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2111-17151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2111-171512
論文名稱
Title
黃以周及其思想研究
The Research on Huang Yizhou and his Though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07-0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8-22
關鍵字
Keywords
黃以周、清代學術史、清代思想史、清代經學史、禮學
Classical Confucian Studies of the Qing Dynasty, Life Ritual,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Huang Yizho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2 次,被下載 118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184 times.
中文摘要
黃以周是晚清著名的禮學家之一,歷來研究亦多專注於黃以周禮學的成就上,但是黃以周其實對義禮思想也有極大的興趣,從其所著之《經訓比義》即可知其企圖不僅止於禮學考據,當然禮學對黃以周的思想有極大的影響,但是除此之外,黃以周的思想是否還有其他的特色?而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於此。而本文的研究方法除了文獻分析之外,也希望從黃以周的家學、交遊中找尋蛛絲馬跡,因此本文也對黃以周的生平、家學、交遊及著作等方面有所探究,希望能從多方面來理解黃以周的思想特質。
Abstract
Huang Yizhou is one of the famous Chineses classics in late Qing Dynasty, but the Previous studies has always been focused on his achievements of "San Li". In fact,Huang YiZhou also has great interest in thinking, from the book "jing xun bi yi" we can know his attempt is not only limited to textual ritual theory.Of course, ritual theory of Huang Yizhou's thought has a great impact, but in addition, Huang Yizhou's idea are there any other featur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precisely thi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addition to this literature, but also hopes to include Huang Yizhou 's home school, make friends to search for clues.In a few word,this article is also about Huang Zhou's life, home school, make friends and explore books and other respects.We hope can understand more about Huang Yizhou 's thought 's special characteristic.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2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2
第二章 黃以周生平、學術淵源、治學方法與態度、交遊與門人及其著作
第一節 黃以周生平傳略…………………………………………………………….7
第二節 黃以周學術淵源………………………………………………………….12
第三節 黃以周的治學方法與態度…………………………………………..19
第四節 黃以周的交遊與門人…………………………………………………..30
第五節 黃以周著作考述…………………………………………………………..43
第三章 黃以周思想研究
第一節 黃以周論命、性、才、情、欲、心、意、理..............................75
第二節 黃以周論仁、禮、智、義、信.................................................93
第三節 黃以周論忠、恕、靜、敬、中、權、誠、鬼神、剛..................115
第四節 黃以周論聖.........................................................................133
第五節 黃以周辨無、論教與學、論道德...................................... 152
第六節 黃以周的政治思想…………………………………………………….159
第七節 黃以周對儒學史的一些看法………………...………..168
第四章 結論……………………………………………………………………………………….175
參考書目……………………………………………………18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排列方式:先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再依出版年排列
一、 黃以周著作
《軍禮司馬法考徵》(光緒十八年黃氏試館刊本)
《儆季所著書五種》(清光緒二十年江蘇南菁書院刊本)
《儆季所箸書五種儆孫書兩種》(清光緒甲午二十一年,江蘇南菁講舍刊本)
《子思子》(台北,廣文,1975年)
《禮書通故》(台北,華世,1976年12月)
《經訓比義》(台北,廣文書局,1977年)
《禮說》(《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一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群經說》(《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七八冊)
《十翼後錄》(《續修四庫全書》第三十六冊)
《周易故訓訂》(《續修四庫全書》第三十五冊)
《周易注疏謄本》(《續修四庫全書》第三十五冊)
《尚書講義》(《續修四庫全書》第五十冊)
二、 古籍
〔漢〕孔鮒撰《孔叢子》(王雲五編:《四庫叢刊初編》,台北,台灣商務,1975年)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明〕全祖望《鲒埼亭集》(上海涵芬樓景印姚江借樹山房刊本,台北,台灣商務館,1979年)
〔清〕朱一新《無邪堂答問》(台北,廣文書局,1966年1月)
〔宋〕朱熹著 尹波、郭齊點校《朱熹集》(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台北,大安,2007年)

〔宋〕汪晫編纂 陳桐生譯注《子思子.曾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李翱撰《復性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三百六十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清〕李慈銘著《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0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台北,鼎文,1986年)
