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1112-11362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1112-113622
論文名稱
Title
國小新住民子女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之探討
An Investigation of Foreign Spouses Children’s Mandarin Capability,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8-21
關鍵字
Keywords
新住民子女、人際關係、學習態度、國語文能力、國小學童
foreign spouses children, social interactions, learning attitude, Mandarin cap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4 次,被下載 41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1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新住民子女的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之現況,並分析不同背景變項新住民子女的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之差異性、相互關係及其預測力。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方式選取高雄市335位三至六年級國民小學新住民學童參與本研究,填寫研究者自編的「國語文能力量表」、「學習態度量表」及「人際關係量表」。為了佐證量化資料的正確性及進一步了解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與人際關係高分組及低分組新住民子女的共同特性,研究者選取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等三個量表中總分最高分與最低分各六位學童實施事後個別訪談。所獲得量化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並以主題內容分析法個別訪談結果,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述:
一、父母親教育程度越高的新住民子女其國語文能力顯著高於父母親教育程度低的孩童。
二、民主型家庭教養方式新住民學童的國語文能力顯著高於放任型教養方式的學童。
三、低年級新住民子女的學習態度顯著優於高年級新住民子女。
四、父母親具備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的新住民子女其學習態度顯著優於父母親具備高中(職)以下教育程度的學童。
五、新住民女學童的人際關係顯著優於男學童。
六、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父母親的新住民子女其人際關係優於父母親具備高中(職)以下教育程度的新住民子女。
七、不同家庭教養方式的新住民子女其人際關係整體量表無顯著差異,但在與家人相處的分向度上,民主型教養方式的新住民子女顯著優於專制型教養方式的新住民子女。
八、國小新住民子女的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三者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九、國語文能力中的「聽力理解能力」、「語法修辭能力」、「語文應用能力」及、「語文表達能力」對於學童的學習態度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十、國語文能力中的「聽力理解能力」、「語文應用能力」及「語文表達能力」對於學童的人際關係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依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進行新住民子女相關研究的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foreign spouse children’s mandarin capability,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analyze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nd predictors of their mandarin capability,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We conducted a purposive sampling selection to recruit 335 foreign spouse children who are 3rd to 6th graders in Kaohsiung city. 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ree scales of “Mandarin Capability Scale”, “Learning Attitude Scal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that developed by the investigator. In addition, 6 children with the highest total scores and the other 6 children with the lowest total scores on the three scales were interviewed for triangul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quantitative result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groups. The initial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Children came from families of higher education parents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andarin capability than these children came from families of lower education parents.
2. Children came from democratic parenting practice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mandarin capability scores than those children with permissive parenting practices.
3. Younger children’s learning attitude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lder children.
4. Children came from families of higher education parents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arning attitudes scores than those children came from families of lower education parents.
5.Girl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oys.
6. Children came from families of higher education parents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ores than those children came from families of lower education parents.
7. Children came from democratic parenting practice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the dimension of “interaction with family members” than those children with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practice.
