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2101-15504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2101-155040
論文名稱
Title
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合作夥伴關係之研究
Studies on the Cooperation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07-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08-22
關鍵字
Keywords
功能主義、區域整合、互賴、全球化、中國、東協
Globalization, China, ASEAN, Functionalism, Regional Integration, Interdependenc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7 次,被下載 1207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078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以功能主義為研究途徑,分析後冷戰時期國際新秩序影響中國和東協互動的因素,以及中國為追求國家利益而建構與東協的合作夥伴關係。東協的中國政策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亦有調整,即從冷戰時期防堵共產勢力轉變到面臨全球化挑戰而強調東亞區域合作,故積極和中國建立互利的合作夥伴關係,然而中國和東協的合作將會影響其他強權在亞洲勢力的消長與南海主權等問題。此外,國際產業分工上彼此互為對方經貿上競爭對手,亦會影響中國和東協合作夥伴關係的建構。
區域合作得以進展的基本原因是參與各方彼此間得以平等互利,從較不具爭議事項開始合作,中國和東協已計畫建立自由貿易區促進區域經濟整合,做為中國和東協合作夥伴關係之基礎,若雙方經濟整合持續有成果並溢出至政治合作,中國和東協合作夥伴關係在可預期的未來將成為建構亞洲新秩序的關鍵因素。

Abstract
Abstract

This thesis “the Cooperation Partnership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is analyzed mainly by functionism approach. By facing the new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namely globalization, China continues to pursue economic modernization. China’s modernization was, is and will be a positive factor for region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Asia. At the same time, ASEAN have strong interest in China’s successive economic reform.
In this context, China and ASEAN underscored their commitments to handling their cooperation partnershi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mutual benefits and equality, and agree to promote dialogue for the possibility to establish a free trade area between ASEAN and China. If the cooperation partnership in economic integration does work successively and can spill-over to political cooperation, China and ASEAN will be in the near future as major power to shape the new order in Asia.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東南亞國協合作夥伴關係之研究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理論......................................3
第三節 章節安排............................................8
第二章 國際新秩序............................................11
第一節 經濟全球化.........................................12
第二節 多極化國際體系.....................................15
一、 兩極體系瓦解.....................................16
二、 區域主義興起.....................................18
第三章 中國與東協合作夥伴關係之建構..........................21
第一節 中國的和平外交.....................................21
一、 不結盟的反霸權主義...............................22
二、 和平共處.........................................24
三、 全方位外交.......................................25
第二節 中國的東協政策.....................................27
一、 中國的後院-東協.................................28
二、 黨政雙軌的僑務策略...............................29
三、 睦鄰互信的合作夥伴...............................31
第三節 中國與東協互賴關係................................32
一、 經貿科技合作.....................................33
二、 政治對話.........................................37
三、 區域安全.........................................43
第四章 東協的中國政策........................................45
第一節 東協的成立與發展..................................45
一、 東協成立的目的...................................45
二、 東協的發展.......................................46
第二節 東協的中國政策....................................49
一、 圍堵策略.........................................49
二、 交往策略.........................................52
三、 平等互利的合作夥伴...............................54
第五章 中國與東協相互依存關係的限制..........................59
第一節 亞太主要勢力在東亞之權力競爭......................59
一、 美國的亞洲利益...................................59
二、 日本因素.........................................62
三、 俄羅斯因素.......................................65
四、 印度勢力東擴.....................................66
五、 中國崛起.........................................67
六、 台灣因素.........................................70
第二節 南海主權問題.......................................74
一、 南海主權問題的由來...............................75
二、 東協對南海主權的主張.............................76
三、 中國對南海主權的主張.............................77
第三節 國際分工的競爭.....................................78
一、 引進外資和技術的競爭.............................78
二、 商品市場的競爭...................................80
第六章 結論..................................................87
參考書目 93





