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4106-22534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4106-225344
論文名稱
Title
魏晉士人之身體觀
The body concept intelligentsia of the Wei-Jin Dynas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8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6-0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8-14
關鍵字
Keywords
禮、社會、樂生、中人、氣、自然、身體、魏晉、欲望、貴我
Chung-Zen (mediocrity), Body, Wei and Jin Dynasties, Chi, nature, society, Le Sheng (carpe diem/seize the day), Gui-Wuo (emphasize the unique value of oneself), physical desire, etiquett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8 次,被下載 298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980 times.
中文摘要
魏晉士人由世變、時變、空間之變的三重之變中,體認生命的無常,結合當時自適、貴我之思想,及對身體欲望的寬容與崇尚自然,發展出重身與樂生二理路,為魏晉身體觀之基調。
魏晉承續漢代以來的氣化論身,與形神合一之思想,闡釋身心一體的整全之身體觀。氣流動於體內而形成身心的中介,並外擴及身體與自然的關係上,人身自成一整全之小體,透過情感與氣的流動,而與自然之大體有著共鳴或感應。
魏晉士人以禮樂為自然之體現,人身則為人文與自然之體現場域。郭象以「適在體中」釋禮樂與身之關係。禮樂以一種「適」體之狀態而制作,並以一種「適」自然之道的方式,溝通天、地、人之關係,使之和諧而共存。當禮無法適體時,士人轉而以身體作為工具而反抗僵化之禮,一方面造成對禮緣人情之反思;亦形成對社會的改造與反饋。士人對於自我與身體的意識之高揚,使得身體與社會的關係,為一主動而非受制的關係。
士人於體察世變與明白天賦質性的不可移易之際,安於「中人」之性分,於其中求其理想與逍遙。士人於「達生」之際,「貴我」而「寧作我」,並以「適性安命」之思想應世順變。
Abstract
Through the triple changes which include the variation in society, time and space, the intelligentsia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came to a realization that life is capricious. They combined the thought of Tze-Shi (carefree and footloose) and Gui-wuo (emphasize the unique value of oneself) together with the tolerance of physical desire and worship of nature to develop two theories: Zhong-shen (consider body as the foundation of all) and Le Sheng (carpe diem/seize the day), which remain the keynote of the viewpoint towards body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Wei and Jin Dynasties followed the theory of Chi-transformation in Ha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idea that form and spirit are one, and develop a complete viewpoint towards body which interprets body and mind as one unity. The Chi flows in the body and becomes the medium of body and mind, then goes outward to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nature; human body itself forms a complete micro system, which, through the flow of emotion and Chi, echoes or responds with the macro system of nature.
The intelligentsia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considered etiquette and music as the embodiment of nature and human body as the territory where culture and nature are embodied. Kuo-Shian interpreted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etiquette and music with the theory of Shi-Jai-Ti-Chung (ease and comfort within the body). Etiquette and music was made in a situation in which “ease and comfort” are in harmony with body and also communicate with the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a way that “ease and comfort” harmonize with the nature, and brings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concordance. When etiquette fails to bring “ease and comfort” to the body, the intelligentsia used body as a tool to fight against the rigid etiquette, in order to arouse introspection over Li-Yuan-Zen-Ching (etiquette should be made with human beings as the first consideration, and eschews rigidity or affectation), and at the meantime brings reformation and feedback to the society. The intelligentsia’s rising consciousness of selfhood and body makes the relation between body and society an active instead of a passive one.
