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7101-10250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7101-102504
論文名稱
Title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來探討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and Web-based Instruction—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edia、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8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7-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8-17
關鍵字
Keywords
傳統教學、網路教學、教學媒體、班級經營、教學評量
Web-based Instruction,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43 次,被下載 1145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4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1459 times.
中文摘要
摘 要

由於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特性及全球資訊網的蓬勃發展,使得不同時空的教學者與學習者能透過網路共同參與教與學的活動,造成教學型態上的改變,不但改變知識的呈現方式,也改變了學習訊息交換方式,教學環境也因此由傳統課堂教學的真實環境擴展到網路化的虛擬學習世界。此種透過網際網路進行教學的型態已逐漸成為潮流,更對傳統教育方式產生重大的衝擊,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之教學模式能否取代傳統教學成為一項值得探討的課題。

本研究參考貝瑞德(Bereday, George Z.F. 1920-1983)比較研究法之精神,並採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在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三個維度上之特色及其異同,期能藉此研究對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提出建議,俾為國內發展網路教學及改進傳統教學之參考,進而融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優點,以提昇教學效果。

Abstract
Abstract

Because the Internet reaches beyond borders and the World Wide Web (WWW) blossoms everywhere, taking such convenience,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may particip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anytime in anyplace. Thus,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has been changed tremendously, not only in the way that knowledge is presented, but also in the way that instructions and feedbacks are exchanged, as well as in the environment that has been changed from concrete classrooms to the virtual world. Instruction via the Internet, or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has been a trend. This new instruction has impacts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a lot. Therefore, we’d like to discuss whether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coul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his research refers the comparison method from Bereday, George Z.F. 1920-1983, also makes documents analysis to compare and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and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in teaching media, class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We expect this research and its suggestions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in Taiwan. Thus, our future instruction may take advantages from both the Web-based instruc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背景…………………………………………………… 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教學理論………………………………………………………… 19
第二節 傳統教學………………………………………………………… 32
第三節 網路教學………………………………………………………… 38
第四節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相關研究………………………… 52
第三章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教學媒體……………………… 58
第一節 媒體與教學……………………………………………………… 58
第二節 傳統教學之教學媒體…………………………………………… 74
第三節 網路教學之教學媒體…………………………………………… 91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14
第四章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班級經營……………………… 119
第一節 班級經營與教學………………………………………………… 119
第二節 傳統教學之班級經營…………………………………………… 131
第三節 網路教學之班級經營…………………………………………… 15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74
第五章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教學評量……………………… 176
第一節 評量與教學……………………………………………………… 177
第二節 傳統教學之教學評量…………………………………………… 187
第三節 網路教學之教學評量…………………………………………… 19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214
第六章 綜合比較分析…………………………………………… 216
第一節 教學媒體之比較………………………………………………… 216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比較………………………………………………… 223
第三節 教學評量之比較………………………………………………… 228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237
第一節 結論……………………………………………………………… 237
第二節 建議……………………………………………………………… 240
參考文獻…………………………………………………………… 245
中文部分…………………………………………………………………… 245
英文部分…………………………………………………………………… 263

表 目 錄

表2.1-1 傳統學習團體與合作學習團體之比較…………………………… 31
表2.3-1 國內外學者對網路教學優點之看法……………………………… 49
表2.3-2 網路教學隱藏之缺點……………………………………………… 52
表2.4-1 傳統教室與虛擬教室環境比較…………………………………… 56
表2.4-2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比較表……………………………………… 56
表2.4-3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特性與差異……………………………… 57
表3.1-1 教學媒體之分類…………………………………………………… 62
表3.1-2 美國圖書館現行媒體分類標準…………………………………… 63
表3.1-3 國內媒體專家有關教學媒體之分類……………………………… 65
表3.2-1 傳統教學媒體發展階段…………………………………………… 77
表3.2-2 傳統教學媒體之優缺點…………………………………………… 82
表3.2-3 高職教師常用傳統教學媒體分析………………………………… 86
表3.3-1 Internet在教學上提供的服務…………………………………… 107
表4.3-1 內在的學習需求與外在的教學事件……………………………… 151
表4.3-2 網路虛擬學效環境………………………………………………… 152
表4.3-3 網路教學環境中的互動方式……………………………………… 168
表5.1-1 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的不同………………………………… 186
表5.1-2 常模參照評量與標準參照評量屬性之比較……………………… 187
表5.3-1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要素…………………………………………… 209
表6.1-1 傳統教學媒體與網路教學媒體特性之比較……………………… 219
表6.1-2 不同媒體的溝通屬性比較………………………………………… 220
表6.1-3 傳統教學媒體與網路教學媒體資訊豐富性之比較……………… 223
表6.2-1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在教學經營應用比較……………………… 225
表6.2-2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班級環境之比較…………………………… 226
表6.2-3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班級氣氛之比較…………………………… 228
表6.3-1 傳統測驗理論與試題反應理論的比較…………………………… 230
表6.3-2 傳統測驗與電腦化適性測驗的異同……………………………… 232
表6.3-3 傳統評量與網路評量特色及優缺點之比較……………………… 235
表6.3-4:傳統教學評量方式與網路教學評量方式………………………… 236
圖 目 錄

圖1.2-1 教學活動的基本歷程……………………………………………… 8
圖1.3-1 研究架構圖………………………………………………………… 15
圖1.4-1 超本文、超媒體與多媒體關係圖………………………………… 16
圖2.2-1 傳統教學型態……………………………………………………… 37
圖3.1-1 訊息與媒體間的關係—媒體傳載訊息…………………………… 59
圖3.1-2 訊息四面向………………………………………………………… 64
圖3.1-3 施姆蘭傳播模式圖………………………………………………… 67
圖3.1-4 白樓傳播模式要素圖……………………………………………… 68
圖3.1-5 運用媒體由具體到抽象的教學方法……………………………… 70
圖3.1-6 戴爾「經驗之塔」………………………………………………… 71
圖3.1-7 教學媒體建立共同經驗領域……………………………………… 73
圖3.2-1 媒體與教師之關係………………………………………………… 85
圖3.2-2 教學系統最優化配置關係圖……………………………………… 88
圖3.2-3 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 90
圖3.3-1 大眾媒體模式……………………………………………………… 94
圖3.3-2 人際間與電腦輔助溝通模式……………………………………… 95
圖3.3-3 超媒體輔助溝通模式……………………………………………… 96
圖3.3-4 網際網路資源分類模式圖………………………………………… 97
圖3.3-5 各種傳播媒體特性之比較………………………………………… 98
圖3.3-6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模式……………………………………… 110
圖3.4-1 媒體寫實程度與學習效果的關係………………………………… 117
圖4.1-1 折衷班級經營模式………………………………………………… 126
圖4.2-1 教學因素關係圖…………………………………………………… 133
圖4.2-2 教學法的科學步驟………………………………………………… 134
