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6110-11145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6110-111455
論文名稱
Title
文化公民權協商與展演:以在台日籍女性配偶的生活為例
The Negoti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by Female Japanese Spouses in Taiwa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8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6-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9-06
關鍵字
Keywords
母職、文化公民權、語言、日籍女性配偶、跨國婚姻
Cross-border marriage, female Japanese spouses, cultural citizenship, language, matern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3 次,被下載 178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786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對象為台日通婚中的日籍女性配偶,討論她們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面對台灣主流文化、社會結構以及來自夫家的期待多重效應下,會產生什麼樣的特殊結構,去限制她們文化公民權的展演?在此限制下,她們如何與台灣社會互動?透過對15名的日籍在台女性配偶進行深度訪談,並於兩個日語教學的機構田野觀察,分析其語言使用、跨文化母職經驗及台灣在地對於日籍女性配偶所產生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日籍女性配偶雖然擁有在世界體系中較為強勢的日本文化,但在台灣社會脈絡下,其文化公民權的形塑與展演是一動態過程,而非只是強�弱勢文化的二元競爭,她們的文化公民權不僅只是經濟上的位階差異表現,更是日常生活中不斷的協商和族群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aily life of female Japanese spouse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cultural citizenship under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aiwanes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social structure..

With in-depth interview of fifteen female Japanese spouses marrying Taiwanese men in Taiwan, and observation of two field sites where these spouses teach their children,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cultural citizenship” of these Japanese spouses is not a static concept which mark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s, but a dynamic process that these Japanese spouses need to negotiate the daily Taiwanese cultures in everyday life, especially in the domain of language use and maternity performanc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 1
目次 3
圖表目次 5

第一章 緒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7
第二節 研究架構 1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20
第一節 婚姻移民與公民權 20
第二節 文化公民權 27
第三節 日籍女性配偶在台灣 34
第三章 高階語言的光與影 40
第一節 高位階語言之光 41
第二節 跨語言困境之影 49
第三節 小結 52
第四章 當日本媽媽遇上台灣家庭 54
第一節 跨文化的母職展現 55
第二節 台灣夫家內的文化展演 62
第三節 小結 6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0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其他研究的對話 7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72

參考文獻. 7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小宮有紀子,2008,《台灣婚姻移民之語言資源:階級、性別與種族差異》。國立
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宏仁、郭佩宜,2009,《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台北:中研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王宏仁,2008,〈台灣的移民接受政策與國家認同〉。頁111-126,收錄於王宏仁、
李廣均、郭佩宜主編《跨戒》。台北:群學出版社。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政治
大學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王劭予,2008,《上嫁或下嫁?俄羅斯女性配偶在台生活經驗初探》。國立清華大
學人類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本間美穗,1996,《「異國情、異域結」--在台台日通婚的現況及問題之探討》。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
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1):3-36。
李品蓉,2008,〈劃界的女性婚姻移民公民權—多元文化女性主義觀點〉。國立政
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
魂之債」〉。《台灣東南亞學刊》3(1):37-62。
李明聰,2004,《「親日」的情感結構,與「哈日」的主體—一個跨世代認同政治
的考察》。發表於「2004台灣社會學年會」,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2004/12/台灣社會學會2004年會暨研討會論文。
金戶幸子,2006,〈亞洲的自發性日本移民—以台北、上海為例〉。《亞太通訊研
究》4:63-87。
張翰璧、吳鯤魯,《文化公民權的政治經濟分析》。發表於「2003全球客家文化
會議」,高雄:圓山飯店,2003/11/12-16。
張晉芬、黃玫娟,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頁227-253,
《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劉毓秀主編。台北:女書出版。
姜美如,2008,《新移民女性工作與家庭選擇之探討》。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
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徐火炎,2006,〈台灣的公民權:經驗內涵的初探〉。發表於「公民權:台灣社會
基本調查第八次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國際會議廳,
2006/5/26。
曾嬿芬,2007,〈研究移住�居台灣:社會學研究現況〉。《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
66:75-103。
___,2005,〈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學研
究季刊》61:37-107。
___,2004,〈引進外籍勞工的國族政治〉。《台灣社會學刊》32:1-58。
詹娟娟,2005,〈「犧牲」,抑或是「希望」—「越南新娘」原生家庭之社會流動〉。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與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
77-88。
陳其南受訪、趙雅麗訪談,2005,〈社會典範的轉移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利到
公民美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頁181-186。
黃琪崴,2010,《文化公民權之賦權與實踐—以桃園客家文化節回應性評估》。國
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所在職專班未出版碩士論文。
馮涵棣、梁琦涵,2008,〈越南媽媽.臺灣囡仔:臺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
之初探〉。《台灣人類學刊》6 ( 2 ) :47-88。
溫郁文,2009,《講啥米話咁無要緊?—語言資本對族群間職業取得差異的影
響》。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8,〈婚姻移民、公民身分與社會福利權〉。《社區發展季刊》,
122:136-157。
___,2004a,〈婚姻移民婦女、公民權與婚姻暴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
  學刊》,8卷(1):85-131。
___,2004b,〈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
105:30-43。
賴嘉玲,2009,〈全球流動時代下文化公民身份之展演政治〉。頁105-131,收錄
於王宏仁、郭佩宜編,《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台北:中研
院亞太出版社。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龔宜君,2006,〈國家與婚姻:台越跨國婚姻政治〉。《台灣東南亞學刊》3(1):
83-104。

