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2109-17024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2109-170249
論文名稱
Title
中共的重大經濟政策決定模式:從毛澤東到胡錦濤
The Decision-Making Model of Primary Economic Policies in China:From Mao Tse–tung to Hu Chin-tao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29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9-02
關鍵字
Keywords
重建農村、宏觀調控、改革開放、計畫經濟
Planned economy, macroeconomic control, rural reconstruction, reform and opennes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2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中共從毛澤東時期採用蘇聯的中央集權計畫經濟到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至今,歷經60年,從極端貧窮到經濟快速成長,從平等化到所得嚴重不均,從生活提升到社會不穩定,其間應存在某種因果關係。本研究主要利用歷史研究途徑和系統研究方法,期能從總體情況的發展,從毛澤東的計畫經濟、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江澤民的宏觀調控、到胡錦濤的重建農村,理出這四個時期中共重大經濟決策的因果關係。
本文研究的主要發現有三點,第一、中共從毛澤東到胡錦濤的各個時期,重大的經濟政策制定存在因果關係。毛澤東因近代中國內憂外患而實施計畫經濟,演變成經濟極端貧困,鄧小平因此而推動改革開放以發展經濟,結果引起嚴重通貨膨漲,江澤民必須以宏觀調控抑制通貨膨漲作為施政主軸,然而江澤民施政結果造成的農村凋敞的問題,又成為胡錦濤實施農村重建的主要原因。
第二、中共領導人的思考邏輯和人格特質對經濟政策的決定過程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意識型態的影響力則隨著時空環境的變化而淡化。目前中共已無像毛澤東與鄧小平的「超級強人」領導,導致中共的重大經濟決策不得不走向制度化,胡錦濤正在處理改革開放30年的包袱,能否順利改革諸如三農、通膨等問題仍有待觀察,未來的第五代領導人應是處於「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狀態。
第三、中共經濟政策的制定受到中共領導人面臨的國內外政治環境的影響。本文以全面性而有系統的從因果論的角度探討,能夠對中共重大經濟政策制定背後的政治與經濟關係產生整體性的掌握,對於學界探討中共局部性的經濟政策決策過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Abstract
Over the last sixty years, China has gone from Soviet’s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in the Mao Era to Deng Xiao Ping’s economic reform. It has evolved from extreme poverty to rapid economic growth, from equality to inequality and from life improvement to social instability. There might be cause and effect which underlie the process. This study adopts historical research approach and systematic research method to explore the cause and effect which underli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economic policy-making in the four eras: Planned economy by Mao Ze Dong, reform and openness by Deng Xiao Ping, macroeconomic control by Jiang Ze Min and rural reconstruction by Hu Jin Ta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ly, from Mao Ze Dong to Hu Jin Tao era there might be cause and effect which exist among the making of China’s major economic policies. Due to the internal revolt and foreign invasion Mao Ze Dong adopted planned economy which resulted in China’s extreme economic poverty. Deng Xiao Ping’s reform and opennes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caused severe inflation. Jiang Ze Min’s macroeconomic control was intended to contain the inflation. Subsequently, Jiang’s policy brought about the withering away of the countryside which in turn led to Hu Jin Tao’s rural re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logic of Chinese leaders’ thinking and personalities have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ir economic policy-making, however, the effect of ideology has diminished over time. Without the leaderships of strongmen like Mao and Deng, China is forced to systemize its major economic decisions. Hu is now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reform and openness which have arisen over the last thirty years. Whether he can succeed in dealing with th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farmers and inflation still remains to be seen. The fifth generation leaderships in the future will be in a position where “the revolution has not yet succeeded and comrades must continue to strife.”
