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5109-15081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5109-150813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職業籃球聯盟發展與轉型的經濟分析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BA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in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6-1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25
關鍵字
Keywords
代理關係、美國職業籃球聯盟、供需機制、價格機制、中國職業籃球競賽市場
NBA, the commission-agency relationship, the supply and demand mechanism, the price mechanism,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ontest marke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4 次,被下載 189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896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從1995年成立職業籃球聯盟至今,一直以世界第二的職業籃球聯盟為目標,這段期間也歷經許多成長與轉型。本研究主要利用理論的檢視和分析架構的建立,針對中國職業籃球聯盟的發展與轉型來做經濟分析,透過此篇的研究發現,中國職業籃球競賽市場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市場供給分佈過於集中;市場整體規模不足;價格調節存在局部市場失靈;市場供需存在失衡的現象;市場運作應有的代理機制缺失;市場管制行為較多,市場管理、服務意識不足;相關的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問題的存在。而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加快市場體系和市場要素的培育與完善;二是加強市場本身環境的建設,包括完善CBA聯賽組織架構、市場主體建立起合理的產權制度和治理結構;三是強化市場外部環境的建設,包括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制定與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
Abstract
Since China established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in 1995, China aimed to be the world's second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During this period,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has experienced so man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its policy.

The study is build on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or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analyze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in China'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competition market are:the market supply is uneven distribution;the whole market less than the size;the existence of market failure in price regulation;the existence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imbalance;the commission-agency relationship is bad;more market control;lack of market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wareness;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 is imperfe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from several aspects:speed up the market system and market cultivation and perfection of the elements;strengthen the market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CBA league organization, establish a reasonable 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strengthe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creation of a good policy, formulate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 system.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05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17
第四節 研究架構、流程與章節安排……………………………………… 20
第貳章 中國籃球發展的歷史概況………………………………… 26
第一節 籃球傳入中國的建立發展期:1895~1994………………………… 28
第二節 中國甲A聯賽的發展:1994~1999…………………………………37
第三節 後甲A時期到職業化聯盟的發展:1999~2004……………………44
第四節 北極星計畫後中國職業籃球聯盟的轉型:2004~2009…………… 47
第參章 中國職業籃球隊與觀眾之間的分析架構……………………52
第一節 觀眾的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52
第二節 觀眾的效用函數與需求函數曲線……………………………………57
第三節 中國職業籃球隊供給機制分析………………………………………60
第四節 中國職業籃球競賽產品的價格機制分析……………………………65
第肆章 中國職業籃球聯盟與球隊之間的分析架構…………………78
第一節 中國職業籃球隊現況分析……………………………………………78
第二節 中國職業籃球聯盟現況分析…………………………………………85
第三節 代理機制下球隊與聯盟的經營模式分析……………………………88
第四節 與美國職業籃球聯盟之差異…………………………………………93
第伍章 中國職業籃球聯盟、贊助商與體育推廣商之間的分析架構………………………………………………………………………………… 102
第一節 無形資產類產品供給機制分析……………………………………102
第二節 無形資產類產品價格機制分析……………………………………108
第三節 聯盟與體育推廣商的代理機制分析………………………………113
第四節 贊助商的成效分析…………………………………………………115
第陸章 結論………………………………………………………… 120
第一節 中國職業籃球市場所存在的問題…………………………………120
第二節 完善中國職業籃球聯盟的應對策略………………………………124

