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7108-11050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7108-110505
論文名稱
Title
PAM之操作步驟與跨域分析∼以非營利組織促進高雄區域發展與兩岸開放為例
The Operational Procedure and Cross-domain Analysis of PAM∼A Case Study of the Region Development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Promoted by NPOs in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9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7-1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8-27
關鍵字
Keywords
公共事務管理、非營利組織、區域發展、兩岸開放、跨域分析
Cross-Strai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Internative Management,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A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9 次,被下載 131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310 times.
中文摘要
在NPO相關文獻中,大多強調NPO為公民社會重要的特質,本研究從整體面檢視NPO產生之社會條件。傳統的計畫經濟逐漸朝向自由市場競爭的供需均衡發展,進而促進經濟的逐步發展;經濟的逐步發展可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使以農業為主的傳統社會轉型為以工商業為主的工業社會,並吸引白領中產階級的進駐;當產業結構轉型後,白領中產階級逐漸成為社會中的多數時,社會及人口的結構與素質亦會隨之提升;當社會及人口結構與素質、教育普及大幅提升之後,原本由少數菁英所領導的政治參與方式轉逐漸轉型為多數公眾參與的方式,而此時也才能出現Habermas的「公共領域」,意即真正的「公民社會」與「現代性」(顧忠華,2004),此時NPO才有生存與發展之空間,並且成為強化公民社會基礎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依據PAM之操作步驟與跨域分析之程序,分析高雄地區整體社會存量現況與流量之變動。在研究過程中以「NPO促進海峽港市合作」為主要研究案例,結果顯示高雄地區社會存量,包括行為存量與認知存量皆為負向成長;社會流量方面,經過群體行為的觀察參與者的態度與個體認知的結果,都顯示參與者對於政府的角色過於重視、且NPO的角色與功能並未充分發揮(或不重視NPO之功能)這些都使得參與者在討論過程中顯示「放棄」的態度,此點對於公共領域的參與有某種程度的傷害;個體認知方面則從IIT研究與一般議題認知結果皆可發現各群體間前、後測皆無有明顯之改變,顯示並無產生認知流量上的變動。經過存量與流量的結算,在存量條件逐漸減少及衰退之情況下, IM會議與IIT之衡量所得到之結果,亦無顯示出正面之流量變動,基本上維持現況,故如未有其他面向的提升與增強,高雄市的社會條件仍在持續衰退。有鑑於此,高雄地區目前之困境唯有經濟發展為解決問題之方式與起點,透過經濟發展進而改變人口結構與素質,如此才能促進社會的發展,NPO可為兩岸合作發展之觸媒。
Abstract
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is a important part for civic society. This paper tries to review the relation between NPO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ry to find some way to develop and help the economic of Kaohsiung. It will be a start point for social and NPO’s development.
“An integrated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framework” is adopted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social condition in society. To doing this, we try to present a broad overview of developmental issue in Kaohsiung. And we uses IIT(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and IM(Interactive Management)to help us to understand what people think about NPO and what can NPO do about the economic of Kaohsiung.