圖4.2-3 班級互動模式的基本要素………………………………………… 138
圖4.2-4 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140
圖4.2-5 師生互動心態分析………………………………………………… 141
圖4.2-6 班級與其它系統交互關係圖……………………………………… 144
圖4.3-1 虛擬學校學習環境系統架構圖…………………………………… 153


圖4.3-2 網路教學系統介面架構圖………………………………………… 154
圖4.3-3 網路教學系統架構圖……………………………………………… 155
圖4.3-4 網路教學支援系統架構…………………………………………… 156
圖4.3-5 網路學生書房組成項目…………………………………………… 157
圖4.3-6 網路教師辦公室組成項目………………………………………… 158
圖4.3-7 工作空間的概念…………………………………………………… 163
圖5.1-1 教學基本模式……………………………………………………… 179
圖5.1-2 測量、測驗、評量與評鑑之關係………………………………… 181
圖5.2-1 教育脈絡中多元評量的面向……………………………………… 190
圖5.2-2 行為連續譜………………………………………………………… 192
圖5.3-1 試題特徵曲線圖…………………………………………………… 199
圖5.3-2 試題特徵曲線……………………………………………………… 200
圖5.3-3 兩階段式適性測驗圖示…………………………………………… 204
圖5.3-4 金字塔型適性策略圖示…………………………………………… 205
圖5.3-5 Robbins-Monro適性策略圖示…………………………………… 206
圖5.3-6 彈性層次式適性策略圖示………………………………………… 207
圖5.3-7 堆疊式適性策略…………………………………………………… 208
圖6.1-1 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比較模式圖………………………………… 216
圖6.1-2 媒體豐富階層……………………………………………………… 22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001] 工商時報(89/6/14)。網路使教育效果更顯著。工商時報,焦點新聞版。89年10月9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002] 中央日報(89/11/29)。保障教育經費,編列恢復下限。中央日報,第十三版。
[003] 中國時報(88/5/16)。防色情網站入校園,寄望立法。中國時報,社會綜合版。90年2月9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004] 中國時報(89/10/28)。顛覆教學,網路衝擊百年大計。中國時報,社會綜合。90年1月24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005] 中國時報(89/11/22)。天下雜誌調查:國中小學生,多把電腦當電玩。中國時報,社會綜合版。90年2月9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006] 毛連塭、陳麗華編譯(民76)。精熟學習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007] 尤菊芳(民88)。合作學習之理論篇。敦煌英語教學,22,11-16。
[008] 方吉正(民87)。情境學習理論之主要觀點剖析。教育資料文摘,42(4),185-192。
[009] 方德隆(民83)。班級經營的理論模式及有效策略。初等教育學報,2,1-24。
[010] 王千倖(民85)。超媒體在學習「班級經營」上的應用。教育資料與研究,12,43-39。
[011] 王千倖(民87a)。以網路上的電子腦力激盪系統培養教師和學生的科學創造力。遠距教育,5,47-51。
[012] 王千倖(民87b)。Web-based網路教學管理系統。資訊與教育,67,3-12。
[013] 王文科(民85)。有效的班級經營模式。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3),3-9。
[014] 王文科(民87)。課程與教學論(三版)。台北:五南出版社。
[015] 王玉文(民88)。遠距教學多媒體教材之設計與實作。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016] 王正芬(民86)。網路大學開啟學習方便之門。通訊雜誌,42,102-105。
[017] 王春展(民85)。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1。
[018] 王貞麗、李宗文(民89)。多元評量方式在統整和合科課程之應用。國教天地,137,11-17。
[019] 王政彥(民88)。利多或路空?網際網路自我學習的前景。成人教育,52,46-52。
[020] 王家瑾(民86)。強化大學多媒體教學的系統理念。教學科技與媒體,31,16-25。
[021] 王珮玲(民81)。測驗與評量工具在幼兒輔導上之應用。幼教天地,8,33-41。
[022] 王敏煌(民87)。全球資訊網整合式學習環境的設計及實做。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023] 王瑞之(民86)。平面媒體入侵WWW。網路通訊,68,68-72。
[024] 王瑞賢(民81)。中日美三國地方教育行政制度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025] 王燕超(民86)。資源化學習與網際網路應用規劃。視聽教育,39(4),7-13。
[026] 王建華(民87)。教學媒體的發展趨勢。社教雙月刊,84,25-27。
[027] 王麗卿(民88)。幻燈片教學媒體在設計教學上的運用及成效。視聽教育,40(5),21-26。
[028] 尹玫君、劉蓁蓁(民86)。遠距教學理論與文獻之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10,21-80。
[029] 石岳峻、陳年興(民89)。建構式網路教學系統設計準則與評量結果。第11屆全國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030] 石岳峻、陳年興(民90)。新世紀教學架構與教學設計。資訊管理學報,7(2),81-101。
[031] 田耐青(民85)。視聽媒體與教學改進。教育資料與研究,9,120。89年12月8日,取自:http://www.nmh.gov.tw/edu/basis3/9/e000975.html
[032] 田耐青、洪明洲(民87)。電腦中介溝通與合作學習。台北師院學報,11,1-22。
[033] 朱文禎、林淳美(民89)。虛擬教室使用者介面之研究:以外語教室為例。技術學刊,15(2),339-347。
[034] 朱文雄(民81)。班級經營。高雄:復文出版社。
[035] 朱英義(民87)。教學評量在生活科技課程上的應用。中等教育,49(1),103-110。
[036] 朱則剛(民85)。視聽媒體與教學改進。教育資料與研究,9,121-122。
[037] 朱邦弘(民85)。網際網路多媒體應用之發展。電信研究雙月刊,26(5),707-715。
[038] 朱彩萍(民79)。嬰幼兒評量工具。幼兒教育年刊。3,30-36。
[039] 朱耀明(民86)。網路在教育上運用。大陸南京東南大學主辦:海峽兩岸青年學者迎接高科技信息時代挑戰學術研討會論文。
[040] 朱耀明(民88)。融入式的網路教學運用:以電腦在教育上運用課程為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6(2),1998 & 27(1),1999,287-318。
[041] 江文慈(民87)。一個新評量理念的探討--多元智力取向的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20,6-12。
[042] 呂翠夏(民82)。方案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國教之友,3(45),18-21。
[043] 巫靜宜(民89)。比較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習效果之研究—以Word 2000之教學為例。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043] 余民寧(民81a)。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能力量尺。研習資訊,9(5),8-12。
[044] 余民寧(民81b)。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試題反應模式及其特性。研習資訊,9(2),6-10。
[045] 余民寧(民81c)。試題反應理論的介紹--訊息函數。研習資訊,9(6),5-9。
[046] 余民寧(民82)。測驗理論的發展趨勢。載於中國測驗學會主編:華文社會的心理測驗,33-45。台北:心理出版社。
[047] 余民寧(民84)。成就測驗的編製原理。台北:心理出版社。
[048] 余民寧(民86)。教育測驗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049] 李寧(民83)。教師團努力探索毛毛蟲實驗學苑。教育心,2,29。
[050] 李大偉(民85)。評量方法--技能領域。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評量(125-140)。台北:師大書苑。
[051] 李文山(民82)。談班級教學環境布置。花蓮文教,4,36-38。
[052] 李文瑞等譯(民84)。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台北:心理出版社。
[053] 李永吟(民83)。學習輔導—應用性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054] 李世忠(民81)。從電腦教學到超媒體。教育資料集刊,17,303-322。
[055] 李宗薇(民81)。教學媒體與教育工學。台北:師大書苑。
[056] 李宗薇(民83)。教學媒體的運用。技術及職業教育,24,10-13。
[057] 李宗薇(民87)。教學媒體在班級的應用。班級經營,3(3),11-17。
[058] 李明芬(民87)。從終身學習省思教學科技的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41,1-1。
[059] 李怡慧(民89)。網路教學環境上群組合作學習分組方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060] 李忠謀、林美娟、吳正己(民87)。資訊教育軟體與教材資源中心之建置。資訊與教育,68,21-28。
[061] 李忠謀、邱瓊芳(民87)。遠距教學環境:支援系統的發展與評估。科學教育學刊,7(1),49-69。
[062] 李春芳(民82)。班級經營的策略---快樂的一天。國立屏東師院「班級經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1-203。
[063] 李建億、吳孟淞、吳政道、李育強(民89)。在全球資訊網學習環境中學習歷程樣式發掘法之研究。2000年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TANET),448-455。
[064] 李彥儀(民79)。台北市國民中學導師人格特質、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之影響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065] 李威熊(民80)。夏山的呼喚。國文天地,7(6),71-73。
[066] 李連順(民89)。國中生活科技線上測驗系統發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067] 李堅萍(民82)。革新傳統教學方式:皆可熟教學在技職教育的應用與價值。技術及職業教育,16,36-39。
[068] 李進寶(民84)。多媒體應用的趨勢。教育資料與研究,3,37-38。
[069] 李詠吟(民82)。學習輔導:應用性學習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070] 李園會(民79)。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071] 李錫津(民87)。談情境知覺與班級氣氛。班級經營,3(1),45-48。
[072] 李麗君(民83)。重新思考媒體的選擇與分類。教學科技與媒體,17,24-28。
[073] 李鴻亮(民87)。適性的媒體教學—從視覺認知類型與視覺概念學習談起。班級經營,3(3),3-10。
[074] 李鴻亮(民89a)。數位媒體與教材教法的結合(上)。教學科技與媒體,50,37-41。
[075] 李鴻亮(民89b)。數位媒體與教材教法的結合(下)。教學科技與媒體,51,27-29。
[076] 余德慧(民69)。傳統下的學子。張老師月刊,5(6),261-272。
[077] 邱天助(民84)。電腦網路與終生教育的發展。教學科技與媒體,20,10-15。
[078] 邱世宗(民88)。網路教學系統之功能分析與設計。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079] 邱珍玫(民89)。中美大學成人教育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080] 邱祖賢(民83)。有效的教室管理模式理論與實務。學生輔導,33,30-30。
[081] 邱賢農(民87)。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對英國夏山學校的課程設計與教育特色之感想。教育研究(高師大),6,343-358。
[082] 岳修平、林一鵬(民87)。網路非同步輔助教學評估計劃。國科會研究計劃。
[083] 岳修平(民87)。網際網路教學設計與應用。90年 2月9日,取自:http://www.cc.ntu.edu.tw/~hrd/wbi/ntu.html
