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18108-14450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18108-144506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汽車產業的合資發展策略研究 ──以上海汽車公司與通用汽車的合作為例
The Joint Venture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for cooperation between SAIC and G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8-18
關鍵字
Keywords
汽車產業、技術移轉、跨國合資、上海、產業升級
Joint Venture, Automotive 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Shanghai, Industrial Upgrad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08 次,被下載 248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0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48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在從事研究中國汽車產業的合資發展策略,因為我想探究為什麼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模式產生變異,研究結果可以幫助我瞭解為什麼中國政府從1994年頒佈的《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到2004年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如此的轉變以及合資制度對中國汽車產業有何幫助之外,進而可以推論出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所面對的機會和威脅兼之如何利用與避免。不論是台灣、中國或是西方學者在分析中國汽車產業上,都是站在單一面向。因此,本研究會兼顧供給、需求及政府政策三面向來分析中國汽車產業的合資發展模式,並以站在中國汽車產業的角度來分析合資政策所產生的利弊得失,進而發現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上障礙產生的源頭。本研究認為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目標不一致使的在面對外資合作談判時,反造成外資企業對中國汽車公司各個擊破,形成了中國目前汽車產業和市場偏好不一致的狀況。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thesis are probing into the joint venture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because I am studying on wh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is many difference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can help me to understand the transition in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from 1994 to 2004 and can the joint-venture policy giv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any help. And then how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utilize opportunities and avoid threat by inference. No matter Taiwan, China or the western scholar analys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by one side. Hence, this research will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upply, demand and government policy in the joint-venture policy of the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the meanwhile, analyz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at the joint-venture policy brought with the role of China, and then find the reason the obstacle takes pla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becaus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nd local governments’ goals are inconsistent, le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break up Chinese motor corporation one by one in the negotiation of cooperation. This is the reason that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market preferrence are inconsistent now.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五節 研究架構 15
第六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18
第貳章 全球汽車產業變化及中國汽車產業演進與發展 21
第一節 全球汽車產業的變化 21
第二節 中國汽車產業政策變化過程 36
第三節 紅旗汽車生產的轉變 45
第四節 外資汽車公司進入中國個案 47
第參章 中國汽車產業分析架構 65
第一節 中國汽車產業的本土特質 65
第二節 傳統汽車產業分析理論探討──經濟面 72
第三節 傳統汽車產業分析理論探討──管理面 80
第四節 理論架構 91
第肆章 個案分析—上海汽車公司與通用汽車的合作 103
第一節 個案介紹 103
第二節 理論架構應用 105


第伍章 結論 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9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35
【附錄】 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徵人及工作項目內容 137
參考文獻 172
一、中文文獻 172
二、外文文獻 17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Charles Hill, Gareth Jones合著,朱文儀,陳建男,黃豪臣譯,策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7版。臺北市:華泰文化,2007。
Chester Dawson著,黃碧珍譯,Lexus傳奇(Lexus: The Relentless Pursuit : How Toyota Motor Went From ”0-60” in the Global Luxury Car Market)。臺北市:天下雜誌,2005。