Thirdly, China’s economic polic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at its leaders face both back home and abroad.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and grasps the overall system from a causationism perspective which analyze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behind China’s major economic policy-making. This study has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academia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China’s local economic policy-making.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謝辭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一章 導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途徑、方法、範圍與限制------------- 2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五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31
第二章 毛澤東的計畫經濟 36
第一節 毛澤東為什麼要實施計畫經濟------------- 36
第二節 毛澤東計畫經濟政策的涵義--------------- 42
第三節 土地集體化政策的決定者及決定模式------- 47
第四節 毛澤東如何推動計畫經濟----------------- 56
第五節 實施土地集體化以後的經濟績效如何------- 63
第三章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 66
第一節 鄧小平為什麼要推動改革開放------------- 66
第二節 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的涵義--------------- 71
第三節 改革開放政策之決定者與決策模式--------- 76
第四節 鄧小平如何推動改革開放----------------- 88
第五節 鄧小平實施改革開放以後的經濟績效------- 99
第四章 江澤民的宏觀調控 107
第一節 江澤民為什麼實施宏觀調控政策----------- 107
第二節 江澤民經濟政策的決定模式--------------- 116
第三節 江澤民宏觀調控政策的主要內容----------- 121
第四節 江澤民如何推動宏觀調控政策------------- 125
第五節 實施宏觀調控以後的經濟績效------------- 130
第五章 胡錦濤的重建農村 137
第一節 胡錦濤政權為什麼決定農村重建的政策----- 137
第二節 三農問題-------------------------------- 142
第三節 胡錦濤政權經濟政策決定模式------------- 150
第四節 胡錦濤如何規劃與推動農村重建----------- 165
第五節 胡錦濤政權實施重建農村政策的經濟效果--- 173
第六節 今後可能的發展趨勢與挑戰--------------- 177
第六章 結論與前瞻 186
壹、結論--------------------------------------- 186
貳、前瞻--------------------------------------- 191
參考書目 194
壹、中文書目----------------------------------- 194
貳、日文書目----------------------------------- 203
參、英文書目----------------------------------- 207

表次
表 3-1 鄧小平南巡講話對中共中央之影響--------------------------------- 85
表 4-1 主要經濟指標的動向(與前年比) ------------------------------------ 127
表 5-1 全國「群集事件」的發生件數與參加人數------------------------ 137
表 5-2 農民平均每人的純收入的變化與都市的落差----------------------- 148
表 5-3 中央財經指導小組成員之黨內職務與政府的職務------------------ 158
表 5-4 2008年中央經濟政策會議的決定過程----------------------------- 161
表 5-5 全面小康社會(經濟面)-------------------------------------------- 177
表 5-6 「3方面的落差」-------------------------------------------------------- 178
表 5-7 「5個統籌」------------------------------------------------------------- 181
表 6-1 中共經濟政策模式內涵與成敗得失對照表----------------------- 191


圖次
圖1-1 中國大陸產權改革的途徑----------------------------------------------------- 7
圖1-2 中國中央政府組織圖---------------------------------------------------------- 13
圖1-3 中共的決策方式圖------------------------------------------------------------- 17
圖1-4 政策回饋過程 ---------------------------------------------------------------- 24
圖1-5 研究架構圖----------------------------------------------------------------------30
圖1-6 研究流程圖----------------------------------------------------------------------33
圖1-7 中共重大經濟政策決定模式:以每一章為一個案------------------------35
圖5-1 2004-2008年農村居民純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149
圖5-2 2004-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長速度----------------- 149
圖5-3 中國經濟政策決定機制 ----------------------------------------------------- 152
圖5-4 共產黨排行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幹部的主要對應關係-------------153
圖5-5 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人的階級----------------------------------------------153
圖5-6 經濟政策的會議週期性-------------------------------------------------------154
圖5-7 總體經濟政策的決策過程(以金融政策為例) ----------------------------162
圖5-8 都市與農村的所得落差------------------------------------------------------------178
圖5-9 2000-2006年都市與農民實質所得差距-----------------------------------179
