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7112-14082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7112-140829
論文名稱
Title
探討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認同與性別態度之相關因素
An exploration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Gender and Sex Role Ident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8-17
關鍵字
Keywords
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認同、性別態度、親子關係、手足關係、同儕關係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ex role identity, gender attitud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sibling relationship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5 次,被下載 40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08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認同、性別態度的差異性及相互間的預測力。本研究採用調查研究法,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選取高雄市7 所公立國小480位五、六年級學童為受試對象參與本研究,填寫「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認同與性別態度」問卷。所有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考驗、Pearson 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述:
(一) 國小女學童的女性化特質顯著高於男性化特質。
(二) 國小女學童的性別態度總分顯著高於男學童。
(三) 國小六年級學童的性別態度總分顯著高於五年級學童。
(四) 不同出生序及父母婚姻狀況的國小學童,其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態度無顯著差異。
(五) 家中手足類型「全是女孩」的學童,其女性化特質和性別態度顯著高於「全是男孩」的學童。
(六) 父親教養方式為「開明權威型」和「寬鬆放任型」的學童,其性別角色認同總分顯著高於父親教養方式為「忽視冷漠型」的學童。
(七) 母親教養方式為「開明權威型」的學童,其性別態度總分高於母親教養方式為「寬鬆放任型」的學童。
(八) 與同學相處模式為「和男同學、女同學相處時都很自在」的學童,其性別角色認同總分顯著高於相處模式為「和男同學相處時比較自在」及「和女同學相處時比較自在」的學童。
(九) 國小學童的性別角色認同與性別態度有顯著的正相關;愈具有女性化特質的的學童,其性別態度愈正向。
(十) 對於國小學童的性別角色認同及性別態度總分,前三個最具預測力的變項為:「和男同學、女同學相處時都很自在」、「性別」及「年級」。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建議,作為家長、教師、教育相關機構,進行教學及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gender and their sex role identity among different background. Four hundred eighty participants from 7 different elementary schools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for completing “Gender Attitude Scale” and “Sex Role Identity Scal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s, analysis of variance,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on the quantitative data.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Girl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on femininity than their boy counterparts.
2. Girl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s on gender attitude scale than these boys.
3. The 6th grad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s on gender attitude scale than the 5th grade students.
4.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birth order and parental marital conditions had similar mean scores on gender attitude and sex role identity.
5. Children come from families with girl only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s on the femininity and gender attitude than these boy family children.
6. Children come from authoritative and permissive father practices familie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sex role identity than these children come from uninvolved father practice families.
7. Children come from authoritative mother practice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gender attitude than these children come from uninvolved mother practice families.
8. Children with good peer relationship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gender attitude and sex role identity than other group counterparts.
9. There wa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gender attitude and sex role identity.
10. The three highest significantly predictors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gender and sex role identity were good peer relationship, gender, and grade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were to provid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family educators, school educators,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and academic institute for future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i
Abstract……...………………………………………..……iii
目次…………………………………………………………v
圖次…………………………………………………………vii
表次…………………………………………………………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性別角色的定義與相關理論基礎 8
第二節 影響性別角色因素之相關研究 17
第三節 國小學童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 28
第四節 國小學童性別態度之相關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實施程序 37
第三節 研究假設 40
第四節 研究對象 41
第五節 研究工具發展與效化 43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特質 61
