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4109-1616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4109-161609
論文名稱
Title
流動的身體與認同─台商在上海的研究
Flowing Body and Identity-A Study of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in Shanghai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24
關鍵字
Keywords
認同、日常生活、上海、台商、都市空間、閒逛者
identity, daily life, urban space, Taiwanese entrepreneur, flâneur, Shanghai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2 次,被下載 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乃學習以一種閒逛者(flâneur)精神,漫遊於上海,在擁擠的人群中,不停張望、觀察身邊擦過的城市圖景裡,藉由台商訪談了解其如何展開自身與上海與他者的全部關係。並從全球化都市多孔性的特性中透過觀看與查看交互運用的方式來進行:(1)觀察與聆聽研究對象-即以經過流動的「上海台商」的生活經驗作一敘說分析;以及(2)閱讀上海城市空間以及身體與空間(上海)的關係,透露著何種認同上的轉變以及相關因應的策略;最後將(3)摹繪重現在這其中所體受到「身體」與「空間」彼此激盪出的種種情節。
從上海台商的研究中,筆者從台商以上海作為編織脈絡的鏡像中看到了台灣。發現以下幾點:一、作為城市的使用者,上海台商在異地因資本積累(或攜原有資本)所形成的身分,使其得以在跨界後游走自我擴張的版圖,並從中創造或使用有利自我發展的身分定位。二、上海本身提供了「既供回望又發展無限」的想像力素材,介入其中的台商在日常空間所遭逢的偌大差異感而產生彈性自由、選擇多樣的生活滿足感,使台商願意加入上海共摹新的故事與夢想。三、台灣作為台商的家故鄉,自小成長的地方意義感仍為牽連台商的情感網絡。但因經濟不斷失去利基的清況下,卻也使台商將其塑造成不斷流失生命力的城市,一個僅供記憶、收留與依靠的年邁形象。
Abstract
The focus of the dissertation is to be a flâneur in Shanghai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flowing body”. In this paper, I attempt to describ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aily practices and identities by interviewing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As result, some major findings emerged from the study:Firstly, Taiwanese enterprenuers enjoy the flexible status based on the accumulation of their (original)capitals. Second, Shanghai is presented in both nostalgia and modernization. Due to the Satisfication of their daily life in shanghai,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like to join this global city.Third, Taiwan is less competitive for Taiwanese entrepreneurs in
shanghai.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背景………………………………………………………………… 7
一、 跨界流動與移工現象…………………………………………………… 7
二、 主體與認同………………………………………………………………..9
第三節 文獻回顧…………………………………………………………………11
三、 跨界流動與移工現象……………………………………………………12
四、 主體與認同………………………………………………………………14
五、 空間研究…………………………………………………………………16
六、 小結………………………………………………………………………18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問題意識……………………………………………………19
第五節 研究方法…………………………………………………………………22
一、 以閒逛者精神作為觀察起點……………………………………………22
二、 從「多孔性」解讀全球化上海都市印象……………………………….23
三、 說故事的方式 ……………………………………………………………24

第二章 上海灘 26
第一節 上海的流動軌跡
一、 想像與實際交織的上海空間……………………………………………27
二、 上海崛起及其轉變………………………………………………………30
第二節 台商在上海………………………………………………………………36
一、 台商流動的時代背景……………………………………………………36
二、 台商的移動過程…………………………………………………………40
三、 小結………………………………………………………………………43
第三章 城市語境 44
第一節 上海的都市空間…………………………………………………………45
一、 櫥窗展示:浦東…………………………………………………………45
二、 十里洋場:外灘…………………………………………………………49
三、 石庫門內:新天地………………………………………………………52
第二節 圖說之外…………………………………………………………………55

第四章 鏡像內外 57
第一節 上海台商的日常生活……………………………………………………58
一、 同中求異…………………………………………………………………58
二、 滿足各取所需的生活方式………………………………………………63
三、 情感層面…………………………………………………………………66
第二節 上海台商的認同傾向……………………………………………………72
一、 「逐水草而居」與定居…………………………………………………72
二、 成敗論英雄………………………………………………………………73
三、 「國內」與回家之間……………………………………………………77

第五章 結 論 80
第一節 研究發現…………………………………………………………………8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建議……………………………………………………83