The intelligentsia, while perceiving the change of society and understanding the fact that human nature is unalterable, were contented to remain the status as Chung-Zen (mediocrity, people who are between genius and fools), and pursuit the fulfillment of their dreams as well as the feeling of carefree. Those intelligentsia emphasized the value of themselves and preferred to be themselves while understanding completely the truth and limitation of life, and they responded changes of the society and time with the idea of Shi-Shin-An-Min (follow and accept your own nature, be content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旨趣與時代界定………………………………………………1
第二節、「身體」釋義…………………………………………………………3
第三節、前人研究成果之回顧………………………………………………9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論文結構…………………………………………….12
第二章、魏晉的重身思想………………………………………………….17
第一節、留戀現世的身體…………………………………………………18
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憂生之嗟……………………………………20
二、且趨當生,奚遑爾後—及時行樂的身體觀…………………………26
三、士當身名俱泰—隨順身體之慾……………………………………31
四、欲望的消解與擴充…………………………………………………35
第二節、身體與容行………………………………………………………38
一、心無是非而不變其容………………………………………………38
二、轉化形體以順世變…………………………………………………41
三、精神充於體而形變…………………………………………………43
第三節、魏晉儀容觀………………………………………………………47
一、衣以表體—禮教下的身體規範……………………………………48
二、儀以觀世—魏晉身體的美學化經營………………………………53
三、寬緩而奢華—魏晉儀容觀所展現的身體意象……………………56
四、以玉喻體--玉化的身體……………………………………………63
小結…………………………………………………………………………69
第三章、整全而流動之體………………………………………………….71
第一節、形、氣、神一體觀………………………………………………74
一、形神相與為一冥……………………………………………………75
二、整全之一體…………………………………………………………80
三、天人相應而通為一氣………………………………………………84
第二節、形神兼養以全身之身體觀………………………………………90
一、修形保神……………………………………………………………91
二、形神兼養……………………………………………………………94
第三節、文學藝術中的一體之身體觀…………………………………….99
一、以形寫神……………………………………………………………100
二、身體全為踐形之所…………………………………………………105
第四節、大體與小體的融貫—流動之體…………………………………107
一、憑情以會通—以「情」綰合的流動之體……………………………108
二、負氣以適變—從「形非我有」到「形是我有」…………………116
小結……………………………………………………………………….123
第四章、身體與社會………………………………………………………125
第一節、身體的工具性……………………………………………………128
一、入世的身體…………………………………………………………128
1、身體為通仕、致高名之途…………………………………………128
2、身體為宗族門戶之計……………………………………………134
3、以社會為鏡的美體………………………………………………141
二、反抗的身體…………………………………………………………144
1、從禮教中出走—空間身體的運用………………………………144
2、身為心用—時間身體的運用……………………………………150
3、無用之用—社交身體的運用……………………………………156
第二節、禮身關係…………………………………………………………158
一、禮樂為自然之體現…………………………………………………161
二、禮身分離……………………………………………………………166
三、禮身合一……………………………………………………………172
小結……………………………………………………………………….181
第五章、反社會的變型之體………………………………………………183
第一節、異於常統的性別身體—性別位置的錯置………………………183
一、男性身體……………………………………………………………186
1、膚柔骨脆—男體女性化………………………………………….187
2、性別變亂…………………………………………………………192
二、女性身體……………………………………………………………198
1、低等的隱形之體………………………………………………….199
2、妒悍之風………………………………………………………….204
第二節、反社會化的變體…………………………………………………209
一、支離其形的醜怪身體—失序的身體之意象………………………210
二、隱以求其志—「隱士」身體的空間特質……………………………215
1、身體的去位置化、去社會化……………………………………215
2、以身體的去社會化達到社會化…………………………………218
小結……………………………………………………………………….222
第六章、魏晉的理想身體…………………………………………………225
第一節、魏晉聖人論述中的身體意象……………………………………226
一、聖人身體不可學不可致……………………………………………227
二、中和之體……………………………………………………………230
第二節、理想身體與現實身體的接榫—中人的理想身體………………235
一、任真貴我……………………………………………………………235
二、順性而適變…………………………………………………………238
三、仙化身體的想望……………………………………………………240
四、體自為美—質性之為美……………………………………………245
小結……………………………………………………………………….248
第七章、結論…………………………………………………………………251
引用文獻……………………………………………………………………….25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古籍原典(依經史子集分類)

鄭玄注、王雲五編,周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鄭玄注、王雲五編,儀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鄭玄注,黃丕烈校,儀禮(附校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鄭玄注,盧文弨輯,儀禮注疏詳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學勤編,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杜預註,春秋經傳集解,臺北:新興書局,1972年,相臺岳氏本
蘇輿撰,春秋繁露義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
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9刷
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9月
朱熹集註、蔣伯潛廣解,語釋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啓明書局,出版日不詳
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5刷
班固撰,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6月
范曄撰,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6月
范曄撰,後漢書,臺北:新陸書局,1964年1月
范曄撰、李賢等注,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袁宏撰,後漢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18刷
楊家駱編,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6月8版
喬治忠校注,眾家編年體晉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1版
陳健夫編著,東西晉新紀上•下,臺北:新儒家雜誌社,1983年9月初版
楊家駱編,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
姚思廉撰,梁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1月
姚思廉撰,梁書,臺北:洪氏書版社,1974年7月
楊家駱編,新校本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9月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9月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2刷
