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7112-00104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7112-001047
論文名稱
Title
李材思想研究
A study of Li–Tsai thought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6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8-17
關鍵字
Keywords
李材、李見羅、王陽明、攝知歸止、修身為本、知止為宗、止修、良知
The root of self-cultivatio, Li–Tsai, To absorb conscience to the utmost bounds ofgoodness, To know the head of utmost bounds of goodness, conscience, chih–hsiu, Wang yang–ming, Li chien– lo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9 次,被下載 106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062 times.
中文摘要
李材,為明中晚期重要的理學人物。明中葉後,良知學失卻實踐初旨,時賢為救正末流之弊,紛紛提起新說以矯頹風,其中對治末流之弊的一支便是宗性思想的凸起,他們除了擇取朱、王二家義理模式,亦據個人義理思維突破創生出新的,能檢討王學軌範,亦能突破朱學侷限的學說體系,宗性思想於義理上移轉到見羅確立離開王學矩矱,呈現出明末理學義理內容由心宗轉向性宗的軌跡,並反映明末政治社會時局與學術思想複雜交纏下極欲尋求新的回應之道。見羅據《大學》拈出止修學說,將王學心、知納為後天發用,從而將心歸入性體為首出的體系當中,不同於陽明心學,而以性為本體論的依據,並引起東林學派對於晚明王學修正運動上的救正方向上的共鳴,宗性學者在擇取朱、王義理後,以己身思想之創發,對時局與學術風氣皆產生新的路向,並間接反映明末學術風氣的脈動,而李見羅置身其中,其止修說對晚明學術思潮實有其先導作用。
Abstract
Li–Tsai, is a important person of the rationalism in the Middle and late Ming Dynasty. After middle Ming Dynasty, conscience lost the practice of the early aims. People to save the drawback of the Wang's descendants, have filed a new theory to correct the decadent atmosphere, one of the governance drawback of the descendants is the Substance of Nature to be raised. They not only integrate of both Chu's and Wang's though, also according to personal thinking of moral theories to breakthrough the new and review Wang's criterion, also to breakthrough Chu's doctrine system of limitations. Transfer of the Substance of Nature ideologue on the moral principles to chien– lo establishing leave Wang's category, appear to the moral theories by the Substance of Mind were turned to Substance of Nature of the rationalism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nd reflect the complex intertwined politics and societ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cademic thought depravity seeking new response of Late Ming Dynasty. chien– lo according to Great Learning propose the doctrine of chih – hsiu, mind、conscience of Wang's though are classified as acquired,and classified the mind as Substance of Nature headed by the system. Unlike Wang's study of mind, is the ontological basis and cause Tong–Lin resonance for the rescue Wang's correction movement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The scholar of Substance of Nature headed are integrate of both Chu's and Wang's though , relies their own thinking of the fou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to a new way, and, indirectly, reflect the pulse of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Li chien– lo stand in it , the chih–hsiu theory has its leading role in the academic trend
of the late Ming.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前賢研究成果探討 8
一 博碩士論文 8
二 李見羅相關論著 9
三 李見羅相關論文 11
﹙一﹚思想類 11
﹙二﹚事功類 1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8
一 資料蒐集 18
二 文本內容探討與思想脈絡疏解 20
三 講學風氣與思想流衍的相互印證 20
四 歷史定位的衡定 20
第二章 李見羅學思歷程 22
第一節 家學啟蒙 22
第二節 出入王學 27
第三節 確立知本 42
第三章 李見羅止修說之前緣 48
第一節 王陽明良知觀 48
第二節 李見羅知體之疑 69
第三節 王陽明性體觀 83
第四節 李見羅至善本體義 97
第四章 李見羅止修說思想 112
第一節 知止為宗、攝知歸止 112
第二節 修身為本 127
第三節 止修說的確立—止修互用、止修合一 144
第四節 止修說的矛盾 161
第五章 李見羅的講學與影響 164
第一節 東林學派顧涇陽、高景逸思想 164
一、顧涇陽、高景逸之性善論 171
二、顧涇陽、高景逸對無善無惡說的批判 188
第二節 李見羅與顧、高二人學術之異同 198
一、李見羅與顧涇陽學術異同 198
二、李見羅與高景逸之格物、知本之旨 205
第三節 李見羅的講學與影響 220
第六章 結論 227
參考文獻 233
附錄 244
附錄一 李見羅先生年譜事略 244
附錄二 李見羅《正學堂稿》門人表 249
附錄三 李見羅《大學》改本與朱子《大學》改本次序對照表 259
附錄四 李見羅〈道性善編〉與陽明論述對照表 26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古籍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唐•孔穎達正義:《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
藝文印書館,1989。
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見宋.朱熹撰,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臺北:中華書局,1988。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明•李材:《見羅先生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41冊,據明萬曆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明•李材:《見羅先生書》,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1、12冊,據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李材:《將將記》,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31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李材:《見羅李先生正學堂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圖書館藏明萬曆愛成堂刊本。
