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831109-11430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831109-114302
論文名稱
Title
海軍負面新聞對海軍官兵第三人效果之研究
The Impact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on Negative Naval News —a Case of R.O.C Nav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5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0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8-31
關鍵字
Keywords
負面新聞、社會距離、第三人效果、國軍負面新聞、海軍負面新聞
The Third-Person Effect, social distance, Negative new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87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8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軍事新聞的獨特性與複雜性,往往豐富且深化了整個新聞事件的意涵,甚至將議題從單純的事件延伸、拓寬為「負面」符號的激盪與交錯,海軍處於一個變遷快速與多元現代化的社會中,使得不同屬性的媒體在詮釋上呈現多樣面貌,甚至依循不同的媒體光譜而有意識型態的解讀。海軍官兵與一般民眾如何看待媒體對國軍的負面新聞報導與影響,誠然值得吾人加以重視。
因此,本研究透過相關傳播理論的應用與觀點,採問卷調查量化方式進行研究,探討海軍負面新聞訊息對海軍官兵的影響及其第三人效果,並分析第三人效果和支持管控媒介間的關係。
本研究結果,顯示四個重要的發現:第一個發現驗證了所謂的「第三人效果」的存在,即一般人認為海軍負面新聞報導對於別人的影響大於對自己的影響;第二個發現是證明受訪的海軍官兵對海軍負面新聞的第三人效果的認知愈大,愈傾向支援海軍對媒介採取管控手段,以降低負面新聞對海軍官兵與民眾的負面影響。
第三個重要的發現,即人口變項和第三人效果呈現一定的關聯,此與許多相關研究證明相同。在對自己、其他官兵、民眾的第三人效果認知上,人口變項中的階級、服務年資、教育程度呈現個別的顯著性相關,尤其年齡乙項出現在對「其他官兵」、「民眾」影響的第三人效果上,顯示年齡的高低對海軍官兵的第三人效果認知影響較大。
最後一個重要的發現是,就訊息來源而言:電視是海軍官兵接收訊息的主要來源,網路已經超越報紙成為海軍官兵接收訊息的次要來源,與過去相關研究略有出入,值得後續研究者做進一步的探究。
Abstract
Uniqueness and complexity of military news usually enrich and enh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s. Sometimes simple issues are even further elaborated to become negative turmoil and multiple matters. The navy, being in a rapidly changing and multiple-form society, has been expressed in different forms by media of different natures. Sometimes, the navy is even perceived with different ideologies according to descriptions of different media. Ways that the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navy as well as the general public view the negative news of the military and the impacts are worth further attention.
Hence, this research, based on 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of the relevant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is performed by quantifying the questionnaires, and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negative news on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navy as well as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add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rd-person effect and supports of media control.
This research has managed to derive four conclusions: The first finding is the verification of existence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e. people generally think that the impact of negative naval news on others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oneself. The second finding is that the greater the perception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by the interviewed officers and men of the navy, the greater is the willingness to be inclined to controlling the mass media so as to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negative news about the navy on the general public.
The third important finding is that the variable, population, presents a certain degree of relevancy to the third-person effect. This result is the same as the results of other researches. With regard to the perception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by oneself, other officers and men and the general public, the rank, seniority, and education of the population variable present respective obvious relevancy. In particular, age level appears in the third-person effect on “other officers and men” and “the general public”, showing that the age level has greater impact on the perception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by the navy officers and men.
