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3112-23065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3112-230659
論文名稱
Title
辛棄疾以賦為詞研究
A Study on Xin Qi Ji's Use of Rhapsody Writing Techniques in His Lyric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6-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9-03
關鍵字
Keywords
鋪陳、賦化之詞、賦化、辛棄疾、以賦為詞
Xin Qi Ji, repeated narrative, regarding Fu as Ci, lyricization, the Ci of lyriciz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16 次,被下載 160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1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605 times.
中文摘要
北宋因競逐新聲之娛樂需求,以致慢詞勃興,改變令詞之獨尊地位。以賦為詞乃借鑒賦體寫作技巧,以擴大詞體原有表現能力。乃為因應長調慢詞之嶄新作法。此「賦」字含意,以辭賦賦敷陳之意為主,而兼有騷賦、荀賦、辭賦、俳賦、律賦之長。
欲研究以賦為詞,須先明白賦體流變,而欲求賦體流變,又須先確立分類方法,為利本文之論述,故採以形式特點分類作法。賦體歷史悠久,自先秦迄北宋,有騷、荀、辭、詩、俳、律、文諸體,然非各體特色皆可供詞體賦化之借鑒,以辛棄疾為例,明顯使用以賦為詞者有:鋪陳堆疊、想像出奇、假設問對、模擬仿效、諷諭精神等。
先行審視北宋以賦為詞之實際應用情形,透過比較眾人表現,有助於瞭解辛棄疾以賦為詞之特色所在。柳永乃首位有意識大量以賦為詞之詞人,主要表現手法為接近宮殿賦之鋪陳,餘如行旅賦、宮體賦之承襲,亦能不愧前人。蘇軾學際天人,詞如天地奇觀,然僅以餘力為詞,賦化主要表現於詠物詞作,發揮荀賦隱語性質,使詠物能不即不離。秦觀早年用意作賦,習慣已成,填詞不畏再三修改,以全副精神為之,此以思力為詞之創作態度,形成詞中含攝鋪陳、典麗等各項賦體特色。周邦彥妙解音律,能自製新詞,填詞注重安排鈎勒,鋪陳之角度超越柳永,詠物追求酷肖形容,賦化程度較秦觀深入,信為賦化大家。
辛棄疾詞作數量為兩宋冠軍,因賦體題材甚眾,檢視辛詞,確實有使用賦體題材之處。如英雄主題即用〈三箭定天山賦〉典故,登覽主題可見對〈登樓賦〉之接受,詠物主題結合屈原、宋玉高潔幽獨之意象,紀遊主題應用〈離騷〉周遊上下之背景鋪陳,議論主題承襲〈握槊賦〉、〈打馬賦〉之諷刺等,辛詞對賦體題材之承襲接受,昭昭在目。
辛棄疾以賦為詞之實際表現,鋪敘使用於時間流動、詠史懷古、事物品類、四方空間、特定對象均能鋪采摛文,以見千態萬狀。鋪排對偶除能達成鋪敘效果外,隔句對、以領字引起之對偶,均接近律賦之作法,又為賦化一例。堆疊典故,賦體要求務求盡善盡美,大益於詩體之適當合宜,辛詞用典如〈賀新郎〉,即宛如〈恨賦〉。騷賦、辭賦等均善於馳騁想像,進而假稱珍怪,以為潤色。辛詞〈木蘭花慢〉用「天問體」連續發出矛盾之疑問,造成無理而妙之奇趣,即為辛棄疾想像力之驚人表現。設辭問答能藉第三者抒發難以明言之議題,一則推遠利害關係,再則可漫衍其辭以迂迴闡述。詞人對賦體之仿擬,有對賦家之心醉追摹、如柳永接近宋玉,辛棄疾好引屈原;有對賦作之刻意仿擬,如〈水龍吟〉仿擬〈洛神賦〉,刻意用「些」字為韻等;有對字句之化用移植,用前人名句而能切合一己性靈。辭賦之諷諭著重於篇末振起全篇,辛棄疾因其善感之心思,故時時可見曲終奏雅式之諷諭精神流露。
Abstract
Because of competing for the recreational needs of the new sound, it was resulting in long tones boom and changing the dominant status of the short term in Preceding Song Dynasty. Regarding Fu as Ci was learning the writing skills from Ci to expand the original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of Ci. It was the new practice in response to long tones or slow terms.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word "Fu" was bas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repeated narrative, and both had the virtues of the Sao Fu, Xun Fu, prosaic Fu, antithetic Fu and metric Fu.
