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8111-11060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8111-110601
論文名稱
Title
在台灣與中國之間---李登輝的思想脈絡及其中國認識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Lee Teng Hui's Concepts anf His Awareness of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8-08
關鍵字
Keywords
國族認同、李登輝、自我認同、政治菁英、中國認識
Self Identity, Lee Teng Hui, Political Elites, Awareness of Mainland China, National Ident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2 次,被下載 147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474 times.
中文摘要
近代的台灣,受到不同的政權所統治,而被不同政權治理的經驗與歷史,也深刻地保留在島嶼人民的記憶中。自一九九0年代起,連一向主張中國國族認同的國民黨也因為國家機器的本土化,從原先堅持不退讓的立場,逐漸有了鬆動及放寬,因此一時之間台灣本土出現各種不同的國族認同或文化論述,進入一種國族想像解放的年代。

李登輝身為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成長於日本統治之下,卻於戰後接受國民政府帶來截然不同的政治氛圍;其從政生涯經驗了殖民、獨裁、威權及民主等不同的政府體制;求學生涯裡,因日本、中國及美國不同的教育文化開啟他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因西田幾多郎的場所哲學、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精神、基督教的教義、及馬克思主義及黑格爾式的思考邏輯加乘,賦予他不斷自我辯證的動能。事實上,李登輝的個人史,正是一部台灣近代歷史的縮影。

由於李登輝是台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治菁英之一,他對台灣認同的想法、他對中國的認識及定位,都會深刻地影響到台灣人民的歷史記憶以及群眾認同。因此,欲瞭解近代台灣史中,台灣人民的集體認同究竟是如何發展?如何變遷?未來又會歸屬何方?必須爬梳李登輝對中國的認識,以及其個人識想脈絡師承之所在。

本研究將透過研究李登輝成長時的台灣社會結構、還原大正、昭和時期的日治台灣社會、形塑他中國史觀的源流,以及其成年後的思想及經驗探究李登輝的認同究竟如何建構,不同階段的認同核心是否有所變化,其認同產生何種流轉?最後並比較同時期的台籍菁英的認同,藉以瞭解影響李登輝及台灣認同之源由。
Abstract
The experience and history shaped by various political group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Taiwan has left a significant mark in the hearts of the island’s citizens. Ever since the 1990’s, even the KMT, a party that had always regarded China ethnicity as the essence of localization, has gradually altered its insistence towards a less constrained attitude. As a result of this, the difference in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notion of culture emerges, leading Taiwan into an era of liberated ideas about national identity.

Lee Teng Hiu was the first citizen elected president of Rublic of China, Taiwan. He was brought up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but accepted the radical political changes brought b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fter the war. During his political career, he had experienced colonial, autocratic, authoritative, and democratic government systems. The combination of Japanese, Chinese, and American education during his academic pursuit had opened up his unique perspective of the world. Profoundly influenced by Kitaro Nishita’s topical philosophy, the samurai spirit of Nitobe Inazo, Christian doctrines, and Marxism and Hegel’s logical thinking, Lee found the motivation to authenticate his principles. In fact, the personal biography of Lee himself, is pretty much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rn history of Taiwan.

Because Le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political elites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his notion of the awareness of Taiwan and his comprehension and treatment of Mainland China also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people of Taiwan in terms of their memories of history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Thus, to understand how this collective identity had developed and transformed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aiwan, it is essential to scrutinize Lee’s awareness of China, and the origin of his learning.

