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29105-16262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29105-162626
論文名稱
Title
社區通學道之使用效益評估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of Commuting Network in the Community school childre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7-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8-29
關鍵字
Keywords
使用效益評估、社區通學道、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社區風貌營造
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 Commuting Network in the Community, Commun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4 次,被下載 231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319 times.
中文摘要
國民中小學是國家最大宗的公共設施用地,其數量多且分布均勻,在目前都會地區人口密集、寸土寸金,公共設施普遍缺乏的情況下,學校校園具備了綠地與開放空間的場所,已儼然成為鄰近居民就近休閒與接近自然的唯一機會,適當調整校園規劃或校舍建築設計,即是善用都市中有限的公共設施資源之方式及對社區盡其改善社區環境需求的義務與責任。
「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營造計畫」,期以建設高品質、人性化之生活空間,發揮各地方之自然、歷史、人文景觀特質,逐步根本改造城鄉景觀風貌,進而帶動台灣社會發展體質的改善與潛能的激發;而「社區學童通學步道」列為「新故鄉社區營造-社區風貌營造計畫」之優先補助項目,高雄市第一期已有五條完工啟用之社區通學道,本研究係就已完工使用之苓洲國小社區通學道作使用效益評估,以獲得實證之資料,而對此一計畫作有效之回饋與改進。
研究者依據文獻選擇社區通學道之「功能面」、「心理面」與「政策面」效益作為使用效益評估的三個面項,對學生、居民與教師作深入訪談,而獲得有關上下學安全性、接送學便利、通學道設施、休憩功能、景觀優美、滿意程度、整體環境意象、對學校認同感、開發民眾解決問題之創造潛力、參與公共事務之經驗與能力、營造符合人性需求之多元化空間、對國小設施公共化之效果等各細項之回饋資料。
研究結果顯示:(1)經由社區通學道之規劃與使用,足以促使學校與社區之互動,是融合學校與社區之有效方式,使社區居民對學校產生認同與參與。(2)社區通學道之個案,促使民眾覺察問題、評估現實、激發想像力、創造社區特色,彰顯社區參予之意義。(3)通學道提供綠地、行走無障礙、讓居民樂於運動、散步、達到休憩功能,因集合大家的意見再施工等,皆是符合人性需求之面項;國小設施公共化之效益,亦為眾受訪者所公認,認為提供了一個學校和社區互動的平台、學校的設施有居民的創意、結合公共藝術提升民眾之休閒生活品質等等,但居民之使用亦加重學校維護管理之負擔。另並提出國民小學設施公共化與都市空間規劃之相關改進建議。
Abstract
The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primary schools which are numerous and located in the equal distribution are the largest public facility lands in Taiwa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at the urban area not only has high density of population and spends expensive cost but also has not enough public facilities, the campus which has the green land as well as open space is becoming the only chance of the neighborhood accessing to nature. Proper adjustment of campus planning or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school buildings is to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limited resource of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city and to bear the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mproving the community environmental needs.
Regarding “Challenge 2008: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The Commun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Hometown-Commun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Program,” we expect to build up a living space of high quality and humanization to make the bes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cal nature, history and cultural landscape. We aim to reconstruct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to push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and to stimulate the potential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step by step; and “the commuting networks of community school children” is the most urgent item to subsidize. In Kaohsiung City, there are already 5 commuting networks of community school children completed at the first phase. This research proceed beneficial evaluation on the commuting networks of Ling-Jou Primary School after it is put in usage to collect the empirical data. Hence, a significant feedback and improvement in this program can be achieved.
