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2109-11083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2109-110832
論文名稱
Title
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相關因素之研究
The Investigation on Creativity Related Factors of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12
關鍵字
Keywords
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學校環境、家庭環境
school environment, family environment,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creativ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7 次,被下載 220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203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都市原住民族學生成長在不同的家庭及學校環境,其創造力表現是否有差異,並且探究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創造力之間的相關性。本研究以便利取樣方式選取高雄縣市及屏東市102 位國中、64 位高中、126 位高職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中學生環境因素問卷」及「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為研究工具;問卷資料以獨立樣本t 檢定、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進行量化資料分析。問卷調查之後並選取四位創造表現較佳且其幼年成長環境不同的高中職學生,以進行實物操作及個別訪談,以獲取進一步訊息。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述:
一、都市原住民族高中生、國中生的創造力總分顯著高於都市原住民族高職學生。
二、都市原住民族女學生創造力的得分顯著高於男學生。
三、都市原住民族國中生在「家庭提供創造機會」得分顯著高於都市原住民族高職學生。
四、都市原住民族女學生在「家庭情感支持」、「學校情感交流」及「學校鼓勵支持」的得分皆顯著高於都市原住民族男學生。
五、父母親有較高教育程度的學生在「家庭提供創造機會」的得分顯著高於父母親教育程度較低的學生。
六、導師為非原住民者的學生在「學校提供創造機會」的得分顯著高於導師為原住民者的學生。
七、都市原住民族學生的創造力表現在「流暢性」、「獨創性」與「精密性」上顯著高於非原住民族學生;然而在「文字」表現上,則是非原住民族學生顯著高於都市原住民族學生。
八、個別訪談及實務操作發現,幼年居住的環境與創造力發展有密切相關。
九、家庭及學校環境較佳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其創造力顯著高於家庭及學校環境較差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
本研究之發現與建議,可提供資訊作為都市原住民族家長、教師、學校、教育行政事務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their growing environments. One hundred and tw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52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126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 the “Creativity Environment Scale” and “Torrance Creativity Thinking Test”.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were conducted on the quantitative data. In addition, 4 targeted students with the high creativity scores were tested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were interviewed after the survey. The main findings in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in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creativity than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2. Urban indigenous girl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creativity than urban indigenous boy students.
3.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reported that their “family provided creativity opportunitie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ndigenous students.
4. Urban indigenous girl students’ scores of “emotion support in family”, “emotion exchange in school” and “encourages exchange in schoo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oys’.
5. The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whose parents has high education level scored higher in the category of ‘’family provided opportunity’’ than students whose
parents were less educated.
6.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whose teacher were non-indigenous has higher scores in “school provided opportunity” than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with indigenous teachers.
7.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fluency”,“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than non-indigenous students, while non-indigenous students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verbal” than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8. After interviewing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early childhood upbring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ivity.
9. The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from better family and school environment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in creativity than those from less fortunate
environment. .
The finding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is research may be used for future researches on urban indigenous studen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I
目次…………………………………………………………………………………...V
表目次……………………………………………………………………………....VII
圖目次………………………………………………………………………………..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的內涵…………………………………………………………7
第二節 原住民族學生特質………………………………...…………….......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研究工具…………………………………………………………......27
第四節 實施程序……………………………………………………………..40
第五節 資料處理……………………………………………………………..42
第六節 研究限制……………………………………………………………..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初步資料分析………………………………………………………..44
第二節 都市原住民族學生與非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各向度表現之差異..45
第三節 人口變項與「創造力環境問卷」各分量表之關係………………..46
第四節 人口變項與「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各項指標之關係.…………..61
第五節 創造力環境問卷與「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各項指標之關係…67
第六節 作品評量與觀察訪談………………………………………………..7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77
第二節 建議…………………………………………………………………..83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85
二、英文部分…………………………………………………………………..89
附錄
附錄一 創造力環境問卷………………………………………………………92
附錄二 心理出版社同意書……………………………………………….......97
表目次
表3-4-1 創造力環境問卷家庭環境分量表所有題目之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32