參考文獻………………………………………………………………129
一、中文文獻………………………………………………129
二、英文文獻………………………………………………13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
Cooke, Andrew著,陳秋玫譯,休閒與運動經濟學。台北:五南文化出版社,1999。
Charles A. Bucher & March L. Krotee著,袁俞光譯,體育運動管理學。台北:藝軒出版社,2000。
Smith, Philip著,林宗德譯,文化理論面貌導讀。台北:韋伯文化國際,2008。
Walker M. Douglas著,許怡萍譯,博弈經濟學。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8。
中國體育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體育百科全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年。
中國科學國情分析研究小組,機遇與挑戰-國情研究第四號報告。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王其蕙、李寧,中外體育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伍紹祖,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1949~1998)。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9年。
林志鴻、賴錦璋著,個體經濟學。台北:華泰出版社,2000。
俞繼英,奧林匹克籃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年。
高勝銘,個體經濟學:經典題型解析。台北:高點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馬掁洪主編,籃球。北京:北京大學體育出版社,1998年。
郭婉容,個體經濟學。台北:三民經銷,1989。
張清溪,經濟學。台北:瀚蘆,1998。
張林,職業體育聚樂部運行機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楊雲明,個體經濟學。台北:智勝,2002。
葉日武,財務管理。台北:前程企管,1999。
盧元鎮,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與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賴錦璋,經濟學。台北:三民,2006。
籃球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著,籃球大辭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

(二) 期刊論文
于立賢、鍾秉樞,”我國競技體育職業化研究綜述,”中國體育科技,第36卷第10期 (2000年):頁8-11。
孔柏,”NBA籃球市場與CBA籃球市場對比分析,”遼寧體育科技,第24卷第3期(2002年6月):頁77。
王建國,”NBA制衡機制的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5年。
王鄆,”中國職業籃球競賽市場的運行機制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7年。
王莉,”職業體育聯盟的產業組織分析,” 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5年。
王賀立、姚望等,”中國籃球職業化進程回顧,”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 (2008年):頁18-21。
王祖敏,”剛滿十歲的CBA將建立中國特色的聯賽制度,”中國新聞社,2005年4月30日,體育版。
王祖敏,”CBA進入質量年,凸顯三大特點,”文匯報,2006年9月30日,版A30。
王守?琚B李明,”美國職業籃球俱樂部的發展及借鑒,”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學報,第11卷 第3期 (1999):頁 67。
王慶偉,”我國甲A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現狀調查研究,”首都體育學院學報,第4卷 (2007):頁18-21。
史兵,”職業競賽門票訂價的理論研究,”天津體育學院學報,第4卷 (2001):頁23-26。
池鈞,” NBA球館研究,”廣東省: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所,2007年。
宋璐,”北極星計劃─瞄準中國職業籃球聯賽改革,”央視國際互聯網站,2004年4月8日,體育版。
呂煒,”體制性約束:經濟失衡與財政政策,”中國社會科學,第2卷 (2004):頁9。
杜錦豐、李志峰、邱智麟,”論運動贊助與贊助效益的評量,”政大體育研究,第15期 (2002):頁121-134。
金海波,” NBA與CBA運營體制及市場化運作策略的對比分析,”湖北省:華中師範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6年。
金羽,”10歲的CBA玩變臉,”錢江晚報,2004年4月29日,版46。
周禕,”北京市潛在購票欣賞CBA的消費者調查研究,”北京: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6年。
洪志華、顏惠崇、顏蔚藍,”體育競賽商品與價格問題研究,”上海體育學院學報,第5卷 (2006):頁32-34。
袁健、胡飛等,”CBA職業聯賽贊助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安徽師範大學體育學報,第28卷第1期 (2008年):頁246-247。
馬聘,”CBA大變臉迎接新賽季,”深圳特區報,2008年11月14日,版A23。
徐濟成,”改革初年的拆燊難題,”中國新聞社,2005年1月24日,體育版。
孫勇,”職業籃球俱樂部組織結構的研究,”北京:首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所,2008年。
莊志彬,” CBA職業聯賽傳播要素的研究,”福建省:福建師範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7年。
張卓熙,”文化領導權:中美籃球文化的跨文化傳播研究,”福建省:福建師範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7年。
張順亭、張健強、許蓓,”CBA的困局與變局,”廣州日報,2007年10月26日,版A42。
陰騰龍,”CBA外籍球員狀況分析與影響聯賽發展因素研究,”河南省:河南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6年。
許瑛璇,”中國大陸銀行體制的改革路徑,”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2008。
曹士云,”我國家庭體育發展狀況研究,”體育科學,第22卷第2期 (2002年):頁29。
畢研高、儀明蕾,”淺談CBA聯賽市場的資源開發,”泰山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 (2007年):頁106-109。
黃曉靈、黃菁,”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經營收益,”體育學刊,第1卷 (2005):頁42-45。
黃平波,”對我國CBA職業籃球聯賽運營機制、外部政策和內部制度的剖析,”凱里學院學報,第25卷 第5期 (2007):頁34-36。
黃煜、林房儹,”我國職業運動聯盟營運架構與策略之探討,”體育學報,第8卷 (2000):頁29-51。
單磊、朱峰,”中國籃球CBA人員管理制度進入瓶頸階段,”青年時訊,2007年9月14日,體育版。
單磊,”CBA推行經紀人押金制,”新華社快報,2008年4月2日,版A32。
程培鵬,”NBA與CBA聯賽球隊實力制衡制度對比分析,”江蘇省:蘇州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8年。
楊鐵黎、劉玉林、張建華,”深化我國職業籃球體制改革的對策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7卷第2期(2001年2月):頁61-73。
賈志剛,”官秀昌何以玩轉CBA,”深圳晚報,2008年1月11日,版A30。
劉海英,”對我國籃球競技運動50年發展特點與現狀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 (2002年):頁413-415。
劉寧,”照NBA的虎畫CBA的貓,”今晚報,2006年3月19日,版6。
滕育松,”影響NBA與CBA觀賞性若干問題的比較研究,”遼寧省:遼寧師範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1年。
蔡軍、柳若松,”我國六大城市居民體育消費現狀及發展對策的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6期 (2000年):頁10。
薛原,”中國籃協詳解北極星計劃讓CBA成為亞洲最好的聯賽,”人民日報,2004年10月17日,版7。
羅建章,”對CBA宏遠模式的研究,”湖北省:華中師範大學體育教育訓練所,2007年。

