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30112-22395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30112-223957
論文名稱
Title
國家與社會關係與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治理:以淮河流域為例
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Mainland China: Taking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as an Exampl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1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8-30
關鍵字
Keywords
淮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網絡、生態環境治理、國家與社會關係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network,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state and society relation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5 次,被下載 12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7 times.
中文摘要
二十一世紀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世界各國政府均嚴正以待的,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在經濟發展上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同時也付出沈重的資源和環境的代價,甚至演變為區域發展不平衡及與周邊國家的環境外交問題。本文試採用文獻、歸納、個案分析三種研究方治方法從中國大陸生態環境問題形成的背景開始討論,找出問題產生的「因」,再來藉由已開發國家發展經驗來檢視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機制,試圖在經濟發展和環境污染間取得平衡點。
  因生態環境具有公共財屬性及外部性等問題,政府作為生態環境治理的行為者是不容置疑的,隨著社會的轉型和體制的變革,國家與社會的關係開始變化,原來由政府壟斷供給公共財的模式開始向多元行為者供給模式轉變,本文提出企業、非政府組織、公民三個非政府行為者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及在生態環境治理中扮演的角色,探討三者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間的互動關係,在此基礎上,本文以治理網絡理論為核心,提出生態環境治理網絡的新途徑,分析生態環境治理網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並建構多元行為者協同合作的生態環境治理網絡新模式。
  因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起步較慢且其發展採用壓縮型經濟發展模式,導致中國大陸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影響經濟增長、社會安全及全民健康。中國大陸的生態環境惡化程度迫使環境非政府組織及公民主動加入治理的行列,本文選用淮河流域治理的案例中,環境非政府組織-淮河衛士成功的鏈結中央政府的資源、公民的監督力量、企業的環保投入,驗證本文所提出的生態環境治理網絡模式的可操作性。要將此一模式拓展到各種型態、各省市的污染治理,中共中央政府仍需加強法治建設及市場機制建立,尤其是立法保障公民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環境糾紛的解決機制、排污稅費的收取等,透過參與全球治理,吸取已開發國家的生態環境治理經驗及資金和技術援助,提高全球和中國的生態環境品質,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Abstrac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the 21st century ar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surviv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open policy, Mainland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pays a heavy consideration for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issue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literature, induction, case analysis of three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wrong creation of "because of" on Mainland China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is paper comes by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examine transformation of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policy in Mainland China, and trie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o achieve a bala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the properties of public goods and externalities. Central government is main actor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s no doubt. But state and society relations began to change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Originally, Government monopoly to supply public goods began to shift to multiple actors supply model. This paper presents enterprise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citizens of the three non-governmental 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and explor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On this basi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network theory as the core, proposed new ways to analysi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network, and construct multiple actors of collaboration the new model of governance network.