附表目錄
表1東協對中國的貿易統計表………………………………………………… 14
表2中國與東協國家建交日期一覽表………………………………………….39
表3中國與東協國家互訪情形一覽表………………………………………….40
表4東協對中國貿易額………………………………………………………….52
表5中國近十年國防預算統計表……………………………………………….69
表6台灣對東協及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統計表……………………………….73
表7台灣核准對中國大陸、香港投資………………………………………….74
表8中國與東協國家外資累計金額…………………………………………….79
表9中國對美國和日本的貿易統計表………………………………………….81
表10 1996至1998年期間大陸對東南亞貿易商品結構……………………...82
表11東協對美國電機產品輸出統計表………………………………………..84
表12美自大陸輸入主要貨品類別………………………………………………8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書籍
中共中央黨校,1992年3月,中共中央文件選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第2次印刷。
王良能,2000年2月,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初版。
田志立,1998年9月,21世紀中華經濟區,台北:立緒文化出版,初版。
卡利扎德、萊斯著,張淑文譯,2000年10月,21世紀的政治衝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第一版。
李光耀著,2000年9月,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台北:聯邦出版社,初版。
林碧炤著,1990年10月,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再版。
周世雄著,1994年12月,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歐亞安全體系之探討,台北:五南圖書,初版。
周煦著,1999年2月,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文化,初版。
俞可平、黃衛平主編,1998年11月,全球化的悖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初版。
許志嘉,2000年4月,中共外交決策模式研究,台北:水牛出版社,初版。
陳啟懋編著,2000年3月,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文化,初版。
陳欣之著,1999年10月,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文化,初版。
陶威廉等著,田弘茂主編,1996年12月,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出版,初版。
鄧小平著,1983年8月,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閻學通、王在邦、李忠誠、侯若石著,1998年4月,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初版。
Dougherty, James E. and Pfaltzgraff, Robert L., Jr. 洪秀菊、徐振德、衛嘉定、陳文煙譯,1979年,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台北:黎明文化出版,初版。
Friedman, Thomas L.著,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2000年,了解全球化,台北:聯經出版,初版。
Gilpin, Robert著,楊光宇等譯,1997年3月,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初版二刷。
Huntington, Samuel P.著,黃裕美譯,1998年4月,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初版三刷。
Ovweholt, Willian著,鄭正鈐、湯麗明譯,1999年5月,中國威脅,台北:智庫文 化,第一版第四次印刷。
Vatikiotis, Michael R. J.著,林若雩譯,1999年,東南亞政治與發展(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初版。

論文
丁永康,「相互依存理論興起的背景及其發展」,東亞季刊 第26卷 第3期,頁87-97。
王高成,1995,「東協與亞太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11期,頁61-67。
「中共參與東協安全夥伴對話的評析」,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9期,頁1。
尹慶耀,1999,「中共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由來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期,頁4-18。
