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08111-1642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08111-164209
論文名稱
Title
先秦的君位繼承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in pre-Qin Chi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1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07-2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09-08
關鍵字
Keywords
兄終弟及、父死子繼、嫡長子繼承制、〈殷周制度論〉、繼承制度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9 次,被下載 59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92 times.
中文摘要
王國維的〈殷周制度論〉認為:殷人「以弟及為主,以子繼輔之,無弟然後傳子」的繼承制度,而周人則實行「立子立嫡之制」。並且由此推展開所謂的「宗法及喪服之制、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諸侯之制」,此與「廟數之制」、「同姓不婚之制」這三者為周代所以維繫社會的綱紀天下之法。此說多為後人所推崇,但殷周之間真有如此的制度嗎?而若這真是一種被奉行的制度,那麼它在先秦之際,所反映在史實上的情形又是如何?而若是變例多於常軌時,可以稱呼它為制度嗎?從殷商到春秋,君位繼承呈現了多元而豐富的樣貌,每一次其實都有獨立的原因與過程,上面雖統整出幾個原因,但是其實每一次都有其他的原因在運作。想要用某個單一「制度」來標誌,是困難也沒有必要的。從先秦的君位繼承中,卻時常看見不是子繼的狀況發生。那是因為君位是權力競逐者的夢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有許多不同的因素會一起參雜近來。只從制度層面來考慮君位繼承,將會是徒勞無功\的一件事,君主專制是以統治者的利益為最高指導原則,它使得所有制度都成為一種習慣法或者禮法,任何規定在人治的狀態下都會有伸縮與彈性。縱使如同我們現在所見的秦律或漢律,規範也只是皇帝以外的人。所以與其說是君位繼承有任何制度,還不如說是繼承的習慣法。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二章 殷商的王位繼承 17
第一節、上甲至成湯 18
第二節、大甲與外丙 27
第三節、九世之亂 35
第四節、祖甲改制 43
第五節、紂王與微子啟 53
附錄:宋國 60
第六節、「啟以商政、疆以周索」的魯、衛二國 67
壹、魯國 67
貳、衛國 80
第七節 小結 88
附論:論王國維「殷周繼承制度不同」的說法 89
第三章 周代的王位繼承 95
第一節 武王克殷之前的王位繼承 95
第二節 周公攝政 107
第三節 周成王到幽王 119
貳、周厲王至宣王 123
第四節 幽王與平王 135
壹、申后與宜臼: 140
貳、驪山之役 144
參、二王並立 148
肆、平王東遷 154
第五節 東周王室之亂 159
壹、王子克之亂 159
貳、王子頹之亂 161
參、王子帶之亂 163
肆、王子朝之亂 165
第六節 小結 176
第四章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 179
第一節 晉 179
第二節、齊、鄭 199
壹、齊 199
貳、鄭國 213
第三節 楚國 219
第四節、秦國 239
第五章 吳(附論「讓國」) 259
第五節、小結 275
第五章 結語 277
參考書目 2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十三經注疏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5月,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5月,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漢〕公羊壽傳,〔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5月,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5月,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孫同元校,《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3年5月,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戰國〕孟子著,〔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版影印。

二、古籍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著,《新刊古列女傳》,《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漢〕劉向撰:《說苑》,(臺北市: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清王謨漢魏叢書本)。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叢刊初編》中第50∼51冊。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漢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6年)。
〔漢〕班固撰:《白虎通義》,(四部分類叢書集成•續編)第16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出版)。
〔漢〕趙曄撰,〔元〕徐天祜音注:《吳越春秋》《四部叢刊初編》中第282∼283冊。(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弘治鄺璠刊本)
〔漢〕袁康撰:《越絕書》卷九(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台一版,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頁11。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王雲五主編,《楚辭》十七卷,(台北市:商務印書館,1979年)
〔漢〕高誘注、〔清〕畢沅校:《呂氏春秋新校正》,收錄在《新編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2年四月四版。)
〔晉〕孔晁注,〈逸周書(汲冡周書)〉,(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