  The serious of environment problem in Mainland China faces severity influence economy growth, society security and people healthy. The environment depravation degree forces the environment 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citizen to joins. This paper used the case in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The environmental NGO, Huaihe River Guider, successes to connect with central government, citizen, and enterprise. Mainland China's central government still needs to strengthen rule of law construction and market mechanism establishment, particularly lawmaking guarantee the citizen participate, the solution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 dispute, an arrange taking of dirty tax and fees etc., and then to expand this model to the pollution of various type in each city. Government absorbs th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xperience, funds and technique of developed country by attending global governance, and then raises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eart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i
誌謝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7
第三節 研究法……………………………………9
第四節 章節安排…………………………………10
第二章 理論架構
第一節 前言………………………………………13
第二節 國家與社會關係…………………………13
第三節 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治理………………21
第四節 生態環境治理的多元行為者及其作用…36
第五節 生態環境治理中多元行為者互動關係…55
第六節 生態環境治理網絡………………………74
第七節 小結………………………………………86
第三章 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治理形成背景與轉型
第一節 前言………………………………………87
第二節 中國大陸生態環境問題形成背景………87
第三節 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治理歷程……………93
第四節 中國大陸體制轉型中的生態環境治理…106
第五節 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治理網絡發展狀況…115
第六節 小結………………………………………137
第四章 案例分析-淮河流域治理體系、問題與策略
第一節 前言………………………………………138
第二節 淮河流域概況……………………………139
第三節 淮河流域水污染狀況……………………146
第四節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歷程與體系………151
第五節 淮河流域水污染管理體制的問題分析…165
第六節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模式的建構策略…170
第七節 小結………………………………………175
第五章 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治理的對策建議
第一節 前言………………………………………178
第二節 生態環境治理的工具選擇………………178
第三節 生態環境治理的公眾參與………………191
第四節 生態環境治理的法制建設………………196
第五節 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202
第六節 小結………………………………………207
第六章 結論………………………………………208

參考文獻………………………………………………21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尹奇德,2007。《環境與生態概論》。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2000。《中國大陸環境狀況公報:2000》。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中國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2007。《中國環境與發展評論(第三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05。《給中國政府的環境與發展政策建議》。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孔令鋒著,2008。《可持續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基於市場與政府的視角》。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世界銀行,2001。《中國:空氣、土地和水—新千年的環境優先領域》。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白志鵬、王珺,2007。《環境管理學》。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曲格平,2000。《夢想與期待—中國環境保護的過去與未來》。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自然之友-楊東平主編,2008。《環境綠皮書:中國環境的危機與轉機。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增科,2000。《公民社會與第三部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云生、王東、張晶,2007。《淮河流域十一五水汙染防治規劃研究報告》。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李培林,1995。《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經濟體制改革的社會學分析》。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李路路等著,1999。《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何清漣,1998。《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吳珮瑛,2005。《生物多樣性:社經法規篇》。台北:教育部顧問室。
沈榮華,2006。《中國地方政府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沈滿洪,2001。《環境經濟手段研究》。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周厚豐,2007。《環境保護的博弈》。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林尚立,1998。《國內政府間關係》。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郁建興、江華、周俊等著,2008。《在參與中成長的中國公民社會:基於浙江溫州商會的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洪大用,2007。《中國民間環保力量的成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俞可平,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金太軍、趙暉,2005。《中央與地方政府關係建構與調諧》。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徐再榮,2007。《全球環境問題與國際回應》。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唐娟,2006。《政府治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秦暉,1999。《政府與企業以外的現代化》。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陳振明,2005。《公共管理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彩棉、康燕雪,2006。《環境友好型公民》。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馬中,2006。《中國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執行情況評估:以淮河流域為例》。北京:世界銀行研究報告。。
偶正濤,2005。《暗訪淮河》。北京:新華出版社,。
康曉光,2001。《轉型時期的中國社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4。《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十五’計畫》。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喬耀章,2000。《政府理論》。上海:蘇州大學出版社。
