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3105-0859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3105-085952
論文名稱
Title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8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6-0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8-23
關鍵字
Keywords
四庫全書總目、易類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8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摘 要
筆者綜合比較前人之研究成果,其成就主要集中在對《四庫全書總目》之版本之辨證及部分《四庫全書總目》之思想、內容、思想及其價值得失作概括性之探討,並未有針對〈易類〉作細部深入研究者。前人之研究方法主要採歸納、比較或是綜合法為之。故本論題則將研究著重在對前人版本辨證之疏漏處之補充與辨證,及對其中〈易類〉之思想內涵之歸納及闡發上。除了個人希望能從此題目之研究而可對《易》學之基本觀念及重要論題,甚至於是整個《易》學史之流變,乃至於是研究《易》學之方法,能有一全面性之瞭解與掌握,以便做為將來進一步深入研究《易》學之準備。另外,筆者亦期望能對《四庫全書總目》之疏漏做出一點補充或辨證,以期後學能在前人與筆者之研究基礎上,可對《易》學及《四庫全書總目》有更深一層之瞭解及可對其更作深入之研究。
故此論文之研究範圍則將其限定在《四庫全書總目》前十卷(即《易》學相關之範圍內)。至於四庫所收其它相關之《易》學著作如見於子部〈儒家類〉、〈道家類〉、〈術數類〉乃至於是〈釋家類〉之《易》學相關著作,則不列入本文之討論範圍內。
因《四庫全書總目》今可見有最早者為乾隆四十七年至五十年間,紀昀、陸錫熊等人之稿本,然今只有上海圖書館存有一百二十三卷及中國歷史博物館所藏之十三卷殘本。又,另有乾隆今五十七年之殿本(稿本),然今亦只存六十三卷,藏於北京圖書館。另有同年之文淵閣本(抄寫本),然今亦只存二十七卷,藏於浙江省圖書館。故筆僅能取乾隆六十年間所刊刻之武英殿本為底本(全本),而以其它如,後出之浙江省(即浙本)及廣東省本(即粵本)為參考。另外,《四庫全書總目》之成書後,後人對其所作之補充及辨證,筆者亦加以分析以歸納其研究成果。如有必要亦取今可見之善本書、或今人之研究與《四庫全書總目》中相關之資料作比較,以期能得到一個較正確之答案。
第一章〈緒論〉中,主要說明研究動機、介紹、分析及歸納前人研究成果及設定此論題之研究目的及所採用之研究方法。
在第二章〈後人對〈易類〉之辨證與補充〉中,筆者先歸納後人之各種增補與辨證,再對這些說法加以比較分析,如有同者,則去其重並只存最先提出論證者之言為據。若有異者,則辨其得失,只存其正確之論。最後並依其性質分門別類,以釐清後人究竟是對《四庫全書總目》作有那些增補與辨證。若筆者發現各提要中有誤,而後人並未對其作出辨證者,亦在此章中提出相關意見或辨證。
在第三章〈〈易類〉避諱考〉中,筆者先歸納前人對四庫避諱之相關說法,並依此類推檢索任何可能之避諱字。若發現可能是避諱字之情形者,則再翻檢今存在四庫纂修前之原典或善本,以確定筆者所懷疑之字,是否真是避諱字。最後並對〈易類〉提要中所查證之避諱字依其性質加以分門別類,說明其避諱現象及造成之原因。
在第四章〈〈易類〉在《易》學上之貢獻〉中,筆者亦逐篇分析各提在《易》學上各方面之相關說法與獨到處,再依其性質加以類分,以凸顯〈易〉類提要之貢獻所在。若發現今人與纂修官之說法有異者,或是筆者以為有所不妥之處,亦一並提出加以討論。
在第五章〈〈易〉類提要在文獻學上之價值〉中,筆者逐篇分析各提要在文獻學上各方面之相關說法與獨到處,再依其性質加以類分,以呈現其在文獻學上之價所在。
在結論處,則對本論文各章節之重要論點再加以強調,並綜述全書之創見與心得,及有待解決之問題。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1
第三節 研究目的------------------------------------------------------------------------------2
第四節 研究方法------------------------------------------------------------------------------2
第二章 後人對〈易〉類之辨證與增補------------------------4
第一節 對其卷一之辨證與增補----------------------------------------------------------------4
第二節 對其卷二之辨證與增補--------------------------------------------------------------20
第三節 對其卷三之辨證與增補--------------------------------------------------------------31
第四節 對其卷四之辨證與增補--------------------------------------------------------------64
第五節 對其卷五之辨證與增補--------------------------------------------------------------75
第六節 對其卷六之辨證與增補--------------------------------------------------------------89
第七節 對其卷七之辨證與增補--------------------------------------------------------------98
第八節 對其卷八之辨證與增補-------------------------------------------------------------118
第九節 對其卷九之辨證與增補-------------------------------------------------------------140
第十節 對其卷十之辨證與增補-------------------------------------------------------------143
第三章 〈易〉類避諱考------------------------------------154
第一節 因避諱而改字-------------------------------------------------------------------------154
第二節 因避諱而缺筆-------------------------------------------------------------------------176
第三節 因避諱而改字又缺筆------------------------------------------------------------179
第四節 因避諱而改字再加變體又加缺筆---------------------------------------------183
第五節 因避及以諱字作偏旁之字且又缺筆------------------------------------------200
第六節 因避諱而以字代名---------------------------------------------------------------202
第七節 因避及同音字又缺筆------------------------------------------------------------203
第八節 因避及同音字且又變形再缺筆------------------------------------------------206
第九節 誤以清人為狄而避諱改「狄」作「敵」------------------------------------207
第四章 〈易〉類在《易》學上之價值--------------------------210
第一節 論《易》之本旨------------------------------------------------------------------210
第二節 經之相關問題---------------------------------------------------------------------214
第三節 傳之相關問題---------------------------------------------------------------------220
第四節 經傳分合問題--------------------------------------------------------------------------226
第五節 易學流變--------------------------------------------------------------------------------230
第六節 易學傳承--------------------------------------------------------------------------------256
第七節 釋《易》之法--------------------------------------------------------------------------264