8.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s among children’s Mandarin capability, learning attitud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9.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learning attitude scores wer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grammar rhetorical ability”, “language use abil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
10. Th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ores were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language use ability” and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
Recommendation from research results were suggested to further study of foreign spouses children’s Mandarin capability,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新住民現況、衍生問題及相關研究發現 ……………………8
第二節 新住民子女國語文能力相關理論及研究發現 ………………27
第三節 新住民子女學習態度相關理論與研究發現 …………………38
第四節 新住民子女人際關係之理論及相關研究發現 ………………4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8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0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國小新住民子女的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之現況 ………………………………………………………………77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新住民子女的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差異性分析結果與討論 …………………………………………85
第三節 新住民子女國小學生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關係相關分析結果與討論 …………………………………………………………131
第四節 新住民子女國小學生國語文能力與學習態度和人際關係之預測力 …………………………………………………………………134
第五節 個別訪談資料分析 ………………………………………………13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56
第一節 研究結論…………………………………………………………156
第二節 研究建議…………………………………………………………163
參考文獻 …………………………………………………………………………………167
一、中文部分 …………………………………………………………………167
二、英文部分 …………………………………………………………………180

附錄 ………………………………………………………………………………………185
附錄一 專家審查指導 ………………………………………………………185
附錄二 專家效度修正意見彙整表 …………………………………………195
附錄三 新住民子女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互動問卷-預試問卷…207
附錄四 新住民子女國語文能力、學習態度及人際互動問卷-正試問卷…215
附錄五 訪談大綱 ……………………………………………………………22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玉屏(1981)。國中低收入學生行為困擾、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秀槐(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台北市。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王福林(1990)。新制師院學生與師專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其學習行為、學業成就之分析調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文科(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王文科(1995)。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台北市:五南圖書。
王家珍(2001)。管理領域學生學習態度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頁1~27。
王光宗(2003a)。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王光宗(2003b)。我是外籍新娘,我也是一個母親--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孩子入學後初探。南縣國教,9,29-31。
王智明(2003)。高一僑生的生活適應、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王筱雲(2005)。以生態學觀點看外籍配偶家庭子女教養問題。2005 年12 月 10 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50/50-26.htm 。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37-170。
王正婷(2007)。國中生英語科及數學科學習態度、父母教養方式與其學業成就之關係: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中學教育學報,頁55-76。
內政部統計處(2009)。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七年第二十九週(97年1至6月嬰兒出生狀況統計)。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week.aspx。
內政部(2010)。99年上半年國人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2010年8月7日,取自:http://www.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932.doc。
內政部(2011)。內政統計通報:100年6月底在我國之外籍人士統計。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week.aspx。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大陸及外籍子女學校適應狀況調查報告。2004年7月12日,取自:http:// www.edunet.taipei.gov.tw/attach/921008。
白育慈(2010)。新住民子女親子關係與人際關係關聯性之研究—以龍井區國小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石培欣(2000)。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李浦群譯,S. Trenholm,A. Jensen著(1994)。人際溝通。台北:揚智。
李佩怡 (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
李雅芬(2003)。受歡迎與被拒絕組幼兒社交技巧、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李威伸(2003)。文化資本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李美慧(2004)。國小六年級學童個人背景、父母管教方式與自我概念對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李登隆、王美芬(2004)。資訊融入專題導向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態度與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004專刊),69-94。
李亞玲(2006)。外籍配偶幼兒的家庭閱讀環境與語文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文盛(2007)。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成就動機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台中市。
李麗日(2007)。新移民家庭正式社會支持網絡之認識與運用,收錄於新移民子女教育。台北:冠學文化。
