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7112-20381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7112-203819
論文名稱
Title
綠色生活地圖繪製對社區意識之影響
The Influences of Drafting Green Map 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8-27
關鍵字
Keywords
社區意識、社區媒介、綠色生活地圖、社區意識量表
Sense of Community, Community Media,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Green Map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18 次,被下載 117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1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172 times.
中文摘要
第一次接觸「綠色生活地圖」就驚豔,學習以在地關懷和關注生態的角度去認識我們的環境,這樣一個簡易的工具,卻能啟動一種美好的力量,成為一種長久而深遠的影響力,在參與的過程,慢慢成為推廣講師奠定以「綠色生活地圖」的影響為研究的目標。
「社區意識」的研究探討多在理論解析社區意識的形成,影響社區意識的各種原因探討研究,本研究目地在以「社區媒介」的角度解析透過繪製「綠色生活地圖」一種簡易的操作手法,探討對「社區意識」產生的改變,並進一步比較「鄉村型社區」(竹圍社區)與「城市型社區」(福山社區)在相同操作繪製「綠色生活地圖」的過程與結果,所產生的不同差異。
本研究問卷取樣:竹圍社區(鄉村型社區)、福山社區(都市型社區)。
綜合分析結果,在社區意識的前測、後測分析比較中,竹圍社區(鄉村型社區)的居民社區意識反映比較一致,福山社區(都市型社區)的居民社區意識分歧比較大,但在繪製社區綠色生活地圖之後,引起的改變,在竹圍社區參與者社區意識的改變呈現在「社區參與」、「社區認同」、「鄰里互動」是比較明顯;在福山社區參與者社區意識的改變則在「社區參與」、「社區認同」,有明顯的改變。
整體後測意見回饋表可以明顯看出不論是竹圍社區或福山社區,參與者都同意繪製綠色生活地圖確實對社區意識產生改變,尤其是在「環境思考」、「環境永續」、「活動參與」、「社區認同」,呈現高比例的認知改變;整體而言,竹圍社區(鄉村型社區)改變強度大於福山社區(都市型社區)。
本研究驗證「綠色生活地圖」對「社區意識」有顯著的影響,研究結果有助於目前社區發展中以「社區綠色生活地圖」為工具,凝聚社區意識凝聚的一種簡易又便於操作的推廣方式。建議在推動政策上,在社區種體營造的培力課程中,增加「綠色生活地圖」的推廣課程,並培養種子講師,成為推廣人力資源。
Abstract
The first encounter with the “Green Map” was astonishing because it entailed learning about our environment through caring for the land and the ecosystem. Such a simple tool, and yet it activates a wonderful power and becomes a long and lasting effect. Through the process, the researcher became a promotional instructor and set the research goal as the effects of the “Green Map.”
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reveals that most concentrate on dissect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e researches often look into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ee the effects of drafting the “Green Map” 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the viewpoint of a “community medium.” It further compared the different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country-style community” (the “Zhu-wei Community”) and a “city-style community” (the “Fu-shan Community”) during the same process of drafting the “Green Map,” both during and after the process.
The sampling mas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he “Zhu-wei Community” (a country-style community) and the “Fu-shan Community” (a city-style community).
General analyses reveal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by pre- and post-tests were more uniform for the residents of the Zhu-wei Community and more diverse for those of the Fu-shan Community. The induced effects after the drafting of the Green Map were evident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Community Identity,” and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for the Zhu-wei Community; and were significant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Identity” for the Fu-shan Community.