[084] 岳修平(民88)。網路教學於學校教育之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4),61-76。
[085] 岳修平(民89)。即時群播遠距教學之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季刊,3(2),63-74。
[086] 何榮桂、郭再興(民85)。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在網路上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雜誌,55,25-31。
[087] 何榮桂(民80)。題庫中項目參數分配型態對點腦化適性測驗選題的影響。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8,71-96。
[088] 何榮桂(民86a)。從測驗電腦化與電腦化測驗再看網路化測驗。測驗與輔導,144,2972-2974。
[089] 何榮桂(民86b)。遠距測驗--Dear CAT的設計與實施。物理教育,1(1),51-62。
[090] 何榮桂、蘇建誠、郭再興(民86)。遠距適性測驗系統架構。資訊與教育,42,29-35。
[091] 何榮桂、賴信仁(民86)。遠距適性態度測驗系統設計。第六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大會論文集,175-185。
[092] 何榮桂、陳麗如(民87)。電腦化適性測驗題庫品質管理策略之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409-410。
[093] 何榮桂(民88)。良身訂製的測驗--適性測驗。測驗與輔導,157,3288-3293。
[094] 何建明(民87)。網際網路與本土資訊。90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frontier.org.tw/NII/niidc002.html
[095] 沈亞梵(民82)。視聽教學媒體的認識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0,40-42。
[096] 沈亞梵(民87)。教學媒體與媒體教學。中等教育,49(1),69-76。
[097] 沈亞梵(民88)。教學媒體新科技。研習資訊,16(5),5-11。
[098] 吳京(民86)。賀「遠距教育」創刊。遠距教育,1,3-4。
[099] 吳心恬(民86)。媒體特性對說服效果之影響:WWW媒體之實驗研究室。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0] 吳宗立(民87〉。班級經營的內涵與策略。國教天地,129,49-54。
[101] 吳明隆(民88a〉。新時代資訊科技的教學應用與行政支援。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第8806期,16-32。
[102] 吳明隆(民88b〉。新時代生師電腦素養的探究。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第8810期,33-49。
[103] 吳明隆(民89a〉。班級經營與教學新趨勢。台北:五南出版社。
[104] 吳明隆(民89b〉。社會變革的班級經營困境與因應做法。訓育研究,39(3),54-67。
[105] 吳武典、陳秀蓉(民67)。教師領導行為與學生的期待、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87-104。
[106] 吳武典(民68)。國小班級氣氛的因素分析與追蹤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33-156。
[107] 吳美玲、吳小惠、薛瓊禎(民89)。淺談肢體語言在教室中的運用。90年6月24日,取自:http://heart.ncue.edu.tw/~class/
[108]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民79)。班級經營(再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109]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民80)。班級經營(三版)。台北:心理出版社。
[110] 吳國柱(民88)。網際網路對教學的衝擊。職教園地,29,26-29。
[111] 吳裕益(民80)。電腦化適性測驗與傳統測驗之比較。教師天地,54,49-53。
[112] 吳裕益、陳英豪、洪碧霞、楊家輝、劉明秋、丁振豐、葉千綺(民80)。國民小學高年級數學能力電腦化適性測驗之研究。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80-0301-H024-02。
[113] 吳裕益(民81)。教學評量的基本概念。載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編印:教學評量。1-18。
[114] 吳錫修、蔡新民、楊博清(民86)。全球資訊網教學環境建置研究,1997民生電子研討會:數位視訊及多媒體,頁B3-4/18~B3-4/23。
[115] 吳錫修(民87)。電腦輔助測驗之動態命題與試卷驗證模式研究。第七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116] 吳鐵雄、孫光天、陳新豐(民87)。國民小學線上適性測驗系統之建構。中華民國第十二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
[117] 林生傳(民84)。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118] 林生傳(民71)。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
[119] 林世華(民75)。潛在特質理論與其應用於適性測驗之評估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碩士論文。
[120] 林世華(民89)。由多元評量的觀點看傳統評量的角色與功能。科學教育月刊,231,67-71。
[121] 林奇賢(民86)。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雜誌,58,2-9。
[122] 林奇賢(民87)。網路學習環境的設計與應用。資訊與教育雜誌,67,34-50。
[123] 林明達(民87)。全球資訊網線上測驗系統之設計與製作。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4] 林佩璇(民81)。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25] 林東清、孫培真、孫思源(民89)。建構影響非同步網路學習系統滿意度之研究模式:以結構化理論為基礎。第11屆全國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26] 林昭賢(民80)。談因材評量。教師天地,80年10月,19-20。
[127] 林勇、粘錦成(民89〉。能力本位教育與傳統教育差異。能力培訓專刊,89年2月,20-24。
[128] 林珊如、卓宜青、劉旨峰、袁賢銘(民89)。網路化學習歷程與同儕互評系統之建構經驗。資訊與教育,80,57-64。
[129] 林家弘(民89)。我國大學生網路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30] 林素卿(民88)。國民中學班級經營及解決策略之研究。刊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報告(NSC88-2413-H-028-003)。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31 ] 林清章(民87)。教師善用媒體提昇教學效果之道。菁莪季刊,10(1),2-4。
[132] 林淑玲(民84)。幼兒評量的新契機兒--非傳統評量理論對幼兒評量的啟示。嘉義師院學報,9,599-640。
[133] 林朝賢、賴香菊(民83)。資訊高速公路在企業經營顧客服務上之應用研究,第六屆資訊管理學會研討會論文集。
[134] 林新發(民87)。班級行政管理的內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頁1-23)。台北:師大書苑。
[135] 林進材(民87)。教學法的舊愛與新歡--傳統式與開放式教學。師友,368,30-33。
[136] 林寶山(民85a)。教學論: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137] 林寶山(民85b)。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138] 周倩(民87)。電腦輔助測驗與評量--發展趨勢與研究方向。第十四屆科學教育研討會,國立高學師範大學。
[139] 周倩、楊台恩(民87)。電腦網路的特質及其相關問題初探。社教雙月刊,84,17-20。
[140] 周倩、孫春在(民86)。智慧型遠距合作學習環境之設計與建立:CORAL經驗。教學科技與媒體,26,13-21。
[141] 周倩、簡榮宏(民86)。網路評量系統之發展與研究。遠距教育,4,12-15。
[142] 周崇儒(民88)。有效能的班級經營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2),1-6。
[143] 周崇儒(民89)。談班級經營的策略。教師之友,41(2),22-29。
[144] 周惠文(民88)。網路合作學習環境對英語拼音學習成效之影響。資訊與教育,72,57-76。
[145] 周朝宜(民88)。線上及時評量系統設計介紹。資訊與教育,71,59-61。
[146] 周斯畏、孫思源、朱四明(民88)。網路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學習環境、學習型式、師生互動、與教學內容的探討。中華民國電腦輔助教學學會(ICCAI)第八屆論文集。89年11月12日,取自:http://acbe.tku.edu.tw/
[147] 果芸(民85)。網際網路發展之回故與展望。資訊與電腦,169,26-31。
[148] 范熾文(民84)。情意教學目標的評量。國教園地,53/54,6-10。
[149] 施冠慨(民75)。有效教學途徑之探討—視聽教育導論(上)。花蓮師院學報,1,1-33。
[150] 施能木(民86)。建構一個教學資源網路。台東師院學報,8,193-221。
[151] 施慧敏(民84)。社會學理論對班級常規管理的啟示。台灣教育,536,19-26。
[152] 洪明洲(民89)。網路教學。台北:華彩。
[153] 洪朝富、符懋應、陳韋宏、楊順昌、張崇源、彭守正、劉彥廷(民89)。在World Wide Web上的適性教學環境架構。遠距教育,13/14合刊,105-110。
[154] 洪雯柔(民85)。貝瑞德比較教育方法。比較教育,44,11-21。
[155] 洪榮昭(民74)。電腦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熟優?孰劣?。資訊與電腦,61,90-91。
[156] 洪榮昭、劉明洲合著(民86)。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157] 洪榮昭(民88)。網路教學。台北:華彩。
[158] 洪碧霞(民81)。傳統測驗理論信度的信度、類型與求法。載於國立台南師院編印:教學評量,19-28。
[159] 洪碧霞、吳鐵雄(民78)。簡介電腦化適性測驗的發展及其實施要素並兼論我國大專聯考電腦適性化的可行性。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6,75-94。
[160] 侯雅齡(民89)。如何有效運用多元評量結果。測驗與輔導,159,3339-3341。
[161] 柯平順、林敏慧(民84)。特殊班之班級環境設計。國小特殊教育,19,28-34。
[162] 紀信義、蕭益進、劉建麟(民89)。親師關係。90年6月29日,取自:http://heart.ncue.edu.tw/~class/
[163] 涂金堂(民87)。後設認知理論之介紹。菁莪季刊,9(4),58-66。
[164] 徐志彬(民87)。網路非同步教學對學習效果之影響--稅法課程之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65] 徐南號(民85)。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166] 唐清良(民87)。超越時空--談教學媒體的新趨勢。班級經營,3(3),36-42。
[167] 孫仲山(民85)。師生互動的教學理論。高市文教,57,38-41。
[168] 孫仲山、李碧娟(民86)。國民中學教學情境中師生語言行為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4),89-100。
[169] 孫春在(民84)。超媒體網路與遠距合作式電腦輔助學習。教學科技與媒體,21,29-37。
[170] 孫春在(民89)。網路學習趨勢與原理。2000年網路學習理論與實務研討會,2000/12/29,新竹:交通大學。
[171] 孫敏芝(民84)。論夏山學校教學理念:以「自由」與「權威」為例。國教天地,110,21-25。
[172] 高昌平(民89)。中美大學通識教育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73] 高廣孚(民77)。教學原理。台北:五南。
[174] 莊明貞(民87)。真實性評量在教育改革中的相關論題--一個多元文化教育觀點的思考。教育資料與研究,20,19-23。
[175] 莊啟國(民88)。跨世紀學習新典範--網路學習。遠距教育,12,67-69。
[176] 莊智陵(民89)。SPRT電腦適性測驗對國中學生受測態度影響之研究—以中山國中二年級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77] 莊雅茹、張銀益、吳照輝、劉季綸、林淑瓊(民89)。傳統教室與虛擬教室學習成效之研究。第11屆全國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78] 馬繼康(民88)。遠距教學,少了潛移默化能量。中國時報(88/4/23),時論廣場。89年10月8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179] 許天雄、殷志文(民84)。試題特徵曲線簡介。測驗統計簡訊,6,1-6。