This research seeks to discuss the formation of Lee’s concept of identity, whether or not the key of this identity has evolved, and how that sense of identity has roamed. This will be don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aiwanese social structure during Lee’s upbringing, restoring the Taiwanese society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of the Taisho and Showa dynasties, where the origin of h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Mainland China came from, and also his concepts and experiences during adulthood. Lastly, the same notion of identity of his contemporaries will be compared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origin of influence of the identity of Taiwan in Lee. After all, this sense of identity of the political elites will conceptualize, theorize, and the electoral issues will continuously influence the public no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us,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elite’s notion will allow the understanding the identity at a subterranean level.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摘要 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0
第四節 相關文獻探討 11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7
第六節 研究方法 19
第七節 章節結構安排 23
第二章 李登輝成長的時代背景--從大正到昭和 25
第一節 問題意識 27
第二節 文獻探討 2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4
第四節 政治上的異議 36
第五節 教育上的異議 40
第六節 社經上的異議 50
第七節 小結 57
第三章 李登輝史觀的政治思想源起 60
第一節 對身分認同的游移,面臨提攜、拋棄、改造所屬國族的選擇---西田幾多郎的影響 60
第二節 深沈內斂的內心準則---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精神 65
第三節 肩負使命、自我超越的基督教精神 71
第四節 黑格爾與馬克思思想的作用 74
從政治思想到中國認識 79
第五節 思想導向的中國認識 79
第六節 武士道的影響 83
第七節 基督教的影響 85
第八節 黑格爾的影響 88
第九節 馬克思的影響 90
第十節 西田幾多郎的影響 92
第四章 從中國認識到認同循環 97
第一節 認同循環的開始 97
第二節 解讀擔任公職前提及對中國的談話 99
第三節 分析出任公職期間對中國談話的變遷 107
第四節 彙整卸任公職對中國的談話 114
第五章 李登輝的認同循環再分期 117
第一節 生為日本人,成為中國人 118
第二節 從中國意識到臺灣認同 122
第三節 認同循環概念的補強 128
第六章 同時代菁英的比較 131
第一節 同時代臺籍菁英的比較 131
1. 檢驗彭明敏(1923-)的認同循環展現 131
2. 檢驗辜振甫(1917-2005)的認同展現 136
3. 檢驗林洋港(1927-)的認同展現 143
4. 檢驗史明(1918-)的認同展現 147
第二節 臺籍知識份子的認同建構因素與發展 151
第七章 結論 154
第一節 殖民的歷史脈絡 154
第二節 李登輝研究的貢獻 158
第三節 認同循環概念的貢獻 161
第四節 檢討與展望 162
附表 164
參考文獻 16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小林善紀,2001,《臺灣論》,前衛出版社。
小林峻一、加藤昭,2004年,《闇の男野坂參三の百年》。
上坂冬子著,駱文森及楊明珠譯,2001,《虎口的總統─李登輝與曾文惠》,先覺出版社。
中央日報編,1998,《李登輝理念的見證:中央日報86年度社論精選》,中央日報。
中央日報編,1999,《李登輝理念的見證:中央日報87年度社論精選》,中央日報。
古森義久,1998,《我的臺灣我的人生:李登輝總統訪談紀要》,中央日報。
丸山真男著、王中江譯,1980年5月,《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臺北:臺灣商務。
司馬遼太郎、李金松譯,1995,《街道漫步:臺灣紀行》,臺灣東販。
司馬嘯青,1998,《台灣世紀豪門:辜振甫家族》。台北:玉山社。
方孝謙,1994年4月,〈殖民地民族主義與1920年的日治臺灣──以”治警事件”及土語運動為例〉,《東吳社會學報》第三期,頁161─197。
方孝謙,2000年12月,〈一九二○年代殖民地臺灣的民族認同政治〉,《臺灣社會學研究季刊》,40期,頁1-46。
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陳培豐著,《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2006,頁62。
王曉波,2002,《臺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詩琅譯,1988年5月,《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稻鄉。
史明,1980,《臺灣四百年史上、下》,蓬島文化公司。
史明,2001,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獨立革命。台北:前衛。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1965年7月29日,《矢內原忠雄全集 第二十九卷書簡•補遺•年譜》,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申子佳、張覺明著,1993,《辜振甫傳:辜振甫的戲夢人生》,書華出版社。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2005,《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印,1946年12月,《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
交 流,1999年8月,<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李總統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交流雜誌》,第46期。
向山寬夫著,1999,《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福祿壽。
吉田茂著,陳鵬仁譯著,2006,《決定日本的一百年》,臺北:致良出版社有限公司。
伊田&#24985;家著,雷慧英譯,2004,《近代日本的歷史問題》,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伊藤潔,1996,《李登輝傳》,臺北:希望出版社。
李永熾,1997年11月30日,《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水牛。
李登輝,1995,《經營大臺灣》,遠流。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遠流。
李登輝、中&#23947;嶺雄,2000,《亞洲的智略》,遠流出版。
李登輝、小林善紀著,楊子瑩譯,2001,《李登輝學校的教誨》,臺北:先覺出版社。
李登輝口述、國史館著,2004,《見證臺灣:蔣經國總統與我》,台北:允晨文化。
李登輝著,蕭志強譯,2004,《武士道解題:做人的根本》,前衛出版社。
李登輝,2005,《新時代臺灣人》,群策會出版。
李登輝,2003,《慈悲與寬容─跨越希望的門檻》
李登輝,2009,《最高領導者的條件》,台北,允晨文化。
何鳳嬌,1991,《日據時期臺灣的糖業經營與農民爭議》,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洛,1996,《李登輝全紀錄1923-1996:李登輝先生與台灣的政治發展軌跡》,生活智庫出版。
