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8109-114056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8109-114056
論文名稱
Title
《牡丹亭》與《紅樓夢》的兩種關懷---「情」與「女性」
The Two Kinds of Caring i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 “emotion” and “wome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3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6-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9-08
關鍵字
Keywords
牡丹亭、紅樓夢、關懷、情、女性
The Peony Pavilio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emotion, women, car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20 次,被下載 563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2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634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以《牡丹亭》與《紅樓夢》為材料,置之於中國明清女性研究的版圖上,借「情」與「女性」之相承轉化的書寫,證明文本乃為作家建立人文關懷之鉅作。研究動機在於:第一、現代研究路向有整合的趨勢,傳統文本與現代研究學門可以如何整合而得致不斷的詮釋可能?第二、以文本而言,從歷史中的時間與空間來看《牡丹亭》與《紅樓夢》,其文本的最大意義在哪裡?第三、應當如何評比《牡丹亭》與《紅樓夢》二者文本精神之間的承續與轉化?在學術上,本文一方面延續筆者「清代紅樓夢繡像研究」(1992),該書處理《紅樓夢》小說繡像在清代流傳之審美觀,另一方面結合筆者近年在中國性別研究上關注的心得;職是,本文擬就明清兩部最重要之「言情」經典:一是十七世紀的明代萬曆《牡丹亭》,一是十八世紀的清代乾隆《紅樓夢》,深化其對「情」與「女性」的關懷,從而抉發明清時期即與現代生命價值相合的遙音,以突顯文本之人文意義,且以「關懷」命題,希望指明文本的意義所在,在人際頻繁卻關懷淡薄的現代生態中提供一點思考。
本文研究文本,嘗試將文本與性別、關懷倫理學作某種程度的學科整合,用以擴大文本解讀的更多義的可能性,延伸豐富而共存的意義;特別針對男性筆下的女性形象的剖析。先個別分析《牡丹亭》、《紅樓夢》「情」書寫與「女性」書寫的層次,再比較二者在「情」書寫與「女性」書寫,並及活動空間的對照與承續。二者以「情」命書,如杜麗娘之情、賈寶玉之情各自承載了作家的經歷與身份、代言的成份與層次,杜麗娘與柳夢梅之情、賈寶玉與林黛玉之情的背景、結局與運作過程,杜麗娘、林黛玉等女性的經驗與活動、空間與才藝,文本尊重或弘揚女性的意識。
杜麗娘、柳夢梅、賈寶玉、林黛玉等敘述故事之角色為《牡丹亭》與《紅樓夢》作家代言,而成為文本中的「理想情人」。而「佳人」典型是作家以女性角色之「理想女性」,對杜麗娘、林黛玉一類女性,文本塑造其理想性的同時,女性的長期性別困境也被書寫出來,成為文本中相當重要的敘述。再者,過去研究明清女性處境與形象的,多認為男性文本往往流於「父權宰制」,立場偏頗。然而相對於女性文本,男性文本猶有可開發之處;並且,明清時期對女性發出友善的不乏男性意見,這些男性巧合地與「尊情觀」的作家多有重疊。意識往往早於實踐,學者指出早在十八世紀西方女權主義興盛之前,中國在十六、十七世紀明清時期即有女性意識之萌動,既啟蒙了新的婦女思想,並且為近代引入西進的女性思想準備了思想基礎。
是以文分五章。第一章:揭明研究動機、範圍、方法與題旨,特別從「情」與「女性」的歷來討論說明作家「關懷」的心理基礎,包含「情」、「女性」在中國思想長期討論或型塑,如儒學或政教、政策對於「情」與「女性」書寫的影響,晚明「情」與「女性」書寫的思想背景,「情」的正面看法,與「女性」的制約、反應、表現。
第二章:討論《牡丹亭》的「情」與「女性」之書寫與關懷,包含湯顯祖際遇與其「為情作使」之生命志願的轉向與貞定,《牡丹亭》「情」主題之內涵與層次,杜麗娘與柳夢梅「情真」之歷程與美學意義。
第三章:討論《紅樓夢》的「情」與「女性」之書寫與關懷,包含文本中作家曹雪芹「大旨談情」的訴求,《紅樓夢》「情」主題之內涵與層次;賈寶玉、林黛玉「情盟」歷程與美學意義;林黛玉、王熙鳳、賈探春等女性才藝之意義。
第四章:比較二部文本,包含文本繼承,「情」與「女性」關懷意義與差異、轉化與對照,如「情」、「理想情人」,「理想女性」與女性空間轉變的意義。
第五章:歸結《牡丹亭》與《紅樓夢》男性文本,其對自身與女性關懷之價值與在現代的意義。
Abstract
This essay aims to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al writing of “emotion” and “women” embedded i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women stud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of China, attempting to testify that text is writer’s grand work to establish humanitarian caring. The research purposes li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leans toward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Hence, how can traditional text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 subject be well blended to generate continuous interpretations? Second, in light of text, wha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meaning of the text while deciphering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ime and space? Third, how to evaluate the continuality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extual spirit embedded i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terms of the scholarship, this essay hopes to expand the author’s early work entitled “Illustrated Fine-lined Portrait Novel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in the Qing Dynasty” (1992), which investigates the aesthetic views of illustrated fine-lined portrait novel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On the other hand, this essays combines the author’s recent research on Chinese gender study. Consequently, this essay attempts to study two “Romance” Classics—The Peony Pavilion from the Wanli period of the Ming Dynasty in the 17th century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from the Qianlong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essay deepens its caring about emotion and women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consistent remote sound of life value crossing from the Ming-Qing era to the contemporary period, highlighting the humanitarian significance of text. Moreover, it explores the theme of caring to pinpoint the meaning of text, providing an innovative approach for the frequent but weak interpersonal caring attitude in our contemporary life.