[180] 許志逸(民88)。淺談合作學習。建構與教學,第14期,第1版。90年1月9日,取自:http://scied.ncue.edu.tw/ct/
[181] 許瑛玿(民89)。因應e時代的多元評量--網際網路使教學評量變得有聲有色。科學教育,232,68-73。
[182] 許擇基(民87)。適性測驗的適用性。文教新潮,3(4),17-23。
[183] 許擇基、劉長萱(民81)。試題作答理論簡介。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184] 許錫珍(民67)。能力分班教學情境下前後段班班級氣氛之比較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1,141-158。
[185] 陳文生(民85)。網路化互動媒體知覺特性與應用需求關係之研究:以台灣網路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86] 陳正然(民88)。Web as Media--4C網路媒體的發展與前瞻。廣告雜誌,92,14-15。
[187] 陳年興(民84)。WWW加速Internet成為第四大媒體。網路通訊雜誌,46,36-39。
[188] 陳年興、王敏煌(民86)。全球資訊網上教材製作輔助工具之研發。隔空教育論叢,9,77-104。
[189] 陳年興、曾建翰(民86)。全球資訊網上WebTitle之製作。遠距教育,2,12-21。
[190] 陳年興、李旻俐(民88)。A捷計畫:高中、國中跨國英文遠距教學。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809,24-37。
[191] 陳年興(民88)。破除網際網路的迷思。中華管理評論。89年11月22日,取自:http://www.cme.org.tw/form/
[192] 陳年興、劉惠如(民88)。整合式網路教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成效。第10屆國既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93] 陳年興(民89a)。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分析,遠距教育,15/16合刊,153-163。
[194] 陳年興(民89b)。「網際網路與全球資訊網路」教材。民89年2月19日,取自:http://cu.nsysu.edu.tw
[195] 陳杭生(民82)。視聽媒體與教學正常化。視聽教育,34(3),1-10。
[196] 陳英娥(民81)。電腦輔助教學在國中數學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 陳昭秀、周倩(民84)。遠距合作學習的定義、理論與科技使用之初探研究。第四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S4-11。新竹,台灣。
[198] 陳政宏(民89)。教師應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網路。中國時報(89/9/25),論壇。90年1月29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199] 陳貞舟(民87)。國中教室中的班級氣氛與師生溝通。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271-276)。台北:師大書苑。
[200] 陳美玉(民87)。教師專業-教學法的省思與突破。高雄:麗文文化。
[201] 陳美芬(民84)。班級經營的社會學觀點。國教之聲,29(2),74-79。
[202] 陳美紀(民79)。美國中小學應用電腦教學的問題與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八月,13-15。
[203] 陳奎喜(民78)。教師領導、班級氣氛與學習成就。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204] 陳奎喜、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民85)。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台北:三民書局。
[205] 陳俊隆(民89)。一個以多代理人為基礎之智慧型教學代理人。逢甲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6] 陳淑英(民75)。視聽媒體與方法再教學上應用之研究。台北:文景。
[207] 陳淑英(民80)。教學媒體的意義與特性。台灣教育,487,1-5。
[208] 陳淑英(民81)。教學媒體的分類。視聽教育,34(2),37-40。
[209] 陳素貞(民87)。We made it--教學媒體在建構學習環境的應用。班級經營,3(3),24-29。
[210] 陳新豐(民87)。多媒體線上適性測驗系統發展及其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11] 陳慧真(民82)。教學媒體之研究。竹北學粹,1,141-177。
[212] 陳慧娟(民88)。通往智慧的七種途徑:多元智慧理論的啟示。國教月刊,45(1),78-82。
[213] 陳鳳如(民86)。台北市國中學生班級氣氛之比較研究。測驗與輔導,第141,2924-2928。
[214] 陳寶山(民89)。新世紀的班級經營。課程與教學季刊,3(2),1-16。
[215] 梁朝雲(民89)。虛擬大學的媒體服務體系。遠距教育,15/16,56-64。
[216] 崔夢萍(民88)。電腦程式語言Logo和電腦多媒體教學對台灣省國小五年級學童的創造思考力之影響。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0,209-228。
[217] 郭生玉(民 76)。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218] 郭生玉(民 85a)。高中教學評量改進。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評量(頁165-183)。台北:師大書苑。
[219] 郭生玉(民 85b)。當前學校教學評量工作的檢討與改進。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評量(157-164)。台北:師大書苑。
[220] 郭重吉(民81)。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5),548-570。
[221] 郭隆興(民81)。杜威實驗學校和尼爾夏山學校教育哲學理念之比較研究。教育文粹(高師大),21,57-70。
[222] 郭麗玲(民80)。教學媒體在教學上的重要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社會教育學刊,20,61-88。
[223] 黃光雄(民77)。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
[224] 黃光雄(民79)。教學理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
[225] 黃秀文(民85)。從傳統到變通:教學評量的省思。國民教育研究所學報,2,1-26。
[226] 黃幸美(民85)。國小數學建構教學的評量方法。教育研究雙月刊,49,62-67。
[227] 黃政傑(民76)。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228] 黃政傑(民85)。教學評量。台北:師大書苑。
[229] 黃政傑、林佩璇(民85)。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230] 黃耘(民86)。多媒體教學,趣味化學習。師友,363,17-20。
[231] 黃常明(民87)。遠距教學學習成就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32] 黃涵妮、李雯秋、郭嘉琪(民88)。學生的情緒教育。90年6月24日,取自:http://heart.ncue.edu.tw/~class/
[233] 黃淑苓(民81)。幼兒評量的意義與要則。教師之友,33(2),24-27。
[234] 黃淑馨(民82)。台北市參加「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學生升學壓力、因應行為、身心健康與班級氣氛之研究。政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35] 黃國彥、王以仁(民76)。潛在特質理論及其應用。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34,147-158。
[236] 黃國禎(民87)。網路智慧型測驗及評估系統應用分析。1998華文網路教學研討會,79-104。
[237] 黃羨文(民86)。紙本書與電子書之比較。台北:漢美。
[238] 黃稚美(民89)。落實多元智慧評量是對心智習性的一大挑戰。輯於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專文推薦,9-12。台北:遠流。
[239] 黃翠嫩(民88)。推展視聽媒體在教學上的應用:以台灣大學圖書館多媒體服務中心推廣活動為例。大學圖書館,3(3),48-64。
[240] 黃德祥(民84)。班級經營的困境與突破。教育實習輔導季刊,1(4),1-7。
[241] 黃德祥(民85)。班級的常規經營。學生輔導,45,54-59。
[242] 教育部國教司(民81)。國民小學教學媒體手冊。台北市:教育部國教司。
[243] 教育部(民89)。唐院長資深優良教師餐會致詞稿。教育部公報(891030),310, 30-31。
[244] 曾曉薇(民89)。e經濟時代媒體走向網路化的寬闊大道。能力雜誌,2000年4月,46-49。
[245] 單文經(民86)。教學媒體的選擇。台灣教育,560,8-11。
[246] 單文經(民87a)。評介二種多元評量:真實評量與實作評量。北縣教育,25,46-52。
[247] 單文經(民87b)。班級行政管理的內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75-103)。台北:師大書苑。
[248] 彭成瑋(民89),網路教學系統的理念、設計與實作。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49] 溫明正(民87)。資訊與網路教育在終身學習社會中的時代使命。教師天地,97,38-43。
[250] 溫玲玉、洪銘建(民85)。電腦在測驗與評量上的應用。商業職業教育周刊,66,38-42。
[251] 溫嘉榮、吳明隆(民88)。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北:松崗圖書公司。
[252] 張卜仁(民88)。線上教學與虛擬教室。資訊與教育,74,29-40。
[253] 張文隆(民86)。亦師亦友--營造好班風由老師做起。班級經營,2(4),12-18。
[254] 張玉燕(民87)。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出版社。
[255] 張正宙(民83)。台灣省立美術館視聽媒體應用情形。社教雙月刊,63,28-30。
[256] 張青桃、朱定楊(民88)。以情境化比喻設計學習環境之研究。中華民國電腦輔助教學學會(ICCAI)第八屆論文集。90年1月16日,取自:http://acbe.tku.edu.tw/
[257] 張春興、林清山(民64)。教育心理學。台北:文景。
[258] 張春興、林青山(民7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259] 張春興(民78)。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260] 張春興(民81)。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261]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民84)。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262] 張建邦(民89)。應用網路資源於國中生活科技教學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63] 張振成(民85)。教室管理的策略。教育實習輔導季刊,2(3),26-30。
[264] 張振成(民86)。教學評量的新趨勢:實作評量與檔案評量。中等教育,48(6),90-94。
[265] 張家倩、楊國德(民87)。全球資訊網自學式課程之先導研究。遠距教育,7,49-59。
[266] 張基成(民86)。開發思考與創造之知識建構工具與認知學習環境之探討:電腦的革新與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33,36-45。
[267] 張基成、童宜慧(民89)。網路化學習歷程檔案系統之建構與評鑑--一個電子化的真實性學習評量工具。遠距教育,13/14,78-90。
[268] 張霄亭(民78)。視聽教育與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出版社。
[269] 張霄亭(民85)。教學媒體的發展與應用。中等教育,47(3),3-11。
[270] 張霄亭(民86)。淺談「教學媒體」與「教學科技」的「定義、領域範疇」發展。台灣教育,560,2-7。
[271] 張霄亭、朱則剛、張鐸嚴、洪敏琬、胡怡謙、方郁琳、胡珮瑛(民86)。教學原理。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72] 張霄亭(民87)。媒體與教學科技。載於伍振鷟主編,張霄亭、朱則剛著:教學媒體(1-40)。台北:五南。
[273] 張瑞村、陳怡君(民89)。從班級經營策略談營造積極的班級氣氛。教育實習輔導季刊,6(2),1-5。
[274] 張煌熙(民87)。班級行政管理的內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班級經營—理念與策略(33-48)。台北:師大書苑。
