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8110-2040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8110-204043
論文名稱
Title
陳冠學隱逸文學研究
The study of KoarnHack Tarn’s recluse literatur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9-08
關鍵字
Keywords
陳冠學、臺灣隱逸文學、田園生活、反都市文明
anticivilization, KoarnHack Tarn, the recluse literature in Taiwan, pastoral lif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51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5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陳冠學做為一個返歸田園生活的文人,他用詩人敏銳的雙眼,樸實凝鍊的筆法,描寫鄉野逸趣的體悟與生命哲理的啟發,捕捉台灣這塊美麗大地所孕育的各種美感,並且躬耕自足,力行另一種自我理念的實現,是臺灣隱逸文學的奠基者。因此,陳冠學藉由筆鋒的藝術創作,在字裡行間透露出自己本身獨具的生態觀念與土地倫理思想。不但反都市文明也抨擊人類的自我中心,試著在與自然萬物相處時找出最為諧順的相處之道。

第一章為「緒論」:在本章節中,筆者說明研究動機及研究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陳冠學的生平與著作」:由於一個人的作品,往往會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風格與特色,也可當作是作者自身的寫照,所以要了解陳冠學的創作意涵,一定要先了解他的人生經歷與文學創作。
第三章「陳冠學隱逸文學的形成背景」:本章從中國傳統隱逸的誘因,再到外在環境的驅力,探討台灣現代隱逸文學發展的背景因素與內在隱逸質素的轉化。
第四章「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書寫特點」:陳冠學的隱逸作品,以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筆觸,傳達出生活於鄉村田野的美好,展現多樣貌的藝術渲染力,而從書寫的手法中更可窺知作者創作的書寫特點。
第五章「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思想特質」:本章將從陳冠學面對日趨惡化的人性與崩解的生態環境時,所表達出的獨特思維,以及採取的行為模式進行探究。
第六章「結論: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意義與價值」:書寫文章必定是想藉由文字傳達某種思想,乃至於行為的轉化。本章藉由陳冠學作品中所傳遞的省思意涵,冀求尋得其隱逸作品的整體意義與價值。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陳冠學隱逸文學研究】

論文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2
第三節 研究方法…………………………………………………………………2
第四節 篇章架構…………………………………………………………………3

第二章 陳冠學的生平與著作 …………………………………………6

第一節 陳冠學的生平介紹 ……………………………………………………6
第二節 點化田園的那枝清透靈智之筆—陳冠學著作介紹 …………………8
一、散文 ……………………………………………………………………………8
二、學術研究………………………………………………………………………12
三、翻譯作品………………………………………………………………………12

第三章 陳冠學隱逸文學的形成背景 …………………………………13

第一節 中國傳統隱逸激素的催化 ……………………………………………13
一、中國隱逸思想的影響:儒、釋、道精神的呈現……………………………13
(一)儒家精神的呈現: ……………………………………………………………13
(二)佛家精神的呈現: ……………………………………………………………15
(三)道家精神的呈現: ……………………………………………………………17
二、臺灣現代隱逸文學的接續與轉化 ………………………………………18
第二節 臺灣現代隱逸文學形成的驅力 ………………………………………22
一、臺灣本土環保意識的覺醒 …………………………………………………22
二、西方生態倫理學與自然寫作的引進…………………………………………25

第四章 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書寫特點 ………………………………30

第一節 記實的風格 ……………………………………………………………30
第二節 批判的筆觸 ……………………………………………………………35
第三節 情、理、景、事的媒合 ………………………………………………41
一、情的展現………………………………………………………………………42
二、理的傳遞………………………………………………………………………43
三、景的描摹………………………………………………………………………46
四、事的表述………………………………………………………………………49
五、情、理、景、事的融合運用 ………………………………………………50
第四節 創作的軸心意識:美感的體驗與追求 ………………………………52

第五章 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思想特質…………………………………56

第一節 自然的呼聲:隱逸文學對社會的抽離 ……………………………56
一、小國寡民的初樸生活型態……………………………………………………56
二、眷戀的原鄉情懷:理想世的再現 .………………………………………… 60
三、人與自然的合存共生 ………………………………………………………66
第二節 倫理的承擔:隱逸文學對社會的介入 ………………………………69
一、大地記憶的裂解:文學的現實關懷…………………………………………69
二、立足台灣的本土意識…………………………………………………………72
三、田園生活與城市文明的對照相映……………………………………………76
四、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陳冠學的環境倫理觀………………………………83

第六章 結論: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意義與價值 …………………88

第一節 陳冠學隱逸文學的意義 .………………………………………………88
第二節 陳冠學隱逸文學的價值 .………………………………………………95

參考文獻 ……………………………………………………………………10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壹、專書

一、陳冠學的作品(依出版年代排列)