This essay examines texts in an attempt to integrate texts and gender with field of caring ethics to some extent, expanding the plausibility of interpreting texts to multiple explanations and extending rich and coexisting meanings. In particular, it analyzes female images written by male writers. It first probes into the emotion writing and women writing i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respectively. Then it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emotion writing and women writing of these two classics as well as the comparison and continuality of activity space. These two classics are known for its emo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instance, the emotion of Du Li-niang and the emotion of Jia Bao-yu both denote writers’ experiences and status, the components and levels of endorsements, emotion between Du Li-niang and Liu Meng-mei, background, e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emotion between Jia Bao-yu and Lin Dai-yu, as well as Du Li-niang’s and Liu Meng-mei’s female experiences, activities, space, and skills. Put differently, this essay respects and promotes women’s consciousness.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such as Du Li-niang, Liu Meng-mei, Jia Bao-yu, and Lin Dai-yu, speak for the writers and turn themselves into “ideal lovers.” “Typical Lady” is the “ideal woman” created by the writers for the female roles. While shaping the ideal image for Du Li-niang and for Lin Dai-yu, the long-term gender dilemma of women is also highlighted as the important description of the texts. In addition, the earlier studies on Ming-Qing women’s situation and image have biased conclusion that male texts tend to be presented with flair of patriarchal domination. In contrast with female texts, male texts deserve further exploration. Furthermore, some men held positive views on women during the Ming-Qing era. Coincidentally, these men overlapped with the writers who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 Consciousness ofte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lementation. Scholars remark that prior to the booming of Western feminism in the 18th century, women’s consciousness was already popularized during the Ming-Qing Era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y, which not only paved the way to the new women’s thinking but also set up foundation for introducing Western feminist concepts.
This essa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ncludes research purpose, research focus,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questions. In particular, it discusses writers’ psychological basis of caring via emotion and women, including the discussion and molding of emotion and women in the long-term Chinese thinking.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consists of impact of Confucianism, politics, and education on emotion writing and women writing, thinking background of writing on emotion and women in late Ming Dynasty, positive views of emotion, as well as women’s confinement, refle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Chapter Two investigates writing and caring about emotion and women as described in The Peony Pavilion. The focus of this chapter includes Tang Xian-zu’s life story and his life-long emotion-oriented writing transformation and determination, the content and level of emotion theme in The Peony Pavilion as well as the pursuit of true emotion process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ccurred between Du Li-niang and Liu Meng-mei.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writing and caring of emotion and women, including textual pursuit of Grand theme emotion as described by writer Cao Xue-qin, implication and level of theme emotion as portrayed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he pursuit process of emotion alliance and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ccurred between Jia Bao-yu and Lin Dai-yu as well as significance of female artistic ability as found among Lin Dai-yu, Wang Xi-feng, and Jia Tan-chun.
Chapter Four compares these two classic texts, including text inheritance, meaning and difference of emotion and women caring, and transformation and contrast, such as meaning of transformation among emotion, ideal emotion, ideal women, and women space.