Xin Qi-ji’s actual performance on regarding Fu as Ci, and his repeated narrative used in the flow of time, ode to history and nostalgia, the category of thing, the entire space and the specific object, which were able to narrate with wonderful words, from that we can see the thousands of states. Excessive parallelism and antithesis not only reached to the effects of repeated narrative, but the antithesis caused by the double sentences and top word were both closed to the practice of metric Fu. It was also the example of lyricization. Stacks of allusions, the Fu requires itself to be very perfect, and it was appropriate for the poetry. The allusion-using of Xin’s Ci, such as Congratulating the groom, was like the Hate Fu. Sao Fu and prosaic Fu were good at playing an active part in the imagination, and then falsely declared the otherness in order to modify. Xin’s Ci of Magnolia slow used “asking-God form” to issue continuously the contradictory questions, and they created the unreasonable and wonderful sense. It was the amazing performance of Xin Qi-ji’s imagination. Hypothesized question and answer was able to use the third party to express the issues which were difficult to say directly. The one purpose was to be far from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s, and the other purpose was to expound circuitously with superfluous words. The situation that the poets imitated the Fu by enchanting with the style of Fu writer, such as Liu Yong imitated Song Yu, and Xin Qi-ji liked to quote from Qu Yuan’s Fu. By imitating deliberately the Fu, such as Water Dragon Verse was similar to Luo God Fu, with the use of rhyme “xie”. By completely imitating and shifting the words, with the use of famous sentences written by predecessors, it met one’s own spirituality. The allegory of prosaic Fu focusd o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in order to boost the whole article’s momentum, and because Xin Qi-ji had a sentimental mind, it was easy to see the allegory spirit appeared on the end of his Fu.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論文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以賦為詞之定義及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賦體特色 15
第一節 賦體分類 15
(一) 以作法分類 16
(二) 以題材分類 17
(三) 以時代分類 17
(四) 以形式特點分類 17
第二節 各類特色 18
(一) 騷賦 18
(二) 辭賦 23
(三) 詩賦 32
(四) 俳賦 33
(五) 律賦 39
(六) 文賦 45
第三節 賦體特徵 48

