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8106-14424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8106-144240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政黨結構與立法院法案審議過程─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及第七次修訂為例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7-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8-28
關鍵字
Keywords
優勢一黨制、立法院、政黨政治、資訊網絡、政黨結構、資訊蒐求、多黨制、資料探勘技術
Structure of political parties, Legislative Yuan, Informa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of purveyors, Predominant one-party system, Date Mining, Party Politics, Multi-party syste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1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是一篇關於國會立法過程的研究,主要探索政黨結構對於立法過程的資訊蒐求以及資訊網絡發展的影響,尤其是優勢一黨結構與多黨結構的差異。
自從台灣進入民主改革以來,政黨政治的競爭於焉展開。歷經十餘年的發展,立法院中的政黨競爭已經從優勢一黨的生態轉變到多黨制的共生共存。而這兩種政黨結構對於立法院審議法案過程的資訊蒐求與資訊網絡的發展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即是構成本文的主題。因此,首先本研究以相關理論預設出優勢一黨制與多黨制下立法過程的資訊蒐求與資訊網絡發展應有的情形。接著提出本文的研究設計,運用資料探勘技術來挖掘個案的立法紀錄以及媒體報導在優勢一黨制與多黨制下的資訊蒐求與資訊網絡的發展。最後針對個案資料所呈現的結果進行分析與比較,並根據這些討論,提出本研究的建議、限制以及對理論的反思。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主題與範圍………………………………………………………..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7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10
第二章 文獻與理論探索………………………………………………13
第一節 政黨結構相關文獻之研究……………………………………………13
第二節 我國立法院相關文獻之研究…………………………………………22
第三節 議會內政黨結構對於立法運作之影響………………………………32
第三章 個案研究設計…………………………………………………41
第一節 個案介紹………………………………………………………………41
第二節 研究設計及限制………………………………………………………55
第四章 優勢一黨與多黨競爭的審議過程之比較……………………67
第一節 提案來源與背景………………………………………………………67
第二節 資訊蒐求與資訊網絡…………………………………………………74
第三節 審查過程與結果………………………………………………………87
第五章 結論……………………………………………………………93
參考書目………………………………………………………………98
一、中文部分…………………………………………………………………………98
二、外文部分………………………………………………………………………103
三、報紙與網路資料………………………………………………………………106
附錄……………………………………………………………………107
附錄一、附錄一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前六次修訂〈提案單位、修正數、新增數,以及三讀通過日期〉………………………………………………………………107
附錄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後兩次修訂〈提案單位、修正數、新增數,以及三讀通過日期〉…………………………………………………………………………109
附錄三、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條文〈現行〉……………………110
附錄四、資料探勘的步驟與執行過程……………………………………………134
附錄五、第六次修訂條文前後的變化……………………………………………143
附錄六、第七次修訂條文前後的變化……………………………………………145













表目次
表2-1:一黨制的次類型………………………………………………16
表3-1:第二、第三,以及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結果………………44
表3-2:第五屆的立法委員選舉結果…………………………………47
表3-3: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內容的架構表……………………………52
表4-1: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次修訂的各條文修正案之來源……69
表4-2: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七次修訂的各條文修正案之來源……71
表4-3:第六次與第七次修訂的行政院、立法委員、黨團提案次數..72
表4-4: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次及第七次修訂的立法院公報資料探勘一……………………………………………………………………75
表4-5: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次及第七次修訂的立法院公報資料探勘二……………………………………………………………………76
表4-6:第四、五屆立法院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參與者角色匯整表………………………………………………………………………77
表4-7: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七次修訂前後的參與者角色匯整表………………………………………………………………………79
