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6104-13531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6104-135319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變遷與社會控制力的關係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9-06
關鍵字
Keywords
社會保障制度、中國、社會控制
social security, china, social control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8 次,被下載 4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6 times.
中文摘要
中國社會型態在改革開放之前呈現二元的現象,即城市-核心-國有單位與農村-邊陲-人民公社的二元結構,並透過嚴格的戶籍制度限制城市與農村人口的流動。中共在農村與城市分別操作不同的制度以控制人民,取得一黨專政的合法性基礎,在城市,中共透過全面性社會保障之提供取得對城市居民的全面控制。
1949年以後,中共開始進行城市改革,試圖摧毀傳統的城市社會結構。在內部權力鬥爭之下,毛澤東將私有經濟制度消滅,實行社會主義國有化政策,當時為直接控制及動員工人群眾,需先建構互利、交換的關係作為基礎,因此1950年代初期,中共乃建立了由國有企業承擔職工終身職和各類社會保障的責任,從而直接控制企業職工的行為,主要透過社會保障制度即提供全面性的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險,這樣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鞏固中共動員群眾的能力,成為中共展現控制社會力量的重要表徵,而這種特殊的組織文化稱之為政治化的僱傭關係。
總言之,從結構觀點觀察時發現中國式的社會主義以城市單位體制實踐社會保障制度,因而產生全面性有組織的依賴現象,以達成中共社會控制的目的。另外從制度面的觀點來看,中共藉由有別於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來取得其一黨專政(party state)執政之合法性與正當性,黨的權利深植(embedded)社會結構當中,中共對社會的控制不是全然依賴正式制度,例如憲法或法律,而是更依賴非正式制度,即黨利用一種上而下的行政網絡關係以全面介入國有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易言之,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國家透過工作單位對城市勞工嚴密控制,使得個別職工在政治、經濟及社會等方面完全依附工作單位。至此,身份、待遇及階級的功能使勞動就業身份-工人正式成為特權利益集團的一部份。
但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隨著經濟體制的深入,市場競爭機制造成國有企業經營不善及重大虧損,中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單位”體制被打破,單位對職工的保障、管理、教育功能弱化,許多下崗失業人員走上社會,加上戶籍制的鬆動,亦造成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向城市。過去由企業承擔的大量社會保障功能,為了參與市場競爭,不能不逐步向社會轉移,透過權力下放,將過去包攬一身的社會職能回歸社會。中國逐步邁向現代化發展的同時,社會基礎的變遷也正在進行,社會控制系統亦面臨改革,究竟現代社會控制是否即將走向崩潰一途,以致黨失去對人民的繫縛、造成混亂及社會失序?這是本研究關切的問題。
經濟改革及至1990年代晚近,學者開始關心社會福利對於維持中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及政治權力的重要性。國家為維持過去提供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項目,早已經造成中央嚴重的財政負擔,為了解決這種失靈以穩定中共的統治合法性,對國有企業進行全面改革以增加市場競爭力實勢在必行。在市場機制下進行更深化的企業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尋求勞工社會福利的新替代形式及籌資管道。我們將發現任何為了配合提升競爭力的政策都將改變原本的社會保障制度內容,致使黨與職工之間的交換互利關係鬆動,破壞過去”有組織的依賴”與”政治僱傭關係”所建構出黨對社會的穩定的社會控制。本文將以此為研究問題的焦點,探討在社會保障制度的變遷中,中共對社會控制力的消長,以致使衝擊到中國大陸傳統的國家與社會關係。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表次 Ⅲ
圖次 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理論架構 3
第三節 預期研究發現 5
第二章 理論分析架構 6
第一節 社會控制的概念化架構 6
第二節 社會保障制度的概念內涵 9
第三節 社會控制力與社會保障的關係 11
第四節 小結 13
第三章 中國的社會控制機制 14
第一節 組織的控制 15
第二節 單位制度的工具性 16
第三節 小結 19
第四章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之變遷 21
第一節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23
第二節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階段 31
第五章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變遷與社會控制之關係實證分析 39
第一節 承保對象與財源 41
第二節 保險基金的徵收與其管理的行政機制 44
第三節 養老退休保險與醫療保險制度 46
第四節 待業保險制度 51
第五節 小結 54
第六章 結論 56
第一節 傳統國家與社會關係的崩解 56
第二節 勞動保險承保對象與保險基金籌資管道的變遷 59
第三節 待業保險覆蓋範圍的擴大 60
中文參考書目 62
英文參考書目 64



表次
表 4-1中國大陸社會勞動者人數
表 4-2中國大陸社會勞動者人數
表5-1中國國有企業職工人數
表5-2中國國有企業職工保險福利費用總額
表5-3 1978年-1998年中國離休、退休、退職人員(年底數)
表5-4 歷年全國企業單位享受勞保醫療人數及醫療衛生費的情況
表5-5歷年失業保險基本情況
表5-6城鎮失業人數與失業率

圖次
圖5-1城鎮各經濟單位就業情況
圖5-2 養老、失業與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變化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參考書目
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1,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8,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及勞動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勞動統計年鑑1991,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及勞動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勞動統計年鑑1999,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及勞動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0,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及勞動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1,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及勞動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2,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社會統計司及勞動部綜合計畫司編,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3,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
中共國家統計局、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編,歷年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研究所,中國社會學年鑑1989-1993,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第284-285頁。
社會福利黃皮書,中國社會福利與社會進步報告1999,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林德昌,「廣東省與四川省的國有企業改革: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新詮釋」,成文出版社,民國九十年:頁122-123。
李靜文,「中國社會保障的改革:從日本改革經驗中汲取的教訓和未來的挑戰」,中共全國體改系統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培訓班講義彙編,1992:頁222-244。
邱善圻,「我國社會保險的發展」,中共勞動人事部保險福利局編,1986年。
周翼虎、楊曉民,「中國單位制度」,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
袁緝輝,「不同社會經濟條件下的養老方式」,社會工作研究,4(1994),頁18-21。
梁祖彬、顏可親,「權威與仁慈--中國的社會福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
紹雷、陳向東,「中國社會保障制度與改革」,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1年。
陳雨晨,「中共經濟體制改革的內涵與評估」,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85年。
黃黎若蓮,「邊緣化與中國的社會福利」,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鄧力群、馬洪、武衡,「當代中國的職工工資福利與社會保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劉文準,「WTO與中國勞動法律制度的衝突與規避」,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年。
詹火生、楊瑩、張菁芬,「中國大陸社會安全制度」,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英文參考書目
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A.J. Reiss, “Delinquency as the Failure of Personal and Social Control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no 16(1951),206
