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0106-10531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0106-105318
論文名稱
Title
地方政府跨域合作-北基與高高屏縣市垃圾處理之比較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Among Local GovernmentsComparing the refuse disposal in Taipei-Keelung and that in Kaohsiung City-County-Pingto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7-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8-10
關鍵字
Keywords
垃圾處理、地方政府、區域合作、府際關係、廢棄物
local government, waste, garbage disposal, Regional cooperati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4 次,被下載 266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661 times.
中文摘要
1980 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推動政府革新的運動風起雲湧,政府的角色必須面對嚴峻的挑戰而亟思轉變,隨之亦帶動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的重新調整,許多國家紛紛強調地方分權的重要性。我國自解嚴以來,台灣的政治社會逐步獲得解放,經濟社會與市民社會亦開始活潑化,整個社會充斥著急欲脫離韁繩羈絆的氣息。地方自治法制化後,由於民智大開,民主意識蓬勃興起,民眾已開始積極參與社會上與其關係密切之公共事務,而府際關係(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IGR)亦日益活絡複雜,問題也層出不窮,地方自治的發展已由傳統較為保守、狹隘、威權的舊地方主義轉變為開放、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協商及區域合作(Regional Cooperation)的新地方主義(new localism)。由於地方政府面臨民眾要求親切服務的挑戰日新月異,許多新興的地方行政事務,往往牽涉許許多多的跨區域業務,比如垃圾處理、河川整治、水資源管理、環境保護、大眾運輸、醫療等問題。這些具有高度互相依賴,跨區域合作的問題,有待地方政府從區域整合的觀點來加以管理及合作。因此,提升行政效率及效能,實有賴於加速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機制的建立。事實上,各國地方政府針對跨區域問題已提出不少解決策略,例如地方政府間的協議、協力等皆是。本研究主要針對府際間平行的互動合作關係,提出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並以北基與高高屏縣市垃圾處理模式之個案加以分析比較,希望對我國未來水平府際整合及跨區域合作發展有所助益,並期建立區域良好之互動模式,建構都會區整體發展的機制,作為我國未來跨行政區域治理問題的建議,以有效解決區域間之問題。
Abstract
Since 1980s, government reformation has become a trend all around the world. The role that government plays faced harsh challenges so that changes are of a m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engaged in adjustment as a consequence. Many countries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centralization of government powers.
Since the declaration of the ending of martial law, Taiwan has proceeded a serie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liberation. Economic society and citizen society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vigorous as well. The whole society has been accumulating energy and ready to take off.
After the legalization of local autonomy and the awakening of the people on their civil rights, democracy has already been a magic word. People enthusiastically participate in the public affairs they are interested i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hip (IGR),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issue getting more complicated and problematic.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utonomy is shifting from old, conventional, conservative, parochial, authoritarian localism to a new localism, which is open, interdependent, negotiating and regional cooperative.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request of people for more personal services, many local administrations usually deal with businesses that involve more than one region such as refuse disposal, river management, reservoir manage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ss transportation and health care. All these issues are highly interdependent and need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seek solution through the aspec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e key to the increase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li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As a matter of fact, many solution strategies aiming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were given by many a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world already.