尹慶耀,1999,「中共當前對外政策的幾項重要的內容」,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 第4期,頁41-53。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撰,2000年8月,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96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
台灣經濟研究院編撰,2001年1月份,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01期,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印行。
朱雲漢,1999,「中國人與二十一世紀世界秩序」,二十一世紀,第56期(12月號),(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990822.htm//.)
宋興洲,1997,「國際合作理論與亞太區域經濟」,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3期,頁27-59。
宋鎮照,1996,「台海兩岸與東南亞國家之關係與策略」,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5 期,頁15-28。
宋鎮照,2001年,「新世紀中共與東南亞的政經外交關係與戰略:發展與挑戰」,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期,頁31-45。
佐藤考一著,李明峻譯,1997年,「南中國海的國際關係:『中國(共)威脅論』與東協」,東南亞季列,第2卷,第2期,頁30-44。
李平,2000,「瀾滄江-湄公河國際航運回顧與展望」,亞洲論壇,第4期(總第5期),頁73-77。
金耀基,1999,「全球化、現代化與世界秩序」, 二十一世紀,第51期(2月號),(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article/ 990133.htm//.)
林欽明,2000,「東南亞區域整合的趨勢」,東南亞投資雙月刊,頁1-8。
林曉光,2000年,「戰後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亞洲論壇,第4期(總第5期),頁21-30。
吳玲君,2000,「東協國家APEC政策的政經因素」,問題與研究,第39卷 第3  期,頁39-54。
施子中,「俄羅斯總統普丁近期訪問大陸之意義」,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8期,2000年8月,頁1-4。
徐斯儉,2000,「全球化:中國大陸學者的觀點」,中國大陸研究 第43卷 第4期,頁1-25。
徐本欽,1997年,「中共對南海的戰略思想與利益」,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4期,頁1-14。
陳顯泗 戈勝,1998,「中國與東盟的關係及其對中國南部安全的影響」,亞洲評論(香港),春夏卷(總第7期),頁125-140。
陳鴻瑜,1996年,「南海之石油資源開發與政治衝突」,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3期,頁19-41。
陳欣之,1996,「東協諸國對『中國威脅論』的看法與回應」,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15-33。
莊禮偉,1998,「“亞洲價值觀”與世紀之交的東南亞社會」,亞洲評論,總第8期,秋冬卷,頁152-163。
賀聖達,2000年,「東盟的發展前景」,亞洲論壇,第2期(總第3期),頁9-15。
賈慶國,1998年,「中國的崛起與中國外交的調整」,亞洲評論,秋冬卷(總第8期),頁106-121。
喻常森,2000年,「日本與東盟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亞洲論壇,第2期(總第3期),頁16-18。
楊曉輝,2000,「泛亞鐵路:計畫、願望、與現實現」,亞洲論壇,第2期(總第3期),頁68-74與82。
董立文,1996,「中共的全球戰略與『中國威脅論』」,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9期,頁27-46。
蔡增家,1998,「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9期,頁71-82。
潘石英,1994年,「南海與歷性權利的國際慣例」,國家政策雙周刊,第96期,頁7。
戴萬平、顧長永,2000,「由務實外交到全民外交:互賴理論的觀點」,理論與政策 第14卷,第4期,頁113-129。
顧長永,1994,「從政治經濟層面論中共東南亞華僑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9期,頁15-25。
顧長永,1996,「台灣與亞太區域的『複合互賴』發展」,東南亞季刊,第1卷,第4 期,頁66-81。
Fukuyama, Francis著,李豐斌譯,「歷史的終結」,歷史月刊 第22期,頁140-153。