圖5-10 地區間的落差(年人均所得:2004年) --------------------------------------17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 中文書目
一、 中文專書
1 山本秀也,你了解真正的中國嗎?(台灣: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2 中國大陸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彙編著,「共產主義與共黨策略批判選編」(台北:正中書局,1976年)。
3 天兒慧著,黃英哲、張明和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台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4 毛毛,我的父親-鄧小平(台灣:地球出版社,1993年)
5 毛思迪(Steven W. Mosher),李威儀譯,中國—新霸權(台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6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頁468-469。
7 毛澤東選集五卷。
8 王志仁,哦,原來中國是這樣(台灣: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9 王良能,中國大陸「三農」問題概述(台灣:唐山出版社,2003年)。
10 王東京,中國經濟觀察(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2007年)。
11 王新生,政治體制與經濟現代化—“日本模式”再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2 矢吹晉著,魏珠恩譯,毛澤東與周恩來(台北:倉頡出版社,1993年)。
13 朱炎,台商在中國:中國旅日經濟學者的觀察報告(台灣: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14 朱浩民,大陸金融制度與市場(台灣: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15 汝信、陸學藝、李培林主編,「社會藍皮書2004年」(北京:社會科學文藝出版社,2004年)。
16 江小涓,中國經濟的開放與增長1980~200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 江振昌,「政治體制改革的背景」,收錄於吳安家編,「中共政治發展」,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6月,頁47。
18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頁460。
19 何清漣,中國的陷阱(台北:台灣英文新聞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0 何清漣,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灣: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21 吾安家,中共意識型態的變遷與持續(1949~2003年)(台灣:國史館,2004年)。
22 吳玉山、林文程、江水平,後鄧時期對大陸及台灣的震盪(台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民國84年)。
23 吳國光、王兆軍合著,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世界書局出版,1996年9月)。
24 吳國光、王兆輝,鄧小平之後的中國-解析十大生死攸關問題(台灣:世界書局,1994年)。
25 吳敬璉(1988),腐敗:權利與金錢的交換,(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第2版)。
26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秘密(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羅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27 呂煒,經濟轉軌理論大綱(北京:商務印刷館,2006年)。
28 宋國誠, 21世紀中國(卷二)--全球化與中國之發展(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2年)。
29 李侃如,治理中國—從革命到改革(台灣:國立編譯館,1998年)。
30 李英明,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31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灣: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32 李英明、關向光,中國研究的多元思考(台灣:巨流圖書公司,2007年)。
33 李銳,廬山會議實錄(修訂版),(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34 李憲榮,比較政治學(台灣:前衛出版社,2001年)。
35 沈寶祥著,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始末,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馬立誠、凌志軍著:交鋒,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36 宗鳳鳴,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香港:開放出版社,2007年)。
37 林文程,「台海兩岸協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收於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頁99~121。
38 林文程,「外在環境發展對台灣國家定位之影響」,收於黃昭元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頁425~450。
39 林文程,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40 林佳龍,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灣: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4年)。
41 林德昌,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42 林毅夫,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43 林毅夫,解讀中國經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
44 林毅夫,解讀中國經濟沒有現成模式(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45 林毅夫等著,杜進譯,中國の經濟發展(東京:日本評論社,1997年),頁251。
46 松本一男,毛澤東傳奇:毛澤東評傳(台灣: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47 松本一男,周恩來之路(台灣:新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48 邵宗海、蘇厚宇,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決策機制: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
