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0107-13260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0107-132600
論文名稱
Title
社區警政公共價值之研究----以花蓮縣玉里分局為例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0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8-20
關鍵字
Keywords
社區警政
commun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0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係以汪銘生(2004)提出之「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為核心理論基礎,包含經濟、社會、政治、政府等四個團塊(sphere)與社區警政之關係,輔以公共管理層面(level),運用Moore(1995)所提出的公共價值V.C.S:V(value)價值+C(capacity)能力+S(supply or support)資源與支援策略分析模式,對警政議題進行研究。
警政工作是公共事務領域中重要的一環,警察受人民付託,維護社會治安及公共服務,是政府施政的執行者亦為公共管理者。本研究係採取質性研究方式,立意抽樣訪談執行社區警政的警察人員、公共監督者及熱心公共事務的地方人士,深入瞭解實施社區警政的過程與成效,歸納出影響推行成效的因素及問題解決的策略,並找出實務上所遭遇的困境、爭論與風險。
筆者於92年11月調任花蓮縣警察局玉里分局分局長,面對日益升高的犯罪率與警民衝突、積累民怨時,反思傳統式警政的缺失後,秉持「服務顧客」的信念,自93年1月起,開始推動社區警政,強調:警民攜手共同發覺社區問題、決定問題的優先順序及共謀解決對策,以提升社區生活品質。
三年以還,玉里分局獲得上級長官及社會各界熱烈的支持,推動社區警政多元化:學童課後輔導、外籍配偶考駕照、獨居婦女叫修水電安全維護、機動派出所搭載偏遠地區老人領年金、派出所電腦代訂火車票、行動圖書館部落飄書香,尤以籌組慈善社團「博愛社」結合同仁愛心,善用社會資源,溫馨關懷弱勢族群…等,經天下雜誌、聯合報、蘋果日報、警察廣播電台…及大愛、民視、公視、華視、三立、TVBS…等全國性媒體專訪報導;成功的重建民眾對警察的信心,有效的提高民眾信賴警察的滿意度;於93年推動ISO品質認證,以治安優先、交通為重、服務第一為品質政策目標,獲得警政署評列特優;以非常的服務,贏得忠誠的顧客,成功的打造社區警政公共價值的品牌。縣長謝深山先生多次公開讚揚:從來沒有見過像玉里分局這麼有愛心的警察;【天下雜誌/記者司晏芳】於94年10月20日實地專訪,甚感訝異說:警察可以做這麼多事,真是難以想像。(天下雜誌335期教育特刊)
本研究針對玉里分局實施社區警政以來,推行現況與創新作為,以及理論與實務經驗,來印證社區警政的公共價值,作一學術性深入的探討與研究,以改進切合實際公共事務問題所能採行之公共政策適當措施。
關鍵字:社區警政、風險、公共價值、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1章 緒論 6
1.1研究背景與動機 6
1.1.1警政革新的顯學 6
1.1.2社區警政多元化 7
1.2 研究目的 8
1.3重要名辭釋義 8
1.4研究範圍 12
1.5研究方法 12
1.6研究流程 15
第2章 文獻回顧 16
2.1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 16
2.1.1新公共管理之改革 16
2.1.2新公共管理的面向 17
2.1.3整合參考架構 17
2.2V.C.S.(價值、能力、支援)策略分析模式 27
2.2.1V.C.S.在公共事務管理整合架構的角色 27
2.3警察的公共價值 35
2.4警察與社區風險治理的關係聯結 37
第3章 社區警政新思維 39
3.1社區警政是社區工作的一環 39
3.2社區警政之崛起 45
3.2.1社區警政百家爭鳴 45
3.2.2社區警政運用理論 47
3.3傳統警政與社區警政的差異 48
3.4社區警政的面向 51
3.5警民公共關係與行銷 52
3.5.1警民關係 52
3.5.2宣導行銷 55
3.5.3非常服務創造公共價值品牌 58
3.6社區警政的爭論與風險 60
3.6.1社區警政的爭論 60
3.6.2社區警政的風險 61
第4章玉里分局社區警政實證 65
4.1風沙之城 傳奇小鎮 65
4.1.2社區警政-只有孝順和做好事不能等 66
4.1.2.1博愛社-感恩惜福 回饋奉獻 66
4.1.2.2感恩回饋─1個故事2行熱淚 67
4.1.2.3一所一特色 68
4.1.2.4善用舞臺、即時行善 94
4.1.2.5孝順和做好事不能等 94
4.1.2.6全國媒體大幅報導 95
4.2他山之石 可以攻錯 96
4.2.1中國官員海外學習熱 96
4.2.2丹麥未來型社會--『民主統合』 97
第5章研究設計與調查分析 98
5.1 研究設計 98
5.2訪談資料分析 100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113
6.1結論 113
6.2建議 115
6.3後續研究事項 11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1. 于春豔(1992),我國警察組織體制之演進與展望,台灣省政府:健全警政體制提升組織效能,省政業務研討會實錄(七)
2. 王振賢(2005),高雄市警察機關公共價值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 王國榮(2004.11.20)(2005.02.01)(2005.2.24)更生日報。
4. 丘昌泰與陳欽春(2001),台灣實踐社區的陷阱與願景:從『抗爭型』到『自覺型』社區,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三期,p.1-44。
5. 司晏芳(2006),天下雜誌2006年335期,教育特刊。
6. 伍世裕(1986),「行銷觀念在警政上之應用」,警學叢刊第16卷第三期。
7. 江明修、蔡金火、梅高文(1998),再造公共性政府,中國行政評論,第有卷第四期,p.1-54。
8. 吳哲文(2006.05.30)東亞新聞台。
9. 呂德育(2003),由公部門之管理觀點探討高雄市公有傳統市場導入V.C.S策略管理之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李宗勳(2005),警察與社區風險治理。
11.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
改造工程」,政大公共行政學報,第十二期。
12. 李長晏(2005),組建地方策略性夥伴關係之合作機制,行政院研考會
於2005.03.31假政大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舉辦「推動跨域管理機制研討會」。
13. 李振光(2001),激發創意強化宣導推動「社區警政」提昇「家園安全」
之研究。
14. 李鑫楷(2006),警民協力夥伴與治安風險分擔之探討-以台中縣東勢分
局與花蓮縣玉里分局為例。
15. 汪銘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
16. 汪銘生,黃宗誠(2003),公共事務管理整合參考架構與兩岸大學MPA
課程之結構分析,公共事務評論,4(1),p.1-68。
17. 汪銘生、胡以祥、載雅明(2004),高雄對兩岸直虎之預應-經濟發展、
社會參與及政府職能,亞太經濟管理評論,7(1,2),p.35-50。