表4-8:第四、五屆立法院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參與者角色匯整表〈政治議題〉………………………………………………………81
表4-9: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七次修訂前後的參與者角色匯整表〈政治議題〉……………………………………………………………82
表4-10:第四、五屆立法院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參與者角色匯整表〈社會議題〉………………………………………………………83
表4-11: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七次修訂前後的參與者角色匯整.〈社會議題〉……………………………………………………………85
表4-12:第六修的每立法委員參與議題數……………………………88
表4-13:第七修的每立法委員參與議題數……………………………89
表4-14: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六、七次修訂的議題類別以及類別總數………………………………………………………………………90









圖目次
圖1-1:研究流程圖……………………………………………………11
圖2-1:公共政策的鐵三角資訊網絡架構圖…………………………35
圖2-2:議題網絡的資訊架構圖………………………………………36
圖3-1:我國主要政黨的統獨意識形態分佈…………………………49
圖3-2:本研究的資訊網絡架構圖……………………………………5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份
吳煬和,台灣地區解嚴後政黨體系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2,頁22。
吳東野,政黨民主與政黨政治,收錄於楊泰順主編,政黨政治與台灣民主化,
1991年,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頁21。
吳重禮,,分立政府:肇因、影響、改革,中國行政評論,第十卷,第四期,2001
年,頁1-22。
吳宜蓁,國會中政黨的立法聯合─第三屆立法院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
碩士論文,2003年。
吳定,公共政策辭典,1997,台北市,五南,頁120。
盛杏湲,政黨動員與立法政治,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午餐會論文,1999年。
盛杏湲•陳義彥,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二零零一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
舉研究》,第十卷,第一期,2003年,5月,頁7-40。
盛杏湲,立法委員立法問政與選區服務行為的探討,《選與研究》,第六卷,第二
期,2000年,頁89-120。
盛杏湲,政黨或選區:立法委員的代表取向與行為,《選舉研究》,第七卷,第二
期,2000年,頁37-73。
盛杏湲,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在立法過程中的影響力:一致政府與分立政府的比
較,《台灣政治學刊》,第七卷,第二期,2003年,12月,頁51-105。
許清閔,變遷中的行政─立法關係,以立法院為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
文,2005年,頁70-78。
周良黛,立法委員言論免責權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四十週年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1994年,頁27-68。
廖達琪,立法院衝突現象論衡,1997年,高雄,復文出版社。
廖達琪、林福仁、梁家豪合著,政黨競爭與民主品質—立法院第四屆及第五屆審
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蒐求資訊網絡的比較探討,中國政治學會年會
暨學術研討會,2004年,9月。(NSC92-2414-H-110-005)
廖達琪,黨內民主化的一個障礙----從中國人的資訊採擷習慣談起,收錄於民主
基金會主編,《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年,台
北,民主基金會,頁101-127。
楊婉瑩,立法院決策過程的轉變─由一致政府到分立政府,「全球化與台灣政治」
學術研討會,台灣政治學會與中正大學政治系所主辦,2002年,12月,
頁2。
楊婉瑩,立法院委員會的決策角色:以第三屆為例,《問題與研究》,第四十一卷,
第四期,2002年7、8月,頁88-89。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2001,台北,商鼎文化,頁206。
葉重新,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頁178。
國立編譯館主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漢美圖書,1995,頁
2260-2261。
宋鎮照,社會學,1997年,台北,五南,頁104。

翁興利,立院新結構與議程設定,中國行政評論,第五卷第二期,1996年3月,
頁75。
葛永光,近代政黨政治的源起與發展,《歷史月刊》,第146期,2000,頁32。
葛永光,政黨政治與民主發展,1996年,台北,空大。
王麗敏,威權轉型中國民大會政治衝突管理模式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頁24-25。
王介巍,1949年以來我國政黨體系的變遷與展望,中國地方自治,第五十三卷,
第二期,2000年,頁19-29。
王業立,比較選舉制度,1998年,台北,五南,頁134-135。
王英馨,以政策網路途徑探討代理孕母政策,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004年,頁26。
王元廷,立法院常設委員會制度與運作之評析,立法院法制局專題研究報告,專
題152號,2000年,頁11-12。
黃德福、張佑宗,邁向三黨競爭體系?民主鞏固與台灣地區政黨政治的變遷,收
錄於陳文俊主編,台灣的民主化:回顧、檢討、展望,1996,高雄,國
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頁251-273。