The last important finding is about the information source. Televis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most of the navy officers and men. Internet has surpassed newspaper as the second source of information, which is slightly different when compared to the past researches. This finding is thus worth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future work.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審定書 i
誌 謝 ii
摘 要 iii
Abstract iv
目 次 vi
表 次 ix
圖 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流程 5
第五節 重要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相關軍聞媒介研究文獻回顧 11
第二節 第三人效果 13
第三節 第三人效果研究探討 22
第三節 負面新聞 46
第四節 國軍負面新聞 7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0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03
第二節 研究假設 104
第三節 研究變項定義 10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117
第五節 研究樣本 119
第四章 資料分析 129
第一節 樣本描述 129
第二節 資料分析 133
第三節 假設驗證 1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3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6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68
參考文獻 179
中文部分 179
英文部分 194
附 錄 201
附錄A 「第三人效果」實證研究彙整表 201
附錄B 海軍負面新聞對海軍官兵影響之研究問卷 211
附錄C 問卷新聞案例 215
附錄D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室《每日新聞摘要》樣張 221
附錄E 《每日新聞摘要》2008年新聞剪輯統計表 223
附錄F 海軍2008年負面新聞報導一覽表 224
後記 229
個人簡歷 23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一、書籍類
方鵬程(2007),《戰爭傳播:ㄧ個「傳播者」取向的研究》, 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王旭(1996),〈民意調查的效果與反效果—選舉期間民意調查報導在民眾心目中的觀感及其潛在影響〉,梁世武(編),《民意調查:一九九六年總統選舉預測》:147∼184。臺北:華泰。
王佳煌等 /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方法》,W.Lawrence Neuman 著,臺北:學富文化。
王崑義(2006),《輿論戰:兩岸新戰場》,臺北市:華揚文教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裕民(2002),《約旦狂人在隘寮》,個人出版,臺北市:中國之翼出版社代理發行。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2004),《傳播與社會》,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浤源/主編(2001),《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市:正中書局。
何紅年/編(2006),《實用繁簡體字手冊》(台灣初版9刷),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吳明隆(2003),《SPSS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數位科技公司。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下冊)》,Earl Babbie 著,臺北:時英出版社。
李鴻欽/編繪(1997a),《狗臉的歲月(1)》,臺北市:東立出版有限公司。
李鴻欽/編繪(1997b),《狗臉的歲月(2)》,臺北市:東立出版有限公司。
李鴻欽/編繪(1998),《狗臉的歲月(3)》,臺北市:東立出版有限公司。
林中斌(2008),《偶而言中—林中斌前瞻短評》,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文琪/譯(2001),《傳播與溝通》,Karl Erik Rosengren/著,台灣:韋伯文化。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胡幼偉(1998),《傳播訊息的第三人效果:理論探源與實證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胡光夏(2002),〈軍隊與媒體〉,《軍隊與社會關係》,洪陸訓、段復初(2002)/編:99∼117,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倪炎元(2009),《公關政治學:當代媒體與政治操作的理論、實踐與批判》,臺北市:商周出版。
夏定之/譯(1975),《軍聞工作指導》,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徐惠萍(2005),〈不實報導的處理〉,《軍事傳播:理論與實務》,樓榕嬌等/合著:255∼267,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國防部,2006,《國軍新聞工作實務手冊》,臺北市:國防部編印。
國防部,2007,《國軍政治作戰要綱》,臺北市:國防部編印。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 (2008),《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市:國防部。
國防部政治作戰局/編(2006),《國軍政戰幹部狀況處置行動準據》,臺北市:國防部政治作戰局。
張作錦(1997),《試為媒體說短長》,臺北:天下文化。
張春興(2004),《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慶勳(2006),《論文寫作手冊》(增訂三版三刷),臺北市: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張慧元(2001)《大眾傳播理論解讀》(初版二刷),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Denis McQuail/著,《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灣:偉伯文化。