李慧馨(2008)。從歷史和文化的觀點談台北縣新住民教育。北縣教育,62特刊,4-9。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沈倖如(2003)。天堂之梯?台灣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余化人(1998)。臺北市國中技藝班學生個人因素、家庭背景、學校環境與其自我概念及技能學習態度之相關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余淑貞(2006)。台北縣新移民女性的國中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台北。
汪淑芬、吳素柔(2006)。在「管理」與「保障」之間台灣移民政策面臨新挑戰。新聞大舞台,35(5) : 92,取自  http://www.cnanews.gov.tw/service/magazine/cns/content_035/35-p92.htm。
孟祥森譯(Fromm, E)(1989)。逃避自由。台北:志文。
呂玫真(2008)。東南亞籍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家庭閱讀環境與語言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官淑如(1996)。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冠斌;李瑞娟(2007)。外籍配偶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習成就之研究。台北:社會變遷下的幼兒教育與照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06 -123頁。
邱冠斌(2008)。新竹縣外籍配偶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竹北市爲例。中華行政學報,5,145 -163頁。
林寶貴、錡寶香(1992)。中華語文能力測驗之編制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1-24。
林寶貴、楊慧敏、許秀英(1995)。中華國語文能力測驗之編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2,1- 24。
林榮聰(2000)。設計科系學生學習態度之探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淑華(2001)。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林璣萍(2003)。臺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東縣。
林含茵(2006)。東南亞新住民母親的五歲幼兒國語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三輯,第四期,頁107-144。
林麗玉(2008)。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文化認同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憶芝(2009)。澎湖縣新移民與本國籍小學童自我概念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武典、張正芬(1984)。國語文能力測驗之編制及其相關研究。測驗年刊,31,37-52
吳錦鳳等(1985)。心理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吳武典(1987)。影響學習因素的動力觀。載於吳武典著,散播愛的種子—談輔導的理念與方法,38-63頁,台北:張老師。
吳素真 、鳳華(1999)。合作學習對增進國小三年級學生及人際關係欠佳兒童社交技巧之效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4,31-14。
吳清山(2004)。外籍新娘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因應策略。師友,441,7-12。
吳秀玉(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家庭氣氛及其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明隆(2007)。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
吳雅惠(2007)。外籍配偶子女國語文能力之研究─以宜蘭縣一所國小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吳淑娟(2008)。新住民子女同儕關係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吳怡蒨(2008)。新移民家庭子女口語敘說能力之發展。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吳俊憲、吳錦惠(2009)。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臺北市:五南。
洪英正、錢玉芬(2003)。Joseph & DeVitob 原著。人際溝通(Essentials of Human Communication)。台北:人文出版社。
洪秀梅(2007)。台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情緒覺察能力、自我概念對人際關係之影響。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洪瑞兒(2011)。建置高雄市國小新移民子女國語文能力評量工具研究結案報告。高雄市教育局專題委託研究—建構高雄市國小新移民子女 MSL 課程方案計畫。
徐以存(2010)。新移民子女中文學習與教育玩具設計之研究。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翁慧雯(2004)。搭起學習的另一座橋-以外籍配偶子女進行課後輔導之行動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嘉義縣。
唐璽惠(1988)。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相關研究。教育學刊,8,17-48。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柯麗貞(2006)。新移民子女家庭教養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三峽鎮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紀詩萍(2007)。新住民子女學習適應現況及其促進策略。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係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台南市。
郭聰貴(1978)。國小學生對學校態度之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北市.
郭添財、晨星貝(2006)。新台灣之子多元文化下的課程規劃。國政評論教文(研)095-009號。2006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5/EC-R-095-009.htm。
郭朝慶(2009)。臺北縣國小高年級新住民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曼貞、卓意屏(2006)。迎接可愛好鄰居-談新住民子女教育及輔導-專訪台北縣教育局潘文忠局長。教育研究月刊,141,50-57。
徐秀碧(2008)。新移民子女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能力之相關研究─以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社。
夏曉鵑(2003)。實踐式研究的在地實踐:以「外籍新娘識字班」爲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9,1-47。
夏麗鳳(2010)。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台北市。
張新仁(1982)。國中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德瑞(1986)。北市國民中學三年級學生次級文化與違規犯過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慧敏(1993)。國小數學科教育問題與補救教學研究分析。台灣省第三屆教育學術論文集。
張宏文、邱文芳 (1996)。實用人際關係學。台北:商鼎。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碩士論文,台東。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二版八刷)。台北:東華。
張德銳、丁一顧(1999)。情境領導及其在國小班級領導之應用研究。台北市師範學院學報,30,頁103-106。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張淑猜(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本國國語文之個案研究。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嘉義縣。
張美珍(2006)。新移民子女父母管教態度、人際關係及學業成就之研究。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鈿富(2006)。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1,5-17。
