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8109-14254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8109-142541
論文名稱
Title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索報社攝影記者心智模式
Using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To Explore News Photographers’ Mental Mode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1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28
關鍵字
Keywords
攝影記者、新聞攝影、新聞專業、方法─目的鏈、隱喻抽取技術
news profession, news photographer, press photographer, methods-means-end chain,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7 次,被下載 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 times.
中文摘要
數位時代的新聞內涵、產製與傳播管道已有別於傳統時代,記者所面臨的挑戰也不同於以往,而台灣媒體研究則多半以量化方式進行閱聽人與媒體分析,忽略了同時身為閱聽人、傳播者、守門人、建構符號真實的記者進行深入的質性分析,其中對於從事影像工作的攝影記者的研究不僅為數不多,且多以文字的思考進行量化或質性研究。

本研究以報社攝影記者為研究對象,嘗試以視覺文化研究為基底,運用在國外行之有年的隱喻抽取技術(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以圖像做為傳播媒介,誘發出受訪者心中深層的想法與感覺,分析攝影記者的心智地圖並建立共識地圖,進行攝影記者心智地圖質性研究的初探,建立在數位時代的攝影記者角色典範,最後指出當前媒體環境與攝影記者的處境,從而尋求媒體改革可能的方向。

研究發現,透過觀察攝影記者的心智共識地圖,得知攝影記者的價值觀為「存在價值」、「新聞道德」、「尊重」、「成就感」、「娛樂」、「藝術」等六項,其中攝影記者最重視的是「存在價值」,但是由於「存在價值」最倚重的「專業性」,已經因為數位科技的速度與機械功能的演進,造成攝影技術門檻降低,加上讀圖時代影像泛濫,報社要求大量照片,但是對於影像內容的要求卻只講求證據性,忽略影像視覺性,導致攝影記者充滿被取代性的不安全感,而數位化時代要求的速度和競爭激烈,也大大增加了攝影記者的壓力。

另外由於電子報要求動態錄像,報社要求攝影記者一個人同時做靜態攝影與動態錄像兩份工作,形成一場科技帶來的勞動災難,在這種情況下,攝影記者必須在攝影技術之外,創造自己的存在價值,才能強化個人的不可被取代性,在工作領域上保持競爭力,以免被職場迅速淘汰,報社也應該提升對影像內容的要求,而非一昧要求攝影記者拍攝大量沒有視覺效果的配圖;對於電子報要求的靜照與錄像,報社也應另外成立新的部門,過濾適合影音播放的新聞,另派專門的DV攝影記者以專業的HDV前往採訪拍攝,才能真正提升專業性,達到媒體多元化經營的目標。
Abstract
The news cultures, productions and dissemination channels in the digital age are alread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imes. The challenges which the reporters face also differ from the pasts. Taiwan media studies analyze the audience and media through the ways of qualification but neglects that they are also the audience, disseminators, gatekeepers and real constructional signs as the reporters in the meantime to go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re are few studies about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and mostly the analyses of qual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are based on the characters thinking.

The study target is focused on newspaper photographers which basis is visual culture studies and uses it to the well-established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ZMET) from overseas. It uses the images as the media and brings out the deep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interviewees to analyze the mental map of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and create a common map. Then, it carries out the pre-tests of the qualitative studies of the mental maps of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and builds up the role models from them in the digital age. Finally, it indicates the current media surroundings and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to seek the possibilities of media reformation.