The conclusion is that, (1) the result of IIT and IM i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pre-test and post-test; it means it is not change the cognition of participants. (2) The social condition of Kaohsiung is declining gradually, including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aspect. (3) Economy is the core driver in that society and political evolve and better thrive when the material or economic aspect is strong or well address.The key poin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cross-stra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aohsiung. So NPO need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ve between cross-strait and to find solution for both China and Taiwa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 1
壹、 研究背景 3
一、 NPO與社會發展之關係 3
二、 社會發展之基礎∼PAM之應用 12
三、 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SDM之分析 31
貳、 研究目的 36
參、 研究流程與操作步驟 38
一、 問題系統(群體、社會)界定 38
二、 當事人(個體)界定 38
三、 存量分析 38
四、 流量分析 38
五、 對應方法選取 39
六、 個別方法分析與結果 39
七、 整體方法與跨域分析 39
八、 流量結算與損益分析 39
九、 存量結算與損益分析 39
第二章 問題界定∼台灣面對的兩岸關係分析 41
壹、 經濟為台灣能否持續發展之關鍵 42
一、 台灣政經發展受限之現況 42
二、 國家競爭力的落後 46
三、 民眾對政經環境的認知日趨悲觀 49
四、 小結 51
貳、 兩岸合作發展為未來趨勢 52
一、 台灣對中國的經貿依存度提高 52
二、 全球化與區域整合之趨勢 56
三、 小結 57
參、 2008年總統大選後之局勢變化 58
一、 環境改變促使台灣民眾的認知改變 58
二、 馬政府團隊面臨之內外部環境分析 59
三、 小結 60
肆、 兩岸無法共同合作與發展之因 61
一、 兩岸問題之癥結在高雄地區 61
二、 高雄地區行銷的倡議與轉折 67
三、 小結 73
伍、 非營利組織(NPO)為促進兩岸合作發展之觸媒 74
一、 NPO於兩岸關係中之角色 74
二、 NPO在兩岸關係的實際運作 75
三、 NPO的社會文教交流之角色 76
四、 小結 80
第三章 文獻探討 81
壹、 NPO的定義、緣起與發展 81
一、 NPO之定義 81
二、 NPO之緣起與其角色 82
三、 NPO之重要性 86
貳、 台灣的NPO的生存與發展概況 88
一、 資源缺乏,財務來源不穩定 88
二、 對公共事務的自我設限 90
三、 面對社會對NPO責信度與績效的要求 91
參、 公民社會之定義與重要性 92
一、 公民社會之定義 92
二、 建構公民社會之重要性 93
肆、 NPO與公民社會間之關係 94
一、 公民社會發展程度影響NPO的興起與存續 96
二、 NPO強化公民社會之基本特質 96
伍、 社會大眾對公民社會之認知 97
一、 「政府作為」面向 97
二、 「NPO的社會監督」面向 98
陸、 跨域分析 99
一、 跨域的意義與內涵 99
二、 如何進行跨域(方法的分析) 100
三、 為何跨域(問題的分析) 101
柒、 小結 103
第四章 高雄地區社會存量與流量分析 105
壹、 問題系統(群體、社會)界定 105
貳、 當事人(個體)界定 105
參、 存量分析 105
一、 行為存量 105
二、 認知存量 110
三、 小結 113
肆、 流量分析 113
第五章 對應方法選取∼研究方法與設計 114
壹、 對應方法選取∼結合資訊整合理論與互動管理 114
一、 資訊整合理論 114
二、 互動管理 126
三、 結合兩方法論之理由∼跨域分析 130
貳、 案例說明 130
一、 海峽港市合作之背景與必要性 130
二、 議題規劃 132
參、 研究設計 132
一、 實驗設計(IIT與IM程序) 133
二、 研究對象 135
三、 資料處理 135
第六章 個別方法與整體方法分析與結果 139
壹、 個別方法分析與結果 139
一、 人口統計分析 139
二、 IIT結果分析 141
三、 IM結果分析 180
四、 議題認知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191
貳、 整體方法跨域分析 202
一、 認知流量分析 202
二、 行為流量分析 208
三、 小結 210
第七章 流量與存量之結算與損益分析 213
壹、 流量結算與損益分析 213
一、 行為流量分析 213
二、 個體認知流量 214
三、 群體與個體的流量結算與損益分析 214
貳、 存量結算與損益分析 215
一、 存量結算 215
二、 流量結算 217
三、 存量與流量損益分析 217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218
壹、 研究結果 218
一、 個別方法結果 218
二、 整體方法跨域分析 221
三、 社會流量與存量之結算與損益分析 223
貳、 研究結論與貢獻 223
一、 研究結論 223
二、 研究貢獻 225
參、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之建議 226
一、 研究限制 226
參考文獻 227
英文部份 227
中文部分 232
附錄 239
《附錄一》 「NPO促進海峽港市合作策略研擬」第一階段問卷 239
《附錄二》 「NPO促進海峽港市合作策略研擬」第二階段問卷 253
《附錄三》 「NPO促進海峽港市合作策略研擬」計畫說明書 267
《附錄四》 「NPO促進海峽港市合作策略研擬」白皮書 269
《附錄五》 「NPO促進海峽港市合作策略研擬」會議紀錄(觸發階段) 27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英文部份
Anderson, N. (1991). Contributions to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Volume Ⅱ: social).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Press.
