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6109-12574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6109-125746
論文名稱
Title
林紓《畏廬詩存》研究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26
關鍵字
Keywords
林紓、畏廬詩存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3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摘要
林紓是清末博學多聞的學者,多才多藝,工書善畫,詩詞也有大量著作,在創作上有一定特色。歷來對其古文理論及翻譯小說均有相當的研究探討。惟對林紓的詩作《閩中新樂府》與《畏廬詩存》二卷完整探討較為少見。本論文在探索詩作的內涵上主要以《畏廬詩存》原典為底本,做詩作的整理、條別、歸納,其次參酌研究林紓相關著作與史料,藉以了解目前研究現況與成果,對當代政治風氣、國際局勢、與林紓的思想對創作之影響,作ㄧ聯繫分析,建構其關連性,冀能對《畏廬詩存》做更深入的探原就委,了解林紓如何在時代的鼎革之際,透過詩作的寫作,寄託深切的意涵和情思,進而完整體現林紓其人的性格及思想。此外,也藉由詩作的風格及寫作特色,冀能對林紓的詩作有更深層及全體的認知。本論文共分五章,首章緒論,談到研究動機、現況、範圍及研究方法,與林紓生平、著述、詩觀,及《畏廬詩存》的形成背景,分由政治與文學環境了解《畏廬詩存》創作的時代背景,為進入本論文前之準備。第二章從不同情境下的作品談《畏廬詩存》的題材內容。第三章從政治綢繆、遺老情懷、感念知交,探索《畏廬詩存》表現的思想。第四章再從語言習慣、修辭運用、及篇章結構來顯現孤直的生命特質,與情景關係的藝術表現。第五章由《畏廬詩存》一書見學者對林紓詩作的評價及特色,也由研究的結論見其限制而作一總結。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林紓《畏廬詩存》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現況……………………………………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三節 林紓生平 著述與詩觀……………………………4
第四節《畏廬詩存》的形成背景......................................11
一、政治環境…………………………………………11
二、文學環境……………………………………………13
第二章 《畏廬詩存》題材內容
第一節 酬贈詩…………………………………………16
一、 酬唱應答詩…………………………………16
二、 送別哀輓詩…………………………………23
第二節 感懷詩…………………………………………26
一、 生活雜感……………………………………27
二、 歲時偶作…………………………………29
第三節 謁陵詩…………………………………………31
第四節 詠史詩…………………………………………36
第五節 題畫詩……………………………………………38
第六節 寫實詩…………………………………………42
第七節 宴遊詩…………………………………………45
第八節 自壽詩…………………………………………48
第三章 《畏廬詩存》主題思想
第一節 政治綢繆 感時傷亂……………………………51
第二節 遺老情懷 悲涼悽楚……………………………53
第三節 感念知交 扶助維持……………………………57
第四章 《畏廬詩存》藝術形式
第一節 語言特性………………………………………60
一、常見詞語………………………………………….60
二、常用意象……………………………………………64
第二節 修辭運用………………………………………77
一、運用典故…………………………………………77
二、重疊………………………………………………87
三、託古諷今.................................................................89
四、比擬………………………………………………91
五、對比.............................................................................93
第三節 篇章結構…………………………………………99
一、事隨景收……………………………………………99
二、自成格局…………………………………………10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畏廬詩存》特色……………………………103
一、意境清遠 風格孤峭………………………………104
二、寫來自然 感人傷物………………………………104
三、情景交融 意在遣情................................................107
第二節 《畏廬詩存》研究限制與展望………………109
參考書目.........................................................................110
附錄一:林紓《畏廬詩存》............................................116
附錄二:《畏廬詩存》索引..........................................17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按年代排列)
ㄧ、林紓著作
《畏廬三集》,林紓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7月
《畏廬文集•詩存•論文》,林紓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7月
《畏廬文集》,林紓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畏廬續集》,林紓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78年7月
《春覺齋論文》,林紓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二、專書
《清詩話》,王夫之等撰,西南書局印行
《詩品》,鍾嶸撰,國學基本叢書簡編,商務印書館發行
《現代中國文學史》,錢基博,台北:世界書局,1933年9月
《林琴南先生學行譜記四種》,朱義冑撰,台北:世界書局,民國54年4
月再版
《說詩晬語》,清沈德潛,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林琴南嚴幾道合鈔》,國學扶輪社編,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59年1月
初版
《詩藪》,明胡應麟著,台北:文馨出版社,民國62年5月
《新譯莊子讀本》,黃錦鋐註譯,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3年1月
《周易今註今釋》,南懷瑾 徐芹庭註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民國63年12月初版
《詩經通釋》,王靜芝著,輔仁大學文學院叢書
《人靖廬詩草箋注》,清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5月
《文心雕龍》,(南朝梁)劉勰著 ,王久列等譯註 ,台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65年2月
《中國詩學鑑賞篇》,黃永武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65年10月初

《校正本中國文學發展史》,劉大杰著,台北:華正書局,民國65年12月
《中國古代地名大辭典》,臧勵龢等主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9年2月
《林紓研究資料》,薛綏之 張俊才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一
次印刷
《詩學理論與評賞》,楊鴻銘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4年2月初版
《陸機文賦校釋》,楊牧,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民國74年4月
《詩與美》,黃永武著,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民國74年5月三版
《二十四詩品》,(唐)司空圖著 ,台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6月
《人間詞話新注》,王國維,台北:里仁書局,1987年8月
《林紓選集•文詩詞卷》,林薇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7月
《女國男兒淚-林琴南傳》,碧森著,北京:中國文聯,1989年9月第一版
《林紓詩文選》,曾憲輝選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6月第
一次印刷
《歷朝詩話析探》,龔顯宗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79年7月初版
《百年沉浮—林紓研究綜述》,林薇,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1990年
10月
《中國詩學思想篇》,黃永武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80年5月ㄧ版
七印
《黃遵憲及其詩研究》,張堂錡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0年10月
初版
《文選˙目錄》,蕭統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初版一刷