陳景堂(2003),《統計分析SPSS for Windows入門與應用》,臺北:儒林圖書有限公司。
揚月蓀/譯(1999),Martin A . Lee & Normon Solomon/著,《不可靠的新聞來源:透視新聞真相》(Unreliable sources: a guide to detecting bias in news media.)(初版三刷),臺北市:正中書局。
黃素菲/譯(2007), Ronald B. Adler & Russell F. Proctor II/著,《人際溝通》,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2009),Adrew Heywood/著,《政治學新論》( Heywood ),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楊國樞等/編(1994),《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下冊),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萍、朱宇(2008),《最新兩岸用語速查》,台北縣:漢宇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楊維中(2001),《驗證精實案:國軍部隊的真相與荒謬》,臺北市:商周出版。
潘邦順/譯(1994),Ray Eldon Hiebert/著,《大眾媒介功能》,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潘玲娟(2005),〈軍事新聞文字傳播〉,《軍事傳播:理論與實務》,樓榕嬌等/合著:103∼117,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鄭明萱/譯(2006),Marshall McLunan/著,《認識媒體:人的延伸》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Man),臺北市:貓頭鷹出版。
鄭若麟、邊芹/譯(1992), Jean-Noël Kapferer/著,《謠言》(Rumors),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鄭翰林/編譯(2003),《傳播理論簡明辭典》,臺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鄧利平(2001),《負面新聞資訊傳播的多維視野》,北京市:新華出版社。
蘇進強(1997),〈國軍與社會關係之建構〉,《軍隊與社會》,蘇進強等/合著:1∼54,臺北市:業強出版社。
二、論文、期刊
方鵬程(2003),〈我國軍隊形象塑建之研究─公共關係取向的探討〉,「第五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111∼132,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方鵬程(2009),〈美國在兩次波斯灣戰爭的媒體管理分析〉,《復興崗學報》,94期:23∼46,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方鵬程、延英陸、傅文成(2007),〈國軍媒體事件處理指標建構之研究--危機傳播之觀點〉,「第九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399∼442,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王月雲、張永富(2003),〈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關係研究:以社會資本為調節變項〉,《遠東學報》(2003年3月),20卷4期:983∼989,台南縣:遠東科技大學。
王正祥(2007),〈農民供負面新聞報導的第三人效果研究〉,《青年研究》雙月刊,2007年6期:22∼2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王旭、梁世武(1998),〈選前民意調查中影響受訪者不透露投票意向 的原因-第三者效果的觀點〉,「世紀末的選舉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王建峰、閆莉青(2008),〈報導者─避免負面新聞的關鍵〉,《邢臺學院學報》(2008 年3 月),23 卷1 期:108∼109,河北省:邢台學院學報編輯部。
王嵩音(2003),《第三人效果與表達意願-以2002 年臺北市市長選舉為例》,「『2002 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王曉英(2008),〈淺析負面新聞訊息傳播的積極作用〉。《攀登雙月刊》,27卷3 期(2008年6月):130∼132,青海省:中共青海省委黨樓《攀登》編輯部。
左宗宏、周玫楓(2004),〈從2001年臺北縣長選舉探討參考團體與第三人效果感知對選民表達意願的影響〉,《選舉研究》半年刊,11卷2期:163∼183,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甘宗源(2008),Darid J. Danelo/作,〈請勿苛責媒體〉(Stop Blaming the Press),取材/2008年1月美國海軍學會月刊(Proceedings. Jan/2008),《國防譯粹》35卷5期(2008年5月):46∼52,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朱國良(2004),《國軍內部刊物功能與價值之研究—以中山科學研究院 逸光半月刊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清河(2008),〈美國負面新聞報導的社會價值及其啟示〉,《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164∼167。
吳唯農、蘇麗尹、林珮雯(2003),〈暴力漫畫之第三人效果與後續行為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臺北市:中華傳播學會。
李怡萱(2003),《第三人效果與表達意願—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李俊憲(2005),《台灣報紙報導選舉新聞偏差現象研究—以2000與2004年總統大選為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慧(1997),〈分析中國時報、聯合報對國軍新聞的報導:民國七十五年七月至七十七年六月〉,《復興崗學報》,65期:215∼228,政治作戰學校。
李蕙怡(2008),《電視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2008年總統大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沈中愷(2009),〈從數位匯流探討國軍傳播媒體的整合與運用〉,《復興崗學報》,94期:73∼104,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周?琣t(2005),《新媒介的認知機制與行為作用:以SMTH BBS為例》,「『亞洲數位(digital)傳播內容與科技』研究生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宗立婷(1998),《選舉民意調查第三人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士珍(2007),《媒體識讀能力與第三人效果之研究—以2006年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林維國(2002),〈公共關係與第三人效果:一個初探性研究〉,「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2002年11月):243∼277,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