From the studies, we can know that there are six values of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through observing their mental and common maps: “the values of existence,” “news ethicalities,” “respects,” “the sense of achievements,” “entertainment,” and “arts.” Among which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cares about most is “the values of existence.” However, the value of existence relies on the professional dimensions which lower the standard techniques of photo shooting due to the speed of the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evolutions of the mechanical functions. Moreover, the images are rampant in the age of map reading and the publishers demand a big number of images, and therefore, the requests of the image contents only focus on the evidences but overlook the visual images. It not only leads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to have the insecurity of being replaced but also increases the stresses to them in the digital age of speed demanding and keen competitivenes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necessary to record dynamic images to put in e-papers, so the publishers ask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to do static photography and record dynamic images simultaneously which result in a working disaster from technology.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have to create their own values of existence beyond their photography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ir irreplaceability. They have to maintain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king field to keep themselves from being eliminated. Also, the publishers shall promote the demands of the image contents instead of asking the press photographers to film many photos without visual effects. The publishers should establish new departments for the demands of static photos and recordings from e-papers to filter the adequate videos for broadcasting. Besides, send the professional DV photographers to interview and film by professional HDV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dimension to reach the targets of operating diversified media.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流程…………………………………………………………6
第二章 文獻探討………………………………………………………………8
第一節 新聞攝影…………………………………………………………8
一、新聞攝影的發展與功能…………………………………………8
二、新聞攝影專業……………………………………………………12
三、新聞攝影的美學與表現形式……………………………………22
小結……………………………………………………………………28
第二節 方法─目的鏈……………………………………………………29
一、方法─目的鏈理論………………………………………………29
二、工具價值與終極價值……………………………………………31
三、攀梯技術與屬性-結果-價值、層級價值地圖………… ………34
小結……………………………………………………………………35
第三節 ZMET 隱喻抽取技術……………………………………………35
一、 ZMET之意義與內涵……………………………………………35
二、 ZMET之假設前提………………………………………………39
三、 ZMET之應用與限制……………………………………………41
小結……………………………………………………………………4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43
第二節 研究設計…………………………………………………………44
第三節 ZMET之實施步驟 ……………………………………………4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整理分析……………………………………………52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57
第一節 主要構念、總結影像、心智地圖………………………………57
一、 受訪者A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57
二、 受訪者B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71
三、 受訪者C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86
四、 受訪者D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103
五、 受訪者E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114
六、 受訪者F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129
七、 受訪者G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140
八、 受訪者H之圖像說明、心智地圖、總結影像及主要構念……149
第二節 ZMET訪談結果分析……………………………………………158
一、 受訪者影像彙整分析……………………………………………159
二、 受訪者的共識構念………………………………………………170
三、 受訪者共識心智地圖……………………………………………176
四、 受訪者的感官影像………………………………………………1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8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建議…………………………………………………187
第二節 對報社改進作為之建議…………………………………………191
第三節 研究貢獻 ……………………………………………………195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96


圖次

圖1-1 蘋果日報攝影記者葉志明使用HDV攝影………………………………3
圖1-2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7
圖2-1 新聞專業性概念架構……………………………………………………13
圖2-2 力場結構…………………………………………………………………23
圖2-3 非語文式符號。中鋼工會抗爭…………………………………………24
圖2-4 符號的隱喻與轉喻。馬英九競選總統行程之一………………………25
圖2-5 符號的隱喻與轉喻。馬英九競選總統行程之二………………………25
圖2-6 方法-目的鏈基本連結路徑…………………………………………… 29
圖2-7 方法-目的鏈連結路徑……………………………………………………30
圖2-8 方法─目的鏈層級模型…………………………………………………31
圖3-1 本研究之研究架構………………………………………………………43
圖3-2 ZMET實施步驟 …………………………………………………………48
圖4-1 受訪者共識心智地圖……………………………………………………177
圖4-2 受訪者HVM層級價值地圖……………………………………………180
圖4-3 CII值計算示意圖………………………………………………………181
圖4-4 共識地圖與CII值………………………………………………………182

表次

表2-1 黃芝瑩與許靜怡新聞專業性對照表……………………………………14
表2-2 新聞價值歸納表…………………………………………………………18
表2-3 運鏡類別─符號…………………………………………………………26
表2-4 運鏡手法─符號…………………………………………………………26
表2-5 Rokeach的「終極價值」與「工具價值」一覽表………………………33
表3-1 個人涉入量表……………………………………………………………44
表3-2 樣本構念數統計表………………………………………………………45
表3-3 受訪者基本資料…………………………………………………………46
表4-1 受訪者A構念……………………………………………………………71
表4-2 受訪者B構念……………………………………………………………85
表4-3 受訪者C構念……………………………………………………………102
表4-4 受訪者D構念……………………………………………………………113
表4-5 受訪者E構念……………………………………………………………128
表4-6 受訪者F構念……………………………………………………………140
表4-7 受訪者G構念……………………………………………………………148
表4-8 受訪者H構念…………………………………………………………158
表4-9 受訪者最具代表性圖片總彙…………………………………………159
表4-10 受訪者總結影像及小短文彙整………………………………………163
表4-11 所有受訪者之相反影像………………………………………………167
表4-12 受訪者之全部構念……………………………………………………170
表4-13 受訪者共識構念………………………………………………………174
表4-14 共識構念之ACV層級………………………………………………178
表4-15 所有受訪者感官影像統整……………………………………………18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份:

