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8104-16293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8104-162933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之研究─以廣西平果縣壯族為例
The minority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China Mainland─A case of GuangXi Zhuangzu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2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7-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9-08
關鍵字
Keywords
調查研究、政治社會化、少數民族、壯族
minority, survey researc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Zhuangzu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6 次,被下載 5475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6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475 times.
中文摘要
政治社會化是政治文化的傳遞過程,政治社會化與政治文化二者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政治文化是政治社會化的內在內容,政治社會化則是政治文化實現的外在方式,政治文化的特點決定了政治社會化的特徵。本研究透過對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的調查,進行瞭解,並提出建言,作為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學生高度的「黨國合一」概念
本研究調查發現學生對政府之聯想上,以「國家」和「中共黨的領導」兩項比例位居前列,而國家自豪的比例也高達9成,這顯示在「黨國合一」觀念高度存在少數民族學生的想法裡。
而調查也發現,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聯想上,學生首先想到民族的比例最高。在國家自豪程度,認為「很光榮、光榮」的比例有9成,這顯示中共「國族意識」教育的成功,以及「中華民族是偉大的」觀念得到普遍的支持。
二、民族認同、國族意識與全球化之衝突
調查顯示學生認為單純「狀族人」比例達7成,而雙重認同有1成,,在民族差異上,學生認爲壯族與漢族之區別,以語言的不同最高,其次為禮儀習俗(比例達7成)。
傳統上「中華民族」幾乎等同於「漢民族」,但是在目前中共「國族意識」教育政策的成功下,國族意識教育是否會等漢化,少數民族是否能夠保持「少數民族」的差異性?以目前漢民族在文化上的優勢,加上現代化與全球化的影響,壯民族文化逐漸漸漸沒落,雖然中共有政策性的保護,但是政策是否針能落實,值得注意。
三、四有新人的學習與政治社會化管道的加強
調查顯示了四有新人教導方式仍偏重說教方式,父母說教、老師教導,或透過政治思想課程學習,但是這種效果往往是最沒效率,也常常流於形式。有效學習方式最好是從多方面的社會化管道學習。
而從中國大陸政治社會化的管道來看,政治社會化網路已經初具規模,但從大陸少數民族地區的情況看,有些管道的作用還沒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受限於區域發展,用公開交流有關政治資訊、價值觀或感情等仍未普及。政治社會化是以獲得相應的政治資訊和政治文化爲前提的,然而,政治資訊和政治文化要得以廣泛傳播,必須有賴於衆多的管道和媒介。這些媒介是一個立體交叉、縱橫交錯的網路系統。在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地區,這些政治社會化的管道雖然也已形成初步的網路,但從各個傳播媒介和管道的作用來看,則表現明顯的不平衡性,程度不一,甚至有些傳統的渠道,如在學生村民中對電視之外的其他傳媒的接受程度就很弱沒有能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 辭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政治社會化的概念與研究 3
一、政治社會化的概念 3
二、政治社會化的基本因素 8
三、中國大陸的研究實例 17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設計 21
一、研究架構 21
二、問卷設計 22
三、樣本與抽樣 23
四、變數與變數處理 26
五、調查過程與結果 32

第二章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的政治社會化過程 37
第一節 少數民族政治社會化的時代背景分析 37
第二節 1949年之前壯族傳統政治社會化之過程 42
一、民國時期壯族的分佈與政治統治 42
二、民國時期舊桂系對壯族的統治與民族認同 43
三、民國時期新桂系對壯族的統治與民族認同 44
四、歷史環境變遷中的壯族文化及其基本走勢 46
第三節 1949年後至改革開放前壯族傳統政治社會化之過程 47
第四節 1949年後改革開放後壯族政治社會化過程 54

第三章 壯族政治社會化之家庭、學校環境 59
第一節 家庭社會化因素 59
第二節 學校社會化因素 62
第三節 學生個人特質與政治社會化環境 65
一、學生個人特質與家庭社會化因素 65
二、學生個人特質與學校社會化因素 69

第四章 壯族學生之政治學習(一):
四有新人之學習及國族意識、民族認同之培養 75
第一節 四有新人之學習 75
一、分佈 75
二、個人特質與四有新人之學習 80
三、社會化因素與四有新人學習 82
第二節 國族意識之培養 87
一、分佈 87
二、個人特質與國族意識之培養 91
三、社會化因素與國族意識之培養 93
第三節 民族認同之培養 98
一、分佈 98
二、個人特質與民族認同之培養 100
三、社會化因素與民族認同之培養 101
第五章 壯族學生之政治學習(二):
民主信念、民主態度之獲取 119
第一節 學生之民主信念 119
一、民主信念之分佈 119
二、個人特質與民主信念之關聯 121
三、社會化因素與民主信念之關聯 124
第二節 學生之民主態度 134
一、民主態度之分佈 135
二、個人特質與民主態度之關聯 137
三、社會化因素與民主態度之關聯 142