Chapter Five concludes male texts of The Peony Pavilion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analyzing its value on oneself, female caring, and contemporary meaning.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牡丹亭》與《紅樓夢》的兩種關懷---「情」與「女性」

目 錄

前序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提出………………………………………………………… 1
一、以「關懷」命題 ………………………………………………… 1
二、觀察之一---「情」書寫………………………………………… 4
三、觀察之二---「女性」書寫……………………………………… 6
第二節 研究概況與方法 ………………………………………………… 9
一、研究概況……………………………………………………………9
二、研究方法………………………………………………………… 14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 17
一、材料---創造性經典的男性文本…………………………………17
二、背景---「情」與「女性」書寫與晚明…………………………18
三、探究---《牡丹亭》與《紅樓夢》的文本意義…………………20
第四節 題旨與背景……………………………………………………… 23
一、「關懷」……………………………………………………………23
二、「情」………………………………………………………………26
三、「女性」……………………………………………………………32

第二章 「情之至也」---《牡丹亭》之情與女性書寫………41
第一節 湯顯祖的根性與轉折 ………………………………………… 46
一、思想的根性---「平生只為認真」與「性簡易」………………48
二、淑世與懷疑……………………………………………………… 49
(一)、「明德先生者,時在吾心眼中矣」---羅汝芳與湯顯祖…49
(二)、「富貴者,明主所以誘天下公直」---湯顯祖與明代政治…52
三、「言官豈盡不肖」---〈論輔臣科臣疏〉………………………55
四、情誼的傾慕---俠儒與狂斐…………………………………… 56
(一)、「耿耿以去,誰不可以去也」---湯顯祖看趙用賢 ………57
(二)、常千里而同心,目至而意授---湯顯祖與趙邦清 ………58
五、棄官歸臨川……………………………………………………… 59
六、「為情作使」……………………………………………………61
第二節 「狂斐駘蕩」與李贄、達觀……………………………………63
一、「自是精靈愛出家,鉢頭何必向京華」---湯顯祖與李贄……65
二、疏遠理學走文學,不入佛門入己門---湯顯祖與達觀…………67
第三節 湯顯祖的情觀……………………………………………………76
一、情觀來源---從「造物生機,天然樂趣」到「知生自貴」……77
二、情是何物---「人生而有情」與「志也者,情也」………………79
三、情的性質---從「狂斐駘蕩」到「夢中之情,何必非真」……80
四、情歸於理---從「人情大竇」到「名教至樂」…………………82
五、情的形式---「因情成夢,因夢成戲」…………………………83
第四節 杜麗娘與柳夢梅「情真」之歷程與美學………………………87
一、「閨閣中多有解人」………………………………………………89
二、「世間只有情難訴」---杜麗娘的閨情…………………………91
(一)、獨生女兒 …………………………………………………91
(二)、終日繡房---閨禁…………………………………………93
(三)、關關雎鳩 …………………………………………………94
三、危險後花園………………………………………………………96
四、杜麗娘的突圍---夢與回生………………………………………99
五、柳夢梅的情 ……………………………………………………102

第三章 「大旨談情」---《紅樓夢》之情與女性書寫………105
第一節 紅樓未完---《紅樓夢》與曹雪芹……………………………107
一、曹雪芹---「滴淚為墨,研血成字」…………………………107
二、《紅樓夢》---「情」與「閨閣」………………………………110
(一)、情…………………………………………………………110
(二)、閨閣………………………………………………………111
第二節 「開闢鴻蒙,誰為情種」---賈寶玉…………………………115
一、頑石---無才有情………………………………………………116
二、「意淫」---水的癡情…………………………………………119
三、「混世魔王」……………………………………………………124
四、「乾淨」女兒……………………………………………………128
(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128
(二)、「草木之胎」……………………………………………130
(三)、寶玉是「ㄚ頭錯投了胎」…………………………………133
五、「走來名利無雙地,打出樊籠第一關」---情盡……………133
第三節 抒情詩的女兒國……………………………………………… 138
一、「務結二三同志」---詩社聯吟………………………………139
二、「芙蓉女兒」---詩化的女性形象……………………………143
第四節 「我但凡是個男人」---理家…………………………………148
一、「大母容儀,太君體度」---賈母……………………………148
二、「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熙鳳……………………………149
三、「三娘才調見英奇」---探春……………………………………151
(一)、「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152
(二)、「不教雅會東山,讓余脂粉耶」---秋爽結社……………154
(三)、「鎮山太歲」---興利除弊…………………………………155
第五節 乾淨水世界---大觀園 ……………………………………… 158
一、「芳園應錫大觀名」---省親別墅………………………………159
二、「園中諸景最要緊是水」………………………………………161
三、「燕謔鸚嘲,蝶癡蜂嬲,酒酣人鬧」---園居美學……………164

第四章 從《牡丹亭》到《紅樓夢》…………………………………167
第一節 文學因緣---文字與思想 …………………………………… 169
一、文字因緣……………………………………………………… 169
二、從「情真」到「情盡」…………………………………………172
第二節 理想女性情人---情女與才女 ……………………………… 176
一、從情女到才女……………………………………………………176
二、女詩人---林黛玉………………………………………………179
第三節 理想男性情人---才子與不才…………………………………184
一、才子情人柳夢梅……………………………………………… 184
二、「不才」情人賈寶玉…………………………………………… 186
第四節 女性空間的擴大---後花園與大觀園 ……………………… 190
一、性別與空間…………………………………………………… 191
二、從後花園到大觀園…………………………………………… 193
第五節 文本之人文關懷……………………………………………… 198

第五章 結論…………………………………………………………… 201

主要參考書目…………………………………………………………… 20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主要參考書目

一、原典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大申書局,1982)
漢.董仲舒著:《新譯春秋繁露》(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
漢.班固:《白虎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班昭:《女誡》(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
漢.劉向著、明.仇英繪:《列女傳》(北京:中國書店,1991)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0)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國家圖書館),明末刊本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明.湯顯祖著,洪北江編:《湯顯祖集》(臺北:洪氏出版社,1975)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
