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09106-1345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09106-134552
論文名稱
Title
E世代閱聽人對媒體偏好之研究--以北、高二地區之青少年為例
The study of E-generation's media preferenc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5-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8-09
關鍵字
Keywords
生活型態、媒體偏好、傳播媒體、E世代青少年、媒體使用動機
broadcast media, media preferences, subjects’ lifestyle, E-generation youths,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3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近來由於網路科技的發達,造成傳播媒體類別的改變,而網路此一新媒體的加入,亦帶動現有的傳統媒體力求變革,以求生存。而媒體傳播方式的改變,促使資訊的傳播及取得更加快速且容易。E世代的青少年恰好處於一個經濟穩定、科技發展的時代,再加上社會、政治、傳統家庭型態的改變,使得青少年成為受市場日益看重的族群,其消費力及對家庭決策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本研究旨在瞭解研究對象對各類媒體的使用情形,而對媒體的使用情形包含了各類媒體的使用偏好、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間及最常使用媒體的地點等等。除了使用情形外,再進一步就研究對象的生活型態及媒體使用動機進行瞭解及分類,並探究研究對象其生活型態及媒體使用動機間是否有關聯性存在。最後則針對「是否因生活型態的不同或媒體使用動機的不同,而在媒體的使用情形上會有顯著差異存在」此一問題進行探討。
本研究的對象則為E世代青少年(即指13-22歲的青少年而言),且為便於進行問卷調查及考量資訊的豐富性及成本,選定台北及高雄二地(包含台北縣市及高雄縣市)作為抽樣進行的地區。而在媒體的範圍上,則由經常接觸的媒體中,選擇電視、報紙、雜誌、網路、廣播等五類作為進行媒體偏好及使用情形探討的對象。
本研究係以問卷調查的方式於台北、高雄二地區進行樣本資料的蒐集,在取得樣本資料後,針對樣本進行生活型態及媒體使用動機的分類及命名。經由因素分析後,其中生活型態因素分為四類,命名為「熱衷社團及交友型」、「流行時髦型」、「積極進取型」、「網路居家型」;而媒體的使用動機則歸納為三類,命名為「娛樂及同儕認同的需求」、「增進知能的需求」、「流行購物需求」。最後將所得各項資料,透過spss 10.0版軟體的協助進行各項統計分析,以驗證本研究的各項假設成立與否。
本研究結果發現青少年對各類媒體的偏好順序仍以電視居冠、網路次之。而在使用頻率上每天使用網路者佔受訪者的46.3%、每天收看電視者佔受訪者的41.0%。在使用時間上使用網路的時間達5小時及以上者佔24.0%、2-4小時者佔64.4%,收看電視的時間達5小時及以上者佔11.6%、2-4小時者佔72.1%。顯見在媒體偏好及使用情形上,青少年雖對網路的喜愛及依賴日深,但日常生活仍少不了電視。
若依本研究的抽樣地點-台北地區、高雄地區來加以區分,發現台北地區的青少年最常接觸的媒體類別為網路,而電視次之;高雄地區的青少年則恰好相反,顯見所處的環境、地區不同,對青少年的媒體偏好有所影響。另就青少年進行生活型態的分類後,發現不同的生活型態類別,其在媒體使用動機上有所差異存在;而不同的媒體使用動機,亦影響青少年的媒體使用情形。
綜合各項結論亦發現,網路、電視二類媒體仍是目前青少年所樂於接觸且投入許多時間在上面的,另外報紙、雜誌、廣播等則較偏向小眾媒體,多數青少年投入在另三類媒體的時間及次數亦明顯地較少。
Abstract
Recent advances in networking technology have led to a paradigm shift in broadcast media. The entry of the Internet as a form of popular media means that traditional media are now seeking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in a bid for survival. Changes in media broadcasting methods have made the spread and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faster and easier. Today’s youth of the E-generation live in an economically stable and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society. Changes in society, poli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family structure have made youth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market as their buying power and influence on family decisions have increased.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over how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utilize various types of media. Media utilization includes their media preferences, utilization frequency and duration as well as where they use it most often. Beyond utilization, the study goes on to examine and categorize the subjects’ lifestyle and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The study then seeks to discover if there are any links between the subjects’ lifestyles and their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Finally, the study examines the question of “Do different lifestyles or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lead to differences in media utilizatio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E-generation youths (i.e. young people aged between 13 and 22).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ase of conducting the survey,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and cost, Taipei and Kaohsiung (including their counties and citie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gions to be sampled. As for the types of media, the five common forms of TV, newspapers, magazines, the Internet and radio were selected for use in this study into media preferences and usage.