第六章 結 論 157
第一節 調查發現 15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68

參考書目
附錄一:調查問卷 179
附錄二:調查剪影 19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書 籍
丁庭宇、朱雲漢
1989 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臺北:桂冠出版社。
王浦劬
1995 政治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之瑜
1999 政治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江澤民
2002 中囯共產黨第十六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平
2000 中國少數民族政治分析。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李文朗
1999 臺灣民主化的極限。臺北:正中出版社。
林嘉誠
1989 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爲。臺北:臺灣商務書局。
邵道生
1996 中國社會的困惑。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文俊
1983 臺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臺北:資訊教育推廣中心基金會。
1997a 政治社會化與臺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所。
1997b 臺灣的族群政治。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4)。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印行。
曹沛霖譯(G.. Almond & B. Powell著)
1991 比較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一鳴譯(Maurice Duverger著)
1988年 政治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聲震主編
1997 壯族通史(上、中、下)。北京:民族出版社。
當代廣西叢書編委會
2000 當代廣西民族工作。廣西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嚴 強
1998 宏觀政治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楊日青、李培元、林元武、劉兆隆合譯(Andrew Heywood著)
1999 政治學新論。臺北:韋伯出版社。
蔡壁煌
1994 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臺北:師範大學。
華 葳、秦葆琦
1986 中國兒童政治行爲研究。台灣:臺灣省國民學校老師研習會。
二、學術論文

戈 玲
2000 「試析當代青年價值觀念變化對其政治傾向形成的影響」,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2期。
王宗禮
2000 「論政治社會化及其功能發揮」,甘肅社會科學,第5期。
王滬寧
1988 「政治民主和政治穩定的相關分析」,政治學研究,第4期。
朱 飛
2001 青年文化與青年政治社會化 http://www.cycrc.org/cnarticle_detail.asp?id=175 瀏覽日期93年6月28日
宋迎法
1997 「論政治教育的本質、內容和途徑」,江蘇社會科學,第2期。
李元書
1998 「政治社會化:涵義、特徵、功能」,政治學研究,第2期。
李元書、楊海龍
1997 「論政治社會化的一般過程」,政治學研究,第2期。
李鐵映
2001 「關於民主理論的幾個問題」,中國社會科學,第1期。
余 霖
1985 「影響國中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學校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
1999 「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臺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臺灣社會學研究。
周 平
1999 「政治社會化:涵義、類型、實現方式和作用」,雲南行政學院學報,第4期。
胡海可
2001 「近二十年我國政治社會化研究述評」,雲南行政學院學報,第6期。(網址:http://www.ynce.gov.cn/content.asp為ARTID=856&COLID=101,瀏覽日期:93年6月28日)
陳文俊、郭 貞
1999 臺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理論與政策,臺灣。13卷3期,頁113-137。
陳文俊
2000a 「台灣中小學校公民素質培育之內涵及其成效」。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教育部委託國立師範大學公訓系,11月17日至18日。
2000b 「政治的孟德爾定律?家庭與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台灣政治學會─第七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政治所、台灣政治學會,12月9日。
2000c 「家庭與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父母與子女配對樣本之分析」,台灣政治學會第七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台灣政治學會、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共同主辦,2000年12月9-10日。
袁振國、朱永新
1988 「試談個體政治社會化的意義及過程」。社會學研究,第1期。
袁頌西
1969 「政治社會化:政治學中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思與言,第11卷。
袁頌西
1974 「我家庭政治社會化與青少年政治功效之研究」。思與言,第17卷第4期。
楊愛華
1997 「改進政治社會化方式,塑造合格公民」。公安大學學報,第4期。
孫愛軍
2000 「政治社會化:大學教育的一個基本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第6期。

三、英文書籍

Almond, Gabriel A.
1960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G. A. Almond and J. S. Coleman (ed.),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vis, George (ed.)
1987 The Making of the Soviet Citizen: Character Formation and Civic Training in Soviet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Beauchamp, Edward R. (ed.)
1978 Learning To Be Japanese. Hamden.
Chen Wen-chun(陳文俊)
2001 "The Role of the Family in Political Learn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Issues and Studies 37, no.4 (July/August): 38-68.
Cummings, William K.
1987 “Samurai Without Swords: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Japanese.” In Edgar B.Gambert (ed.), In The Nation‘s Image. Pp.15-38.
Easton, D and J. Dennis
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s Legitimacy. NY: McGraw-Hill.
Greenstein, Fred I.
1966 “Socializ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David L. Sills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14 .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

Hyman, H. H.
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upte, Kalpana
1989 A study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mbay Humalayo Pub. House.
Hess, R. D. & J. V. Torney
1970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American.” In E. S. Greenberg (e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Atherton Press.Pp.64-84.
Hughes, Albert
1992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Soviet Youth. Lewiston: The Edwin Mellen Press.
Jaros, D.
1973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Y: Praeger Publishers.
Reische, Diana L.
1987 Citizenship: Goal of Education.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Weissberg, R.
1981 “The Politics of Political Competence Education.” In Derk Heater and Judith A. Gillespie (e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Flux. London and Beverly Hills : Sage Publications. Pp.127-148.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