Post-test feedback revealed clearly that for both Zhu-wei Community and Fu-shan Community, participants all agreed that the drafting of the Green Map affected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is is especially true for “Environmental Thinking,”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nd “Community Identity.” The results indicated a high degree of change in recognition. In general, the scale of the change is greater in the Zhu-wei Community than in that of the Fu-shan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concluded that the “Green Map” showed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ense of community.” The results are beneficial to the current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of promotion by using the “Green Map” as the medium to concentrat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t is advised that in order to push policies forward, the training programs on the macro-construction of communities should include promotional courses on the “Green Map” and to cultivate seed instructors to serve as promotional manpowe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 i
誌謝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目錄 ……………………………………… v
表目錄 ……………………………………… vii
圖目錄 ……………………………………… ix
第一章、緒論 ………………………………… 1
(一)研究動機與背景 ………………………… 2
(二)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三)研究範圍與限制 ………………………… 5
(四)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 9
(一)地圖的意涵 …………………… 9
(二)綠色生活地圖 ……………………… 12
(三)社區媒介 ……………………… 18
(四)社區意識 ………………………… 20
(五)社區意識量表 ……………………… 26
第三章、研究設計 ……………………………… 31
(一)研究架構與假設 ……………………… 31
(二)研究範圍與抽樣 ……………………… 32
(三)問卷設計 ……………………… 33
(四)預試問卷 ……………………… 36
(五)正式問卷 ………………………… 39
第四章、實證分析 …………………… 45
(一)社區居民背景變項分析 ……………… 45
(二)居民社區意識分析 ……………… 50
(三)居民社區意識前測、後測分析 ……… 58
(四)社區居民後測意見分析 …………… 68
第五章、結論建議 …………………… 75
(一)研究結果 ……………………… 75
(二)研究建議 ……………………… 78
參考文獻 ………………………… 81
附錄 ………………………… 89
附錄一 綠色生活地圖
附錄二 「綠色生活地圖」相關學術研究
附錄三 綠色生活地圖圖示,第三版
附錄四 J.Buckner 鄰里凝聚量表原文,譯文(李俊豪,2008)
附錄五 林瑞欽社區意識量表(1994)
附錄六 侯錦雄、宋念謙(1998)的社區意識量表
附錄七 居民屬性與社區意識相關研究,調查結果呈「顯著」的變項
附錄八 綠色生活地圖繪製對社區意識影響之預試問卷
附錄九 綠色生活地圖繪製對社區意識影響之正式問卷
附錄十 綠色生活地圖,後測意見回饋表
附錄十一 綠色生活地圖,後測意見回饋表題12.13逐字稿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文獻
內政部社會司(1999)。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臺北:內政部。
王春勝(2001)。從居民社區意識、觀光發展態度與衝擊探討高雄市旗津區定位之策略。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王春勝(2008)。居民社區參與行為之影響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毛雅慧(2010)。台灣當代設計關懷之探討-以高科技廠房綠色趨勢為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學位論文,新竹市。
丘昌泰、洪鴻智、陳金貴(2002)。建立市民導向的社區參與制度:北市經驗之評析。行政暨政策學報,35,P.1-44。
行政院文建會(1995)。社區與地方文化發展工作計劃參考資料。台北。
行政院文建會(1996)。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手冊。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編著。
行政院主計處(2004)。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臺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研考會(1996)。社區發展與村里組織功能問題之探討。針對台灣北、中、南、東區居民所做之調查影響社區意識之強弱的因素。台北。
江秋君(2009)。以歷史變遷觀點探討社區營造方向。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屏東縣。
李文堯、林心雅(2007)。地圖會說話(P.15.201.202)。台北:時報文化。
李永展(1996)。台北縣市居民社區意識及環境認知之探討。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3 卷 1 期,P.77。
李秀玲(2006)。社區意識與社區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Q社區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李俊豪(2008)。鄰里凝聚量表在台灣鄉村研究之適用性。公共事務評論,9 卷 2期,55-86。
李維倫、陳詩韻、林珈妏(2005)。多媒體資訊融入「綠色生活地圖」創意設計之實例研究。康寧學報,第七期:243-259。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吳信政(2007)。誰把地圖變裝了(P.5)。<推薦序>。台北:大雁文化事業。
吳秋田(2001)。社區居民之意識與產業文化活動認同度關係之研究─以白河蓮花節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怡瑩(2008)。於 Google Earth上的綠色生活地圖符號設計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珮雯(2003)。高雄市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參與及對社區發展協會滿意度之關係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吳家駿(2007)。繪製社區地圖對學生環境學習影響之初探-以金門島金寧國中小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高雄市。