(一) 散文

陳冠學 《父女對話》(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陳冠學 《訪草.第一卷》 (台北:三民書局,1994年)
陳冠學 《田園之秋》(台北:草根出版社,2004年)
陳冠學 《訪草.第二卷》(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陳冠學 《大地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12月)
陳冠學 《田園之秋》(插圖版) (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4月)

(二) 小說、隨筆

陳冠學 《藍色的斷想—孤獨者隨想錄 A、B、C 全卷》(台北:三民書局,1994 年)
陳冠學 《第三者》(台北:草根出版社,2005年)
陳冠學 《字翁婆心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
陳冠學 〈優美的生命〉《鹽分地帶文學》6期,2006年10月
陳冠學 〈夢與現實.之一〉《鹽分地帶文學》7期2006年12月
陳冠學 《陳冠學隨筆:夢與現實》(台北:草根出版事業公司,2008年5月)

(三) 學術論著

陳冠學 《莊子新傳──莊周即楊朱定論》(高雄:三信出版社,1976年1月)
陳冠學 《莊子新注.內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
陳冠學 《論語新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陳冠學 《莎士比亞識字不多?》(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
陳冠學 《進化神話(第一部)駁:達爾文《物種起源》》(台北:三民書局,1999 年)
陳冠學 《老台灣》(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
陳冠學 《台語之古老與古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年)
陳冠學 《高階標準臺語字典》(台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四) 翻譯作品

福永光司著 陳冠學譯 《莊子──古代的存在意義》(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齊克果著 陳冠學譯 《少年齊克果的斷想》(高雄:三信出版社,1971年)
中桐大有著 陳冠學譯 《愛之形而上學》(高雄:三信出版社,1973年5月)
吉田洋一著 陳冠學譯 《零的發現》(高雄:三信出版社,1973年)

二、其他作家作品(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一) 中文部份:

吳晟 《農婦》(台北:洪範書店,1984年9月)
吳晟 《吾鄉印象》(台北:洪範書店,1985年6月)
吳濁流 《亞細亞的孤兒》(台北:草根出版公司,1995年7月)
吳濁流 《無花果》(台北市:草根出版社,1995年)
吳明益 《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6月
林俊義 《科技文明的反省》﹙台北:帕米爾書店,1984年1月﹚
金恆鑣 《台灣的綠色保險絲》(台北:天培文化有限公司,2001年)
孟東籬 《念流》(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孟東籬 《愛生哲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
孟東籬 《素面相見》(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年)
孟東籬 《野地百合》(台北:洪範出版社,1987年)
涂公遂 《文學概論》(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韋政通 《中國文化概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區紀復 《鹽寮淨土》(台中:晨星出版社,1995年5月)
陳玉峰 《台灣生態史話》(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陳義芝 《台灣文學經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1月)
黃瑞祺 《批判理論與社會現代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年)
張智輝 《散文美學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栗耘 《品味幸福-栗耘的快樂隱居生活》(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2001年5
月)
粟耘 《舞蝶—人與自然的對話》(台北:張老師文化,1996年)
粟耘 《夢想的萌芽》(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4月)
粟耘 《空山遠影》(台北:宇河文化出版社,2000年5月
葉太平 《中國文學的精神世界》(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楊牧 《文學知識》(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
楊逵 《楊逵全集.詩文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年)
鄭明娳 《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4月)
劉克襄 《消失中的亞熱帶》(台中:晨星出版社,1987年12月)
鍾喬著 《城市邊緣》(台北:張老師出版社,1992年)
蕭蕭 《與自然談天—生態散文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2004 年10月)

(二) 翻譯部分

Aldo Leopold,吳美真譯 《沙郡年記 A sand county Almanac》(台北:天下文
化出版社,1998年)
Elgin Duane,張至璋譯 《自求儉樸 Voluntary Simplicity:toward a way of life
that is outwardly simply,inwardly rich》(台北:立緒
文化,1996年11月)
Henry David Thoreau,吳麗玟編譯 《湖濱散記 Walden》(台北:遠志出版社,
1990年)
John Muir,陳雅雲譯 《夏日走過山間 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台北:
天下文化出版社,1998年)
Rachel L.carson,李文昭譯 《寂靜的春天 Silent spring》(台北:晨星出版社,
1997年)。
廚川白村.吳忠林譯 《苦悶的象徵》(台北市:金楓出版公司,1990年)

三、傳統古籍類(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序)

丁福保編 《清詩話》(台北:西南書局,1979年)
丁福保編 《歷代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王更生 《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王利器 《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章學誠 《文史通義•文德》(台北:鼎文書局,1977 年3月)
黃庭堅 《豫章黃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正編
本)
歐陽修 《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劉基 《誠意伯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部叢刊正編本)
闕勛吾等人譯注 《古文觀止》(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 年6月)
蕭統編 《昭明文選》(台北:文友書局,1972年)