張嘉育、黃政傑(2007)。台灣新移民子女教育課題與方向: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之重建。課程與教學季刊,10(1),1∼19。
張蕙茹(2007)。外籍配偶學齡前幼兒語言表現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張惠婷(2009)。新移民女性子女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教育部統計處(2008)。96學年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分析。2009 年1 月5 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on_of_foreign_96.pdf。
教育部統計處(2009)。新臺灣之子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97 學年)。2009 年 4 月,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on_of_foreign_97.pdf。
教育部統計處(2010)。九十九學年度國中小外籍配偶子女就讀人數概況。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Web/STATISTICS/index.htm。
教育部統計處(2011)。外籍配偶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99 學年)。100年 2月,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169。
陳皎眉、鍾思嘉(1996)。美好的人際關係。學生輔導通訊,36,18-23。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陳怡華(2001)。國小學生家庭環境、閱讀動機與國語科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湘淇(2003)。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臺南縣。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臺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碧雲、魏妙如與郭昱秀(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以學前教師的觀點為例。載於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主編: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52-65)。 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
陳烘玉、劉能榮、周遠祁、黃秉勝和黃雅芳(2004)。臺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載於國立嘉義大學主編,「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9-104)。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
陳宜享(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壐琳(2006)。外籍配偶子女口語能力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姿秀(2006)。外籍配偶子女語言發展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陳滄鉦(2007)。新住民子女的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之關係研究 -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台北師範學院課教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細鈿、謝明哲及盧虹銘(2007)。網路成癮、人際關係與自我學習態度間關係之研究──以長榮大學學生為例。長榮大學學報,第十一卷,第二期,113-132頁。
陳羿婷(2008)。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語言能力與同儕互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玉娟(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成因及其策略之研究:已國民教育階段為例。初等教育學刊第三十三期,頁33-58。
陳怡婷(2009)。新移民子女知覺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玥(2009)。金門縣國小學童家庭閱讀環境與語文學習成就探究─新移民子女與本國籍子女之比較。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沛瑄(2010)。新住民子女音樂學習態度與音樂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 —以苗栗市國小中高年級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許定邦(2002)。高中高職實施多元入學方案後國中生學習困擾及學習態度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所碩士論文,彰化縣。
許秀英(1994)。青少年國語文能力測驗之編製。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5-50頁。
黃安邦(1991)。心理測驗。台北市:五南圖書。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
黃正治(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黃淑芬(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綺君(2006)。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端真、曾玲珉編譯(1996)。Rudolph F. Verderber & Kathleen S.Verderber著。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曾月菊(2002)。父母如何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輔導通訊,69,54-60。
曾淑華(2003)。國小學生行為困擾、求助對象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曾啟瑞(2008)。國小學童寫作能力發展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臺東。
程炳林(2002)。多重目標導向、動機問題與調整策略之交互作用。師大學報:教育類,47(1),39-58。
彭清月(2006)。人際交流中的聽力理解與英語聽力教學與測試。科技訊息,11,122-123。
彭佳伶(2008)。東南亞裔新移民家庭語言環境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聯。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的祥(2003)。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批判思考教學行為與國小學童批判思考能力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楊貴榮(2003)。克服與未克服低成就高中生其心理特質、自我概念及外在支援系統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楊志欽(2007)。基隆市新移民女性之國小高年級子女運動參與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小芳(2010)。新移民子女在幼兒園人際關係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溫明麗(2006)。我國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37-170。
葉玉玲(2006)。新移民女性子女家庭閱讀環境與學習成就、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習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肅科(2006)。外籍配偶家庭:社會資本與社會凝聚力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133-149。
莊文連(2009)。宜蘭縣外籍配偶子女與原漢學童之國語文學力測驗成績差異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振華(2008)。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論文,高雄市。