The researcher selects three dimensions including the dimension of ‘functions’, ‘psychologies’, and ‘policies’ of the commuting networks in the community as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er also interviews students, inhabitants and teachers to collect the data of their feedback of every specific item including the safety of school trip, the convenience of pick-up students, the facilities of the commuting networks, recreational function,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the levels of satisfaction, the whole environmental image, identification with schools,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the public to resolve problems, the experience and ability of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affaires, the buildup of the multiple space aiming to satisfy the human needs, and the effect of publicizing the facilities of the primary schools.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 that: (1) The planning and use of the commuting networks in the community which leads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i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combine school and community so as to help community inhabitants to build up identification and participation with schools. (2) The case of the commuting networks in the community helps the public to perceive the questions, to estimate the reality, to stir up the imagination, to create community features, and to reveal the meaning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3) The commuting networks provide the green land, barrier-free pathway so that the inhabitants enjoy doing exercise and taking a walk to achieve the recreational function. The dimensions such as the construction will begin up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ublic ideas can meet the demand of human nature; according to all the interviewe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effect of publicizing the facilities of primary schools provides with a platform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merging the ideas of the inhabitants into the facilities of schools, combine public art to uplift the quality of recreational life of the public, etc. However, the utilization of the inhabitants also increases the burden on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In the other hand,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ublicizing the facilities of the primary schools as well as urban space planning are provid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學校公共空間公共化 7
第二節 線形開放空間之意義、功能、目標 10
第三節 使用效益評估理論 15
第四節 社區參與 19
第五節 相關案例研究 2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節 研究方法 2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4
第四節 訪談問題 36
第五節 個案介紹 38
第六節 通學道學童問卷調查分析 43
第七節 通學道家長問卷調查分析 57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第-節 通學道功能面訪談結果/現象歸納 63
第二節 通學道心理面訪談結果/現象歸納 78
第三節 通學道政策面訪談結果/現象歸納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節 結論 101
第二節 建議與應用 104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06
參考文獻 107
附錄
附錄一 深度訪談紀錄 111
附錄二 高雄市社區通學道競賽活動簡章 145
附錄三 苓洲國小通學道設計概念說明會會議紀錄 151
表目錄
表2-1 有關社區通學道研究概要表 23
表3-1 使用者背景屬性變項表 30
表3-2 社區通學道功能面變項表 30
表3-3 社區通學道心理面變項表 319
表3-4 社區通學道政策面變項表 31
表3-5 受訪人員資料表 35
表3-6苓洲國小SWOT分析表 38
表3-7 學童在上學途中最不喜歡的事物 45
表3-8 學童上下學途中最喜歡的事物 46
表3-9 上學途中好玩有趣的事物 48
表3-10上下學比較安全的作法 51
表3-11學童對通學道規劃設計之意見 53
表3-12 希望興中路圍牆的改變 55
表3-13 家長對通學道的主題佈置意見 58
表3-14家長對人行道的規劃意見一覽表 59
表3-15家長對交通安全的維護意見比例一覽表 60
表3-16家長對植栽的設計意見比例 61
表3-17家長對圍牆的構想比例 62
表4-1 通學道上、下學安全性的功能性評價一覽表 65
表4-2 通學道接送學便利性的功能性評價一覽表 68
表4-3 對各項通學道設施的功能性評價 74
表4-4 對通學道休憩功能的評價 77
表4-5 對通學道景觀優美給予評價 81
表4-6 對社區通學道之整體滿意度評價 83
表4-7 社區通學道完工使用後,對學校整體環境的意象評價 85
表4-8 社區通學道完工使用後,對學校的認同感評價 88
表4-9 通學道對開發民眾解決問題之創造潛力的評價 92
表4-10通學道對參與公共事務之經驗與能力有所助益之評價 94
表4-11 社區通學道對營造社區符合人性需求的多元化空間評價 96
表4-12 對國小設施公共化的效果評價 99
圖目錄
圖1-1 苓洲國小位置圖 4
圖1-2 研究流程圖 6
圖2-1 學校/社區依賴關係圖 8
圖2-2 都會區開放空間層級體系結構圖 14
