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3108-11322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3108-113229
論文名稱
Title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之研究
The Developement of Characteristic Schools : A Study of Primary Schools in Penghu Coun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8-13
關鍵字
Keywords
學校創新經營、特色學校、澎湖縣、國民小學
Primary schools, Characteristic schools,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Penghu Coun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0 次,被下載 185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856 times.
中文摘要
少子化的趨勢,影響到學校經營的危機;尤其澎湖縣島嶼分散,離島學校又屬較弱勢之群體,廢併校對整體教育的發展將是一大障礙,必須思索特色學校的發展模式,充分運用小班小校的優勢條件,結合社區特有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歷史資源,建構出場域課程的特色創新教學,以提昇教育的價值與經營的邊際效益,讓學習更生活化、更能提昇競爭力。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統探究澎湖縣國民小學發展特色學校創新經營的策略,及轉型經營的關鍵因素,並提出結論與建議,以能超越存與廢的二元思維,尋求多元存在形式與可能性。
本研究使用質性研究深度訪談進行之。採立意抽樣訪談校長、老師(含括澎湖本島與離島,及鄉市的區域代表性。)、教育行政機關相關業務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就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的宏觀看法,歸納出發展的定位與策略。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壹、澎湖縣國民小學轉型發展為特色學校的關鍵因素
一、行政管理的運作,應強調軟硬體教學設施的規劃、改善與充實;領導者須具備正確的理念、共識的凝聚、彈性運用人力與教師專長的結合、運用績效責任給予適時的激勵等策略。
二、特色課程設計與教學的創新,應建立教師教學課程專長,及透過專業團隊
規劃課程與自評;資訊融入教學及e化教材設計,建構網路平台;特色課
程的內容規劃應以地方特色資源為重點。
三、知識分享創新經營策略,須改善心智模式,營造出學習型組織;建置網頁形成知識管理平台的方式,經由分享與激勵,提昇教師專業能力。
四、策略聯盟的整合,學校間以鄉市為區域單位,形成鄉的特色群;與異業結盟,必須要凝聚共識,在互利的條件下,教育與產業間建立夥伴關係。
貳、澎湖縣國民小學發展特色學校創新經營的策略
一、短程目標:提昇教師專業知能,整合相關人力資源,將文化材轉為教育材,深化在地資源與文化價值。
二、中程目標:發展策略聯盟,建置網路學習平台,擴大行銷;延伸學習場域,建構產業課程化,課程產業化。
三、長程目標:結合環境教育、鄉土教育,創新特色遊學模式。
本研究並提出包含對教育行政機關應能編列經費補助,成立特色學校推動小組,建立有效評鑑機制;對學校應能掌握特色學校課程概念,營造學習型組織及強化校際間策略聯盟機制;對校長應能具有創新經營的理念及以身作則之建議。
Abstract
The trend of low-birth rate is a crisis for schools to run. Especially for the schools, the doomed disadvantaged ones, in off-shore islands in Penghu County, an archipelagic county in Taiwan, to be closed or merged could be a huge barrier for the education-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think out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haracteristic schools, and make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small-scale in schools and classes to combine the speci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historical resources, and then construct a special and innovation regional program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value of education and operate marginal profi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characteristic schools’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the critical successful factors on the transforming of primary schools in Penghu County. Finall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will be made to find other ways rather than “keep” or “abolish” the schools.
The study use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depth interviews as an applied method. We adopt the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to sample from the principals, teachers (including the mainland and the off-shore islands of Penghu, and the representative areas of townships and cities), superintendents who deal with correlative affair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s, the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Our finding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1.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primary schools transforming into characteristic schools.
i. The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should stress on the planning and improvement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e leaders must possess the right opinions, and use strategies to cohere common consensus, to make use of teachers’ specialty elastically and give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properly.
ii. Special programs and teaching design should be planned by a professional group in an innovative way.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platform must be constructed and integrated with teaching. The contents of program should focus on the local characters.
iii. Knowledge sharing is important. They must build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improve their mental models. The website is the way to be used as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the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could be improved by knowledge sharing and invigoration.
iv. The integra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Schools are divided by townships to form a characteristic group.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industrial circles could become fellowship in a mutual beneficial condition.
