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0116-14473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0116-144734
論文名稱
Title
古漢語虛字「而」教學策略研究
A Study of the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Word ‘Er’ Teaching Strategi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7-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9-10
關鍵字
Keywords
古漢語虛字、虛詞、連詞、而字句型、教學策略、而字分類、而
the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word, sort of ‘er’, sentences of ‘er’, teaching strategies, ‘er’, function words, conjunc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7 次,被下載 15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52 times.
中文摘要
古漢語虛字「而」在高中國文中佔有一定的份量,然教學時卻不進行明確的文法教學,學生在判斷「而」的語意時,往往依賴白話語譯,但有時虛字「而」並不轉譯為現代漢語,使得判讀上遇到了困難。因此本文目的在透過明確、簡要的分類,引導學生從基本句型結構開始認識「而」字句,再進一步判斷它的語意。
本文研究範圍將以教育部頒佈的三十篇核心古文為主,將其中屬於連詞的「而」字句分類,並針對用例加以說明,找出簡明易懂的句型分析,並提出教學重點。最後統整所有類型的句型,及提出教學策略給教學現場的教師作為參考。
Abstract
The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word ‘er’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word in classical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But grammar teaching is unclearly in Chinese teachers’ class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usually rely on traditional exegesis. To help they learn the function words. Sometimes the classical function word ‘er’ doesn’t translate into mandarin. It’s not easy for students to interpret it. This study likes to assist students to read the classical Chinese function ‘er’ by a clearly and simply formation.
The study will analyze the conjunction ‘er’ in the ma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Pick up typical sentenc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lessons, and explain them in a simple way. At last, propos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teachers who in ne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古漢語虛字「而」的教學策略研究
目次

論文審定書………………………………………………………………………………………………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與架構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虛字「而」的語法功能及語意 …………………….…………………8
2.1 「而」前後連結的語法成分 ……………………………………………………………………8
2.2 「而」前後連結成分的語意關係 …………………………………………………………10
2.2.1王力、呂叔湘等人將「而」分為三種類型……………………………………11
2.2.2楊伯峻、何樂士等人將「而」分為四種類型………………………………16
2.3 小結 …………………………………………………………………………………21
第三章 教材分析 …………………………………………….………………………………24
3.1教育部頒布三十篇古文選文 ………………………………………………………………24
3.1.1 以時代角度觀察 ……………………………………………………………………25
3.1.2 以文類角度觀察 ……………………………………………………………………27
3.2 「而」字難度判定原則與教學順序 ………………………………………………………30
3.2.1 難度判定的原則 ……………………………………………………………………31
3.2.2 跨語言(文白)的難度判定 ……………………………………………………31
3.2.3 各文類「而」用法次數統計 ……………………………………………………34
3.2.4各冊次中各篇核心選文「而」字各類型出現順序…………………………37
3.3 小結 ………………………………………………………………………………………39
第四章 「而」的順承式及轉折式 ……………………………………………………………………41
4.1 「而」的順承式 …………………………………………………………………………………41
4.1.1 「而」的順承式用例分析 ………..………………………………………………41
4.1.2 「而」的順承式教學重點 ………………………………………………………44
4.2 「而」的轉折式 …………………………………………………………………………………47
4.2.1 「而」的轉折式用例分析 ………………………………………..………………47
4.2.2 「而」的轉折式教學重點 ………………..………………………………………49
4.3 小結 ……………………………………………………………………………………………52
第五章 「而」的並列式 …………………………………………………………………….………53
5.1 「而」的並列式用例分析 ……………..………………………………………….……………53
5.2 「而」的並列式教學重點 ……………..……………………………………………….………56
5.3 小結 …………………………….…………………………………………………………………58
第六章 「主.而.謂」的特殊句式 ………………………………………………………………59
6.1 「主.而.謂」句式研究概況 ………………………………………….………………59
6.2 「主.而.謂」為一陳述主題的句型 ………………………………………………61
6.3 核心選文中的「主.而.謂」句型用例分析 ……………………………………63
6.4 「主.而.謂」句型的教學重點 ………………………………………………………66
6.5 小結 ………………………………………………………………………………………………67
第七章 結語 …………….……………………………………………………………………………68
7.1 研究結果 …………………………………………………………………………………………68
7.2 連詞「而」教學建議 …………………………………………………………………….……69
7.3 研究侷限及未來展望 ……………………………………………………………….…………70
參考文獻 ………………………………………………………………………………………………71
附錄一──教育部頒布核心古文虛字「而」用例表 ………….……………………………73
附錄二──學生作文含「而」之句子 ………………………………………………………………95
附錄三──教育部頒訂95暫綱、98課綱國文科課程建議選文……………………………97