四、碩博士論文類(依年代排列)

吳明益 《當代臺灣自然寫作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002年博士
論文
邱珮萱 《戰後臺灣散文中的原鄉書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3年博
士論文
鍾仁忠 《陳冠學及其散文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6年碩士論文
陳罄雯 《陳冠學及其散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2008年碩
士論文

貳、單篇論文類

一、期刊論文(依年代排列)

鄭穗影 〈吾友陳冠學先生〉《文學界》7 期1983 年8 月
鄭穗影 <吾友陳冠學先生>《文學界》7期1983年8月
鄭明娳 〈受傷的戀土情節—評陳冠學《訪草》〉《聯合文學》 5 卷53 期 1989

鄭穗影 〈《田園之秋》的政治傾向初探〉《文學界》28 期1989年11月
謝政諭 〈道家思想與後現代社會環境倫理〉《東吳政治學報》 2期1993年3

鍾有良 〈《田園之秋》導讀〉《書評》6期1993年10月
王家歆 〈田園真意—讀陳冠學《田園之秋》〉《書評》10期1994年6月
魏元珪 〈老莊哲學的自然觀與環保心靈〉《哲學雜誌》13期1995年7月
楊冠政 〈人類中心主義〉《環境教育季刊》第28期1996年
邱麗香 〈從《田園之秋》看陳冠學的自然關懷與人文心靈〉《台南師院學生學刊》
19期1998 年2月
倪金華 〈濃郁的田園風味 高潔的志趣操守—陳冠學散文集《田園之秋》品評>
《世界華文文學論壇》4期2002年
林正三 〈《田園之秋》的台灣意識〉《德明青年》105期2003年5月
郭漢辰 〈那個午后,聆聽散文大師陳冠學半世紀的文學堅持〉《文化生活》8
卷2期2005年4月
林正三 〈陳冠學的美夢〉《德明學報》25期2005年6月

二、專書論文(依年代排序)

保真 <人與環境>《我們不能再沉默》(台北:駿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年)
應鳳凰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台灣文學花園》(台北:玉山出版社,2003
年)
吳明益 〈《田園之秋》•九月十日•評介〉《臺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
化事業公司,2003年6月)
游常山 〈田園之秋,提醒臺灣「美麗的匱乏」〉 《319 鄉向前行》(台北:天
下雜誌,2005年6月)


三、單篇論文(依年代排序)

施信民 <從消除髒亂到建立生態國家—談環境保護的內涵與理想>《台灣的永
續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唐捐 〈《田園之秋》的辭與物—論陳冠學《田園之秋》〉《台灣文學經典研討
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年)
楊冠宏 〈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跨世紀台灣環境生態教育論文選集》﹙台
北:師大環教中心,1999年﹚
張達雅 〈陳冠學《田園之秋》中的自然觀察與書寫〉《台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
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
何欣 〈評析《田園之秋》初秋篇〉《田園之秋》(台北:草根出版社,2004年)
亮軒 〈評《田園之秋》全卷〉《田園之秋》(台北:草根出版社,2004年)
葉石濤 〈《田園之秋》代序〉《田園之秋》 (台北:草根出版社,2004年)
吳念真 〈陳冠學的《田園之秋》〉《田園之秋》(台北:草根出版社,2004年)
范培松 〈序文〉《大地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12月)
謝有順 《大地的事》序2 《大地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12月)

參、報紙(依年代排序)

方十九 〈看《田園之秋》〉《臺灣時報》 1983 年3 月12 日
裘箸 〈參與的入世者—陳冠學〉 《自立晚報》 1986 年11 月8 日
陳列 〈一切都是為著美—二訪陳冠學先生〉中國時報 8 版 1987 年1 月11

李金蓮 〈陳冠學〉 中國時報 20 版 1990 年2 月19 日
劉克襄 〈台灣的自然寫作初論(上)〉聯合報 34 版 1996 年1 月4 日
劉克襄 〈台灣的自然寫作初論(下)〉聯合報 34 版 1996 年1 月5 日
董榮斌 〈讀陳冠學《田園之秋》有感〉 中華日報 1997 年10 月28 日
阿盛 〈對土地的愛—陳冠學〉 自由時報 1999 年2 月5 日
林麗如 〈台灣文學經典名家特寫—陳冠學〉 聯合報 37 版 1999 年2 月5 日
謝有順 <心的田園-拒絕在世界的喧囂中沉淪(《大地的事》書評)> 廣州
《南方都市報》2006年5月15日
黃春明 <黃春明的喟嘆 > 《中國時報》小社論 2006年7月9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89.2.12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89.2.12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