2. The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schools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s in Penghu County.
i. The short-term target: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kill of teachers,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resource.
ii. The mid-term target:To develop a strategic alliance and construct a learning platform by network.
iii. The long-term target:To combine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local cultural education and invent a special travel study model.
The study also advances that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organization should subsidize to establish a group to promote the characteristic schools. The schools should become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alliance between schools. The principal should have a innovative management opinion and to teach by personal exampl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
第四節 名詞釋義……………………………………………………………4
第五節 研究流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澎湖縣國民小學教育發展概況……………………………………7
第二節 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發展 ……………………………………… 13
第三節 特色學校發展與效益評估 ………………………………………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4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 47
第一節 訪談結果分析 …………………………………………………… 47
第二節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策略(TOWS)矩陣分析…76
第三節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策略行動 ………………… 89
第四節 綜合討論 ………………………………………………………… 9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5
第一節 結論 ……………………………………………………………… 95
第二節 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3
中文部分 ……………………………………………………………………103
英文部分 ……………………………………………………………………106
附錄一:專家學者意見統計表 ………………………………………………107
附錄二:正式訪談題綱 ………………………………………………………108
附錄三:訪談逐字稿 …………………………………………………………112
表 目 錄
表2-1-1 澎湖縣國民小學教育概況 ………………………………………… 7
表2-1-2 出版鄉土教材一覽表 ………………………………………………10
表2-3-1 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實施策略 ……………………………………28
表2-3-2 教育部96年評選特優特色學校成果………………………………33
表3-3-1 被訪談人員基本資料名冊表 ………………………………………42
表3-4-1 專家效度名單 ………………………………………………………45
表4-1-1 推動特色學校發展在政策面應有的具體配套措施分析表 ………50
表4-1-2 發展實踐特色課程時,自然與人文資源扮演角色分析表 ………52
表4-1-3 學校應如何進行結合社區資源多元管道的溝通運用分析表 ……54
表4-1-4 學校與社區互動遭遇困難的因應策略分析表 ……………………56
表4-1-5 澎湖縣各級學校間可進行的策略聯盟型式分析表 ………………58
表4-1-6 推動策略聯盟的具體作法分析表 …………………………………60
表4-1-7 與異業結盟的策略分析表 …………………………………………62
表4-1-8 轉型經營為特色學校在軟硬體教學設施的具體措施分析表 ……64
表4-1-9 推動特色學校發展應如何來組織經營團隊分析表 ………………66
表4-1-10 學校應如何去進行特色課程的設計與統整分析表 ………………67
表4-1-11 學校可運用哪些策略展現特色課程的獨特性分析表 ……………69
表4-1-12 贊成學校推動特色課程的理由分析表 ……………………………70
表4-1-13 特色課程內容規劃的重點分析表 …………………………………72
表4-1-14 學校應如何建立有效的機制以營造出學習型組織分析表 ………74
表4-1-15 學校應如何運用科技設備來輔助知識分享的成效分析表 ………75
表4-2-1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內部環境優勢認知整理表 …77
表4-2-2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內部環境劣勢認知整理表 …79
表4-2-3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外在環境機會認知整理表 …81
表4-2-4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外在環境威脅認知整理表 …84
表4-2-5 特色學校發展TOWS矩陣分析表………………………………… 88
表4-3-1 澎湖縣國民小學推動特色學校發展策略行動 ……………………90
圖 目 錄
圖1-3-1 研究流程圖 …………………………………………………………6
圖2-3-1 學校創新經營實施步驟架構圖……………………………………18
圖2-3-2 特色學校經營目標圖………………………………………………26
圖2-3-3 特色學校的經營策略圖……………………………………………27
圖3-1-1 研究架構圖…………………………………………………………4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第9版)。台北:五南。
中央社報導(2006)。專家:破除資優班迷思 須解決根本問題。民國95年6月12日。
王世錦(2001)。特色學校應有嚴格科學內涵。2006年3月22日,取自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http://www.edu.cn/20011019/3005730.shtml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網頁,http://www.ccda.org.tw。
言宏(2005)。如何創建特色學校。取自中國現代學校制度網http://www.xdxx.com.cn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林天祐(1997)。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教育資料與研究,19,28-32。
林志成(2007)。變革挑戰下的學校文化創新經營策略。載於教育部主編96年特優學校特色遊學發表暨學術論壇專輯。