Anderson, N. H. (1981).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nderson, N. H. (1982). Methods of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nderson, N. H., & Lopes, L. L. (1974). Some psycholinguistic aspects of person perception. Memory & cognition, 2(1A), 67-74.
Anheier, H. K. (2004). Civic Society: Measurement, Evaluation, Policy. London, HK: Earthscan Press.
Anthony, R. N., & Young, D. (1988). Management Control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Homewood, IL: Irwin.
Bauch, P. (1984). The impact of teachers' instructional beliefs on their t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Bell, D. (1989). "American Excexpionalism" Revisited: the Role of Civil Society. Public Interest, 95, 38~56.
Berry, J. M. (1999). The Rise of Citizen Groups. In T. Skocpol & M. P. Fiorina (Eds.), 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pp. 363~393).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Boris, E. T. (2006). Introducti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a Democracy--Roles and Responsible. In E. T. Boris & C. E. Steuerle (Eds.), Nonprofit & Government: Collaboration & Conflict (pp. 1~35). Washington, D.C.: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Boris, E. T., & Krehely, J. (2002).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Advocacy. In L. M. Salamon (Ed.), The State of Nonprofit Americz (pp. 299~330).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Brody, E. (2002). Accountability and Public Trust. In L. M. Salamon (Ed.), The State of Nonprofit America (pp. 471~498).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rion Press.
Carother, T., & Barndt, W. (1999). Civil Society. Foreign Affairs, 117, 18~29.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US: he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Dimaggio, P. J., & Anheier, H. K. (1990). The Sociolog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Sector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6, 137~159.
Fischhoff, B. (1975). Hindsight Foresight: The Effect of Outcome Knowledge on Jdgement under Nncertain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 288-299.
Fiske, S. T., & E.Taylor, S. (1991). Social Cogition (Second ed.). New York: McGrae-Hill.
Foley, M. W., & Edwards, B. (1996). The Paradox of Civic Sociery. Journal of Democracy, 7(3), 38~52.
Garcia, R. V. (2007). Creating Social Capital and Civic Virtue: Historical Legacy and Individualistic Values-What civil Society in Spain. In D. Purdue (Ed.), Civil Societ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Potentials and Problems. New York Routledge.
Gellner, E. (1995).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odular. In J. A. Hall (Ed.), Civil Society: Theory, History, Comparison (pp. 32~55).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Gronbjerg, K. A. (2001). Foreward. In J. S. OTT (Ed.), The Na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Boston,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Haeberle, S. H. (1987). Neighborhood Identity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Society, 19(2), 178~196.
Hammond, K. R., McCelland, G. H., & Mumpower, J. (1980). Human 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procedures. New York Praeger.
Hansmann, H. B.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89(5), 835~901.
Hansmann, H. B. (1996). The Ownership of Enterpris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erbert, D. (2003). Religion and Civil Society: Rethinking Public Region in The Contemporary. Burlington, Vermon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Herman, R. D. (1994). The Jossey-Bass Handbook of nonprofit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etherington, H. J. W., & Muirhead, J. H. (1918). Social Purpose: A contribution to a Philosophy of Civic Society.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Inglehart, R. (1997).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Cultur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43 Societi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ames, E. (1989).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Culture and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pson, P. (2005). 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NGO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 8(5), 515~524.
Kaplan, M. F. (1975).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Social Judgment: Interaction of Judge and Information Components. In M. F. Kaplan & S.Schwartz (Eds.), Human Judgment and Decision Processes (pp. 139-171). New York: Academic.
Kardam, N. (1993). Development Approach and the Role of Advocacy: The case of 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21(11), 1773~1786.