49 金衝及主編:周恩來傳,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四卷,第2079-2317頁;宗道一著:〈七十年代毛澤東批周恩來內情〉,載鏡報月刊,1998年第1期,第52-55頁。
50 青木昌彥、錢穎一編: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人控制和銀行的作用,(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
51 哈戰榮,社會主義新時期-鄧小平 三農 思想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
52 施哲雄,發現當代中國(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53 韋政通,無限風光在險峰—毛澤東的性格與命運(台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54 倪世雄,當代國陳關係理論(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55 唐亮,漸進•民主 變革中的中國政治(台灣:八方文化,2004年)。
56 宮崎正弘,胡錦濤.中國的新霸權戰略(台灣:前衛出版社,2003年)。
57 耿慶武,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58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8年)。
59 高皋,後文革史——中國自由化浪潮流(下卷),頁17~22。
60 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04)(台灣:五南出版社,2005年)。
61 康照祥,中國權力遊戲-透視中共接班內幕(台灣:宇河文化,2002年)。
62 張五岳,中國大陸研究(台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63 張戎(Jung Chang)、喬・哈利戴(Jon Halliday)著,張戎譯,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香港:開放出版社,2006年),頁293-300。
64 張戎,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香港:開放出版社,2006年)。
65 張軍擴,〈我國改革歷程的回顧〉,世紀之交的中國政策研究(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1年1月),頁17~21。
66 張嘉中,權力鬥爭與軍人的政治角色(1949-1973年的中國)(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67 張維迎,「價格、市場與企業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8 張翰書,「西洋政治思想史」,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6月,頁27-30。
69 涼熱著,黃永宏評著,中國製造大黑洞(台灣:新來文化,2009年)
70 連玉明,決策中國:中國公共決策創新報告No.1(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年)。
71 陳子明,中國跨世紀大方略(台灣:三友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
72 陳丕顯著:歷史的轉折在湖北,(湖北: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73 陳博志,台灣經濟戰略—從虎尾到全球化(台灣:財團法人台灣智庫,2004年)。
74 程念祺,國家力量與中國經濟的歷史變遷(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75 童振源,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灣: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76 童陽秀,中國共產黨建設八十年大事紀要(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2年),頁314。
77 華而誠,中國經濟軟著陸(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年8月),頁105~165。
78 費正清,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台灣: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79 賀龍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黃瑤著:羅瑞卿大將,中共中央黨史出版社,1994年,
80 馮瑋,中國人與日本人(台灣:紫宸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81 黃亮,歸納與推動(重慶:重慶出版集團書林圖書發行公司,2006年)。
82 極目編著,黃永宏評著,中共政局大破解-17大最新觀察(台灣:新來文化,2009年)。
83 楊小凱,楊小凱經濟學文集(台灣: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84 楊中美,李登輝 VS 江澤民(台灣:時報出版社,2000年)。
85 楊中美、高橋博,中國指導者相關圖(北京:蒼蒼社,2008年)。
86 楊軍,區域中國—中國區域發展歷程(北京:長春出版社,2007年)。
87 楊繼繩,鄧小平時代:中國改革開放二十年紀實(下冊)(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頁510~515。
88 裴敏欣,「杭廷頓談權威主義」,齊墨編,「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北京:唐山出版社,1991年)。
89 劉勝驥,「共黨民主集中之批判」,(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0年6月)。
90 樊綱,「漸進之路──対経済改革的経済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91 蔡學儀,兩岸經貿之政治經濟分析(台灣: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92 鄧子恢傳編寫組:鄧子恢傳,(北京:人物出版社,1996年)。。
93 鄧小平思想年譜,中央黨史文獻研究室,1998年,頁98。
94 魯凡之,中國社會主義論,(台北:南方出版社,1987年)。
95 黎安友,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台灣:麥田出版,2000年)。
96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97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築與事件的回顧(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98 薄一波,若干重大政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史出版社,1991年)。
99 謝淑麗(Susan L. Shilk),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100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頁832~839。