網路資料
人民日報,「我國對華僑國藉的基本政策」,(http://www.peopledaily.com.cn/GB/shizheng/252/4229/4230/20010219/398867. 
html//)
人民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防「國際安全合作」,(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l/10/20000910/226269.html//)
人民網,2000年中國的國防,「安全形勢」,(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l/10/20001016/273994.html//)
山民、梁明,「影響中國安全的周邊因素」,(http://www.chinabulletin.com/luntan/guoji/shanmin.txt//.)
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http://www.mnd.gov.tw/report/83/html/new/-3.htm)
中華民國經濟部,「東南亞經濟報導」(http://www.moea.gov.tw/~ecobook/southasia/88/e4-al.htm)
中華民國經濟部,「大陸與東南亞國家互動的變化」,(http://www.moea.gov.tw/~ecobook/southasia/88/e4-a1.htm//.)
中華民國國貿局,「東南亞國家協會暨東協自由貿易區發展現況」,(http://www.trade.gov.tw/region-org/asean-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協國家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1997年12月16日,(http://www.xinhua.org/ssjj/zrjcf/files/b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中國成立前夕外交政策制定」,(http://www.fmprc.gov.cn/chn/2669.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毛澤東主席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和“一條線”戰略」,(http://www.fmprc.gov.cn/chn/217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http://www.fmprc.gov.cn/chn/2872.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朱鎔基出席第四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晤(10十3)」2000年11月25日(http://www.fmprc.gov..cn/chn/604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與東盟關係」(http://www.fmprc.gov.cn/chn/2994.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東協的睦鄰互信伙伴關係」,(http://www.fmprc.gov.cn/chn/2871.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的歷史依據」,(http://www.fmprc.gov.cn/chn/5998.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南海問題的由來」,
(http://www.fmprc.gov.cn/chn/599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國在南海問題的基本立場以及解決南沙爭端的政策主張」,(http://www.fmprc.gov.cn/chn/6000.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http://www.Fmprc.gov.cn/chn/6901.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東協自由貿易區及具體發展動態」 (http://www.moftec.gov.cn/moftee.gov.cn/moftee-cn/q/asean.htm//)
江澤民,「中共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文: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http://202.99.23.246/communist/newfiles/n1070.html//)
江澤民,「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1997年9月12日,(http://202.99.23.245/09/22/current/newfiles/a1011.html//.)
江澤民,「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http://202.99.23.245/09/14/current/newfiles/b1070.html//)。
江澤民在香港“二00一『財富』全球論壇”開幕晚宴上的講話。(http://www.peopledaily.edu.cn/GB/pap…/427537.htm//)
李鵬,「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工作報告」,
  (http://202.99.23.246item/lianghui/zlhb/rd/7jie/newfiles/e1090.html//)
東協秘書處,ASEAN Trade with USA in 1994-1997,(http://www.asean.or.id/dialog/stat-usa.htm//)
青年時訊,2001年5月25日,
(http://peopledaily.com,cn/GB?junshi/192/3514/20010525/474299.html//.)
明報,「中蘇交惡 另闢新局」,
(http://www.mingpao.com/newspaper/50ann/aea1h.htm//.)
胡耀邦,「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報告: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1982年9月1日,(http://202.99.23.246/communist/newfiles/11030.html//.)
胡思遠、張翼勇、徐家軍 「美國『小鷹』落腳新加坡」,
(http://www.peopledaily.com.cn/GB/junshi/192/4803/20010328/427144.html.//)
唐家璇,「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chn/6901.html//.)
唐家璇,「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chn/6900.html//.)
唐家璇,「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四)」,
(http://www.fmprc.gov.cn/chn/6899.html//.)
華國鋒,「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政府報告:團結起來,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而奪鬥」,1978年2月26日,
  (http://202.99.23.246/item/lianghui/zlhb/rd/5jie/newfies/a1140.html// .)
華國鋒,「中共第十一屆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政治報告」,1977年8月12日,(http://202.99.23.246/communist/newfiles/k1150.html.//)。
新華社,「中國與東協關係原則」,
(http://www.xinhua.org/ssjj/zrjcf/files/bl.htm//)
新華社,「東盟與中國關係大事記」,
(http://www.xinhua.org/ssjj/zrjcf/files/b2.htm//.)
鄧小平,「增進中印友誼,加強南南合作」,1982年10月22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060.html//.)
鄧小平,「視察江蘇等地回北京後的談話」,1983年3月2日,
(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090.html//.)
鄧小平,「利用外國智力和擴大對外開放」,1983年7月8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130.html//.)
鄧小平,「維護世界和平,搞好國內建設」,1984年5月29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200.html//.)
鄧小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慶祝典禮上的講話」,1984年10月1 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240.html//.)
鄧小平,「我們的宏偉目標和根本政策」, 1984年10月6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260.html//.)
鄧小平,「和平共處原則具有強大生命力」,1984年10月31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300.html//.)
鄧小平,「軍隊要服從整個國家大局」,1984年11月1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310.html//.)
鄧小平,「和平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1985年3月4日,
(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330.html//.)
鄧小平,「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1985年4月15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c1370.html//.)
鄧小平,「國家的主權和安全要始終放在第一位」,1989年12月(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11100.htm//)
鄧小平,「國際情勢和經濟問題」,1990年3月3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11130.html//)
鄧小平,「中國永遠不允許別國干涉內政」,1990年7月11日,(http://202.99.23.245/deng/newfiles/1150.html//)
蔡宏明撰,「APEC在促進區域整合之現況與展望」,資料來自(http://isc01.moea.gov.tw/~ecobook/season/satc16.htm//)
熊昌義,「印度的大國夢」, 2001年1月17日,新華社,(http://www.peopledaliy.com.cn/GB/guoji/24/20010117/380595.html //.)
龐中英,「地區主義東盟-危機後的東盟及其對東亞的利用」,2000年10月,(http://www.peopledaily.com.cn/GB/guoji/209/4115/ index.html//)