林進山(2006)。特色學校的教育建構與應用-以平溪國小為例。北縣教育季刊,57,17-20。
林清江(1994)。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的關係。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改通訊,3,5。
林義屏(2001)。市場導向、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間關係之研究:以科學園區資訊電子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筱瑩(2005)。臺北市國民中學創新經營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孟儀、林妙玲(2006)。面對裁併566所偏遠小學如何解套。遠見雜誌,243,186。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姚欣宜(2005)。臺北縣國民小學學校支持創新經營與學校創新氣氛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嬡慧(2006)。澎湖縣推動94年度創造力教育成果報告書。澎湖縣望安國中。
徐文濤、鄭福妹(2006)。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北縣教育季刊,57,28-31。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理論部分。臺北市:五南書局。
教育部(2002)。創造力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06)。http://rs.edu.tw/
教育部(2007)。96年特優學校特色遊學發表暨學術論壇專輯。
教育部(2007)。在地遊學.發現台灣Discover Formosa-100條遊學路線南區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力。收錄於九十二年度學校行政人員專業發展:精緻學校經營研習班手冊37-43。臺北: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張明輝(1999)。九○年代中小學學校教育革新之策略與展望 。輯於國立臺灣師大教育系主編:教育研究集刊第43輯,頁103-137。台北:師大書苑。
張素真。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定位與釐清。2007年12月10日取自台北市延平國小網頁www.ypps.tp.edu.tw/teacher1/R002.htm
郭添財(1991)。台灣省南部地區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編著(2006)。到鄉村遊學。台北:稻田。
郭雄軍(2006)。經營特色學校,27。台北縣坪林鄉漁光國民小學。
張憲庭(2006)。特色學校經營之理念與策略。北縣教育季刊,57,32。
湯志民(2006)。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5,59-72。
黃明豐(2006)。教育界的藍海在那裡。南縣國教,23,78。
曾坤輝(2007)。臺北縣「特色學校」課程發展之研究—偏遠小學的危機或轉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子超(1996)。澎湖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合併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德音國小(1995)。倡導開放教育展現教育新活力。載於尤清主編,臺北縣教育改革經驗(185-187)。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蔡培村(1996)。學校經營與管理。高雄市:麗文。
蔡啟通(1997)。組織因素、組織成員整體創造性與組織創新之關係。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潘文忠(2006)與你分享學習的真、教育的善及北縣的美。載於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編著,到鄉村遊學。台北:稻田。
劉創任(2006)。極東之星-台北縣福連國民小學特色學校。北縣教育季刊,57,67。
澎湖縣政府(2005)。澎湖縣政府1997-2005縣政建設成果專輯,299。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2006)。澎湖地質公園—自然地景與生態保育篇。澎湖縣政府。
澎湖縣政府主計室(2007)。民國96年應用統計分析—澎湖縣教育發展概況。http://163.29.98.27/auditing/analysis.php
鄭福妹(2006a)。偏遠地區小型學校創新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縣特色學校方案參與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福妹(2006b)。從臺北縣特色校談起。載於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編著,到鄉村遊學(17)。台北:稻田。
鄭福妹(2006c)。課程教學創新。載於郭雄軍、陳木城、李麗昭、鄭福妹編著,到鄉村遊學(26--27頁)。台北:稻田。
賴士葆(1996)。商學總論。台北:麥田。
賴金河(1999)。臺北縣開放教育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小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延根(2004)。國民教育階段學校創新經營的限制因素與解決策略之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5(2),76-87。
濮世湋(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簡文娟(1998)。組織創新氣候評鑑量表之建立-以高科技產業為實證研究對象。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顏火龍(1994)。台灣省公立國民小學小型學校合併模式之研究,南投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顏秀如、張明輝(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3。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份
Christensen,C.M(1997).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Holt, K.(1988).The role of user i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vation, 12(5),53-56.
Kanter,R.M.(1988).When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structural, collective, and social conditions for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0, 169-211.
Marsh, C. (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Falmer.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Falmer.
Mohr, L.(1969).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3,111-126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