第三章 北宋以賦為詞之先導 51
第一節 背景因素 51
(一) 《花間》、應制,同為障累 51
(二) 歌臺舞席,競賭新聲 55
(三) 文人自覺,新變代雄 57
第二節 北宋賦化表現 59
(一) 柳永 59
(二) 蘇軾 68
(三) 秦觀 70
(四) 周邦彥 73
第三節 北宋賦化概況 83

第四章 稼軒詞對賦體主題之接受與轉化 85
第一節 言志 85
(一) 英雄主題 86
(二) 憂國主題 90
第二節 抒情 92
(一) 登覽主題 93
(二) 知己主題 94
第三節 詠物 97
(一) 詠物寓志 98
(二) 詠史入題 101
第四節 紀遊 103
第五節 議論說理 108
第六節 接受與轉化 113

第五章 稼軒以賦為詞表現 115
第一節 鋪陳堆疊 117
(一) 鋪敘展衍 117
(二) 鋪排對偶 123
(三) 堆疊典故 126
第二節 想像出奇 129
第三節 假設問對 133
第四節 模擬仿效 136
第五節 諷諭精神 143
第六節 稼軒賦化特色 146

第六章 結論 154
參考文獻 159
附錄 16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 古籍文獻

1.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2. 孔穎達:《毛詩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3. 方回:《瀛奎律髓》,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年間。
4. 毛先舒:《填詞名解》,收入查培繼輯:《詞學全書》,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5. 王灼:《碧雞漫志》,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6. 王定保:《唐摭言》,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7. 王明清:《揮塵餘話》,收入新興書局編:《筆記小說大觀》15編,臺北:新興書局,1977年。
8. 王冠:《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9. 王國維:《人間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0. 王楙:《野客叢書》,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30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1. 王嘉:《拾遺記》,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78冊,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12. 世界書局編輯部:《全宋詞》,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13. 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14. 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15. 左丘明:《左傳》,收入《十三經注疏》第6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16. 田同之:《西圃詞說》,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7. 朱熹:《楚辭集注》,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年。
18. 何晏:《論語集解》,收入王雲五主編:《四部叢刊正編》第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19. 吳自牧:《夢梁錄》,收入《中國近代小說史料續編》第35冊,臺北:廣文書局,1986年。
20. 吳處厚:《青箱雜記》,收入《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1. 吳衡照:《蓮子居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3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22.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23. 李昉:《文苑英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24. 李昉等:《太平御覽》,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9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25. 李漁:《閒情偶記》,收入馬漢茂輯:《李漁全集》第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26. ____:《窺詞管見》,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27. 李調元:《賦話》,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28. 辛更儒:《辛棄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29. 沈作喆:《寓簡》,收入《叢書集成初編》,第296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0. 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31. 沈祥龍:《論詞隨筆》,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2. 沈謙:《填詞雜說》,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3. 周義敢、周雷編:《秦觀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34. 周濟:《宋四家詞選》,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5. ____:《介存齋論詞雜著》,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6. 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37. 況周頤:《歷代詞人考略》,見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第3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38. ______:《蕙風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39. 金啟華等:《唐宋詞集序跋匯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40. 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頂淵文化,2005年。
41.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43. 孫光憲:《北夢瑣言》,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第278冊,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44. 孫梅:《四六叢話》,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45.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46. 徐釚:《詞苑叢談》,見朱崇才編:《詞話叢編續編》第1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47. 浦銑:《歷代賦話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8. 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49. 祝堯:《古賦辨體》,收入王冠編:《賦話廣聚》第2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50. 祝穆:《方輿勝覽》,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51. 袁枚:《隨園詩話》,臺北:宏業書局,1987年。
52. 張玉書等:《佩文齋詠物詩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53. 張岱:《夜航船》,收入《續編四庫全書》第113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54. 張炎:《詞源》,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55. 張德瀛:《詞徵》,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56. 張璋、黃畬編:《全唐五代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57. 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8. 許昂霄:《詞綜偶評》,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59. 陳元龍:《御定歷代賦彙》,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年。
60.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61. ______:《詞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62. 陳師道:《後山詩話》,收入吳文治編:《宋詩話全編》第2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63.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入鄧子勉編:《宋金元詞話全編》中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64. 陳模:《懷古錄》,收入鄧子勉編:《宋金元詞話全編》中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65. 章學誠:《校讎通義》,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66. 傅璇琮等:《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67. 程大昌:《雍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68. 費振剛:《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69. 黃昇:《花庵詞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70. 黃蘇:《蓼園詞評》,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71. 楊家駱:《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1969年。
72. 楊慎:《詞品》,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73. 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1985年。
74.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75. 歐陽脩等:《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76. 潛說友:《咸淳臨安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77. 蔣敦復:《芬陀利室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78. 蔡嵩雲:《柯亭詞論》,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5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79. 蕭統:《昭明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95年。
80. 戴聖:《禮記》,收入《十三經注疏》第5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81. 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82. 羅大經:《鶴林玉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75年。
83. 譚獻:《譚評詞辨》,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
84. 顧從敬:《類編草堂詩餘》,收入《中國基本古籍庫》,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二、 近人專著