林美雅等(2005),〈瘦身廣告的第三人效果〉,《中華傳播學刊》,7期:227∼251,臺北市:中華傳播學會。
林春穆(2009),《我國軍事院校政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分析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宣萬明(2007),〈負面新聞的宏觀控制與正面引導〉,《青年記者》雙月刊(2007年10月):25∼26,山東省:青年記者編輯部。
柯懿芸(2009),〈後勤部隊危機新聞處理因應作為之研析〉,《聯合後勤季刊》(2009年1月),15期:127∼139,聯合後勤學校。
洪雅慧(2007),〈網路電子郵件之「第三人效果」與「第一人效果」-以台灣「319槍擊疑雲」電子郵件散播為例〉,《新聞學研究》, 90期:1∼4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禹衛華(2007),《中國大眾媒介資訊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傳播學博士論文。
胡幼偉(1994),〈第三者效果:一項民意研究的新課題〉,《民意研究季刊》,190期,:49∼68,臺北:中華民國民意測驗協會。
胡幼偉(1997),〈選舉新聞的第三者效果〉,「中華傳播學會第一屆年會」論文,臺北市:中華傳播學會。
胡幼偉(1998),《選舉民調第三者效果的因果分析》,「中華傳播學會第二屆年會」論文,臺北市:中華傳播學會。
胡幼偉、蔡炯青(1995),〈一般選舉新聞、選舉民意測驗報導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之第三者效果研究:以民國83年臺北市長選舉為例〉,「政大新聞教育60週年研討會」論文。
胡光夏(2001),〈我國軍隊的公共事務─軍隊與媒體關係之探討〉,「第三屆國軍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1∼27,臺北市:政治作戰學校。
胡光夏(2007),〈媒體與軍隊關係的演進:戰時新聞媒體管制與運用的發展〉,《復興崗學報》,89期:77∼106,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胡頻頻(2006),〈負面新聞報導中的人文關懷〉,《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1卷4期(2006年12月):19∼22,安徽電氣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徐曉(2005),〈傳播學全文數據庫CMMC的特色及其檢索〉,《現代情報月刊》(2005年10月),25卷 10期:123∼125,吉林省:現代情報雜誌社。
徐蕙萍(2007),〈國軍媒體事件語藝回應的重要及其策略運用─危機傳播的觀點〉,《復興崗學報》,89 期:107∼132,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高梅(2005),〈媒介的文化視點〉,《網路傳播》月刊(2005年第11期),北京市:網路傳播雜誌社。
張火燦、林育如(2007),〈從第三人效果探討員工組織承諾與公司商譽〉,「2007提昇技職學校經營品質研討會」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張玉涵(2000),《媒體訊息可信度、第三人效應與媒體管制-以西元二○○○台灣總統大選為例》,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自強、江佩蓉(2002),〈消失的意見行動者:第三人效果知覺對後續行為效應影響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張依雯(1999),《解構臺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連》,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論文。
陳志賢、陳志萍(2007),〈電視改革的第三人效果與新社會運動模式─以大高雄地區民眾意見調查為例〉,《新聞學研究》,91期:35∼8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陳琪嫆(2006),〈負面網路交友新聞的第三人效果影響-以朱木炎新聞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臺北市:中華傳播學會。
陳瑞南(2006),〈從第三人效應探討警政負面新聞報導的影響〉,《警專學報》,3卷8期:1∼32,臺灣員警專科學校。
陳瑞南(2007a),《警政負面新聞第三人效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陳瑞南(2007b),〈警政負面新聞對職業認同與第三人效果認知之影響〉,《警專學報》,4卷2期:109∼128,臺灣員警專科學校。
陳憶寧(2002),〈候選人負面新聞框架對政治憤世嫉俗感與責任歸因的影響〉 ,《中華傳播學刊》,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章昌文/譯(2008),Kenneth/作,〈從事傳播戰〉(Waging Communication war),取材/2008年美國陸軍戰院夏季刊(Parameters, Summer/2008),《國防譯粹》35卷12期(2008年12月):48∼61,臺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彭文正(2007),〈第三人效果的理解與疑惑〉,《中華傳播學刊》,12期:3∼51,臺北市:中華傳播學會。
彭文正、蕭憲文(2007),〈犯罪新聞描述手法與影響認知之實證研究〉,《東吳法律學報》(2007年10月),19卷2期:27∼68,東吳大學法律學系。
曾秀慧(2008),《自殺新聞之媒體報導結構與閱聽人認知 : 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曾秀慧(2008),《自殺新聞之媒體報導結構與閱聽人認知:電視新聞編輯策略的影響》,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順星(2008),《記者的重量:台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世新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永和(2006),《公共事務管理中之資訊與傳播-第三人效應之整合實驗》,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貞儀、黃怡文(2008),〈從第三人效果與沉默螺旋探討國中生之偶像崇拜〉,「中華傳播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萬久玲(2007),〈淺談負面新聞〉,《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9月),34卷5期:246∼248,河南師範大學。
