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30111-12340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30111-123405
論文名稱
Title
從個案研究論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經濟犯罪
Case studies on the Cross-straits Cooperation to Reduce Economy Crim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0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07-2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8-30
關鍵字
Keywords
詐欺犯罪、經濟犯罪、跨境犯罪、全球化
deception crime, economic crime, cross- strait crime, globaliz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2 次,被下載 228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282 times.
中文摘要
臺灣與大陸地區彼此頻繁的往來互動,礙於政治上長期分治又無司法互助,遂引發許多類型的跨境犯罪問題。海峽兩岸為共同防止跨境犯罪及有效進行刑事追訴程序,2009年4月26日第三次江陳會談於大陸南京地區正式簽署「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並於同(2009)年6月25日正式生效,為海峽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開啟歷史的新頁。根據該協議,兩岸同意在民事、刑事領域開展協助,採取措施共同打擊雙方均認為涉嫌犯罪的行為,重點打擊涉及綁架、槍械、毒品、人口販運及跨境有組織犯罪等重大犯罪,以及侵佔、背信、詐騙、洗錢、偽造或變造貨幣及有價證券等經濟犯罪。因詐欺犯罪係屬經濟犯罪一環,且跨境詐欺犯罪近年來橫行兩岸,於是選擇兩岸跨境詐欺犯罪為研究主題。
  本論文針對海峽兩岸簽署協議後,選擇兩岸合作共同打擊跨境電信詐欺集團三個個案作為研究;另外,輔以臺灣警方偵辦是類案件人員之問卷調查,進一步瞭解到雙方在共同打擊犯罪所面臨的實務困境,最後嚐試從聯繫平臺的建立、情資的交流通報、犯罪證據的調查蒐證、要犯的查緝遣返及共同合作掃蕩等方面,提出未來兩岸警方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可行之偵查合作模式,以供後續研究及提供相關單位參考。由於兩岸合力共同打擊跨境詐欺犯罪已日見成效,兩岸人民合組之詐騙集團已由兩岸逃竄至鄰近東南亞國家,未來甚至可能蔓延至東南亞以外國家,自第三地詐騙兩岸人民,使得兩岸警方無可迴避的必須共同面對21世紀跨國境且多地犯罪的挑戰;換言之,除海峽兩岸外緊密的合作外更須與第三地進行合作。本論文亦嘗試在全球化架構下,運用全球治理的觀點與特質,著重「低政治、高功能」的合作關係,建立一個整合性的跨域合作平台,提出兩岸三地共同打擊詐欺犯罪的治理策略,冀盼能積極尋求跨境詐欺犯罪的解決之道,共同維護兩岸地區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Abstract
Taiwan has a great frequent interaction with China. Because of individual political policy and without judicial cooperation, many problems such as transnational crimes are aroused.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ross boarder crime and effectively proceed criminal suit in cross- strait, the third Jiang-Chang conference officially signed the contract “Cross- strait cooperation for eliminating crime and agreement of judicial cooperation”in Nanjing on 4/26 in 2009. The agreement made effect on 6/25 in the same year and turned a new leaf for the across- strait cooperation to reduce the crime.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the Cross-strait agrees to support in civil affairs and criminal domain, taking the measure to strike the crime in tune with the emphasis on kidnapping, firearms, drugs, population business and significant cross-strait criminal organization. Deception crime is part of the economic crimes and cross-strait deception crime has run wild in recent years. Hence the topic for the research is cross- strait deception crime.
The research is aimed at signing the cross-strait agreement afterward and chooses three single cases on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to strike organiz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deception. On the other hand, suppor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from similar cases that Taiwan police investigated, the research can point out the dilemma in eliminating guilt that both sides are faced with. At last, cross-strait police can propose feasible mode of investigating cooperation for striking cross-strait guilt by trying to erect the communication, exchange the information, investigate the crime evidence, repatriate the crime, and wipe out the crime together and the data can be provided for coherent units and follow up research. For the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for eliminating crime had made effect, the cross-strait deception organization had escaped from cross- strait to Southeast Asia. In the futur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organization will expand to other countries and deceive people in cross-strait, and such situation makes police from cross- strait should inevitably be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cross- strait and else in 21 century. In other words, except for highly intensive cross- strait cooperation, we must ne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third country. Under the globalized structure, the research exerts the viewpoi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Government and puts emphasis on “Low politic, high function” cooperation to establish and integrate a cross- strait cooperation platform. The research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cross- strait cooperation for reducing the crime and then hopes to positively come up with the solution for cross- strait deception crime to defend the safety of people from cross- strai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壹章:前言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節 歷史沿革、參考文獻與名詞定義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限制 3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8