1. 孔凡禮:《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2. 木齋:《宋詞體演變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3.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4. 王良友:《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5. 王隆生:《宋詞的登望意識與境界》,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6.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7. 丘瓊蓀:《詩賦詞曲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8. 白玉崢:《史通通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9. 宇文所安:《初唐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年。
10.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頂淵文化,2007年。
11. ______:《詩論》,臺北:頂淵文化,2003年。
12.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13. ______:《賦話六種》,香港:萬有圖書公司,1982年。
14. 吳世昌:《詩詞論叢》,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15. 吳在慶:《杜牧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6. 吳梅:《詞學通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
17. 吳熊和:《唐宋詞匯評》,兩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 ______:《唐宋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9. 李天道:《司馬相如賦的美學思想和地域文化心態》,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
20. 李曰剛:《中國辭賦流變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21. 李若鶯:《唐宋詞鑑賞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年。
22. 辛更儒:《辛稼軒詩文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3. 汪中:《詩品注》,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24.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局,2001年。
25. 林天祥:《北宋詠物賦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4年。
26. 林玫儀:《詞學考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27. 金國永:《司馬相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8.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29. 施議對:《宋詞正體》,澳門:澳門大學出版中心,1996年。
30. ______:《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31.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32. 苗菁:《唐宋詞體通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3. 夏敬觀:《吷庵詞評》,收入《詞學》第五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34. 孫虹:《清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35. 孫崇恩等:《辛棄疾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3年。
36. 孫康宜:《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37. 孫維城:《宋韻——宋詞人文精神與審美型態探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38. 徐志嘯:《楚辭綜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39. 徐柚子:《詞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40.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41.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2. 常國武:《辛稼軒詞集導讀》,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
43. 康金聲:《漢賦縱橫》,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44.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45.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衍變》,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46.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
47. 曹辛華:《唐宋詩詞的文體觀照》,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48. 曹明海:《文體鑒賞藝術論》,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49.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0.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51. 許伯卿:《宋詞題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2.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53.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54. 郭紹虞:《滄浪詩話校釋》,臺北:東昇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
55.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56. 陳匪石:《宋詞舉》,臺北:正中書局,1970年。
57. 陳滿銘:《稼軒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58. ______:《詞林散步——唐宋詞結構分析》,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0年。
59. 陳鵬翔:《主題學理論與實踐》,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年。
60. 章炳麟:《國故論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1. 單芳:《南宋辛派詞人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62. 曾大興:《柳永和他的詞》,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
63.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64. 童慶炳:《文體與文體的創造》,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5. ______:《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4年。
66. 馮小祿:《漢賦書寫策略與心態建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67. 黃文吉:《宋南渡詞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68. ______:《北宋十大詞家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69.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70. ______:《歷代辭賦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71. 黃墨谷:《重輯李清照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72. 黑格爾:《歷史哲學》,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73. 楊海明:《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麗文文化,1995年。
74. ______:《唐宋詞美學》,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2010年。
75. 萬光治:《漢賦通論》,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
76.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77. ______:《南宋名家詞講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8. ______:《迦陵論詞叢稿》,臺北:明文書局,1987年。
79. ______:《唐宋詞名家論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80. ______:《照花前後鏡——詞之美感特質的形成與演進》,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
81. ______:《葉嘉瑩談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0年。
82.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83. 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84.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85.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86. 熊良智:《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87.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88. 趙逵夫:《歷代賦評著》,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89.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90. ______:《詞論》,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
91. 劉若愚:《北宋六大詞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6年。
92. 劉師培:《左盦集》,收入南桂馨、錢玄同編:《劉申叔先生遺書》第3冊,臺北:大新書局,1965年。
93. 劉揚忠:《辛棄疾詞心探微》,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94. 蔣長棟:《中國韻文文體演變史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
95. 蔣哲倫:《詞別是一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
96. 蔡義江、蔡國黃:《辛稼軒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97. 鄭倖朱:《蘇軾以賦為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98. 鄧廣銘:《辛稼軒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9. ______:《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2007年。
100. 錢鐘書:《管錐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101.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102. ______:《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103. ______:《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104. 鄺健行:《詩賦合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5.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106. 龔本棟:《辛棄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107. 龔克昌:《中國辭賦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年。
108. ______:《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年。
109. 宇野直人:《柳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10. 村上哲見:《唐五代北宋詞研究》,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1. 鈴木虎雄:《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
112. James. J. Y .Liu ,Major Lyricists of the Northern Sung,Princeton:Princeton Univ.Press,1974。