This essay studied the parallel interac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nd provided a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solution. The case study included two examples, Taipei-Keelung and Kaohsiung City-County-Pingtong,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ir refuse disposal models. I hope this study could help to develop horizontal integration and cross-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 construct ideal interaction models among vicinity regions so as to build a mechanism for wholesome metropolitan development. As part of the foundation, this study may be referred to as a suggestion for effective solution on cross-regional issu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
-北基與高高屏縣市垃圾處理之比較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限制-------------------------------------------------------3
第三節 研究架構及流程-------------------------------------------------------6
第四節 研究章節安排----------------------------------------------------------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相關名詞界定----------------------------------------------------------11
第二節 相關文獻之研究-------------------------------------------------------14
第三節 相關理論之探討-------------------------------------------------------18
第四節 國外跨域合作之探討-------------------------------------------------22
第五節 國內垃圾處理跨縣市合作機制-------------------------------------36
第六節 垃圾清理跨區域合作之可能障礙及排除方式-------------------41
第三章 台北市與基隆市垃圾跨域處理之個案分析--------------47
第一節 合作背景誘因----------------------------------------------------------47
第二節 合作協商過程----------------------------------------------------------52
第三節 合作方式與原則-------------------------------------------------------54
第四節 合作簽約的法制化----------------------------------------------------56
第五節 合作的監督機制-------------------------------------------------------57
第四章 高高屏縣市垃圾跨域處理之個案分析---------------------61
第一節 合作背景誘因-----------------------------------------------------------61
第二節 合作協商過程----------------------------------------------------------64
第三節 合作方式與原則-------------------------------------------------------67
第四節 合作簽約的法制化----------------------------------------------------71
第五節 合作的監督機制-------------------------------------------------------72
第五章 北基與高高屏縣市垃圾處理跨域合作之比較---73
第一節 合作背景誘因----------------------------------------------------------73
第二節 合作協商過程----------------------------------------------------------75
第三節 合作方式與原則-------------------------------------------------------77
第四節 合作簽約的法制化----------------------------------------------------78
第五節 合作的監督機制-------------------------------------------------------8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結論-----------------------------------------------------------------------87
第二節 研究建議-----------------------------------------------------------------92

參考書目--------------------------------------------------------------------124


表 錄
表2.1 我國廢棄物之分類與定義………………………………………………13
表3.1 北基互惠合作前後垃圾處理成本比較表………………………………51
表3.2 北基垃圾跨域處理合作作業時間表……………………………………55
表4.1 高高屏區域聯盟共同聲明………………………………………………66
表4.2 高高屏地區焚化廠基本資料……………………………………………68
表4.3 高高屏縣市環境保護局跨域合作情形…………………………………70
表5.1 北基區域間都市垃圾處理緊急互助協議書……………………………80
表5.2 北基與高高屏縣市跨區垃圾處理模式綜合比較………………………84


附 錄
附錄一:受訪人員表--------------------------------------------97
附錄二:跨縣市合作模式之訪談大綱------------------------------98
附錄三:訪談(含電話訪談)記錄--------------------------------99
附錄四:直轄市及縣(市)政府互助合作處理一般廢棄物獎勵補助要點-119
附錄五:北基區域間都市垃圾處理緊急互助協議書-----------------12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 中文部分:
(一) 政府文件:
內政部。1993。日本地方自治法規暨地方財政法,施嘉明譯。台北:內政部 。
內政部。1995。德法地方自治法規彙編。董保城、張台麟譯。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1995。地方自治論述專輯第一輯。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1。地方自治團體跨區域事務行政契約之訂定研討會會議紀錄。台北:內政部。