明•李材:《見羅李先生觀我堂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
圖書館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愛成堂刊本。
明•李材:《見羅先生斆學錄要》,《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李穎:《見羅先生行略》,收入劉家平等主編,《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線裝書局,2003。
明•李材:《兵政紀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明•謝兆申:《謝耳伯先生初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90冊,據明崇禎玉樹軒刻本,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6。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53。
明•王畿:《王龍溪全集》,臺北:華文書局,據清道光二年刻本影印,1970。
明•王畿,吳震編校整理; 萬斌主編:《王畿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日本嘉永元年刻本,臺北:廣文書局,1987。
明•聶豹:《雙江聶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72冊,臺
南:莊嚴文化,1997。
明•聶豹,萬斌主編,吳可為編:《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羅洪先:《念菴文集》,臺北: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羅洪先,萬斌主編,徐儒宗編校整理:《羅洪先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鄒守益:《東廓鄒先生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5冊,臺
南:莊嚴文化,1997。
明•鄒守益,萬斌主編,董平編:《鄒守益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明•顧憲成撰,馮從吾,高攀龍校:《小心齋劄記》,臺北:廣文書局,1975。
明•顧憲成:《涇皐藏稿》,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顧憲成:《涇皐藏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4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明•顧憲成:《顧端文公遺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9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2冊,據明崇禎壬申嘉善錢士升等刊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明•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鍾彩鈞編審:《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 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黃宗羲著,沈善洪主編,吳光執行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市:浙江古籍
出版社,2005。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1983。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大化書局,1982。
清•張廷玉等修:《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85。
清•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
清.高廷珍等撰:《東林書院志》,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6冊,臺南:莊嚴文化公司,1997。
清•徐清選修,毛輝鳳纂:《豐城縣志(五)》《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區•第二七
九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清道光五年刊本,1975。


二、今近人專著(按姓名筆劃排列)
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甲凱:《宋明心學評述》,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古清美:《慧菴存稿二—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左東嶺:《王學與中晚明士人心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2006。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8.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吳震:《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
林繼平:《王學探微十講》,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
孟森:《明清史講義》,臺北:臺灣古籍,2006。
岡田武彥著,吳光、錢明、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發行,1987。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五)—明代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哲學史,2000。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
陳祖武:《中國學案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10。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張其昀等著:《陽明學論文集》,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7。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麥仲貴:《明清儒學家著述生卒年表》,臺北:學生書局,1971。
麥仲貴:《王門諸子致良知學之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3。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臺北:幼獅書店,1971。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
嵇文甫:《左派王學》,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馮炳奎等著:《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梨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華允誠,《高忠憲公年譜》,收入《錫山先哲叢刊》第4輯,無錫:鳳凰出版社,2005。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楊國榮:《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 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蔡仁厚:《宋明理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07。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