A. Horwitz, The Logic of Social Control, New York: Plenum,1990
Andrew B, Kipnis, Producing Guanxi,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D. Black, ed.,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 Orlando: Academic Press, 1984
Dixon, John E. ”The Chinese Welfare System—1949-1979”,New York:Praeger,1981
D. Matza, “Delinquency and drift”,New York: Wiley, 1964
Dixon, John E. (1985) ”China” in Dixon, John & Kim, Shik (eds.), “Social Welfare in Asia”( London:Croom Helm):21-62
D.S. Elloitt,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Delinquent Behavior”,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no.16(1979):3-27;.T.P.
Deborah Davis “China Social Welfare: Policies and Outcom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19(September1989)
Elisabeth J. Croll ,Social Welfare Reform: Trends and Tens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59 (September,1999)
E.A. Ross, “Social Control. A Survey of the Foundations of Order”, 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York, 1920
G. Lukacs, “The Role of Morality,” in Political Wrings 1919-1929,ed.,by R. Livingston ,London: Mcmillan, 1972
G. V. Rimlinger, Welfare Policy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Europe, America and Russia, New York: Wiley, 1971
Gordon White,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Social Welfare Provision in China’s Transition to the Market, Research Report to ESCOR, R6123 (1998)
Gail Hershatter, The Workers of Tianjin 1900-194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J. Adam (ed.), Economic Reforms and Welfare System in USSR, Poland and Hungary, Social Contract in Transformation, London: Macmillan,1991
J. Gibbs, Norms, 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New York: Elsevier, 1981
J. Toby, “Social Disorganization and Stake in Conformity”,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no. 148 (1957):137
Joel S. Migdal, “A Model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New Direction in Comparative Politics, ed., by Howard J. Wiarda,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J. Cohen, The Criminal Proces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63,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J. Dixon, The Chinese Welfare System, New York: Praeger, 1981
J. Oi,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M. R. Durkheim,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1964
M. Kessler, ” Mediation Works Wonders in China: Will It Work in New York?” New York State Bar Journal, no.54(1982),425-476
Neil C. Hugbes, “Smashing the Iron Rice Bowl”, Foreign Affairs, vol.77, No.4 (2001): 67-77
Oksenberg, M(ed) China’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3
P. Blau and R. Scott, Formal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handler, 1962
Parsons, T.1951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 Free Press
Roucek, J.S.(ed)Social Control for the 1980s: A Handbook for Order in a Democratic Society.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1978
R. L. Abel, The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R. M. Unger, Law in Modern Society: Toward a Criticism of Social Theory ,New York: Free Press, 1976
R.Troyer, J.Clark and D. Rojek, ed., Social Control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Praeger, 1989
Sidney R. Waldman,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Action: An Exchange Theory of Politic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2
S.Spitzer, “ The Dialectic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Control,” Politics of Informal Justice, ed., by Richard L. Abel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167-201
S. Lubman, “Mao and Mediation: Politic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Communist China,” California Law Review, no.1284(1967):55
Sheying Chen, Social Policy of Economic State and Community Care in Chinese Culture, London: Avebury,1996
T. Hirschi, 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Thornberry, “Toward an Interaction Theory of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no.25(1987)
Titmuss, R. M., Essays on “The Welfare State”, 2nd edition. London, Unwin University Books,1958
Victor N. Shaw, Social Control in China: A study of Chinese Work Units, Westport: Praeger, 1996
V. H. Li, Law without Lawyers: A Comparative View of Law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oulder: Westview, 1978
Walter D. Connor,” Workers, Politics,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In Industrial Labor in the USSR, ed. By Arcadius Kahan and Blair Ruble, (New York: Pergamon, 1979):313-332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2 vols. 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22 (1978)
Yu Wei, “Finance Unemployment and Pension Insurance,” 133-134.
Xiaonong Cheng, “Breaking into Social Contract,” 107-125
Yang Mayfair, Gifts, Favors and Banquets: 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Yan Yanxiang, The Flow of Gifts: 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Z. Ferge, ”A Society in the making: Hungarian Social and Societal Policy1945-75”, Harmondsworth: penguin,197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17.107.90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17.107.90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