表次
表1-1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而」字釋義…………………………………………………2
表2-1「而」字各類型句式對照表 ………………………………………………….……………22
表3-1高中國文三十篇選文「而」字用例次數統計表 …………………………………25
表3-2 敘事文「而」字用例次數 …………………………………………………………………….28
表3-3 議論文「而」字用例次數 ……………………….……………………………………………29
表3-4現代漢語「而」字與古文「而」字對照表 ……………………………………………33
表3-5 敘事文「而」字各類型用例次數 …………………………………………….……………34
表3-6 議論文「而」字各類型用例次數 ………………………………….………………………36
表3-7 三十篇核心選文「而」在教科書各冊次數統計………………………………….……37
表3-8高一學生敘事文「而」字用例統計………………………………….……………….……39
表3-9 98學年度翰林版國中國文「而」字用例次數………………….……………….……40
表4-1「而」字順承關係用例次數 …………………………………………………………………41
表4-2 表示順承關係的文白「而」字對照表 …………………………….……………………44
表4-3「而」字表順承關係句式對照表………………………………………………………………45
表4-4 表順承關係「而」的句式用例……………………………………………………….……46
表4-5「而」字轉折關係用例次數…………………………………………………………….……48
表4-6 表示轉折關係的文白「而」字對照表………….……………………….……………………49
表4-7 「而」字表轉折關係句式對照表…………………………….….…….………………………50
表4-8 表轉折關係「而」的句式用例…………………………….…….……………………51
表5-1「而」字並列關係用例次數 …………………………………………………………………53
表5-2 表示並列關係的文白「而」字對照表 …………………………………………………….56
表5-3「而」字表並列關係句式對照表…………………………………….……………………….56
表6-1 「主.而.謂」句式對照表…………………………………….…………………………….66
表7-1 連詞「而」各類句型表 ………………………………………………………………………63

圖次
圖2-1 各家古文「而」分類關係圖 …………………………………………………………………22
圖5-1 「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句型 …………………………..………57
圖6-1 「貓比狗兇是會的」樹狀圖 …………………………………………………………………62
圖6-2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樹狀圖 …………………………………………..…………62
圖6-3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樹狀圖 ……………………………..……65
圖6-4 「莫不然也。而不早圖之,其與亡矣」樹狀圖 ……………………..……………65
圖6-5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句型 ………………………………………6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王力1943/2002,《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力1989/2005,《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文河編2014,《聚焦三十》,新北市:康熹文化事業。
吳春生、馬貝加2014,〈「名而動」結構補說〉,《中國語文》第2期:116-126頁。
呂叔湘1980/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5,《中國文法要略》,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宋洪民2009,〈也談「名而動」結構〉,《中國語文》第2期:184-187頁。
宋隆發等編2009,《98學年度國中國文翰林版課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
宋隆發等編2013/2015,《104學年度高中翰林版課本》六冊,臺南:翰林出版。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
馬建忠1898,《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2005,《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9,《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15,《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北:教育部。
梅廣2002,〈迎接一個考證學和語言學結合的漢語語法史研究新局面〉,何大安編《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楊伯峻、何樂士1989/2008,《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伯峻1981/2000,《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
楊榮祥2008,〈論「名而動」結構來源及其語法性質〉,《中國語文》第3期:239-246頁。
蒲立本著、孫景濤譯2006《古漢語語法綱要》”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北京:語文出版社。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1968/2002,《中國話的文法(增訂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劉修妏2013,《國、高中國文課程銜接教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鄭雅靜2003,《國小教科書文體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