[275] 張蓮滿(民83)。淺談教學媒體與課程設計。台灣教育,521,27-30。
[276] 張靜嚳(民84〉。何謂建構主義?建構與教學,3。89年10月16日,取自:http://scied.ncue.edu.tw/ct/v3.htm
[277] 張靜嚳(民85)。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1)。89年10月16日,取自:http://scied.ncue.edu.tw/ct/v4-1.htm
[278] 葉儒智(民88)。虛擬實境學習環境之教學設計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279] 葉興華(民84)。班級管理影響因素分析。台灣教育,536,42-45。
[280] 辜華興(民86)。情境學習環境中媒體特性對學習成就與學習態度的影響。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研究所碩士論文。
[281] 資策會(民88)。專科以上學校開辦遠距教學作業要點。89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edu.tw/rules/index.htm , 台北:教育部。
[282] 資策會(民89)。什麼是線上學習?資策會教育訓練處龍門課站教學網站。89年12月30日,取自:http://www.good2u.com.tw/good2u/homepage/tutorial/line.htm
[283] 詹雨薇、尤吉祥、蔡芯昀、蔡淑君(民85)。夏山學校--教育改革熱潮中對夏山學校的省思。教育文粹,25,26-32。
[284] 楊艾俐(民87)。全球自我提升熱:智慧的歡愉。天下雜誌,第201期。89年11月15日,取自:http://archive.cw.com.tw/88_86/87年2月第201期.doc/755595972.23.htm
[285] 楊叔卿(民89)。迎接二十一世紀的「艾麗絲」:網際網路輔助教育的理念。教學科技與媒體,50,2-11。
[286] 楊思偉、沈珊珊(民88)。比較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287] 楊美雪(民83)。問題索解導向之教學策略與媒體運用。教學科技與媒體,13,38-44。
[288] 楊家興(民81)。超媒體系統在教學上的應用與發展。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國際視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
[289] 楊家興(民82)。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28-39。
[300] 楊家興(民84)。隔空教育下的傳播科技:新舊教學媒體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21,5-12。
[301] 楊家興(民86)。資訊科技在教育訓練上的應用。遠距教育,1,44-47。
[302] 楊家興(民87a)。多元化的遠距教學。遠距教育季刊,8,62-67。
[303] 楊家興(民87b)。建構一個多元化的遠距教育環境。國立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報,3,225-240。
[304] 楊家興(民88)。虛擬學校:資訊網路下整合性的教學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47,12-23。
[305] 楊惟曾(民84)。講述法在成人教學上之應用。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主編:有效的成人教學(71-91)。台北:師大書苑。
[306] 楊國良(民86)。測驗結果的解釋及應用。儒林學報,13,49-59。
[307] 楊國樞(民66)。影響國中學生問題行為的學校因素。載於中研院民族研究所: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究論文,頁13。
[308] 楊國賜(民82)。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我國成人教育政策。成人教育,11,3-9。
[309] 楊裕貿(民80)。由夏山學校的角色扮演,看兒童戲劇的教育價值。中師語文,1,70-73。
[310] 網路大學(民89)。89年12月28日,取自:http://www.joyhub.com.tw
[311] 網際網路資訊情報中心(2001)上網人口統計。90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howmany_1.asp
[312] 廖宜信(民89)。網路學習系統中書房與辦公室的設計與實作。私立中原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313] 趙之琪(民87)。師院生性健康教育教學效果研究—網頁教學與講述式教學之比較。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14] 趙美聲(民84)。從教學媒體的角色定位談視聽教育學術研究之趨勢。視聽教育,36(5),9-14。
[315] 趙美聲(民88)。即時群播遠距教學所面臨的瓶頸與因應策略初探。隔空教育論叢,11,33-62。
[316] 趙國仁、林朝賢、陳廷榮(民84)。以全球資訊網路來輔助地區行銷。Hope Net:光碟月刊,13,94-97。
[317] 蔡孟勳(民89)。非同步教學個人化評量機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18] 蔡秀緞(民88)。如何改善班級經營師生互動關係。北縣教育,28,69-71。
[319] 歐用生(民85)。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320] 歐陽教(民79)。教學研究專集。台北:南宏圖書出版。
[321] 潘正德(民82)。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通訊,25,24-31。
[322] 潘怡如(民89)。實作學習網頁教學對國小學童資源回收學習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23] 劉仲成(民85)。體育教學師生互動行為分析法。學校體育雙月刊,6(1),39-43。
[324] 劉亞平(民86)。教育改革的關心程度問卷與線上測驗之研究。國立台南師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25] 劉宏文(民85﹚。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科學教育月刊,193,6-22。
[326] 劉宏文(民88﹚。建構主義與情境認知理論在科學教學上之意義。中二中學報,3,32-63。
[327] 劉季綸(民89)。虛擬教室系統學習成效與滿意度之實證研究。輔仁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28] 劉明松(民86)。師生互動模式及其對突破現階段國中班級經營困境之啟示。教育資料文摘,40(6),136-152。
[329] 劉信吾(民88)。教學媒體。台北:心理出版社。
[330] 劉清堂、越呈領(2000)。基于課堂的學習環境設計。第四屆全球華人教育資訊科技大會論文集,卷2,124-128。新加坡,2000。
[331] 劉海龍(民84)。淺談教學環境設計(上)。文教天地,60,18-23。
[332] 劉惠如(民88)。整合式網路教學之教學設計與評量。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3] 劉惠芬、孫欽儒(2000)。人際傳播對網路教學的影響。第四屆全球華人教育資訊科技大會論文集,卷2,551-557。新加坡,2000。
[334] 劉博允(民89)。台灣與美國融合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35] 劉新白(民83)。如何運用教學媒體提昇學習效果。復興崗學報,51,287-314。
[336] 劉緬懷(民85)。從師生互動省察教師教學輔導策略。國教月刊,43(1/2),64-72。
[337] 鄭日昌等譯(民83)。校內行為評估。台北:五南。
[338] 鄭玉疊、郭慶發(民85)。班級經營:做個稱職的教師。台北:心理出版社。
[339] 鄭富森(民88)。目前教學評量之省思與改進之道。教師天地,99,頁18-24。
[340] 鄭麗玉(民88)。教學評量的改革。教師之友,第40(1),23-33。
[341] 魯明德(民88年)。國內實施遠距教學對教師教學負荷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2] 盧信彰(民89)。網路學習情境之探討。2000年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TANET),358-363。
[343] 盧美貴(民69)。國小教師教導方式與學生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44] 盧雪梅(民80)。教學理論:學習心理學的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345] 鍾紅柱(民73)。高中班級氣氛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46] 鍾啟泉(民86)。班級經營。台北:五南。
[347] 鍾斌賢、吳育龍、鄭立川、孫荻雯、高苑芳(民89)。虛擬學校學習環境設計與建置。2000年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TANET),368-372。
[348] 應立志(民85)。項目反應理論與適性測驗之探討。台中商專學報,28,61-76。
[349] 謝府昌、鄧福麒、林位餘(民88)。教室常規管理–如何維持教室秩序。90年6月24日,取自:http://heart.ncue.edu.tw/~class/
[350] 謝明杰(89/9/18)。資訊教育成果,不可過於樂觀。中國時報,論壇。90年2月12日,取自:http://andywant.chinatimes.com.tw/
[351] 謝偉成(民81)。透析「學習行為」。師友月刊,299,10-11。
[352] 魏竹聯(民89)。網路媒體與傳統媒體之媒體豐富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
[353] 顏春煌(民87)。資訊科技導入終身教育的多重管道與模式。隔空教育論叢,10,229-253。
[354] 顏榮泉(民84)。媒體發展與遠距學習。視聽教育雙月刊,37(4),12-19。
[355] 顏龍源(民85)。Internet上遠距教學系統設計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56] 簡茂發(民85)。評量。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評量(1-39)。台北:師大書苑。
[357] 簡紅珠(民86)。國小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4),36-48。
[358] 羅山吉(民83)。教育主管怎麼看體制外學校?教育心,2,24-25。
[359] 羅慧明、王燕超(民87)。建教合作創新與視聽教育轉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視聽教育館建教合作計劃介紹。視聽教育,40(1),頁7。

二、英文部分
[001] Ager, T.(1993)﹒Online placement testing in mathematics and chemistry﹒Journal and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20(2), 52-57﹒
[002] Ahl, D., & Bailey, J.(1971)﹒Computer are for kids not for geniuses﹒School Management﹐26-28﹒
[003] Alexander, S.(1995)﹒Teaching and Learn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AusWeb95 The First Australian WorldWideWeb Conference﹒
[004] Allen, M. J. & Yen, W. M.(1997)﹒Introduction to measurement theory﹒Monterey, CA:Brooks�Cole﹒
[005] Anderson, J. F. & Norton, R. W. & Nussbaum, J. F.(1981)﹒Three investigations explor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ceived teacher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nd student learn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30(4), 377-392﹒
[006] Armstrong, T.(1994)﹒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irginia﹒
[007] Baron, M.(1996)﹒From a distance﹒Learning﹐25(2)﹐80-82﹒
[008] Batey, A.,Cowell, R. N.,(1986)﹒Distance education:An overview. Portland, OR:Northwest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8 519)﹒
[009] Bates, A. W.(1994)﹒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Distance Education, 18(1), 93-109﹒