101 韓琪,中國經濟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102 叢進,曲折發展的歲月,(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3 魏艾,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104 魏昂德,〈現代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收錄於涂肇慶、林益民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


二、中文期刊資料
1 (新華社, 2008 年11月26日)。
2 (新華網 2008年7月27日)。
3 「家電下鄉今起全國推廣 產品標準強調節能」(南方日報 2009年2月1日)。
4 「認識我中國」『瞭望』,2004年第1期,頁13。
5 「認識我中國」『瞭望』,2004年第2期,頁12~15。
6 『人民日報』(2003年3月29日)以及法眼「信息公開與社會小穩定」,『中國青年報』(2003年4月9日)。
7 『文匯報』(2005年3月10日)。
8 丁樹範,「美『中』臺三角關係中的美國角色-走在兩岸間的鋼索」,(台北:三軍大學編印,1999年12月)。
9 人民日報(北京),1992年7月27日,第2版;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頁863~864。
10 人民日報(北京),1992年7月29日,引述自中國時報,1992年7月30日,第11版。
11 人民日報(北京),1992年8月1日,第2版。
12 于光遠等著:我親歷的那次歷史轉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13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6年。
14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6年。
15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8年。
16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1年。
17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3年。
18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4年。
19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6年。
20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6年。
21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7年。
22 中央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7年。
23 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公報。
24 中國青年報,2006年7月7日。
25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1964年,頁314。。
26 王建成、王永剛,〈談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意義〉,新淮論壇(淮安),第5期(2002年),頁26~27。
27 王清、王延增,加入WTO對農業發展銀行的影響及對策,經濟要參(北京),第56期(2002年)。
28 列寧,「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寧選集(台北),卷四,頁197。
29 列寧,「給德國共產黨員的一封信」,列寧選集(台北),卷三十二,頁504。
30 年初出版的重要文件(文書)。2004年農民的增收、2005年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增強、2006年則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另外,2007年的中央1號文件也是以現代農業建設為主題。
31 朱濤,「南海春潮-記鄧小平同志在珠海」,選錄於黃也平主編,「1978至1998中國大決策紀實(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4月,頁583。
32 江振昌,「政治體制改革的背景」,收錄於吳安家編,「中共政治發展」,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4年6月。
33 吳玉山,〈回顧中國大陸產權改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香港),1999年夏季,頁183。
34 吳玉山,〈探入中國大陸經改策略之研究:一個比較的途徑〉,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3期(民國92年5、6月),頁1~30。
35 吳玉山,〈探入中國大陸經改策略之研究:一個比較的途徑〉,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3期,2003年5、6月,頁23。
36 吳安家,「中共十四大後的權力結構與路線鬥爭動向」,國家政策雙週刊(台灣),第47期(1992年11月17日),頁5。
37 吳安家,「中共十四大後的權力結構與路線鬥爭動向」,國家政策雙週刊,1992年11月17日第○○四七期,頁415。
38 吳邦國的人民日報2006年10月20日上論文。
39 宋林飛,〈經濟社會學研究的最新發展〉,社會學(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2000年第5期,第55頁。
40 周玉山,「八九民運溯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四十二卷第五期(1999年5月),頁82。
41 周雪光,〈西方社會學關於中國組織與制度變遷研究狀況評述〉,收錄於涂肇慶、林益氏編,前引書,頁149。
42 尚顯強、何細民、白四新,〈農民的卡外負擔〉,改革內參(北京),第21期(2002年),頁22~25。
43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十二月),頁165。
44 林文程,「伊拉克戰爭對中共之衝擊—兼論對臺灣及日本之啟示」,中共研究(台灣),2004年6月,頁47~68。
45 林文程,「美中台關係與台海安全」,「台海安全的新視野研討會」(台北),2004年12月18日。
46 林文程,「從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看北京對台政策之發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台灣),創刊號(2005年1月),頁22~25。
47 林文程,「評杭廷頓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晚期的民主化」,理論與政策(台灣),第8卷4期(1994年8月),頁130~133。
48 林文程主編,憲政改革與國家發展-2005年台灣憲政經驗(台北:台灣民主基金會,2006年)。
49 林芳蘭,〈WTO框架下我國農業戰略選擇〉,內部文稿(北京),20期(2002年),頁28~29。
50 林祥金,〈充分發揮出口替代對增加農民收入的作用〉,經濟要參(北京),第64期(2002年),頁28~36。
51 洪鳥金,〈入世後中國農業的對策〉,農經研究通訊(太原),第10期(2002年),頁26~32。
52 胡鞍鋼,〈中國政策周期與經濟周期〉,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4年,夏季卷(總第8期),頁85~100。
53 胡鞍鋼,〈破解三農問題的體制障礙〉,改革內參(北京),第21期(2002年),頁13~15。
54 范錦明,「911事件後全球經濟情勢分析」,戰略與國際研究(台灣),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
55 范錦明,「中共的經濟安保體系」,戰略與國際研究(台灣),第2卷第2期(2000年4月)。
56 范錦明,「市場機能的破壞與重建:中國經濟制度的變遷(1949~2000)」,中國事務(台灣),第四期(2001年4月)。