Kotler, P., & Andreasen, A. R. (1994). Strategic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Fou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otler, P., Haider, D. H., & Rein, I. (1993). Marketing Places: Attracting Investment, Industry, and Tourism to Cities, States, and Nation. New York: The Free, 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
Krueger, J., & Rothbart, M. (1988). Use of categorical and individuating information in making inferences about persona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5(2), 187-195.
Lampel, A. K., & Anderson, N. H. (1968). Combining Visual and Verbal Information in an Impression-Formation Task.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1-6.
Leyens, J.-P., Yzerbyt, V., & Schadron, G. (1994). Stereotypes and social cogn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nch, J. G. J. (1985). Uniqueness Issues in the Decomposition Modeling of Multiattribute overall Evaluations: An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2, 1-19.
McGillicuddy-De, Lisi, A. V., & Sigel, I. E. (1995). Parent beliefs are cognitions : The Dynamic Belief Systems Model. In M. H. Bornstein (Ed.), (Vol. 3, pp. 485-508).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orman, K. L., & Louviere, J. J. (1974). Integration of attributes in bus transportation: Two modeling approach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9, 753-758.
Norman. H. Anderson, & Butzin, C. A. (1974). Performance = Motivation Ability: An Itegra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 598-604.
Oleck, H. L. (1980). Nonprofit Corporations, Organization, and Associ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Ostrom, T. M., Werner, C., & J.Sake, M. (1978). An Integration Theory Analysis of Jurors: Presumptions of Guilt or Innoc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 436-450.
Porter, M. E. (1995).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Inner C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 - June, pp.55-71.
Purdue, D. (2007). Introduction: Demins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D. Purdue (Ed.), Civil Societies and Social Movement: Potentials and Problems. New York Routledge.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 in Modern Ital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Survin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Rice, T. W., & Sumberg, A. F. (1997). Civic culture and government performance in the American states. The Journal of Federalism, 27, 99-114.
Robbins, K. C. (2006). The Nonprofit Sector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raditions of Philanthropy in the West.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Second ed.).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lamon, L. M. (1994).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73(4), 109~122.
Salamon, L. M. (2001). What is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Why Do We Have It? In J. S. OTT (Ed.), The Na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pp. 162~166).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Salamon, L. M. (2003). Global Civil Society: An Overview: Baltimore.
Schozman, K. L., Verba, S., & Brady, H. E. (1999).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the Equality Problem. In T. Skocpol & M. P.Fiorina (Eds.), 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Washington D.C.: Blookings Institutrion Press.
Schudson, M. (1984). Advertising, The Uneasy Persuasion:Its Dubious Impact o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 Basic Books.
Shils, E. (1997). The Virtue of Civility. In S. Grosby (Ed.), The Virtue of Civility:Selected Essays on Liberalism Tradition, and Civil society (pp. 320~355). Indianapolis, IN: Liberty Fund.
Smith, D. H. (2001). The Impact of the Voluntary Sector on Society. In J. S. Ott (Ed.), The Na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pp. 79~87).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Smith, S. R., & Gronbjerg, K. A. (2006).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profit Relation.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Second ed., pp. 221~242).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Snyder, M., & Uranowitz, S. W. (1978). Reconstructuring the Past: Some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person percep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 941-950.
Steinberg, R. (2006b). Economic Theor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W. W. Powell & R. Ste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Second ed., pp. 117~135). New Haven & Lodon: Yale University & London.
Steinberg, R., & Powell, W. W. (2006a). Introduction.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Second ed., pp. 1~10).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S. E., Peplau, L. A., & D.O.Sears. (1997). Social Psychology: Prentice Hill Inc.
Til, J. V. (2000). Growing Civil Society: from Nonprofit Sector to Third Space.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Tschirhart, M. (2006). Nonprofit Membership.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Second ed., pp. 523~541).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Tullock, G., Seldon, A., & Brady, G. (2002). Government Failure : A Primer in Public Choice.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Vesterlund, L. (2006). Why Do People Give. In W. W. Powell & R. Steinberg (Eds.),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look (Second ed., pp. 568~590).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alzer, M. (1991).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Dissent, 38(293~304).
