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0105-16522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0105-165226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
The Research on Classic Taiwanese Poetry in Nature Writing ------ from Ming Dynasty Zheng’s Reign to Qing Dynas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7-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8-10
關鍵字
Keywords
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自然詩
classic Taiwanese poetry, nature poetry, nature writ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31 次,被下載 849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3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494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研究--明鄭時期至清朝時期摘要


明鄭時期到清朝時期,台灣古典詩經過詩家的經營,留下無數璀璨的篇章,歷經三百多年來,朝代的更迭,戰亂的洗禮,尚能保存多數的詩篇。有些遺逸者,有心之士,又能從海外蒐羅備置,誠為天佑吾土,彰顯台灣古典詩,滋潤故土之功。台灣古典詩發展,其題材朝向新鮮、冒險、創意。其內容以自然寫作為載體,發展出台灣古典詩中最具特色部份,有精緻的物產詩、冒險的海洋詩、美感的八景詩,地震、風災、水患的天然災害詩、風土民俗的竹枝詞,有如博物誌將自然寫作和盤托出,認同這塊土地,共詠自然篇章。
台灣古典詩為這塊土地耕耘中,記錄著這份歷史,有「史詩」的成份,也為台灣留下歷史的軌跡,承受景物變化的感傷,天然災害詩的驚悚警惕。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中也成為記錄台灣的實象,貼近歷史,成為三百年台灣最重要的資源。
一、 自然寫作紀錄台灣的滄桑:
二、 詳加考察台灣動植物,記載最為詳實的自然詩寫作。
三、 渡海詩、海象詩中充分提供紀錄海洋的自然寫作。
四、 風災、水患、地震詩中,忠實記載自然災害。
五、 八景詩中呈現自然秀麗的風貌為詩人最佳代言。
六、 竹枝詞中描繪民俗、風土的自然情懷。
七、 自然風物成為黍離緬懷故國篇章。
台灣古典詩中自然寫作,常「情以物遷,辭以情發」,豐富的景象,隨著四季變動,台灣的政局,也常變動不安,詩家置身其中,關懷國事,藉物詠託,世事紛擾中不減其吟詠情趣。台灣古典詩風,實事求是,藉物託志,熱愛斯土,雖偏海角一隅,擁自然奇葩,特以台灣古典詩之自然研究,探其面貌,以存其真。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綸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說明及目的 1
第二節 「自然」定義及歷代自然詩的寫作 1
第三節 台灣古典詩的定義及研究範圍 7
第四節 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釋義 8
第五節 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的特質 9
第二章 台灣古典詩自然寫作形成因素 25
第一節 自然因素 27
第二節 社會因素 40
第三章 台灣古典詩詠物詩動植物的自然寫作 69
第一節 詠物詩動物的自然寫作 71
第二節 詠物詩植物的自然寫作 78
第四章 台灣古典詩山川、海象詩寫作 86
第一節 山川的自然寫作 86
第二節 海象詩自然寫作 96
第五章 台灣古典詩自然災害的寫作 99
第一節 地震的寫作 99
第二節 風災水患的寫作 102
第三節 海吼詩的寫作 111
第六章 台灣古典詩八景詩自然寫作 115
第一節 緣起 115
第二節 台灣八景詩的分析 115
第三節 八景詩的自然寫作 118
第四節 八景詩與現今景物之對照 123
第七章 結論 128
參考書目 13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 考 書 目:
一、 專書:
1.天下編輯處:《發現台灣》上、下,台北天下雜誌社,1992年1月
2.古遠清:《詩歌分類學》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9月
3.朱光潛:《詩論》,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2年
4.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5.吳靜宇:《老子義疏註》,高雄大眾書局,1978年
6.吳密察:《臺灣通史─唐山過海的故事》,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年
7.吳福助、楊永智編:《臺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月
8.吳福助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5月
9.吳福助編:《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月
10.吳瀛濤:《臺灣民俗》,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7年
11.李亦園:《臺灣土著的社會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12.杜正勝:《臺灣心,臺灣魂》,高雄河畔出版社,1998年
13.周駿富輯:《明代千遺民詩詠》,台北明文書局
14.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15.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北春暉出版社,2000年
16.洪英聖編著:《話說康熙臺灣輿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8月
17.洪敏麟:《臺灣地名沿革》,南投台灣省新聞處,1985年
18.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19.高賢治:《臺灣地區文獻會期刊總索引》,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年
20.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四月初版
21.張遵旭《台灣遊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22.許雪姬編:《台灣歷史辭典》,台北文建會,2004年5月
23.郭慶藩輯:《莊子集釋》,高雄復文書局,1979年
24.莊英章:《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彙編》,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88年
25.陳冠學:《老臺灣》,台北東大出版社,1988年
26.陳昭瑛選注:《臺灣詩選注》,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27.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台北臺灣學生出版社,1996年
28.陸傳傑:《裨海紀遊新注》,台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29.曹永和:《台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1997年
30.黃文吉:《中國詩文中的情感》,台北臺灣書店,1998年3月
31.黃永武:《中國詩學》,台北巨流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32.黃榮洛:《渡臺悲歌》,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33.楊雲萍:《臺灣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
34.鈴木質著:《臺灣蕃人風俗志》中譯本,台北武陵出版社,1991年
35.廖雪蘭:《台灣詩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36.劉勰:《文心雕龍》,台北學海出版社,1977年
37.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台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9月
38.劉克襄:《橫越福爾摩沙》,台北自立晚報社,1989年
39.劉峰松:《臺灣動物史話》臺灣文藝叢書五,高雄敦理出版社,1984年
40.劉還月:《臺灣歲時小百科》上、下,台北臺原出版社,1989年
41.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77年5月
42.顏崑陽:《古典詩文論叢》,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43.魏飴:《詩歌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44.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45.龔顯宗編:《沈光文全集及其研究資料彙編》,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二、學位論文:
1.王文顏:《臺灣詩社之研究》,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1979年
2.呂素端:《六朝文論中的自然觀》,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班,1994年6月
3.林淑慧:《黃叔璥及其《台海使槎錄》》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系研究所,2000年
4.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文研究》,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1980年
5.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師大國研所博士論文,1991年
6.徐慧鈺:《林占梅先生年譜》,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1991年
7.許尤美:《台灣當代自然寫作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班,1998年5月
8.陳丹馨:《台灣光復前重要詩社作家作品研究》,東吳大學中文所,1991年5月
9.劉麗卿:《清代台灣八景與八景詩》,中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0.陳虹如:《郁永河《裨海紀遊》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11.黃淑華:《劉家謀宦台詩歌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12.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中研所博士論文,1999年
13.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師大史研所碩士論文,1985年
14.蔡寶琴:《海音詩俗語典故之分析》,政大中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15.謝智賜:《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師大國研所碩士論文,1995年