行政院研考會。2001。全國行政革新會議:議題報告。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行政院研考會。2003。政府改造。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經濟部水利處。2001。高屏溪流域管理委員會執行計畫書暨設置要點。台北:經濟部水利處。
經濟部。2002。經濟部水利署台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組織條例。台北:經濟部。
經濟部。2002。經濟部水利署各區水資源局組織通則。台北:經濟部。
台北市政府。1994。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組織規程。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59。革新中的台灣民政。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計畫。2000-2004。高雄: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高雄市統計年報。2000-2002。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編印。
高雄市環保行政概況。1998-2003。高雄:高雄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二)書籍:
丁仁方、王慶輝。2001。政府與企業。台北:空中大學、二版。
丘昌泰。2000。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巨流出版社。
丘昌泰。1995。台灣環境管制政策。台北:淑馨出版社。
朱延智。2000。危機處理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志宏。1979。公共政策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
李培元譯。Howard J. Wiarda。2000。比較政治的新趨向。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李華美等譯,Earl Babbie著。 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台北:時英。
吳定。1989。公共政策個案集。台北:政大公企中心。
林水波。1999。政府再造。台北:智勝。
林水波。1984。政策分析評論。台北:五南圖書。
林水波、張世賢。1982。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圖書。
林鐘沂。2001。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鍾沂、林文斌譯。Owen E. Hughes原著。1999。公共管理新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尚榮安譯,陳禹辰校閱,Robert K. Yin 原著。 2001。個案研究。台北:宏智。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分析。台北:元照。
段家鋒、孫正豐、張世賢主編。1983。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胡康大。2000。歐盟主要國家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紀俊臣。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始末、設計、發展系論。台北:時英出版社。
紀俊臣。1994。市政管理與法制。台北:馬陵出版社。
許介鱗。1996。從日本地方分權體制的構築對台灣實行地方自治的借鏡。台北:台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
許志雄等。1992。地方自治之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孫本初審訂,許道然、劉坤億、熊忠勇、黃建銘翻譯,B. Guy Peters 著。 2000。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The Future of Governing: Four Emerging Models)。台北:智勝。
翁興利。1999。地方政府與政治。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陳陽德。1987。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洞察出版社。
陳立剛。1999。地方政府論叢。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恆鈞著。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台北:商鼎文化。
陳敦源。2002。民主與官僚新制度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陳恆鈞譯。Lester,J.&J.Stewart。2001。公共政策:演進研究途徑。台北:學富出版社。
陳坤森譯。彼得斯(B. Guy Peters)原著。1998。公共組織與管理:比較的觀點。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正修。2000。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一)地方自治概念;國外法制及都市篇。台北:學林文化。
張正修。2000。地方制度法理論與實用(二)。台北:學林文化事業。
黃炎東。1992。我國憲法中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黃俊英、廖達琪、丘昌泰、吳英明、杜金璋。1994年。政策諮詢制度之建立與運用。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黃榮護。1998。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黃錦堂。2000。地方制度法基本問題之研究。台北:翰蘆圖書。
黃錦堂。1995。地方自治法治化之研究。台北:月旦出版社。
彭懷恩。2000。台灣政治發展的反思。台北:風雲論壇公司。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趙永茂。2002。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舉特質。台北:翰蘆圖書。
趙永茂、孫同文、江大樹。2001。府際關係。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趙永茂。1998。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台灣地方政府的變革方向。台北:翰盧圖書。
劉同寧譯。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2002。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
劉毓玲譯,大衛.歐斯本﹙David Osborne﹚與泰德.蓋伯勒﹙Ted Gaebler﹚合著。1993。新政府運動(Reinventing Government)。台北:天下文化。
薄慶玖,2002。地方政府與自治。台北:五南圖書。
薄慶玖教授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1999。地方政府論叢—祝賀薄慶玖教授榮退論文集。台北:五南圖書。
