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7110-21554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7110-215548
論文名稱
Title
神諭或鬼辯:台灣文學史書寫中的差異敘事
Oracle or Sophistry: Different narrtive discourses in the writing of Taiwan literature histo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9-07
關鍵字
Keywords
民族、台灣文學史、國族、後殖民、王德威、陳芳明、葉石濤、後遺民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93 次,被下載 206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9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062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從對台灣歷史與政治境況的關懷出發,選擇台灣文學史三種不同的論述作為討論焦點。首先簡述了民族國家體制在西方的發展,以及民族主義的各種討論,並說明葉石濤的《台灣文學史綱》具備了「民族文學史大敘述」的格局與企圖,嘗試以台灣為主體建立屬於台灣的文學史。其次嘗試討論西方後殖民主義的發展,以及後殖民理論引進台灣所發生的辯論,並審視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述的建構與分期,以及陳映真對他的批判。最後說明王德威所提出,做為對後殖民理論的一種反動的後遺民論述,並比較葉石濤、陳芳明與王德威之間的台灣文學史論述立場與他們之間的敘事差異,並嘗試對三者之間存在的歧見下一個註腳,即容許差異的存在與避免全稱的文化認知,來思索台灣文學史觀未來應該的走向。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台灣歷史背景 1
第二節 歷史、文學與文學史 3
第三節 典律、敘事與台灣文學史的論述差異 4
第四節 關於台灣文學動向的辯論 8

第二章 台灣文學史書寫中的國家與民族 19
第一節 國家、民族、民族主義與台灣文學 19
第二節 葉石濤其人及其時代 29
第三節 《台灣文學史綱》及其評論 37

第三章 後殖民與陳芳明的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述 47
第一節 後殖民論述的發展 47
第二節台灣的後殖民論述 55
第三節 陳芳明的邊陲後殖民 60

第四章 王德威的後遺民論述及台灣文學史差異敘事 70
第一節 王德威與後遺民論述 70
第二節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及王德威後遺民論述的差異敘事 80
第三節 神諭或鬼辯 89

第五章 結論 93

參考文獻………………………………………………………………97


表目次

表一、《中外文學》台灣文學動向論戰文章一覽……………………………………9
表二、邱貴芬與廖朝陽的後殖民論述論戰一覽表…………………………………58
表三、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歷史分期……………………………………………63
表四、陳映真的台灣文學史分期……………………………………………………68
表五、陳映真與陳芳明論戰一覽表…………………………………………………6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晴佳,2002,《台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

王慈憶,2007,《戰後台灣現代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以「跨語詩人」及「渡台詩人」為觀察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威,1988a,〈序〉,收錄於王德威(著)《眾聲喧嘩—三零與八零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頁5-7。

王德威,1988b,〈里程碑下的沈思—當代台灣小說的神話性與歷史感〉,收錄於王德威(著)《衆聲喧嘩—三零與八零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頁269-288。

王德威,1998a,〈典律的生成〉,收錄於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台北:爾雅),頁1-25。

王德威,1998b,〈序〉,收錄於王德威(著)《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頁11-20。

王德威,2005,《台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王德威,2007a,〈時間與記憶的政治學〉,收錄於王德威(著)《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頁5-14。

王德威,2007b,〈台灣末世本紀—論朱天心〉,收錄於王德威(著)《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頁207-221。

王德威,2007c,〈後遺民寫作〉,收錄於王德威(著)《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頁23-70。

古繼堂、彭燕彬、樊洛平、王敏,2003,《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擎松。

呂正惠,1996,〈殊途也許會同歸?〉,收錄於游勝冠(著)《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頁1-4。

呂正惠,2002,〈葉石濤和戰後台灣文學的「斷層」與「跨越」〉收錄於呂正惠(著)《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台北:人間。頁119-134。

呂亞力,2001,《政治學》,台北:三民。

沈松僑,2006,〈召喚沈默的亡者:跨越國族歷史的界線〉,收錄於思想編委會(編)《歷史與現實》(台北:聯經),頁75-92。

吳叡人,1999,〈認同的重量:《想像的共同體》導讀〉,收錄於Benedict Anderson(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頁v-xxv。