林大翔(2009。)桃園縣國小綠色生活地圖活動實施者認知、評價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環境教育組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會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9。
林振春、王淑宜(2004)。社區營造與傳播。台北,財團法人陽昇教育基金會。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1-21。
林瑞欽(1995)。「社區意識」凝聚之道。社會福利,118期,8-17。
林瑞欽、劉邦富、黃秀瑄(2000)。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台北,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會發行。
林福岳(1998)。社區媒介定位的再思考:從社區媒介的社區認同功能論談起。新聞學研究,56期,P.155-173。
林暉月(2001)。居民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公共事務參與態度及方式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順凱(2009)。應用物件導向於環境資訊數位化之分析-以綠色生活地圖為例。長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南市。
林瑜儒(2008)。運用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於綠色生活地圖之繪製。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侯錦雄、宋念謙(1998)。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24,51-65。
徐依鈴(2011)。社區議題與社區自主性關聯探討。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徐震(1994)。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書局。
徐震(1995)。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建設,90期,4-12。
徐震(1998)。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區文化建設。台北: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台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學報。第9/10期,P.175-185。
荒野保護協會(2005)。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台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台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荒野保護協會(2011)。綠色生活地圖。檢索日期:2011年 4月 5日。http://www.sow.org.tw/gmArticle.do?id=ff8080812041007d012041a0f9e60009
孫秀蕙(1997)。大眾傳播與社區意識:社區公眾特質初探。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論文。台北,深坑。
孫曼蘋(2001)。參與者?中立者?社區媒介與社區關係之探討──以南投縣埔里鎮社區報《希望.埔里》為例。「傳播社群與社會整合」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孫曼萍(2006)。參與式社區媒介: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南投縣草屯鎮《匏仔寮社區報》的個案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孫曼萍(2011)。在地發聲、媒介素養與社區行動—彰化縣員林鎮《員林鄉親報》之個案研究。新聞學研究,108期,P.59-102。
高鑒國(2005)。社區意識分析的理論建構。文史哲,2005年5期(總第290期),129-136。
郭文雄(1995)。社區意識與鄰里關係。中國論壇,第12期第 6卷,48-52。
郭銀漢(1996)。祭祀圈與社區意識。社會福利,第124期,24-30。
郭瑞坤、王春勝(2004)。地區發展相關因素整合居民結構區隔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7(1),23-49。
郭彰仁(2008)。社區居民參與環境改造之行為模式研究。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市。
黃富順(1994)。加強社區意識,建立詳和社會的途徑,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P.46-47,台北,中華民國公益活動促進會。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7)。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之探索性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1卷 2期,1-21。
陳玉文(2007)。誰把地圖變裝了(P.12.16.46.78.106)。台北:大雁文化事業。
陳令慧(2004)。社區居民之社區意識及其對地區發展之認知與期望:台北市士林區個案研究。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其南(1995)。文化建造與社區營造「社區總體營造」內容大綱。宜蘭:縣立文化中心,P3-7。
陳怡如(2000)。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參與及其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亮全(1995)。談馬公中央街的社區總體營造。媽宮「街內」今昔學術研討會專輯。澎湖:縣立文化中心,P7-14。
陳亮全(2000)。近年台灣社區總體營造之展開。住宅學報,9卷 1期,61-77。
陳淑恆(2009)。運用社區綠生活地圖融入學校課程之研究-以萬來國小為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宥霖(2008)。社區綠色交通綜合評估指標體系之研究。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陳嘉雯(2010)。敘事性插畫地圖設計研究與創作。朝陽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學位論文,高雄市。
陳靜誼(2007)。社區居民意識及對社區總體營造認知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河堤社區為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畢恆達(1996)。Denis Woods,The Power of Maps地圖權力學。(頁ix,xi,xii)。<中文版序>。台北:時報文化。
張承漢(1994)。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張貴閔(2000)。居民社區意識、社區安全知覺、對社區巡守隊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明雪(2007)。服務學習融入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台北市。
費孝通(1994)。個人、群體、社會:一生學術歷程的自我思考。香港社會科學學報,3期(春季),P.1-22.