明.湯顯祖:《牡丹亭還魂記》(臺北:故宮博物院,1988),明代版畫叢刊三
明.湯顯祖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臺北:里仁書局,1995)
明.湯顯祖著,俞為民校注:《牡丹亭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96)
明.馮夢龍著,魏同賢編:《馮夢龍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明.達觀真可著、藍吉富編:《紫柏老人集》(臺北:文殊出版社,1989)
明.趙世杰、朱錫綸:《歷代女子詩集》(臺北:廣文書局,1981)
明.李贄著,張建業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明.葉紹袁:《午夢堂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王守仁著、葉紹鈞點註:《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明.王守仁著、王雲五編:《王文成公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編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呂坤輯、田光烈譯註:《閨範》(臺北:能仁,2002)
明.洪楩編:《清平山堂話本》(臺北:建宏出版社,1995)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明.湯顯祖著、清.陳同、談則、錢宜合評:《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4)
清.陸圻:《新婦譜》(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
清.袁枚:《隨園詩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4)
清.袁枚著,王英志編:《袁枚全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
清.曹雪芹、高鶚著:《程乙本新鐫繡像紅樓夢》(臺北:廣文書局,1977)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啟功等校注:《彩畫本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1983)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黃宗羲,沈善洪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
清.張廷華:《香豔叢書》(臺北:古亭書屋,1969)
清.陳宏謀編:《五種遺規》(臺灣: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
清.陳鼎:《東林列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明代傳記資料叢刊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明文書局,1991)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清.戴震:《孟子字義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二、專著
一粟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紅樓夢卷》(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9)
一粟編:《紅樓夢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丁淑梅:《中國古代禁毀戲劇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上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王晶:《西方通俗小說:類型與價值》(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
王力堅:《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
王永健:《湯顯祖與明清傳奇研究》(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
王成勉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臺北:里仁書局,1982)
王國維等:《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1984)
王雲五編,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1996)
王德威、陳平原、商緯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
教育出版社,2002)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臺北:臺灣書店,1998)
王璦玲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
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
研究所,2005)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毛效同:《湯顯祖研究資料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中研院近史所:《近代中國婦女中文資料目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1985)
中研院近史所:《海內外圖書館收藏有關婦女研究中文期刊聯合目錄》(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編:《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
出版社,2004)
白先勇編:《牡丹還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白先勇編:《姹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
有限公司,2004)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安平秋、章培恆:《中國禁書大觀》(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朱一玄:《明清小說資料選編》(濟南:齊魯書社,1990)
朱一玄:《紅樓夢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朱淡文:《紅樓夢研究》(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朱嘉雯:《紅樓夢導讀》(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3)
朱傳譽編撰:《馮夢龍傳記資料》(臺北:天一書局,1981)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
事業公司,2007)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臺北:三民書局,2005)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
呂啟祥、林東海編:《紅樓夢研究稀見資料匯編》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2)