Christensen, Clayton M. 等著,李芳齡譯,創新者的修練(Seeing What's Next: Using Theories of Innovation to Predict Industry Change)。臺北市:天下雜誌,2005。
Des Dearlove, Stuart Crainer,蘇希亞譯,黃金品牌成功術 : 全球50大名牌的故事 。臺北市 : 時報文化,1999。
Gary Hamel, Bill Breen著,廖建容,楊美齡,周宜芳譯,管理大未來 : 新管理正在淘汰舊商業(The Future of Management)。臺北市 : 天下遠見,2007。
Gilmore, Fiona 編著,劉孟華譯,品牌大贏家:全球15大頂尖企業傳授品牌成功之道(Brand Warriors)。臺北市:遠流,1999。
Hwang, Gallant,通用汽車:全球最大汽車公司。臺北市:維德文化,2005。
Liker, Jeffrey, K. 著,李芳齡譯,豐田模式 :精實標竿企業的14大管理原則(The Toyota Way)。臺北市:麥格羅希爾,2004。
Locke Lawrence F., Spirduso Waneen Wyrick, Silverman Stephen J.原著,項靖等譯,論文計劃與硏究方法(Proposals That Work: A Guide for Planning Dissertations and Grant Proposals)。臺北市:韋伯文化,2002。
Nelson Dave, Mayo Rick, Moody Patricia E.著,劉永毅譯,邁向高峰:本田企業跨國之旅(Powered by Honda: Developing Excellence in the Global Enterprise)。臺北市:寰宇,2001。
Peter Dicken,劉衛東,全球性轉變──重塑21世紀的全球經濟地圖(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8。
Rothacher, Albrecht編著,黎曉旭譯,品牌背後的故事 : 品牌經營策略與企業文化(Corporate Cultures and Global Brands)。臺北市:久石文化,2006。
上海財經大學產業經濟研究中心 編,2007中國產業發展報告:國際化與產業競爭力。上海市:上海財經大學,2007。
中國產業地圖編委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編著,中國汽車產業地圖2006-2007──在夾縫中成長的民族汽車產業。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中國產業地圖編委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編著,中國產業地圖︰汽車2004-2005。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中國經濟信息網,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報告(2004年1季度)2004年05月。
王長勝主編,2007年: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報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台灣電路板協會編,大陸PCB產業與應用市場機會硏究(光電板、汽車板、手機板)。桃園市:臺灣電路板協會,2006。
甘子玉,厲以寧主編,中國企業投資分析報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石育賢,2005年ITIS科技產業現況與市場趨勢研討會-車輛產業。臺北市;經濟部技術處、工研院IEK,2005。
朱延智著,產業分析。臺北市:五南,2005。
艾豐,企業名牌戰略。高雄市:宏文館出版,2002。
吳曉波,中國.崛起 : 中國企業發展史. 1978-1992。臺北市:遠流,2007。
周文賢、吳金潮著,碩士論文撰寫方法。臺北市:華泰,1996。
林錦煌,產業分析 : 競合與策略。臺中市:滄海,2007。
林鐘雄,熊彼德經濟社會思想新定位。臺北市:林鐘雄出版,1997。
迦納,中國消費力的崛起:理論和證據,。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財訊出版社,汽車產業大未來:中國需求、車用電子、零組件三大焦點。臺北市:財訊出版社,2007。
馬洪、劉中一主編,中國發展硏究 : 國務院發展硏究中心硏究報告選。北京市:中國發展出版社,199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編著,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08)。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張志鵬,掌握汽車電子商機:汽車電子暨零組件產業趨勢報告。臺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2006。
曹建海主編,中國產業前景報告。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5。
郭萬達,中國製造──「世界工廠正轉向中國」。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合著,產業經濟學。臺北市:雙葉書廊,2007。
游啓聰計畫主持,石育賢著,從國際大廠及系統First Tier廠商之經營佈局看我國車輛產業之發展策略。新竹縣:工業技術硏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出版,2005。
黃兆銀,R&D全球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2006。
新加坡華新世紀企業管理硏究院編著。福特:馳騁百年的夢想。臺北縣:亞鉞出版,2005。
葉美莉,商用色彩學。臺中市:果岩,2000。
路風、封凱棟,發展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汽車工業的政策選擇。科學技術部調研室,2004。
戰略曁國際硏究中心,國際經濟硏究院著,樂為良,黃裕美譯,重估中國崛起 : 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China:The Balance Sheet)。臺北市:聯經,2006。
盧曉勇 等 著,國際投資理論與發達國家對華直接投資。科學出版社,2004。
瞿宛文、安士敦合著,朱道凱譯,超越後進發展:臺灣的產業升級策略(Beyond late development : Taiwan's upgrading policies)。臺北市:聯經,2003。
豐田英二著,汪仲譯,決斷:日本汽車鉅子豐田英二自傳(Decisiveness : Toyoda's autobiography)。臺北市:經濟與生活出版,1986。
藤本隆宏著,許經明、李兆華譯,能力構築競爭。臺北市:中衛發展中心,2005。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C.K. Prahalad, Gary Hamel著,”企業核心能力,”哈佛商業評論,天下遠見(2007年3月):頁70-86。
丁永洙,”中國大陸世貿組織對韓國之中國大陸經貿政策的影響:以汽車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9,頁16。
王藍亭、黃秋敏,”女性對汽車車體色彩感覺影響之探討,”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05):頁250-256。
吳萬益,”台美日企業在台灣及大陸企業經營環境及競爭策略之研究,”台大管理論叢,第七卷第一期,(1996):49-84。
李文興與蕭鵬,”實施技術跨越戰略,提高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上海汽車,(2006年6月):頁18-21。
李劍平、韓玉環,”中國汽車出口存在的問題及前景分析,”專用汽車(武漢),2007年06期:頁14-15。
周曉紅,”培育自主品牌需要新思維,”求實,(2005年10月):頁48-50。