For this study, the collection of samples was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surveys in Taipei and Kaohsiung. After the sample data was acquired, the lifestyles and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were categorized and labeled. After factor analysis, lifestyle was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Socialization”, “Fashionable and Trendy”, “Pro-Active” and “Internet Home”;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these being: “Need for Entertainment and Peer Acceptance”, “Need to Increase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Need for Fashion Shopping”. Finally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subjected to statistical analysis using the SPSS 10.0 software in order to validate the study’s various hypothes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among youths the media preference was TV first, followed by the Internet. As for frequency of usage, 46.3% of those interviewed used the Internet every day while 41.0% watched TV every day. In terms of duration, those who used the Internet for 5 hours or more made up 24.0% while those who used it for 2 to 4 hours made up 64%. Those who watched TV for 5 hours or more made up 11.6% while those who watched for 2 to 4 hours made up 72.1%. This showed that when it comes to media preferences and utilization, despite youth’s preferences and increasing dependence on the Internet, TV remain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ir daily life.
By differentiating amongst the sampling locations of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youths in Taipei used the Internet most, followed by TV; the exact reverse was true for youths in Kaohsiung. This showed that their location and environment affected youths’ media preferences. When youth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lifestyle, different lifestyles resulted in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 variances; different media utilization motives also in turn affected how youths utilized media.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Internet and TV currently remain the types of media that youths are willing to use and devote a great deal of time to. Newspaper, magazine and radio by contrast made up a smaller segment with most youths having significantly less contact with these types of media and spending less time even when they do.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媒體的演變及類別 9
第二節 E世代閱聽人 19
第三節 閱聽人與媒介關係之理論 25
第四節 青少年的媒體使用偏好動機與行為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 42
第四節 問卷內容設計 43
第五節 資料分析步驟與方法 46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48
第一節 敍述統計 48
第二節 因素分析 60
第三節 人口統計變項與生活型態、媒體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 69
第四節 生活型態、媒體使用動機與媒體使用情形彼此間之相關分析 79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研究概述 83
第二節 研究討論 85
第三節 研究結論 89
第四節 研究應用 94
第五節 對未來研究建議 95
參考文獻 96
中文部份 96
英文部份 102
附錄一 問 卷 106

圖 次
圖2-3-1 ROSENGREN「使用與滿足」研究架構 27
圖2-3-2 MCLEOD AND BECKER「使用與滿足」理論架構 28
圖3-1-1:本研究架構圖 40

表 次

表1-1-1 2000至2005年台灣地區5大媒體有效廣告量 2
表1-1-2 媒體代理商網路發稿量統計 3
表2-1-1 1976至2004年台灣家庭電視、電腦設備普及率 12
表2-1-2 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台灣有線電視收視戶及普及率 13
表2-1-3 1966至2004台灣地區報紙訂閲量及新聞出版業統計 14
表2-1-4 1966至2004台灣地區雜誌出版業及訂閲量統計 15
表2-1-5 1983至2004年台灣地區電腦設備及網路用戶統計 17
表2-2-1 十二至廿四歲青少年之居住狀況 23
表2-2-2 十二至廿四歲青少年對目前生活的滿意程度 23
表2-4-1 生活型態之子構面 35
表3-3-1 台北、高雄二地區之抽樣地點及樣本數 43
表4-1-1 台北、高雄二地樣本分佈情形 49
表4-1-2 受訪者各類媒體使用頻率表 50
表4-1-3 受訪者各類媒體平均每天使用時數表 51
表4-1-4 受訪者對各類媒體使用偏好表 52
表4-1-5 受訪者最常使用媒體之地點表 53
表4-1-6性別與媒體使用偏好表 54
表4-1-7 年齡與媒體使用偏好表 55
表4-1-8 在學情形與媒體使用偏好表 56
表4-1-9 是否就業中與媒體使用偏好表 58
表4-1-10 是否與父母同住與媒體使用偏好表 59
表4-2-1 轉軸後的成份矩陣(第一次因素分析) 60
表4-2-2 生活型態第二次因素分析結果表 62
表4-2-3 生活型態共同因素表 64
表4-2-4 生活型態類別人數表 65
表4-2-5 媒體使用動機的因素分析結果表 67