18. 汪銘生、馬群傑(2007)地區行銷理論與實證-公共事務管理觀點。
19. 汪銘生、張寧(2004),公共事務管理實用分析方法。
20. 周明(1994),政府公共關係部門的結構與功能之研究一我國縣市政府
之實徵分析,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1. 周慧菁(2006),天下雜誌2006年347期,面對中國。
22. 孟維德(2003),警察與民主社會-警察角色定位之實證研究,中國行政
評論。
23. 林慈玲(2005),日本地方政府促跨域合作體制研究之省思,行政院研
考會於2005.03.31假政大公企中心七樓國際會議廳舉辦「推動跨域管理機制研討會」。
24. 林燦璋(2005),論「問題導向警察」。
25. 林鐘沂、林文斌譯(1999),公共管理新論,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
有限公司。
26. 花松村(1996)台灣鄉土全誌(九)台北中一p387、434、486。
27. 邱昭雄(2006.10.03)(2006.10.31)大愛電視台。
28. 阿路-嘎歷(2006.02.18)公共電視台。
29. 施源欽(2006),社區警政CAMPS模式之研究-台東經驗,中央警察大學
學報第四十三期,p.76-81。
30. 施源欽,(2006)社區警政推展的實務與爭論-以台東縣警察局為例,日
新第六期(2006)。
31. 苗允豐(1983)花蓮縣治(卷二)花蓮文獻委員會出版p64、68、83。
32. 徐震(1979),「社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社區發展季刊」,第六期,
p.7-14。
33. 高克孝(2006),從PAM架構探討高雄市警務機關在職教育訓練變革之
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34. 張柏東(2005.01.22)(2005.05.17)(2005.08.09)(2006.3.19)聯合報。
35. 張益均(2006.05.30)中華電視台。
36. 莊德森(1999),警察公共關係。
37. 陳文敏(2006),你就是品牌。
38. 陳明傳(2002),警政基礎理念,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39. 陳勁曄(2006.02.12)民視新聞網。
40.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
41. 陳通和(1988),從社會治安論警民關係與警政宣導,警學叢刊,第18
卷,第3期。
42.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
政評論,第十卷第一期p.183-213。
43. 曾友信(2000),高雄市政府實施「我愛家園」方案成效之研究。
44. 黃忠賢(2004),促進警民關係之政策探討-以花蓮縣推動社區警政為
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45. 黃富生,(2001)社會力用於治安維護之研究-以高雄市社區警政為例,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第一屆碩士論文。
46. 黃瑞娟(2004.06.18)(2005.12.24)蘋果日報。
47. 楊國樞等編著(198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p.51。
48. 葉毓蘭(2002),社區警政的理論與實際,各國社區警政比較。
49. 葉毓蘭(2002),變革與進步:社區警政的台東模式。
50. 劉嘉玲譯(1998),杜拉克看亞洲,原著Drucker,P. F. & I. Nakauchi
(1997)。
51.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p.276-277。
52. 鄭一青與謝梅妃(2004)天下雜誌267期。
53. 魏啟林譯(1986),行銷學精論,原著Philip Kotler。
54. 蘇景輝(1996),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
55. 顧忠華(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
(以上資料依姓氏筆劃排列)
二、西文部份
1.Bayley,D. H.(1994).“International Difference in Community
Policing”in D. P. Rosenbaum(ed.)The Challenge of Community
Policing,Thousand Oaks,CA:Sage.
2.Cohen ,A.P.(1985).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London:
Tavistock.
3.Goldstein , H. ( 1990 ) .Problem-Oriented Policing,New York :
McGraw-Hill.
4.Hood,Christopher(1991).〞A Public Management of all Reason?〞
Public Administration,69,Spring:1-10
5.Moore,M.H.(1995).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M. G. Ross(1967).Community Organization:Theory,Principles and
Practice,New York:Harper and Row.
7.Putnam,R.D.(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Parsons,W.(1995).Public Policy:an Introduction to Policy
Analysis.Cheltenham,UK;Lyme,US:Edward Elgar.
9.Rosenbloom,D.H.(1994).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Politics,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New York:
McGraw-Hill.
10.Rothman,J. E & J. E. Tropman ( 1987 ) . “ Model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Macro Practice Perspectives:Their Mixing and
Phasing.”In F. M. Cox(ed.)Strategies of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Macro Practice. Itasca,IL:F. E. Peacock Publication,p.3-26.
11.Tam Henry(1998).Communitarianism:A New Agenda for Politics and
Citizenship. 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54.81.33.119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54.81.33.119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