第二節 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認同與性別態度之現況 65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童在性別角色認同方面的差異性 72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童在性別態度方面的差異性 95
第五節 國小學童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之關係 115
第六節 國小學童背景變項、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態度之預測力分析…1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3
第二節 建議 13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41
參考文獻 142
一、中文部分 142
二、英文部分 148
附錄:國小學童性別角色認同和性別態度之問卷(正式) 15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台北:空大。
王雅各(1995)國民小學美勞教材中的性別意涵:一個多元文化觀點的實例研究。多文化與跨文化視覺藝術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1-133)。
王慧鈴(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兒童性別角色認同及其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新竹市。
方德隆、游美惠(2009)。2008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調查。台北市:教育部。
白秀玲、柯淑敏(2006)。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 心理。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自我概念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1)。第十次家庭與生育力調查報告。
何秋蘭(2004)。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同儕關係的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9)。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五南。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變異數分析實務(二版)。台北:五南。
吳青穎、陳威亘(2010年6月12日)。寶寶性別比例失衡 4千女嬰消失。華視新聞網。取自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006/201006120494060.html。
吳蘭若(2000)。幼兒性別角色認同發展與兩性平等教育。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0,91-99。
宋鴻燕(2007)。朋友關係對於兒童性別化玩具偏好的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8(2),107-130。
社團法人單親家庭關懷協會(2004)。弱勢家庭青少年愛家手冊。取自: http://home.kimo.com.tw/tassf93/lovefamily01_1.htm。
李淑菁(2011)。你�妳以為我什麼都不懂?談性�別化的小學生次文化。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6,24-29。
李美枝(1987)。女性心理學。臺北市:大洋。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然堯(1983)。中國兒童性別角色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周淑儀(2000)。國小教師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等教育進修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周新富(2006)。家庭教育學─社會學取向。台北:五南。
周曉虹(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原作者:Albert Bendura)。台北:桂冠。
林玉玫(2002)。性別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性別知識、性別態度與自我保護技巧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臺南市。
林清山(1997)。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惠枝(2000)。國小教科書性別角色教材分析及國小高年級學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縣。
邱紹一、洪福源(2009)。性別教育。台北:新文京。
施雅彬(1996)。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教育需求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台北市。
柯淑敏(2007)。兩性關係學(第二版)。台北:揚智文化。
洪信安(2002)。海峽兩岸小學獨生子女人格特質與父母管教方式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班,台南市。
洪瑞兒(2002)。高雄市區中小學教師與學生對於兩性平等教育認知狀況研究。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3-44。台北:五南。
洪蘭(2005)。掌握男孩女孩學習優勢。學前教育,28(5),7-8。
洪蘭(譯)(2011)。教養的迷思:父母的教養能不能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原作者:Judith, R. H.)。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1998)。
胡真萍(1999)。國小教師的性別角色態度與兩性平等教育實施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徐鏡存(2007)。國小低年級學童同儕活動中性別角色觀點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台北市。
晏涵文(2002)。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平等、家庭暴力、性騷擾防治。台北市:一家親文化。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心理。
秦玉梅、晏涵文(1987)。高職三年級學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家長、教師對性教育之看法調查研究,衛生教育雜誌,8,9-57
高素儀(2011)。媒體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以蘋果日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所,臺北市。
莊明貞、林碧雲( 1997)。國小社會科新課程性別角色偏見之分析-以第一、二冊為例。國民教育月刊,38(1),7-20。
國立編譯館(198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正中書局。
康雅玲(2004)。國小學童家庭因素、性別態度與性別角色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市。
張正正(2010)。從師生性別刻板表現分析性別平等教育推行之阻礙與建議。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電子報(第345期)。取自http://enews.trsc.chc.edu.tw/   99Webs/data/share1000309.pdf。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白玉(2011)。以「性健康促進」為目標的國小性教育教學方案發展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黃文三(2006)。性別角色與教育。台北:群英。
黃文三(1994)。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高雄市。
黃尹杰(2002)。國小兒童兩性態度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黃昌誠(2008)。馬卡連柯的教育思想。高雄:復文。
黃德祥(2000)。青少年的同儕關係與社會比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青少年人格建構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辦。