林明德,1984,《近代中日關係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明德,1989,《日本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明德,1996,《日本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明德,2001,《日本通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林呈蓉,1998,《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臺灣文明開化的進程》,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林洋港著,1992,《政治與人生---我的處世哲學》,文經社。
林耀淞,2003,《李登輝與國民黨分裂》,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周玉蔻,1993,《李登輝的一千天》,麥田出版社。
周陽山主編,1998,《李登輝執政十年》,臺北:風雲論壇出版。
周佳榮,1994年6月,《近代日本文化與思想》,臺北:臺灣商務。
周婉窈,1989年10月,《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晚報。
吳叡人,2003年6月,《The Formosan Ideology: Oriental Colonialism and the Rise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1895-1945》,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論文。
吳玥瑜,1990年12月,《日據時期臺灣同化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論。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正中書局。
吳文星,1996年,〈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動日語運動初探〉,《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吳密察,1991,《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監修,2002年1月,《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三版二刷。
吳密察,1984,(福澤諭吉的臺灣論),《臺大歷史學報10、11期》,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
官麗嘉,1995,《誠信---林洋港回憶錄》,天下出版社。
若林正丈,1983,《臺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
若林正丈,1987,《日據時代臺灣籍民的中國結》,當代:九期。
若林正丈,1992,《臺灣分裂國家和民主化》,東京大學出版社。
若林正丈,1997,《蔣經國和李登輝》,岩波書店。
若林正丈•吳密察,2000年8月,《臺灣重建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2004年4月,《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交錯》,臺北:播種者。
洪宜勇主編,2004,《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南方朔,1994,《李登輝時代的批判》,臺北:風雲時代。
南博著,邱淑雯譯,2003年2月,《日本人論》,臺北:立緒。
胡淑裕,1987,《大眾傳播媒介塑造政治人物形象之研究—孫運璿、林洋港、李登輝之個案分析》,私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火炎,1995 年11月,〈「李登輝情結」與省市長選舉的投票行為—一項政治心理學的分析〉,《選舉研究》,第二卷第二期。
施正鋒,2000,《臺灣人的民族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
殷德惠,2003,《語言與權力:李登輝與民粹主義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翁明賢,1997,「從國際戰略觀點看我國的務實外交」,政策月刊,第25期,p6-7。
高日文,1963年6月27日,〈臺灣議會設置運動的時代背景〉,《臺灣文獻》15卷2期,頁24-46。
屠申虹,1994,《李登輝的一千零一夜》,書香文化事業。
郭正亮,1996,〈李登輝現象:政治領導與政治轉型〉,《東吳政治學報》,第六期。
郭弘斌,2005,《偉大的臺灣人----日據時期臺灣史記》,臺北:臺灣文藝復興協會。
張炎憲,1984,〈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八)》,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頁271-296。
張炎憲,2008,《李登輝總統訪談錄》,國史館。
張景明,2001,《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臺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育文化組。
張慧英,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天下文化。
張惠煌,1996,《兩岸關係演變之研究(1987~1995)—中共對臺政策與我國大陸政策的互動》,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
張曼溪著,1999,《林洋港的總統之路》,麥田出版社。
游秀齡,1982,《大學生對我國新起政治人物的映象研究—以臺籍政治人物邱創煥、林洋港、李登輝為研究對象》,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0~64。
連溫卿,1988年10月,《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
連溫卿,1943年11月15日,〈臺灣文化協會的發軔〉,《臺北文物》二卷三期,臺北文獻委員會。
許世楷著,李明峻、賴郁君譯,2006,《日本統治下的臺灣》,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信良,1995,《李登輝挑戰》,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佩賢,2005年3月,《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
程大學,1978,《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第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程大學,1978,《日據初期之鴉片政策》----第二冊,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陳菁雯等譯,陳義彥校閱,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著,《政治學方法論》,1998,頁63至77陳菁雯等譯,陳義彥校閱,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著,《政治學方法論》,1998,頁63至77
陳小&#20914;,2005,《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水逢,2001,《日本近代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陳水源,2000,《臺灣歷史的軌跡》----上冊,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陳水源,2000,《臺灣歷史的軌跡》----下冊,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陳明柔,1993年6月,《日據時代臺灣知識份子的思想風格及其文學表現之研究(1920~1937)》,淡江大學中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芳明,1998年,《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
陳芳明,1998年10月,《殖民地臺灣》,臺北:麥田。
陳秀武著,2004年4月,《日本大正時期政治思潮與知識分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書出版。
陳銘城,1992,《海外台獨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陳雅莉,2004,《李登輝:只要認同臺灣什麼黨都可以》,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