趙景宜(2010)。國小低年級新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玲珠(2004)。模組化課程設計之學生學習性為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實踐大學第一屆創新與管理學術研討會。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臺北:三民書局。
廖國峰、葉中桂(1987)。國防管理學院學生學業成就與家庭背景態度關係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學報,9(2),頁43-62。
鄭耀婵(2002)。國小融合班學生學習態度及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嘉義市。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潘菲(1992)。論青少年的人際關係。共同學科期刊,2,109-120。
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劉麗容(1991)。如何克服溝通障礙。台北: 遠流出版社。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劉金山(2004)。前探外籍配偶教育學習體系政策之規劃。2005年6月1日,取自http://www.fcu.org.tw/~cblee/foreignpatner/article/jsliu.html。
賴保禎(1980)。學習態度測驗指導手冊。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盧蓓恩(譯),Canary和Cody 著(1996)。人際溝通目標本位取向。台北市:五南。
盧秀芳(2004)。在臺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臺北市。
蔡榮貴、周立勳、楊淑朱、賴翠媛、余坤煌、黃月純(2004)。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五年計畫草案。載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之「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嘉義市。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鍾重發(2005)。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鍾鳳嬌、王國川(2004)。外籍配偶子女的語文、心智能力發展與學習狀況調查研究。教育學刊,23,231-258頁。
謝高橋(1985)。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行政院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美惠譯(2001)。幼兒的人際關係(Patricia G. Ramsey原著,1991)。台北:桂冠。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論文,臺南市。
謝文禎(2007)。 大臺北地區新住民家庭三歲幼兒國語能力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兒童發展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蕭吟常(2007)。新住民子女學業成就與其家庭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顏綠清(1980)。大學生國文態度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5(3),頁3-125。
顏銀和(1992)。台中市忠孝國小六年級智優生學業成就與智商、家庭社經水準之關係。台中師院進修班學生獨立研究專輯,1,1-17。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顏麗娟(2006)。板橋地區越南籍新住民子女中文語言發展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 教師在職進修幼教教學碩士論文,板橋。
簡素蘭(2005)。如何提升青少年語文能力。師友,455:28-29。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蘇儷惠(2005)。外籍幼兒在文化衝擊下的學校適應。載於明新科技大學主編:2005 幼保實務與理論之對話--幼兒教育與多元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 26-44),新竹:明新科技大學。
蘇筱楓(2005)。台灣、中國與東南亞新娘之子女的國語文能力與學業表現。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dler, A.(1927).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Brendgen, M., Bukowski, M.W., & Markiewcz, D.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ranked-friendship preference and adolescents’behavior with their friends.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47(3), 395-415.
Brown, L. E. C.(1993).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concept, reading attitud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second readers. D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1(4), MAI 1468.
Bolger, K. E., Patterson, C. J., & Kupersmidt, J. B. (1998). Peer relationships and self-esteem among children who have been maltreated. Child Development, 69(4), 1171-1197.
Beiser, M., Hou, F., Hyman, L., & Tousignant, M. (2002). Poverty, family process,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immigrant children in Canada. Research and Practice, 92 (2), 220-227.
Coleman, J. C. (1980). Friendship and the peer group in adolescence. In Adelson, J.(Ed.) 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pp.408-43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hall, J. S. (1979). The great debate: Ten years later with a modest proposal for reading stages. In L. G. Resnick & P. A. Weaver (E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arly reading (Vol. 1, pp. 29-56). Hillsdale, NJ: Erlbaum.
Coie, J. D., Dodge, K. A., & Kuperschmidt, J. (1990). Peer group behavior and social status. In S. R.Asher & J. D. Coie (Eds.), Peer rejection in childhood (pp. 17–5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s, S., Howell, P. & Cook, F. (2002). Sociodynam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who stutter and their non-stuttering classmate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3, 939-947.
Devall, E. (1986). The impact of divorse and maternal employment on pre-adolescent children. Family Relations, 35, 1, 153-159.
Devito, J. A. (1994). Human Communication: The basic course (6th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Dodge, K. A. (1983). Behavioral antecedents of peer social status. Child Development, 54, 1386-1399.
Embregts, P. J. C. M. (2002). Effects of video feedback on social behavior of youth with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staff respons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49, 105–116.