蘇永欽。2002。地方自治—落實人民主權的第一步。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蘇詔勤。2002。共生-企業經營與地方政府的遊戲規則。台北:先知文化。
(二) 期刊論文:
仉貴美。2003。「全球化與地方化中我國地方政府之組織變革與發展」。考銓季刊,第33期,頁47-63。
丘昌泰。2002。「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七期,頁33-56。
丘昌泰。2000。『從公共政策過程的「中心論」到「邊陲論」:修憲後地方政府角色的變遷調整』。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14輯,頁385-415。
江岷欽。1998。『企業型政府新詮:美國「全國績效評鑑委員會」的啟示』。理論與政策,12(2):82。
汪明生、方之光。1998。「從地區行銷與多元公共決策的觀點探討高雄都會區經濟發展與開發建設的問題」。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四卷,第一期,168-181頁。
汪銘生、方之光。1995。「環境管理機能及其整合架構的研擬(三)」。永續發展季刊,第7期,38-41頁。
汪銘生、方之光。1995。「環境管理機能及其整合架構的研擬(二)」。永續發展季刊,第6期,44-49頁。
汪銘生、方之光。1994。「環境管理機能及其整合架構的研擬(一)」。永續發展季刊,第5期,9-12頁。
呂育誠。2001。「地方政府管理—結構與功能的分析」。第1、2、3章。
李允傑。2002。「新公共管理的願景與迷思:從兩岸行政改革談起」。理論與政策,第十六卷第63期, 頁。
李長晏。2003。「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重構與運作」。地方自治,頁30-41。
林水波。1993。「資源稀少性與地方政府的有效運作」。理論與政策,第七卷第3期,頁44-61。吳定。1994。「自力救濟與政策運作」。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五輯,頁598—606。
吳文彥。2002。「高雄城市發展的創新策略」。空間雜誌,第140期,頁42-44。
紀俊臣。2002。「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建構與推展」。考銓季刊,第32期,頁22-34。
許志雄。2000。「地方自治的普遍化與國際化」。律師雜誌,第244期,頁94-95。
曹俊漢。1998。「美國聯邦與地方政府權力分配之研究」。收錄於曹俊漢主,編,中美資源分配政策評估,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頁7。
張其祿、黃榮護。2002。「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空大行政學報,第12期,頁147-168。
曾怡仁、黃競娟。2000。「府際關係研究分析—兼論水資源管理個案」。公共行政學報,第4期(民國89年1月),頁241-257。
陳金哲。1994。「行政裁量的倫理基礎」。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五輯,頁723—748。
陳金貴,1990,「美國府季關係和府際管理的探討」,行政學報,22期,頁13-26。
陳敦源。民87。「跨域管理:部際與府際關係」。收錄於黃榮謢主編,公共管理,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頁226-269。
黃一峰。2000。「英國文官懲處及其救濟:行政倫理觀點的探討」。玄奘學報:社會科學專刊,第2期,頁295-310。
黃錦堂。2003。「論地方自治團體間之合作」。月旦法學雜誌,第93期,頁8-22。
黃錦堂。2003。「德國新治理模式之研究」。民主治理與台灣行政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6月21日),台北: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黃錦堂。2001。「行政區劃與地方自治」。中央與地方關係學術研討會(5月12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黃榮護、張其祿。2002。『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挑戰與策略展望』。空大行政學報,第12期,頁147-167。
黃國敏。2001。「政府再造與品質績效:影響地方首長連任之路與施政滿意度知政經因素分析」。中國行政,第69期,頁75-100。
黃紀、吳重禮。2000。「台灣地區縣市層級分立政府影響之初探」。台灣政治學刊,第4期,頁105-147。
黃書禮。1994。區域性環境管理,大專用書「環境規劃與管理」第十章,第10-1--10-36頁。教育部印行。
彭錦鵬。2003。「全觀型治理—理論與制度化策略」。民主治理與台灣行政改革學術研討會論文(6月21日),台北:台灣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系所聯合會。
彭錦鵬。2000。「英國政署之組織設計與運作成效」。歐美研究季刊,第30期,頁89-141。
趙永茂。2003。「台灣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的發展策略與途徑台灣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的發展策略與途徑」。兩岸地方政府管理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1月10日),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地方自治研究中心。
趙永茂。2003。「台灣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文獻回顧與策略途徑初探」。政治科學論叢,第十八期,頁51-69。
趙永茂。2002。「華人地區地方府際關係發展的幾個結構性困境—台灣個案的觀察分析」。前瞻新世紀:兩岸三地的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趙永茂。2001。「英國的府際關係」。府際關係工作會議論文(6月30日),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
趙永茂。2000。「法國區政府等體制對精省後政府組織變革的啟發-區政府與中間機關等理論的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4期,頁43-63。
趙永茂。1998。「地方政治生態與地方行政的關係」。修憲後地方政治與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5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台灣省政治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
趙永茂。1997。「地方政府組織設計與組織重組問題之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8期,頁183-212。
趙永茂、江大樹。1994。「地方自治團體的組織調整與革新」。國家政策雙週刊,第97期。
雷飛龍。1989。「對當前公共行政的困境之瞭解與說明」。中國行政,第46期,頁1-3。
廖達琪。2000。「精省以來的府際關係:失序或設計不出的秩序」。台灣政治學會主辦,「跨越2000年的政治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民89/12/09-10),頁1-26。
蔡忠翰。2002。「台灣地區政府組織調整變革之研究—以台北縣政府為例」。考銓季刊,第32期,頁46-59。