彭連煥(2006)。社區民眾參與社區成人教育活動及社區意識關係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市。
彭榮齊(2009)。社區意識與戶外活動空間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曾錦蘭(2005)。鶯歌鎮居民社區意識與觀光發展衝擊認知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葉舜華(2009)。苗栗縣成人社區意識與社區終生學習活動參與之關係。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楊孝榮(1995)。社區有線電視網絡之規劃與社區意識之凝聚。社區發展季刊,69期,90-94
雍士賢(2008)。應用綠色生活地圖輔助指認地區特色之研究。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南市。
雍士賢、林漢良(2007)。綠色生活地圖與都市規劃中民眾參與之分析比較。成功大學第十二屆(2007年)國土規劃論壇學術研討會。
蔡宏進(1996)。社區發展中對社區組織的運用。社區發展季刊,75期,135-143。
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期,21-26。
潘子欽(2009)。永續環境評估指標系統。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系所學位論文,新竹市。
賴進貴、黃清琦、葉高華(2005)。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地理學報,42期,47-68。P.49
賴進貴(2007)<推薦序>。誰把地圖變裝了(頁2)。台北:大雁文化事業。
謝廣全、謝嘉懿(2010)。SPSS與應用統計學。台北:巨流。
盧素珍(2009)。國小「學生情緒綠色生活地圖」課程實施—透過同儕視導形塑教師對話之文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市。

Google學術搜尋網站,http://scholar.google.com.tw,檢索日期:2012年 4月20日。http://scholar.google.com.tw/schhp?hl=zh-TW&as_sdt=0,5
綠色生活地圖網站,http://gmap.greenmap.tw,檢索日期:2011年 4月 5日
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檢索日期:2011年 5月 19日

Brawer, Wendy(2005)。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台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頁20-25)。台北: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Thompason, Della(主編)(2009)。牛津現代簡明英漢雙解辭典(第一版)。牛津大學書版社。台北:旺文社。
Woods, Denis(1996)。The Power of Maps 地圖權力學。(P.13.30.31.77.121.129.131.136.140.153.154.158.170.)<王志弘�李根芳�魏慶嘉�溫蓓章合譯>。台北:時報文化。
Zukin, Sharon(2010)。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著。(P.19)。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王玥民、徐苔玲合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英文文獻
Buckner, J. C.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Neighborhood Cohe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6(6), 771-791.
Chambers, R. (1994). The Origins and Practice of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World Development 22(7), 953-969.
Forde, S. (1997). A Descriptive Look at the Public Role of Australian Independent Alternative Press. Asia Pacific Mwdia Educator, 3:118-30
Forde, S.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lternative Press in Australia. Media International Australia, 87:114-133.
Glynn, T.J. (1981).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Human Relatiins,34(7), 789-818.
Jankowski, N. W. (2002). The Conceptual Contours of Community Media. In N. W. Jankowski & O. Prehn (Eds.), Community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erspectives and Prospects (p. 3-16), Cresskill, NJ:Hampton Press.
Knack, R. Eckdish. (2001). The Plotting o’ the Green: the new “Green Maps” Track Environmental Landmarks with easy-to-read icons. Planning 67 (May):5, 14-19.
Long, A.D. & D.D. Perkins. (2003).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the Sense of Community Index and Development of a Brief SCI.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1: 279-296.
Long, A.D. & D.D. Perkins. (2007). Community Social and Place Predictors of Sense of Community: A Multileve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5(5), 563-581.
McMillan, D.W.& D.M. Chavis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McMillan, D.W. (1996).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4), 315-325.
Miro, Alice. & Nick Mason (2004). Discover UBC and Tree Tour ‘04-05’: A Collection of Green Maps Fostering Campus Stewardship.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Geography, 472: 10-13.
Pierce, Jerrad. (2005). Improving the Cartographic Quality and Design of Greenmaps. Department of Urban Studies and Planning,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kjæveland, O., T. Gärling, & J. Mæland (1996). 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3), 413-435.
Tartaglia, S. (2006). A Preliminary Study for a new Model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34(1), 25-36.
Tulloch, David L. (2004). The GreenMap System as a Means for PPGIS Education and Exploration. 3rd Annual Public Participation GIS Conference, Madison, WI
Unger, R. & J., Wandersman, A (1985). The Importance of Neighbors: The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Components of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3: 139-169.
Wilkinson, D. (2007).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Social Cohesion: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Attraction, and Neighboring.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40(3), 214-229.

GMS, Green Map System .(2007). www.greenmap.org.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