[010] Becker, D., & Dwyer, M.(1994)﹒Using hypermedia to provide learner control﹒Journal of Education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3(2), 155-172﹒
[011] Bereday,George Z.F.(1964)﹒Comparative method in Educ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012] Berlo, D. K.(1971)﹒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ion﹒40-72﹒
[013] Bidwell, C. E.(1973)﹒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aching﹒In R. M. W. Travers(Ed.), Secon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413-449﹒Chicago, IL:Rand McNally & Company﹒
[014] Birnbaum, A.(1968)﹒Somelatent trait models and their use in inferring an examinee's ability﹒Statistical theories of mental test scores, Reading, MA:Addision-Wesley, 395-479﹒
[015] Bloom, B. S.(1976)﹒Human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learning﹒N.Y.:McGrawHill﹒
[016] Boehlefeld, S. P.(1996)﹒Doing the Right Thing:Ethical Cyberspace Research﹒The Information Society, 12, 141-152﹒
[017] Bollentin, W. R.(1998)﹒C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education? Measuring voice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Educom Review, 33(1), 50–54﹒
[018] Bork, A.(1979)﹒Interactive learning﹒In R. P. Taylor(Ed.)﹐The computer in the school:Tutor, tool, tute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019] Borsook, B. K.(1991)﹒Interactivity:What is it and what can it do for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0), 10-17﹒
[020] Bosco, J.(1986)﹒An analysis of evaluations of interactive video﹒Educational Technology. 25, 7-16﹒
[021] Boutell(1994)﹒WWW/FAQ﹒http://siva.cshl.org/~boutell/www_faq.html﹒
[022] Bransford, J. D., Sherwood, R. D., Hasselbring, T. S., Kinzer, C. K. & Williams, S. M.(1990)﹒Anchored instruction:Why we need it and how technology can help﹒
[023]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1988)﹒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42 357)﹒
[024]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1989)﹒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1), 32-42﹒
[025] Brown, J. S., & Duguid, P.(1993)﹒Stolen knowledge﹒Educational Technology, 33(3), 10-15﹒
[026] Bugbee, A. C.(1994)﹒Examination on demand:findings in ten years of testing by computer 1982-1991﹒Edina, MN:TRO Learning﹒
[027] Bruner, J. S.(1961)﹒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028] Bruner, J. S.(1966)﹒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N. Y.:W. W. Norton﹒
[029]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1996)﹒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Boston:Allyn & Bacon﹒
[030] Cangelosi, J. S.(1988)﹒Classroom management strategies:Gaining and maintaining students’ cooperation﹒New York:Longman﹒
[031] Carmichael, J.(1995)﹒Voice mail and the telephone:A new student support strategy in the teaching of law by distance education﹒Distance Education, 16(1), 7-23﹒
[032] Carvin, A.(1998)﹒A New Tool in the Arsenal:The Role of the Web in Curricular Reform﹒http://edweb.gsn.org/web.effects.html
[033] Cathpole, M. J.(1992)﹒Classroom, open, and distance teaching:a faculty view﹒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6(3), 34-44﹒
[034] Chacon, F.(1992)﹒A taxonamy of computer media in distance education﹒Open learning, 7(1), 12-27﹒
[035] Chang, S. H.(1990)﹒Inter-subtest branching in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TX﹒
[036] Chapman, D., Igal, S. W., Beem, W. R., Sdler, K., Dumbrill, D., Thompson, D. & Medinets, D.(1996)﹒Building Internet applications with Delphi﹒IN:Que﹒
[037] Charles, C. M.(1985)﹒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From models to practice, 2nd ed﹒New York:Longman﹒
[038] Charles, C. M.(1999)﹒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6th ed.)﹒New York:Longman﹒
[039] Chowdhury, G. G. & Sudatta Chowdhury(1999)﹒Digital Library Research:Major issues and trends﹒Journalof documentation, 55(4), 409-448﹒
[040] Clark, R. E.(1983)﹒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learning from media﹒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3(4), 445-459﹒
[041] Clark, R. E. & Salomon, G.(1986)﹒Media in teaching﹒In M. 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 464-478)﹒ N.Y.:Macmillan﹒
[042] Clark, R. E.(1991)﹒When researchers swim upstream:Reflections on an unpopular argument about learning from media﹒Educational Technology, 31(2), 34-40﹒
[043] Clark, R. E.(1994)﹒Media will never influence learning﹒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42(2), 21-29﹒
[044] Conklin, J.(1987)﹒Hypertext: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IEEE Computer, 20(9), 17-41﹒
[045] Collins, A.(1989)﹒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Technical report No. 474﹒Champaign, IL: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University of Illonois at Urbana-Champaign﹒
[046] Collis, F. L.(1994)﹒The internet as an educational innovation:lessons from experience with computer implement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45(5), 38-40﹒
[047] Conklin, Jeff.(1987)﹒Hypertext:An Introduction and Survey﹒IEEE Computer, 17-41, Sep, 1987﹒
[048] Coon, T.(1998)﹒Using STELLA simulation software in life science education﹒Computers in Life Science Education, 5(9), 65-71﹒
[049] Copeland, W. P.(1987)﹒Classroon management and student teacher’s cognitive abilities:A relationship﹒American Education Journal﹒24(20), 219-236﹒
[050] Copeland, P.(1991)﹒The multimedia Mix﹒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28(2), 154-163﹒
[051] Crooker, L. & Algina, J.(1986)﹒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and modern test theory﹒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052] Daft, R. L., Lengel, R. H.(1984)﹒Information richness:A New Approach to Managerial Behavior Organization Desig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 Behavior, 6, 191-233﹒
[053] Daft, R. L., Lengel, R. H.(1986)﹒A Proposed Integration Among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ness, and Structural Design﹒Management Science, 32, 544-572﹒
[054] Daft, R. L., Lengel, R. H.,Trevino, L. K.(1987)﹒Message Equivocality, Media Selection, and Manager Performance:Implications for Information systems﹒MIS Quarterly, Sep., 355-366﹒
[055] Dale,E.(1946)﹒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1st ed.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056] Dede, C. J.(1992)﹒The future of multimedia:Bridging to virtual worlds﹒Educational Technology, 32(5), 54-60﹒