黃瓊蓉(200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三版)。台北市:學富。
許素愛(1990)。性別角色輔導課程對國二女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許雪芳(2003)。性別平等班級輔導方案對國小五年級學生之性別角色態度及兩性相處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陳式瑩(2004)。國小學童對電視廣告中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解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錦華、余鳳英(2005)。性別角色的再思:單親爸爸研究報告。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出版。
陳怡如(2003)。兒童圖畫書閱讀行為與其性別角色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陳昌蘭(2000)。兒童手足關係之探討。師友月刊,402,28-32。
陳昌蘭(2002)。兒童手足關係之探討。國教之聲,34(2),49-55。
陳明月(2000)。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親子溝通與其性知識、性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欣希、張鑑如、陳秀芬(2011)學齡前幼兒的故事結構發展:故事文法之分析, 教育心理學報,42(3),359-378(TSSCI)。
陳金定(2004)。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心理。
陳奎憙(2007)。教育社會學。台北市:三民。
陳美秀(2003)。國中生之決父母婚姻衝突、負向情緒經驗與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陳皎眉(1996)。性別認同與性別角色。載於陳皎眉等合著:兩性關係(頁3-17)。台北縣:空大。
陳皎眉(1998)。性別角色。載於江漢聲等主編,性教育。台北:性林文化。
陳皎眉(2000)。性別角色與性別刻板印象。教育部八十九年度中等學校兩性平等教育主題工作坊。
陳瑩娟(2003)。學齡前兒童性別認知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硏究所,高雄市。
陳若琳、宋家慧、詹純玲(2011)。如何不教出獨生子女負面性格。取自
http://beta.babyhome.com.tw/info/child/pre-school/article/4895。
教育部 (2010)。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曾文鑑(2001)國小學生性別角色趨向分析研究。載於教育部舉辦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47-166),台北市。
粟慧文(2003)國小教科書性別角色內容分析以語文領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張白玉(2011)。以「性健康促進」為目標的國小性教育教學方案發展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楊佳羚(2004)。性別教育大補帖。台北:女書文化。
楊巧玲(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中之性別平等教育議題。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98期,79-100。
葉巧晶(2008)。國小一年級學童對圖畫書中性別角色之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台北市。
趙善如(2001)。失能老人女性照顧者的經濟生活現況。第六屆全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取自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safe/10.htm。
潘婉茹、卓紋君(2002)。母親性別教養態度與高職女生性別特質、異性交往態度之相關研究。刊於謝臥龍主編:性別平等教育─探究與實踐。台北:五南。
劉秀娟(1999)。兩性關係與教育。二版。台北:揚智。
劉金花(1999)。兒童發展心理學。台北:五南書局。
劉毓秀(1998)。簡介瑞典性教育(序)。載於劉慧君(1998)譯,Erik Centerwall(1995)著,可以真實感受的愛(Love, you can really feel it, you know!)。台北:女書。
劉淑雯(1996)溶解刻板印象:兩性角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未出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台北市。
潘思樺(2011)。卡通節目廣告代言人外貌呈現與性別外貌評價之關聯性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兒童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新北市。
廖鳳池、王文秀、田秀蘭(1998)。兒童心理學。台北:心理。
蔡文山(2001)。兩性平等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性別角色態度、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鄭媄穗(2011)。探討大學生性別角色認同與人格特質及工作期望類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賴美秀(1993)。父母的性別角色、兒童的性別角色與兒童的自尊和同儕接納度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謝小芩(1992)。性別與教育機會—以一所北市國中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彙編:人文及社會科學,2(2),22-37。
謝小芩(1995)。教育篇:從父權的複製至女性的解放。載於劉毓秀(主編),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83-218。臺北:時報。
謝小芩、楊佳羚(1999)。教育研究中的性別論述:十年來台灣性別與教育的文獻回顧。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兩性平等教育國內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院兩性研究中心。
謝小芩、李淑菁(2008)。性別教育政策的形成:從行政院教改會到九年一貫課程教改。研究台灣,4,117-145。
謝臥龍(1997)。促進兩性平等,教育應扮演的角色。學生輔導雙月刊,48,50-57。
謝臥龍、駱慧文、吳雅玲 (1999), 從性別平等的教育觀點來探討高雄地區國小課堂中師生互動的關係, 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 7(1), 57-80.
羅瑞玉(1999)。國小學生對教科書中性別角色之知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8 -2413-H-153-014)。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羅瑞玉(2000)。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初探。學生輔導,70,132 -151。
蘇建文(1989)。宜兄宜弟-談手足關係。學前教育月刊,12:2,8-9。
蘇建文等(譯)(2002)。發展心理學上下冊。台北市:學富。

二、英文部分
Asher,S., & Coie,J.(Eds.).(1990).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kan, D.(1966).The test of significance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66, 423-437.
Bandura,A.(1973).Aggression:A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Bandura,A.(1977). social learning approach.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Hall.
Bem, S. (1981). Gender schema theory: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typ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 354-356.
Bem, S.L .(1977). On the ultility of alternative procedures for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5(2), 196-205.
Berk L E.(1989). Child Development. MA: Allyn & Bacon.