〔三國〕韋昭注:《國語》,(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台一版,)。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收在《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唐〕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收在《新編諸子集成》第三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戰國]晏嬰著,張純一校注,《晏子春秋校注》,《新編諸子集成》第六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
(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年)。
﹝晉﹞郭璞注,﹝清﹞洪頤煊注:《穆天子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南朝宋〕劉義慶、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上)》,(台北:華正書局,民80年初版。)
〔唐〕尹之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收在《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收錄在《新編諸子集成》第二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2年4月4版)。
〔宋〕王安石著,邱漢生輯校,《詩義鉤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一刷。)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出版社,1985年9月初版)。
〔宋〕洪适:《隸釋•隸續》四十八卷,(台北,中華書局1985年11月,影印洪氏晦木齋刻本。)
〔宋〕胡宏著:《皇王大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13冊,(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蔡沈:《書經集傳》,臺北:世界書局,民國61年四版。
〔清〕王先謙撰:《韓非子集解》,收在《新編諸子集成》第五冊。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
〔清〕王先謙撰:《莊子集解》,收錄在《新編諸子集成》第四冊,(台北:世界書局,民國72年四月四版。)
〔清〕崔述:《商考信錄》卷二,收在《考信錄》(上)(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10月3版)。
〔清〕崔述:《豐鎬考信錄》卷一,收在《考信錄》(上)(台北:世界書局,1979年10月3版)。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
〔清〕陳奐:〈詩毛氏傳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9月)。
〔清〕惠棟:《春秋左傳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影印本)。
〔清〕焦循:《雕菰集》(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
〔清〕萬斯大:《皇清經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初版)。
〔清〕雷學淇:《竹書紀年義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5月,再版)
〔清〕魏源:《詩古微》,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臺北:中華書局,1976年。

三、今人期刊、學位論文、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白川靜著,袁林譯,徐喜辰校:《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1992年5月第1版,1992年5月第1次印刷)。
竹添光鴻,《左氏會箋》(上冊),(鳳凰出版社1977年9月版),
于省吾,〈略論〈董作賓著:〈論商人以十日為名〉,《大陸雜誌》2卷3期1951年。
于省吾:〈甲骨文「家譜刻辭」真偽辨〉,《古文字研究》第四輯。
于省吾:《甲文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頁301。
于省吾著,〈釋羌甲〉,《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版),頁44。
尹在碩:〈睡虎地秦簡和張家山漢簡反映的秦漢時期後子制和家系繼承〉,《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
尹盛平:〈關於太伯仲雍奔「荊蠻」問題〉,《吳文化研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年。
方詩銘、王修齡校注,《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03月,一版二刷)。
王士俊:〈證明的衝突:周公攝政與管蔡之亂一西周初年周公攝政合法性證明的危機〉,黑龍江社會科學2007年。
王玉哲,〈試論商代兄終弟及的繼統法與殷商前期的社會性質〉,《南開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
王玉哲:〈周平王東遷乃避秦非避犬戎說〉,《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王玉哲著:〈周公旦的當政及其東征考〉,收在《人文雜誌》第二輯《西周史研究》,1984年8月。
王玉哲著:〈試論商代兄終弟及的繼統法與殷商前期的社會性質〉,《南開大學學報》1956年第1期。
王仲孚著:〈殷商覆滅原因試釋〉,《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5年初版)。
王和:《猛士的樂土:秦帝國興衰的文化啟示》,(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9月1版1刷)。
王冠英:〈周初的王位紛爭和周公制禮〉,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1刷)。
王恩田:〈吳國繼承制度剖析〉,《東南文化》1992年2期。
王恩田:〈從魯國繼承制度看嫡長制的形成〉,《東嶽論壇》,1980年3月。
王國維:《觀堂集林》(附別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一版)。
王慎行:〈周公攝政稱王質疑〉,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1刷)。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版)。