鄒中慧(2002),〈軍聞報導與國軍形象-以青年日報90.1.1起改版為例〉,《軍事社會科學研究專輯》:95∼127,政治作戰學校。
劉念夏(2008),〈2008年總統選舉媒體民調的運用與省思:選舉推估與民意表達〉,《選舉評論》(2008年4月),4期:9∼18,臺北市:中華選舉研究學會。
蔡炯青(1995),《選民的人口學特徵、政治興趣、傳播行為、涉入程度以及自認對選情了解程度等變項與第三者效果認知強弱之關聯性研究—以1994 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蕙如(2007),〈進步的揭弊性格?「爆料新聞學」在台灣〉,「中華傳播學會 2007年年會」論文,中華傳播學會。
盧國顯(2005),〈中西方社會距離的研究綜述〉,《學海雙月刊》(2005年10月),2005卷5期:117∼123,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學海編輯部。
錢淑芬(2008),〈從軍隊與社會關係論國軍政戰工作新契機〉,《第10屆軍事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107∼136,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謝秉陞、許瀞文(2007),〈以精神分析觀點探討女性網路相簿點閱者認同位置的建構與差異〉,《資訊社會研究》,13期:229∼255,。
謝遊麟(2008),〈論戰略領導的溝通藝術〉,《國防雜誌》(2008年4月),23卷2期:93∼102,臺灣:國防大學。
簡益淳(2003),《專業認知、組織認同、組織效能之關聯性研究─國軍N總部新聞發佈體系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 (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期:1∼13,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羅文輝(2000b),《媒介負面內容與社會距離對第三人效果認知的影響》,《新聞學研究》,65期:95∼129,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羅文輝、牛隆光(2003),〈自尊、第三人效果與對現制媒介支援度的關連性研究〉,《新聞學研究》季刊,7期:141∼16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羅文輝(2000a),〈性策略理論、性別、第三人效果與支援限制色情媒介〉,《新聞學研究》,63期:201∼22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羅文輝(2000c),〈色情網站:性別、使用頻率及第三人效果之關聯性研究〉,《傳播研究集刊》第五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三、報紙、雜誌、網路
PPAPER BUSINESS編輯部(2009),〈INTERENT的時代,我上網所以我存在〉,《PPAPER BUSINESS 新世紀商業雜誌》月刊(2009年5月),4期:34∼47,臺北市:PP GROUP。
wims(2008),《加拿大傳媒學家,「酷」、「地球村」和「資訊時代」的始作俑者》,媒體與文化研究室(2008年11月11日):http://emedia.ctu.edu.tw/index.php?q=node/64。
于文正(2003a),《媒體與大眾恐慌心理》,SARS心理健康資訊網-心理健康資訊:http://sars.heart.net.tw/sarspaper39.html。
于文正(2003b),《拒絕新聞恐怖主義》,女性電子報—新聞前線(2003年5月26日):137期,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136.htm。
大華技術學院圖館(2009年3月28日):http://www.lib.thit.edu.tw/id17-29.htm。
中國知網(2009):http://www.cnki.net/index.htm。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2009):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aspx。
孔繁嘉(2009),《國防部新聞聯絡人講習 增進專業交換心得》,軍聞社(2009年3月31日)。
王光慈(2009),《成績好帶兵悍,女軍人應增加》,聯合報(2009年3月23日):A4版。
王茜穎(2008),〈我的海角七號:螺絲釘也會變星星〉,《商業周刊》(2008年9月29日)1088 期:130∼132。
王烱華(2008),《小兵酒駕 召回千軍訓誡:四紀德艦停港一周 海防洞開 「小題大作」》,蘋果日報(2008年8月10日):10版。
王烱華(2009),《頻頻出包 海軍司令換人》,蘋果日報(2009年05月19日):8版。
王烱華、張麗娜、晏明強(2009),《丟臉 三軍儀隊貼露毛照》,蘋果日報,(2009年4月1日):6版。
北京萬方數據服務平台網,http://c.wanfangdata.com。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98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http:// www.twnic.net.tw。
田俊雄等(2008),《國軍又摔機 1死2失聯:花蓮石梯外海例行訓練 S-70C反潛直升機失事墜海 另2人輕重傷 》,聯合報(2008年10月22日):A1版/要聞。
朱立群(2008),《祖靈庇佑的將軍─曹明生》,台灣光華雜誌月刊(2008年11月):82,台北市:光華畫報雜誌社。
牟傳珩(2007),《中國需要一場揭露性的輿論風暴》,明見網(2007年12月29日):http://xinsheng.net/xs/articles/big5/2007/12/29/42176.htm)。
余艾苔(2009),《辣蘋果專欄:這款國軍 罄竹難書》,蘋果日報(2009年4月13日):8版。
吳明杰(2009),《總統拍版:高廣圻 接任海軍司令》,中國時報(2009年5月19日):8版。
李志德、李順德、王光慈、林新輝(2009),《名嘴爆料 反被國防部「修理」》,聯合報(2009年7月9日):A3版。
周正康(2009),《中將自戕 錯誤示範》,聯合報(2009年4月30日):A15版/民意論壇。
林怡君(2007年9月3日),《黃淑英:軍校公費名額男性多 盼取消性別限制》,財團法人中央通訊社。
青年日報(2007a),《尊重新聞自由 強化軍隊與媒體良性互動模式》,青年日報(2007年6月13日):社論。
青年日報(2007b)《社論:媒體應秉持專業精神與社會責任作國家安全之支柱》,青年日報(2007年7月3日):社論。
青年日報(2008),《落實國軍終身學習提升人力素質 為堅實國防戰力奠基》,青年日報(2008年07月14日):社論。
南方快報(2003),〈2003年三、四、五月份新聞處理分析〉,《新聞評鑑》:http://w1.southnews.com.tw/snews/newspaper/specil/sunewspaper,南方快報。
南方朔(1997),〈在這個非常八卦的時代 八卦日益走紅起來〉,《新新聞》周刊(1997年5月8日),532期:98。
洪哲政(2007),《5℃寒冬 迫新兵全裸戰》,蘋果日報(2007年8月3日):38版。