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9月5刷
二十二子(二),臺北:先知出版社,1976年
郭象注,莊子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年2月臺2版
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7月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5刷
謝墉、盧文弨集解,荀子集解,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2月再版
文子著、李定生、徐慧君校釋,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劉安撰、高誘註,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何寧撰,淮南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
阮逸注、楊家駱編,文中子中說注,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1月再版
管仲撰、房玄齡注,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王充著,論衡,臺北:世界書局,1955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5月2刷
王充著,王充論衡,臺北:宏業書局,1983年
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1月三版
劉卲著、王玫評著,人物志評注,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2月
劉卲撰、王雲五編,人物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賈誼著、盧文弨校,賈誼新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
吳林伯著,文心雕龍義疏,武漢:武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王利器校注,文心雕龍校證,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4月
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楊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2刷
王明撰,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余嘉鍚撰,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10月
徐震堮撰,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再版
王利器撰,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3刷
蕭統撰,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文化圖書出版社,1975年
歐陽詢撰,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歐陽詢撰,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73年7月
歐陽詢等撰,木鐸編譯室編輯,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8月
楊孚撰、曾釗輯,異物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賈思勰撰,齊民要術,臺北:臺灣中國書局,1980年11月臺三版
李昉等撰,太平御覽,臺北:國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1月
陶弘景著、曾召南注譯,新譯養性延命錄,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6月
徐陵著,箋注玉臺新詠,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5月再版
張彥遠撰,歷代名畫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胡應麟撰,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9月
干寶撰,搜神記(下),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6年
釋僧祐撰、王雲五編,弘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釋道宣撰、王雲五編,廣弘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王冰注、王雲五編,黃帝內經素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臺二版,四部叢刊影印縮本
舊題八仙合著、松飛破譯,天仙金丹心法,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
道藏,北京:文物出版,1988年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新興書局,1976年8月
程榮纂輯,漢魏叢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

二、當代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專書

1、中國哲學、魏晉思想

王世舜,莊子譯注,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2刷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10月4刷
王德有譯注,老子指歸全譯,四川省:巴蜀書社,1992年7月
孔繁,魏晉玄談,瀋陽市: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
丘為君,自然與名教—漢晉思想的轉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8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2月
江建俊,漢末人倫鑑識之總理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3月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魏晉南北朝,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1刷
朴美鈴,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2刷
朱義雲,魏晉風氣與六朝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8月
那薇,道家的直覺與現代精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1月1版
余敦康,魏晉玄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
李勉註,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7月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4月初版
周大興,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周紹賢,魏晉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
馬良懷,張湛評傳—兼容三教,建立二元,南寧市: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7 月
馬良懷,魏晉風度研究—崩潰與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
袁峰,魏晉六朝文學與玄學思想,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12月1版
孫述圻,六朝思想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1版
徐斌,魏晉玄學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高華平,玄學趣味,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1版
高晨陽,儒道會通與正始玄學,山東:齊魯書社,2000年1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
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
陳順智,魏晉玄學與六朝文學,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年7月1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釋及評介,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年
許杭生,魏晉玄學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1版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12月
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12月1版
許建良,魏晉玄學倫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臺北縣:谷風出版社,1987年3月