〔宋〕陳淳著《北溪字義》(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百八十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清〕陸桴亭著《思辨錄輯要》(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
〔元〕脫脫等修《宋史藝文志》(北京,中華,1985年)
〔清〕章學誠著 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台北,頂淵文化,2002年)
〔清〕黃式三著《儆居集》(道光二十三年刊本,現存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清〕翟灝撰《四書考異》(《續修四庫全書》第一百六十七冊,台北,台灣商務,1995年)
〔後晉〕劉昫等修《舊唐書經籍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鄭樵撰《六經奧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六百一十四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宋〕歐陽脩、宋祁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台北,鼎文,1989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四部精要.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禮注疏》(《四部精要.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清〕戴震著《孟子字義疏證》(台北,世界書局,1974年7月)
〔唐〕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台北,鼎文,1987年)
〔唐〕魏徵等修《隋書音樂志》(《隋書》卷十三,北京,中華出版,新華發行,1987年)
〔清〕譚獻著《復堂日記》(清光緖間仁和譚氏刊本,現存於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三、 近人著作
  王逸民編著《新編清人年譜稿三種—定海黃式三黃以周年譜稿》(北京,新華書店,2000年)
孔德立著《早期儒家人道思想的形成與演變:以子思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余英時著《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東大,1996年)
余英時著《儒家倫理與商人精神》(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何佑森著《清代學術思潮》(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4月)
李零著《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胡適著《胡適文存》(台北,遠東,1979年11月)
洪煥椿〈定海黃以周的經學著作〉(《浙江文獻叢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台北,文海,1974年)
唐文治著《十三經讀本》(台北,新文豐,1980年)
徐世昌等編著《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張壽安著《以禮代理 : 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張壽安著《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 : 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張麗珠著《清代新義理學 : 傳統與現代的交會》(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張麗珠著《清代的義理學轉型》(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10月)
曹元弼著(《箋經室遺集》,民國三十年吳縣王大隆學禮齋鉛印本)
曹元弼著《復禮堂文集》(台北,文史哲,1973年)
梁啓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
章太炎著《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清史稿校註》(台北,國史館,1986年)
陳來著《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錢穆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鮑師國順著《清代學術思想論集》(高雄,高雄復文,2002年)
錢穆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台北,東大,2006年)
繆荃孫著《清碑傳合集.續碑傳集》(上海,上海書店,1973年)
龐樸著《竹帛《五行》校注及研究》(台北,萬卷樓,2000年6月)
四、 期刊論文
林存陽著〈黃式三、以周父子「學即理學」思想析論〉(《浙江社會科學》,第五期,2001年九月)
黃海嘯著〈禮理之辯與黃式三、以周父子對清代禮學的總結〉(《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五期,2006年9月)
項世勳著〈試論黃以周如何以「禮」貫串內外之學──以《經訓比義》引述《禮記》部份為討論中心〉(《國文學報》,第6期,2007年6月)
詹亞園著〈黃以周《禮書通故》小議〉(《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4卷第三期,2007年9月)
戴師景賢著〈論戴東原章實齋認識論立場之差異及其所形塑學術性格之不同〉(國立中山大學《文與哲》期刊第10期,2007年6月)
顧吉辰著〈黃以周和他的《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浙江學刊》,第59期,1989年第6期)
五、 研討會論文
程克雅著〈黃以周〈論書院與「學校禮」考述〉(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浙江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一次學術研討會,2005年6月23、24日)
程克雅著〈晚清浙學與「漢學」知識系譜──以俞樾、黃以周、孫詒讓為主軸的探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浙江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8、9日)
賴貴三著〈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初探〉,(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浙江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二次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8日、九日)
六、 學位論文
李秀珠著《黃以周及其《禮書通故》中之昏禮、喪禮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2009年)
項世勳著《清儒黃式三、黃以周父子易學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小蓁著《黃以周《禮書通故》「宗法觀」及「喪服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0年)
彭怡文著《黃以周《禮書通故》女子喪服禮考》(台中: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顧遷著《黃以周及其《禮書通故》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