黃德福,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1992,台北,時英出版。
黃秀端,委員會制度:國會運作的樞紐,收錄於收錄於瞿海源、林繼文、王業立、
黃秀端、顧忠華合著,解構國會─改造國會,台北,2003年,頁52-66。
黃秀端,政黨輪替前後的投票結盟,《選舉研究》,第十一卷,第一期,2004年,
頁1-32。
黃秀端,少數政府在國會的困境,《台灣政治學刊》,第七卷,第二期,頁3-49。
黃麗香,國會政黨的組織誘因與立法團結:以第二屆立法院為例的探討,東吳大
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炎東,新世紀台灣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發展趨勢,2004年,台北市,正中書
局,頁285-286。
蔡育倫,台灣民主化歷程中政治精英、選舉機制及媒體的角色探討:以第一屆立
法委員的退直立成為個案,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蘇永欽主編,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2001年,台北,新台灣人基
金會。
鄭敦仁,民主台灣之政黨:比較觀點,《台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一期,2004
年,3月
古登美、沈中元、周萬來等編著,立法理論與實務,1998年,台北,空大。
林瑞雯,立法院委員會與黨團協商制度之研究〈1999-2002〉,台灣大學國家發展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頁11。
林玉華,政策網絡:政策執行的新典範,《行政暨政策學報》,第一期,1999年
10月,頁140。
林瓊珠,台灣政黨體系重組過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頁1。
曾濟群,中外立法制度之比較,1988年,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頁17。
曾濟羣,中華民國憲政法制與黨政關係,民84,台北,初版,五南,頁53-54。
曾濟群,國會立法與程序,2001年,台北,台灣書店,頁67-68。
曾淑媛,中國國民黨中央黨政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3年。
蕭怡靖,我國立法院資深制度之探討─委員會遊走及召集委員資深度之變遷,《政
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五期,2005年,9月,頁105-134
陳英鈴,委員會的專業化與國會改革,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再
造新國會研討會,2000年,2月,頁3-13。
陳鴻基,中國國民黨的黨政運作,兩岸立法制度學術研討會,2000年,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與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采葳,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對國會議事運作影響之分析,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
研究所,2003年。
朱志宏,我國立法院效率機制之研究,1998年,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工
作會。
胡佛,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1998年,台北,三民書局,頁223-238。
郭昆明,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班碩士
論文,2002年。
謝瑞智,民主政治與選舉罷免法,1989年,台北,黎明文化,頁5。
李蒞蒂,立法院議事資訊公開之研究─以黨團協商機制法制化實施前後為例,世
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頁56。
李允傑、丘昌泰合著,政策執行與評估,1999年,台北,空中大學。
趙永清,立法院組織法之幾點修正建議,《理論與政策》,第十卷,第四期,1996
年,頁57。
劉玉玲,台灣政黨政治之發展─黨際及黨內民主之探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頁33。
洪莎嫚,國會功能運作之研究〈從法制規範與實務操作談起〉,國立政治大學中
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年,頁1。
郭正亮,1998年立委選舉分析,「邁向21世紀的立法院─新國會、新規範、新
挑戰」研討會,1999,台北,頁3。
包宗合,政黨結盟重組的原因及其影響,政黨重組─台灣民主政治的再出發,2001
年,台北,新台灣人基金會,頁4。
胡祖慶,影響台灣政黨結盟的因素分析:一項比較觀點,中國地方自治,第五十
六卷,第十二期,2003年,12月,頁28。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委員會,反擊共匪統戰參考資料彙編,1987年,
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陸工作委員會,頁123-124。
許宗力、魏逢亨、呂榮海,兩岸關係法的嘗試與突破,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1989年,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頁9-11。
田麗虹,國會助理工作手冊:國會生態地圖總導覽,2001年,台北,新自然主
義出版社,頁229~238。

莊澤生,利用資料探勘技術發掘議題網絡,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2002
年,頁8-9。
Robert A. Dahl著,張明貴譯,多元政治,1989年,台北,唐山出版社,頁3-14。
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1994
年,台北,五南,頁103。
Giovanni Sartori著,雷飛龍譯,政黨與政黨制度,2000年,台北,韋伯文化。

二、外文部份
Abram De Swaan, “Coalition Theories and Cabinet Formation”,(London: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1973).