57 范錦明,「亞洲金融風暴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影響」,問題與研究(日文版 ),1999年5月。
58 范錦明,「臺灣當前貧富差距問題」,臺灣民主季刊(台灣),第4卷第4期(2007年12月),頁151~157。
59 范錦明,「穩中求進:中國大陸因應亞洲金融風暴的大原則」,戰略與國際研究(台灣),第1卷第2期(1999年4月)。
60 馬恩全集,第十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頁91。
61 國家統計局農調隊:中國農村貧困監測報告──2000「前言」附表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
62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9月),頁289。
63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9月),頁289。
64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經濟年鑑(北京:中國經濟年鑑出版社,1999年10月),頁887。
65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經濟年鑑(北京:中國經濟年鑑出版社,1999年10月),頁887。
66 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經濟年鑑(北京:中國經濟年鑑出版社,2004年10月),頁802。
67 國務院研究室之HP(http://www.gov.cn/gjjg/2005-12/26/content_137261.htm)。
68 張軍擴,我國改革歷程的回顧,世紀之交的中國政策研究(北京:國大地出版社,2001年1月),頁17~21。
69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模式」,問題與研究月刊(台北),37卷第8期(民國八十七年八月),頁50。
70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模式」,問題與研究月刊(台北),第37卷第8期(民國八十七年八月),頁50。
71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模式」,問題與研究月刊,政大國關中心,民國87年8月,37卷第8期,頁53。
72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模式」,問題與研究月刊,政大國關中心,民國87年8月,三十七卷第八期,頁53。
73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模式」,問題與研究月刊,政大國關中心,民國87年8月,三十七卷第八期,頁53-55。
74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的外交模式」,問題與研究月刊,政大國關中心,民國87年8月,三十七卷第八期,頁59。
75 陳墇津主編,2004年至 2005年-中國形勢(台灣:政大國關中心,2005年)。
76 陳錫文、韓俊,〈農業農村經濟新發展階段的體制創新〉,經濟活頁文選:理論版(北京),第17期(2002年),頁3~9。
77 黃筱薌,「中共意識形態之演變與運作研究」,俄情研究雜誌社(台北),1992年11月。
78 楊開煌,「中共「對台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台北),第七期(民國86年),頁3。
79 解放軍報(北京),1992年3月24日,第1版。
80 農業省辦公廳編「農躴省辦公廳2005年調研報告書」2006年, 頁293等。
81 農業省辦公廳編『農業省辦公廳2005年調研報告集』,2006年,頁230。
82 趙俊超,〈對影響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分析〉,農經研究通訊(太原),第10期(2002年),頁17~23。
83 齊辛,「北京兩會的背景-鄧談話流露對新班子不滿」,九十年代月刊,1992年4月號,頁30-31。
84 齊辛,「老鄧有話說,經改有大動作」,九十年代月刊(香港),1992年3月號(1992年3月),頁28。
85 劉國光,「為什麼要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華經濟體制改革月刊,1992年第8期,頁14-15。
86 蕭全政,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策中心,民國七十九年三月)。
87 謝春濤,「關於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論爭-吳敬璉訪談錄」,百年潮雙月刊,1998年第2期頁10。
88 韓文甫,鄧小平傳──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貳、日文書目
一、 日文專書
1 NHK取材班,《激流中國》(日本:講談社,2008年)。
2 ニーダム,「中国科學のながれ」(牛山輝代訳)(日本:思索社,1984年)。
3 ノース,「制度.制度変化.経済成果」(竹下公視訳)(日本:晃洋書房,1994年)。
4 丸川知雄,「移行期中国の產業政策」(日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2000年)。
5 大久保勳.馬成三,《二○一○年の中国経済--予測シナリオとリスクヘッジ》(日本:(株)蒼蒼社,2005年)。
6 大川一司.小浜裕久,「経済発展論──日本の経済と発展途上国」(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1993年)。
7 大西靖,中国における経済政策決定メカニズム,(東京:金融財政事情研究会,2005年8月16日)。
8 大野健一,「体制移行戦略」(日本:有斐閣,1996年)。
9 小宮隆太郎,「現代中国経済」(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
10 小島朋之,「現代中国の政治──その理論と実践」(日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1999年)。
11 小島朋之,崛起する中国──日本はどう中国と向き合うのか?(東京:蘆書房,2005年),頁15。
12 中兼和津次(1995)「経済体制転換の比較──中国と旧ソ連.東欧を中心に」国際金融情報センター編「混迷繞く口シア──市場化と民主化の行方」。
13 中兼和津次(1999a)「社会主義と市場──唯物史観の黃昏」中兼.三輪編(1999)。
14 中兼和津次(1999b)「中国経済──3つの転換」毛里和子編「現代中国の構造変動」(第1卷)東京大学出版会。
15 中兼和津次,《経済発展と体制移行》(日本: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2年)。
16 中兼和津次,「中国経済発展論」(日本:有斐閣,1999年)。
17 中兼和津次,「改革之後の中国農村社会と経済──日中共同調查による実態分析」(日本:筑波書房,1997年)。
18 中嶋嶺雄,「中国経済が危ない」(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1995年)。
19 今井健一(2000)「コーポレート.ガバナンスの中国的課題」中兼和津次編 「現代中国の構造変動 第2巻 経済──構造変動と市場化」東京大学出版会
20 天児慧,「中華人民共和国史」(日本:岩波書店,1999年)。
21 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ー,《大解説 中国経済巨大経済の全容と未来》(日本:日本經濟新聞社,2005年)。
22 毛里和子,「現代中国政治」,(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3年)。
23 毛理和子,現代中國政治,(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05年)。