(三) 網路資料
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3/5/20/n315750.htm,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22日查詢此網頁。
中國籃球協會,http://big5.sports.cn/b5/basketball.sport.org.cn/Database/Knowledge/2004-06-23/5916.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8年11月23日查詢此網頁。
中國籃協官方網站,http://www.cba.gov.cn/,本研究作者於2008年11月24日查詢此網頁。
中國籃球博物館,http://www.basketball.cn/history/1895-1918/2007-11-29/164.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4日查詢此網頁。
中華博碩士論文網,http://ss.china-b.com/tyxwrd/483617.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21日查詢此網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23日查詢此網頁。
中國籃球甲A聯賽資料彙編(2000年),http://www.cba.gov.cn/,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17日查詢此網頁。
北京第29屆奧運會官方網站(籃球的歷史),http://www.beijing2008.cn/cptvenues/sports/basketball/n214046164.s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4日查詢此網頁。
北京第29屆奧運會官方網站(歷屆奧會資料),http://www.beijing2008.cn/spirit/pastgames/,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6日查詢此網頁。
江蘇南鋼票務中心,http://www.jsngl.com/ticket/ticketIndex.asp,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1日查詢此網頁。
西部網(中國籃球聯賽13年大事記),http://sports.cnwest.com/content/2008-10/27/content_1498711.htm,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17日查詢此網頁。
南方網,http://www.southcn.com/sports/sort/basketball/200411110875.htm,本研究作者於2008年11月24日查詢此網頁。
陝西東盛票務信息,http://sports.cnwest.com/content/2008-10/31/content_1509403.htm,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1日查詢此網頁。
國家體育總局,http://www.sport.gov.cn/n16/index.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15日查詢此網頁。
新疆廣匯票務中心,http://www.xjfeihu.com/,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1日查詢此網頁。
喂喂新聞網,http://news.waiwai.com.au/sport/2008/10/13/5065.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22日查詢此網頁。
揚子體育報,http://bnews.7m.cn/news/newsData/20050930/4807.s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19日查詢此網頁。
雲南紅河票務中心,http://www.hhrb.com/center/,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1日查詢此網頁。
華奧星空網,http://www.sports.cn/,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21日查詢此網頁。
新浪網CBA專題報導,http://sports.sina.com.cn/cba/,本研究作者於2008年11月24日查詢此網頁。
運動產業觀測站,http://blog.nownews.com/yaiwang/textview.php?file=178508,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4日查詢此網頁。
網易體育,http://sports.163.com/08/1011/17/4O09GLSO00051CAH.html,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12日查詢此網頁。
福建潯興票務中心,http://www.sbs-sport.com/pwzx/,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1日查詢此網頁。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89%E4%BB%8E%E4%B8%80%E5%A4%A7&variant=zh-tw,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5日查詢此網頁。
廣東宏遠集團-宏遠籃球俱樂部,http://www.winnerway.com/basketball/index1.asp,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2月12
日查詢此網頁。
優酷視頻,http://www.youku.com/v/,本研究作者於2009年4月26日查詢此網頁。