表4-2-6 媒體使用動機共同因素表 68
表4-2-7 媒體使用動機類別人數表 69
表4-3-1 性別與生活型態類別之差異分析 70
表4-3-2 年齡與生活型態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1
表4-3-3 不同年齡層在生活型態之事後比較分析表 71
表4-3-4 居住地點與生活型態類別之差異分析 72
表4-3-5 在學情形與生活型態類別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2
表4-3-6 不同在學情形在生活型態之事後比較分析表 73
表4-3-7是否與父母同住與生活型態類別之差異分析 73
表4-3-8 是否就業中與生活型態類別之差異分析 74
表4-3-9 性別與媒體使用動機類別之差異分析 75
表4-3-10 年齡與媒體使用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6
表4-3-11 年齡在媒體使用動機之事後比較分析表 76
表4-3-12 居住地點與媒體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 76
表4-3-13 在學情形與媒體使用動機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7
表4-3-14 不同在學情形在媒體使用動機之事後比較分析表 77
表4-3-15 是否與父母同住與媒體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 78
表4-3-16 是否就業中與媒體使用動機之差異分析 78
表4-4-1 生活型態與媒體使用動機分佈表 79
表4-4-2 各類生活型態之媒體使用偏好表 80
表4-4-3 各類媒體使用動機之媒體使用偏好表 81
表4-4-4生活型態、媒體使用動機與媒體使用情形的相關性 82
表5-1-1 研究假設結論彙總表 9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份
王志仁(1997)。網路大調查:族群分析—上班族領先台灣網路。天下雜誌,198,124-129。
李金銓(1985)。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胤儀(2002)。電子報閱聽人生活型態與自我概念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宋思齊(1999)。台灣地區報紙市場生活型態區隔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沈文英(1996)。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理論之發展。廣播與電視,2(4),45-81。
邱瀅憓(1993)。蓄勢待發、潛力無限-青少年即將成為下一波市場目標。廣告雜誌,31,46-50。
周亦龍(1999)。媒體的做點。台北:動腦傳播。
林耿毅(1997)。有線電視閱聽者之人口統計變數、生活型態因素與頻道偏好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私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彥伶(2000)。2000年台灣地區廣播收聽行為大調查。廣電人,67,6-13。
林靜伶(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
林淑玟(2001:8)。e世代的「無障礙」觀。特殊教育季刊,78,8。
林呈達(2002)。寬頻網路「使用與滿足」研究-比較ADSL與Cable Moden之異同。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管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吳芬滿(2000)。網路廣播電台閱聽人生活型態與收聽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卓美玲(2001)。中小學生網路學習之使用與滿足。國立清華大學2001網路與社會研討會,新竹。
洪偉仁(2001)。網路品牌vs.傳統品牌:N世代的認知差異分析。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施香如(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沈迷之態度與行為研究。台北: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http://report.ice.ntnu.edu.tw/nscrepot/872511009015N。
胡立宗(1998)。《蘋果日報》「讀者要,我們就賣。」。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秦鴻志(2001)。高雄與台北兩市民眾報紙閱讀動機與行為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翁碧蓮(2004)。廣播聽眾收聽動機與情境關聯性之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徐佳士(198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正中書局。
徐佳慧(1998)。前仆後繼的新頻道。廣告雜誌,86,40-42。
高尚仁(1996)。「動機」,心理學新論,109-140。台北:揚智。
張桂娟(2003)。廣告訴求與廣告媒體類型對廣告效果之影響。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瓊華(2002)。廣告媒體類型與媒體接觸行為對廣告效果之影響-以網路廣告與電視廣告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張冠倫(1996)。生活型態與商圈惠顧之實證研究-以台南市為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張春興(1993)。「動機與情緒」,心理學,402-450。台北:台灣東華,二版四刷。
張源齊(1989)。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收聽FM廣播節目動機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肇松(1999)。資訊時代的媒體責任及配套機制。媒體、社會和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黃雅琴(1998)。台灣地區廣播電台網站資訊呈現之分析研究。傳播管理新思潮研討會-傳播、資訊與通信之整合(頁378-434)。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黃識銘(1999)。生活型態、消費態度與消費行為之關連性研究。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黃蘭雯(2001:176)。網路人際印象。e世代心理學,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主編。台北:桂冠圖書。
黃基祐(2003)。「E世代」的誕生:對「E世代」論述的知識社會學考察。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秋碧(1998)。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以世新、政大學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文杰(2003)。生活型態與媒體使用習慣的關係—以上海消費者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莊克仁(1998)。電台管理學-ICRT電台策略性管理模式。電台管理學。台北:中正。
莊淑芬(2003)。品牌共和國。人小錢大吞世代(譯序)。台北:商智文化。