Fishbein, M., & Ajzen, I. (1972). Attitudes and opin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3, 487- 544.
Fisher, R. W. (2004). Effective learning begins with the right attitudes. Teaching Professor, 18(5), 3-4.
Fraja, G. D., & Landeras, P. (2006). Could do better: The effectiveness of incentives and competition in school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0, 189-213.
Gamer, P. W., & Estep, K. M. (2001). Emotional competence, emotion socialization, and young children's peer-related social competence.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12, 29-48.
Gagne, R. M., Briggs, L. J., & Wager W. W.(1988).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Orlando, FL. Holt, Rhinehart, &Winston.
Glasser, W. (1992). The quality school: Managing student without coercion.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Goleman, D. (1985). Vital lies, simple truths: The psychology of self-deception.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Hernandez, D. J. (2004). Demographic change and the life circumstances ofimmigrant families. Children of Immigrant Families, 14(2), 17-47.
Hill, P. T., & Lorraine, M. M. (1993). Challenges in educating immigrant children. Retrieved April 21, 2005, from http://www.georgetown.edu/users/sck4/website/ challenges.htm
Heath, B. S. (1984).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3, 251-274.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Homans, G. C. (1950). The human group.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Headley, S. (1997). Behavior & Development. Youth Studies Australia, 16(4), 59.
Lipsky, D. K. (1981). The modification of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disabled person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7857.
Levinger, G., & Snoek J. D. (1972). Att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A new look at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Morristown, JJ: General Learning Press.
Kelman, H. C. (1961). 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5, 57–78.
Kimura, M., Daibo, I., & Yogo, M. (2008). The study of emotional contag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6(1), 27-42.
Michael, W. B., Michael, J. J., and Zimmerman, W. S. (1972). Study attitudes and methods survey. San Diego: EDITS/Educational and Industrial Testing Service.
Michael, A., & Monika, H.(1998)。人際關係剖析。(苗延威譯)。台北:巨流圖書。
Meichebaum, D., & Cameron, R. (1984). 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 Toward a general paradigm for training coping skills. In D. Meichebaum & M. E. Jaremko (Eds.), Stress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115-154, New York: Plenum Press.
Moore, J. (1992).“Savanna”chimpanzees. In: Topics in primatology: Human origins. T. Nishida, W. C. McGrew, P. Marler, M. P. Pickford, and F .B. M. de Waal (eds.):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Tokyo, pp., 99-118.
Puschner, B., Bauer, S., Horowitz, L. M., & Kordy, H.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personal problems and the helping allian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1(4), 415-429.
Overton, S., Rausch, J. L. (2002). Peer relationships as support fir children with disabilities: As analysis of mothers' goals and indicators for friendship. Journals Spring, 17(1), 11-30.
Shields, M. K., & Behrman, R. E. (2004). Children of immigrant families: Analysis and recommendations. Children of Immigrant Families, 14 (2), 4-15.
Slavin, R. E. (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Schutz, A. (1966). The interpersonal underworld. Palo Alto, Calif: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Schutz, A. & Luckmam, T. (1973). The structures of the life-worl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orton.
Selman, T.et al. (1979). The grouc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hibaut, J.W. and Kelley, H. H. (1959). The psychology of groups. New York:Wiley.
Triandis, C. H. (1971). Attitude and attitude chang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Telese﹐J. A. (1997). Hispanic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math and their classroom experience. U.S.: Texas.
Weinstenin, C. E. (1982). Training students to use elabor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 301-311.
Wiener, J., & Schneider, B. H. (2002). A multisource exploration of the friendship pattern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0(2), 127-141.

Wentzel, K. R., & Watkins, D. E. (2002). Peer relationships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s contexts for academic enabler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1(3), 366-367.
Xie, H., Swift, D. J., & Cairns, R. B. (2002).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al adaptation: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during early adolescents. Social Development, 11, 205-224.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