吳叡人,2006,〈台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收錄於思想編委會(編)《天下、東亞、台灣》,台北:聯經。頁93-103。

林運鴻,2008,《台灣文學史論述中的三個故事:本土論、國家敘事與現代性》,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貴芬,1992a,〈「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二期,頁151-67。

邱貴芬,1992b,〈「咱攏是台灣人」—答廖朝陽有關台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三期,頁29-46。

邱貴芬,2003a,〈「後殖民」的台灣演繹〉,收錄於邱貴芬(著)《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頁259-299。

邱貴芬,2003b,〈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收錄於邱貴芬(著)《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頁111-145。

孫大川,2009,〈昨日之怒—閱讀法農《大地上的受苦者》〉,收錄於Franz Fanon(著)《大地上的受苦者》(台北:心靈工坊),頁5-18。

孫文,1979,《三民主義》,台北:三民。

高永光,2007,〈國家論〉,收錄於陳義彥(編)《政治學》,台北:五南。頁531-566。

張旺山,2005,〈國家的靈魂:論史密特的主權概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十二期,頁95-140。

張守真,2002,《口述歷史 台灣文學耆碩—葉石濤先生訪問記錄》,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揚智。

陳光興,2000,〈Partha Chatterjee及其「政治社會」〉,收錄於陳光興(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頁7-14。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陳芳明,1994,《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

陳芳明,1995a,〈百年來的台灣文學與台灣風格〉,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九期,頁44-55。

陳芳明,1995b,〈殖民歷史與台灣文學研究—讀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十二期,頁110-19。

陳芳明,1999,〈台灣新文學史第一章: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收錄於《聯合文學》,第十五卷,第十期,頁162-73。

陳芳明,2005,《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初版一刷。

陳芳明,2005a,〈文學史觀〉,收錄於陳芳明(著)《孤夜獨書》(台北:麥田),頁200-202。

陳芳明,2005b,〈台灣歷史記憶與文學研究重建的問題〉,收錄於陳芳明(著)《孤夜獨書》(台北:麥田),頁229-233。

陳芳明,2005c,〈作家生涯是一種天譴—葉石濤的文學道路〉收錄於陳芳明(著)《孤夜獨書》,台北:麥田。頁27-34。

陳芳明,2007a,〈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收錄於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二版,頁23-46。

陳芳明,2007b,〈馬克思主義有那麼嚴重嗎?—回答陳映真的科學發明與知識創見〉,收錄於陳芳明(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二版,243-260。原文刊載於《聯合文學》,第十六卷,第十期,頁156-65。

陳芳明,2007c,《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二版一刷

陳映真,2000a,〈以意識型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收錄於《聯合文學》,第十六卷,第九期,頁138-60。

陳映真,2000b,〈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收錄於《聯合文學》,第十六卷,第十一期,頁138-61。

陳映真,2000c,〈陳芳明歷史三階段論和台灣新文學史論可以休矣!—結束爭論的話〉,收錄於《聯合文學》,第十七卷,第二期,頁148-72。

陳映真,2002,〈駁陳芳明再論殖民主義的雙重作用〉,收錄於許南村(編)《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頁133-76。

陳映真,2002,〈序言〉收錄於趙遐秋、呂正惠(編)《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頁1-4。

陳昭瑛,1995a,〈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九期,頁6-43。

陳昭瑛,1995b,〈發現台灣真正的殖民史:敬答陳芳明先生〉,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四期,頁77-93。

陳明柔,2004,《我的勞動是寫作:葉石濤傳》,台北:時報。

廖咸浩,1995a,〈超越國族:為什麼要談認同〉,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四期,頁61-76。

廖咸浩,1995b,〈那麼,請愛你的敵人:與廖朝陽談「情」說「愛」〉,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七期,頁89-108。

廖咸浩,1998,〈台灣小說與後殖民論述:「秘密剋」與「明你祖」之間〉收錄於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頁482-511。