許毓容(2001)。個人化線上促銷決策支援系統。朝陽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論文。
陳德欽(2004)。地方民營廣播電台與社區民眾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大台南地區調幅廣播電台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高雄。
陳雪芬(1999)。高中職學生對網路一夜情心動並行動。2000年10月20日,取自
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雪芬(2000)。網路“春色”蕩漾,學子難以抗拒。2000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冠惠(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
郭珍利(1999)。電視台網站使用動機與行為研究。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陶振超(1996)。台灣地區全球資訊網使用者調查。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陶振超(1999)。1999網路大調查—上網人口成長大幅趨緩。天下雜誌,223,298-304。
彭懷恩校審(1997)。大眾傳播理論Q&A。台北:翰林編譯。
曾淯菁譯(2003)。Martin Lindstrom & Nigel Hollis著。人小錢大吞世代。台北:商智文化。
馮建三譯(1995)。Morley, D.著。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沈迷現象之初探。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高雄。
葉華鏞(2001)。有線電視收視戶對於「購物頻道」收視動機收視行為與購買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葉維廉(1995)。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當代,52,40-60。
廖癸欽(1991:47)。資訊時代對中小學教育的衝擊。竹縣文教,3,47。
廖翔毅(2003)。報紙閱聽人生活型態與自我概念分析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澎懷恩(1999)。傳播與社會Q&A。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簡聰穎(1994)。地域性廣播電台之一般聽眾收聽行為分析與區隔-以大台南地區廣播市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簡妙如等譯(1999)。Taylor.L. & A.Willis著。大眾傳播媒體新論。台北:韋伯。
蕭富峯(1991)。廣告行銷讀本。台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銘均(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關尚仁(1997)。「台灣廣播事業的再生」,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鴻龍、李宜家、汪志堅(1999)。台灣地區網際網路使用人口調查。商業自動化研討會(637-647),台北,中興大學。
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1996)。傳播媒介經營與管理。台北:亞太圖書。
潘明君、李雅萍(2002)。我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達782萬人—迎接寬頻新紀元,寬頻用戶突破百萬。資策會HOW MANY。2005年3月25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_disp.asp?id=36
行政院主計處(2005)。中華民國統計年鑑。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2)。中華民國臺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4)。93年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2004)。社會指標統計。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編印(1997)。青少年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廣告雜誌編輯部(2003)。PC home Online 網路家庭2003年消費大調查。廣告雜誌,151,31。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1998)。1998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2004年12月11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1998/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1999)。1999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2004年12月11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1999/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0)。2000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2004年12月11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0/index.html
蕃薯藤全球資訊網(2001)。2001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2004年12月11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1/index.html

英文部份
Allor,M.(1988).Relocating the Site of the Audien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5.3:217-33.
Boethius, U. (1995). Youth, the Media and Moral Panics. In J. Fornas, & G. Bolin, (Eds.) Youth Culture in Late Modern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39-57.
Bauer,R.A.(1964). The Obstinate Audi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319-28.
Blumer, J.G.(1979). The role theory in uses an gratificat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6(1):9-36.
Bradbury, D., & Felesthal, N. (199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Audience for Cable Television?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nalysis of Cable Decliners, Basic Cable Subscribers, and Pay Cable Subscrib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tlanta, GA.