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湯用彤,理學•佛學•玄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2刷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張海明,玄妙之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1版
賀昌群、魯迅、容肇祖等著,魏晉思想(甲乙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陶建國,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
劉大杰,魏晉思想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93年2月8版
劉康德,老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盧建榮,魏晉自然思想,臺北:聯鳴文化出版社, 1981年3月再版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中華文化出版社,1958年7月三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北:東大出版社,1985年10月3版
戴璉璋,玄智、玄理與文化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3月

2、身體有關專書(氣論、醫學)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3刷
王曉華,個體哲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7月
汪民安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二刷
汪民安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杜小真,存在和自由的重負—解讀薩特《存在與虛無》,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李似珍,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月
馬小虎,魏晉以前個體「自我」的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涂光社,原創在氣,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陳昌明,沈迷與超越—六朝文學之「感官」辯證,高雄:麗文出版社,2002年6月
崔為譯注,黃帝內經•素問譯注,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曾錦坤,心靈與身體:傳統心身關係探論,臺北:渤海堂,2002年5月16日
張世英,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立文編,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張文喜,自我的建構與解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臺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月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6年11月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大文學院,1997年
趙遠帆著,死亡的藝術表現,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錢穆,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
蕭春雷著,我們住在皮膚?堙X人類身體的人文細節,臺北:三言社出版,2004年

3、文化、社會、藝術美學、性別

大村西崖,中國美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11月10版
王曉毅,放達不羈的士族,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銘銘,想像的異邦—社會與文化人類學散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
卞敏,六朝人生哲學,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1月1版
田曼詩,士人與社會,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1版
孔毅,魏晉名士,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4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臺北:雄獅美術出版社,1992年3月2版3刷
李建中、高華平著,玄學與魏晉社會,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2年12月
季國清,隱性女權的王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
東海大學中文系審訂、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4月
周汛、高春明著,中國古代服飾大觀,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年3月1版
洪淑苓、鄭毓瑜等著,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9月
施惟達,中古風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
高華平,魏晉玄學人格美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8月
袁濟喜,人海孤舟—漢魏六朝士的孤獨意識,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5月
華梅著,服飾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臺北:書林出版社,1991年9月2刷
黃新普,中國魏晉南北朝藝術史,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1版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
趙聯賞,服飾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年6月
寧稼雨,魏晉風度—中古文人生活行為的文化意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2年9月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5年
劉達臨,性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劉達臨,世界古代性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8年6月2刷
繆良雲主編,中國衣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4月
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4、史學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中和市:谷風出版社,1987年9月
王文清,兩晉史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年8月2刷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月初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研究室編,中國哲學史資料選輯—魏晉隋唐之部—中,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5月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山東:齊魯書社,1991年5月
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編,六朝史論集,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9月1版
朱大渭,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8年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何德章,中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1版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出版地不詳,1985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出版地不詳,1982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出版地不詳,1985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隨唐史三論,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章義和,六朝史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6月1版
郭建,滄桑分合—魏晉南北朝興衰啟示錄,臺北縣:年輪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5月