王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市:中華書局,2003年1版)。
王雷生:〈論驪山之役與西周的滅亡〉,《人文雜誌》,1995年第4期。
宋新潮:〈驪山之役及平王東遷歷史考證〉,《人文雜誌》,1989年第4期。
李峰:《西周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1版1刷)。
王雷生〈平王東遷年代新考〉,《人文雜誌》1997年第3期。
王蓬常:《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1版1刷)。
王輝:〈秦兵三戈考〉《陝西歷史博物館》第四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王輝〈讀「秦子戈矛考補議」書後〉,《考古與文物》1990年1期。
付希亮:〈夏代君位繼承制度研究〉,《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月第26卷。
田餘慶:〈論輪台詔〉,《先秦秦漢史》,1986年2月出版。
白川靜:〈金文通釋〉第32輯,白鶴美術館誌。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1988年)。
伍士謙:《秦公鐘考釋》,《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80年2期。
向麗:〈秦國殘餘母系當論〉,《四川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0期。
朱岐祥:〈殷墟花東甲骨文括削考〉,收錄在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花園莊東地甲骨論叢》,(台北:聖環圖書,2006 年7月,頁53-64。)
朱鳳瀚著:〈殷墟卜辭所見商王室宗廟制度〉,《歷史研究》第六期,1990年
朱鴻〈論魯國「一生一及」的君位繼承制度〉,《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九期,1981年6月。
江灝、錢宗武譯注:《今古文尚書全譯》(修訂版)(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02月01日)
何浩、張君的《試論楚國的君位繼承制》,《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4期。
劉玉堂:〈楚國宗法旨度與等及構成—兼論楚國的社會性質〉,《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何浩《西申、東申與南申》,《史學月刊》,1988年第4期。
何樹環:〈周公稱王考辨〉,收在《西周對外經略研究(上)》,(台北縣永和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初版)。
吳十洲著,〈兩周禮器制度研究〉,(五南圖書出版社,2004年7月)。
吳浩坤:〈西周和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的幾個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一期。
吳澤著:《古代史》第三編,(上海:堂棣出版社,1949年5月初版)。
吳鎮烽《新出秦公鐘銘考釋與有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0年第1期
吳闓生《春秋微》,(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呂思勉:《先秦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六十六年六月,台六版)。
宋鎮豪著:《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94年一版)。
李民著:〈釋「其在祖甲」〉,《殷都學刊》,1985年第四期。
李玉潔:〈春秋齊國的繼承制度試析〉,《管子學刊》2007年第3期。
李玉潔:《中國早期國家性質——中國古代王權和專制主義研究》,(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李玉潔著:〈宋魯文化研究〉,《河南大學學報》35卷5期,(1995年9月)。
李伯謙:〈吳文化夷期淵源初探〉《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3期。
李伯謙《晉侯墓地墓主推定之再思》,《古代文明研究通訊》第九期,2001年06月。
李孟存、常金倉:《晉國史綱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1版,1989年9月1刷)。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社,民國52年4月再版)。
李峰著、徐峰譯、湯惠生校:《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1版1刷)。
李裕民著:〈周公篡位考——從「桐葉封弟」的疑案說起〉,《晉陽學刊》1984年第四期。
李零:《春秋秦器試探》(《考古》1979年第6期。
李學勤:〈清華簡《系年》及有關古史問題〉,《文物》2011年第3期,頁71。
李學勤:〈一版新綴卜辭與商王世系〉,《文物》2005年。
李學勤:〈竹簡《家語》與漢魏孔氏家學〉,《孔子研究》1987第二期。
李學勤:〈宜侯夨簋與吳國〉,《文物》1985年第7期。
李學勤:〈晉公盦的幾個問題〉,收在《東周與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李學勤:〈論仲爯父簋與申國〉,《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
李學勤:〈論殷代親族制度〉,《文史哲》第11期,1957年。
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增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李學勤著:〈郭沫若同志對夏代的研究〉,《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3期。
李學勤著:〈評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考古學報》1957年3期。
李學勤著:《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年初版)。
李衡眉、梁方健:〈「一繼一及」非「魯之常」說〉,《齊魯學刊》1999年第6期。
李衡梅,〈先秦繼承制為選擇繼承〉,《學術月刊》,1987年10月。
李龍海:《商代的繼承制度》,(河南: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2月)。
杜正勝:〈西周封建的特質——兼論夏政商政與戎索周索〉《大陸雜誌》1978年第3卷第四期。
杜正勝:〈周代封建制度的社會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50本第三分1979年3月。
杜正勝:《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8年1月初版)。