24 毛沢東,「毛沢東政治経済学を語る」(日本:現代評論社,1974年)。
25 王曙光,「詳説 中国改革開放史」(日本:勁草書房,1996年)。
26 加藤弘之,「中国の経済発展と市場化──改革.開放時代の検証」(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7年)。
27 末廣昭,「発展途上国の開発主義」(東京:東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1998年)。
28 田中修,検証 現代中国の経済政策決定,(東京: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2007年)。
29 田畑光永,「鄧小平の遺產」(日本:岩波新書,1995年)。
30 矢吹晉,「「図説」中国経済」(日本:蒼蒼社,1998年)。
31 石川滋,「開発経済学の基本問題」(日本:岩波書店,1990年)。
32 伊藤正,《鄧小平秘錄 下》,(日本:產經新聞出版,2008年)。
33 伊藤正,《鄧小平秘錄 上》,(日本:產經新聞出版,2008年)。
34 伊藤誠,「市場経済と社会主義」(日本:平凡社,1995年。
35 西村成雄,20世紀中國の政治空間 (東京:青木書店,2004年)。
36 佐藤宏,「シリーズ現代中国経済7 所得格差と貧困」(日本: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37 佐藤経明,「ポス ト社会主義の経済体制」(日本:岩波書店,1997年)。
38 吳敬璉,「中国の市場経済」(凌星光ほか訳)(日本:サイマル出版会,1995年)。
39 吳敬璉、張軍拡、劉世錦ほか,「国有経済的戦略性改組」(日本:中国発展出版社,1998年)。
40 足立啟二,「中国近代化の政治構造」(日本:中村編,1994年)。
41 岩田龍子、沈奇志,「現代中国の経営風土──改革.開放の意味を探る」(日本:文真堂,1997年)。
42 青木昌彥、奧野正寬編,《經濟體制的比較制度分析》(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年),頁30~31、306~310頁。
43 青木昌彥教授在分析現代公司治理結構(corporate governance)時所用的概念。參見:青木昌彥(1994):「對內部人控制的控制: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的若干問題」,青木昌彥、錢穎一編:《轉軌經濟中的公司治理結構:內部人控制和銀行的作用》,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第15~36頁。
44 南亮進,「中国の経済発展──日本との比較」(日本:東洋経済新報社,1990年)。
45 南部稔、張元元、胡幼青編,「中国のインフレーション」(日本:勁草書房,1995年)。
46 原洋之介,「開発経済論」(日本:岩波書店,1996年)。
47 唐亮,「変貌する中国政治──漸進主義路線と民主化」(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
48 馬成三,「中国経済の国際化」(日本:サイマル出版会,1995年)。
49 盛田常夫,「ハンガリー改革史」(日本:日本評論社,1990年)。
50 盛田常夫,「体制転換の経済学」(日本:新世社,1994年)。
51 渡邊利夫・小島朋之,毛澤東と鄧小平(東京:NTT出版,1994年),頁171。
52 渡辺利夫、小島朋之,「毛沢東と鄧小平」(日本:NTT出版,1994年)。
53 渡辺利夫、加藤弘之、白砂堤津耶、文大宇,「図説中国経済 第2版」(日本:日本評論社,1999年)。
54 黑田晁生,《金融改革への指針》(日本:東洋經濟新報社,1997年)。
55 絵所秀紀,「開発の政治経済学」(日本:日本評論社,1997年)。




二、 日文期刊

1 『中国金融年鑑(2003年版)』(中国金融年鑑編集部)
2 『中国情報ハンドブック (各年版) 』蒼蒼社
3 石川滋,「中国の国有企業改革──市場育成アプローチによる研究」,「開発援助研究」(日本),第4卷第4号(1997年)。
4 浦田秀二郎.小浜裕久,「体制移行の政治経済学」,「経済セミナー」(日本),7~9月号(1994年)。
5 国家統計局編『中国統計年鑑(2003年版)』(中国統計出版社)
6 国家統計局編『中国統計摘要(各年版)』(中国統計出版社)
三、黨、政府公告
1 中央経済工作会議決定
2 全人代政府活動報告・経済報告・財政報告 (各年度)
3 江沢民・胡錦濤・朱鎔基・温家宝重要談話
4 党中央委員会全体会議決定
5 第15回・第16回党大会決定


參、英文書目
一、 英文專書
1 David Stark and Victor Nee, “Toward and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State Socialism,” in David Stark and Victor Nee,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 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30.
2 Jefferson ,Gray and Thomas Rawski (1999)”China’s Industrial Innovation Ladder –Amodel of Endogenous Reform” ,in Jefferson ,Gray and Inderjit Singh (eds.),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Ownership,Transition ,and Performa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Sachs , Jeffrey and Wing Thye Woo (1994),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 ,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conomicPolicy , April,pp. 101~145.
4 Barzelay, Michael, 1992.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 Carl Riskin [1987] China’ Political Economy: The Quest for Development since 194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Carlo Lee Homrin & Sui Sheng Zhao , 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 Perspectives from Insiders(N.Y.: M.E. Sharpe, Inc.,1995).pp25~40.
7 David Easton,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ystem (World Politics IX, April 1957), pp.388~400.
8 David Wank, Commodifying Communism: Business, Trust, 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23-40.
9 Flemming Christiansen and Shirin M. Rai(譯:黃烈修、潘兆民),《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台灣: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10 G.A. Almond & G.B. Powell,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System, Process, and Polic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8), p120.
