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5108-09330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5108-093300
論文名稱
Title
張愛玲的秧歌研究
A Study of The Rice Sprout So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7-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8-25
關鍵字
Keywords
反共、象徵主義、色彩意象、張愛玲、秧歌
Hu Shi, Xia Zhiqing, The Rice Sprout So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8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張愛玲的秧歌研究 《秧歌》(The Rice-Sprout Song)是張愛玲於一九五二年到一九五五年在香港期間,所完成的生平第一次以英文寫作完成的作品,張愛玲一九九五年逝世後,距離她在香港一九五四年發表《秧歌》已四十年過去,並也鞏固她個人的文學地位,從蘇偉貞提到《秧歌》最早的評論者是胡適,他在覆張愛玲信上提到『這本小說,從頭到尾,寫的是【饑餓】,也許你曾想到用【餓】做書名,文本有著【平淡而近自然】的風格』,夏志清「對《秧歌》提出『很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從頭到尾,寫的是<饑餓>』、『平淡而近自然』的三點評價」與胡適觀點相近。因此本文從研究張愛玲創作《秧歌》的背景.及因緣,談到《秧歌》的創作藝術,包括文本敘述具有多重性,及在創作上掌握意象技巧,呈現多元色彩具體化形象和如何擅用巧妙諷刺手法等,進而分析《秧歌》所存在的音樂、神話、戲劇、道德結構,甚至研究張愛玲以什麼觀點塑造《秧歌》中人物的形象表現 。身處新舊時代交替,及中西文化衝擊的創作背景下, 張愛玲仍能獨樹一幟,屹立不搖堅持走自己的風格,然中期代表作品《秧歌》,風格自然樸素乾淨,以真實為題材,不同於早、晚期陰性的女性文本書寫代表作品《傳奇》的明豔華美,和《怨女》《半生緣》清新流麗。值得肯定的是《秧歌》小說內涵已逐漸由生理層面過渡到意識形態層面,然而生存在「歷史的夾縫中」自由創作實不容易,但引人深思的是,特立獨行的女作家,仍能以人道的立場,關懷大陸農民的悲憫,並以「貧」為主軸,返回樸實寫真,以不同於以往濃麗繁複的筆調,展現白描功夫,令人懾服於張愛玲成熟的創作技巧 。王德威提到「以庸俗反當代」一言一行,俱是一種「市」民而非「國」民精神的寫照。因此不難從《秧歌》這部小說的看到「真實歷史紀錄」。
Abstract
The Rice Sprout Song, the first novel ever written in English by Zhang Ailing, was finished during the time when she resided in Hong Kong, namely, from 1952 till 1955. Forty-one years after she released the book and secured a firm position in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she passed away in the USA in1995.
According to Su Weizhen, it was Hu Shi that made the earliest comments on the novel. In his reply letter to its author, Professor Hu stated that “from beginning to end, your novel focuses on famine, which might have been a suitable title if you had opted for it. On the whole, the story is described in an unadorned but natural manner.” Several decades later, Professor Xia Zhiqing offered the same commentary as Hu’s, adding that the novel boasts considerable literary value.
After making a probe into the background and inspiration of the novel, this paper dwells on its creative techniques, such as th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conveyed by the narratives, the skillful mastery of images in original writing, the presentation of colorful, concrete pictures, and the clever employment of irony. After tha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sic, mythology, drama, as well as ethical structure mentioned in the novel, and even investigates the standpoint from which the author shapes the characters successfully.
Born at the turn of a new era and strongly influenced by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Zhang Ailing is separate from her contemporaries in that she has stuck to her own writing style throughout her career. Nevertheless, as the masterpiece representative of her middle career, The Rice Sprout Song exhibits plainness and purity by basing its plot on real people and experiences. Being a member of Zhang’s distinctly feminine creations, the novel differs from her early or late counterparts. For instance, one of her early hits, The Legends, is overly ornamental and brightly colored while two woks completed in her late years, The Discontented Woman and The Long-lasting Love, are genuinely refreshing and intriguing.