陳俊安,1995,《後藤新平之研究----以擔任民政長官暨滿鐵總裁時期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蓋武,2007,《李登輝主政時期(1988─2000)大陸政策演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
陳翠蓮,1987年6月,《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臺灣大學政治所碩論。
陳翠蓮,2002年12月23-24日,〈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殖民主義與現代性的再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陳艷紅,1987,《後藤新平在臺殖民政策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鵬光,2000,《李登輝時期大陸政策之研究》,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
黃子華,2003,《李登輝的治國理念與治國政策,1988─2004》,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黃天才、黃肇珩,2005,《勁寒梅香:辜振甫人生紀實》,台北:聯經出版。
黃文雄,2003,《被捏造的近現代史》,臺北:一橋出版社。
黃少梅,2003,《前總統李登輝卸任後之媒體形象: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三報相關事件報導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安然,2004,《李登輝與戰後臺灣憲法變遷》,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黃煌雄,1978年9月,《革命家─蔣渭水》,臺北:長橋。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黃美娥,2004年12月,《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人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化想像》,臺北:麥田。
黃正洽,2002,《日據五十年統治對光復後臺灣之影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2002,《臺灣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玉齋主編,2001,《臺灣年鑑》----第一冊~第六冊,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1994,《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昭堂,2002年5月,《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
黃昭堂著,張興國、黃英哲、王義郎譯,2005,《臺灣淪陷》,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康顯編,1987年,《近代臺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港大校外課程部。
黃頌顯,2003,《臺灣與日本關係史新論》,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黃俊傑、蔡明田合著,〈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人文學報》,第十六期,頁1-43。
彭明敏,1984,《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臺灣出版社。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編,1994,《彭明敏看臺灣》,遠流出版。
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蔡秋雄譯。台北:玉山社。
國史館,2008年5月,《李登輝總統訪談錄1-4冊》,張炎憲主編,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國史館主編。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楊中美,2000年2月20日,《李登輝v.s江澤民》,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楊碧川,1996,《後藤新平傳----臺灣現代化的奠基者》,臺北:一橋出版社。
楊碧川,1988,《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稻鄉出版社。
喜安幸夫著,蘇珊譯,1999,《臺灣--邁向民主的泱泱大國--》,臺北:中天出版社。
葉榮鐘,2000年8月,《日據下臺灣政治的社會運動史(上)(下)》,臺北:晨星。
葉榮鐘、吳三連、蔡培火等著,1971,《臺灣民族運動史》,。
曾健民,臺灣一九四六、動盪的曙光---二二八前的臺灣。
劉璟薇,2006,《李登輝時期臺灣對大陸經貿政策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駒&#36796;武,1996年3月,《植民地帝國日本&#12398;文化統合》,東京:岩波。
賴樹明著,1993,《林洋港傳》,希代出版社。
蔡培火、吳三連、葉榮鐘、陳逢源等人,1987年4月,《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
蔡錦堂,2002年10月,〈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13期。
蔡錦堂,2000,〈日本治臺時期所謂「同化主義」的再檢討--以「內地延長主義」為中心〉,《臺灣史蹟》36期。
藍博洲,2000,《共產青年李登輝:二進二出共產黨第一手證言》,紅岩出版。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1989,《臺灣總體相----人間&#12539;歷史&#12539;心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戴國煇,1994,《臺灣結與中國結》,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戴國煇,,2002《臺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戴國煇文集第六冊,臺北:遠流出版社。
羅吉甫,2004,《日本帝國在臺灣------日本經略臺灣的策謀剖析》,臺北:遠流出版社。
蘇新,1993年4月,《未歸的臺共鬥魂》,臺北:時報。
鶴見祐輔編著,1944,『後藤新平傳』----上冊,日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
鶴見祐輔編著,1944,『後藤新平傳』----下冊,日本:太平洋協會出版部。
Erikson, E.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Norton.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eoffroy, Claude,1997,台灣獨立運動:起源及1945年以後的發展,黃發典譯。台北:前衛。
Iran P., Mori Arinori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P.411.
Klapp, Orrin E. 1969. Collective Search for Identit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Serge, Dan V. 1980. A Crisis of Identity: Israel and Zion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fer, Boyd. 1972. Faces of nationalism : new realities and old myths.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Smith, Anthony D. 1983.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2nd ed. New York: Holmes & Meier.
Wheelis, Allen. 1958. The Quest for identity. New Yor:Norton.
W.G.Beasley著,葉延燊譯,1992,《現代日本的崛起----簡明日本現代史----1868~1989》, 臺北:金禾出版社。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