蔡仁厚,鄭曉江主編:《王學流衍—江右王門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1•國學概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2•四書釋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9•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10•陽明學述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錢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出版社,1994。


三、學位論文
賀廣如:《江右王學及其相關書院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朱湘鈺:《高攀龍心性論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朱湘鈺:《平實道中啟新局—江右三子良知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許晸偉:《「王門宗子」—鄒東廓思想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侯潔之:《晚明王學宗性思想的發展與理學意義—以劉師泉、王塘南、李見羅、楊晉菴為中心的探討》,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四、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列)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5卷第2期,1994年6月,頁333–373。
朱湘鈺:〈從宋明到清初理學家「性善論」義涵的概念演變—以高攀龍為例〉,《中極學刊》,第三輯,2003年12月,頁37–51。
成中英:〈原性與圓性:論性即理與心即理的分疏與融合問題--兼論心性哲學的發展前景〉,《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6月,頁61–88。
吳秀玉:〈明中晚期李材的理學思想研究〉,《宜蘭技術學報》,第七期,2001年12月,頁109–120。
吳震:〈陽明後學概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2002年9月,頁105–162。
岑溢成:〈大學之單行本及改本問題評議(上)〉,《鵝湖》,第101期,1983年11月,頁2–7。
岑溢成:〈大學之單行本及改本問題評議(下)〉,《鵝湖》,第102期,1983年12月,頁36–44。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14期,1995年6月,頁59-82。
林月惠:〈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嘉義師院學報》第6期,1992年11月,頁275–316。
姚才剛:〈明儒李材的修身學說與當代人的修身〉,《船山學刊》,第4期,2008年,頁198–200。
姚才剛:〈論明末清初的王學修正運動〉,《湖北行政學院學報》,第5期,2004年,頁77–81。
姚才剛:〈論顧憲成對王學的修正〉,《鵝湖月刊》,第30卷第9期,2005年3月,頁46–51。
侯潔之:〈晚明李見羅的止脩學說〉,《當代儒學研究》,第10期,2011年6月,頁85–121。
侯潔之:〈由王塘南的宗性思想看晚明王學的轉折〉,《東華漢學》,第10期,2009年12月,頁151–185。
張克偉:〈李見羅其人及其「止脩」之學〉,《中國國學》,第20期,1992年11月,頁153–161。
陳福濱:〈高攀龍的心性論及其成德要道〉,《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8期,2004年8月,頁77–89。
陳郁夫:〈心齋學述評〉,《東吳中文學報》,第2期,1996年5月,頁39–54。
彭國翔:〈周海門的學派歸屬與《明儒學案》相關問題之檢討〉,《清華學報》,第31卷第3期,2001年9月,頁339–374。
程學軍:〈李材著述考〉,《江西圖書館學刊》,第41卷第6期,2011年11月,117–121。
曾春海:〈顧憲成、高攀龍的心性論及其教育理念〉,《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141–165。
黃進興:〈理學、考據學與政治:以「大學」改本的發展為例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0本第4分,1989年12月,頁889–916。
趙剛、鄭婷、邱忠善:〈試析明儒李材的《大學》改本—兼與朱子《大學章句》比較 〉,《復旦學報》,第2期,2002年,頁38–44。
楊儒賓:〈理學辯論中的「作用是性」說〉,《漢學研究》,第12卷第2期,1994年12月,頁11–37。
楊國榮:〈心性之辯:從孟子到王陽明—兼論王陽明重建心體的理論意蘊〉,《孔孟學報》,第72期,1996年9月,頁153–173。
蔡仁厚:〈王陽明龍場悟道之真相〉,《鵝湖》,第34卷第2期,2008年8月,頁10–15。
蔡仁厚:〈王陽明「大學問」思想析論〉,《鵝湖》,第12卷第5期,1986年11月,頁21–30。
蔡豪:〈破緬之役與李材功罪〉,《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第20卷第6期,2010年11月,頁23–26。
劉勇:〈中晚明時期的講學宗旨、《大學》文本與理學學說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0期第3卷,2009年9月,頁403–450 。
劉勇:〈李材與萬曆四年(1576)大征羅旁之役〉,《臺大歷史學報》,第40期,2007年12月,頁57–91。
劉勇:〈從李材案看晚明清議的形成及其與講學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2期,2009年11月頁41–70。
劉姿君:〈李見羅「止修說」析論〉,《當代儒學研究》,第3期,2008年1月,頁107–131。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頁165–188。
劉明強:〈明季端溪書院創始人李材考〉,《韶關學院學報》,第32卷第9期,2011年9月,頁101–105。
劉桂光:〈論江右王門羅念菴之思想〉,《鵝湖學誌》,第14期,1995年6月,頁83–123。
鄧克銘:〈王陽明之天理觀的新義及其實現〉,《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頁79–117。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3年6月,頁185–221。
鄧克銘:〈論王陽明之「知為心體」及其與禪宗的比較〉,《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299–325。
鄧克銘:〈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2月,頁101–148。
鄧克銘:〈王陽明以鏡喻心之特色及其異說〉,《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6月,頁153–190。
戴景賢:〈論姚江學脈中之龍溪、心齋與其影響〉,《臺大中文學報》,第22 期,2005年6月,頁359–411。
戴景賢:〈王陽明哲學之根本性質及其教法流衍中所存在之歧異性〉,《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頁283–366。
鍾彩鈞:〈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頁69–89。
鍾彩鈞:〈李見羅的止修思想〉,收入《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中壢: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11,頁273–321。
鍾彩鈞:〈高景逸學思歷程研究〉,發表於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2–6–20 ~2012–6–2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