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編:《湯顯祖研究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江西省文學藝術研究所編:《湯顯祖紀念集》(南昌:江西文學藝術研究所,1983)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7)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余英時、周策縱等:《曹雪芹與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1985)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臺北:麥田
出版,2004)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
李明輝:《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
李貞德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2009)
李栩鈺:《午夢堂集女性作品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
李湜:《明清閨閣繪畫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1991)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
杜維明(Tu Wei-ming)著,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2002)
性別/文學研究院主編:《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出
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孟瑤:《中國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
明文書局編:《大觀園論集》(臺北:明文書局,1985)
林其賢:《李卓吾的佛學與世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林景蘇:《不離情色道真如—紅樓夢賈寶玉的情欲與悟道》(臺北:大安出版社,
2005)
林樹明:《多維視野中的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周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周汝昌:《紅樓家世---曹雪芹氏族文化史觀》(哈爾濱:黑龍江教育,2003)
周汝昌:《紅樓夢與中華文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周志文:《晚明學術與知識分子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周育德:《湯顯祖論稿》(北京:文化藝術,1991)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8)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中國現代文學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9)
俞平伯:《俞\平伯論紅樓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俞平伯:《紅樓夢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7)
胡文彬:《紅樓夢叙錄》(吉林省:人民出版社,1980)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胡適:《胡適紅樓夢研究論述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
2003)
胡曉眞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
哲研究所,2001)
夏志清著,王德威編:《夏志清文學評論經典:愛情.社會.小說》(臺北:麥田出
版,2007)
唐文標:《中國古代戲劇史初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孫永旭:《曹雪芹的早期傳奇創作》(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1991)
孫康宜:《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2001)
孫康宜:《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
孫遜:《紅樓夢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容肇祖:《明李卓吾先生贄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資料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徐扶明:《湯顯祖與牡丹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徐師漢昌:《先秦諸子》(臺北:臺灣書店,1997)
徐師漢昌:《先秦學術問學集》(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
徐朔方:《湯顯祖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徐朔方:《湯顯祖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徐朔方:《論湯顯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梁乙眞:《清代婦女文學史》(臺灣:臺灣中華,1979)
梁啟超等:《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
司,1989)
康師來新:《紅樓長短夢》(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
康正果:《女權主義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康正果:《風騷與豔情—中國古典詩詞的女性研究》(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出版,1998)
張京媛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5)
張妙清等:《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節---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公
司,1990)
馮其庸等:《紅樓夢大觀---哈爾濱國際紅樓夢研討會論文選》(香港:百姓半月
刊,1987)
程芸:《湯顯祖與晚明戲曲的嬗變》(北京:中華書局,2006)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臺
北:臺大出版委員會,1998)
范銘如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2003)
游鑑明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II(臺北: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1990)
黃芝岡:《湯顯祖編年評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
阿英:《小說閒談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楊安邦:《湯顯祖交遊與戲曲創作》(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