第貳章 個案研究(一) 42
第一節 犯罪事實 43
第二節 偵辦結果 47
第三節 兩岸合作過程 49
第參章 個案研究(二) 51
第一節 犯罪事實 52
第二節 偵辦結果 57
第三節 兩岸合作過程 60
第肆章 個案研究(三) 62
第一節 犯罪事實 63
第二節 偵辦結果 65
第三節 兩岸三地合作過程 69
第伍章 檢討與建議 72
  第一節 犯罪特徵 72
  第二節 破案關键 74
  第三節 發展趨勢 74
  第四節 改進空間 75
第陸章 結論 83
參考文獻 84
附錄 8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參考書目
1、章澤,犯罪學經典。台北:大龍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2、林山田,刑法各罪論。台北:台大法學院, 1996年10月。
3、謝望原,臺、港、澳刑法與大陸刑法比較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4、趙秉志、何超明主編,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探索。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
5、趙秉志主編,中國區際刑法問題專論。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
6、時延安,中國區際刑事管轄權衝突及其解決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
版社,2005年。
7、趙秉志主編,歐盟刑事司法協助研究暨相關文獻中英文本。北京:中國人民公
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
8、費宗禕、唐承元主編,中國司法協助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2年。
9、黃進,區際衝突法。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10、高銘暄、趙秉志主編,中國區際刑法與刑事司法協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
社,2000年。
11、王泰銓、陳月端編著,兩岸關係法律。台北:大中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

二、期刊
1、任海傳,從兩岸共同打擊毒品犯罪、檢視信心建立措施的可行性。展望與探
索(法務部調查局)第1卷第12期,2003年12月。
2、李禮仲,網際網路與犯罪組織。國政研究報, 2004年3月。
3、吳景芳,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基本原則之探討。台北:台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2
期。
4、洪漢周,新興詐欺犯罪趨勢與對策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第34卷第1
期,2003年7月。
5、柯葛壯,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合作。上海:法律科學第4期,1995年4月。
6、柯慶忠,國際刑事警察組織概要。刑事雙月刊第五期,刑事警察局,2005年3-4月。
7、許福生,臺灣地區組織犯罪問題與防制策略。國政論壇2005年8月。
8、黃秋龍,非兩岸洗錢犯罪趨勢與新興議題。展望與探索(法務部調查局)第1
卷第10期,2003年10月。
9、森下忠,國際刑事司法共助之研究。台北:國際刑法研究第2卷,1981年9月
  。
10、葉彥宗,兩岸合作打擊犯罪創雙贏。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
會), 2006年1月。
11、蔡蒼柏,新興詐欺犯罪分析研究。刑事警察局,2005年2月。
12、蔡秋如,從「全球化」思維探討有利兩岸發展的新認知。展望與探索月刊(法
務部調查局)第3卷第3期,2005年3月。
13、謝明瑞,洗錢防制法修正的省思。國政論壇,2002年5月16日。
14、周成瑜,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困境與對策。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5期,2007
年5月。
15、簡建章,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研究。《警學叢刊》,第32 卷第1期,2001 年7月。
16、慶啟人,推動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可行性。《展望與探索》,第4 卷第10期,2006年10月。
17、蔡墩銘,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法令月刊》,第42卷第11期,1991年11月。
18、施俊堯,兩岸刑事司法互助現狀之探討。《刑事法雜誌》,第37卷第4,1993
   年8月。
19、李蓉,反腐敗的國際刑事司法協助─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刑事
司法協助體系。《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第23卷第2期(總第122
期),2005年3月。
20、王志文,論國際與區際民事司法協助。《華岡法粹》,第24期,1996年10月。
21、謝立功,國際抗制毒品犯罪之研究─以臺灣地區之跨境毒品犯罪為核心。《警
學叢刊》,第31卷第6期,2001年5月。
22、謝立功,淺析中美刑事互助協定及其對防制跨國犯罪之影響。《國境警察學報》,第1期,2002年10月。
23、慶啟人,臺美刑事互助協定執行一年之回顧與展望。《法學叢刊》,第192
期,2003年10月。
24、蔡佩芬,中美刑事司法互助協定關於域外取證之規範。《政大法學評論》,第87期,2005年10月。

三、論文
1、丁水復,新興詐欺犯罪問題防治法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2、陳明富,由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理論檢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實踐。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2000年6月。
3、鄧龍珍,海峽兩岸跨境經濟犯罪問題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究所,2006年6月。
4、鍾德勳,兩岸刑事司法互助與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今共行政研究所, 2003年6月。
5、鄭明忠,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研究:刑事司法互助的觀念。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四、網站
1、「臺灣經驗成功移植,詐騙集團反進大陸」-臺灣每日30萬筆簡訊詐騙大陸北京、深圳、廈門等地民眾,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1141,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 年1月17日。
2、(查獲吳○○等人虛設騰歡企業有限公司橫跨兩岸三地詐欺集團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1025,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年1月16日。
3、(偵破兩岸保險詐欺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1252,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年1 月17日。
4、(查獲李○○等人在兩岸共組涉嫌假綁架、恐嚇詐欺集團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752,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年1月17日。
5、(偵破羅○華等11 人涉嫌共組兩岸「恐嚇取財、詐欺」集團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959,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年1月16日。
6、(刑事警察局偵2隊1組破獲偵破兩岸網路詐欺集團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1319,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 年1月17日。
7、(刑事警察局偵七隊等專案小組偵破劉○博等人涉嫌共組臺灣、大陸、泰國及韓國跨國遠端遙控電話語音託播及網路約定轉帳詐欺集團案),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http://www.cib.gov.tw/news/news01_2.aspx?no=1427,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7年1月17日。
8、聯合國文獻中心,公約、條約、協定和規則匯編,
http://www.un.org/chinese/documents/decl-con/chroncon.htm,最後上網檢視日期:2006 年12月10 日。32 2 Contents of materials to be exchanged:Any materials relating to judicial system, law and decree, jurisprudence, judicial statistics, judicial precedents, etc. of both countries shall be included among the lists to be exchanged.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