表3-4-2 創造力環境問卷家庭環境分量表各向度內部一致性信度一覽表……...32
表3-4-3 創造力環境問卷學校環境分量表所有題目之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33
表3-4-4 創造力環境問卷學校環境分量表各向度內部一致性信度一覽表……...33
表3-4-5 創造力環境問卷家庭環境分量表因素分析表…………………………...34
表3-4-6 創造力環境問卷學校環境分量表因素分析表……………………….…..35
表4-1-1 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基本資料人數與百分比分布情形………….………..45
表4-2-1 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各向度百分比平均數與標準差……..………..46
表4-3-1 不同學校類別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各分量表
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48
表4-3-2 不同學校類別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各分量表
得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49
表4-3-3 不同性別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各分量表之
t 考驗檢定……………………………..…………………………………..51
表4-3-4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
「家庭環境」分量表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4
表4-3-5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
「家庭環境」分量表得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4
表4-3-6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
「家庭環境」分量表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57
表4-3-7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
「家庭環境」分量表得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7
表4-3-8 導師背景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
「學校環境」分量表之t 考驗檢定表……………………………………58
表4-3-9 學校好友背景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環境問卷
「學校環境」分量表之t 考驗檢定表……………………………………89
表4-4-1 不同學校類別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
各分量表得分之平均數與標準差……………………………..…………63
表4-4-2 不同學校類別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
各分量表得分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4-3 不同性別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Torrance 創造思考測驗」
各分量表之t 考驗檢定表…………………………………………………66
表4-4-4 幼年時期居住環境不同之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原住民文化特色」
t 考驗檢定表…………………………….……..………………………….67
表4-5-1 不同人際互動組別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得分之平均
百分比與標準差…………………..……………………………..…..……68
表4-5-2 不同人際互動組別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摘要表……..……………………………………..………..…………68
表4-5-3 不同家庭人際互動組別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得分之
平均百分比與標準差…..……………..……………………..……………69
表4-5-4 都不同家庭人際互動組別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0
表4-5-5 不同學校人際互動組別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在創造力得分之
平均百分比與標準差……………………………..………………………71
表4-5-6 不同學校人際互動組別的都市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1
表5-1-1 問題考驗的主要結果…………………………………………….…..……77
圖目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23
圖3-4-1 研究流程圖……………………………….…………..……………………41
圖4-6-1 S1 作品……………………………….…………..…………………………73
圖4-6-2 S2 作品…………………………..………………….………………………74
圖4-6-3 S3 作品……………………………..………………….……………………74
圖4-6-4 S4 作品……………………………..……………….………………………7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王柏元(1998)。台中縣國小原住民學童家庭因素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王慶齡(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朱慧清(2000)。從原住民兒童的學校成就談家庭文化的衝擊。原住民教育季刊,19,41-49。
李亦園(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
李亦園、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慧賢(1996)。原住民族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天泰(1996)。教育與文化評估。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臺北:五南。
吳怡瑄(2002)。主題統整教學、教室氣氛、年級及父母社經地位與國小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靜吉(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應用心理研究,15,17-42。
何志峰(1992)。高雄市國小山地生與非山地生在父母教養態度、自我觀念與人際關係之比較研究。台灣省教育研究論文研討會,6,3-1~3-45。
林幸台(1996)。資優學生鑑定與安置之檢討與改進芻議。資優教育季刊,60,2-7。
林麗惠(2000)。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的認知風格、推理表現與問題解決表現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平地國小學童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邱怡薇(1998)。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市阿美族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應用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2a)。「通情」才能「達理」?創造歷程的社會文化影響與人際互動機制之探討。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舉辦之「第六屆華人心理
與行爲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南港。
邱皓政(2002b)。創造力的人情困局:人際關係的遠近親疏對於創意表現之影響。論文發表於成功大學舉辦之「中國心理學會第四十一屆年會」,台南。
邱皓政(2005)。創造力的測量與共識衡鑑。教育集刊,30,50-73。
洪泉湖(2000)。臺灣原住民的教育問題與政策。政策月刊,58,17-21。
胡宗光、盧台華(2005)。國小原住民兒童創造潛能與創造性環境之研究-以阿美族為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313 -336。
高進來、林春治(2000)。高雄市中小學原住民教育政策規劃。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成果彙編。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莊立民(2002)。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以台灣資訊電子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啟文(2001)。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屏東市。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之語文政策分析,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1993)。少數民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張珮甄(2003)。國小五年級學童性別、出生序、家庭結構、情緒、創意個人特質與其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張嘉芬(1997)。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風格、創意教養環境與創造行為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1994)。山胞國民中小學訪視工作報告。台北:教育部委託花蓮師院。
教育部(1996)。原住民教育簡介。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郭玉婷、譚光鼎(2002)。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3),149-165。
郭寂莉(2003)。家庭環境與親子關係對兒童創造力的啟發與培養。蒙特梭利,46,64-67。