楊振良:《牡丹亭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華瑋、江巨榮點校:《才子牡丹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華瑋:《明清婦女之戲曲創作與批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3)
華瑋:《明清婦女戲曲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
華瑋編:《湯顯祖與牡丹亭》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
華瑋,王璦玲主編:《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
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熊秉真、余安邦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2004)
熊秉真、張壽安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出版,2004)
熊秉真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
中心,2003)
熊秉真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
中心,2003)
熊秉真、呂妙芬編:《禮教與情慾—前近代中國的後現代性》(臺北: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谷風,缺)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
郭玉雯:《紅樓夢淵源論---從神話到明清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6)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郭英德:《痴情與幻夢---明清文學隨想錄》(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 1985)
劉上生:《走近曹雪芹---紅樓夢心理新詮》(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7)
劉季倫:《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2)
劉詠聰:《女性與歷史—中國傳統觀念新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1998)
劉輝:《小說戲曲論集》(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歐麗娟:《紅樓夢人物立體論》(臺北:里仁書局,2006)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2001)
盧煒等:《曲高和眾 : 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現象》(臺北:天下遠見,2005)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臺北:文史哲,1989)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錢穆:《學籥》(香港:南天,1958)
鮑師國順:《荀子學說析論》(臺北:華正,1993)
鮑師國順:《清代學術思想論集》(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
鮑師國順:《儒學研究集》(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五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1990)
陳來:《宋明理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陳東榮、陳長房編:《典律與文學教學》(臺北:比較文學學會,1995)
陳美雪:《湯顯祖研究文獻目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陳美雪:《湯顯祖的戲曲藝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
陳慶浩:《新編石頭記脂硯齋評語輯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鍾慧玲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
鍾慧玲:《清代女詩人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0)
蔡景康編選:《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謝无量:《中國婦女文學史》(臺北:中華書局,1979)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謝雍君:《牡丹亭與明清女性情感教育》(北京:中華書局,2008)
鄒元江:《湯顯祖新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鄒元江:《湯顯祖的情與夢》(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鄒自振:《湯顯祖綜論》(成都:巴蜀書社,2001)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鄭培凱:《湯顯祖與晚明文化》(臺北:允晨文化,1995)
鄭振偉:《女性與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嶺南學院
現代中文文學研究中心,1996)
譚正璧:《中國女性的文學生活》(臺北:莊嚴文化,1991)
羅久蓉、呂妙芬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文化1600-1950》III(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嚴明:《紅樓夢與清代女性文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羅筠筠:《靈與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學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顧燕翎:《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1999)。
顧燕翎等:《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2000)
龔顯宗:《女性文學百家傳》(臺南:真平企業有限公司,2001)
龔鵬程:《紅樓夢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編譯出版中心,2001)
〔美〕卡羅爾.吉利根(Gilligan,C.)著,肖巍譯:《不同的聲音---心理學理論與
婦女發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美﹞伊沛霞,胡志宏譯:《內闈---宋代婦女的婚姻和生活》(南京:江蘇人民
出版社,2004)
﹝美﹞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
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美﹞高彥頤(Dorothy Ko),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美﹞高彥頤:《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9)
﹝美﹞格蕾.格林(Gayle Greene)、考比里亞.庫恩(Coppelia Kahn)編、陳引馳
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
﹝美﹞曼素恩(Susan Mann)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