Birke, L. (1986). Women, feminism and biology:The feminist challenge. Brighton, Sussex:Wheatsheaf Books:distributed by Harvester Press.
Bruck, A. M. (1979) Visibilized Adlerian psychology.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5(1), 3-25.
Cicirelli, V. O. (1972). The effect of sibling relationship on concept learning of young children taught by child-teachers. Child Development, 43(1), 282-287.
Cicirelli, V. O. (1976). Mother-child and sibling-sibling interactions on a problem-solving task. Child Development, 47(3), 588 -596.
Crooks & Baur( 1996). Our sexuality. (6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Cole Publishing.
Doyle, J. A., & Paludi, M. A. (1995). Sex and gender: The human experience. (3ed.). Madison WI: Brown & Benchmark.
Dekovic, M., & Janssens, J. (1992). Parents’ child-rearing style and child’s
sociometric statu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925.
Fagot, B. I.(1978). The influence of sex of child on parental reactions to toddle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49, 459-465.
Fagot, B. I.(1984). The child’s expectations of differences in adult male and female interactions. Sex roles,11, 93-600.
Fagot, B. I., & Leinbach, M. D. (1989). The young child’s gender schema :Environmental input, internal organization. Child Development, 60 , 663 -672.
Gallagher, P. A., Powell, T. H., & Rhodes, C. A. (2006). Brothers and sisters: A special part of exceptional families(3rd ed.). Baltimore, Maryland: Paul H. Brookes Publishing Co.
Hilgard, E., & Boweer, G. H. (1981). Theories of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Hock, R. A., & Curry, J. F. (1983). Sex role identification of normal adolescent males and females as related to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2, 461-470.
Hoyt, W. D., & Kogan, L. R. (2001). Satisfaction with body image and peer
relationships for males and females in a college environment. Sex Roles, 45, 199-215.
Huston, A. C. (1983). Sex-typing. In P. H. Musse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pp. 389-392).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Jacklin, C. N.(1989). Female and male: Issue of gender. American Psycholohist, 44, 127-133.
Jiao, S., Ji, G., & Jing, Q. (1986). Comparative study of behavioral qualities of only children and sibl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7, 357-361.
Katz, P. A., & Boswell, S. (1986). Flexibility and traditionality in children’s gender roles. In the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12, 103-147.
Kohlberg, L. (1966). A cognitive-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sex-role concepts and attitudes. In E. E. Maccoby (Ed.), The development of sex differences (pp. 82-173).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Kohlberg, L.(1969). Stage and Sequence: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ocialization. In D. A. Goslin (ed.),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 theory and research. Chicago: Rand McNally.
Lamke, L. K., Bell, N. J., & Murphy, C. (1980). Sibling constellation and androgynous sex role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49, 445-451.
Maccoby, E. E., & Jacklin, C. N. (1974). The psychology of sex differences.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coby, E.E. & Martin, J.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P.H. Mussen (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4),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p.1-101). New York:Willey.
McHale, S.M., Crouter, A.C. & Whiteman, S.D. (2003). The Family Contexts of Gender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Social Development, 12, 125-148.
Measor, L. & Sikes, P. (1992). Gender and school. London. New York: Cassell.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Petty & Cacioppo J. T. (1981). Attitudes and Persuasion: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Powell & Gallagher.(1993).Brothers and sisters :A special part of exceptional families. (2th ed.). Baltimore, MD: Paul H.Brookes publishing .
Saykanic, D. M. (1993). Improving library resources in an elementray media center by assuring greater ethnic and gender d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65317).
Seegmiller, B. R. (1980). Sex-role differentiation in preschoolers: Effects of maternal employment.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4, 185-189.
Schaffer, K. F.(1980). Sex role issues in mental health. Reading, MA: Adison- Wesley.
Shaffer, D, R. (1999).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acific Grove, CA: Brooks/ Cole.
Shaffer, D. R.(1988).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2nd ed. California : Brook/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Shaffer, D. R.(1996). Development psychology (4th ed). New York :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Witt, S. (1996). The influence of peers on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to gender role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62, 1-7.
Ziegler, C., & Dusek, J. B.(1985). Perception of child rearing and adolescence sex role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5, 215-227.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