報紙
江澤民,「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力量」,人民日報,1997年9月14日,第二版。
江澤民在香港“二00一『財富』全球論壇”開幕晚宴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1年5月9日,第一版。
李鵬,「增進了解發展友誼加強合作」-在印度國際中心演講稿,人民日報,2001年1月14日,第二版。
錢峰,「印度面向東方求合作」,人民日報,2001年1月16日,第三版。

二、英文部分

書籍
Drysdale, Peter and Vines, David. eds. 1998, Europe, East Asia and APEC: A Shared Global Agenda,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llgren, Joyce K. , Sopiee, Noordin and Djiwandono, Soedjati , eds, 1988, ASEAN and China An Evolving Relationship, California: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1989,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2nd 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Lechner, Frank J. and Boli, John. eds, 2000,The Globalization Reader, Malden: Blackwell.
Mitrany, David 1976 The Functional Theory of Politics, London: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Muir, Richard 1997, Political Geography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Roett, Riordan 1999, MERCOSUR: Regional integration world Markets London: Lynne Rienner Press.
Simone, Vera and Feraru, Anne Thompson 1995, The Asian Pacific: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Context, New York: Longman .
Wallerstestein, Immanue 1991, 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e University Press.

期刊論文
Ellings, Richard F. and Olsen, Edward A. ”A New Pacific Profile” Foreign Policy, No.89, (Winter 1992-93), pp.116-136.
Henning, C. Randall “Systemic Conflict and Regional Monetary Integration: The Case of Europ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2, No. 3,(1998)(Summer), pp.537-573.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3(Summer 1993), pp.22-49.
Polachek, Solomon William “Conflict and Trad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24, No.1(March 1980)pp.55-74.
Roberts, Adam “A new ag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67, No3(1991), pp.509-525.
Roy, Denny “Hegemony on the Horizon? China’s threat to East Asian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Summer 1994), pp.149-168.
Waltz, Kenneth N.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 2(Fall 1993), pp.44-79。

網路資料
ASEAN-China Dialogue,
(http://www.asean.org/dialog/mchi.htm//)
ASEAN Declaration on The South China Sea, Manila, Philippines, 22 July 1992,(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gr5.htm//)
Bangkok Summit Declaration of 1995,
(http://www.asean.or.id/summit/5th/summit5.htm//)
Chairmans Statement The First ASEAN Regional Forum, Bangkok, 25 July 1994,(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rf1.htm//)
Chairman’s Statement The Third ASEAN Regional Forum, Jakarta, 23 July 1996,(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rf3.htm).
Chairman’s Statement The Fourth Meeting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Subang Jaya, 27 July 1997,(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rf4.htm).
Chairman’s Statement The Fifth Meeting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Manila, 27 July 1998,(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rf5.htm).
Chairman’s Statement The Sixth Meeting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Singapore, 26 July 1999,(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rf6.htm).
Chairman’s Statement The Seventh Meeting of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Bangkok, 27 July 2000,(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rf7.htm).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Indonesia, 24 February 1976, (http://www.asean.or.id/summit/concord.htm//)
Joint Statement on East Asia Cooperation, 28 Novermber 1999,(http://www.asean.or.id/summit/inf3rd/js-eac.htm//)
Joint Press Statement for the Meeting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ult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China, 13-14 September 1993, (http://www.asean.or.id/dialog/prprc93.htm//)
Opening Statement By H.E. Dato' Seri Abdullah Haji Ahmad Badawi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Malaysia,(http://www.aseansec.org/menu.asp?action=3&content=5)
Rodolfo C. Severino, ”ASEAN and China-Partners in competition”, 9 June 2001,(http://www.aseansec.org/news/asean-china-partner.htm//)
Singapore Declaration, 28 January 1992,
(http://www.asean.or.id/summit /summit4.htm//)
Statement by The ASEAN Foreign Ministers o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8 March 1995,(http://www.aseansec.org/plitics/scs95.htm//)
Statement By H.E. Datuk Andullah Haji Ahmad Badawi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Malaysia,(http://www.aseansec.org/menu.asp?action=3&content=5)
The ASEAN Declaration(Bangkok Declaration), Thailand, 8 August 1967,(http://www.asean.or.id/history/leader67.htm//)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 , Indonesia, 24 February 1976,(http://www.asean.or.id/summit/amity76.htm//)
Third ASEAN-China joint committee o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Joint press statement”, 28 March 2001, Kuala, Malaysia,
(http://www.aseansec.org/news/3rd-aschi-trade.htm//)
Zone of Peace, Freedom and Neutrality Declaration, Malaysia, 27 November 1971,(http://www.aseansec.org/politics/pol-agrl.ht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