甯騷,2003。《公共政策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德發,2005。《政府治理範式的制度選擇》。 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葉文虎、張勇,2006。《環境管理學(第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萬以誠、萬岍,2000。《新文明的路標―人類綠色運動史上的經典文獻》。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趙黎青,1998。《非政府組織與可持續發展》。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歐祝平、肖建華、郭雄偉,2004。《環境行政管理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
樊根耀,2003。《生態環境治理的制度分析》。陝西: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錢箭星,2008。《生態環境治理之道》。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闕忠東、楊彩芹、張永忠,2006。《環境友好型社區》。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二、 專書譯著
丹尼爾•A•科爾曼(Daniel Jay Goleman)著,梅俊傑譯,2006。《生態政治――建設一個綠色社會》 (Ecology Politics: Constructs a Green Society)。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克里斯多夫•盧茨(Christopher Rootes),徐凱譯,2005。《西方環境運動:地方、國家和全球向度》 (Environmental Movements: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岩佐茂著,韓立新等譯,2006。《環境的思想——環境保護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保羅•R.伯特尼(Portney.P.R.)、羅伯特•N.史蒂文斯(Stavins.R.N.)著,穆賢清、方志偉譯,2004。《環境保護的公共政策(第2 版)》(Public Polici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爾薩斯(Malthus, Thomas Robert)著,周憲文譯,1967。《人口論》。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理查•D•賓厄姆(Richard D. Bingham)著,九州譯,1997。《美國地方政府的管理:實踐中的公共行政》 (Managing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ractic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梅多斯(Meadows,D.)著,李寶桓譯,1997。《增長的極限》 (The Limited to Growth)。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萊斯特•薩拉蒙(Lester M. Salamon) 等著,賈西津、魏玉譯,2002。《全球公民社會:非營利部門視界》 (Global Civil Society: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詹姆斯•W•費斯勒(James W.Fesler)、唐納德•F•凱特爾(Donald F.Kettl)著,陳振明、朱芳芳等譯校,2002。《行政過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學新論(第二版)》 (The Political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漢米爾頓(Hamilton, Kirk)著,張慶豐譯,1998。《里約後五年-環境政策的創新》(After Rio, a new consensu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羅伯特D•派特南(Robert Putnam),王列、賴海榕譯,2001。《使民主運轉起來:現代義大利的公民傳統》(Making Democracy Work)。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三、 期刊
刀麗芳,吳成健,2000/5。<論環境問題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制約>,《前沿》,第11期,頁39-40。
方世南, 2007/6。<生態文明與企業的環境責任>,《中共雲南省委黨校學報》,頁74-75 。
方世南,2005/2。<從生態政治學的視角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政治學研究》,頁47-49 。
方世南,2007/4。<環境友好型社會與政府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為>,《學習論壇》,頁42-45 。
中華環保聯合會,2006/5。<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2006年4月22日)>,《環境保護》,頁61-62 。
中華環保聯合會,2009/8。<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2009年7月15 日)>,《環境保護》,頁10-18 。
司林勝,2002/10。<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現狀與建議>,《企業活力》,頁16-18 。
史玉成,2008/1。<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制度績效、缺陷與未來路徑——對完善中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法律制度的思考>,《甘肅理論學刊》,頁104-105 。
朱旭峰、王笑歌,2007/9,<“論“環境公平”>,《中國行政管理》,頁108-110 。
朱留財,2006/9。<從西方環境治理範式透視科學發展觀>,《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頁53-54 。
朱德米,2004/2。<網絡狀公共治理:合作與共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頁9。
李大鵬,2003/5。<ISO14000 及在中國實施的現狀、障礙和對策>,《江蘇商論》,頁98-100。
李瑞昌,2008/6。<理順中國環境治理網絡的府際關係>,《廣東行政學院學報》,頁30-32 。
李雙喜、李建設,2003。<“淮河治理:一個沉重的話題>,《安徽稅務》,第9期,頁16-18。
汪國華,2010/11。<淮河流域環境汙染治理的多重博奕與永續發展>,《現代經濟探討》,第11期,頁36。
金太軍、談鎮,1998。<政府失靈的對策研究>,《晉陽學刊》,第3期。頁43-44。
林家彬,2002/2。<環境NGO 在推進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對日本環境NGO 的案例分析>,《中國人口&#8226;資源與環境》,頁39-40 。
段昌群、楊雪清、張文逸,2000。<生態環境問題對新中國政治生活之影響—從政治生態學的角度分析>,《雲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頁46-50 。
俞可平,2002/1。<全球治理引論>,《馬克思主義與現實》,頁22-25 。
俞可平,2006。<中國公民社會:概念、分類與制度環境>,《中國社會科學》,第1 期,頁109-122。
肖巍、錢箭星,2003/3。<環境治理中的政府行為>,《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頁75-76 。
侯文蕙,2000/6。<20 世紀90 年代的美國環境保護運動和環境保護主義>,《世界歷史》,頁11-12 。
高小平,2004/5。<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生態行政管理>,《中國行政管理》,頁45-46 。
唐虹、王恒濤,2006/4。<環保重心應作戰略調整>,《瞭望》,頁28-30 。
偶正濤,2004。<淮河十年治汙:究竟花多少錢>,《小康》,第10期,頁56-58 。
張則堯,《公共財及受益者付費問題》(北京:經濟月刊社,1991年),頁9-15。
曾賢剛,2009/1。<地方政府環境管理體制分析>,《教學與研究》,頁38-40 。
黃小勇,2001。<中國政府與公民的關係:現狀與思考>,《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頁39 。
黃淼,2008/3。<“相互幫助,協力推進”—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環境合作>,《環境保護》,頁70-72 。
