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6110-04172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6110-041720
論文名稱
Title
黃庭堅詩之「奇」─以現象學美學為進路
The "Chi" of the Poetry of Huang Ting-jian:Phenomenological aesthetics as the Wa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9-06
關鍵字
Keywords
宋詩、英加登、現象學美學、黃庭堅
Roman Ingarde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72 次,被下載 197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72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971 times.
中文摘要
「奇」為最常用於評論黃庭堅詩風之用語,過去對於黃庭堅詩的多以詩中意象、修辭或者以其詩論證詩的方式說明其詩之「奇」,但對於真正「奇」之內涵卻仍無法觸及。
黃庭堅詩同時亦為宋詩代表之一,宋詩「尚意」,此已為宋詩的定論之一,而「尚意」現象與「奇」之詩風,前者是對於詩意內容的歸納結果,一為對於讀後感受的整體描述,若以唐代為詩文類的典範,則「尚意」與「奇」皆表現出與典範對立的面貌,所呈現的是重思慮與反常新穎的傾向。
本文以此為動機,並發現羅曼.英加登現象學美學理論可資為用。英加登理論以整體性有機體為文學作品預設,呈現文學作品中四層結構,並基於現象學理論在閱讀過程中強調反思。英加登理論中對於「整體性」與「反思」的強調,正適以說明黃庭堅詩中「奇」與「尚意」的特點。
因此本文以英加登理論為研究方法,舉黃庭堅詩為例,藉著將例詩中「意義造體的層次」中的「事物狀態」、「再現客體層次」與「圖式觀相層次」提出,將各層次當中詩意義的流動與交錯現象予以顯現,以說明黃庭堅詩之「奇」。
而由以現象學美學為方法的閱讀過程中,發現由於黃庭堅具有「奇」美感之詩,皆因不符合閱讀的「期待」而造成閱讀上的阻礙。而這些「期待」,是對於詩文類以唐詩為典範所建立起來的成見;而違反「期待」,呈現出的便是反常求新的現象,黃庭堅詩之所以被形容為「奇」,其原因便在於此。
而由本文所呈現出的各首黃庭堅詩中的各層現象,可進一步觀察到另一狀況,即黃庭堅使用於詩中的材料皆具反思性,意即黃庭堅是將對意向對象進行反思後的結果,再用予作為詩句的材料。
使用此類材料創作,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意向由詩句上所意向到的,由於無法找到習慣的關聯,因此必需先還原作者所指意向對象為何,之後再回到詩句上以文本所引導的方向重新構築。此過程等於不斷挑戰在已反思的結果上再作反思,因此理解詩歌的過程變得延宕,需要予以統合的線索隨著詩作的行進而越多,本以為得到意義的預設方向必需不停改變,有時甚至無法得到意義。
若將黃庭堅所使用偏重於個人體驗的反思性材料,視為與其它詩人用以創作的原始情感材料性質相同,則或可說明黃庭堅詩之所以呈現「奇」之現象,是一種以反思性材料作為原始情感材料的創作結果。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狀況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一、 羅曼.英加登之現象學美學理論 13
(一)羅曼.英加登理論著作 13
(二)「意向性」與「純意向性客體」 17
(三)文學作品的四個層次 27
(四)消極閱讀與積極閱讀 56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的配合 59
三、對黃庭堅詩「語言的語音造體層次」的補充說明 75

第二章、典故的閱讀 81
第一節 典故相關的現象學觀念 81
第二節 明典的閱讀 91
第三節 暗典的閱讀 112
第四節 小結 125

第三章、客觀景物題材的閱讀 131
第一節 與客觀景物題材相關的現象學觀念 131
第二節 覽勝題材的閱讀 140
第三節 詠物題材的閱讀 155
第四節 小結 169

第四章、序列的閱讀 173
第一節 詩文類序列相關的現象學觀念 173
第二節 構句方式的閱讀 180
第三節 構章方式的閱讀 187
第四節 小結 195

第五章、結論 197

參考書目 203
譯名對照表 217
附錄 22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古籍部份: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11月。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市:里仁書局,1984年5月。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集部第54冊,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67年,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嘉興沈氏藏宋本。
宋.黃庭堅著,任淵等注,劉尚榮校點,《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5月。
宋.黃庭堅著,宋•任淵、宋•史容、宋•史季溫注,《山谷詩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宋.黃庭堅著,黃寶華選注,《黃庭堅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2001年。
宋.黃 ,《黃山谷年譜》,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79年10月。
宋.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市:世界書局,1992年9月六版。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2刷。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重印。
宋.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臺北市:世界書局,2009年2月。
宋.阮閱,《詩話總龜》,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2月。
宋.蔡正孫,《詩林廣記》,臺北縣:廣文書局,1973年9月。
清.方東樹,《昭味詹言》,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9月。
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
丁福保編,《清詩話》,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8年。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常振國、降雲編,《歷代詩話論作家》(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9月。
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9月。
郭紹虞選編,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二次印刷。
程毅中主編,《宋人詩話外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3月。
鄧子勉編,《宋金元詞話全編》,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8年。
傅璇琮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3年。
二、近人著作: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臺北市:文津,1995年8月。
仇小屏,《篇章結構類型論》,臺北市: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7月再版。
王力,《詩詞格律概要(增訂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年12月。
王水照,《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2005年4月重印)。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2 年8月再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硏究》,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6年。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7年6月。