陳宗逸(1995)。家庭背景、教師行為、制握信念與國小學童創造思考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枝烈(1994)。排灣族山地國小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活動之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40,52-63。
陳枝烈(1996)。台灣原住民教育。 台北:師大書苑。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
陳淑惠(1996)。台灣地區學生創造力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年級、性別、教師教學創新行為、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與創意經驗、創造思考能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靜誼(2004)。創造力的社會文化環境因素探討。師說,178,39-41。
陳龍安(1988)。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陳麗華、王鳳敏、鍾才元、賴秀智(1997)。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159-186。
黃茂夫、高淑芳、胡悅倫、溫寶珠(1995)。原住民族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黃素秋(1997)。國小自然科教學班級氣氛與創造表現之評量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博碩士論文資訊網,86NTNT357600。
黃惠慈(2000)。原住民社區家庭教育推廣的工作模式,原住民教育季刊,19,20-40。
葉玉珠、吳靜吉、鄭英耀(2001)。性別、產業型態及創造經驗與創意相關的個人特質、家庭及學校因素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學報,82,125-160。
楊智先(1999)。教師工作動機、選擇壓力、社會互動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坤源(2001)。創造力的意義及其影響因素簡介。科學教育月刊,239,3-12。
楊肅棟(1997)。原漢族別、智力與國小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東台灣研究,2, 197-216
董奇(1995)。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台北市:五南。
賈馥茗(1976)。英才教育。台北:開明書店。
詹志禹(2002)。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從小學教育環境與脈絡來考量。學生輔導,79,32-47。
詹秀美(1990)。影響創造力的環境因素。資優教育季刊,34,15-20。
蔡文山(2006)。學校多元文化教育的實踐理念與方向。研習資訊,23 (1),103-108。
蔡中涵(1996)。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評論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教改通訊,21,42-43。
鄭英耀、王文中、葉玉珠(1998)。創造思考的相關因素,技術創造力特性與開發研究研習會,政治大學電算中心,台北。
劉翠秀、書耀波(2008)。中學生自尊與人際關係發展研究。繼續教育研究,9。103-105。
盧台華(1996)。特定族群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0,8-17。
盧雪梅(1990)。創造思考之人格特質研究。創造思考教育,2,19-20。
薛惠萱(1993)。都市山胞家長之社會支持網絡與其社會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鍾娟兒(1981)。問卷法之研究。台灣教育,370,16-17。
羅一萍(1996)。父母的傳統性、現代性、管教方式與兒童的創造力相關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羅淑貞(1996)。原住民國小班級學習環境及其相關因素之硏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譚光鼎(198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Amabile, T. M. (1988). A modle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 (Ed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23-167.
Amabile, T. M. (1996). Creativity in contex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Ambrose, M. L. and C. T. Kulik (1999). Old friends, new face: Motivation research in 1990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5(3), 231-292.
Arieti, S. (1976). Creativity: The magic synthesis. New York: Basic Book.
Bhawuk, D. P. S. (2003). Culture’s Influence on Creativity: The Case of Indian Spiritual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7 (1), 1-22.
Buel, W. D. (1965). Biographical data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eative research personn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49, pp.318-321.
Csiksentmihalyi, M. (1996). 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W. Norton.
Fleith, D. S. (2000). Teacher and student perceptions of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Roeper review, 22(3), 148-153.
Gardner, H. (1988). Creativity :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8-26.
Guilford, J. P. (1950).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 p.444-454.
Gruber, H. E. (1989). The evolving systems approach to creative work in creativity people at Work, Wallace, D. B. and Gruber, H. E. edito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utiva, C. L. (1991). Creativity differences between reservation and urban American Indians. Journal of American Indian Education, 31 (1), 33-52.
Simonton, D. K.(1988). Creativity, leadership, and chance. In R. J. Sternberg (Ed.),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pp.386-427).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monton,D.K. (1975). Sociocultural context of individual creativity: A transhistorical time-series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 1119-1133.
Sloane,K.D. (1985). Home influences on talent development. In B. S. Bloom (Ed.),
Development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Y: Ballantine Books.
Spindler, G. D., & Spindler, L. (1983). Anthropologists view American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logy, 12, 49-78.
Starko, A. J. (1995). Theories and models of creativity. In A. J. Starko (Ed.),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pp.21-59).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s.
Starko, A. J. (2001).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ternberg, R. J.& Lubart, T. I.(1995). Defying the Crowd. Cambridge: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 NY: The Free Press.
Taylor, M.P. (1988).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long-ru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using cointegration techniques. Applied Economics, 20, pp.1369-1381.
Torrance, E. P. (1962). Guiding creative tal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Torrance, E. P. (1972). Can we teach children think creativity?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Triandis, H. C.(1996). The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syndro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4), 407-41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