黃愛寶,2009/3。<論走向後工業社會的環境合作治理>,《社會科學》,頁6-8 。
焦躍輝、高桂林,2006。<我國流域水事管理立法研究>,《當代經濟管理》,第12期,頁108-109。
解振華,2004。<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努力改善淮河流域水環境狀況>,《環境保護》,第11期,頁 4-9。
蔡守秋,2008/3。<論政府環境責任的缺陷與健全>,《河北法學》,頁18-20 。
蔡守秋,2008/3。<關於加強環境法治建設的總體構想>,《東方法學》,頁10-11 。
劉志榮、陳雪梅,2007。<論政府與企業在循環經濟發展中的博弈均衡——兼論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的制度設計>,《經濟研究參考》,第70期,頁29 。
劉祖雲,2007/1。<政府間關係:合作博弈與府際治理>,《學海》,頁84-85。
謝慶奎,2000。<中國政府的府際關係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頁27-30。
四、 學位論文
王艷芳,2006。《淮河流域水汙染問題及其治理》。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
尹淼,2010。《淮河汙染治理的法律問題研究》。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
白瑞清,2011。《環境治理中的政府作用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論文。
甘鋒,2007。《全球治理視野中國際環境非政府組織的作用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博士論文。
李曜純,20007。《中國大陸各區域之有效率的能源與廢棄物減量目標》。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博士論文。
洪儷芬,2008。《中國環境政策研究:加入國際環保典則與化工產業規範之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
袁冰,2007。《水環境治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博奕分析》。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玉清,2009。《跨界水汙染治理模式的研究-以太湖流域為例》。杭州:浙江大學碩士論文。
薛世妹,2010。《多中心治理:環境治理的模式選擇》。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小溪,2011。《國際環境干預與中國環境外交》。長春: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聶國卿,2003。《環境政策選擇的經濟學分析-兼論我國轉型時期的環境治理》。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
五、 研究計劃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2011。《中國統計年鑑201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2011。《中國統計年鑑201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1996。《中國統計年鑑199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ndsj/information/njml.html>。
國家統計局,2004。<中華人民共和國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國家統計局網站》,      <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40226_402131958.htm>。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編,2008。《中國生態足跡報告》。北京: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http://www.wwfchina.org/wwfpress/publication/shift/Cecofootprint.pdf>。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2010。《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0》。北京: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www.tcchm.org.tw/public/Data/512522325371.pdf>。
中華環保聯合會,2011。<《2008 中國環保民間組織發展狀況報告》(藍皮書)>。《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網站》,<http://www.caepi.org.cn/industry-report/6245.shtml>。
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2009。<中國公眾環保指數(2008)出爐>。《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網站》,        <http://www.tt65.net/zhuanti/zhishu/2008gongzhongzhishu/mydoc001.htm>。
《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及九五計畫》編制組,1996。<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及“九五”計畫>。《國家環保局》,<http://www.sxwater.gov.cn/oldweb/zcfg/szybhflfg/XZFG/XZFG1006.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4。<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十五”計畫)>。《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http://nwpcp.mep.gov.cn/pv_obj_cache/pv_obj_id_A5B3BF39C82DB812C.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局,2008。<1997年中國大陸環境狀況公報》>。《國家環境保護局網站》,<http://www.sepa.gov.cn/plan/zkgb/1997/>。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8。<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規劃(2006—201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http://www.zhb.gov.cn/info/bgw/bwj/200804/W020080423440538938694.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11。<淮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十二五’ 規劃編制大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http://www.mep.gov.cn/pv_obj_cache/pv_obj_id_0C60A57A97EE92898A.pdf>。
六、 網站
中央社,2009/12/19。<中國在哥本哈根展現減排決心>,《參考家園網》,<http://www.cankaohome.com/ckxx/ckxx20091219/>。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1993/5/5/8。<中國政府環境與發展十大對策介紹>,《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網站》,<http://www.cciced.net/zlk_1/cbw/procedings/dyj2/hywj1993/200909/t20090904_160110.htm>。
南方週末,2007/6/16。<南方週末公佈中外企業環保狀況報告>,《新浪財經新浪網》,<http://finance.sina.com.cn/hy/zhongwaihuanbao.shtml>。
李長久、劉麗,2011/11/3。<世界人口已達到70億 多項地球底線正瀕臨失守>,《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qqss/201111/03/t20111103_22809105.shtml>。