許輝、邱敏,六朝文化,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發行,2001年
陳長琦,兩晉南朝政治史稿,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陳琳國,魏晉南北朝政治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張承宗、魏向東著,中國風俗通史—魏晉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1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文化史,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12月1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香港:雲龍出版社,1995年2月初版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香港:雲龍出版社,1994年12月初版
趙吉惠等,中國儒學史,鄭州市:中州古籍,1993年再版
趙輝,六朝社會文化心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蔡振豐,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蘇紹興,兩晉南朝的士族,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11月2刷
1月1版

5、其他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心雕龍綜論,臺北:台灣學生,1988年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六集),臺北:臺灣學生,1984年12月
衣若芬、劉苑如編,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成功大學中文系編輯,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汪超宏,六朝詩歌,北京:新華書店,1998年1月
汪民安,福柯的界限(The Limits of Michel Foucault),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2年7月
汪民安,福柯的面孔(The Faces of Foucault),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9月
李宗侗註,春秋左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3月二版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袁濟喜,和:審美理想之維,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年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80年10月4版
孫振青,笛卡兒,臺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9月2刷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三),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8月
陳喬楚,人物志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12月
楊河,笛卡兒,香港:中華書局,2000年6月
魯迅,魯迅全集,臺北:谷風出版社,1989年
劉偉航,三國倫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9月
劉小楓編,康德與啟蒙,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4月
劉文英著,中國古代的時空觀念,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金的文化轉型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8月
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9月
錢穆,靈魂與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6、西方譯著與著作

Zito, A. & Barlow, T.E. Body, Subject and Power i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安德魯•斯特拉桑(Andrew J. Strathern)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Body Thoughts),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
(英)布萊恩•特納(Bryan S.Turner)著,馬海良、趙國新譯,身體與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3月
勃洛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 (Bronislaw Malinowski)著、李安宅譯,兩性社會學: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之比較(Sex and repression in savage societ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德)狄特富爾特(Dilfurth,H .V.),(德)瓦爾特 (Walter,R.)編、周美琪譯,哲言集—人與自然(Im Bann der Natur),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3年12月
余蓮(Francois Jullien)著、林志明、張婉真譯,本質或裸體(De L’essence ou du nu),新店市:桂冠出版社,2004年11月
歐因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劉述先譯,論人:人類文化哲學導論(An essay on man : an introduction to a philosophy of human culture),臺中:東海大學出版,1959年
(奧地利)赫爾穆特•舍克(Helmut Schoeck)著、王祖望、張田英譯,嫉妒與社會(Der Neid Und Die Gesellschaft),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2月
(美)郝大維(Hall,D.L.)、(美)安樂哲(Ames,R.T.)著、施忠連譯,漢哲學思維的文化探源(Thinking From the Han),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沙特(Jean-Paul Sartre)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 L'etre et le neant),臺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2月3刷
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著、尚新建、杜麗燕譯譯,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Maurice merleau-ponty :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美)約翰•奧尼爾(John O’neill)著、張旭春譯,身體形態—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
法斯特(Julius Fast)著、戚辛夫譯,身體語言學(Body language),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2年12月3版
哈定(Jennifer Harding)著、林秀麗譯,性與身體的解構(Sex acts : practices femininity and masculinity),臺北:韋伯文化,2000年5月
(美)琳•馬古利斯、多雷昂•薩甘(Lynn Margulis & Dorion Sagan)著、潘勛譯,神秘的舞蹈—人類性行為的演化(Mystery Dance:O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10月
米德( Mead,G .)著、霍桂桓譯,心靈、自我與社會(Mind,Self, & Society),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錢翰譯,不正常的人(Les Anormaux),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沈力、謝石譯譯,性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 volumes 1 & 2),臺北:結構群出版,1990年
烏納穆諾(Miguel de Unamuno)著、蔡英俊譯,生命的悲劇意識,臺北:長鯨出版社,1979年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Being & time),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12月
米歇•翁福雷(Michel Onfray)著、劉漢全譯,享樂的藝術:欲望的快樂科學(L'art de jouir : pour un materialisme hedoniste),台北:邊城出版社,2005年
