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31105-1419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31105-141914
論文名稱
Title
觀光旅館業餐飲從業人員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icators study for restaurant employee in hotel indust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5-07-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5-08-31
關鍵字
Keywords
績效評估指標、績效評估、層級程序分析法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icator,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erformance appraisa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63 次,被下載 855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6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551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乃為建立觀光旅館飯店餐飲業從業人員績效評估指標,以協助觀光旅館飯店業的管理者能落實人力資源機制,並藉此提升組織績效。本研究從文獻探討出發,蒐集學者理論模式,再進行實地訪問業界主管(即績效評核考評者),綜合學術界與實務界專家之意見,嘗試以共識性的項目來確立從業人員主要的考評項目;再透過層級程序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建立準則與次準則,並進行權重分析,最後歸納出最佳方案。

本研究利用專家問卷調查方式來進行資料蒐集,為了使問卷內容具有代表性、完整性與有效性,專家問卷內容之設計是以前面所歸納推衍之指標為基礎,再以觀光旅館業餐飲從業之專家為對象,進行專家問卷調查。總計發出100份問卷,回收29份,回收率為29%;其中廢卷3份,有效問卷為26份。填寫對象為餐飲部門的主管或熟悉餐飲工作內容相關之主管,其本身為績效之評估者亦可能為被評估者。

研究結果說明如下:
1. 由整理相關文獻與管理才能專家問卷的調查,建立出績效評估指標集,以了解台灣旅館飯店餐飲從業人員績效評估之需求現況,並篩選出二十一項適用指標。

2. 經由本研究,瞭解到旅館飯店業評核者對績效評估所考量之關鍵因素,首重個人特質,其次才為工作成果與行為特質。顯現出特徵性效標乃是目前旅館業所重視的類型。

3. 運用層級分析法,分析旅館飯店業績效評估指標之準則與次準則及其相對權重值,建立評鑑指標之權重體系,並分析各評估項目所佔整體權重之大小。

4. 經由本研究基礎,設計出包含主要評估指標及不同權重分配之績效評核表,以供業者在進行員工績效評核時之使用參考。
Abstract
To assist hotel manager better human-resources practices implement and enhance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the key factor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for restaurant employee in the hotel industry. Starting from reviewing related references and interviewing industry expert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both in theory & actual practice, an indicators list has developed in consensus as result of the first phase. Main factors and sub-factors have identified through AHP process and the weightings as well.

Analysis is based on expert questionnaire, which 100 delivered to managers or supervisors of restaurant in hotel, and 26 are valid.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listed as below,

1. Established indicators list by reviewing related references, theories and experts interview which consisting 21 key indicators as most suitable indicators for restaurant employee in hotel industry.

2. Personal characteristic indicator is the main factor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 hotel industry identified by the study, followed are result oriented factor and behavioral factor.