周賀,2006/6/19。<溫家寶: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4/4310523.html>。
馬玉忠,2012/6/4。<盤點:中國十大水汙染事件>,《人民網》,<http://env.people.com.cn/GB/18065831.html>。
理銘,2002/6/4。<地球急速暖化 120國達成重大協議>,《人民網》,<http://mag.epochtimes.com/b5/020/3056.htm>。
偶正濤、蔡玉高、曹瀅,2005/8/3。<淮河治汙10年,600億治汙是否付之東流>,《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report/200508/03/content_3303409.htm>。
新華網,2004/4/5。<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04/content_1400087.htm>。
鄭建榮,2009/4/30。<一年,為何開不出一張罰單>,《中國化工人才網》,<http://www.chemjob.com.cn/info/news.php?id=4407>。
瞭望,2009/4/27。<環保部門權力凸顯,成腐敗易發多發‘高危地帶’>,《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4/27/content_11264860.htm>。
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2009/4/1。<中國環境標誌歷史>,《環境保護部環境認證中心網站》,<http://www.sepacec.net.cn/zprzshow.asp?pid=92>。

英文部分:
一、 書籍
Andrew G. Walder, 1995.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 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arrington Moore Jr., 1968.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Boston: Beacon Press.
Samuel P. Huntington. 1966.,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ietrich Rueschemeyer, Evelyne Huber Stephens, and John D. Stephens, 1992.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anz Schurmann, 1968.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rdon White, 1993. Riding the Tiger: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rdon White, Jude Howell, 1996. In Search of Civil Society: Market Reform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garet E. Keck and Kathryn Sikkink, 1998. Activists beyond Borders: Advocacy Network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hru, Vikram; Kraay, Aart; Xiaoqing Yu, 1997. China 2020: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Publicaions.
Peter B. Evans, Harold K. Jacobson and Robert D. Putnam,eds, 1993. Double-edge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obert A. Dahl, 1961. Who Govern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O. Keohane and. Helen V. Milner, 1996.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d Shambaugh, 1993.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New York: M.E. Sharpe.
Tony Saich, 2011. Governance and Politics of China : Third Edition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Theda Skocpol, 1985.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Risse-Kappen, ed, 1995.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Non-state Actors, Domestic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Xiaobo Lu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 1997. Danwei: The Changing Chinese Workplace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Perspective ,N.Y.: M.E. Sharp.
二、 期刊
Susmita Dasgupta; Benoit Laplante; Hua Wang; David Wheeler.,2002. “Confronting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6, No.1, pp.147 -168.
Geoffery Garrett, 2000/8-9. “The Causes of Globalizatio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3, No. 6, pp.941-991.
Gordon White, 1993/1. “Prospects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Xiaoshan City,”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29, pp.63-87.
Simon Smith Kuznets. 195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5, No.1, pp.1-28.
Lester M. Salamon, 1994/7-8, “The Ris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Foreign Affairs, Vol. 73, No. 4, pp.109-122.
Lowell Dittmer and Lu Xiaobo, 1997.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Danwei: Marc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Micropolitical Change,” China Studies, No. 3, pp.115-122
Martin K. Whyte, 1991. “The Study of Mainland China: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the Minimal Data Problem,” Contemporary China, Vol.1,No.6, pp.1-12.
Peter Alexis Gourevitch, 1978/7-9,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 32, No. 4, pp.15-20.
Tony Saich,2000/5.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1, pp.124-141.
Nee 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 54, pp.663-681.
Nee Victor, 1991/6. “Social Ineq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 56, pp.267-282.
Nee Victor, 1996/8.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s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No. 4, pp.908-94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