Besides, 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tent of the novel is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physical aspect to the ideological one. A writer trapped “in the narrow corner of human history,” Zhang Ailing has only a little freedom to exercise her imagination. Therefore, it deserves deep thought that the uniquely rebellious author shows, out of humanitarian concern, sincere sympathy for the plight of Chinese peasants. Concentrating on the theme of rural poverty, she presents her observations in a direct and simple way and thus renders the novel different from her earlier work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a decorative and intricate style. Though described in easy language, the novel displays mature skills which demand heartfelt awe from its readers. No wonder Professor Wang Dewei recommends the novel as “a vulgar model revolting against the modern trend.” In addition, what the characters say and do reflects the features of the man on the street rather than those of the upper class. As a result, it is fairly effortless for the readers to get exposed to “true-to-life records of human history.”
Keywords: Zhang Ailing (Eileen Chang), The Rice Sprout Song, symbolism, color image, anti-communism literatur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
第三節 文獻探討 11
第二章 關於張愛玲與《秧歌》 22
第一節 關於張愛玲 22
一、家世背景 22
二、 創作歷程 30
第二節 何謂秧歌 38
第三節 張愛玲創作《秧歌》的背景 40
第四節 張愛玲創作《秧歌》的因緣 45
一、就時代而言 45
二、就家族而言 47
三、就個人因素而言 48
第三章 《秧歌》的藝術表現 49
第一節 《秧歌》敘述具有多重性 53
第二節《秧歌》中的色彩 64
一、《秧歌》色彩具體化形象 65
(1) 紅色在《秧歌》中所象徵的意義: 68
(2)《秧歌》黑的色調: 78
(3) 《秧歌》白色的象徵意義: 83
二、《秧歌》色彩多樣的呈現 86
三、《秧歌》中色彩的駕馭 91
第三節 談《秧歌》的結構 96
一、音樂結構: 96
二、神話結構 97
三、戲劇結構 99
第四節《秧歌》的意象表現 104
一、談「意象」界說 104
二、《秧歌》鬼魅意象 109
三、《秧歌》水火意象 112
四、《秧歌》戲劇意象 113
五、《秧歌》鬼域意象 114
六、《秧歌》變調的彩色意象 121
第五節 《秧歌》的象徵主義手法 126
第六節 《秧歌》的諷刺藝術 131
第四章《秧歌》中的人物塑造表現 142
第一節 張愛玲小說中的人物塑造 142
一、小說中的人物類型 142
二、人物描繪的方法 143
三、從張愛玲的語言藝術說明人物塑造 149
第二節 《秧歌》中的女性形象 156
一、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156
二、《秧歌》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158
第五章 結論 164
參考書目 172
附錄圖(一) 180
附錄表(二) 18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 考書目(依姓氏筆劃)
于青,《張愛玲傳》,台北:世界書局,1995.9.2版。
王更生注,劉勰著《文心雕龍》臺北:學海出版社 1977.08。
王安憶,《小說家的讀書密碼》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12。
王德威主編,《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7。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年代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
股份有限公司,1988.9。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9。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1998.10。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8,2。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4.1。
王夢鷗,〈意象傳達的層次〉,《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時報文化出版,1995。
王拓,《張愛玲與宋江》,台中: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67.3初版。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 1995.9,2版2刷。
水晶,《拋磚記》,台北:三民出版社 1969年7月初版,1970.12再版。
水晶,《張愛玲未完》,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12。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10,3刷。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 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3.05。
朱棟霖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8。
任茹文./王豔,《張愛玲傳-沉香屑裡的舊事》臺北:千聿企業社出版部
2002.11。
吳達芸,《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1。
宋明煒《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12初版。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臺灣開明書局,1975,卷六。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9.2。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呂月玉、張榮森編譯,《色彩意象世界》(台北:漢藝色研),1987.5.。
林書堯,《色彩認識論》(台北:三民),1983.9。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7。
胡辛,《最後的貴族•張愛玲》,台北:國際村文庫書局出版有限公司,1995.3。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3.3。
夏志清,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11。
馬森:《燦爛的星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11。
唐文標編,《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10,2版3刷。
唐文標主編,《張愛玲資料大全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4。
孫玉石,《星光燦爛-文學花園》臺北:雅書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5.02。
曹雪芹,《紅樓夢》臺北:華正書局1979.03。
張愛玲,《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68。
張子靜,(資料提供)、季季(撰寫):《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事業有限公司,1996.1。
張錯,《尋找張愛玲及其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2。
張盛寅,《細讀張愛玲》臺北: 柏室科技藝術 2005.9。
張健,《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7。
張健,〈張愛玲小說的諷刺藝術〉,《張愛玲的小說世界》,(台北:學生),1984.7。