林千料,”供應商與經銷商策略整合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汽車業為例,” 大葉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頁17。
林育慶,”大陸汽車業經銷通路之研究,” 淡江大學碩士論文,2001,頁21。
林茂揚,” 中國大陸汽車產業之競爭力分析,”,世新大學碩士論文,2005,頁35。
胡安生,”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模式研究,”汽車工業研究,(2006年3月):頁2-9。
胡厚寶,彭燦,”我國轎車產業發展戰略,”經濟問題探索,(2007年2月):頁127-131。
胡偉武,”自主創新的「槍杆子 」──漫談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求實,第62 期,(2006 年9 月):頁P10。
范天華,”汽車業上市公司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頁25。
夏樂生,”中國大陸汽車工業發展現況—兼論台商赴大陸投資汽車產業情形,”共黨問題研究(臺北市),(1997年4月):頁56。
夏樂生,”産業政策與産業發展的關聯-以大陸汽車産業爲例,”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2005年1月):頁173-225。
夏衛,”中國大陸技術引進政策之調整與實施,”遠景基金會季刊,(2005年7月):頁175-212。
孫斌美、王小鷗,” 紅旗獨立一汽上市時間待定,” 汽車週刊,(2007年7/30~8/5):頁12。
張弘遠,”「發展型國家」理論的回顧及其在中國研究適用性之探討,”東亞研究,第38卷第2期(2007年7月):頁86-121。
張正杰,”汽車消費者購買決策行為之實證研究-以中國大陸廣州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1, 頁94-114。
張勇軍,”基於中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發展的對策分析,”改革與戰略,(2006年1月):頁26-30。
張祖健,”中國企業建設自主知名牌的技術準備,”上海大學學報,(2007年7月):頁132-137。
張健,”中國品牌世界崛起與國際傳播,”上海大學學報,(2007年7月):頁143-146。
陳建國、張宇賢,”跨國汽車公司在華戰略調整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宏觀經濟研究,(2004年3月):頁8-15。
陳賽珍,”民營企業品牌運作研究,”民營經濟,(2007年3月):頁14-18。
黃榮發,”台灣汽車業投資大陸進入模式簪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裕隆集團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碩士論文,2004,頁48。
楊治文,"”家用轎車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粵港澳價格,2001 年第6 期,頁38。
楊瑩、張莉,” 汽車產業自主知識產權與自主品牌,”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7年2月):頁175-176。
劉希宋、鄧立治,”培育與發展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的對策研究,”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3月):頁78-80。
潘旭璋,”台灣傳統產業升級與創新模型研究-以汽車零組件堤維西公司為例,”立德管理學院碩士論文,2004,頁23。
蔡美金,”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發展策略─國際技術引進與市場拓展,” 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0,頁7-8。
蕭聿廷,”廠商特質與資源相似性對國產車競爭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1999,頁13。
蕭瑞宏,”不同進入模式下之行銷策略與經營績效研究─以台灣汽車產業進入大陸市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03,頁9。
戴玉珍,”2003~2004年美國汽車市場,”機械工業雜誌,(2004年10月):頁86-92。
謝志森,”灰色預測理論應用於汽車產業預測之研究-以台灣,大陸市場為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3,頁2。



(三)年鑑

2006汽、機、自行車產業年鑑。石育賢,陳美玲,戴玉珍等著,經濟部ITIS專案辦公室,2006年。
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6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6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5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5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4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4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3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3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2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2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1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1年。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0年。北京: 機械工業,中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編,2000年。


二、外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Abell,Derek F., Defining the Busines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trategic Planning.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80.
Afuah Allan,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and Profit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Berggren, Christian, Alternatives to lean production : work organization in the Swedish auto industry. Ithaca, N.Y. : ILR Press, 1992.
Bian, Morris L., The making of the state enterprise system in modern China : the dynamic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Cambridge, M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Chan,C.C. ,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2002..