1. Arthur Asa Berger, 黃新生譯,1992,《媒介分析方法》,遠流,台北。
2. Arthur Rothstein, 李文吉譯,1993,《紀實攝影》,遠流,台北。
3. Baskette, F. K., Sissors, J. Z., & Brooks,B. S., 薛心鎔譯,1987,《現代新聞編輯學》,中央日報,台北。
4. Carl Hausman, 胡幼偉譯,1995,《良心危機:新聞倫理學的多元觀點》,五南,台北。
5. Daniel Bell, 高鈷等譯,1995,《後工業社會的來臨》,桂冠,台北。
6. David Harvey, 閻嘉譯,2003,《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商務印書館,上海。
7. David Jary & Julia Jary, 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社會學辭典》,貓頭鷹出版社,台北。
8. Gerald D. Hurley & Angus McDougall, 閻凱毅譯,1981,《視覺的震撼》,時報出版社,台北。
9. Gerald Zaltman, 余芳宜譯,2004,《為什麼顧客不掏錢》,早安財經,台北。
10. Gillian Rose, 王國強譯,2006,《視覺研究導論》,群學,台北。
11. Henry Assael, 黃明蕙譯,2006,《消費者行為:策略性觀點》,雙葉書廊,台北。
12. John Berger,吳莉君譯,2005,《觀看 的 方式》,麥田,台北。
13. John Fiske,陳明珠譯,1990,物質主義的影像研究,《當代雜誌》第51期,頁70-83。
14. John Fiske, 張錦華等、劉容玫、孫嘉蕊、黎雅麗,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遠流,台北。
15. John L. Hulteng, 羅文輝譯,1992,《信差的動機》,遠流,台北。
16. John Tomlinson,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5,《最新文化全球化》,韋伯,台北。
17. John Szarkoski,周本驥譯,1990,論攝影的新聞性與藝術性,《自立晚報》,1990,12,01,自立副刊,台北。
18. Kenneth Kobre, 李緯華譯,1984,《新聞攝影》,眾文圖書,台北。
19. Kenneth Kobre, 黃利、陳德中、劉海、丁傳、王中薩譯,2007,《美國新聞攝影教程》,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陝西。
20. Kurt Koffko, 黎煒譯,2000,《格式塔心理學原理》,昭明,台北。
21. Mark Parry, 林宜萱譯,2003,《策略行銷管理》,麥格羅.希爾,台北。
22. Martin Lister, 鄭玉菁譯,2005,電子影像時代的攝影,《攝影學批判導讀》,韋伯文化,台北。
23. New York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 王成云、兰素紅、孫曉紅、李之聰、李孝賢、吳奇志、張化、林鑌、越洪濤、姜雯、俞士忠、郭昌暉等譯,《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中國攝影出版社,北京。
24. Nicholas Mirzoeff, 倪傳譯,2006,《視覺文化導論》,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
25. Paul Martin Lester, 田耐青、王健華、計惠卿、李鴻亮、鄧淑丰、王燕超、楊美雪、林佳蓉、李文瑞、蔡錫濤、張文山、梁朝雲、趙寧、羅綸新等譯,2005,《視覺傳播》,雙葉書廊,台北。
26. Roland Barthes,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台灣攝影工作室,台北。
27. Roland Barthes, 劉森堯譯,2004,《羅蘭.巴特訪談錄》,桂冠,台北。
28. Roland Barthes, 顧錚譯,2007,攝影的信息,《西方攝影文論選》,浙江攝影出版社,杭州。
29. Rudolf Arnheim, 李長俊譯,1985,《藝術與視覺心理學》二版四刷,雄獅圖書公司,台北。
30. Steven Connor, 唐維敏譯,2002,《後現代文化導論》,五南,台北。
31. Susan Sontag,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唐山出版社,台北。
32. Susan Sontag, 陳耀成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麥田出版,台北。
33. Vilem Flusser, 李文吉譯,1995,《攝影的哲學思考》,遠流,台北。
34. Wendell Bell, 陳國華、廖德智譯,2008,《未來學研究─價值、客觀與良善社會》,學富文化,台北。
35. 王妍蓁,2007,《工作壓力源與壓力後果之關係:以華人工作價值觀為調節變項》,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 王珮珍,2007,《工作意義與工作投入關聯之研究─以藥廠業務人員與醫院護理人員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37. 王淑美,2006,《學校與社福機構志工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8. 王毓莉,2001,「電腦輔助新聞報導」在台灣報社的應用──以中國時報、工商時報記者為研究對象,《新聞學研究》68期,頁91-115,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北。
39. 王叢桂,1995,《社會轉型中之工作價值觀變遷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40. 王叢桂、鄭洵華,1992,工作價值與工作意義的變遷,《測驗與輔導雙月刊》第119期,頁24-34。
41. 朱慶龍,2003,《五大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和工作滿意三者相互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42. 何國華,2007,《公民記者對傳統媒體之挑戰》,中華傳播學會,台北。
43. 李孝佺,2002,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與資訊方式,文化研究書評第二十期,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台北。
44. 李金銓,1987,《大眾傳播理論》,三民書局,台北。
45. 李秀珠、彭玉賢、蔡佳如,2002,新傳播科技對台灣新聞媒體之影響:從新聞內容之區位談起,《新聞學研究》72期,頁27-54,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北。
46. 李鴻祥,2005,《視覺文化研究──當代視覺文化與中國傳統審美文化》,東方出版中心,上海。
47. 阮義忠,2000,《當代攝影大師》二版,攝影家出版社,台北。
48. 阮義忠,2000,《攝影美學七問》二版,攝影家出版社,台北。
49.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編,1996,《工作價值量表編制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50. 林少岩,1997,解嚴十年,《目擊者》第1期,台灣記者新聞協會,台北。
51. 林志煒,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之隱喻性多空間模式探討與應用─以時報廣告金像獎(1997∼2003)得獎作品與時報廣告金犢獎(2005)創作作品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52.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五南,台北,台北。