杜正勝著:〈尚書中的周公——兼從周初史實看周公稱王之辨〉,《大陸雜誌》1978年第3卷第四期。
杜正勝著:〈試論先秦時代的成湯傳說〉,《大陸雜誌》四十七卷第二期,1973年8月。
杜勇:《尚書周初八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沈長雲著:〈論殷周知記得社會變革——為王國維誕辰120週年及逝世70週年而作〉,《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
卲炳軍:《周「二王並立」時期詩歌創作時世考論》,西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屈萬里:〈史記殷本記及其他紀錄中所載殷商時代的史事〉,《台大文史哲學報》第十四期,1965年1月。
屈萬里:〈西周史事概述〉,《史語所集刊》42本4分,1971年。
葉達雄:〈論成王〉,收錄在《西周史研究》,(明文出版社,1982年)。
屈萬里著,〈關於所謂周公旦踐阼稱王問題敬復徐復觀先生〉,《東方雜誌》,復刊,第7卷7期,民國63年1月。
林文華:《吳國靑銅器銘文硏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硏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林宏明:〈從一條新綴的卜辭看歷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究》第2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林劍鳴著:《秦史稿》(上冊),(台北:古風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
林澐:〈花東卜辭所見人物研究〉,《第一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年。)
金學清:《東周王室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度博士論文,2003年。
侯外廬著:《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重印),
段連勤《犬戎歷史始末述》一文,《民族研究》89年5期。
段渝:〈楚為殷代男服說〉《江漢論壇》1982年第9期。
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唐嘉弘:《論楚王的繼承制度》,《中州學刊》1990年第1期。
唐蘭〈宜侯夨簋考釋》,《考古學報》1956年第2期。
孫常敘:《秦公及王姬鐘、鎛銘文考釋》,《吉林師範大學學報》1978年第4期。
宮長為著:〈周公何以攝政稱王〉,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1刷)。
島邦男著、溫天河、李壽林譯:《殷墟卜辭研究》(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徐中舒,〈殷周之際史跡之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2(北京,1936年12月);後收入《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中舒:《先秦史論稿》,(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徐喜辰:〈論伊尹的出身及其在湯伐桀中的作用〉,《人文雜誌》1990年第三期)
徐復觀:〈有關周公踐阼問題的申復〉,《東方雜誌》復刊,第7卷10期,民國63年4月。
徐復觀:〈與陳夢家屈萬里兩先生商討周公旦曾否踐阼稱王的問題〉,《東方雜誌》第六卷第七期,民國62年1月。
晁福林,《先秦社會形態研究》,(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2003年)。
晁福林:〈論「共和行政」及其相關問題〉,《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一期,
晁福林著:〈試論殷代的王權和神權〉,《人文科學戰線》1984年第四期。
張政烺著:〈釋它示—論卜辭中沒有蠶神〉,《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發現周初甲骨文〉,《文物》1979年第10期。顧鐵符:〈周原甲骨文「楚子來誥」引證〉,《考古與文物》1981年1期。
馬承源著:〈西周金文和周曆的研究〉(節錄),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1刷)。
馬非百:《秦集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高士奇:《左傳記是本末》(影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69冊)(台北:商務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
高耘輝著:〈魯國的一生一及繼承制度〉,《食貨半月刊》二卷12期,1995年11月。
高強:〈淺議「太伯奔吳」〉《寶雞社會科學》2005年第四期。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初版)。
尉博博、王向輝:〈春秋魯國「一繼一及,魯之常也。」辨〉,《社會科學論壇》2010年第10期。
崔凡芝、張莉:〈《史記》「太伯奔吳」說質疑〉《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10月第25卷第五期。
常玉芝:〈論商代王位繼承制〉,《中國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線裝書局,2009年第1版1刷)。
張天恩〈試論泰王傳位季歷的目的和意義〉《教學和科研》1984年第1期。
張史:〈宗法制在晉國的衰落〉,《晉陽學刊》1993年第1期。
張光直:〈商王廟號新考〉,《民族所集刊》15期,(民國52年3月)。
張光直:〈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收在《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7年初版)。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張有智:〈論春秋晉國宗族組織間的政治關係〉,《史林》2000年第1期。
張桂光:〈金文語詞考釋二則〉,收在《古文字論稿》:張光裕、黃德寬主編,安徽大學出版,2008年四月,1版第一刷)。
曹定雲:〈殷墟花東H3卜辭的王是小乙—從卜辭中的人名丁談起〉,《殷都學刊》,2007年。
梁中實:〈「楚國之舉,恆在少者」釋釋〉,《江漢論壇》1988年第3期。
梁白泉:〈太伯奔吳說〉,《南京博物院集刊》第二集,1981年。
許倬雲:〈周東遷始末〉,收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下冊)(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4年10月初版)。