第八節 言讀易之先後--------------------------------------------------------------------------267
第九節 論筮法、占卜--------------------------------------------------------------------------271
第十節 論圖、書---------------------------------------------------------------------------------273
第十一節 論卦變、爻變、變體、互體、之卦等問題---------------------------------376
第十二節 述《易》學上之相關問題--------------------------------------------------------380
第五章 〈易〉類在文獻學上之價值-------------------------288
第一節 對作者相關問題之辨證-------------------------------------------------------------288
第二節 考成書、進呈、刊刻、纂集之年------------------------------------------------295
第三節 收錄之因--------------------------------------------------------------------------------299
第四節 考版本-----------------------------------------------------------------------------------300
第五節 辨偽書-----------------------------------------------------------------------------------307
第六節 考書名-----------------------------------------------------------------------------------311
第七節 考卷數之分合--------------------------------------------------------------------------313
第八節 辨〈序〉、〈跋〉-----------------------------------------------------------------------315
第九節 辯內容-----------------------------------------------------------------------------------317
第十節 對朱彝尊《經義考》之正、補----------------------------------------------------318
第十一節 辨史書、方志、《讀書志》、《書錄解題》之誤----------------------------327
第六章 結論--------------------------------------------331
第一節 〈易〉類之失---------------------------------------------------------------------------331
第二節 〈易〉類之價值-----------------------------------------------------------------------338
論文參考書目--------------------------------------------35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論文參考書目
壹、 專著部分
(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附國朝經師經義目錄 國朝宋學淵源記),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12月湖北第2次刷
【日】今關壽磨:《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次印刷
王彥坤 編著:《歷代避諱字彙典》, 鄭州:中州古籍出社,1997年5月第1版第1刷
伍華 主編:《周易大辭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刷
李德清:《中國歷代地名避諱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林慶彰主編:《乾嘉學術研究論著目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民國84年5月
林慶彰 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78年12月
林慶彰 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國84年6月
張善文 編:《周易辭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5月第3刷
【清】周廣業:《經史避名彙考(上、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社,1999年8月第1版第1刷
李學勤、呂文郁 主編:《 四庫大辭典(上、下冊)》,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第1刷
龍潛庵、李小松、黃小松:《歷代名人並稱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刷
尚?琱腹B孫安邦主編:《 中國人名異稱大辭典(檢索卷、綜合卷.全兩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太原第1刷
呂紹綱主編,金景芳顧問:《周易辭典》,(臺北:漢藝色研,民國90年9月初版)
臧勵龢等編:《中國人名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年1月臺六版)
呂宗力主編:《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年10月第2 次印刷)
池秀云編撰:《歷代名人室名別號辭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山西第1次印刷)
白曉朗、馬建農主編:《古代名人字號辭典》,(北京:中國書店,1996年12月第1次印刷)
杜信孚、王劍著:《周書異名匯錄》全兩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丁原基:《清代康雍乾三朝禁書原因之研究》,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2年2月初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刷
王太嶽等纂輯:《四庫全書考證(全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年3月臺1版
王彬:《禁書.文字獄》,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第1刷
王彬 主編:《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1月第1刷
任松如:《四庫全書答問》,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1月第1次印刷
吳師 哲夫先生:《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0年6月
吳師哲夫先生:《清代禁毀書目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8月)
吳師 哲夫先生:《 四庫全書薈要纂修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62年12月初版
李裕民: 《四庫提要訂誤》,(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周積明 先生:《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版第1刷
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7月第2刷
胡玉縉撰、王欣夫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刷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經部總敘、易類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3月初版
郭成康.林鐵鈞:《清朝文字獄》,北京:群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44.222.242.27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44.222.242.27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