Chen, Derong, Chinese firms between hierarchy and market :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China.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 Macmillan Press, 1995.
Christensen, C.M., The Innovator’s: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NY: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
Gallagher Kelly Sims, China Shifts Gears:Automakers, Oil, Pollution,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MIT Press, 2006.
George Alexander L. , and Bennett Andrew,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sciences.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2005.
Halberstam, D., The Reckoning. New York: Avon Books,1986.
Harwit, E.,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Polici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New York:M. E. Sharpe,1995.
Holweg Matthias and Frits K. Pil, The second century : reconnecting customer and value chain through build-to-order : moving beyond mass and lean production in the auto industry.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2004.
Huang, Yasheng, “Analysis on Rules and Trend of the Revision of Chinese Industrial Policies Related to Auto Industry,” Joint Workshop on Clean Vehicl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Beijing, Harvard University, China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echnology, and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2002.
Huang, Yasheng, Selling China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during the reform era.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Joseph M. Williams and Gregory G. Colomb, The Craft of Argument, 3 edition.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Inc., 2007.
Mann, J., Beijing Jeep.NewYork: Simon & Schuster Press, 1989.
Maxton Graeme P. and John Wormald, Time for a model change : re-engineering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McGregor R. ,VW Loses Chinese Lead but Is Still in the Race. LexisNexis :Academic Universe:2002.
Nicholas Carr, Does it matter?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Nolan, Peter, China and the global business revolution.New York : Palgrave, 2001.
Osland, G. E. & S. T. Cavusgil,“ Performance Issues in U.S-China Joint Ventures,”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ducation and Research.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7.
Porter Michael E., Competitive Strategy. New York:Free Press,1980.
Teece, D.J.,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Resource Cost of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Cambridge:Mass: Ballinger,1976.
Thun Eric, Changing lanes in China :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l governments, and auto sector development.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and Joseph M. Williams, The Craft of Research, 2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Weinstein Michael M., Globalization : what's new. Cambridge.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Zhang, J.,“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a Auto Industry,”Joint Workshop on Clean Vehicl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 Harvard University, China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Technology, and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2002.



(二)期刊論文及研究報告(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Baranson, J., “Technology Transfer though International Firm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60, (1970):435-440.
Cuming Bruc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ortheast Asia Political Economy: Industrial Sectors, Product Cycle’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8 No.1(1989):28.
Dahlman, C.J. and Ross-Larson, B. and Banco Mundial and Washington,“Manag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 World Development (EUA) , Vol. 15,No.6 (1987):759-775.
EIU edited.“Chapter 1:Politics,economy and basic datd,”China Hand (2007 January): 91-98.
Goldemberg, J. ,“Leapforg Energy Technologies,”Energy Policy, Vol. 26, No.10(1998):729-741.
Graham, Z.,“Paddy Fields to Full Production,” Industry Week 249(1996):54-60.
Hu, A.G.,“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Chinese Industry.,” PhD diss.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Boston: Brandeis University,1999.
Jean-Pierre Lehmann. ,“France, Japan, Europe,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 The Automotive Case,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8, No.1(1992):37-53.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uary-February(1996):75-85.
Linsu Kim and Carl J. Dahlman,“Technology Policy for Industrialization :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nd Korea’s Experience,”Research Policy, Vol. 21,(1992):437-452 .
Luo,Y.,O Cornor,Neal ,“ Structural Changes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pplied Management Studies , Vol. 34 , No .1( 1998 ):95-109。
M Sako and S Helper,“Determinants of trust in supplier relations Evidence from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Vol. 34,(1998):387-417 .
Mansfield, 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 Resource Requirements and Policie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68(2) ,(1975).
Mansour Javidan, “Core Competence:What does it mean in practice?,” Long Range Planning,31(1),(1998):60-71。
Prahalad, C. K. and Hamel, Gary,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3)(1990),79-91.
Qunjian, M.L. & Carne, E.B., “A Study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echnology Transfer in a Multilocation Multibusiness Unit Corporation,” IEEE,EM-34(3), 1987:194-201.
SK Hoon-Halbauer,“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in 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s,”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Vol. 34, No.4(1999):344-371 .
Zeigler Harmon,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Confucianism: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Conflict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Taiwan’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1.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