Babrow, A. S., & Swanson, D. L. (1988). Disentangling Antecedents of Audience Exposure Levels: Extending Expectancy-value Analysis of Gratifications Sought from Television New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5, 1-21.
Blick, K.H. & Kermit T.H.(1984). Motivational Explanations of Behavior.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Erikson,E.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
Engel, James F., Blackwellm Roger D., & kollat, David T.(1978). Life Style Research and Marketing Strategy. Consumer Behavior,(3ed.,pp.173-214).台北:華泰。
Funk, J. B., & Buchman, D. D. (1996). Playing Violent Video and Computer Games and Adolescent Self-concep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2), 19-32.
Feldman, S. D.,&Thielbar, G. W. (1975). Life styles: Diversity in American society (2nd ed.). Boston: Little Brown & Co.
Greeberg,B.S.(1974).Gratification of Television Viewing and Their Correlate for British Children. In Blumler,J.G. and Katz,E(eds.)The Use of Mass Communication: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alifornia:Sage,71-92.
Green,R.G.,Beatty, W.W., & Arkin, R. M.(1984).Human motivation:Physiological, behavioral, and social approaches.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Katz,E., Blumler,J.G. & Gurevitch,M. (1974). 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an overview. In J.G. Blumler & E.Katz(eds.)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Beverly Hills:Sage.
Kotler,Philip(1997).Marketing Management.(9ed.)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Kuchinskas, Susan(1999).Tune in to Internet Radio. Adweek,40, 118-125.
Kline,F.G.(1971).Media Time Budgeting as a Function and Demographics and Life Style. Journalism Quarterly,48, 211-221.
Lazer,W.(1963).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In Greyser,S.(ed.)Toward Scientific.pp.196-197.Marketing. Chicago:AMA.
Miller,T.E & Celemente,P.C.(1997).The 1997 American Internet user survey. Find/SVP〔On-line〕. Available:http://etrg.findsvp.com/internet/find.html Morahan-Martin,J.&Schumacher,P.(2000). Incidence in Human Behavior,16:13-29.
McQuail,D. & Windahl,S.(1993).Communication models:for the study of mass communication.(2nd).NY:Longman Publishing.
McLeod,J.M.,Becker,L.B.(1981).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In D.D. Nimmo & K.R.Sanders(eds.). Handbook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Sage.
McQuail,Denis, Jay G. Blumaler & J.R. Brown, (1972).“The television audience:a revised perspective”,in Denis McQuil,ed.,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 Harmondsworth:Penguin Surlin,H.Stuart(1986),Uses of Jamaican Talk Radio,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30., pp459-466
Palmgreen, P., Wenner, L. A. & Rosengren, K E.( 1985 ). Uses &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In K. E. Rosengren, L A. Wenner, & P. Palmgreen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 11-37.Beverly Hill, SAGE.
Plummer,Joseph T.(1974).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38, 33-37.
Rosengren,K.E.(1974).International News: Methods, Data, Theory,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II:45-56.
Reynolds,F.D., & Darden,W.R.(1974).Constructing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gac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Severin,W. J. & Tankard, J. W.(1997).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Mass Media. New York, Longman.
Sebald, H. (1984). Adolescent: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NY: Appleton-Centry Crofts.
Tapscott,D.(1996). 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McGraw-Hill Inc,New York,1996.
Thornton,A.,M.C. Chang & T.H. Sun(1984). Social Economic Chang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nd Family Formation in Taiwan. Demography, 21, 475-499.
Windahl, S.(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In C. G. Wilhoit & H. de Boo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 Beverly Hills,CA:Sage.
Williams,F. et al.,(1985). Grat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K. E. Rosengren, L. A. Wenner, & P. Palmgreen (Eds.), Media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Current Perspectives, 241-252.Beverly Hill, CA, Sage.
Walker, J. R., & Bellamy, R. V. (1991). Gratifications of Grazing: A Exploratory Study of Remote Control Use. Journalism Quarterly, 68, 422-431.
Wind,J.,&Gree,P.(1974).Some conceptual, measurement, and analytical problem in life style research, Life style and psychographics. Chigac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Weintraub, T. Neal (1971). Some Meaning Radio Has for Teenag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5, 147-15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4.212.145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4.212.145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