婦女》(臺北:左岸文化,2005)
﹝美﹞曼素恩(Susan Mann),定宜莊、顏宜葳譯:《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
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美﹞馮麗莎(Lisa See)著,林維頤譯:《牡丹還魂記》(臺北:高寶國際出版,
2008)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2006)
﹝日﹞溝口雄三、小島毅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
出版社,2006)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
書局,1997)
﹝日﹞溝口雄三著,趙士林譯:《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5)
﹝英﹞維金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臺北:天
培,2000)
﹝美﹞羅洛梅(Rollo May),蔡伸章譯:《愛與意志》(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


三、學位論文
王三慶:「紅樓夢版本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
王月華:「清代紅樓夢繡像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佩琴:「說園—從《金瓶梅》到《紅樓夢》」,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4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灣師範大學歷
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吳錦昌:「明代家訓之女性家庭教育」,佛教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袁光儀:「晚明極端個人主義的「聖人之學」---「異端」李卓吾新論」,臺灣師
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黃莘瑜:「網繭與飛躍之間—論湯顯祖之心態發展歷程及其創作思維」,臺灣大
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
鄭雅文:「《女論語》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四、單篇論文
王璦玲:〈明清傳奇藝術呈現中之「主體性」與「個體性」〉,華瑋、王璦玲編《明
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
處,1998),頁71-138
李晨陽:〈道德論:儒家的仁學和女性主義哲學的關愛〉,李晨陽《多元世界中
的儒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6),頁85-113
李豐楙:〈情與無情:道教出家制與謫凡敘述的情意識──兼論《紅樓夢》的抒
情觀〉,熊秉真《欲蓋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08,頁179-209。
李霖生:〈《孟子》天命述考〉,華梵大學九十四學年度「儒家倫理學之反思」學
術研討會
夏志清:〈湯顯祖筆下的時間與人生〉,《愛情、社會、小說》,(臺北:純文學出
版社,1970)
徐扶明:〈《牡丹亭》與婦女〉,《元明清戲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頁104-118
徐朔方:〈《牡丹亭》的因襲和創新〉,《論湯顯祖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3)
徐朔方:〈湯顯祖與晚明文藝思潮〉,《徐朔方集》卷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
社,1993)
孫康宜:〈性別與經典論:從明清文人的女性觀說起〉,鮑家麟《中國婦女與文
學論集》二,(臺北:稻鄉出版社,缺),頁135-139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收入高洪興等編《婦女風俗考》,(上海:文
藝出版社,1991),頁578-587
廖咸浩:〈深入迷宮:《紅樓夢》的迷離與流失〉,《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
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6.04
華瑋:〈婦女評點《牡丹亭》:《吳吳山三婦合評牡丹亭還魂記》與《才子牡
丹亭》析論〉,收入《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
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郭玉雯:〈紅樓夢中的情慾與禮教—紅樓夢與明清思想〉,《情欲明清—遂欲篇》,
(臺北:麥田出版,2004),頁188
錢穆:〈劉向列女傳中所見之中國道德精神〉,《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臺
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頁32-43
鮑家麟:〈陰陽學說與婦女地位〉,收於《中國婦女史論集續集》,(臺北:稻鄉
出版社,1991)
王安祈:〈紅樓戲曲知多少〉,《文訊》216,2003.10,頁98-100
王湜華:〈論曹雪芹與湯顯祖〉,《紅樓夢學刊》1995:02,頁176-185
王德威:〈女性主義與西方漢學研究:從明清到當代的一些例證〉,《近代中國婦
女史研究》3,1995.08,頁163-168
王德威:〈遊園驚夢,古典愛情---現代中國文學的兩度「還魂」〉,「聯合報」副
刊,2004.04.23-29
王璦玲:〈中研院文哲所與「明清戲曲」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0:2=78,
2001.05,頁35-43
王璦玲:〈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導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4,2004.12,頁87-97
王璦玲:〈論明清傳奇之抒情性與人物刻畫〉,《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期,1996.09,
頁233-323
方志華:〈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鵝
湖》25:9=297,2007,頁46-51
方志華:〈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對西方道德哲學進路的省思〉,《鵝湖》26:4=
304,2000.10,頁46-48
衣若蘭:〈近十年兩岸明代婦女史研究評述〉,《歷史學報》25,1997.06,頁345-362
衣若蘭:〈最近台灣地區明清婦女史研究學位論文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6,1998.08,頁175-187
宋德明:〈吳爾芙作品中的女性意識〉,《中外文學》14:10=166,1986.03,頁
50-65
李承貴:〈貞節觀念的歷史演變及其現代啟迪〉,《孔孟學報》75,1998.03,頁187-202
李珊 :〈論《紅樓夢》對《牡丹亭》女性意識的繼承和發展〉,《廣西社會科學》2=140,2007,頁142-146
李國彤:〈明清之際的婦女解放思想綜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1995.08,
頁143-161
李艷梅:〈三國演義與紅樓夢男義女情的性別文化解讀〉,《哲學與文化》32:3=370,
2005.03,頁137-156
林小燕:〈戲曲禁令之廢弛與中晚明戲曲的新變〉,《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56,
2008,頁65-68