三、報紙期刊論文
1.王家祥:〈我所知道的「自然寫作」和台灣土地〉《自立晚報》1992年8月28日至30日第19版
2.方美芬:〈有關台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60~2000)〉《文訊雜誌》185期(台北:文訊雜誌社),2001年3月
3.毛一波:〈臺灣的文學簡介〉,《臺灣文獻》,1976年3月。
4.池志澂:〈全臺遊記〉《臺灣文獻》24卷2期,1973年6月。
5.何素花:〈清初旅臺文人之臺灣社會觀察─以郁永河「裨海紀遊」為例〉,《聯合學報》13期,1995年12月。
6.宋文薰:〈史前時期的臺灣〉,《歷史月刊》,1989年10月。
7.徐杏宜:〈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博碩士論文分類目錄(1999~2002)〉《文訊雜誌》205期(台北:文訊雜誌社),2002年11月
8.徐泓:〈清代臺灣旱災史料〉,《清代臺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行政院國家防災科技研究報告,1983年)。
9.婁子匡:〈臺澎人物傳〉《台北文獻》直字六、七、八期合刊,1968-1969年。
10.郭安妮:〈試論孫元衡《赤嵌集》中的草木詩〉收入《第七屆南區五校中國文學系研究生論文研究會》,嘉義南華大學文學所,2001年4月
11.張明雄:〈康熙年間清廷治臺政策及其檢討〉,《台北文獻》直字第74期,1985年。
12.張明雄:〈明清之際臺灣移墾社會的原型〉,《臺灣文獻》,1989年12月。
13.盛清沂:〈朱景英與海東札記〉《臺灣文獻》25卷4期,1974年12月。
14.莊金德:〈清初旅臺學人著作的評介〉,《臺灣文獻》15卷1期,1964年3月。
15.陳正祥:〈諸羅縣志的地理學評價〉,《臺灣文獻》,1958年12月。
16.陳漢光:〈清代臺灣詩集彙目〉《臺灣文獻》10卷3期。
17.湯熙勇:〈清代臺灣文官的任用方法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80,(台北:中央研究院,1988年3月)。
18.湯熙勇:〈論康熙時期的納臺爭議與臺灣的開發政策〉,《臺灣文獻》直字114期,1995年12月
19.賀嗣章、廖漢臣:〈內地旅臺文人及其作品〉,《臺灣文獻》10卷3期,1959年6月。
20.黃仲襄:〈孫元衡的家世〉《台北文獻》十~十二期合併。
21.黃秀政:〈清初臺灣的社會救濟措施〉,《臺灣文獻》,1975年9月。
22.黃得時著、葉石濤譯:〈臺灣文學史序說〉,《文學臺灣》,1996年。
23.薛順雄:〈從清代臺灣漢語舊詩看本島漢人社會及習俗〉,《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學術研討會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5月。
24.黎仁:〈臺灣居民之生活習慣〉《臺灣文獻》10卷2期。
25.賴子清:〈臺灣詠史詩〉《臺灣文獻》9卷1期,1958年3月。
26.賴子清:〈臺灣詠物詩〉《臺灣文獻》9卷4期,1958年12月。
27.顏崑陽:〈自然〉《文訊》十九期,1985年,頁310~312

四、方志類
1.丁紹儀:《東瀛識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2.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文叢第90種,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1年
3.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4.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5.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6.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6月
7.《台灣通志》(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8.《台灣通志》(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9.《台東州采訪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10.朱景英:《海東札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11.江日昇:《臺灣外記》,台北文化圖書公司
12.吳子光:《台灣紀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13.佐倉孫三:《台風雜記》,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14.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15.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16.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17.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18.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19.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20.季麒光等《台灣輿地彙鈔》,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21.林豪:《澎湖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