白政民,《黃庭堅詩歌研究》,銀川市: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77年。
吳晟,《黃庭堅詩歌創作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周振甫,《詩詞例話》,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4年。
周振甫、冀勤編,《錢鍾書《談藝錄》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孫望、常國武主編,《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6月3刷。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編》,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10月。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03月。
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臺北市:里仁書局,2004年09月。
張正體,《學詩門徑》,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秉權,《黃山谷的交游及作品》,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
張海鷗,《北宋詩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張高評,《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兼論圖書傳播與詩分唐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3月。
張高評,《自成一家與宋詩宗風》,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11月。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高評,《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8年12月。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8月。
張高評編,《宋詩綜論叢編》,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莫礪鋒,《江西詩派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10月。
莫礪鋒,《唐宋詩歌論集》,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7年4月。
許清雲,《近體詩創作理論》,臺北市:洪葉文化,1997年。
許總,《唐宋詩宏觀結構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2月。
郭芹納,《詩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9月。
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80年9月。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市:鳳凰出版社,2004年。
傅璇琮,《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篇》,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1976年。
黃永武,《字句鍛練法》,臺北市:洪範書店,2002年7月增訂二版。
黃永武、張高評編著,《宋詩論文選輯》,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8年5月。
黃啟方,《宋代詩文縱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8月。
黃啟方,《黃庭堅研究論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黃啟方,《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集》,臺北市:國家出版社,2006年11月。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黃寶華,《黃庭堅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重印。
黃寶華,《黃庭堅詩詞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黃寶華、文師華,《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1月。
楊慶存,《黃庭堅與宋代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葉維廉,《從現象到表現:葉維廉早期文集》,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劉維崇,《黃庭堅評傳》,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1981年3月。
劉德重、張寅彭,《詩話概說(修訂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蔣寅,《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4月。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4月。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5年3月3刷。
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鄭樹森編,《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1 年4月再版。
蕭慶傳,《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錢志熙,《黃庭堅詩學體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錢鍾書,《宋詩選註(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9月。
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11月。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6月。
韓經太,《宋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龔鵬程,《才》,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3月 。
龔鵬程,《江西詩社宗派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年10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2月增訂版一刷。
三、學位論文:
李元貞,《黃山谷的詩與詩論》,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鄭騫指導,1971年。
王源娥,《黃庭堅詩論探微》,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啟方指導,1983年。
李英華,《黃庭堅詠物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張高評指導,2002年。
陳裕美 ,《宋代對黃庭堅詩法之接受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正治指導,2003年。
張輝誠,《黃庭堅詩美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龔鵬程指導,2004年。
陳雋弘,《黃庭堅論詩意見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王義良指導,2004年。
林湘華,《「江西詩派」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張高評指導,2005年。