梅奎爾(Merquior,J.G)著、陳瑞麟譯,傅柯(Foucault),臺北:桂冠出版社,1998年2月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SURVEILIER ET PUNIR),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月2版3刷
莫里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鷲田清一著,劉績生譯,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可逆性(Merleau-ponty),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美)布魯克斯(Peter Brooks)著、朱生堅譯,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Objects of Desire in Modern Narrative),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
(法)讓•克洛德•布羅涅(Perrin)著、劉?琤藥間A廉恥觀的歷史(Historie de la pudeur),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12月
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著,黃覺、黃棣光譯,神聖的歡愛:性、神話與女性肉體的政治學(Sacred Pleasure:Sex,Myth,and the Politics of the Body),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5月
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Flesh and Stone: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4月
(美)托馬斯•拉克爾(Thomas Laqueur)著、趙萬鵬譯,身體與性屬:從古希臘 到弗洛伊德的性制作(Making Sex:Body and Gender from the Greeks to Freud),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6月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年2月一版二刷
(阿拉伯)伊本•西那(阿維森納)著,王太慶譯,論靈魂--《治療論》第六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5月4刷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臺北:究竟出版社,2001年

(二)、學位論文

王小滕,試論莊子逍遙的心靈及其意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月
江建俊,魏晉玄理與玄風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吳冠宏,魏晉玄論與士風新探—以情為綰合及詮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1997年5月
吳慕雅,張湛《列子》注貴虛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所碩士論文,1994年
朴敬姬,魏晉儒道之爭,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周翊雯,時空之下的身體展演—「世說新語」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美朱,西晉之理想士人論,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陳昌明,從形體觀論六朝美學,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蔡忠道,魏晉儒道互補思想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6月

(三)、期刊論文

Neville,R.C. 1992. “Body-thinking in Chinese Philosophy” . Journal of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3/1:149-170.
Neville,R.C. 1992. “Body-thinking in Western Philosophy” . Journal of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3/1:171-191.
Wu, K.M. 1992. “Body thinking in the Chuang Tzu” . Journal of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3/1:193-214.
丁永忠,儒玄兼宗、以禮閑情—陶淵明「新自然說」與東晉士風及佛教的關係,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17-23。
小尾郊一著、高輝陽譯,魏晉文學所表現的自然及自然觀(一),藝術學報,第42期(1988年6月),頁77-135。
王曉華,身體美學:回歸身體主體的美學—以西方美學史為例,江海學刊, 2005年3月,頁5-13。
王曉毅,漢魏之際儒道關係與士人心態,漢學研究,第15卷第1期,1997年6月,頁45~71,443~444。
王萬盈,魏晉南北朝時期上流社會閨庭的妒悍之風,西北師大學報,第37卷第5期,2000年9月,頁77-82。
王文進,南朝士人的時空思維,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頁235-260。
王德軍,《世說新語》中的“形神”觀及其影響,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3年3月,頁70-72。
王永平,論曹操之「通脫」及其對世風的影響,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1-5。
王鍾陵,無用之用—讀《莊》漫筆之五,鐵道師院學報,第14卷第3期,1997年6月,頁58-67。
王華山,河北士族禮法傳統與北學淵源,文史哲,2003年第2期,頁91-95。
王邦雄,老莊道家論齊物兩行之道,鵝湖學誌,第30期,2003年6月,頁43-65。
王克奇,從漢代經學到魏晉玄學,東岳論叢,第22卷第5期,2001年9月,頁82-84。
王天嬋,魏晉六朝志怪小說情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福州師專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1期,2002年2月,頁17-19。
王麗梅,追求聖人的理想人格,學術界,第99期,2003年2月,頁234-237。
王輝、時爾,古代文論「養氣」說之流變,山東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7卷第2期,頁56-59。
方燕,試論魏晉時期的返儒傾向,四川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1999年4月,頁94-99。
方立天,儒道的人格價值及其會通,宗教哲學,第1卷第1期,1995年1月,頁23~30。
方正己,莊子的無用美學發微,河池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1期,1999年3月,頁40-41。
方燕,試論魏晉時期的返儒傾向,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1999年4月,頁94-99。
左其福,論阮籍《咏懷》詩的悲劇意識,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2期,2000年3月,頁56-58。
史孝進,道教養生學的形成與發展簡述,道教論壇,2003年1月,頁13-17。
皮元珍,節情保性的生命追求—嵇康《養生論》探微,船山學刊,2000年第1期,頁18-21。
江建俊,郭象之形上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8卷第11期,1985年11月,頁41~44。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第6卷第4期,1977年9月,頁24-54。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朱心怡,試論魏晉之「自然」思想,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4期(2002年5月),頁119-149。
朱生堅,「氣韻」在中國古代美學中的發展,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頁75-78。
吉宏忠,道教養生思想的基本結構,中國道教,2003年1月,頁18-21。
余敦康,魏晉玄學與儒道會通,宗教哲學季刊,第1卷第1期,1995年1月,頁99~111。
宋雪梅,人物畫論中形神論美學成因的審美文化觀照,大連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1999年2月,頁97-100。
辛剛國,魏晉玄學視野中的養生論,貴州社會科學,2期,2003年3月,頁109-112。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46-52。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2卷第3期,1991年9月,頁1-65。
李永熾,身體與日本思想史,當代,第35期,頁42-55。
李祥林,寫形•傳神•體道—中國古典美學形神論述要,學術論壇,1997年 2月,頁83-88。