11 Gillis,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 (fourth edition)(W.W.Norton Malcolm et al, 1996).
12 Ivan Szelenyi and Eric Kostello, "Outline of an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of Inequality: the Case of Socialist and 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 in Mary C. Brinton and Victor Nee ed., op. cit., pp. 305-326.
13 Jean C.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 112.
14 Jefferson, Gary and Thomas Rawski, “China 's Industrial Innovation Ladder──A Model of Endogenous Reform”, in Jefferson, Gary and Inderjit Singh (eds.),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a──Ownership, Transition, and Perform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5 Jiin-ming Fahn,”Economic Transform in China,” ,Trransformating China : Perspective of the CPC’s National Party Congress,2002.
16 Lin Nan and Chih-jou jay Chen, “Local Elites as Officials and Owners: Shareholding and Property Rights in Daqiuzhuang,” in Jean Oi and Andrew Walder ed., 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 301~354
17 Naughton, Barry,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 China's Reform 1978-199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18 Naughton, Barry, Growing out of the Pl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96.
19 Nolan, Peter, China's Rise and Russia's Fall : Politics, Economics and Plann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ism, St. Martin's Press., 1995.
20 Rawski, Thomas, 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9.
21 Rawski, Thomas,“Implications of China's Reform Experience”, in Walder ed.,1996.
22 Riskin, , China 's Retreat from Equality──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M. E. Sharpe, Carl, Zhao Renwei and Li Shi (eds.)2001.
23 Ronald I. McKinnon, “Gradualism versus Rapid Liberalization in Socialist Economi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1994), pp. 63-94.而中蘇改革的異同點
24 Sachs, Jeffrey and Wing Thye Woo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 Explanations and the Tasks Ahead”, in Joint Economic Committee (ed.), China's Economic Future : Challenges to U.S. Policy, M.E. Sharpe.1997.
25 Sachs, Jeffrey and Wing Thye Woo, “Structural Factors in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China,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Economic Policy, (Summer), 1994, pp. 101~145.
26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4~18
27 Todaro, Michael, Economic Development, 1994, 5th (ed.) Longman.
28 Yasheng Huang [1996] Inflation and Investment Controls in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CUP.
29 Yia-Ling Liu, “The Reform From Below: 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The China Quarterly, no.130, 1992(June), pp. 293-316.




二、 英文期刊資料

1 Robert F. Dernberger, “Communist China’s Industrial Policies: goals ans Results, “ Issues & Studies, vol. XVII, No. 7(July 1981), pp89-91.
2 Hsin-li Chiang and Wen-cheng Lin, “Beijing’s Positions and Strategies in Cross-Strait Political Negotiations,” paper prepared for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rganized by Sun Yat-Sen Institut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arch 21, 1998, Taipei.
3 Ivan Szelenyi and Eric Kostello, The Market Transition Debate: Toward a Synthe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1,No.4, 1996(August),pp. 1082-1096.
4 Jean Oi, "The Role of the Local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4, pp. 1132~1149.
5 Jefferson, Gary and Thomas Rawski, “Enterprise Reform in Chinese Indust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8 No.2, (1994) pp. 47~70.
6 Jiin-ming Fahn, “Time, Uncertainty, and Consumption Decision: A Shackllian Approach,” CIER, Economic Monograph Series No.32, 1992.
7 Lowell Dittmer and Lu Xiaobo,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Danwei: Macro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Micropolitical Change,” China Studies, No.3, Spring (1997), pp. 115~122.
8 Minxin Pei, "Microfoundations of State-soccialism and pattern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29, no.2(June 1996), p. 142.
9 Sato, Tsuneaki,“Transition to Market Economy : Lessons from East European Experienc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Asian Transitional economies :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saka, 1994, Oct. pp. 30~31.
10 Thomas Rawski, "Chinese Industrial Reform: Accomplishment, Prospects, and Implica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4)(1994), pp. 271-275.
11 Tony Saich,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April 2000), pp. 138~139.
12 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54(1989), pp. 663-681; Victor Nee, "Social Ineq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s in Chi
13 Wen-cheng Lin, “China’s Policy toward Multilateral Security Mechanisms in East Asia” in Guoguang Wu (ed.),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Victoria, Canada: University of Victoria, 2006).
14 Wen-cheng L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Enter the New Millenium :Taiwan’s Strategy for National Security, “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nece on East Asian Security, jointly organized by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nd Duck University, November 5-7,in Charleton , South Carolina.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236.214.123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236.214.123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