黎采綝,《黃庭堅七言律詩音韻風格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竺家寧指導,2005年。
陳昭吟,《宋代詩人之「影響的焦慮」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龔顯宗指導,2006年。
四、單篇論文及論文集:
江西省文學藝術硏究所選編,《黃庭堅硏究論文集》,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1989年9月。
江怡 2004〈康德的“圖式”概念及其在當代英美哲學中的演變〉,《哲學研究》,2004.6:36-42。
張高評 2001 〈五十年來唐宋文學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20.1:6-19。
曹俊峰 1994〈論康德的圖式學說〉,《社會科學戰線》,1994.6:49-56。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 1973〈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下),《中外文學》 1.12:152-169。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 1973〈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上),《中外文學》 1.10:30-63。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 1973〈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中外文學》 1.11:100-114。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 1975〈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下),《中外文學》 4.9:166-190。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 1975〈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上),《中外文學》 4.7:116-129。
梅祖麟、高友工著,黃宣範譯 1976 〈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中),《中外文學》 4.8:66-84。
莫礪鋒編,《神女之探尋:英美學者論中國古典詩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月。
陳友冰 2005 〈20世紀大陸的宋詩總論研究回顧〉,《漢學研究通訊》24.2: 1-16。
黃景進 1994 〈從宋人論「意」與「語」看宋詩特色之形成─以梅堯臣與、蘇軾、黃庭堅為中心〉,「第一屆宋代文學研討會」論文,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1994.11.5。
楊淑華 2000 〈創意造語和方東樹論山谷詩〉,「第五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0.5.20。
楊雅惠 2000 〈由「意境視域」探究宋詩的比興思維〉,「第五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彰化市: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0.5.20。
溫純如 1997〈康德『圖式論』〉,《哲學研究》,1997.7:27-34。
五、哲學與文學理論著作:
(一)中文著作:
王先霈,《文學理論批評術語匯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王岳川,《現象學與解釋學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王恆,《時間性:自身與他者─從胡塞爾、海德格到列維納斯》,南京:江蘇人民 ,2007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第二版。
李欣復,《形象思維史稿》,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周憲,《視覺文化的轉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臺北市:桂冠,2002年6月。
洪漢鼎,《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世新大學,2008年7月。
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8月北京第二版。
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10月北京第二版。
倪梁康,《意識的向度─以胡塞爾為軸心的現象學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馬新國主編,《西方文論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三版。
張汝倫,《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01月。
張雲鵬、胡藝珊,《現象學方法與美學─從胡塞爾到杜夫海納》,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
陳嘉明,《現代西方哲學方法論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
單正平,《現象學與審美現象》,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董希文,《文學文本理論研究》,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3月。
寧海林,《阿恩海姆視知覺形式動力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08月
趙一凡、張中載、李德恩編,《西方文論關鍵詞》,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年1月。
趙毅衡,《重訪新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04月。
劉悅笛,《分析美學史》,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劉悅笛,《視覺美學史:從前現代、現代到後現代》,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8年9月。
劉捷、邱美英、王逢振編著,《二十世紀西方文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8月。
滕守堯,《審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黎玲等編著,《藝術心理學》,臺北縣:新文京開發,2004年。
(二)外文翻譯著作:
(丹)扎哈維(D. Zahavi)著,李忠偉譯,《胡塞爾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8月。
(比)喬治•布萊(G. Poulet)著,郭宏安譯 ,《批評意識》,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以)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4年。
(加)諾思羅普•弗萊 (Northrop Frye)著,陳慧等譯,《批評的解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月。
(波)佛拉第斯勞•達達基兹(Władysław Tatarkiewicz,1886-1980)著,劉文潭譯,《西洋六大美學理念史》,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9年。
(波)羅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著,陳燕谷、曉未譯,《對文學的藝術作品的認識》(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波)羅曼.英加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著,張振輝譯,《論文學作品》(On Literary Works),開封市: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法)讓-呂克•馬里翁著,方向紅譯,《還原與給予─胡塞爾、海德格與現象學研究 》,2009年8月。