圖2-3 直線型設計程序 15
圖2-4 環型設計程序 15
圖3-1評估項目研擬流程圖 29
圖3-2評估流程圖 32
圖3-3研究架構圖 33
圖3-4社區通學道街道設施配置圖 42
圖3-5苓洲國小學童上下學方式比例 43
圖3-6苓洲國小學童進出校門比例 43
圖3-7 上學途中最不喜歡事物前五名 44
圖3-8學童上下學途中最喜歡的事物前五名 46
圖3-9 上學途中好玩有趣的事物前五名 48
圖3-10上下學比較安全的作法前五名 51
圖3-11學童對通學道規劃設計之意見前五名 53
圖3-12 希望興中路圍牆的改變前五名 55
圖3-13 家長對通學道的主題佈置意見前五名 57
圖3-14家長對人行道的規劃意見前五名 59
圖3-15家長對交通安全的維護意見前五名 60
圖3-16家長對植栽的設計意見前五名 61
圖3-17家長對圍牆的構想前五名 6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王淑宜譯,(1999)。都市設計-街道與廣場。台北: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
加藤幸次(1996。)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開放教育之路,蘇南芬、林信甫譯,台北市:建築情報季刊出版。
李琬琬譯,(1984),建築物用後評估簡介,建築師,11月,32-38。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楊智文化。
邱茂林、黃建興編,(2004),小學,設計,教育,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瑞坤,(2002),都市環境與空間再造,春暉出版社。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為例,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欽榮,(1995),都市設計在台灣,創新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晏州、陳惠美,(1999),高雄都會公園使用後之評估,國家公園學報,6月,48-64。
林崇傑、陳宇進、陳惠婷、盧維屏,(2000),市民的城市,創新出版社有限公司。
柯鄉黨,(2002),推動城鄉景觀風貌改造之回顧與展望,造園44.45。
夏鑄九,(1999),市民參與和地方自主性:台灣的社區營造,城市與設計,9月,175-185。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胡太山、李少甫譯(1990)。基地規劃與社區設計。建都。
陳惠美,(1995),鄰里公園使用後評估模式之建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聽螢,(2003),都市中行人徒步區設置使用與環境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繼光街與電子街行人徒步區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國峰建築師事務所(2003)。苓洲國小通學道規劃設計書。未出版。
陳文慧,(2002)。鄰里通學道路設施與學童步行活動環境之調查研究—以台北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論,未出版,台北。
陳秋伶譯,(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研究。台北:田園城市。
陳格理,(1993)。大學圖書館建築用後評估研究—以中原大學圖書館為例。捷太出版社。
陳格理,(1991)。現階段建築環境用後評估研究工作的檢討,建成環境用後評估研究之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陳亮全,(1993)。不再是專業唱獨角戲的時代-社區意識與民眾參與的空間觀,建築師,12月,109-113。
凌游世傑(2000)。都市社區通學路規劃與設計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世孟,(1991),國民學校建築轉型之建築計畫研究課題,建成環境用後評估研究之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黃世孟、李永展、龐景行,(1996),國民學校與鄰近社區資源共享模式之研究,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定國,(1993),從都會區居民休閒生活傾向研究社區開放空間設計指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黃湘苓、黃定國(2002),「線行公園使用後之評估---以捷運淡水線明德站至其哩站為例」,第六屆國土規劃論壇學術研討會,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
曾旭正,(1998),台灣街道空間的營造:一個存有論觀點的分析,城市與設計學報,第四期。
詹秀員,(2002),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台北市:紅葉文化。
鄭欽太,(2004),使用者觀點之都市河岸空間營造-以高雄市愛河河岸空間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元良,(1985)。「通學道路」之研究—以臺北市懷生國中學區為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淑美,(1980),學童上下學過街最佳安全路線之研究,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春榮,(2001),國民小學的社區責任與可行作為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可強,(1996),新台灣社區建築意識,建築師1996/10。
劉朝芳(1998)。學校圍牆建築之形式與功能研究。教育研究雙月刊,64期。
謝長廷。從城市美學到友善城市。公教資訊,第八期三卷。
魏聖賢、洪賽珍(1997)。都市街郭內開放空間之用後評估。1997國土規劃實務論壇暨二十一世紀大台南都會發展新風貌專題作談論文集。
關華山譯(1996)。研究與設計-環境行為研究的工具。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二、英文部分
Alexander,C.,(1994).(建築模式語言)A Pattern Language1978;王聽度、周序鴻譯,台北:六和出版社
Appleyard,D.,(1981).Livable Street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Jacobs,J.,(1962).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London:Pelican.
Lynch,K.(1960).The Image of the City,MIT Press,Cambridge Mass.
Moughtin,C.(1992).Urban design:street and square,Oxford;Boston:Butterworth Architecture
Preiser,W.F.E.,H.Z.Rabinowitz and E.T.White,(1988)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Rutledge,A J.,(1981).A Visual Approach to Park Design,Garland STPM
Wates,N. &Charles Knevitt,C.,(1987).謝慶達、林賢欽合譯,Community Architecture-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社區建築,台北創興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初版五刷。
Zimring,C.M&J.E.Reizenstein,(1980).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An Overview,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