周玉琳:〈時代變化與士人貞節觀念關係探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
2,2005.02,頁55-60
林柳生、郭聯發:〈《牡丹亭》和《紅樓夢》中情與理的比較研究〉,《南昌教育
學院學報》20:4 ,2005,頁22-28
林麗月:〈世變與秩序--明代社會風尚相關研究評述〉,《明代研究通訊》4,2001.12,
頁9-19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13,2005.12,頁1-26
胡曉真:〈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
1994.06,頁271-289
袁光儀:〈「為下下人說法」的儒學—李贄對陽明心學之繼承、擴展及其疑難〉,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3,2007.09,頁129-163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
研究》3,1995.08,頁21-50
高淮生、李春強:〈二十年來曹雪芹藝術創作研究述評〉,《紅樓夢學刊》,2004:
3
孫康宜:〈性別的困惑—從傳統讀者閱讀情詩的偏見說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
究》6,1998.08,頁109-118
孫康宜:〈西方性別理論在漢學研究中的運用和創新〉,《臺大歷史學報》28,
2001.12,頁157-174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明清詩媛與女子才德觀〉,《中外文學》21:11=251,1993.04,
頁52-81
孫康宜著、馬耀民譯:〈明清女詩人選集及其採輯策略〉,《中外文學》23:2=266,
1994.07,頁27-61
許衛和:〈論紅樓夢中「意淫」一詞的出處及其幽默與意義〉,《漢學研究》25:
1,2007.06,頁341-370
康正果:〈重新認識明清才女〉,《中外文學》22:6=258,1993.11,頁121-131
康師來新:〈涙眼先知-評《重讀石頭記》第五章〈悲劇〉〉,《中國文哲研究
通訊》15:4=60,2005.12,頁35-40
張壽安、呂妙芬:〈明清情欲論述與禮秩重省〉,《漢學研究通訊》20:2=78,
2001.05,頁4-8
張璉:〈《三言》中婦女形象與馮夢龍情教觀〉,《漢學研究》11:2,1993.12,
頁237-250
張靜二:〈女權運動與女性主義文學〉,《中外文學》14:10,1986.03,頁4-7
閔福德著,余淑慧譯:〈閱讀與重讀的閱\讀-總評《重讀石頭記》〉,《中國
文哲研究通訊》15:4,2005.12,頁41-54
游鑑明:〈是補充歷史抑或改寫歷史?近廿五年來臺灣地區的近代中國與臺灣婦
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2005.12,頁65-105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
研究》4,1996.08,頁297-319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
究通訊》,20:2=78,2001.05,頁44-53
過常寶、郭英德:〈情的冒險:從湯顯祖到曹雪芹〉,《紅樓夢學刊》1997:01,
頁102-118
熊秉真:〈情欲.禮教.明清〉,《漢學研究通訊》,20:2=78,2001.05,頁1-3
華瑋:〈世間只有情難訴---試論湯顯祖的情觀和他劇作的關係〉,《大陸雜誌》
86:6,1993.06 頁32-40
華瑋:〈性別與戲曲批評—試論明清婦女之劇評特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9,
1996.09 頁193-232
郭玉雯:〈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與叔本華哲學〉,《漢學研究》19:1=38,2001.06,
頁277-308
陳彩華:〈《牡丹亭》與《紅樓夢》愛情觀之比較〉(《哈爾濱學院學報》,30:1,
2009
陳翠英:〈抗拒性對話---試析〈快嘴李翠蓮記〉的女性意識〉,《漢學研究》,14:
2,1996.02,頁241-263
鍾彩鈞、楊晉龍:〈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導言〉,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4, 2004.12,頁99-105
鄒自振:〈玉茗堂四夢與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94:02,頁245-255
鄒自振:〈湯顯祖與紅樓夢〉,《福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4:3,2000.07,頁62-64
+78
簡瑛瑛:〈女性主義的文學表現〉,《聯合文學》4:12,1988,頁10-23
蕭馳:〈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文人小說與抒情詩傳統的一段情結〉,《漢學
研究》14:1,1996.06,頁249-278
鄭培凱:〈中國史上的婦女意識〉,《婦女與兩性季刊》1,1993.9,頁15-16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真淫問題〉上,《當代》16,
1987.08,頁45-58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下,《當代》17,
1987.09,頁58-64
鄭培凱:〈李卓吾與婦女的交往〉,《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38,1993.09,頁9-12
鄭培凱:〈晚明袁中道的婦女觀〉,《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1993.06,頁201-216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6:2,1994.07,頁27-43
顧真:〈清代節烈女子的精神世界〉,《歷史月刊》135,1999.04,頁44-51
胡曉真:〈藝文生命與身體政治—清代婦女文學史研究趨勢與展望〉,《近代中國
婦女史研究》13,2005.12,頁27-63
肖巍:〈作為一種學術視角的女性主義〉(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908330.htm)
伊蘭.修華特(Elaine Showalter)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
外文學》14:10,1986.03,頁77-114
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范國生譯:〈莎士比亞的妹妹---朱蒂絲〉,《中外文
學》14:10,1986.03,頁66-76
瑪奇.洪姆(Maggie Humm)著,成令方譯:〈女性文學批評〉,《聯合文學》4:
12,1988.09頁24-29


五、電子資料
中研院明清研究會http://mingching.sinica.edu.tw/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明清小說研究」南京明清小說研究中心
走出劫難的世界http://life.fhl.net/Literature/culture/hongloumeng/hlm08.htm
明史研究小組http://faculty.pccu.edu.tw/∼hihhowu/new_page_1x.htm
明清生活史資料庫http://www.his.ncnu.edu.tw/china2/Untitled-4.htm
明代研究學會http://www.sinica.edu.tw/∼wujs/MingStudiesContent.htm
明人文集聯合目錄與篇目索引資料庫http://ccs.ncl.edu.tw/topic_02.html
明代社會生活史類目http://faculty.pccu.edu.tw/∼chihhowu/new_page_1x.htm
暨南國際大學明清生活史研究室
http://www.library.ncnu.edu.tw/mingchin/index1_new.htm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