廖咸浩,2009,〈不受小惠,始見大非:法農對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共生體的診斷〉收錄於Frantz Fanon(著)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台北:心靈工坊。頁59-70。

廖朝陽,1992a,〈評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三期,頁43-46。

廖朝陽,1992b,〈是四不像,還是虎豹獅象?—再與邱貴芬談台灣文化〉,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三期,頁48-58。

廖朝陽,1995,〈關於台灣的族群問題:回應廖咸浩〉,收錄於《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五期,頁117-24。

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

彭瑞金,1998,《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

葉石濤,1978,《葉石濤自選集》,台北:黎明。

葉石濤,1987,《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

葉石濤,1991,《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年代》,台北:前衛。

葉石濤,1994,《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

葉石濤,1999a,《從府城到舊城:葉石濤回憶錄》,台北:翰音。

葉石濤,1999b,《追憶文學歲月》,台北:九歌。

葉石濤,2002,〈二○○二年六月十五日先生在東京大學的演講稿(中文)〉張文薰譯,收錄於張守真(著)《口述歷史 台灣文學耆碩—葉石濤先生訪問記錄》,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頁183-208。

趙稀方,2009,《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

趙遐秋、呂正惠,2002,《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

蔡英文,2000,〈導讀〉,收錄於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譯)《國族主義》,台北:聯經。頁1-8。

盧建榮,2003,《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麥田。

魏可風,1999,〈站在邊緣的觀察者—陳芳明談《台灣新文學史》〉,收錄於《聯合文學》,第十五卷,第十期,頁159-161。

蕭高彥,2004,〈國族民主在台灣:一個政治理論的分析〉,收錄於《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1:頁1-33。

蕭阿勤,2006,〈認同研究中的歷史:過去的事實、社會的過程、與人類經驗的歷史性�敘事性〉,收錄於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賣田),頁23-59。

薩孟武,2006,《政治學》,台北:三民。

Carr, Edward H. 1968a,〈社會與個人〉,收錄於 E. H. Carr,《歷史論集》(What is History),王任光譯(台北:幼獅),頁24-48。

Carr, Edward H. 1968b,〈歷史家與事實〉,收錄於 E. H. Carr,《歷史論集》(What is History),王任光譯(台北:幼獅),頁1-23。

Cherki, Alice,2009,〈永遠追問的人(二○○二)〉收錄於Frantz Fanon(著)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台北:心靈工坊。頁19-32。

Collingwood, R. G. 1992,《歷史的理念》(The Idea of History)四版,陳明福譯,台北:桂冠。

Fanon, Frantz,2005,《黑皮膚,白面具》,陳瑞樺譯,台北:心靈工坊。

Fanon, Frantz,2009,《大地上的受苦者》,楊碧川譯,台北:心靈工坊。

Gellner, Ernest,2000,《國族主義》,李金梅譯,台北:聯經。

Heywood, Andrew. 1999,《政治學新論》(Politics),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台北:韋伯。

Moore-Gilbert, Bart,2004,《後殖民理論》,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Schmitt, Carl,2005,《憲法學說》,劉鋒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英文部分
Anderson, Benedict.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2nd ed. London: Verso.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lackwell.

Hastings, Adrian. 2000. “The Nation and Mationalism”, in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eds.), Nation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vol. Ⅱ,( London: Routledge, 2000), 506-537.

Hobsbawm, E.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id, Edward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Nevada: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mith, Anthony D. 1993.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in Marjorie Ringrose and Adam J. Lerner(eds.), Reimagining the Nation.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pp159-175..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1988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1999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s, Strategies, Dialogues, Edited by Sarah Harasym, London: Routledge.

Weber, Max. 2000. “The nation”, in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vol. Ⅰ, (London: Routledge, 2000), 5-12.

Zernatto, Guido. 2000. “Nation: the History of a Word”, in John Hutchinson and Anthony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vol. Ⅰ, (London: Routledge, 2000), 13-25.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