許進雄,〈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68)。許進雄,〈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台北:台大文學院,1968年)。
郭旭東:〈「其在祖甲」考辨〉,《殷都學刊》,2000年第2期。
郭沫若:〈卜辭通纂考釋〉,收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二》,(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
郭沫若著:〈奴隸制時代〉,收在《郭沫若全集•歷史編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版)。
郭沫若:〈夨簋銘考釋〉《考古學報》1956年第1期。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2月1版1刷。)
郭沫若著:《中國古代社會硏究》,(北京市:中國華僑,2008年1版)。
郭偉川著:〈周公稱王與周初禮治——《尚書•周書》與《逸周書》新探〉,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 版1刷)。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一)〉,(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第一版)。
陳夢家:《卜辭綜述》(台北:大通書局)。
陳夢家著:〈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
陳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三訂本),(史語所1997年影印四版)。
陳橋驛:〈「越為禹後說」溯源〉《浙江學刊》1985年第3期。
陳錦城:《魯隱公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4年。
陸青松:〈從禮制的變革看秦國的君主政治〉,《文博》2010年第1期。
陶希聖:〈周代諸大族的信仰和組織〉,《清華學報》1935年第3期。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初版。)
勞榦著:〈論周初年代和《召誥》、《洛誥》的新證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慶祝歷語言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1979年。
程發軔:《春秋左氏傳地名圖考》(台北:廣文出版社,1967)。
童書業:《春秋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69年9月台一版,1971年11月台三版)。
童書業:《春秋左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1版2刷)。
黃灼耀:〈周代繼承制度志疑〉,《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
黃留珠的《秦漢仕進制度》,(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5年)
黃盛璋《銅器銘文宜、虞、夨的地位及其與吳國的關係》,《考古學報》1983年第3期。
黃聖松著:《殷商軍事組織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6月。
黃彰健:〈釋周公受命義續記〉,《東方雜誌》,復刊,第7卷11期,民國63年5月。
黃彰健著:〈釋周公受命義〉,《大陸雜誌》,46卷5期。
楊升南:〈殷墟花東H3卜辭「子」的主人是武丁太子孝己〉,收錄在王宇信、宋鎮豪、孟憲武主編《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楊升南:《殷人屢遷辨析》,《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楊向奎:〈周公攝政與成王建國〉,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1刷)。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高雄市:復文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
楊東晨:《周人祕史》,(陝西: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1版1刷)。
楊朝明:〈周先王繼承制度研究〉,《文史哲》1999年第5期。
楊朝明著:〈近人商周繼承制度研究之檢討〉,《管子學刊》1996年第2期。
楊寬:〈《穆天子傳》真實來歷的探討〉,收在《中華文史論叢》第55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楊寬:〈西周时代的楚國〉,《江漢論壇》第5期1987年。
楊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初版)。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1997.12,增訂本)。
葉達雄著:〈西周文、武、成、康時代的文治與武功〉,《台大歷史學報》第3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1976年5月)。
葛志毅著:〈周公攝政史實再考〉,《求是學刊》1999年第6期。
董作賓:〈殷代禮制中的新舊兩派〉,《大陸雜誌》六卷三期,民國四十二年二月。另見《甲骨學六十年》,(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四月再版)。
董作賓:〈論商人以十日為名〉,《大陸雜誌》二卷二期,1951年。
董作賓:《殷曆譜》,(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34年)。
董作賓著:〈五十年來考訂殷代世系的檢討〉,收在《平盧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2年)。
董作賓著:〈殷代的革命政治家〉,收在《中國政治思想與制度史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54年。)
董珊:《秦子姬篡蓋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6月。
董楚平:〈吳越文化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輯,1982年。
詹子慶:《先秦史》,(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
過常寶著:〈周公攝政與周初政教關係初探〉,《史學月刊》2002年第5期。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蓋明:〈周代繼承制的在辨析〉,《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4期,2004年8月