Wang, M. S., & Yang, J. S. (1998). A Multi-criteria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three Multiple Attributes Weight Measurement Methods. Journal of Multiple-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7, 340-350.
Warfield, J. N., & Cárdenas, A. R. (1994). A Handbook of Interactive Management (Second ed.):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Weisbrod, B. (1977).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s.
Weistrod, B. A. (1998). To Profit or Not to Profit∼The 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lf, C. (1993). Markets or Government ~ Choosing between Imperfect Alternatives (Second 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Yamawaki, N. (2004). The Paradigm Shift in "Publicness". Public/Private Dualism to a Tripartite Paradigm of "Governmental Public, Civil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NIRA Policy Research from http://nira.go.jp/publ/seiken/ev17n11/ev17n11-s.html

中文部分
內政部資訊服務網(2008)。社會參與統計表。http://www.moi.gov.tw/stat/
王水杉(2001)。柴山開發保育公眾參與決策中專業角色與觀點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王作榮(2006)。也是沉淪也是提升∼王作榮看綠色執政。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亮、盧山冰(2007)。基於知識視角下的企業家精神。中國經濟評論,7(9),36~40。
王鳳蘭(1999)。都市行銷招商之資訊整合實驗-公私部門決策認知之比較。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王慧玉(1997)。文獻展現次序對讀者相關判斷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台北。
王錦合(2008年8月16日)。選民痛罵扁家:乾脆切腹算了。中國時報, A4。
石田浩(2007)。台灣民主化與中台經濟關係∼政治內向化與經濟外向化。台北:財團法人自由思想學術基金會。
任啟桂(2005)。從公共價值觀點探究高雄市公民社會意識形成中報紙媒體之角色與功能。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朱延智(2005)。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出版社。
江丙坤(2004)。台灣經濟發展的省思與願景。台北:聯經出版社。
江明修編(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大陸政策與民意。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經建會(2004)。新世紀第二期國家建設計畫研擬專題研究系列。台北:經建會。
何玉鳳(1996)。資訊整合理論與判斷行為之研究-以學生為研究對象。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何敏華(2005)。澎湖縣爭取設置觀光特區附設博奕業之公共事務整合架構分析與管理策略。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余佩珊譯(1994)。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台北:授學出版社。
余致力(2002)。民意與公共政策: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宗曄(2005)。性別角色標準的改變。第48期。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8/48-33.htm
吳定(1998)。公共政策。台北:華視文化。
吳重禮、許玉芬(2005)。經濟發展vs。環境保護:台灣地區民眾「後物質主義價值」的實證分析。台灣、越南行政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
呂添資(2003)。兩岸現狀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探討海關關務現代化。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宋健民(2008)。台灣何去何從(上):從兩岸零和到海峽共榮。台北:全華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宋鎮遠(2001)。台灣對於東亞經濟構想之期待及自我定位。東亞區域發展論壇。
李丁讚(2008年8月16日)。沒有信心,怎麼會贏。中國時報,A14。
李石舜(2003)。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觀光旅遊方面。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明哲(2005)。李明哲的個人網站。http://www.psy.kmu.edu.tw/~emanuel_kant/subindex。htm。
李松根(002)。社區營造與社會發展。台北:問津堂出版社。
李非(2003)。海峽兩岸經濟一體論。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宛蓉譯,Fukuyama著(2004)。信任。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娜、許冰、許從寶(2007)。基於可持續發展的健康城市運動。生態經濟,2007(10),324-326。
李淑聰(2008)。PAM之跨域分析-兩岸直航對澎湖政府面的影響。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李豐斌譯(1999)。西方政治傳統:近代自由主義之發展。台北:聯經。