(美)M. 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著,《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月。
(美)M. H.艾布拉姆斯(Meyer Howard Abrams)著,吳松江譯,《文學術語詞典(中英對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七版。
(美)克林斯•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著,郭乙瑤、王楠、姜小衛譯,《精緻的瓮─詩歌結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美)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市:桂冠,1992年5月。
(美)約翰•R•塞爾(John R. Searle)著,劉葉濤譯,《意向性:論心靈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約翰•克羅•蘭色姆(John Crowe Ransom)著,王腊寶、張哲譯,《新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
(美)勒內•韋勒克(René Wellek)、奧斯汀•沃倫(Austin Warren)著,劉象愚等譯,《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美)雷內•韋勒克(René Wellek)著,張今言譯,《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年9月。
(美)雷納•韋勒克(René Wellek)著,楊自伍譯,《近代文學批評史•第7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1月。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Herbert Spiegelberg)著,王炳文、張金言譯,《現象學運動》(The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
(美)衛姆塞特(William K. Wimsatt)、(美)布魯克斯(Cleanth Brooks)著、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市:志文出版社,1972年。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譯,《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滕守堯譯,《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美)魯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1994)著,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2月。
(美)羅伯.索科拉夫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高秉江、張建華譯,《現象學導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美)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3月。
(美)羅伯特•R•馬格廖拉著,周正泰審譯,《現象學與文學批評》,臺北市:結構出版群,1989年5月。
(美)羅勃C.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板橋市:駱駝出版社,1994年。
(英)A.D.史密斯著,趙玉蘭譯,《胡塞爾與《笛卡爾式的沉思》》,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
(英)Raman Selden、(英)Peter Widdowson、(英)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8月第四版。
(英)泰瑞.伊果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第二版)(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4月增訂二版七刷。
(英)畢普塞維克著(Edo Pivcevic)著, 廖仁義譯,《胡賽爾與現象學》(Husserl and phenomenology),臺北市:桂冠圖書,1997年3月。
(愛)德穆.莫倫(Dermot Moran)著,蔡錚雲譯,《現象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臺北市:桂冠圖書,2005年02月。
(德)布魯格 (Walter Brugger) 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Philosophical dictionary),臺北市:華香園出版社,1992年8月增訂第二版。
(德)沃爾夫岡•伊瑟爾 (Wolfgang Iser)著,朱剛、谷婷婷、潘玉莎譯,《怎樣做理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 鄧曉芒、張廷國譯 ,《經驗與判斷》,北京:三聯 ,1999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德)德克斯•黑爾德編,倪梁康譯,《現象學的方法》,2005年7月。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王炳文譯,《第一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王炳文譯,《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2001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 ,《純粹現象學通論:純粹現象學與現象學哲學的觀念(I)》,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 ,《純粹現象學通論》,臺北市:桂冠圖書,1994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 ,《哲學作為嚴格的科學》, 1999年。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9月。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文章與講演(1911-1921)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現象學的觀念 》,2007年9月。
(德)埃德蒙德•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張憲譯,《笛卡爾沉思與巴黎講演》,2008年4月。
(德)馬丁•海德格爾 (Martin Heidegger),丁耘譯,《現象學之基本問題》,上海:上海譯文 ,2008年1月。
(德)莫里茨.蓋格爾(Moritz Geiger)著,艾彥譯,《藝術的意味》,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德)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夏鎮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年11月。
六、外文著作:
Roman Ingarden ;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 by George G. Grabowicz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borderlines of ontology, logic, and theory of literature with an appendix o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in the theater ( Evanston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Roman Ingarden ; Translated by Ruth Ann Crowley and Kenneth R. Olson 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