淳子,《張愛玲地圖》:上海 詞語大辭典出版社 2003.9。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8。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97.03 增訂八版。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嘉義:雅典出版社,1998年.03。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天下遠見文化事業群,2004.3。
蔡振念,《台灣現代短篇小說精讀上、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5。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1999.10。
廖咸浩主編,《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4。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出版。
陳炳良〈「封鎖」分析〉,《張愛玲短篇小說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5.4再
陳幸蕙主編,《七十六年文學批評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8.3。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有限公司,1994.7。
衛姆塞特(William K. Wimsatt)、布魯克斯(Jr. Cleanth Brooks)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Literary Criticism A Short History),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5再版。
鄭樹森(編選),《張愛玲的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 1989.03 初版
鄭明俐,《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11二版。
鄭明娳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嚴紀華,《看張˙張看 參差對照》,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3。
蘇偉貞編選,《張愛玲的世界-續編》。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11。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香港時期(1952-1955)小說》,台北:三民
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2。
羅盤,《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1980年2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意象與象徵〉,《中國詩學》,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9.1
華語文學編輯組的《文學理論資料彙編》,台北:華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
黑格爾著 朱孟實譯,《美學》,里仁書局,1981出版。
韋勒克(Wellek)著,梁伯傑譯《文學理論》,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出版。
◎ 碩博士論文(依姓氏筆劃)
沈文田:《張愛玲小說人物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邱昭瑜:《張愛玲作品評論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9。
吳淑玲:《張愛玲小說意象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馬冬梅:《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93。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台北:東吳
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溫毓詩:《張愛玲本文中的人物心理與殖民文化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2000。
賴琇君:《張愛玲小說中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台北:淡江大學中
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期刊報紙(依姓氏筆劃)
王德威〈百年來中國文學的鉅變與不變〉《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9期,
1998.3。
季進〈論張愛玲的前期小說創作〉《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0期,1998.6。
夏自清〈張愛玲給我的信件(三)〉,《聯合文學》,第153期,1997.7。
高全之《秧歌》的神格與生機 旅美評論家《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 第十四
期。
彭筠蓁〈張愛玲「沉香屑˙第一爐香」-環境、人物及心理〉《 中國現代文學理
論季刊》第13期,1999.3。
秦慧珠〈論陳若曦文革小說中的人物〉《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6期,
1999.12。
邱貴芬:〈「西部拓荒史」:評袁瓊瓊「今生緣」〉,《中外文學》第290期,1996.7。
馬森:〈誰來為張愛玲定位?-評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中外文學》第24卷第
10期,1996.3。
范銘如:〈文化.空間.閱讀政治--蘇偉貞的「孤島張愛玲」 〉,《 聯合文學》
第209期,2002.3。
莊冝文〈論《秧歌》中的色彩〉《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9期,1998.3。
莊宜文:〈文學獎縱橫談〉,《文訊》第136期,1997.2。
莊宜文:〈張派小說的女性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4期,1999.6。
陳岸峯〈論張愛玲「小」說在現代文學史上的意義〉《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
第12期,1998.12。
蔣翔華:〈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手法─試析空間〉,《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
1994.5。
聯合文學:〈張愛玲特輯〉第132期,1995.10。
文季:〈第三期(63.5.15,臺北)

◎ 張愛玲作品(按出版年份)
《海上花開——國語海上花列傳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10。《海上花落——國語海上花列傳二》,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5
《餘韻》,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10。
《續集》,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5.10。
《惘然記》,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11。
《流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11。
《半生緣》,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6。
《傾城之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12。
《赤地之戀》,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1。
《秧歌》,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1。
《對照記》,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2。
《怨女》,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3。
《張看》,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3。
《第一爐香》,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4.6。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88.40.207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88.40.207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