李玲,易性想象與男性立場—茅盾前期小說中的性別意識分析,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李明珠,略論莊子的「無用之用」,學術界,1998年第4期,頁38-40。
李修余,禮的流變與阮籍的自然之道,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19卷,2003年第2期,頁47-51。
李玉珍,魏晉女性的開放意識,東疆學刊,1999年4月,頁88-92。
李玉珍,佛教譬喻(Avadana)文學中的男女美色與情慾—追求美麗的宗教意涵,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31-65。
李永熾,身體與日本思想史,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18-34。
李建中,魏晉詩人的死亡意識與生命悲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96期,1999年第1期,頁93-97。
李建中,神女與寡婦—對魏晉文學中兩類女性形象的文化審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2年3月,頁73-77。
李建中,魏晉時期儒家人格的玄學化歷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4期,2000年7月,頁47-53。
李德平、張文秀,從王弼「聖人有情」說看魏晉時代的「重情」思潮,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1999年,頁18-21。
李靜,重提古代的形神之辯,北京聯合大學學報,第14卷第2期,2000年6月,頁20-26。
伯梅(Gernot BÖhme)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10-33。
呂錫琛,嵇康「安心全身」的養生心理學思想,船山學刊,2000第1期,頁22-24。
汪鳯炎,試論先秦儒道養生心理學思想的異同,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頁76-80。
汪新建、溫江紅,同性戀成因的理論探討,醫學與哲學,第23卷第4期,2002年4月,頁1-3。
何啟民,魏晉思想與士族心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1983年3月,頁19~43。
何乏筆(Fabia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何乏筆(Fabian Heubel),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何乏筆(Fabian Heubel),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 第29期,1999年夏季號,頁162-175。
宗明華、索燕華,莊子「逍遙游」在魏晉文學中的嬗變,北華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2期,2001年6月,頁47-50。
林校生,杜恕傅玄與魏晉的儒學人生論,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8年,頁89-94。
吳冠宏,從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一文中「情」之論述及其商榷談玄論與魏晉士風的合理關涉,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頁1-26。
吳佳璇,嵇康的自然觀,中國學術年刊,第23期,頁211-228。
吳少梅,同性戀與古代羅馬社會—一項歷史學的分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3期,2000年9月,頁43-49。
吳文新,基因科技與身心二元論的消解—對人性技術化的沉思,自然辯証法研究,第17卷第10期,2001年10月。
吳玉如,郭象的命論,中國學術年刊,第15期,1994年3月,頁93~110。
周大興,樂廣名教中自有樂地的玄學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1卷第7期,1994年7月,頁635~644。
周群振,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楊(儒賓)著《儒家身體觀》書後芻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161-169。
易容,走近「醜、怪」:讀解近代審美意識嬗變之跡的新視角,社會科學,1999年第4期,頁72-76。
易容,試論中國近代文藝審美中之「醜怪」意識,社會科學戰線,1999年第1期,頁112-119。
林少雄,神韻超邁的藝術之美—魏晉審美文化論,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頁114-118。
林瀾,中西文學作品對同性戀的表現,廣西師範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2年8月第2期,頁37-40。
侯興祥、汪曉梅,從《世說新語•賢媛》看魏晉士人理想中的女性,龍岩師專學報,第21卷第5期,2003年10月,頁67-72。
胡大雷,從全面關注到審視自身—論魏晉詩歌對女性及女性生活的描摹,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3年1月,頁46-52。
封思毅,列子張湛注纂要,中國國學,第23期,1995年11月,頁41~49。
封思毅,從莊子到郭象《莊子注》,中國國學,第22期,1994年10月。
封思毅,莊子郭象注纂要,中國國學,第22期,1994年10月,頁27~40。
徐嘉,論名教與自然之辨的倫理價值,南京曉莊學院學報,第17卷第3期,2001年,頁53-57。
徐國基,「形神兼備」釋疑—試論「以神寫形」還是「以形寫形」,陶瓷研究,第12卷第1期,1997年3月,頁37-41。
倪美玲,《世說新語》描容止以現神明論,青海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頁68-80。
倪美玲,《世說新語》的以形寫神論,船山學刊,2002年第3期,頁108-112。
莊耀郎,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國文學報,第22期,1993年6月,頁105~134。
栗山茂久,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和中國醫學的目光,古今論衡,第3卷,1999年12月,頁147-154。
栗子菁,魏晉任誕士風的表現風貌,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第12期,1993年6月,頁27~53。
郝虹,王肅與魏晉禮法之治,東岳論叢,第22卷第1期,2001年1月,頁44-47。
郝敬勝、張允熠,入之于哲學、出之于美學—試論玄學與魏晉審美意識的發生,安徽史學,2001年第4期,頁7-10。
孫長祥,儒家禮樂思想中的身體思維,東吳哲學學報,第10期(2004年8月),頁25-54。
孫昌武,嵇康的養生術和游仙詩,第35卷第4期,2002年7月,頁86-91。
孫亦平,「全真而仙」:論全真道對道教仙學的發展,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5期,頁53-56。
孫燕,女性形象的文化闡釋,中州學刊,第143期,2004年9月,頁78-82。
梁滿倉,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禮制度化,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4期,頁27-38。
梁韋弦,《中庸》的道德修養論,松遼學刊 (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頁15-19。
梁建民,中國士人的文化心理結構場—也論儒道互補,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2年2月,頁38-40。
陳明恩,氣化自然,無為而成—略論魏晉玄學之宇宙論面向,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四期(2003年4月),頁77-93。
陳群,魏晉南北朝的生死觀,淮陰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2003年4月,頁503-508。
陳靜,道教的女仙—兼論人仙和神仙的不同,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3期,頁33-39、54。
陳鼓應,王弼道家易學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2003年5月,頁1-24。
陳美華,另類身體觀,當代,第34卷,2000年4月,頁94-101。
陳昌明,先秦儒道「感官」觀念探析,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2年10月,頁97-130。
陳紹燕,莊子養生說發微,文史哲,1997年第4期,頁26-31。
陳林、尚黨衛,莊子的實用觀:無用之用,江蘇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2003年1月,頁14-18。
陳衛平,中國傳統哲學的主要問題和哲學基本問題,敎學與研究,1998年第2期,頁13-19。
陳昌珠,外來文化對魏晉隋唐服飾民俗的影響,民俗研究,第43期,1997年第3期,頁81-85。
許抗生,簡論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補,宗教哲學,第1卷第1期,1995年1月,頁11~21。
郭妍琳,「形」的解放與「神」的解放—略論魏晉和晚明「人的覺醒」在藝術上的表現,金陵職業大學學報,第17卷第2期,2002年6月,頁14-18。
郭善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魏晉南北朝時期婚喪禮俗研究概述,貴州文史叢刊,2001年第4期,頁21-27。