Arthur F. Bently,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Mass: Belkmap Press,
1967).
Arend Lijphart, “Democracies: 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Alan Rosenthal et al, “Republic on Trial: The Case for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Washington, DC. : CQ Press, 2003).
A. McFarland, “Interest Groups of Theories of Power in America”,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7, No.1 (1987), pp.146.
Douglas W. Ra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lectoral Law”,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 93.
Douglas R. Amold, “The Logic of Congressional Ac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Da-chi Liao,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 Organizations:
An Authoritarian Paradigm”, (Ann Arbor, MI: UMI. Press, 1990).
David B. Turman, “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 2. nd. ed. (New York: Alfred.
Knopf. Wilson, Graham K, 1971)
E. E. Schattschneider,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 “ in Uillman M. Bishop and
Samuel Hendal, Basic Issue of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American
Century-Crafts, 1961), p. 261.
Giovanni Sartor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Hugh Heclo, “Issue Networks and the Executive Establishment”, in A. King (ed.),
The New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1978).
Harry Eckstein, “Party System”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1.14 (1968), p.
440.
Herbert P. Kitschelt,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
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6, No. 1(1986), pp.57-85.
James L. Sundquist, “Needed: A Political Theory for the New Era of Coalition
Govern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3, No. 4.
(Winter, 1988 - Winter, 1989), pp. 613-635.
John W. Kingdon, “Agendas, 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 (Boston: Little
Brown, 1984).
Keith T. Poole and R. Steven Daniels, “Ideology, Party, and Voting in the US
Congress, 1959-198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9, No. 2 (June
1985), pp. 373-399.
Keith Krehbiel, “Information and Legislative Organization”, (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1).
M.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rans. Barnes and Robert North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55), pp. 217-226.
Marilyn Jacobs and Robert F. Rich, “Information Selection in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s”,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87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87).
Neal Riemer & Douglas W. Simon, “The New World of Politics”, (CA: Collegiate
Press, 1994), pp. 250-252.
Robert A. Dahl, “On Democrac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37-38.
Ranney Austin and Willmoore Keendall, “Democracy and the American Party
System,” (New York: Hercourt, Brace Company, 1956), p. 58.
Robert A. Dahl,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1-3.
R. A. W. Rhodes,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 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1997), pp.
32-34.
Roger H. Davidson, “The U.S. Congress and the German Bundestag”,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0), pp. 278-279.
Seymour Martin Lipset, “Th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Revisited”,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9 (1994), pp. 1-22.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 Democracy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William H. Riker,“The Theory of Political Coalitions”,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2).
Wilson, Woodrow, “Congressional Governmen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885),
p. 102.
W. J. Frawley, “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 an overview”, Menlo
Park,(CA:AAAI Press/The MIT Press, 1991).





三、報紙與網路資料
社論,想救台灣先搶救台灣的議事效率吧,《中國時報》,2002年,11月28日,
版2
政治新聞,立院十六度封殺政院法案,政府運作癱瘓,《中國時報》,2001年,3
月10日,版4
焦點新聞,天下民調:政黨惡鬥是當前最大危機,《中國時報》,2002年,12月
28日,版2。
社論,論制定台灣與大陸人民關係法,《民眾日報》,1989年,1月,17日,版
二。
社論,法務部應儘速完成處理兩岸人民關係法草案,《中國時報》,1988年,12
月,24日,版三。
黃紀,政治學學門成就評估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www.nsc.gov.tw。
明居正,今年立委選舉過後我國政黨體系變遷的初探,2001年,10月6日,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
葛永光,政黨體系與責任政治─建立一個負責任的政黨體系,國改研究報告,2001
年,10月6日,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
吳文程,政黨競爭的互動與共識,國改研究報告,2001年,10月22日,
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
高孔廉,修訂兩岸關係之芻議,國家政策論壇,第一卷,第三期,2001年,5
月,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www.npf.org.tw。
中選會網站www.cec.gov.tw。
內政部統計資料,http://www.moi.gov.tw/stat/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ly.gov.tw。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27.0.19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27.0.19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