蔡宗珍。2001。「跨區域事務合作之法制模式探討」。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6月9日),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內政部。
蔡允棟。2001。「官僚組織回應力之研究:個案實證分析」。政治科學論叢,第十五期,頁209-240。
蔡啟清。1998。「論地方自治與中央地方政府關係」。研考報導,第32期,頁20—23。
劉順仁、謝永明。2001。「我國基層政府預、決算之差異與剖析」。主計月報,第550期,頁61-69。
薄慶玖。2002。「中央與地方關係」。考銓季刊,第30期,頁13-23。
(三) 碩博士論文部分:
王招惠。1987。「民間團體參與公共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長晏。1999。「我國中央與地方政府府際關係分析:英國經驗之學習」。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惠宗。1997。「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李翠華。1998。「都會區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高雄都會區之個案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芬姿。1980。「台灣反污染自力救濟行動與地方派系」。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進雄。2002。「地方政府管理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錦郎。1993。「高雄都會區產業變遷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志昌。1997。「高雄都會區實施成長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佐銘。1992。「我國各級政府間政策執行過程之研究—環境保護政策的分析」。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書彥。2000。「中央與地方關係之歷史檢視與改革之道」。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正言。1985。「公共政策影響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新。1994。「我國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慧珍。1980。「政策執行過程中機關間協調之研究—鎘米事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式毅。1990。「環境保護運動:六輕設廠政府、民眾、廠商互動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俊妹。2002。「我國行政區劃重新調整之研究—以都會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博碩。2003。「整合流域管理事權在行政組織法上的落實」。國立臺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
游慶忠。2001。「日本廣域行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喻銘鐸。1987。「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與政策執行: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婷媜。1997。「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過程中角色之探討」。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煌。1986。「中央與地方政治權力關係之轉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達。1999。「地方國家初探-相關論述的比較分析」。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崇田。2001。「政經變遷中我國府際關係的發展」。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鄭美賢。1998。「管制性政策執行之研究-中、韓兩國一般廢棄物回收政策之比較分析」。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雅仁。2000。「政府再造政策執行之分析:兼論中央與地方政策執行互動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榮華。1988。「政治溝通與自力救濟運動之研究—以鹿港杜邦及後勁五輕事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意琇。2002。「台灣垃圾跨區域處理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研討會論文:
丁仁方。1999。「基層民主與地方政府再造困境」。收錄於民主行政與政府再造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主辦(民國88年5月15日)。
丘昌泰。2000。「從公共政策過程的中心論到邊陲論-修憲後地方政府角色的變遷與調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暨企業管理教育中心。
丘昌泰。1999。『政府與市場:從行政科學典範變遷論「小而能政府」的建立』。行政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3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汪銘生、方之光、伯溫威廉。1998。「環境公共管理的範疇界定與基本架構之探討」。第八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
汪銘生、方之光。1994。「高雄都會區開發建設之環境風險知覺與其補償模式的研究」。國科會成果發表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
林鐘沂。1991。「論不可治理、統合主義與政策作為的實際」。民主基金會公共事務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徐仁輝、黃榮護、余致力。1997。「政府績效與行政革新」。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術研討會,(民國86年6月)。
江岷欽。2002。「英國政府治理模式變革之經驗分析」。專題演講(1月2日),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孫同文。2002。「政府再造與府際關係」。前瞻新世紀:兩岸三地的府際關係學術研討論文集。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主辦,5月18日。
黃榮護。2001。「全球化與全球政治對公共管理影響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計畫,計畫編號:NSC 90-2414-H-110-005。
黃榮護、黃東益、郭昱瑩。2000。「台北市政府多部門協力研究途徑初探」。世紀之約-統合性政策暨計劃管理研討會論文,(民國89年7月)。