郭善兵,就宗廟制度的損益看魏晉時代之特徵,許昌師專學報,第20卷第3期,2001年,頁39-43。
郭建勛,兩漢魏晉辭賦中的現實女性題材與性別表達,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頁30-34。
盛偉,簡論繪畫理論中「形神兼備」說的歷史演變,濟南大學學報,第8卷第3期,1998年,頁49-50。
曹劍波,抱朴子內篇養生智慧管窺,中國道教,2003年2月,頁42-45。
傅永發,評王弼「得意忘象」的唯心主義先驗論,黑龍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頁12-14。
甯稼雨,中國古代文人群體人格的變異—從《世說新語》到《儒林外史》,南開學報,1997年第3期,頁30-39。
焦杰:〈中國古代的外室現象與婦女地位〉,婦女研究,第四期,2003年,頁36-40。
曾昭旭,論儒道兩家之互為體用義,鵝湖月刊,第21卷第4期,1995年10月,頁6~11。
曾春海,魏晉自然與名教之爭探義,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1期,1990年6月,頁45~74。
景蜀慧,西晉名教之治與放達之風,中國文化月刊,頁16~28。
程劍平,魏晉玄學與儒道互補,文史雜誌,2000年第6期,頁20-23。
程宇宏,析魏晉南北朝道教基本信仰結構的構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2卷,2002年第3期,頁82-87。年3月,頁35-43。
葛紅兵,中國思想的一個原初立場—公元3世紀前中國思想中「身」的觀念,探索與爭鳴,2004年12月,頁2-5。
張玲,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風的轉變,史學會刊,第15期,1988年6月,頁39~49。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人文雜志,2005年第2期,頁28-31。
張文喜,論笛卡爾與胡塞爾的身體觀及其實踐意義,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3期
張競生,倫理與法律融合的重要時期—從魏晉南北朝看封建法律的倫理法特點,重慶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頁8-14。
張白茹,魏晉南北朝婦女與家族教育的歷史考察,江淮論壇,2003年第1期,頁92-95。
張晉瓊,揭開「醜」「怪」面紗:試析西方文藝中的醜怪現象,理論與創作,2000年4月,頁64-66。
張東華,近十餘年來魏晉南北朝女性史研究述評,史學月刊,2003年第8期,頁105-112。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Modern Philosophy,2002年3月,頁55-66。
黃忠天,從《中庸》「素隱行怪」章論儒道二家遯隱哲學的異同,高雄師大學報,第14期,2003年,頁169-178。
黃克武,明清笑話中的身體與情慾:以「笑林廣記」為中心之分析,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343-374。
湯一介,從張湛《列子注》和郭象《莊子注》的比較看魏晉玄學的發展,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一期,頁60~72。
雷慶翼,「中」、「中庸」、「中和」平議,孔子研究,2000年第3期,頁4-14。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77-520。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03-136。
楊儒賓,無心之諍--〈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1997年9月,頁165-169。
楊儒賓,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兼論其身體觀與形上學的繫聯,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頁181-209。
楊國榮,自由及其限制—魏晉玄學與人的自由,中國文化月刊,第177期,1994年7月,頁33~45。
楊瑞松,身體、國家與俠—淺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身體觀和英雄崇拜,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87-106。
楊華,論《開元禮》對鄭玄和王肅禮學的擇從,魏晉南北朝隨唐史,2003年第4期,頁24-38。
楊瑞: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風對女性生活的影響,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9卷第1期,2004年3月,頁78-81。
楊立華:體驗、想像和語言:肉身的「放逐」及其影響,哲學門,第1卷第1冊,2000年,頁166。
楊天宇,略論「禮是鄭學」,齊魯學刊,2002年第3期,頁90-95。
蔡璧名,感應與道德—從判比儒、道與《易傳》的成德工夫論「道德」開展的另一種模式,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2期,頁1-25。
鄒登順,論戰國秦漢「人與天合」養生文化範式的建構及其特點,貴州社會科學,第177期,2002年5月,頁106-110。
鄒登順,戰國秦漢養生思想體系研究,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頁12-20。
褚婷婷,從魏晉六朝女性詩歌看女性生命意識的復蘇,湖州師專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第19卷第4期,19997年10月,頁36-39。
廖智倩,從身體觀談起,臺灣省學校體育,第9卷第4期,1999年6月,頁24-26。
廖建平,王夫之的儀容與君子人格關係論,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第18卷第2期,1997年4月,頁64-66。
廖建平,王夫之對儒家儀容觀的繼承和發展,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第19卷第1期,1998年2月,頁96-98。
廖建平,儒家儀容觀的內涵與現代意義,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第18卷第1期,1997年2月,頁12-15。
潘顯一,道家人格美到道教「仙格」美的嬗變--《河上公章句》與《想爾注》美學思想綜論之一,宗教學研究,2000年第2期,頁30-35。
趙東栓,文中之支離疏--莊子醜怪藝術形象的美學開拓,齊齊哈爾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2年7月,頁88-89。
蔣海怒,魏晉玄學中的本體與境界,南京化工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21-25。
蔣海怒,從禮玄之辨看魏晉名士的倫理困境,孔子研究,2004年第3期,頁72-82。
樓宇烈,郭象哲學思想剖析,中國哲學,第1輯,頁175~198。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14卷(2001年5月),頁1-34。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21-154。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109-140。
劉暢,感官與心靈:中西方的不同命運—從魯道夫•阿恩海姆《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談起,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0期,2002年第1期,頁59-66。
劉容,從反社會控制角度詮釋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6期,2002年12月,頁69-71。
劉克,道教房中文化與西曲歌的情愛命題,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第35卷第3期,2004年5月,頁92-95。
閻世平、董虹凌,劉劭的才德觀研究,廣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頁62-66。
閻世平,劉劭和諧思想研究,廣東經濟管理學院學報,第18卷第1、2期合刊,2003年4月,頁38-45。
戴繼誠、安華宇,「將無同?」--正始玄學的創立及儒道互補理論的形成,江淮論壇,2002年第3期,頁78-82。
戴建平,試論兩漢魏晉自然觀的轉變—以政治與天象為中心,中國文化月刊,2002年5月第266期,頁18-25。
韓國河,魏晉時期喪葬禮制的承傳與創新,文史哲,1999年第1期,頁31-36。
謝大寧,儒隱與道隱,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1992年,第3卷第1期,頁121-147。
謝月玲,對經學玄學化一詞與其現象背後意義之重審,人文學報,第21期,1997年8月,頁67~79。
魏向東,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交際風尚,江海學刊,2002年6月,頁148-152。
顏小華,服飾與魏晉風度,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年4月,頁131-133。
顏國明,魏晉儒道會通思想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32期,1988年6月,頁319~406。
譚敏,仙由技成—道教成仙方式的現實性生存特徵,雲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頁79-8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