紀佩君、李增倫(2005),〈McLuhan媒介與學習理論介紹〉,《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05年11月15日),50期:http://society.nhu.edu.tw/e-j/50/50-03.htm,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孫立方(2009),〈回響:一竿子打翻一條船〉,中國時報(2009年4月13日):A14/時論廣場。
郝雨、陳迎豔(2008),《「第三人效果」與傳媒素養教育——淺議「第三人效果」研究在實踐中的應用》,《新聞記者》月刊(2008年4期):http://xwjz.eastday.com,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所。
郝雨、謝小芳(2007)。〈大眾傳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3卷1期,江蘇省南通市:南通大學。
高梅(2005),《媒介的文化視點》,網路傳播月刊(2005年),11期:http://www.wlcb.com,網路傳播雜誌社。
高雅鬱(2006),《改造惡質媒體,我們有權力!!》,e能網:http://www.enable.org.tw/e-08.php,中華民國殘障聯盟。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2006),〈重榮譽、守紀律,是國軍戰力的保證〉,《青年日報》(2006年07月28日),莒光園地版:95年7月份第4週我們的心聲。
國防部政戰資訊服務網(2009),http://gpwd.mnd.gov.tw/onweb.jsp?webno=333333301;,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
張延廷(2009),《國軍肅貪 有賴依法行政》,聯合報(2009年7月14日):A17版。
張俊雄(2008),《重傷國軍形象的報導》,自由時報(2008年7月27日):A17版/讀者投書。
張春炎(2008),《負面新聞不可承受之重:從海角七號到海角七億》,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http://www.e-journalism.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103)
張麗娜、蘇聖怡(2009),《不堪入目 國軍搞口交 40官兵圍觀》,蘋果日報(2009年7月16日):6版
曹開明(2005),《筆與劍 溝通互信 衝突不生》,青年日報(2005年01月21日):3版。
許紹軒(2009),〈國防部設記者室 記者憂被監控〉,自由時報(2009年7月22日):A3版。
陳力丹(2002),《2001年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概述》,傳播研究網:http://www.mediaresearch.cn/user/erjiview.php?TxtID=162&list=11,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陳宗逸(2000),〈軍事機密沒箇準 記者權益無保障〉,《新台灣新聞週刊》(2000年10月):238期,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6809。
陳信州、李冠儀、葉宗勳(2003),〈媒介與訊息傳遞:M. McLuhan理論介紹〉,《資訊社會研究》(2003年12月),5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程翔(2003),《從「沙斯」事件看中國政治》,程翔文選:http://www.chingcheong.com/article_may_2003_2.htm。
黃名璽(2009),《國軍多起負面事件 陳肇敏痛心致歉》,中央通訊社(2009 4月11日)。
黃哲斌(2004),《政治與媒體互相拆解之後…》,中時電子報(2004月2月12日):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editorland/editorland-content/0,3923,170303+64,00.html)。
黃進福(2006),《新聞處理,首重國家安全維護–吳季方:學習處理新聞事件,使民眾認識國軍,瞭解國軍》,青年日報(2006年7月5日):6版。
黃煌雄等(2009),〈「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及國軍戰力之影響」專案調查研究案〉,《監察院97年度專案調查研究報告》,中華民國監察院:http://www.cy.gov.tw。
葉曉華、王豔(2009),《臺灣傳播研究典範視覺化(1998∼2007):共引分析的方法》,《中國傳媒報告》2008年第4期,傳播學論壇(2009年2月6日):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5068。
維基百科(2009),維基媒體基金會:http://zh.wikipedia.org。
維普資訊網(2009),http://www.cqvip.com。
數位時代電子報(2009),《社群網站進化成媒體》,PChome ePaper 電子報(2009年6月30日):http://epaper.pchome.com.tw/archive/last.htm?s_date=old&s_dir=20090630&s_code=0042&s_cat=科技電腦#c652418。
曠文琪(2009),〈140字的威力:繼e-mail、手機後,最強的人脈武器〉,《商業周刊》第1127期(2009年6月29日),臺北市:英屬蓋曼群島商家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城邦分公司。
範以錦(2008),暨南大學(2008年1月11日):http://202.116.0.134:82/gate/big5/jnnews.jnu.edu.cn/html/2008/1/4032.htm。
鄭國威(2007),〈媒體事件與觀察 —《中時》與《自由》的問題在哪〉,蘋果日報(2007年1月6日):論壇。
環球時報(2006),《負面新聞都應有正面後續》,每日甘肅網(2006年12月13日):http://comment.big5.gansudaily.com.cn/system/2006/11/01/010171997.shtml〉。
謝俊平(2007),《強化媒體良性互動 遇問題主動說》,青年日報:(2007年7月5日):3版。
羅暐智(2007),《麻辣女軍官自拍 網上掀瘋潮》,中國時報(2007年8月3日):9版。
蘋果日報(2008),《蘋論:國防部長辭職謝罪》,蘋果日報(2008年10月23日):A4版。
蘋果日報資料室(2009),《海軍管理、訓練凸槌事件》,蘋果日報(2009年5月19日):8版
四、其他
王建業(2006),〈專題報告:地區新聞工作執行成效〉,《海軍95年年中政戰工作檢討會會議資料》:52∼57,海軍司令部。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室(2008),《每日新聞摘要》,(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
英文部分
Belch George E. & Belch Michael A. (1999),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Western BooK Co., LTD.