53. 林敬恆,2005,《新資訊傳播科技脈絡下的文字記者工作技能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54. 林瑜霜,2003,《二00二年台北市長候選人新聞媒體守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55. 季惠民,2005,《台灣解嚴(一九八七)前後紀實攝影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56.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圖書,台北。
57. 高宣揚,2006,《後現代論》,五南,台北。
58. 秦愷,2007,《攝影創作手冊》二版六刷,雄獅美術,台北。
59. 翁秀琪,2006,《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二版十刷,三民書局,台北。
60. 郭力昕,1993,我們需要攝影理論,《攝影的哲學思考》中文版序,遠流,台北。
61. 郭力昕,1998,搖旗者與掘墓人──新聞攝影怎麼說故事,《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元尊文化,台北。
62. 徐達光,2003,《消費者心理學:消費者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東華,台北。
63. 陳永富,2004,《聯合報系地方記者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4. 陳弘岱,2005,《《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65. 陳百齡、陳世敏,2001,媒體網站的理想與現實:1995-1998,《廣播與電視》16期,頁53-85。
66. 陳楚孟,2002,《從報紙煽色腥新聞內容探討報業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67. 章光和,2005,《攝影不是藝術》,田園城市,台北。
68. 許人杰,2008,《ZMET,是什麼?應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授課講義,未出版。
69. 許靜怡,2002,《深度報導:攝影記者在台灣─專業路漫漫》,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70. 博報堂生活總合研究所,鍾霓譯,2007,《五感的時代─視、聽、嗅、味、觸覺的消費社會學》,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台北。
71. 張復欽,2002,《電視攝影記者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2. 張榕容,2004。《數位化技術對電視新聞從業人員工作內涵改變之探討:以東森新聞台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3. 黃文珊,2005,《應用隱喻抽取技術挖掘品牌行銷創意:以客家電視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4. 黃光國,1991,自我實現與華人社會中的價值變遷,《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學觀點》,楊國樞編,桂冠,台北。
75. 黃芝瑩,2001,《線上新聞人員專業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76. 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77. 新評會,1993,電視新聞處理暴力、血腥畫面應含蓄表現、謹慎處理,《新聞評議》,224: 6。
78. 榮泰生,1999,《消費者行為》,五南,台北。
79. 蔣載榮,2002,《觀.念.攝影─影像的視覺心理剖析》,雪嶺文化,台北。
80. 臧國仁,2000,關於傳播學如何教的一些想法─以「基礎新聞採寫」課為例,《新聞學研究》65期,頁19-56,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北。
81. 劉云萊,1993,《新聞攝影概論》,新華,北京。
82. 劉艾蕾,2007,《蘋果日報》讀者閱報動機與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83. 劉昌德,2008,大媒體,小記者:報禁解除後的新聞媒體勞動條件與工作者組織,《新聞學研究》95期,頁239-268,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北。
84. 劉承昕,2006,《醫管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個人背景與工作價值觀、就業選擇意向之關聯性研究》,台北醫學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5. 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家出版社,台北。
86. 劉學聖,2007,《平面媒體圖像化後對攝影記者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7. 錢玉芬,1998,《新聞專業性概念結構與觀察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論文。
88. 鍾宜杰,2006,《舞影者:台灣戰後攝影記者習癖與品味的形構》,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
89. 鍾季樺,2005,《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歌迷心智模式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0.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探討記者工作的知識基礎:建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台北。
91. 謝佩如,2004,《線上遊戲玩家心智模式及其行銷應用之研究》,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謝維哲,1996,《台北地區的報社攝影記者之研究─攝影記者工作滿足研究》,銘傳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93.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威仕曼文化,台北。
94. 顏加松,2005,《數位時代新聞人員工作滿足感:科技使用、組織溝通與工作壓力之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95. 羅文輝,1995,《新聞從業人員專業價值觀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報告。
96. 羅文輝、劉蕙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9期,頁81-125,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北。
97. 羅玉潔,2004,《人脈與新聞:一個社會資本觀點的研究──以傑出財經記者與消息來源之關係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98. 蘇俞安,2004,《當代藝術中的攝影影像》,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99. 顧錚,2003,《城市表情:20世紀都市影像》,江蘇人民出版社,南京。