《閩海過帆》,福建省文史研究館編,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3月
《林紓評傳》,張俊才,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3月
《中國詩學設計篇》,黃永武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81年5月ㄧ版
十印
《晚清文學思想論》,李瑞騰著,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6月
《詩品注》,鍾嶸著 陳延傑注,台北:里仁書局,民國81年9月
《林紓》,曾憲輝著,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一版
《中華文學五千年》,侯會著,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8月
《修辭學》,黃慶萱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3年10月增訂版
《清代詩歌發展史》,霍有明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3年11月初版
《近代宋詩派詩論研究》,吳淑鈿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5年9月初版
《四十自述》,胡適著,台北:遠東圖書出版社,民國85年
《石語》,錢鍾書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5月
《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毛正夫著,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
86年4月初版
《嚴復林紓詩文選譯》,馬克鋒譯注,四川:巴蜀書社出版發行,1997年6
月第一版
《易經讀本》,陳蒼杰,台南:大夏出版社,1998年再版
《林紓傳》,孔慶茂著,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次印刷
《林紓》,馮奇編著,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一版
《論文偶記》,劉大櫆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初月樓古文緒論》,吳德旋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古文觀止鑑賞》,張高評主編,台南:南一書局,1999年2月
《中國歷代思想家》(二),王冬珍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6
月更新版
《中國晚清文學革命史》,馬春林著,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年4月
初版
《民國詩話叢編》,張寅彭主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民國91年
《新譯唐詩三百首》,邱燮友,注譯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6月

三、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林琴南古文理論研究》,呂立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
文,民國90年6月
(二)碩士論文
《林琴南古文研究》,王瓊馨,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民國
85年5月
(三)碩士論文
《林琴南先生的文章學》,林淑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5月

四、期刊論文
〈林紓傳〉,曾憲輝,《福建師大學報》,1981年2月
〈我國近代文學翻譯家—林紓〉,麗貞,《文學報》,1981年11月
〈不懂外文的翻譯家林紓〉,汪惠萍,《上饒師專學報》,1982年3月
〈林紓著譯作品補遺〉,張俊才,《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82年2月
〈林紓的其他翻譯作品〉,張俊才,《福建論壇》,1982年2月
〈我的繪畫教師林琴南〉,王芝青口述 范文通整理,《人物》,1982年2月
〈林紓的翻譯〉,汪守本,《百科知識》,1982年3月
〈不懂外文的大翻譯家林紓〉,曾大,《文物天地》,1983年3月
〈林紓生平正誤〉,張俊才,《江淮論壇》,1983年4月
〈翻譯界奇人—林紓〉,白云,《中國青年報》,1983年9月
〈林紓論意境--《畏廬論文》禮記〉,趙伯英,《鹽城師專學報》,1984年2月
〈試論林紓的改良主義思想〉,張俊才,《河北師大報》,1984年4月
〈評《林紓研究資料》兼論林紓對世界文學的貢獻〉,鄭朝宗,《福建論壇》,
1984年6月
〈林紓的文與畫〉,劉葉秋,《今晚報津》,1985年5月
〈林紓研究〉,葉龍,《能仁學報》第4期1995年12月
〈林紓的詩歌理論〉,呂立德,《正修學報》,民國85年第9期
〈小談林紓〉,賴芳伶,《興大中文學報》第9期,民國85年1月
〈清詩的派別及其成果〉,余我,《文壇》
〈晚年林紓與新文學運動〉,劉克敵,《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第1期
〈元代詩人伯顏及其戰爭詩研究〉,王政珍,《嘉義技術學院學報》,1997
〈做人,先從愛國入手-談林紓的愛國主義思想〉,李茂肅,《山東師大學報》
,1997年第3期
〈林紓與桐城派、改良派及新文學的關係〉,蔣英豪,《文史哲》,1997年第1

〈論林紓的修辭觀〉,宗廷虎 李金苓,《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林紓散論〉,吳俊,《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林琴南與桐城派〉,呂立德,《正修學報》,民國87年第11期
〈試論林紓的愛國維新思想〉,鄧華祥 肖忠生,《福州師專學報》第19卷第
1期,1999年3月
〈古文殿軍-林琴南的古文特色〉,王瓊馨,《建國學報》第十九期,民國89年6月
〈五四前後的林紓〉,王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0年第2期第1期
〈真誠的遺老-民初時期的林紓思想重評〉,張光芒,《棗莊師專學報》第17
卷第4期,2000年8月
〈林琴南山水遊記研究〉,王瓊馨,《建國學報》第二十期,民國90年6月
〈簡論林紓的詩歌創作〉,鄭新勝,《閩江職業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
〈林紓的矛盾-兼談他與五四文學先驅者文學觀念的異同〉,馬兵,《東岳論
叢》第24卷第1期,2003年1月
〈文學轉型時期的矛盾與惶惑〉,王琦珍,《閩江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
,2003年8月
〈論林紓的士人品格〉,龔連英 姚建平,《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26卷第1
期,2005年2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54.211.203.45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54.211.203.45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