Berelson, B.(1959). 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3: 1-6.
Cirino, R. (1977). An alternative america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llege English, 38(8), 802-810.
Cohen and Y. Tsfati(2009) , The Influence of Presumed Media Influence on Strategic Vot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une 1, 2009; 36(3): 359 - 378.
Cohen, J., Mutz, D. C., Price, V., & Gunther, A. (1988). Perceived impact of defamation: An experiment on third-person effect.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2, 161-173.
Coleman, J. S. (1957). Community conflict. New York: Free press.
D’Alessio, D., & Allen, M. (2000). Media bias i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4), 133-156
David, P., Liu, K., & Myser, M. (2004). Methodological artifact or persistent bia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1(2), 206-233.
Davison, W. P. (1983).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7. 1-13.
Davison, W. P. (1996). The third-person effect revisit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8, 113-119.
Denus McQuail(2000),《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Sage Publications,Inc.
Dervin, B.(1980),Communication gaps and inequities: Moving toward a reconceptualization. In. B. Dervin and M. J. Voight (eds.), Progress in Communication Sciences, vol. 2, pp. 73-112.
Duck, J. M., & Mullin, B. (1995). The perceived impact of the mass media: Reconsidering the third-person effec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77-95.
Glynn,C. & Ostman,R.(1988). Public opinion about public opinion. Journalism Quarterly,65, 299-306.
Gunther, A. & Ang, P. H. (1996). Public perceptions of television influence and opinions about censorship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8, 248-265.
Gunther, A. & Hwa, A.(1996). Public perceptions of television influence and opinion about censorship in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8,248-265.
Gunther, A. & Mundy , P.(1993).Biased optimism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Journalism Quarterly,70,58-67.
Gunther, A. & Mundy, P. (1993). Biased optimism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Journalism Quarterly, 70, 58-67.
Gunther, A. (1991). What we think others think: Cause and consequence in the third-person effec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8, 355-372.
Gunther, A. (1995). Overrating the x-rating: The third-person perception and support for censorship of pornograph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5, 27-38.
Gunther. A.C; Storey, J.C.(2003)The influence of presumed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19-215.
Hackett, R. A.(1984),Hackett, R. A. (1984). Decline of a paradigm? Bias and objectivity in news media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 229-259.
Henriksen, L., & Flora, J. A. (1999). Third-person perception and children: Perceived impact of pro-and anti-smoking ad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6):643-665.
Hense, R., & Wright, C. (1992). The development of attitudes toward censorship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 1666-1675.
Hoffner, C., Buchanan, M., Anderson, J. D., Hubbs, L. A., Kamigaki, S. K.Kowalczyk,
Hoorens, V., & Ruiter, S. (1996). The optimal impact phenomenon: Beyo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6, 599-610.
Hoorens, V., & Ruiter,S.(1996). The optimal impact phenomenon: Beyond third-person effec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6,599-610.
Howard, J. L., Reifler, C. B., & Liptzin, M. B. (1971). Effects of exposure to pornography. Technical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Obscenity and Pornography (Vol. 8, pp. 97-132).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Hur, K. K. & Robison, J. P. (1978). The social impact of Roots. Journalism Quarterly, 55,19-24.
I. Huck, O. Quiring, and H.-B. Brosius(2009)Perceptual Phenomena in the Agenda Setting Process., Int. J. Public Opin. Res., June 1, 2009; 21(2): 139 - 164.Katz, E.(1959).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An editorial note on a possible future for this journal. 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 2: 1-6.
Katz, E.; Blumler, J. G. and Gurevitch, M.(1974). Util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 the individual. In. J. G. blumier and E. Katz (eds.). 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pp. 19-32.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Katz, E.;. Gurevitch, M. and H. Haas(1974). On the use of the mass media for important thing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164-181.
Kendrick, D. T., Stringfield, D. O., Wagenhals, W. L., Dahl, R. H., & Ransdell, H. J. (1980). Sex differences, androgyny, and approach responses to erotica: A new variation on the old volunteer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8, 517-524.