三、 期刊論文

1. 小林春代:〈清真慢詞的網狀框架及其解讀〉,《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頁67-71。
2. 尹占華:〈唐宋賦的詩化與散文化〉,《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頁14。
3. 王兆鵬:〈宋詞流變史論綱〉,《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年第5期,頁1。
4. ______:〈懷古詠史詞〉,《古典文學知識》2006年第5期,頁10。
5. 王偉勇:〈兩宋豪放詞之典範與突破——以蘇辛雜體詞為例〉,《文與哲》第10期,2007年6月,頁325-359。
6. 王德華〈騷体「兮」字表徵作用及限度——兼論唐前騷体兼融多變的句式特徵〉,《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2008年9月,頁86。
7. 王曉衛:〈魏晉的鸚鵡賦與當時文士的英才情結〉,《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3年3月,頁49。
8. 江秀梅:〈魏晉南北朝詩賦合流現象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5期,1995年9月,頁199-222。
9. 何玉蘭:〈試論宋人的「以賦為學」〉,《中國文學研究》1994年第1期,頁41-45。
10. 吳惠娟:〈試論北宋詞發展的重要途徑——賦化〉,《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6期,2000年12月),頁249。7
11. 李智仁:〈論柳永的宋詞革命〉,《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65。
12. 李嘉瑜:〈論「以賦為詞」的形成——以柳永、周邦彥詞為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9卷第1期2000年6月,頁136。
13. 周玲:〈論張先詞的創新〉,《唐都學刊》2001年第4期,頁79。
14. 孟光全:〈論詩、賦、敘事文學在清真詞中的滲透及其意義〉,《內江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頁92-95。
15. 易勤華:〈線性美與環形美——柳永、周邦彥詞結構型態比較〉,《懷化師專學報》1994年第3期,頁39-42。
16. 孫雪霄:〈以賦為詞:柳永的市井之「俗」〉,《河北學刊》2011年第1期,頁255-257。
17. 孫維城:〈論宋玉〈高唐〉、〈神女〉賦對柳永登臨詞及宋詞的影響〉,《文學遺產》1996年第5期,頁62-69。
18. ______:〈論張先「以小令作法寫慢詞」〉,《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53。
19. 徐公持:〈詩的賦化與賦的詩化〉,《文學遺產》,1992年第1期,頁19-22。
20. 徐培鈞:〈試論秦觀的賦作賦論及其與詞的關係〉,《中國韻文學刊》1997年第2期,頁15-17。
21. 袁行霈:〈以賦為詞——試論清真詞的藝術特色〉,《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5期,頁67。
22. 高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一考察--賦語言功能之轉變〉,《語文學報》第4期,1997年6月,頁203-225。
23. 張高評:〈破體與宋詩特色之形成〉,《成大中文學報》第2期(1994年2月),頁78。
24. 張進:〈論柳永詞的「賦法」〉,《陝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57-59。
25. 張麗華:〈秦觀賦論與詩詞創作〉,《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91-94。
26. 曹辛華:〈論唐宋詞與小賦之關聯〉,《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7期,2001年12月,頁252-253。
27. ______:〈論唐宋詞體演進與律賦之關係〉,《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期,1998年12月,頁185-200。
28. 曹明綱:〈唐代律賦的形成、發展和程式特點〉,《學術研究》1994年第4期,頁115-116。
29. 郭建勛、曾偉偉:〈詩體賦的界定與文體特徵〉,《求索》2005年第4期,頁139。
30. 郭建勳:〈論文體賦對楚辭的接受〉,《新亞論叢》2004年第1期,頁124-145。
31. 陳福升:〈論詞中用典與唐宋詞的發展〉,《內蒙古社會科學》2003年第24卷第3期,頁106-107。
32. 楊遺旗、唐文:〈推動唐代律賦形成的兩股內生力量——「詩化」與「文化」〉,《社會科學家》2009年第10期,頁23。
33. 廖國棟:〈試論辛棄疾「以賦為詞」的藝術表現技巧〉,《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2期1996年9月,頁475-513。
34. 趙仁珪:〈宋詞結構的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頁77-79。
35. 劉乃昌:〈論賦對宋詞的影響〉,《文史哲》1990年第5期,頁84-86。
36. 劉培:〈文賦的形成〉,《齊魯學刊》2004年第1期,頁17。
37. ____:〈說理與感悟——論北宋文賦的兩種走向〉,《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頁126-127。
38. 劉湘蘭:〈論賦的敘事性〉,《學術研究》2007年第6期,頁133。
39. 蔡玲婉:〈李白詩的知己意識〉,《南師學報》人文與社會類,第38卷第1期2004年4月,頁217。
40. 鍾仕倫:〈漢大賦虛構性略述〉,收入熊良智主編:《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41. 韓水仙:〈慢詞風致與賦體手法〉,《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6期,頁64-66。
42. 簡宗梧:〈試論賦體設辭問對之進程〉,收入許結、徐宗文主編:《中國賦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
43. ______:〈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兼論賦體蛻變之分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頁12-13。
44. ______:〈賦與類書關係之考察〉,《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漳州:漳州師範學院,2001年。
45. 鄺健行:〈律賦論體〉,《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頁68。
46. 羅忼烈:〈清真詞與少陵詩〉,《詞學》第4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頁17。
47. 蘇杭雲:〈楚辭在藝術形式上的地方特色〉,《思想戰線》1980年第6期,頁69-70。


四、 學位論文

1. 李華:《魏晉動物賦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 佘筠珺:《清真「以賦為詞」探論》,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3. 孟慶光:《宋代應制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4. 祁立峰:《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5. 馬寶蓮:《唐律賦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6. 張秋麗:《漢魏六朝紀行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7. 陳婉儀:《漢賦中的「中心」與「四方」書寫及其文化意涵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8. 陳淑美:《稼軒詞用典分類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
9. 董豔梅:《柳永慢詞居多現象解析及其慢詞作品研究》,武漢:中南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10. 劉子芳:《唐代寓言賦的藝術特色及地位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1. 劉軼男:《夢窗詞賦化之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