西文部分
Anne Imamura,1988, “The Loss That No Name: Social Womanhood of Foreign
Wives ” Gender and Society, Vol.2(3) pp291-307
Castles Stephen and Alastair Davidson,2000,“Citizenship and
Migration: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Belonging. New York:Routledge
Christian Joppke,2007,“Transformation of Citizenship:Status, Rights, Identity.”
Citizenship Studies,11(1):37-48.
___,1999, “How Immigration is Changing Citizenship: A Comparative
View.”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2(4):629-652.
Douglas Massey, Joaquín Arango, Graeme Hugo, Ali Kouaouci, Adela Pellegrino,
and J. Edward Taylor,1993,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3):431-446.
Hochschild Arlie Russel 1989, “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Parent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 ” New York: Viking.
Marshall Thomas Humphrey,1964“Class, Citizenship,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Doubleday.
Ong Aihwa,1996, “Cultural Citizenship as Subject-Making--Immigrants Negotiate
Raci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urrent Anthropology,37(5): 737-751.
日文部分
竹下修子,2004,《国際結婚の諸相》。日本東京:學文社。
吳春宜,2005,〈日台間の国際結婚―その法的処遇の変遷に焦点を当てて〉。《立
  命館国際地域研究》,23:81-96。

網路資料
行政院主計處,2008,《2009性別圖像》。取自
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gender/2009ImagesOfWomen.pdf
取用日期: 2010年1月5日
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2009,我國人與外籍人士結婚統計。取自
http://www.immigration.gov.tw/aspcode/info9811.asp,取用日期:2010年1月
5日
日本外務省,平成19年の海外在留邦人数調査統計。取自
http://www.mofa.go.jp/mofaj/toko/tokei/hojin/08/pdfs/1.pdf ,取用日期:2009
年11月7日
日本內閣府,政策統括官(共生社會政策擔當),平成17年少子化社會政策調查,
取自http://www8.cao.go.jp/shoushi/cyousa/cyousa17/kokusai/ishikizukai.pdf,取用日期:2010年6月20日
日本內閣府,男女共同參畫局,《少子化和男女關於國內社會環境分析的共同參
與計畫報告書》,取自
  http://www.gender.go.jp/danjo-kaigi/syosika/houkoku/kokunai-houkok.pdf。
取用日期:2010年7月2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