英文部份

1. Barnhurst, K. G.,1994, Seeing the Newspaper., New York: St. Martin’s.
2. Coulter, R., and Zaltman, G., 1994, Using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to understand brand imag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 501-507.
3. Christensen, Glenn L. & Olson Jerry C., 2002, Mappings’ Mental Models with ZMET., Psychology & Marketing, 19(6), 477-502.
4. Coulter, R.A., Zaltman, G., & Coulter, K.S., 2001, Interpreting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advertising:An application of the Zaltman metaphor elicitation techniqu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0, 1-21.
5. Gutman, J.,1982, A means-end chain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categoriz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Marketting, 46, pp. 60-72
6. Gwendolyn, C. C., 2000, The ZMET Alternative., Marketing Research, 12, 6-12.
7. Kerns, 1988, Photojournalism: Photography With A Pourse.,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8. Larry Nighswander, 2001, Visual checklist., Guide to Photojournalism, New York, AP(Associated Press).
9. Miller, S. ,1975, Women’s and men’s role news photo, Journalism Quarterly, 52, PP.70-75.
10. Milton Rokeach,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 New York: Free Press.
11. Olson, J. C., & Reynolds, T. J., 1983, Understanding consumer’s structures: Implications for advertising strategy.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Psychology, 1, 77-90.
12. Stanton, W. J., & Etzel, M. J., 1991, Fundamentals Marketing, 9 th ed., 168.
13. Swanson, C. E. ,1955, What they read in 130 daily newspap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32, PP.411-421.
14. Utt, S. H., & Pasternack, S.,1989, How they look: An update study of American newspaper front pages, Journalism Quarterly, 66(autumn): PP. 621-627.
15. Valette-Florence, P., & Rapacchi, B. , 1991, Improvements in means-end chain analysis: Using graph theory an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1, February/March, 30-45.
16. Wanta, W., & Gao, D., 1994, Young readers and the newspaper: Information recall and perceived enjoyment, readability and attractiveness. Journalism Quarterly, 71(winter): PP. 926-935.
17. Zaltman, G., 1997, Rethinking market research: Putting people back i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4, 424-437.
18. Zaltman, G., 2003, How CustomerThink: Essential Insights into the Mind of the Market.,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 Zaltman, G. and Coulter, R., 1995, Seeing the voice of customer: metaphor-based advertis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5, 35-51.
20. Zaltman, G. & Schock, L. J., 1998, Seeing Through the Customer’s Eyes with Computer Imaginng., In the Network Era, Sense & Respond, Capturing Value.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網路部份

1. Cade White,2006,Newspaper Video Jourmalism,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digicade.blogspot.com/2006/07/newspaper-video-journalism-part-i.html
2. Marcia Prouse, 林少岩譯,2000,攝影記者是一篇報導中重要的一環,《報紙編輯手冊》,The American Editor ,Apr .2000 P.10,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rticle.html
3. 中國攝影在線,2007,虛假新聞:零容忍,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arts.cphoto.net/Html/syll/gysy/11231819.html
4. 林少岩,1999,你吸毒嗎?,《攝論》,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Tokyo/Bay/5254/article/article.html
5. 陳宗怡,2007,從實踐到反思─重探攝影大師Robert Frank的美國之旅,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築夢計畫」計畫書,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ihakka.net/banner/dream/plane96-/%B3%AF%A9v%A9%C9.pdf
6. 許林,2005,解讀《華盛頓郵報》圖片處理15條“軍規”,傳媒在線,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5-11/23/content_3823378.htm
7. 張天雄,2005,面對數位科技壹傳媒─談台灣傳統報業新聞影像未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8期,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8/48-15.htm
8. 蔡瓊花,2008,傳播科技在現今社會倫理表現上的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第72期,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2/72-04.htm
9. 鍾宜杰,2009,一場科技帶來的勞動災難,舞影者,瀏覽日期:2009年6月11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post043668/1551399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5.63.136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5.63.136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