3. Established assessment weighting system for the main and sub-indicators by using AHP.

4. Developed a new performance appraisal form for hotel management as a reference, which each indicator consist different weighting of assessmen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表目錄……………………………………………………………………………… 2
圖目錄……………………………………………………………………………… 3
第一章 緒論……………………………………………………………………… 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旅館產業與餐飲業之定義與特性…………………………… 8
第二節 績效評估之定義與目的……………………………………… 15
第三節 績效評估之方法與可能之偏誤……………………………… 22
第四節 績效評估指標之定義………………………………………… 26
第五節 績效評估指標之類型…………………………………………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1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1
第三節 分析方法……………………………………………………… 34
第四節 層級程序分析法………………………………………………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5
第一節 專家訪談結果………………………………………………… 45
第二節 問卷結果分析………………………………………………… 45
第三節 權重分析彙整………………………………………………… 5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5
第二節 建議…………………………………………………………… 57
參考文獻…………………………………………………………………………… 58
附錄一:專家問卷-「旅館產業餐飲人員績效評估指標」之研究問卷………… 6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份
1. 山口喜久男、小山周三,1979年,外食服務產業,東洋經濟新報社。
2. 王保進,1996年,「教育指標基本概念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4(3),1-17頁。
3. 王津津、周曉慧、陳嘉婷、賴慧芬,2003年,「以平衡計分卡發展績效評估為研究─以P旅館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在職專班實務專題。
4. 行政院主計處,1997年,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413-417頁。
5. 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http://www.moea.gov.tw/~meco/stat/four/b-3.doc。
6. 吳金城,1992年,「問題分析與決策技術—分析程級程序法」,空軍學術月刊,第430期, 3 8頁。
7. 吳彥輝,1999年,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李宗儒、鄭正鑫,1996年「以層級分析法擬定物流中心之成功營運因素」,台灣經濟,第236期,43頁。
9. 沈松茂,1995年,餐飲旅館人力資源管理,中華民國餐飲學會。
10. 林原宏,1995年,「層級分析法:理論與應用之探討-1.2.3-」,測驗統計簡訊,第5、9、12期。
11. 邱國光,2000年,「TFT-LCD產業的技術取得模式之選擇—模糊理論之應用」,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邱福星,2002年,「供應鏈管理下電子產業銲錫供應商評選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徐超聖,1999年,「九年一貫課程品質管理機制-淺談『學力指標』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26、33-39頁。
14. 高秋英,1994年,餐飲服務,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1頁。
15. 張火燦,1995年,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出版社。
16. 淺井慶三郎、清水滋,鄒永人等譯,1999年,服務業行銷:理論與實務,日之昇文化。
17. 許光華,1995年,「分析層級程序法在決策分析上之應用」,空軍學術月刊,第466期, 28頁。
18. 陳明哲,2003年,「平衡計分卡應用於警務機關之績效評估」,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陳般若,2002年,國立中央大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陳堯帝,1995年,「餐飲服務導論」,餐飲服務,桂魯有限公司,12-14頁。
21. 陳韻如,2002年,「餐飲服務品質之研究-以中華大學學區餐廳為例」,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
22. 黃同圳,2000年,「績效評估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的十二堂課,第一版,107頁、109~153頁、113頁、111~112頁、115~117頁、129~130頁。
23. 黃政傑、李隆盛等,1996年,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台北:教育部。
24. 黃英忠,1997年,「績效考核」,人力資源管理,初版,256~257頁、265~26 6頁,三民書局。
25. 黃英忠,1993年,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6. 楊麗華,2001年,國立中央大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 經濟部商業司,1995年,「餐飲業經營管理技術實務」,中國生產力中心,22頁。
28. 鄒邽郲,2001年,「應用層級程序分析法建立直接人員工作績效評鑑模式之研究- 以蘇州台商監視器零件產業為例」,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9. 雷水圳,2001年,「廣播工程技術人員績效評估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研究論文。
30. 廖啟義,2002年,「無線電視工程人員績效評估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研究論文。
31. 褚志鵬,2003年,「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heory 層級分析法AHP」。
32. 劉秀娟、湯志安譯,1998年,人力資源管理-取得競爭優勢之利器。Lawrences S. Kleiman, 1997,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 Tool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3. 劉長昀,2002年,「以平衡計分卡觀點探討企業核心資源與經營效率-以台灣某電子公司為例」, 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34. 劉桂芬,旅館人力資源管理,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35. 鄭伯勳,1983年,「領導行為與部屬績效:補足模式」,復興崗學報,30頁、399-434頁。
36. 潘衍昌、黃竟成,酒店與飲食業人事管理實務,淑馨出版社,1993年。
37. 鄧振源、曾國雄,1989年a,「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上)」,中國統計學報,27(6),6~22頁;鄧振源、曾國雄,1989年b,「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下)」,中國統計學報,27(7),1~19頁。
38. 盧淵源,1994年,「分析層級程序法”AHP method”之應用-2」,金屬工業,第28期,19頁。
39. 謝政佑,1999年,「應用資訊系統改善餐飲業顧客滿意程度之研究」,大葉大學資管所碩士論文,20頁。
40. 鍾秀敏,1998年,「邁向二千年餐飲服務業的品質管理」,品質管制月刊,34卷,10期,23-26頁。
41. 羅若湘,1985年,「如何在美國開中餐館」,五陵出版社,102-105頁。
42. 羅業勤,1998年,績效管理-專業經理人手冊。
43. 蘇義雄、賴憲忠,1995年,「應用AHP於設定專業員工績效評估準則之個案研究與啟示」,東吳經濟商學學報,第15期,115頁。




英文部份
1. Langsner A. & Zollitsch, Wage and Salary Administration, Schuler, R.S.(1995).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Fifth ed.,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2. Anderson, G.C. (1993). “Manag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s”, Blackwell, Oxford.
3. Dittmer, P.R. and Griffin, G.G., “The Dimension of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3.
4. Eccles, R.G., and Philip J.P. 1992.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o Measur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ccounting 74(4):41-44.
5. Fortuin, L. 1988. Performance Indicators – Why, Where and How.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34).
6. Gonsalves, A.J., and Eiler, R.G. 1996. Managing Complexity Through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Management Accounting 78(2):34-39.
7. Grady, W., 1991.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mplementing Strategy”, Management Accounting, June:51.
8. Mee J.F., op. cit., P.281
9. Kaufman, R. 1988. Preparing Usefu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raining & Development, September:80.
10. Lovelock, C.H., Services Market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nd Ed., pp.16, 1991.
11. Noe, R.A., Hollenbeck, J.R., Gerhart, B. & Wright, P.M., 2003.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12. Oakes, 1986, Educational indicators: a guide for policymakers. New Brunswick, NJ: Center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
13. Robert S. Kaplan & David P. Norton,Core Strategy Organization,1st Ed,2002。
14. Saaty, T.L. & K.P. Kearns, 1985, Analytical Planning,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Inc.
15. Schuler, R.S., 1995.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Fifth ed.,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16. Schumacker, R.E., & Brookshire, W.K.(1990). Defining quality indicato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 317 568) South-Western, 1961, P.315-316.
17. Tesoro, F. and Tootson, J., 2000, Implementing Glob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Systems – A Cookbook Approach. Jossey-Bass/Pfeiffer, San Francisco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