陳立剛、李長晏。2003。「全球化治理:臺灣都會治理的困境與體制建構: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探究」。兩岸地方政府管理比較研究學術研討會(1月10日),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地方自治研究中心。
陳立剛。2002。「跨區域合作體制研究:跨區域政府組織的建立與治理挑戰」,收錄於《前瞻新世紀:兩岸三地的府際關係學術研討論文集》,南投: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主辦(民國91年5月18日)。
陳立剛。2001。「合作府際關係:跨區域管理合作模之分析及其策略」。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6月9日),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內政部。
陳立剛。2001。「府際合作關係研究:跨區域合作模式之分析及其策略」,內政部舉辦之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頁1-27。
廖達琪、陳閔翔。2001。「府際關係變動中的秩序建立----台灣『精省』前後現象的個案探討」府際關係學術研討會,9月7日,台北,東吳大學。
廖達琪。1996年。「地方永續發展的基本架構與行動策略」。地方永續發展研討會。高雄廿一協會。
趙永茂。2002。「華人地區府際關係發展的幾個結構性困境—台灣個案的觀察分析」,收錄於前瞻新世紀:兩岸三地的府際關係學術研討論文集,南投: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主辦(民國91年5月18日)。
趙永茂。2002。「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的發展方向」。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新野論壇座談會」,頁1-9。
劉廷揚。1999。「都市危機管理體系整合建構之初探—以高雄都會區為例」。第九屆環境管理與都會發展研討會,(1999年1月)。
劉坤億。2002。「地方政府治理機制的創新挑戰:市場治理模式的功能與限制」。淡江大學公行系:「地方自治變革與地方政府功能提昇」學術研討會論文,頁1-25。
(五) 研究計畫報告:
汪銘生、王俊秀、高明瑞、王鳳生等。1993。「垃圾清理示範區檢討及規劃之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計畫。
林峰田。2000。「高雄全球化資訊城市之推動方案」。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委託研究。
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3。「地方政府間策略性夥伴關係建立之研究」,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33輯。台北: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吳連賞、蘇淑娟等。1998。「高雄市都市環境規劃與具體發展方向之研究」。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執行。
吳英介、紀俊臣。2003。「地方自治團體跨區域事務合作之研究」。台北: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洪富峰等。2000。「大高雄都會區跨域合作行動方案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補助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執行。
紀俊臣。2003。「英、美、日對跨域自治事務之處理機制與經驗評析」。國政研究報告,計畫編號:憲政(研)092-030號。
高永光。2000。「建立處理都市政策重大爭議決策模式之探討」。台北市政府研究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許介鱗。1996。「中日縣市綜合發展計畫策略之比較研究」。省政研究發展叢書第八十輯。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研考會。
張世賢。1995。「中央與地方關係:傳統權力觀點之批判」。行政院內政部。
張清豐等。2000。「高雄2020年願景」。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亞太綜合研究院執行。
黃錦堂。2004。「台灣地區垃圾處理設施興建及區域性合作機制之規劃調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EPA -92-Y101-02-107。
黃錦堂。2002。「現行環境法律執行制度之檢討與改善措施」。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計畫,計畫編號:EPA -91-K101-02-206。
黃錦堂。1996。「台北市與中央權限劃分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彭光輝等。2000。「台北都會區重大都市發展課題:縣市合作之規劃研究」。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委託研究案。
趙永茂。2000。「地方政府層級簡化及其組織形態之研究」。行政院內政部。
陳文俊主持。1996。「高雄市未來重大市政需求民意調查」。高雄市政府研考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頁344。
陳文俊、黃志呈。2003。「台灣地區『一致政府』與『分立政府』之研究:民眾對地方府會合作衝突的認知與評價」。國科會委託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 91-2414-H-110-008、NSC92-2414-H-110-006。
陳立剛。2000。「府際關係之重建:英國、美國中央與地方政府之互動對精省後我國府際關係之啟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計畫。
陳立剛、陳陽德、余致力、王輝煌。2000。美國地方自治體制之研究。台中縣:台灣省諮議會。
莊暢生。1976。臺灣省縣市鄉鎮財政分析及問題之研究。省政研究發展叢書。南投縣:台灣省政府研考會。
趙永茂。1999。「法國區(省)制度發展過程之研究」。地方行政研究叢書第1輯。台北:行政院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廖達琪、黃競涓、曾怡仁。1999。「省制變革後府際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樊中原。2001。「地方制度法下地方自治權限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案。
鍾從定。2000。「如何改進縣市地方政府之經營管理以提昇行政效率之研究」。台灣省諮議會編印。

二、 英文部分
Bardach,Eugene,2000,A Practical Guide for Policy Analysis. N.Y.:Seven Bridges Press.
Hamilton, David K., (1999) Governing Metropolitan Areas: Response to Growth and Change, New York: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Leach, Robert & Percy-smith, Janie(2001)Local Governance in Britain, New York: Palgrav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