汪立峽(2006)。紅色九月與「倒扁運動」。引自陳映真編,貪腐破解了台獨政權的神話,89∼98。台北:人間出版社。
汪明生(1992)。環境決策與管理。高雄:復文書局。
汪明生(2005)。公共事務管理實用分析方法。臺北:五南。
汪明生(2006)。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汪明生(2008)。如何跨域、PAM 1~5。http://blog.roodo.com/mingshen/
汪明生、辛玉蘭(1992)。都會管理與生活品質∼試論高雄市的都市行銷。國家政策與區域發展學術研討會。
汪明生、林錦郎、楊永和、黃啟誠(2001)。多元文化下的公民文化與地方發展。第十一屆環境管理與都市發展研討會。
汪明生、邱靖蓉(2007年10月19日)。問題當然不在經濟。中國時報,A8。
汪明生、馬群傑(1998)。地方經濟與地區行銷-以高雄市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5(3),97∼110。
汪明生、馬群傑(2004)。高雄地區發展課題之分析與比較。研考雙月刊,28(5),76-88。
汪明生、馬群傑(2005)。地區行銷理論與實證:公共事務管理觀點。台北:據劉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汪明生、張寧(1998)。環境污染案例與交通過失案例之量刑因素結合模式。管理學報,15(4),665-682。
汪明生、陳碧珍(2003)。風險資訊整合模式與風險知覺之研究-以石化業為例。管理學報,20(2),251-287。
周利貞(1996)。資訊整合理論與審計行為之研究-以審計人員為研究對象。國立台灣大學,台北。
周郭傑(1994)。工作資訊與房價資訊對個人遷移意願的影響-資訊整合理論的應用。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周鉅原(2003)。轉型的痛苦、痛苦的轉型:台灣經濟的危機與轉機。引自蔡文輝、陳博中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灣的困境與未來,107∼150。台北:五南出版社。
官有垣(2004)。半世紀耕耘--美國亞洲基金會與台灣社會發展。台北:台灣亞洲基金會發行。
官有垣(2004)。台灣南部與北部民間社會組織的特質與自主性。「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
林何明(2008)。扁坦承匯款,綠籲黨從速議處。聯合報,A3。
林振春(1991)。名義團體技巧與團體輔導。輔導月刊,6(6),27∼32。
林國泉(2001)。柴山開發保育公眾參與決策中民間團體角色與觀點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林德昌(2006)。人類發展報告與人類發展指數:發展的困境與挑戰。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寶安(2005)。兩岸三通高雄市的發展利積極規動區域核心實施策略之研究。高雄: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會員委託研究。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出版社。
金秀琴(2003)。東亞區域經濟整合之發展及對我國之影響。經濟研究,4,225-244。
金耀基(199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南方朔(1994)。台灣政治的深層批判。台北: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苑潔(2000)。跨越公私界線的發展策略。引自李惠斌、楊雪冬編,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孫立平(2004)。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孫震(2001)。李國鼎先生與群我倫理運動。http://www.iii.org,tw/ktli/interview/26.interview/26.htm
徐澤民(2006)。社會發展理論:評介與創新。香港:萬里書店。
馬立誠、凌志軍(1998)。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馬群傑(2005)。多元社會下地方公眾發展認知與共識策略之研究-以高雄都市行銷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高希均、石滋宜編著(1996)。競爭力手冊。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寧(2007)。從複雜到結構:詮釋結構模式法之應用。公共事務評論,8(1),1-29。
張灝(1990)。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教育部網站(2007)。施政主軸架構。http://www.edu.tw/EDUWEB/EDUMGT/SECRETARY/EDU8354001/20052008/b.htm
曹玉文(1996)。社會發展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
莊金國(2006)。承先啟後,葉菊蘭精雕高雄。新台灣周刊,557,32-37。
許玉君(2007,06。01)。美國商會:自外大陸台灣可能玩完。聯合報,
郭文俊(2000)。酒後駕車風險知覺之資訊整合實驗。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陳正料(2006)。多元社會下政策績效之公平衡量:登革熱防治的資訊整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志祥(2008年8月16日)。815國恥,中華棒球竟輸大陸。中國時報,A6。
陳宗巖(2007)。發展中國家的宿命與契機,http://www.globalobserver.net/web/myblog/print。
陳秉彰、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陳建民(2008)。兩岸「小三通」議題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陳建寧(2007)。台灣公民文化之研究:以北、高兩市公民價值觀、道德認知與社會資本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美霞(2006年12月22日)。南北差距,愈來愈大。中國時報,A19。