參考書目……………………………………………………………………………84
附錄一 深入訪談大綱……………………………………………………………87
附錄二 受訪個案背景與基本資料一覽表………………………………………88
附錄三 受訪者訪談紀錄…………………………………………………………9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份
1. 書籍
王安憶(2002),尋找上海,台北:印刻。
王桂新、楊汝萬(2009)主編,全球化背景下的亞洲城市的戰略性選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石計生(2007),閱讀魅影:尋找後班雅明精神,台北:群學。
張容(1993),法國當代文學,台北:遠流。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2. 碩博士論文
王君琳(2004),流動的家:大陸台商女性配偶的家生活與認同,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幸玲(2006),全球化上海的懷舊與現代化景觀:跨國菁英與全球城市都市論,台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奇正(2003),上海租界時期里弄住宅的社會生產,台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怡璇(2001),從台北到北京----一個女性移動與主體認同建構的經驗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勁初(2001),大陸台商幹部本土化與組織績效相關之研究-以蘇州、廈門地區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所碩士論文。
孫瑞穗(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80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凱政(2004),大陸台商當地化經營之研究-以大上海地區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曉雯(2003),台商/台幹與大陸人的差異建構:談界線的維持與游移,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翟振孝(2006),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 期刊
王振寰(2007),「空間再尺度化的角力:全球化下的台灣資通訊產業與國家機器」。地理學報,第49期,頁39-54。
王振寰、黃書緯(2001),「從社會主義城市到世界城市:上海城市調節的轉型」。台灣社會學刊,26期,頁55-104。
李志剛、吳縛龍、盧漢龍(2004),「當代我國大都市的社會空間分異--對上海三個社區的實證研究」。城市規劃,第28卷第6期,頁60-67。
耿曙、林琮盛(2005),「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關係與臺商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頁1-28。
黃宗儀(2004),「都市空間的生產:全球化的上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3期,頁61-83。
黃宗儀(2005),「全球城市的自我形象塑造:談老上海的懷舊論述」。文化研究,第一期,頁73-96。
黃宗儀(2007),「全球都會區域的彈性身份想像:以台北與上海為例」。文化研究,第四期,頁9-40。
曾嬿芬(2007),「研究移住�居台灣:社會學研究現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6期,頁75-103。
簡博秀、周志龍(2002),「全球化、全球城市和中國都市發展策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7期,頁141-184。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台灣社會學研究,第48期,頁169-218。

4. 雜誌網站文章
Shanghailily,「酒店趣事」。闖入瘋狂工作,暫別匪區部落格:2005年3月。
八月女生,「上海生活三要事:按摩。買碟。董家渡」。閣樓的月光部落格:2005年8月。
米雪兒,「逐水草而居」。台北女生在上海部落格:2005年11月。
文化研究月報(2001),〈文化批判論壇第七場:移民、淘金、上海夢〉,〈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forum_7.htm〉
中華民國經濟部網站:http://www.moea.gov.tw/
中國上海網站:http://www.sh.gov.cn/,上海市人民政府
李繼宏,城鄉心理和生活世界──從齊美爾到舒茨,來源:《二十一世紀》(http://www.cuhk.edu.hk/ics/21c),《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七期,2002年10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
商業週刊:深入大上海,第681期,2000年12月。
商業週刊:昔日一流人才成了流浪總經哩,第939期,2005年11月。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sef.org.tw/
陸委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經濟學人(EIU)網站:http://www.eiu.com/
遠見雜誌:新上海人,第202期,2003年4月
耿曙,〈「資訊人」抑或「台灣人」﹖大上海地區高科技台商的國家認同〉,發表於佛光學院第二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台灣宜蘭,2002年4月11-12,見http://www.npf.org. tw/PUBLICATION/IA/091/IA-R-091-061.htm.

譯本與外文部份
Albert Camus(1985),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志文。
Allen Pred(1983),許坤榮譯,「結構歷程和地方──地方感和感覺結構的形成過程」。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夏鑄九、王志弘編譯,台北:明文。
Edward W.Soja(2004),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台北:桂冠圖書。
Riessman, C. K. (2003),王勇智、鄧明宇譯,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S.Best & D. Kellner(1994),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
Ulrich Beck(1999) ,孫治本譯,全球化危機 Was ist globalisierung?,台北:商務。Lefebvre, Henri(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Production de l’espace, 1974)(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UK: Blackwell
Foucault, M(1986),《Of Other Spaces》Diacritics:22-27。http://www.foucault.info/
Georg Simmel Online,http://socio.ch/sim/index_sim.ht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7.220.114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7.220.114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