L., Pastorek, A., Plotkin, R. S. & Silberg, K. J. (1999). Support for censorship of television violence: The role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and news exposur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6), 726-742.
Lee, C., & Yang, S. (1996, August). Third-person perception and support for censorship of sexually explicit visual content: A Korean ca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Anaheim, CA.
Lo, V. H., & Paddon, A. R. (1998, August). The third-person perception and support for restrictions of pornography: Some methodological problems. Paper accept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Baltimore, MD.
Lo, V. H., & Paddon, A. R. (1999, August). How sexual strategies theory, gender,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explain attitudes about pornography. Paper accept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New Orleans, LA.
Lo, V. H., Neilan, E., Sun, M. P. & Chiang, S. I. (1999).Exposure of Taiwan Adolescents to Pornographic Media and Impact on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1), 50-71.
M. B. Oliver, H. Yang, S. Ramasubramanian, J. Kim, and S. Lee(2008)Exploring Implications of Perceived Media Reinforcement on Third-Person Percep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December 1, 2008; 35(6): 745 - 769.
McLeod, D. M., Eveland, W. P., & Nathanson, A. I. (1997). Support for censorship of violent and misogynic rap lyrics: An analysis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 153-174.
Miller, R. (1995). Going inside with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orld: 12: 10: 23-25,
Neter, J. Wasserman, W. & Kutner, M. H. (1983). Applie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Otto Lebinger (1997). “The Crisis man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Park, H. S. & Salmon, C. T.(2005). A test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public relations: Application of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J& MC Quarterly, v82(1), pp 25-43
Perloff, R. M. (1993). Third-person effect research, 1983-1992: A review and synthe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5, 167-184.
Perloff, R. M.(1999). The Third-person effect: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Media Psychology, 1, 353-378.
Perse, E. M., and courtright ,J. A.(1993). Normative images of communication media: Mass and interpersonal channel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 485-503.
Roessler, Patrick.(2009) .Second and Third-Person Perception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German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TBA, San Francisco, CA, <Not Available>.2009-06-22 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168509_index.html
Rojas, H., Shah, D. V., & Faber, R. J. (1996). For the good of others: Censorship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8, 163-186.
Rucinski, D., & Salmon, C. T. (1990). The other as the vulnerable voter: A study of 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the 1988 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 345-368.
Salwen, M. B. (1997, August). Perceptions of media power and fairness in campaign ’96: The third person effect and support for press restriction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hicago, IL.
Salwen, M. B., & Driscoll, P. D. (1997). Consequences of third-person perception in support of press restrictions in the O.J. Simpson tri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7:60-78.
Salwen, M.B. & Dupagne, M. (1999). The third-person effect: Perceptions of the media’s influence and immoral consequenc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5), 523-549.
Stevenson R. L. & Greene M. T. (1980). A Reconsideration of Bias in the News . Journalism Quarterly 57:115-21.
Surlin, Stuart U. (1978). Roots’ research: A summary of finding.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22,309-20.
Svenson, O. (1981). Are we all less risky and more skillful than our fellow drivers? Acta Psychologica, 47, 143-148.
Thiessen, D. (1994). Environmental tracking by females. Human Nature, 5, 167-202.
Thompson, M. E., Chaffee, S. H., & Oshagan, H. H. (1990). Regulating pornography: A public dilemm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 73-83.
Tiedge, J. T., Silverblatt, A., Havice, M. J., & Rosenfeld, R.(1991). Discrepancy between perceived first-person and perceived third-person mass , media effects. Journalism Quarterly, 68, 141-154.
Weinstein, N. D. (1989, Dec. 8). Optimistic biases about personal risks. Science, pp. 1232-1233.
Wilson, W. C., & Abelson, H. I. (1973). Experience with and attitudes toward explicit sexual material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29(3), 19-39.
Wolf, Susanne.(2009).Social Distance at Close Range: Third-Person Perceptions in Social Network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TBA, San Francisco, CA, <Not Available>.2009-06-22 http://www.allacademic.com/meta/p168510_index.html.
Zillmann, D. & Bryant, J. (1982). Pornography, sexual callousness, and the trivialization of rap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2(4), 10-21.
Zillmann, D. & Bryant, J. (1988). Effects of prolonged consumption of pornography on family valu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9: 518-544.

Zillmann, D. & Bryant, J.(1989). Pornography: Research advances & policy consideration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Zillmann, D. & Weaver, J. B. (1989). Pornography and men’s sexual callousness toward women. In D. Zillmann. & J. Bryant (Eds.). Pornography: Research advances & policy considerations (pp. 95-126)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7.128.129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7.128.129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