,資訊科技觀點之知識分享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黎士群,1999,組織公平、信任與知識分享行為之關係性研究-以Unix系統管理人員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簡吟芳,2003,終身學習機構的知識分享策略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英文部份:
Bostrom, R. P. 1989.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Systems Development Proces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16(5): 279-295.
Davenport, T. 1998. Successful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ject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Winter: 43-57.
Edward, S. & Gary, J.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Enhancing Learning &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Fraser, K. & Novak, J. 1998. Managing the empowerment of employees to address issues of inter-employee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work redesign.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5(3): 109-120.
Hendriks, P. 1999.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6(2): 91-100.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 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ew york: John Wiley.
Hidding, G. J. & Catterall, S. M. 1998. Anatomy of a learning organization:Turning knowledge into capital at Andersen Consult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5(1): 3-13.
Irmer, B. E., Bordia, P., & Abusah, D. 2002. Evaluation apprehension and perceived benefits in interpersonal and database knowledge shar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 OCIS: B1-B6.
Krauss, R. M. & Fussell, S. R. 1990. Mutu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s Effectiveness, Intellectual Teamwork: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operative Work: 111-145. NJ: Hillsdale.
Musen, A. M. 1992.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Sharing and Reuse. Computers and Bio-medical Research, 25: 435-467.
Osteraker, M. C. 1999. Measuring motivation in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Workplace Learning, 11(2): 73-77.
Pan, S. L. & Scarbrouhg, H. 1999.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actice: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11(3): 359-374.
Petrash, G. 1996. Dow's journal to a knowledge value management culture.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4(4): 365-373.
Senge, P. 1997. Sharing Knowledge. Executive Excellence, 14(11): 17-18.
Sveiby, K. 1997. The new Organizational Wealth. San Francisco: Berrett Koehler.
Tan, M. 1994. Establish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in systems design: An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0(4): 159-182.
Zack, M. H. 1999. 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Summer: 45-5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