二、 英文文獻

(一) 專書
Catherwood, Dwight W., Van Kirk, Richard L. The Complete guide to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1992.
Coakley, Jay J. Sports in Society:Issues & Controversies. New York:McGraw Hill, 2004.
Coase, Ronald H.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 Illinois,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Fort, Rodney D. Sports economics. New Jersey, N.J.: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Hall, Robert E. & Lieberman, Marc, Economics :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Thomson Learning, 2005.
Kenneth, Shropshire, The Sports Franchise Game. Pennsylvania, Philade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5.
Leeds, Michael and Allmen, Peter von, The Economics of Sports . New York:Pearson Education, 2007, pp. 12~78.
Mankiw, Gregory 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New York:Thomson Learning, 2004.
Scully, Gerald,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Sports. Illinoi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 3~40.
Markham, J. W., Teplitz P. V. Baseball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Washington D.C.:Lexington Books, 1981.
Pigou, A. C.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New York:AMS Press, 1978.
Parkhouse, Bonnie L. Management of Sport:Its Foundation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2004.
Porter, Michael. Competitive Advantage. New York:Free Press, 1985.
Quirk, J. & Fort, R. D. Pay dirt: The business of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 New Jersey,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Robert, Pindyck, S. Microeconomics. New Jersey, N.J.: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8. Robbins, Stephen P. & DeCenzo, David A. Fundamentals of management:essentia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N.J.:Pearson Prentice Hall, 1995.
Stotlar, David, K. Developing Successful Sport Marketing Plans . New York:Sports Chrome Inc, 2005.
Solmon, Lewis C. Microeconomics . New York:Addison-Wesley, 1976.
Werin, Lars, Wijkander, Hans, Contract Economics. U.K.,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 1992.
Samuelson, Paul Anthony, Economics. New York:McGraw-Hill, 1975.

(二) 期刊論文
Atkinson, S. E. , Stanley, L. R., and Tschirhart, J.”Revenue sharing as an incentive in an agency problem:An example from 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8), pp. 27~43.
Clifford, Mark B,”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Basketball Players' National Culture and Perceived Fit in the NBA,” New Mexico,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2007.
Cheng, James and Huang, Yaun-Chi, ”Title:Evaluating Team Management in NBA,”Engineering&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
Downward, P., Dawson, A.”The demand for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traditional finding and new developments”Staffordshire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1999).
Ferguson, D.W.”The Pricing of Sports Events:Do Teams Maximize Profit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1), pp. 297~310.
Mason, D. S.”Revenue sharing and agency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 The case of the National Football League,”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997), pp. 203~222.
Sinclair, Cory D.”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in Black and White:An Economic Analysis of Consumer Discrimination and Professional Basketball,”Utah, University of Utah, 2003.
Siegfried, John, Zimbalist, Andrew,”The Economics of Sports Facilities and Construction,”Journal of Economics Perspectives (2000), pp. 95~114.
Vrooman, John, ”A General Theor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Leagues,”Tennessee, Vanderbilt University, 1995.
Yang, Yupin and Goldfarb, Avi and Shi, Mengze,”Estimating the Value of Brand Alliances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Vancouver and Toronto,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7.

(三) 網路資料
The Encyclopedia of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Spillover_effect,本研究作者於2008年11月19日查詢此網頁。
The Encyclopedia of Wikipedia,http://en.wikipedia.org/wiki/Halo_effect,本研究作者於2008年11月20日查詢此網頁。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