陳毓鈞(2005)。我們是誰?台灣是什麼?。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陳錫霖(2003)。兩岸現狀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發展高雄自由貿易港區。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耀明(2001)。NGT在公眾參與之應用-以柴山土地議題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彭懷恩(2008)。台灣政治變遷史。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
黃于恬(2004)。以公平衡量探討社會階層之資訊整合實驗。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黃如圩(2003)。兩岸現狀與WTO架構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探討傳統海運業之轉型。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黃瑞祺(2003)。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台北:左岸文化。
黃麗華(2008年8月16日)。我首輸大陸,棒球黑暗日。聯合報,A1。
楊正元(2003)。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開發方面。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楊永和(2007)。公共事務管理中之資訊與傳播-第三人效應之整合實驗。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楊立平(2000)。創新、社會資本與新經濟。引自李惠斌、楊雪冬編,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葉志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版: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葉晉嘉、劉麗娟、吳濟華(2006)。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量台灣地區健康城市度之研究。健康城市學刊,4,129-140。
董秉彰(2002)。台灣南部中產階級公民文化之研究。中山大學,高雄市。
賈西津(2006)。公民社會制度環境的國際比較。引自俞可平編,中國公民社會的制度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熊秉元(2002)。燈塔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社。
齊振海(1996)。未竟的浪潮: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社會發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阿榮、石慧瑩(2007)。公民環境權力的主張:環境人權與環境正義。引自劉阿榮、王佳煌、鄧毓浩、洪泉湖編,華人文化圈的公民社會發展,99-122。
劉國深(2002)。當代台灣政治分析。台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蔡丁義(2003)。兩岸現狀與WTO架構下之高雄港競爭與發展策略─促進港埠營運策略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蔡明璋、曾瑞玲(2008)。20年來兩岸社會交流。引自游盈隆編,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269-295。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慧貞、林渝林(2008年8月15日)。民進黨:肯定扁勇敢面對司法。中國時報,A2焦點新聞版。
鄭肇楨(1995)。心理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
鄭衛東(2000)。社會資本與經濟發展:一種理論綜合與政策構架。In李惠斌、楊雪冬(Ed。),社會資本與社會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盧正義(2001)。地方政府回應利益團體議題之運作機制-以柴山自然公園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蕭元哲、黃維民(2001)。從網絡觀點詮釋台灣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意義。In吳英明、林德昌主編(Ed。),非政府組織。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蕭新煌(1989)。社會力∼台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社。
蕭新煌(2001)。自主、創導與影響:台北的民間社會組織。香港:Between Family and States。
蕭新煌主編(1990)。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錢乘旦、楊豫、陳曉律(1997)。世界現代化進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戴雅明(2007)。高雄市公民文化、政治意識對兩岸交流、直航觀點與區域發展之關係。TASPAA2007年年會暨「公共治理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叢昌瑾(2008年8月16日)。王獻極斥:台灣之恥。自由時報,A3焦點新聞版。
瞿海源(1993)。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二期第四次社會變遷基本調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顏明忠(2003)。兩岸加入WTO後高雄地方發展策略--兩岸經貿交流衍生犯罪問題之防制。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顏瓊玉(2008年8月18日)。李文忠:問題不只扁珍,在共犯結構。中國時報,A2。
羅榮渠(1993)。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蘇永耀(2008年8月15日)。民進黨盼扁勇於面對司法檢驗。自由時報,A2焦點新聞版。
顧忠華(1999)。公民結社的結構變遷--以台灣非營利組織的發展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23-145。
龔天發(2003)。兩岸加入WTO後促進高雄發展與競爭策略住宅產業方面。中山大學,高雄市。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