[057] de Jong, T. & Njoo, M.(1992)﹒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Learning processes involved﹒In E. de Corte, M. C. Linn, H. Mandl, & L. Verschaffel(Eds.)﹒Computer-based ;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problem solving(411-427)﹒Berlin Heidelberg, NY:Springer-Verlag﹒
[058] Dembo, M. H.(1988)﹒Apply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3rd ed.)﹒New York:Longman﹒
[059] Descy, D. E.(1991)﹒Instructional media utilization in the classroom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eacher burnout and student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18(2), 99-106﹒
[060] Doerr, H. M.(1997)﹒Experiment, simulation and analysis:An integrated instructional approach to the concept of for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19(3), 265-282﹒
[061] Doring, A.(1996)﹒The use of electronic mail to support off-campus student learn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s No. ED 401876)﹒
[062] Doyle, W.(1986)﹒Classroo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In M. C. Wittrock(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rd ed.)﹒New York:Macmillan﹒
[063] Dwyer, F. M.(1978)﹒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Visual Learning﹒State Cpllege, PA:Learning Service﹒
[064] Ebel, R.(1980)﹒Evaluation of students: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teaching﹒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 47-51﹒
[065] Ely, D. P.(ed.)(1963)﹒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Audiovisual Process in Education : A Definition and Glossary of Related Terms,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Review, Suppl, 6﹒
[066] Emmer, E. T., Everton, C. M. & Anderson, L. M.(1980)﹒Effective classroom manage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chool year﹒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0(5), 219-231﹒
[067] Emmer, E. T.(1987)﹒Classroom management﹒In M. J. Dunkin(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437-446)﹒Oxford:Pegramon Press﹒
[068] Emmer, E. T.(1996)﹒Teacher managerial behaviors﹒In L. W. Anderson(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nd ed.), 219-223﹒Oxford:pergamon﹒
[069] Ewdards, C. H.(1993)﹒Classroom principles and management﹒New York:Macmillan﹒
[070] Farivar, S. H.(1985)﹒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 cooperative learning program in a middle elementary classroom﹒Disser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 46,1823, 6-10﹒
[071] Faryniarz, J. V. & Lockwood, L. G.(1992)﹒Effectiveness of microcomputer simulations in stimulating environment problem solving by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9, 453-470﹒
[072] Flavell, J. H.(1977)﹒Metacognition aspects of problem-solving﹒In L. B. Resnick(Eds.)﹐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Hillsdale﹐NJ:Erlbaum﹒
[073] Fleming, M. & Levie, W. H.(1978)﹒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Englewood Cliffs, 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074] Fletcher, D.(1989)﹒The effectiveness and cost of interactive videodisc instruction﹒Machine-Mediate Learning, 3, 361-385﹒
[075] Fox, E. A. et al.,(1995)﹒Digital Library﹒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38(4), 24-28﹒
[076] Freud, R.(1996)﹒Community Colleges and Virtual Community, ERIC:ED397871﹒
[077] Froyen, Len A.(1988)﹒Classroom Management:Empowering Teacher-Leaders﹒Columbus: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g﹒
[078] Froyen, Len. A.(1993)﹒Classroom Management:The reflective teacher-leaner(2nd ed.)﹒New York:Macmillan﹒
[079] Gage, N. L.(1976)﹒Models for research on teaching, Occasional paper No.9. Washington, D.C: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080] Gage, N. L.(1978)﹒The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art of teaching﹒ New York, NY: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081] Gagné, R. M.(1965)﹒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082] Gagné, R. M.(1985)﹒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4th ed.)﹒ Fort Worth: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College Publishers﹒
[083] Gagné, R. M., Wager, W. & Rojas, Alicia(1987)﹒Planning and authoring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Lessons﹒Educational Technology﹒
[084] Gardner, H.(1993)﹒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NY:Harper Collins﹒
[085] Gipps, C. V.(1994)﹒Beyond testing:Towards a theory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London:the Falmer Presss﹒
[086] Gitomer, D. H.(1993)﹒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al mesaurement﹒In:R. E. Bennett & W. C. Ward(Eds.)Construction versus choice cognitive measurement﹒Hillsdale, New Jersey﹒
[087] Glaser, R.(1962)﹒Psychology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In R. Glaser(Ed.), Train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088] Glaser & E. Silver(1994)﹒Assessment, testing, and instruction:Retrospect and prospect﹒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20, 393-419﹒
[089] Goldberger, M. S.(1974)﹒Studying your teaching behavior﹒Journal of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45(4), 33-36﹒
[090] Green, B. F., Bock, R. D., Humphreys, L. G., Linn, R. L. & Reckase, M. D.(1984)﹒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ssessing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s﹒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21, 347-360﹒
[091] Gunawardena, C. N.(1992)﹒Changing faculty roles for audiographics and online teaching﹒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6(3), 58-71﹒
[092] Gunawardena, C. N. & Zittle, R. H.(1998)﹒Faculty Development Programmes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in C. Latchem & F. Lockwood(ed.)Staff Development in Open and Flexible Learning﹒
[093] Gulliksen, H.(1987)﹒Theory of mental tests﹒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094] Hambleton, R. K.(1989)﹒Principles and selected 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Educational mesaurement, New York:Macmillan, 147-200﹒
[095] Hambleton, R. K. & Cook, L. L.(1985)﹒Latent trait models and their use in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 test data﹒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14, 75-96﹒
[096] Hambleton, R. K. & Swaminathan, H.(1985)﹒Item response theory: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Boston:Kluwer-Nijhoff﹒
[097] Halpin, A. W. & Croft, D. B.(1963)﹒The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f Schools﹒Administration Notebook, 11, 75-75﹒
[098] Heinich R., Molenda M. & Russell J. D.(1993)﹒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Instruction(4th ed.)﹒NY:Macmillan Pub. Co.