趙林:〈論商代的父與子〉,《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民國92年6月。
趙林:〈商代的傳宗法與傳位法〉,收在《漢學論文集》第二集,(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所,文史哲,1983年12月)。
趙錫元:《論商代的繼承制度》,(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4期。
趙錫元著:《中國奴隸社會史述要》,(長春:吉林出版社,1986年)
趙鐵寒:〈湯前八遷的新考證〉,收在《古史考述》,(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4年)。
劉一曼、曹定雲:〈再論殷墟花東H3卜辭中占卜主體「子」〉,收錄在《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考古五十周年論文集》,《考古學研究》之六,(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年。)
劉大秀:〈宗法制在齊國的衰弱〉,《管子學刊》1994年第1期。
劉文強:〈未竟其志的伯者——論晉獻公〉,收在《晉國伯業研究》(台北: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初版)。
劉文強:〈論「一軍為晉侯」〉,收在《晉國伯業研究》,(台北: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初版)。
劉文強:〈論「君子好『逑』」〉,收錄在《晉國伯業研究》(台北: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初版)。
劉文強:〈論晉武公受命及其相關問題〉,收在《晉國伯業研究》(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7月初版)。
劉文強:《論石碏》,《文與哲》第5期,2004年12月。
劉欣寧:《由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論漢初的繼承制度》,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台北:民國96年11月初版。
劉芮方:〈秦國君位繼承制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
劉文強:〈鄭莊公三論〉,《文與哲》第12期,2008年6月。
劉文強〈伯者的先驅——晉惠公述論〉收在《晉國伯業研究》,(台北: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初版),。
劉起釪著:〈由周初諸《誥》的作者論「周公稱王」的問題〉,《人文雜誌》1983年第3期。另外又收錄在《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8月1版1刷,1997年4月二刷。)。
劉啟益:《西周矢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二期。
劉蓉:《秦襄公將兵救周發微》《延安大學學報》2000年2期。
劉操南:《史記春秋十二諸侯史事輯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
劉寶才、梁濤的論文《論重功利輕倫理的秦國文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年)
劉一曼、曹定雲:《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選釋與初步研究》,(《考古學報》第3期,1999年。
劉一曼、曹定雲:〈論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子」〉,王宇信、宋鎮豪主編《紀念殷墟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3月。
蔡哲茂著:〈殷卜辭「伊尹示」考—兼論它示〉,《史語所集刊》五十八本第四分,1988年。
蔡哲茂著:〈殷卜辭探討商代世系的相關問題〉,2010年12月25、26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研習營。
蔡靖文:〈宋、魯二國君位嗣位制析疑〉《文與哲》第五期,2004年12月。
蔡鋒:〈春秋戰國禮俗的差異性及其對社會變革的影響:兼論秦俗是影響秦國變法徹底的原因之一〉,《甘肅理論學刊》1991年第三期。
鄭宏衛:〈商代王位繼承之實質——立壯〉,《殷都學刊》1991年第四期。
鄭慧生:〈戰國變法秦國收效卓著發微—范文瀾「腐化勢力」說解析〉,《洛陽師專學報》,1994年第二期。
錢杭:〈魯國繼承制度中的「一及一繼」問題〉,《史林》1期,1990年。
錢穆:〈西周戎禍考〉,收錄在《古史地理叢書》(台北:東大圖書,1982年)。
錢穆:《國史大綱》上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謝維揚:〈周代的世系問題及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長春)》,1985年4月,。
韓江蘇著:〈殷墟H3卜辭主人「子」為太子再論證〉,《古代文明》,第2卷第1期,2008年1月。
韓席壽:《左傳分國集注》(台北:華世出版社,1975年10台一版,1978年12二刷)。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台北:萬年青書局,197年重印。
魏慈德:〈關於花東卜辭主人身份即世系的幾點推測〉,《華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第8輯。
羅先文:《秦和西漢皇位繼承問題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4年。
羅運環:〈論楚國家的形成〉《江漢論壇》1986年第7期。
羅運環〈楚國的太子制度研究〉,《江議論壇》,2007年7月。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藝文印書館,民國61年2月1版)。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卷七之一,〈列國都邑表〉,清乾隆十三年萬卷樓原刊本。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顧頡剛選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顧頡剛:〈周公執政稱王——周公東征史事考證之二〉,收在《周公攝政稱王與周初史事論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11月1版1刷)。
酈道元著,王國維校,《水經注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吕振羽:《中國原始社會:史前期中國社会研究》,(耕耘出版社,1949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