[099] Herman, J. L.(1992)﹒What research tells us about good assessment﹒Educational Leadership, 49, 74-78﹒
[100] Hiltz, S. R. & Wellman, B.(1997)﹒Asynchronouw Learning Networks as a Virtual Classroom﹒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9), 44-49﹒
[101] Hoban, C. F., Hoban, C. F. Jr., & Zissman, S. B.(1937)﹒Visualizing the Curriculum﹒New York:The Cordon Co.﹒
[102] Hoffman, D. L.,Novak, T. P.(1996)﹒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Conceptual Model﹒Journal of Marketing, July, 60, 50-68﹒
[103] Holmberg, B.(1983)﹒Guided didactic convers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In David Sewart, Desmond Keegan & Borje Holmberg(Eds.)Dista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London:Croom Helm﹒114-122﹒
[104] Hoover, S. J. & Abhaya, P. S.(1995)﹒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y and scientific content for higher edu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3 302)﹒
[105] Hsu, T. C. & Sadock, S. F.(1985)﹒Computer-assisted test construction:A state of art﹒TME Report 88﹒Princeton, NJ:Eric on Tests,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06] Hulin, C. L., Drasgow, F. & Parsons, C. K.(1983)﹒Item response theory:Application to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Homewood, IL:Dow Jones-Irwin﹒
[107] Jay, T. B.(1989)﹒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computer courseware design and evalu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108] Johnson, D. F. & Mihal, W. L.(1973)﹒Performance of blacks and whites in computerized versus manual testing environments﹒American Psychologist, 694-699﹒
[109]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87)﹒Structuring cooperative learning:learning teachers:The 1987 handbook of lessons plans for teacher﹒Edina, MN:Interation book company﹒
[110]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 Holubec, E. J.(1990)﹒ Circle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111] Joyce, B., Weil, M., & Showers, B.(1992)﹒Method of teaching(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112] Jonasson, D. H. & Grabinger, R. S.(1990)﹒Problems and Designing Hypertext/Hypermedia for Learning﹒in Jonasson, D. H. & Mandel, H.(Eds.),Designing Hypermedia for Learning﹒Heidelberg, FRG:Springer-Verlag, 1-13﹒
[113] Jonasson, D. H.(1994)﹒Thinking technology:toward a constructivist design model﹒Educational Technology, 34-7(April)﹒
[114] Kearsley, K.(1996)﹒The World Wide Web:Global access to educ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5, 26-30﹒
[115] Keegan, D.(1986)﹒Problems in defining the field of distance education﹒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2(2), 4-11﹒
[116] Keegan, D.(1990)﹒Foundations of distance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117] Keegan, D.(1993)﹒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118] Keller, F. S.(1968)﹒Good-bye Teacher﹒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1, 79-89﹒
[119] Kemp, J. E. & Smellie, D. C.(1989)﹒Planning, Producing, and Using Instructional Media. 6th ed﹒ New York:Harper & Row﹒
[120] Khan, B. H.(1997)﹒Web-based instruction(WBI):What is it and why is it? In B. H. Khan(Ed.)﹒Web-based instruction(5-18)﹒Englewood Cliffs,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iblications﹒
[121] Khan, B. H.(1998)﹒Web-based instruction(WBI):An introduction﹒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35(2), 63-71﹒
[122] Kozma, R. B.(1991)﹒Learning with media﹒Reviewing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2), 179-211﹒
[123] Kozma, R. B.(1994)﹒Will media influence learning? Reframing the debat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2(2), 7-19﹒
[124] Kreitzberg, C. B. & Jones, D. H.(1980)﹒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broad range tailored test of verbal ability﹒Research Report, RR-80-5, Princeton, NJ: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May, 1980﹒
[125] Krendl, K. A., & Broihier, M.(1992)﹒Student responses to computers:A longitudinal study﹒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er Research, 8(2), 215-227﹒
[126] Kulik, et al.(1992)﹒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n college﹒AEDS Journal, 19(2-3), 81-108﹒
[127] Lazear, D.(1994)﹒Multiple intelligence approaches to assessment:Solving the assessment Conundrum﹒Tucson, Ariz.:Zephyr Press﹒
[128] Lee, H. L.(1997)﹒The use of animation as a tool for concept learning﹒Doctoral disseration,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Ohio﹒
[129] Lefrancois, G. R.(1988)﹒Psychology for teaching﹒Belmont,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30] Long, H. B.(1983)﹒Adult learning:Research and practice﹒Cambridge:New York﹒
[131] Lord, F. M. & Novick, M. R.(1968﹚﹒Statistical theories of mental test scores﹒Reading, MA:Addison-Wesley﹒
[132] Lord, F. M.(1971a)﹒Robbins-Monro procedures for tailored testing﹒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1, 3-31﹒
[133] Lord, F. M.(1971b)﹒The self-scoring flexilevel test﹒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8, 147-151﹒
[134] Lord, F. M.(1980)﹒Applications of item response theory to practice testing problems﹒Hillsdale, NJ:Erlbaum﹒
[135] Markwood, R. A.(1994)﹒Computer tools of distance education﹒In Wills B.(Ed), Distance education:strategies and tools﹒ Englewood Cliff, 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136] Matrix Information and Directory Services(1999)﹒Internet Performance﹒http://www.mids.org/index.html
[137] Mayer, R. E.(1982)﹒Learning. In H. E. Mitzel(Ed.),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research:Fifth edition﹒Washington, D. C.: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138] Mazzeo, J. & Harvey, A. L.(1988)﹒The equivalence of scores from automated and conventional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tests﹒NY: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139] McKeachiey, W. J., Chism, N., Menges, R., Svinicki, M., & Weinstein, C. E.(1994)﹒Teaching tips:Strategies, research, and theory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Lexington, MA:D. C. Heath and Company﹒
[140] McClintock, M.(1998)﹒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 issues in sma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15, no.3, 85–90﹒
[141] Merrill, P. F. & Hammons, K. (1988)﹒Computer in education﹒Simon & Schuster Company﹒
[142] Mobasser, G. B.(1998)﹒Web-based Interactive Course Homepage Builder﹒IEEE, VOL. 2, P594﹒
[143] Moore, M. G.(1983)﹒On a theory of independent study﹒In David Sewart, Desmond Keegan & Borje Holmberg(Eds.)Dista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London:Croom Helm﹒68-94﹒
[144] Moore, M. G.(1993)﹒Theory of transactional distance:theoretical principl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Keegan Edition, Routledge, London, 22-38﹒
[145] Moore, M. G., & Kearsley, G.(1996)﹒ Distance education:A systems view﹒ Belmont, CA:Wadsworth﹒(趙美聲、陳姚真編譯,1999。遠距教育-系統觀。台北:松崗圖書公司。)
[146] Moore, D. M., Myers, R. J., & Burton, J. K.(1994)﹒What multimedia might do and what we know about what it does﹒In A. Ward(Ed.)Multimedia and learning:A school's leaders guide﹒ Alexanderia, VA:National School Boards Association﹒
[147] Muzio, J.(1989)﹒Email and electronic transfer of data files for a distance education course﹒In Mason, R. & Kaye, A.(Eds), MINDWEAVE:Communication, Computers and Distance education(198-201)﹒New York:Pergamon Press﹒
[148] Nattiv,A.(1986)﹒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 strategies on achievement among sixth grads social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s Barbara, 19-20﹒
[149] Norman, G. R. & Schmidt, H. G.(1992)﹒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the evidence﹒Academic Medicine, 67(9), 557-565﹒
[150] Nunnally, J. C.(1978﹚﹒Psychometric theory﹒New York:McGrawHill﹒
[151] Oliva, P. E.(1992)﹒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rd ed.)﹒New York:Harper Collins Piblishers﹒
[152] Owen, R. J.(1969)﹒A Bayesian approach to tailored testing﹒Research Bulletin, 69-92, Princeton, NJ: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
[153] Owen, R. J.(1975)﹒A Bayesian sequential procedure for quantal response in the context of adaptive mental test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0, 351-356﹒
[154] Phelps, J. & Reynolds, R.(1999)﹒Formative evaluation of a web-based course in meteorology﹒Computers & education, 32, 181-193﹒
[155] Piaget, J.(1974)﹒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New York:Viking Press﹒
[156] Rakes, G. C.(1996)﹒Using the internet as a tool in a resourc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5), 52-56﹒
[157] Rasch, G.(1966)﹒An item analysis which tak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to account﹒British Journal of Math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